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经济

来源:主持词 时间:2018-11-29 18: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主持词】

中国林业经济(共10篇)

中国林业经济(一):

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甘肃社会科学 44. 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59.学海 60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64.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
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
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
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
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
C93 管理学 1.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
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
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
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了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
D9 法律 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 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 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 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
(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
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
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
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
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
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
G623.2/633.3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G623.3/633.4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
G623.4/633.5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G623.5/633.6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
633.2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
633.7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
633.8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
633.91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
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
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
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
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
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
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
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
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
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
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
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
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

中国林业经济(二):

黄土高原大面积发展种植业是否妥当?

中国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A.前言
三,人口,资源,环境,内部关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相关各方面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中国的国情,在人口问题方面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众多,增长了大量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包括人口问题,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的解决方案.
II.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讨论“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是人口问题.从环保的角度来看问题本身,它产生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似乎并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再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的地球,这也是一个事实,即人类的眼睛.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主要出口国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主要生产,垃圾和废弃物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最小.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基于速度比经济增长的速度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已经相当脆弱的生活环境,更严重的损害.在这些国家,人口和环境问题,如痛苦的孪生兄弟,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相当复杂的.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模式,有很多的方法和手段,但受到一个激进的破坏,以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的选择似乎很有限.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主要的,但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它必须是明确的,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人类采取一些不良对人类和这个星球的长期发展目标.实现人类的意义已经开始努力提高在过去的不利做法,并试图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的阻力,人口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此已支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巨大努力,同时也处理人口,资源,关系和环境,使今后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更深远的的意义.
III.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A)人口与土地的食物
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总人口的22%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同时,它也表明,中国的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 ?9600000平方公里中国的?土地总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的土地,它的三分之一是沙漠,戈壁,冰川,岩石高山或沙漠的难度非常高,成本是巨大的. 1952年,中国的耕地面积?16200000英亩,人均耕地面积?2.8英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虽然的双重世界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这是中国50年来的最高水平. 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14.3万公顷,人均只有1.15亩,下降了一倍以上,到1952年. 1952年至1997年期间,耕地面积由6.5亿人减少了将近200万英亩的人口增长将是不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不到1英亩.下降,人均耕地面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地区.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超过200亿美元.人口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体现在人均耕地减少,但也破坏的土地环境的污染和人均粮食产量停滞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迫使农民耕地,严重污染和退化的耕地使用高强度的压力.目前,大规模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主要途径,增加粮食生产,破坏的土地的结构,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差.减少耕地资源下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在过去的50年,中国粮食产量惊人的增长. 1949年,中国的六四二二六四亿公斤人均产量为416磅,生产的粮食产量在1997年增加至9883号十亿英镑,人均产出约800磅.在此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由于较上年同期增加540万至1.236亿美元,占总人口的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一个大问题,困扰着中国政府.政府强调,粮食播种面积每年都有,但是我们仍然认为,食物供应紧张的状态.因此,每公顷粮食产量,中国现在已经接近世界最高水平,并进一步增加的潜力已经远远比过去更好,来支持在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增长率.
(B)的人口,森林和草原
尽管中国的持续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由于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在中国的局限性,仍然是比较脆弱的森林资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在木材的巨大需求,一方面,对木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动的森林磡切割.据统计,在的140林务局,61局在过度采伐国家的25个局森林资源已基本枯竭(曲,李金昌,1991).目前,供应木材,木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的产品都非常紧张.同时,昆士兰,由于人口增长,粮食和耕地,森林砍伐加剧了土地复垦过程的需求.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草原荒漠化的后果.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入河泥沙量每年超过50万吨,覆盖11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黄土高原和南方.黄河含沙量每立方米水体,为世界的第一个超过37公斤.已经达到每立方米长江水含沙量超过1公斤,世界第四位.长江上游,多为红壤,土壤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壤坚硬的岩石.开发森林,草原,荒漠化,土壤和水的保护和人口增长的损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畜牧业和林业的人口要实现转型,产业结构的人口,是一个根本性的措施,以缓解危机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
(3)人口与矿产和能源
中国是在世界能源储存丰富的国家之一.的各种类型的矿产资源是完整的.有很多储量的矿产资源在世界的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高耗能行业建立广泛和长期的低能源价格上涨,中国的长期能源供应的紧张状态.各种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应和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不分青红皂白存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无疑是一个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然环境.为了确保长期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利用矿物能源的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可以实现.
(4)人口与水资源
中国的陆地水资源总量2.8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总的水资源量是很多的,但很难.这是因为:第一时间东南,西北水资源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理想,大部分在夏季降水量和年际变化.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将变得更加突出.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了一倍多,相当于增加了一倍多,人均水资源的减少;与此同时,生活,生产和水的消耗快速增长,逐渐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水短缺.以北京为例,前1962年,北京水资源供过于求从那时起,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水的使用急剧上升,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在1970年,从那时起,水危机开始出现目前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北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增长,间接水资源总量的下降.主要是:第一,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的围湖造田,破坏地表水;其次,人口增长导致减少地下水总储量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一些城市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在一些沿海城市已经出现,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3,经济活动的人口,导致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每年的废水排放量350-400万吨左右,大部分的三分之二以上水平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向水体.的的地下水像这样的情况,多数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增加.
IV.总结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已经制定了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的整体协调.然而,为了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在手,必须改变人口的人口理论,在一个单一的倾向经济环境,经济理论,资源,环境的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应是保护和促进长远发展.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林业经济(三):

