中国无差别杀人案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23 11:00:3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中国无差别杀人案(一)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福建-广东-江苏系列“无差别杀人”案(转)(完美整理版)

福建广东江苏系列“无差别杀人”案(转)

杂谈

0502 1546

福建广东江苏系列“无差别杀人”案表明:中国社会已进入高危恐怖状态 三起令人震惊而不吃惊的以无辜学生为对象的“无差别杀人案”如期而至:

[案1]2014年3月23日7时20分左右,正逢孩子们上学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中年男子郑民生手持砍刀行凶,酿成13名小学生8死5伤的惨剧。受伤孩子目前正在南平中医院和市立医院全力抢救。行凶者已被警方拘捕。据悉,凶手是一名被辞退的社区诊所医生,疑似精神病患者。

[案2] 2014年4月28日15时左右,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凶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6名师生。据雷州市公安机关初步调查,33岁的犯罪嫌疑人陈康炳系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公办教师,2006年2月办理病休至今。

[案3] 2014年4月29日上午9时40分左右,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内发生一起持刀砍人事件,造成31人受伤,其中学生28人、老师2人、保安1人,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徐玉元,1963年生,今年47岁,为泰兴本地一名无业人员。他原在当地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于2001年被单位辞退。此前曾从事过违法传销活动。

„„„„„„

当第一个以无辜学生为对象的杀人事件发生后,我就写了文章予以分析,指出其性质是将所有人拖下水去的极端恐怖的“无差别杀人”。昨天和今天广东和江苏这两起杀人事件的再次发生,正不出我所料。

我们必须追问并深刻反思造成“无差别杀人”事件的社会原因。否则,这样的事件就绝不会绝迹。

我的国!我的民!——你被谁绑架了?是被这些“无差别杀人”的罪犯绑架了吗?!

2014,4,29

附:

“无差别杀人”——福建南平3·23凶杀惨案的本质

[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分析福建南平3·23凶杀惨案的本质。见仁见智。但迄今为止,综观各种观点,无出笔者的“无差别杀人”之分析者。由于当时用的别样标题,可能影响了人们的思考。应当说,这个事件的意义太重大了,我们不应轻易放过。今以新标题重发。3,29]

世人皆知了:3月23日7时20分左右,正逢孩子们上学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行凶,酿成13名小学生8死5伤的惨剧(截至当日11点)。受伤孩子目前正在南平中医院和市立医院全力抢救。行凶者已被警方拘捕。据悉,凶手是一名被辞退的社区诊所医生,疑似精神病患者。

凶杀案到处都有,不足为奇。但像南平这样的以小学生群体为对象的凶杀案,

却是鲜有耳闻。此虽属个案,但,却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反思和警醒。因为,这个凶杀案表现出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凶杀案的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的极为独特的恐怖性:类似于伊拉克人肉炸弹那样的“无差别杀人”。

请不要把中国变成伊拉克!

我们决不能容忍我们的社会成为伊拉克第二!

“无差别杀人”的典型特征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没有具体仇怨,他可以随机选择作案目标,想杀谁就杀谁即可以滥杀无辜。因此,“无差别杀人”的恐怖性在于每一个人都成了潜在的受害者。这种“无差别杀人”,彻底颠覆了传统社会“冤有头,债有主”的伦理规范,是现代社会由于公平正义的缺失而导致个体人性泯灭人格畸形发展的极端产物。因其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潜在的受害者,故,它就使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失去安全感从而生活在恐怖之中。因此,任何一个人和社会都不能对它掉以轻心。

我们必须追问:“无差别杀人”现象何以会在我们的社会出现?要回答这个问题,很显然,必须从“无差别杀人”者的心理动机着手。

那么,“无差别杀人”者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我们还须回到社会。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滥杀无辜”是不可能的。杀人,必须是“有理由”的。

那么,“无差别杀人”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无差别杀人”的理由与一般性杀人的理由是一样的——仇恨——被伤害者的心理极度失衡。

若止于此,则毫无所得。因此,我们必须继续追问“无差别杀人”与一般性杀人的理由的具体差别之所在。

毋庸置疑,“无差别杀人”与一般性杀人理由的具体差别,就存在于它们的具体特征之中。

一般性杀人,因其有具体的“仇恨”目标,故,它是针对具体当事人——施加伤害者——的一种报复性行为;而“无差别杀人”,因其没有具体的“仇恨”目标,故,它是没有具体“仇恨”对象的一种报复性行为。这种没有具体仇恨对象的报复性行为即“无差别杀人”,其矛头是指向社会的。换言之,“社会”是他的仇恨对象,亦即,“社会”伤害了他,对他犯了“罪”。 因此,“无差别杀人”在我们社会的出现,是非人格主体的“社会”伤害即对作案者“犯罪”的结果。

