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

来源:作文 时间:2016-08-29 10:21:3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作文】

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一)
使用电子标准化病人的体会

使用电子标准化病人的体会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83-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上好实验课,抓好临床实习工作,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实践性教学,应该着重抓好基础建设,如实验室的设备,实验室的人员和管理,“建设实验”以及实验教学具体的基本技术训练标准,明确实验课的性质和要求以及方法。

尽管尖端的腹部检查技术日新月异,对人体腹部检查肝、胆、脾、肾等腹内脏器疾病的诊断技术推陈出新,但是,腹部触诊肝、胆、脾、肾等腹内脏器疾病,仍然是肝、胆、脾、肾等腹内脏器疾病检查的主要手段,尖端技术和诊断方法的应用,使我们针对健康人和病人的腹部疾病的产生机理更加明确,腹部触诊作为肝、胆、脾、肾等腹内脏器中的基本检查技术,其重要性亦更加突出。

为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落实国家教委:“要把加强实践性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要求完善医学教育现代化模拟实验室,为此,我校不断的引进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电子标准化病人,供我校教学培训使用,这为建设好实习基地,并让学生深入到基层医疗机构,让他们尽早的熟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腹部触诊肝、胆、脾、肾等腹内脏器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医学教学的重点,腹部触诊肝、胆、脾、肾等腹内脏器,体征繁多,各有差异,难讲难学,以前的方法陈旧落后,有的教师用口头

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二)
标准化病人—冠心病

心 血 管 病 例 标 准 化 病 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

案例:

主述:

男性,52岁,阵发性前胸部疼痛20天。

现病史:

20天前开始阵发性出现前胸部疼痛,呈压迫性痛伴有紧缩感,不放散,1~2天发作一次,持续3~5分钟。多在工作劳累、饱餐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可使疼痛在5~10分钟内缓解。前胸部疼痛时有轻度恶心,伴有窒息感,但无呕吐。近5天来因工作繁忙,前胸部疼痛逐渐加重,每日发作2~3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休息15分钟疼痛才能逐渐缓解。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咳嗽,亦无返酸及嗳气,食欲好,睡眠不佳,易疲劳,二便正常。 既往史:

30年前下乡时患“胃病”,服用过胃舒平等。近20多年来一直未复发。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目前未服用特殊药物。 个人史:

出生于沈阳市,大学毕业后从事商业工作,经济状况良。吸烟20年,每天1/2~l包。近7年来经常饮酒,每次饮2~3瓶啤酒。

家族史:

母亲,身体健康。父亲曾患“高血压”15年,2年前因脑血管意外去世。有一弟 弟,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

T:36.7℃,P:80次/分,R:16次/分,BP:138/88mmHg。体型稍肥胖,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心律齐,第一心音稍低钝,A2>P2,腹平软,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erphy征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135g/L,WBC:7.2×109/L,N:65%,L:35%,Pt:200×109/L; 腹部B超显示:肝、胆、脾、胰、肾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无ST-T改变。

分析步骤:

1. 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

诊断依据:

(1)病程短,阵发性前胸部疼痛20天,呈压迫性痛伴有紧缩感,1~2天发作一次,持续3~5分钟,于工作劳累、饱餐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后缓解。

(2)查体:无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B超未见异常。

2. 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

(2)反流性食管炎。

(3)消化性溃疡。

(4)肋间神经痛。

(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

3. 进一步检查

(1)心脏X线片检查。

(2)心电图负荷试验。

(3)反射性核素检查。

(4)冠脉造影。

(5)心脏彩超。

4.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戒烟酒,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

(2)药物治疗:硝酸脂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曲美他嗪治疗。

(3)预防复发:休息,戒烟酒,β-受体阻滞剂,ACE-I。

剧本(问诊):

培训标准化病人剧本

医生:您好,我叫王丽红,是五年级医学生,现从事实习医生工作。请问您的姓名? 患者:很高兴见到您,我叫张斌。

医生:张先生,现在我想了解一下您的病情,请您告诉我,今天来,您感觉哪儿不舒服? 患者:我感觉有时前胸部疼痛(指痛的地方)。

医生:您第一次感到疼痛是什么时候?

患者:从20天前开始,逐渐加重。

医生:请告诉我,您发病时的情况,疼痛像什么样的?

患者:哦,太糟了,每次疼痛时像是有一块石头压在心窝上似的,有发紧的感觉,不敢活动,

伴有窒息感,出汗,持续5~10分钟左右才能好转。

医生:请告诉我,您前胸部疼痛时,其他地方有无疼痛呢?

患者:没有。

医生:您过去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患者:不,从来没有。

医生:您能想起引起疼痛的一些原因吗?

患者:我感觉多在工作劳累、饱餐、情绪激动时发生。

医生:什么情况下起可使疼痛减轻呢?

患者:休息。

医生:你能想到诱发疼痛的因素吗?