为什么说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内在制约问题 (1)面临的基本矛盾.包括物质再生产与环境价值维持的矛盾;经济增长效率与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矛盾.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特别突出矛盾,据统计,去年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世界的5%,这意味着 国必须有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尽管 国自1978年以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由于人口总量的基数过高,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达一千万以上,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人口.人口已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最沉重负担.(2)人地关系的全方位冲突.在国际比较中,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人均草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林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上述人地矛盾导致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给生态环境造成日益严峻的压力;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沙化面积日益扩张;水资源过量开采;农田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损失逐年加剧.据估算,全年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502亿元.(3)可持续发展意识与机制远未到位.突出表现为 国仍未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增长道路,少数人和少数部门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努力与多数人多数部门为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的努力基本是属于“两张皮”;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区际间资源与环境冲突日益加剧.2.国际环境压力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压力.这一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国经济制度、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二是在既定的结构条件下,来自国际各方面过多的“非正常干扰”.全球环境问题及国际公约对中国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对 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对环境污染如酸雨等的限制;对生态破坏(如沙尘暴)的限制等.(二)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实施 1.实施进展 (1)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提出并实施一些重大方案和项目.包括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991~2000年);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问题与对策;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林业21世纪议程、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等,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ISO 14000认证体系的推广.(2)结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3)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4)大力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特别是对资源、环境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5)利用国际合作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2.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关于 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都有不少研究和表述.这里,只引用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的观点,可见一斑.用50年的时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20名的国家行列.到2050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到2050年单位能量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0~12倍.到205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5岁(每10年提高3岁).到2050年中国人文发展指数进入世界前50名.到2050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以上.到2050年能有效地克服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公正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确保中国的人口安全、食物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争取到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并改善人口结构.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社会财富积累能力.争取到2050年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整体改善生存空间,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林业经济(四):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全国造林面积
不要总面积