至此,结论已经非常清晰了:我们这个社会是“有罪”的。

而一个“有罪”的社会,需要它的所有成员“买单”。

更为恐怖的是,一个“有罪”的社会,它伤害的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很可能是某一群人(主要是弱势群体)甚至所有的人。这样,就使得某一群人甚至所有的人,都成了潜在的“无差别杀人”者。

每个人都不是无辜的。2014,3,24【中国无差别杀人案】

关键字: 无差别杀人 社会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中国无差别杀人案(二)
刘海洋来院

无差别杀人与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

近一个时期国内外发生了多起无辜人群被杀的恶性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惊,也引起了法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精神病学家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就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启动、组织、实施等进一步阐述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一、何谓无差别杀人

是指杀人者对被杀对象没有明确的选择,与被杀对象没有任何矛盾和纠纷,没有任何冲突和仇恨,也就是说在凶杀过程中碰上谁杀谁,不分男女老幼,是一种极端凶残的滥杀无辜的暴力杀人行为。

二、案件特点

一般常见的杀人案的动机有报复性杀人、抢劫杀人、因奸情杀人等,都有明确的杀人目标,并非随机选择。从新闻媒体对案件的报道中得知,无差别杀人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案发时间多在光天化日之下,案发现场多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被杀害对象均与杀人者素不相识,受害人当时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防备,施暴者随机选择受害目标,见谁杀谁,滥杀无辜,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成了潜在的受害者,类似于人肉炸弹那样的“无差别杀人”。【中国无差别杀人案】

三、相关案件

2010年3月23日,我国福建南平,罪犯郑介民持刀在市实验小学门口连捅13名无辜小学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13条稚嫩鲜活的生命倒在血泊之中,造成了8死5伤的暴力案件。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罪犯徐玉元持刀闯入一所幼儿园里连续砍伤32名幼童。2001年6月8日日本大阪

2

俯池田市,一名叫宅间守的男子,持刀闯入某小学,砍死8名学生,砍伤13名学生及2名老师。2008年6月一天,在东京秋叶原街道上,25岁的男子加藤智大驾驶货车闯红灯驶向行人区撞倒5名行人,停车后加藤智大又双手持刀冲向施救人员,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的恶性事件。还有近年来美国大学校园里发生的多起枪击事件,造成大量无辜人群的伤害。

四、无差别杀人者的心理学特点

在这一系列恶性暴力事件发生后,人们不禁要问“无差别杀人”现象为什么会在我们的社会上出现,施暴者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需不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包括已死亡的施暴者)。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从“无差别杀人”者的心理动机分析。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杀人者,必须要有“理由”。“无差别杀人”的理由是什么?与一般性杀人的理由有啥不一样?“无差别杀人”它没有具体的“仇恨”目标,它“仇恨”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施暴人尽管出身、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经历不同,但都具有相对的共同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个人经历缺乏成功经历,案发前长期受到多种挫折,生活中朋友稀少,是事业、家庭、友谊这三个生活中重要支持的失败者。“无差别杀人”将报复的矛头指向社会,社会是他的仇恨对象,有人对此称之为“泛目标报复”。将报复目标泛化源于心理扭曲,它既有心理层面,又有行为层面,既有人格方面的因素又有道德方面的因素。在遭遇工作和生活的困境后出现认知的扭曲,思维的极端化,采取非常极端的暴力攻击方式来发泄,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来维护自己的所谓“尊严”。某些具体的遭遇情境或事件可能成为罪犯采取暴力行为的“扳机”(如北京青年杨佳杀害上海5名警察事件)。福建南平郑介民案发生后,曾流传郑介民有精神病的说法,社会舆论也无法相信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做出如此残暴的事情,但是邻居和熟悉他的人都不认为他有精神病,

3

都认为他性格有些怪。“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事业、家庭、友谊是人们最重要的三个能量来源,可这三个人生最重要能量来源对于郑介民来说,似乎同时抛弃了他。长期处于被人漠视境地的他,渴望受到世人的瞩目,但却屡次受到伤害,经济窘迫,婚姻失败,没有知心朋友,生活圈子狭隘局限等,郑介民的确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家庭关系紧张,亲情淡漠,也几乎是所有此类凶手的共同特点。“无差别杀人”,彻底颠覆了传统社会“冤有头,债有主”的伦理规范,它是个体人性泯灭、人格畸形发展的极端产物。因“无差别杀人”使每一个人都成了潜在的受害者,使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失去了安全感而生活在恐怖之中。因而,任何人和社会都不能对它掉以轻心。