患者:不太清楚,但近一个月来工作较忙,尤其是最近5天,会议多,应酬多,没有很好的休

息。

医生:您认为这种疼痛加重了吗?

患者:是的,开始半个月l~2天发生1~3次,每次持续5一10分钟。尤其是最近5天,会

议多,应酬较多,休息少,1天内发作2~3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

医生:请告诉我,当您前胸部疼痛时,还有其他的不好感觉吗?

患者:有时轻度恶心,疼痛消失就好了。

医生:有过呕吐、返酸、嗳气吗?【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

患者:没有。

医生:您的饮食情况怎么样?

患者:我认为还很好,只是在应酬时进食多时易发病,其他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 医生:您的睡眠怎么样?

患者:过去还算好,每天能睡6~8小时,但近来因为前胸部疼痛时常发生,有些心烦,睡眠

不太好。

医生:您对有些事感到过担心吗?到医院看过医生吗?

患者:我只是担心这个病是什么,是否很严重,但因工作忙,一直没有及时到医

院检查,今天是抽时间到这儿的。

医生:这个病影响您的工作吗?对您的日常生活有影响吗?

患者:我虽然心烦,但还能应付,基本上能完成工作。因担心发病,而且最近易疲劳所以回家

后,就很少活动了。但爬一层楼后,马上会感到前胸部有压榨感并疼痛。

医生:您的大小便情况如何?

患者:我认为还可以,没有什么特别。

医生: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会面,我想了解一下您过去的健康情况。

患者:好的。【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

医生:您过去的健康情况总的来说怎么样?

患者:还很好。只是30年前下乡时患过“胃病”,但近20多年一直未复发。

医生: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吗?

患者:10年前到医院检查,发现血脂高,但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医生:您曾经住过院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患者:没有。

医生:您对什么东西过敏吗?

患者:没有。

医生:您正在服用什么药吗?

患者:没有。

医生:您出生在什么地方?在哪些地方长久居住过?

患者:我出生在沈阳市,30年前曾下乡到铁岭县居住了4年。

医生:您有什么特殊嗜好吗?比如烟酒方面。

患者:吸烟、饮酒。

医生:吸烟多长时间了,每日吸几支?

患者:吸烟20年,每天1/2~1包。

医生:饮酒多长时间?经常性吗?饮酒量多少?

患者:饮酒7年,经常性,每次2~3瓶啤酒。

医生:结婚了吗?

患者:是的,结婚已26年了。

医生:有孩子吗?

患者:有一儿子,22岁,身体健康。

医生:妻子身体如何?

患者:很好。

医生:您的父母还健在吗?

患者:母亲健在。

医生:家里人得过什么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癌症、肝脏疾病、结核、糖尿病等。 患者:我父亲患高血压15年,2年前因脑血管意外而去世。

医生:您有兄弟姐妹吗?

患者:我有一个弟弟,身体状况很好。

医生:下面我要提出一些问题,请告诉我您是否有这些方面的问题?

患者:好的。

医生:您有过心脏病吗?有过心律不齐吗?

患者:没有。

医生:有过呼吸困难吗?有过气短、咳嗽吗?

患者:没有。

医生:有过消化系统问题吗?有过返酸、嗳气或腹胀吗?

患者:没有。

医生:有过腹泻或便秘吗?【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

患者:没有。

医生:我认为您这次来看病,主要是因20天来间断性出现前胸部疼痛,劳累、激动时更易发

生,而休息后可缓解,近5天病情加重,发作频繁,您看是这样吗?

患者:是的。

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三)
医学论文范文

医学教育改革中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

(为您提供)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医疗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明确了医患沟通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校口腔医学系在教学改革中的切实做法,探讨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方法,从而为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改善医疗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教育改革;医患沟通;医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环境日趋恶化。2005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20例至30例,二甲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5例左右[1]。由此可见,我国医患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日益加深、不容乐观。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涉及社会、经济、心理等诸多方面。据调查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双方沟通不到位有关。

1 医患沟通的概念及高校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必要性

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就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既然在医患沟通中是以医方为主导的,那么就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这种技巧不仅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经验积累,而且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的培训。因此,作为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对每一个医学生进行严格而有效的医患沟通教育。

2高校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方法

2.1 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理论及规范操作

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其基本职责。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与患者所掌握的医疗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患者怀疑心理的重要原因。在医患沟通中,如果医生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为患者详细讲解,会大大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以口腔医学为例,它是一门实践性、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口腔医学生不但要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课程,同时还要学习大量的医学基础学科及相关学科。

2.2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沟通必须因事、因时、因人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之在患者就诊的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其性格、情绪、治疗期望等各方面的情况,以掌握沟通的切入点以及方式,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顺利完成医疗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系依据口腔医学的特点,采用视频教学。给学生放映一些与就诊相关的影片,让学生分析患者的特点,并针对这个患者作出相应的诊疗行为,然后集体讨论其行为是否恰当。