2002 全国范围 完成124一63万公顷 到2001年底,累计调减木材产量1880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4一63万公顷,飞播造林59.59万公顷,封山育林502.75万公顷.
来源: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栏目: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02年)
2002 全国范围 飞播造林59.59万公顷 到2001年底,累计调减木材产量1880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4一63万公顷,飞播造林59.59万公顷,封山育林502.75万公顷.
2003 全国范围 747万公顷 二、造林绿化保持良好势头,林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以义〕2年随着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造林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造林面积747万公顷,是1985年以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来源:农业生产发展综述, 栏目:总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747万公顷 二、造林绿化保持良好势头,林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02年随着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造林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造林面积747万公顷,是1985年以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来源:2002年农业生产发展报告, 栏目:行业篇,《2003中国发展报告》(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完成1250千公顷 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大江大河治理工程,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大江大河堤防加固工程等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正在发挥重大作用;持续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其中植树造林11333千公顷,种草2100千公顷,新修基本农田3267千公顷,修建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350万座;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45千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936千公顷;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调减木材产量1880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50千公顷,飞播造林570千公顷,封山育林5280千公顷;开展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采取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建立农田保护林网等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002年的16.5%;农业生态建设试点示范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试点县达到2仪旧多个,覆盖面积13仪x)多千公顷;此外,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工程也已陆续展开,进展十分顺利.
来源:农业可持续发展, 栏目:农村专题介绍,《中国农业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飞播造林570千公顷 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大江大河治理工程,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大江大河堤防加固工程等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正在发挥重大作用;持续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其中植树造林11333千公顷,种草2100千公顷,新修基本农田3267千公顷,修建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350万座;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45千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936千公顷;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调减木材产量1880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50千公顷,飞播造林570千公顷,封山育林5280千公顷;开展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采取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建立农田保护林网等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002年的16.5%;农业生态建设试点示范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试点县达到2仪旧多个,覆盖面积13仪x)多千公顷;此外,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工程也已陆续展开,进展十分顺利.
来源:农业可持续发展, 栏目:农村专题介绍,《中国农业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达212万亩 3年多来,共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197个,植树造林面积达212万亩;通过“母亲河,我与你同行,’、“清洁江河水,保护母亲河”、“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等载体,动员了5以X)多万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母亲河活动;通过“绿色承诺”、“天天环保”、“生态监护”等实践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了生动有效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增强了广大青少年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来源:5月4日江泽民为“保护母亲河”行动题词, 栏目:大事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达212万亩 3年多来,共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197个,植树造林面积达212万亩;通过“母亲河,我与你同行”、“清洁江河水,保护母亲河”、“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等载体,动员了5以】〕多万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母亲河活动;通过“绿色承诺”、“天天环保”、“生态监护”等实践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一r生动有效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增强了广大青少年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004 中国 仅为34立方米 我国森林不仅总量少,而且质量低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78立方米,人工林仅为34立方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来源:1.国家林业局:关于我国林业建设情况的汇报, 栏目:三、绿化与造林,《21世纪初中国生态年鉴(绿色中国)》(2004年)
2004 法制; 120万亩 全军现有森林及各类林木400万亩,其中天然林280万亩,人工林120万亩.
2004-2005 全国范围 完成930万公顷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930万公顷,其中完成退耕还林33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377万公顷
2005 中国 12.5万亩 (四)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当年植树2500万株,造林面积12.5万亩,荒山绿化任务基本完成,村屯绿化、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建设迅速推进,林羊矛盾、林蚕矛盾正在逐步解决.
来源:推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型中等海滨城市, 栏目:第四部分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5年)
2005 中国 蓄积增加4.90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比上次清查增加8.90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蓄积增加4.90亿立方米,为全国每人增加0.80立方米的森林储备量同时,年森林采伐消耗量比上次清查减少537万立方米、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森林采伐消耗量持续增高的被动局面三是森林质量得到改善.
来源:2004年中国林业工作综述, 栏目:有关部委局工作综述,《中国企业管理年鉴》(2005年)
2005 中国 为全国每人增加0.80立方米 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比上次清查增加8.90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蓄积增加4.90亿立方米,为全国每人增加0.80立方米的森林储备量同时,年森林采伐消耗量比上次清查减少537万立方米、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森林采伐消耗量持续增高的被动局面三是森林质量得到改善.
来源:2004年中国林业工作综述, 栏目:有关部委局工作综述,《中国企业管理年鉴》(2005年)
2005 农垦; 84.45千公顷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84.45千公顷,退耕还林n.95千公顷,退耕还草3.46千公顷.
2006 全国范围 02部 在全】02部造林面积和改培面积中,按培育目的划分的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大幅度提升,占到42.37%.
来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栏目:林业,《中国农业年鉴》(2006年)
2006 全国范围 占到42.37% 在全】02部造林面积和改培面积中,按培育目的划分的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大幅度提升,占到42.37%.
来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栏目:林业,《中国农业年鉴》(2006年)
2006 农垦; 62.94千公顷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62.94千公顷,退耕还林仁4四、固定资产投资10.98亿元、上海9.06亿元、辽宁7.70亿元、江西7.52亿元、海南6.92亿元,这10

中国林业经济(五):

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作文

首先,我来提一个问题:中国经济靠什么来发展?相信我们都会这么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靠的是现代化技术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技术的发展靠什么?最根本是靠人。

目前,最盛行的就是各种现代化工业产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都成为每家每户的必须品,就是私家车,多得数也数不过来。各类电脑,价格便宜,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但是,可给人们食用的食品类的价格却一直暴涨,确实让人头疼。

中国的经济虽然处于上升状态,人均生活水平提高,那也只不过体现在:1。买到房子;2。可以供孩子读书;3。买到电脑等电子产品。事实上随着食品价格上升,实际生活水平并为得到真正提升,个人认为,现在的食品价格与十年前的电子类产品价格互换了。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成一条食物链,那么,人类就在最上层,食品比重必须高于现代化工业产品,一旦现代化工业产品高于食品,那么地球就要面临饥荒。处于最低层的就是植物,无论在什么时候,植物是人类的重要依靠,他为人类及地球制造氧气,阻挡风沙,是人类及地球不可缺少的精灵。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经济体系中,食品类集团公司占1/5,并且有一大半为加工食品集团公司。其他集团公司多为商业公司。在各个大学里,只要是本科的,其专业多为商业与工业类的,少数农业与林业大学有农业和林业类的,沿海及内陆城市的毕业生,很少会去那里读农业和林业类专业的,他们大都喜欢商业或工业类就读。大概是很多人都认为商业读出的前景好,致使农业没有人才,得不到发展。当农业得不到发展,食品紧张,价格就暴涨。