五、无差别杀人与司法精神病鉴定

对当事人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是法律和法规的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鉴定结论是证据的一种,可以为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明确是非责任提供证据。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就意为着对于一名刑事犯罪的嫌疑人在犯罪行为当时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对其量刑定罪。陕西邱兴华杀人案已过去了4年,围绕是否应该对其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问题目前在社会上、网上仍在争论,其焦点之一认为,邱兴华虽罪该万死,判其死刑也是人间正道,但公正的法律程序还是要走的,对于像马加嚼、邱兴华、郑介民、杨佳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等人怀疑有精神异常的犯罪嫌疑人,应该对其作司法精神病鉴定,审判法官应当赋予当事人或监护人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权力。

【中国无差别杀人案】

4

为被告人是否患有精神病的唯一合法途径,就是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的宗旨就是体现这种保护,这样做显示了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人权的保护价值。一个未经精神病鉴定的被告在不确定其是否是精神病人,其作案时是否处于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又由不具备精神病司法鉴定资格的人以“不可能是精神病”为由,而反对其接受司法精神病鉴定,这种做法是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严重践踏,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严重违背,也是国际人权公约所不允许的。

六、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

在刑事诉讼中的精神病司法鉴定,它直接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在2002年4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中,间接地明示允许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这样民事案件中法院和当事人都可以自主启动鉴定程序。2002年6月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也赋予了被告方自行委托鉴定的权力。总之,无论是刑事案,还是民事案,办案机关都应允许当事人或辩护律师申请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权力,司法鉴定结论并不是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护身符,同时司法鉴定也能平息社会上、新闻舆论的猜疑。建议我国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要结合民意,制定出一套真正能维护人权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

中国无差别杀人案(三)
全国2005年4月自考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4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面有关保全货物义务的陈述,正确的是( A )

A.买方和卖方都承担这一义务 B.该义务仅由卖方承担

C.该义务仅由买方承担 D.该义务的承担不可以采用出售措施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调整的事项是( B )

A.合同的效力

B.合同的缔结

C.船舶的销售

D.货物对任何人所造成的死亡或伤害的责任

3.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F和FOB的相同点是( B )

A.买方负责租船订仓 B.都在装运港交付货物

C.卖方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D.卖方支付保险费

4.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属于装运合同的是( A

A.C组和F组 B.F组和E组

C.D组和E组 D.E组和C组

5.《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调整的是( D )

A.卖方与承运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B.买方与承运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卖方、买方及承运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D.卖方与买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中国无差别杀人案】

6.将计算机程序作为文学作品保护的国际公约是( C ) )

A.伯尔尼公约 B.巴黎公约

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根据排他许可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可以使用许可技术的有(

A.被许可方和第三方 B.被许可方和许可方

C.只有被许可方 D.许可方和第三方

8.国际技术咨询服务合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供方提供的是( D )

A.专利权 B.商标权

C.专用技术 D.技术性劳务

9.限制外国投资范围是下述哪项原则的合理例外? ( C )

A.最惠国待遇 B.普遍优惠待遇

C.国民待遇 D.差别待遇

10.美国海外投资保险的承保机构是( B )

A.黑尔梅斯信贷担保股份公司 B.海外私人投资公司 B )

【中国无差别杀人案】

C.通产省出口保险部 D.PWC复审股份公司

11.根据中法投资保护协定,下列哪项属于东道国对外资征收的前提条件?( D )

A.为了某些个别企业的利益 B.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方式【中国无差别杀人案】

C.不给予补偿 D.按照法律程序

1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所规定的投资待遇有差异时,应以哪一待遇为准?(

A.待遇最高者 B.最惠国待遇

C.国际法上的公正、平等待遇 D.国民待遇

1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投资法制的特点是( C )

A.规定了外资待遇

B.规定了征收的补偿原则

C.各成员的承诺是以共同宣言作出的,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D.规定了外资的保护

14.下面有关TRIMS协议的陈述,正确的是( B ) A )

A.该协议适用于知识产权 B.该协议禁止当地成分要求

C.该协议适用于服务贸易 D.该协议允许贸易平衡要求

15.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受理的争端是指( C )

A.资本输出国政府与资本输入国政府间的投资争端

B.外国投资人与东道国公民或公司之间的投资争端

C.东道国政府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端

D.资本输出国与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端

16.下列有关备用信用证的陈述,正确的是( D )

A.备用信用证是一种支付方式 B.备用信用证是可以撤销的

C.备用信用证的开证人承担从属性责任 D.备用信用证具有单据化的特点

17.在确定税收管辖权时,法人的居民身份可以哪种标准来确定?( C )

A.法人的存续时间 B.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国籍

C.法人总机构所在地 D.法人营业时间

中国无差别杀人案(四)
世界这么乱,没人相救怎么办?