因为商业与工业吸引很多人,环境污染;农业人员不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农业产品紧张,食品价格一上再上,就如现在的猪肉每斤也要12元。如今,一头猪相当于一台电脑,也许将来,一头牛抵得上一幢大厦。

中国的经济已陷入危机,必须处理好农业的良好发展,把食品价格回落,那就是全中国人民的期待!

中国林业经济(六):

2003年至2007年我国造林分别面积是多少?【中国林业经济】

2003 全国范围 747万公顷 二、造林绿化保持良好势头,林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以义〕2年随着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造林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造林面积747万公顷,是1985年以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来源:农业生产发展综述, 栏目:总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747万公顷 二、造林绿化保持良好势头,林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02年随着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造林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造林面积747万公顷,是1985年以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来源:2002年农业生产发展报告, 栏目:行业篇,《2003中国发展报告》(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完成1250千公顷 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大江大河治理工程,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大江大河堤防加固工程等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正在发挥重大作用;持续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其中植树造林11333千公顷,种草2100千公顷,新修基本农田3267千公顷,修建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350万座;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45千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936千公顷;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调减木材产量1880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50千公顷,飞播造林570千公顷,封山育林5280千公顷;开展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采取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建立农田保护林网等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002年的16.5%;农业生态建设试点示范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试点县达到2仪旧多个,覆盖面积13仪x)多千公顷;此外,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工程也已陆续展开,进展十分顺利.
来源:农业可持续发展, 栏目:农村专题介绍,《中国农业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飞播造林570千公顷 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大江大河治理工程,一批水利枢纽工程、大江大河堤防加固工程等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正在发挥重大作用;持续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其中植树造林11333千公顷,种草2100千公顷,新修基本农田3267千公顷,修建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350万座;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45千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936千公顷;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调减木材产量1880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50千公顷,飞播造林570千公顷,封山育林5280千公顷;开展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采取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建立农田保护林网等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大规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002年的16.5%;农业生态建设试点示范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试点县达到2仪旧多个,覆盖面积13仪x)多千公顷;此外,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工程也已陆续展开,进展十分顺利.
来源:农业可持续发展, 栏目:农村专题介绍,《中国农业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达212万亩 3年多来,共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197个,植树造林面积达212万亩;通过“母亲河,我与你同行,’、“清洁江河水,保护母亲河”、“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等载体,动员了5以X)多万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母亲河活动;通过“绿色承诺”、“天天环保”、“生态监护”等实践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了生动有效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增强了广大青少年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来源:5月4日江泽民为“保护母亲河”行动题词, 栏目:大事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03年)
2003 全国范围 达212万亩 3年多来,共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197个,植树造林面积达212万亩;通过“母亲河,我与你同行”、“清洁江河水,保护母亲河”、“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等载体,动员了5以】〕多万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母亲河活动;通过“绿色承诺”、“天天环保”、“生态监护”等实践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一r生动有效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增强了广大青少年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004 中国 仅为34立方米 我国森林不仅总量少,而且质量低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78立方米,人工林仅为34立方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来源:1.国家林业局:关于我国林业建设情况的汇报, 栏目:三、绿化与造林,《21世纪初中国生态年鉴(绿色中国)》(2004年)
2004 法制; 120万亩 全军现有森林及各类林木400万亩,其中天然林280万亩,人工林120万亩.
2004-2005 全国范围 完成930万公顷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930万公顷,其中完成退耕还林33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377万公顷
2005 中国 12.5万亩 (四)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当年植树2500万株,造林面积12.5万亩,荒山绿化任务基本完成,村屯绿化、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建设迅速推进,林羊矛盾、林蚕矛盾正在逐步解决.
来源:推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生态型中等海滨城市, 栏目:第四部分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5年)
2005 中国 蓄积增加4.90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比上次清查增加8.90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蓄积增加4.90亿立方米,为全国每人增加0.80立方米的森林储备量同时,年森林采伐消耗量比上次清查减少537万立方米、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森林采伐消耗量持续增高的被动局面三是森林质量得到改善.
来源:2004年中国林业工作综述, 栏目:有关部委局工作综述,《中国企业管理年鉴》(2005年)
2005 中国 为全国每人增加0.80立方米 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比上次清查增加8.90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蓄积增加4.90亿立方米,为全国每人增加0.80立方米的森林储备量同时,年森林采伐消耗量比上次清查减少537万立方米、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森林采伐消耗量持续增高的被动局面三是森林质量得到改善.
来源:2004年中国林业工作综述, 栏目:有关部委局工作综述,《中国企业管理年鉴》(2005年)
2005 农垦; 84.45千公顷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84.45千公顷,退耕还林n.95千公顷,退耕还草3.46千公顷.
2006 全国范围 02部 在全】02部造林面积和改培面积中,按培育目的划分的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大幅度提升,占到42.37%.
来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栏目:林业,《中国农业年鉴》(2006年)
2006 全国范围 占到42.37% 在全】02部造林面积和改培面积中,按培育目的划分的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大幅度提升,占到42.37%.
来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栏目:林业,《中国农业年鉴》(2006年)
2006 农垦; 62.94千公顷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62.94千公顷,退耕还林仁4四、固定资产投资10.98亿元、上海9.06亿元、辽宁7.70亿元、江西7.52亿元、海南6.92亿元,这10【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林业经济(七):

立地分类的依据

立地分类
立地是指造林地或林地的具体环境,即指与树木或林木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并能为其所利用的气体、土壤等条件的总和.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称为立地条件.
在自然界,立地条件总是千变万化的.严格的讲,地球上没有两块绝对相同的造林地或林地,总是有某些微小差别.但这种变化总还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足以引起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方面质的不同,完全可以将其界线划分出来.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林地归并到一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立地分类.而立地质量评价是指对造林地或林地某树生产力水平的评估.
第一节 立地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一、立地分类的原则
立地分类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原则.科学性即要求立地分类所依据的因子能正确地反映立地的本质和特征,符合各地立地变化的实际情况,并能用它们做出正确的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力预估;实用性即在划分方法上要力求容易掌握,特别是划分的立地类型便于认识和运用,所依据的立地因子直观性强、稳定可靠,即在野外凭感官就可直接准确鉴定,而且不易受天气影响而改变.除此之外,立地分类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地域分异原则
即要考虑自然综合体的地带性变化规律,这是立地分类的理论基础.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既有纬度(水平)地带性热力分异,又有非纬度(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干湿分异,以及相应于大地构造分区的大山系、大高原和大平原的地貌分异,或者是山地、高原和平原的组合差别.这些非纬度地带因素,特别是对以山地作为主要用地的林业用地,构造—地貌分异,常常干扰、破坏了地带性表现,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所起的作用,不低于地带因素.
2.分区分类原则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各地区差异很大,造林地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在各地很不一样,造林地潜在生产力也不一样,不可能用一个分类系统概括全国各地区的立地类型.分区分类可使区域的划分(反映地域分异)与类型的划分(反映地方分异)在立地分类系统中得到统一,因而也是区划单位与分类单位并存的原则.
3.主导因素原则
立地是由多种环境因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立地分类取决于自然综合体特征的差异.分类时要全面考虑各项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既要考虑整体特征及综合效应,又要分析其因果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对林木生长、树种分布、林种布局有显著影响或起限制作用的主异因素来,并将它作为划分各项立地单元的基本依据,特别是确定自然区域之间界线时,运用主导因素原则更方便.
4.多级序原则
作为造林用地或各类林地,存在由大同到小异的客观等级差异.在不同等级单位系统中所显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程度是相对的,分类单位等级越高,相似中的差异程度也就越大;反之,相似中的差异程度也就越小.因此,立地分类必须遵循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一定地域分异尺度标准,逐级进行划分合并,形成由大到小逐级控制的多级序完整系统.
5.有林地与无林地统一分类的原则
“有林地”与“无林地”是相互转化的,是林业生产的不同经营阶段.立地是一客观实体,虽是动态的,但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构成立地的土壤、地形等自然因子是相对稳定的,立地类型不因森林的采伐或造林起根本性的变化.“有林”或“无林”仅是覆盖类型变化了.因此将有林地与无林地的分类统一在同一分类系统内,也便于制定经营措施.科学指导生产.
二、立地分类的依据
《中国森林立地分类》仅就全国范围的森林立地提出了我国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这个系统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分区和《中国林业区划》所划分的林区取得了协调的衔接,将立地区划和分类单位组成同一个分类系统.
分类的级序是:立地区
立地区域
立地亚区
造林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该系统的前3级,即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是区划单位;后3级为分类单位,为本章讨论的重点.
1.造林类型小区:
基本相当于全国林业区划三级区,也就是各省(区)林业区划一级区,是立地类型分类系统的一级单位,主要依据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根据《中国林业区划》,全国共划出了168个省级区,是根据各省(区)大地貌特征、地带性气候(主要为纬向水热差异)和林业发展方向(即生态和社会要求)划分的.由于林业区划考虑的原则除自然地理要素外,还有林业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因此林业区划的高级单位在理论上不能等同于立地分类的高级单位,其地域界限也可能不吻合.
2.立地类型组:
是根据山、塬、丘、滩、川、沟、坡向等中、小地貌类型划分的,基本上反映了各地类型中、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实质上也是若干相似立地类型的组合.