  短短一周之内,社交网络被两件事刷屏。一是一夜之间迅速发酵的如家和颐酒店事件,二是此前的柳岩事件。

  如果说,第一轮传播中,公众只是愤怒于事件发生时周围人的袖手旁观,第二轮传播时,关注重心就已经涉及到另一个重要议题:“所以这事情到底是谁的责任?以后怎么办?”以及更重要的共鸣:“以后我遇到同样的事件,没人救我怎么办?”
  如今,在社交网络上容易引起广泛转发的事件,大多是与每个人利益相关、而且会激起情绪共鸣的事件。它可以是正向情绪,比如有趣、开心,也可以是负面情绪,比如愤怒。这时候,像如家这种不痛不痒的声明,只能进一步激怒关注事件的人。
  在公司遭遇负面事件时,真诚地道歉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任何一家公司都会与客户、与人接触,尤其是B2C型的公司。可以说,它们的生意好坏,直接取决于顾客是否买账。但如家这次的做法,包括CEO孙坚发布的最新回应,都让人觉得困惑,从事件发生的4月3日到现在,这家公司到底做了什么?这表面上是危机公关失策,实际上更让人质疑,同意释放出这种信息的管理层,是否有能力真正从服务顾客的角度运营好公司?
  另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社交媒体的力量。这种愤怒的催化,常常又来自于对公共安全监管与对媒体不信任的无奈。公众情绪很容易被引燃,但也太容易忘记,直到下一次事件发生,公众才会再次找到一个集体爆发的机会。
  这些天的各种不幸事件,我们都听到了太多声音。比如柳岩事件,有人引申说,女性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台湾的街头无差别杀人事件发生后,也有媒体发布“如何在外保护好你的小孩”的所谓实用信息。这些声音都受到公众驳斥。因为很多事,并不是个人做好防范就能阻止其发生,它需要公司、政府与整个社会的力量。如果说,需要从教育层面解决,也丝毫不为过。
  我们常常感怀于技术进步改变了生活,社交网络也在最近几年急剧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从公司角度说,这意味着你的公司将更多、更快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厘清公司为谁服务,如何更有效、有责任地运营,比遇到问题迅速找一个所谓的责任人,然后让事件不了了之要重要得多,毕竟,公司做的不是一次性生意。对于政府,承担起监管责任、重新找回信任,也是亟需重视的事。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能够理解大家的愤怒,但更想说的是,冷漠是公众让事件被忘却,乃至反复发生的最大帮凶。你也许靠一时转发与破口大骂纾解了情绪,但还有更多不说话、觉得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侥幸继续使用这些公司服务的人,正因如此,公司似乎并不在意“不作恶”这件事,因为这不会影响它们的生意。有一个前提也要在此提出:也只有在中国,因为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公司不用在意负面营销对品牌的损伤,因为公众很快会忘记这些事,被实际到手的“实惠”吸引而打开钱袋。这才是不成熟社会与不成熟市场前进的最大阻力。在这一点上,承担信息传递关键角色的媒体也是一样。
  无论这次的剧情走向如何,有问题的公司的责任不会因此而减轻,反而是作为看客的你,很可能在未来为冷漠付出代价。

  假设真那么倒霉碰上了
  01#该抗争就抗争,不要忍气吞声。你在争取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在帮助更多其他人。
  02#留心收集和保护好各种证据,并且无论如何要在第一时间向警方寻求帮助。
  03#投诉无门的时候社交网络或许真的是你最后的指望―虽然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
  04#即使投诉有门,也不妨分享经验教训给更多的人提个醒,让人能对危险有所察觉,也让路人能对他人的涉险有所了解。
  05#不过在社交网络上别乱撒气,那可能会模糊焦点。
  06#作为此类公众人物(即便是一次性的),压力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建议先做好心理建设以及风险防范。
  推而广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智慧
  07#警钟长鸣还是有必要的。不论你去的地方是高大上还是下三滥,是私人场合还是公共场所。
  08#也有必要了解一些社会阴暗面。比如和颐事件后有老司机指路了一些有××窝点信息的网站。那些就是你的黑名单。
  09#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像揭露印度社会强奸问题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里面说的:“别教我的女儿该穿什么,教你的儿子别去强奸。”这个过去被忽视的问题可以从我们这一代开始重视起来。
  10#鼓励自己和朋友做爱管闲事的热心人。在帮人这件事上更值得“宁枉勿纵”,即使受点儿气也对得起良心。
  11#但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量力而行,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给世界最大的善意,但也不要完全忽视了世界可能存在的恶意。
  12#有空可以更广泛深入地学一些法律知识,至少有人企图加害你的时候能像撒贝宁一样脱口而出“三年以上五年以下”,唬住别人。
  13#万不得已一个人出行时尽量往热心人群,比如北京朝阳群众、上海“老娘舅”里扎堆。
  14#不要风头一过就忘了。等下次事件再出现的时候,这次的事又成了一个遥远的案例。
  15#多看看《防范伴你行》之类的警讯。也请警讯节目不要总是将话题集中在老年人被诈骗和小偷小摸上。
  特别跟姑娘们说几句
  16#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生活方式、穿着打扮,但不要放松对世界的警惕。
  17#如果天生貌美、性格豪爽,那更要分外小心。这不是偏见,这是至少目前不能忽略的避险策略。
  18#女性自我防卫教程可以转,但别把这当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女性的战斗力弱。
  19#这些防范教程也别不过脑地全盘接受。先想想可行性,再想想有效性。   20#比起硬碰硬的防身术,更应该学一些以巧致胜的武术。
  21#可以买点儿防狼工具,但确保不会伤到自己再下单。
  22#出门在外还是尽可能结伴而行的好。
  23#多看新闻,起码要知道家暴已经入刑了。
  那对更广泛的我们每一个人来说

  24#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安保到位,如果服务员重视顾客的安全,如果酒店方重视消费者受到伤害后的感受,如果监控不只是用来回放……
  25#别光当个愤怒的键盘侠,更重要的是在真实世界里事到临头了能有所为。此次事件,一个网友的评论还挺发人深思的。他说:“为什么网友很热心路人很冷漠?到底是网友不出门还是路人不上网?”
  26#宣泄情绪前先明白自己正确的诉求到底是什么,想推动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一头热地盲目声讨,那恐怕还不如沉默。
  27#看看Legal High、Gold这样的日剧,给我们习以为常的逃避责任、依赖别人、我弱我有理、你荡你活该的想法来点儿重击。
  28#还有《犯罪心理》等犯罪类的美剧,多知道点坏人的招数,也学点儿对付坏人的办法。
  29#可以关注一下各类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企业第一时间的表态,这很可能就是你遇事之后它们的处理态度。如果你不喜欢,那就丢进黑名单。
  30#Don’t judge,不要论断。既能让你不随便判断别人的性格为人而产生轻慢的态度,也能让你不随随便便就认定争执的男女是情侣、夫妇,是闹着玩。借用知乎网友一句话,“don’t judge”和价值观和宽容与否真没关系,它的出发点只是防止人们犯蠢罢了。
  31#不要做阴谋论者。可能一次推动社会改变的契机就被扼杀在阴谋论里了。
  32#强调女性权利仍不过时。起码有很多人都还没有明白任何人伤害他人的身体都是不对的,即使是再亲密的关系。
  33#如果姑娘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工作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仍然难逃被袭击的不幸,那么大环境请跟上。
  34#必要时也要给官方提个醒,告诉它们力到底该往哪儿使。
  35#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起码是无害的人)多,不要真的因为不会武功就不敢出门了。它还是值得我们去看看的。
  我们期待这些改变
  36#官方除了劝女性自保,教女性自卫,还能多想想如何改变这个令人不安的环境。
  37#更重要的是可以清楚地告诉大家哪些行为就是犯罪,尤其是传统陋习里被认为不是事儿的。
  38#对各种针对女性的侵犯和伤害行为的惩罚面应该更广,力度更大。
  39#“这事儿不归我们管”真的能再少一些。起码能帮忙干预一下,或是帮忙找到能管的人吧?
  40#比起事后教人防范,官方平时不如定期多出些安全防范指南。别出了事微博转的建议还都是网友画的。
  41#各种公司在出事后能直面问题并且迅速反应,有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和技术,有充分尊重的态度,有体己心,并且真的能改―这点最重要。
  42#对很多不作为甚至作恶的坏公司,全体消费者能提高抵制意识,不要在贪便宜和侥幸心理的指导下成为这类公司的帮凶。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它们付出代价。消费者应该也必须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43#O2O App是不是能给下单用户开启一键报警、一键呼救服务?
  44#类似的创业公司能看到这片蓝海吗?比如嗒嗒救人、呱呱帮忙之类。
  45#或许接下来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缓和人们,尤其是女性,对这个冷漠社会的恐惧。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0209/

推荐访问:中国连环杀人案 中国特大杀人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