3.立地类型:
是立地分类基本单位,即根据影响水热条件变化的微域地形特征(地形部位、地面形态、坡度等)和土壤、植被、地下水位、土地利用性质等主导因子的宜林性质与技术措施的相似性进行划分的.
在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亏缺是限制这一地区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该地区在进行立地分类时,应以影响林木水分循环的主导环境因子为依据.例如西北林学院1981年至1984年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立地的调查表明,影响刺槐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地形部位、土壤种类、海拔、坡形和坡度,并以此对渭北地区的刺槐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经过多年研究,西北地区在进行立地分类时,应以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为主导因子.
地形因子虽然不是林木生长所必须的生活因子,但它通过对光、热、水等生活因子的再分配,深刻地反映着不同造林地的小气候条件,又强烈地影响着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从而导致林木生长的显著差异,对整个局部生态环境起着综合决定性作用.
土壤因子既是林木赖以生存的载体,它不仅是光、热、水分、植物等因子的直接承受者,而且是各个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者.因此,土壤因子也是划分立地类型时非常重要的因子.
在主要依据地形、土壤因子来划分立地类型的同时,并不否认植被因子的重要性,尤其是森林植被因子的作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只要原始植被受破坏程度较轻,就可利用植被做为划分立地类型的补充依据.
第二节 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和表达形式
一、按主导环境因子分级组合
直接按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来划分立地类型,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因此,这种方
表14—1 陕西省淳化县立地类型表
立 地 条 件立地类型名称代号
地貌坡向土壤坡度部位
南山阴坡褐土陡坡上部南山阴坡上部Ⅰ
褐土(部分红胶土)下部南山阴坡下部Ⅱ
北山阳坡褐土斜缓坡下部北山阴向斜缓坡Ⅲ
褐土(部分粗骨土)陡坡上部北山阳向陡坡上部Ⅳ
褐土下部北山阳向陡坡下部Ⅴ
沟坡阴坡白土陡坡上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上部Ⅵ
下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下部Ⅶ
阳坡白土陡坡上部高原沟壑阳向沟坡上部Ⅷ
下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下部Ⅸ
沟底潮土沟底Ⅹ
塬面黄绵土塬面Ⅺ
梁峁顶
迎风坡梁峁顶、迎风坡Ⅻ
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在中欧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瑞士等,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立地分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又比较粗放、呆板、难于照顾到个别具体情况或难以全面地反映立地的某些差异,特别是采用的立地因子较少时,例如仅采用坡向和土层厚度进行立地分类,坡向分为阴坡和阳坡两级,土层厚度分厚土和薄土,而不考虑坡度和坡位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这样就可能造成同一立地类型的立地,却有不同的林木生长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出现,应在划分立地类型时多吸收一些立地因子参加,但同时又要注意不能采用的因子过多,否则会造成类型数量多,类型命名过于复杂,而丧失本方法简单、易行的优点.
立地类型的命名,一般用主导因子组合的方式来进行,要求通俗易懂,野外便于识别立地类型,如南山阴坡上部、北山阳向斜缓坡等(见表14—1).
二、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
生活因子不易直接测定,例如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并不是一次或几次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值所能代表的,许多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都在这时有所参与.因此,按生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首先要对重要的立地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参照植物及林木的生长状况,确定级别,组成类型.如有学者利用地表下30—40cm深处土壤含水量数量化分析结果,并参照林木生活状况,对青海互助县寺儿沟流域的造林立地分类,就是这个方面的一个实例.
利用生活因子进行立地分类,能从本质上说明立地的差异,因而反映的立地比较准确.但这种方法也有着划分立地的标准难以掌握、测定困难、山区小气候的差异在这些类型中的难以表达等缺点,因而实际工作中很少被人们所采用.
第三节 造林地种类
在造林地的所有环境因子中,有些因子,如伐根及天然更新的存在、土地利用状况、某些植被状况等,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因而没有包括在立地条件的范畴内.但这些因子对造林工作的实施确有密切的关系,必须予以考虑.这类因子的综合称为造林地的环境状况,根据造林地的不同环境状况还要划分造林地种类,以便与立地条件类型配合在一起,进一步表达造林地的特性.造林地种类有许多,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一、荒山荒坡
这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类造林地.这种造林地上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或过去生长过森林植被,但在多年前已遭破坏,植被已退化演替为荒山植被,土壤也失去了森林土壤的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荒山造林地又可因其上的植被不同而划分为草坡、灌丛(灌木坡)及竹丛地等.荒山草坡因植物种类及其总盖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消灭杂草,尤其是消灭根茎性杂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代表)及根蘖性杂草(以菊科杂草为代表),是在荒草坡上造林的重要问题.荒草植被一般不妨碍种植点的配置,因则可以均匀配置造林.当造林地上灌木的覆盖度占总盖度的50%以上时即为灌木坡.灌木坡的立地条件一般比草坡好,但也因灌木种类及其总盖度而异.灌木对幼树的竞争作用也很强,高大茂密灌丛的遮光及根系竞争作用更为突出,需要进行较大规格的整地.但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林地上原有灌木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及给幼树侧方遮荫.有些时候可在灌木坡上适当加大行距,减少造林初植密度.当造林地上长满由各种矮小竹种形成的植被时即为竹丛地.小竹再生能力极强,鞭根盘结稠密,在其上造林比较困难.消除竹丛要经过全面炼山及连年刈除等工序,还可增加造林初植密度,促使幼林早日郁闭,抑制小竹生长.
平坦荒地多是不便于农业利用的土地,如沙地、盐碱地、沼泽地、河滩地、海滨等,它们都可作为单独的造林地种类.这些造林地种类都是造林比较困难的造林地,各有其特点,如沙地有沙丘地形及沙粒流动等问题;盐碱地有盐碱含量及盐碱成分的问题;沼泽地有沼泽化程度及泥炭灰分含量多少的问题,河滩地及海滨有淹水的问题及沉积污泥的组成问题,如此等等.进一步探讨实质上牵涉到这类造林地内部的立地条件差别.
草原牧地按理不应归入荒山荒坡地大类内,但在牧区造林时,这类地实质上和荒地没有显著差别,也可视为荒山荒坡大类中的一个造林地种类.
二、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
以农耕地作为造林地的情况主要出现在营造农田防护林及桐农间作等情况下.农耕地一般平坦、裸露、土厚,条件较好,便于机械化作业.但农耕地耕作层下往往存在较为坚实的犁底层,对林木根系的生长不利,如不采取适当措施,易使林木形成浅根系,容易遭受病害及风倒.深耕及大穴深栽可避免此项弊病.
四旁地指四旁植树所用的土地.在农村地区四旁地基本上就是农耕地或与农耕地相类似的土地,条件都较好,其中水旁地有充足的土壤水分供应,条件更好.在城镇地区四旁地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可能是好地,有的可能是建筑渣土(往往富含泥灰),有的地方有地下管道及电缆,有的地方则有屋墙挡风、遮荫或烘烤等影响.
撩荒地是指停止农业利用一定时期的土地,它的性质随撩荒的原因及时间长短而定,一般撩荒地的土壤较为瘠薄,植被稀少,有水土流失现象,草根盘结度不大.撩荒多年的造林地,其上的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与荒山荒地的性质接近,深山远山地区因不便经营而退耕还林的撩荒地,其土壤条件可能尚未恶化,经过耕作已消灭了原生植被,对整地和造林都是有利的.
在农耕地、四旁地、撩荒地上造林时,株行距配置一般不受什么限制,只是梯田上造林时,要考虑到梯田的宽度及种植点主梯田埂的距离等因素.
三、采代迹地和火烧迹地
采伐森林(指皆伐,下同)后所腾出来的林地称为采伐迹地.刚伐后的新采伐迹地是一种良好的造林地,光照充足,土壤疏松湿润,原有林下植被衰退,而喜光性杂草尚未侵入.应当争取时间及时进行人工更新.但新采伐地上伐根尚未腐朽,林地树种幼树及枝丫堆占地较多,影响种植点配置及造林密度的落实.采伐时的集材方式对新采伐迹地的影响颇大.地面集材的集材道及装车场附近或冲刷成沟,或土壤压紧,往往形成不便于造林的土地.这种面积可占到整个采伐迹地面的10—15%,绞盘机集材的破坏更为严重.因空索道集材对林地没有什么破坏,对人工更新是有利的.
新采伐迹地如不及时更新而变成老采伐迹地,其上的环境状况也随立地发生剧烈变化.一方面,喜光杂草大量侵入,迅速扩张占地,土壤的根系盘结度变大,造林地有时有草甸化或沼泽化的倾向,不利于造林更新,必须较细致地整地.另一方面,老采伐迹地上伐根及枝丫堆都已腐朽,有利于进行机械化作业及均匀的种植点配置.
火烧迹地是森林被火烧后腾出的林地,它与采伐迹地类似,但除此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特点.火烧迹地上往往站杆、倒木较多,需要进行清理.火烧迹地上的土壤的灰分养料增多,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因土温增高而有所促进,林地上杂草少,故也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及时进行人工更新.上述火烧迹地的特点都随火烧的性质、次数和强度的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差别.新火烧迹地如不及时更新而较变为老火烧迹地,其上的环境状况也发生剧烈变化.与老采伐迹地相似.
四、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这类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造林地上已长有树木,但其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或树已衰老,需要补充或更替造林.
在已局部天然更新的迹地上,需要进行局部造林,原则上是见缝插针,栽针保阔,必要时也在砍去林分原有的低价值树木,使新引入的珍贵树木得到均匀的配置.
已经形成的次生林,如分布不均,质量不佳,无继续经营前途时,就需要用人工种植方法进行改造.这类造林地一般土壤条件较好,但原有的林木和造林引入的幼树之间矛盾较大,需要采取措施合理调节.
林冠下造林地是指老林未采伐之前先在大林冠下进行伐前人工更新的造林地.这类造林地也有良好的土壤条件,杂草不多,但上层林冠对幼树影响较大,适用于幼年耐荫的树种造林,可粗放整地,在幼树长到需光阶段之前要及时伐去上层林冠.采用择伐作业的林地,如需进行补充人工更新,其情况和林下造林地相似.疏林地作为造林地时,其性质介于林冠下造林地与荒山荒地之间,实际上更新接近于荒山荒地.

中国林业经济(八):

大量砍伐树木会怎样

.水土流失情况严重
2.缺少了氧气的供应,也少了天然的过滤器.
3.生态的环境被强占,生态循环规律被破坏了.
4.气温会有所变化,造成了气候的不稳定的变化.
5.砍伐后树木的废弃物会被燃烧,造成了环境的污染6.沙尘暴严重,少了天然保护墙
森林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有着地球之肺的美称,它能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不断制造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 森林是“氧气制造厂”,是“粉尘过滤器”,是“天然蓄水库”,是“天然空调”……森林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好处!森林还是整个民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大家乱砍伐树木,在我国已经将森林设为保护区.可是森林却时刻面临着火的威胁,火可以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火可以导致人们失去宝贵的生命!有多少人类文明在火中消失?有多少宝贵财富在火中消失? 中国的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 截至1993年,中国有林业用地面积39.43亿亩,森林面积20.0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13.92%;活立木畜积量117.8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01.3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 到1995年6月,全国森林面积累计达1.34亿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积为3300多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1998年3月,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结果,中国森林面积1.34亿公倾,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居世界第五位,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列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列世界第8位.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中国林业经济(九):

俄罗斯拥有8.5亿公顷森林古全球总量的百分之22全球总量是多少

全球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为31.7%.
中国森林面积已达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
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
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万公顷,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公顷.
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公顷.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1.03亿立方米的原木.
又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8.5亿公顷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俄罗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1.05亿立方米.
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中国的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
截至1993年,中国有林业用地面积39.43亿亩,森林面积20.0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13.92%;活立木畜积量117.8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01.3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
到1995年6月,全国森林面积累计达1.34亿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积为3300多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1998年3月,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结果,中国森林面积1.34亿公倾,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居世界第五位,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列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列世界第8位.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2001年3月12日,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目前,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4666.7万公顷,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森林面积已达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

中国林业经济(十):

什么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中国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积8.5亿亩,成灾面积占林业受灾总面积的50.7%,是森林火灾发生面积的3倍;年均致死树木4000多万株,相当于年造林面积的8%;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多亿元,相当于林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也因此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anjiang956278/

推荐访问:中国林业经济杂志社 中国林业经济论坛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