2.3 加强医学生谈话技巧

通过敏锐的观察,初步掌握了患者的情况,接下来就要利用丰富的医学知识进行有效的

语言沟通。一要微笑。微笑是沟通的“润滑剂”,它能缓和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医患之间感情的建立[2]。二要语言得体。医生需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提供有用的医疗信息,尽量少用专业术语。三是倾听。耐心的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尤其对于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医生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求,必然使患者感到心理上的被尊重,情感上的被重视。当然,对于讲话没有条理的患者,医生需要加以引导以便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2.4 分析具体病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适时的举一些案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加深学生对医患沟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从两个方向为学生提供病案。一类是不良沟通造成医疗纠纷的病案,另一类是成功的医患沟通化解了潜在纠纷的病案。我还研究了国内外一些优秀教师的文章,引入了情景教学。即将真实病案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标准化病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及对理论课的把握进行分析,编排成情景剧或者小品,在全班演出,最后有教师分析点评。这一方式切实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3]

2.5培养学生进行规范的医疗信息记录

病历(case history)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我国对于病历的书写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某些医生对病历书写不够重视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因此在医学生接触临床课程的初期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病历书写训练。首先,要通过列举病案,让他们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其次,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清晰展现病历书写的严格要求;第三,让学生勤加练习,针对不同的疾病多写几份病历,教师认真批改,指出不足;第四,举行病例书写的评比活动,并选择优秀病历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6 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医德,即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医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将直接影响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医德教育要从最基础的医学生抓起[4]。

2.7 加强学生医疗法律常识

医疗法律法规是医患沟通的依据。医务人员要在法律层面理解医患沟通,做到有理沟通,有据沟通,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既是对患者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医生自身的保护,也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 结束语设*计/职*称*论*文*写*作,期*刊*发*表 需要的交流 加扣扣 *1732*986*963

医学生是未来医生群体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我国未来的医疗水平及医疗环境。医改是一个大问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社会、媒体强调了太多对现有医院、医药的改革方案,而忽视了“从娃娃抓起”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对医学生进行全面的医患沟通教育,不但可以提高未来医生的整体素质,改善我国医疗质量,而且为当前的医疗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突

破口。

参考文献:

[1]肖开银.重视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21-24.

[2]桑福金.在沟通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5):378-380.

[3]张键.情景教学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社会科学版增刊:377-378.

[4]王梅.医学教育应从医学生抓起[J].医学信息,2010,10.

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四)
教师标准化患者结合病例导引教学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索教师标准化患者(TSP)+病例导引教学(CBL)模式解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课临床教学“老大难”问题的可行性。 方法 分别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系2012级(38人)和2011级(38人)的TIA课采用TSP+CBL教学法和单纯TSP教学法。学习结束时,比较分析两组教学课堂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自评分。用t检验评价2种方法的教学效果。 结果 TSP+CBL组学生课堂考核平均分达(88.76±3.48)分,显著高于TSP 组的(85.27±3.01)分(P < 0.05)。TSP+CBL组尤在临床思维、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成绩明显高于TSP组(P < 0.01)。TSP+CBL组对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平均自评分为(92.29±1.56)分,显著高于TSP组的(85.27±3.01)分(P < 0.01)。TSP+CBL组在“对教材内容理解掌握程度”、“对新教学法满意程度”、“有利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3个方面显著高于TSP组(均P < 0.01)。 结论 以TSP+CBL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对此类发作-间歇型疾病的临床教学具有普遍性意义。

  [关键词] 教师标准化患者;病例导引教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3(a)-0165-04
  Application of 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 combin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mode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eaching
  FU Yu FAN Dongsheng▲ LU Ming SONG Hongs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 (TSP) combined with case based learning (CBL) teaching mode to solve clinical teaching "persistent" problem of th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Methods TSP combined with CBL was used in 38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of grade 2012, while TSP was used in 38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of grade 2011.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eaching effect was assessed by the final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s.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t test. Results The average test score in the TSP combined with CBL group was (88.76±3.48) score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SP group (85.27±3.01) scores (P < 0.05). Scores of clinical thinking,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and solving problems in TSP combined with CB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SP group (P < 0.01). The score of the questionnaire in the TSP combined with CBL group was (92.29±1.56) score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5.27±3.01) scores in TSP group (P < 0.01). Scores of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materials”, “satisfaction with new teaching method”, “combination of favorable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TSP combined with CB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SP group. Conclusion The TSP combined with CBL can be a valuable strategy, which has universal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teaching to such attacks-intermittent disease.
  [Key words] 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 Case-based learning; Tansient ischemic attack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神经内科教学中的重要课程。TIA为发作性疾病,患者多于间歇期就诊,无临床体征,诊断主要靠问诊[1],故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单纯依赖老师“填鸭”式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模式[2],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生的教学需求。   当今医学领域教学模式主要有教师标准化患者(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教学法[3-4]、问题导引教学法[5]、病例导引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法[6]、团队为基础教学法[7]等,实践证实各有千秋。为适应新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符合“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理念,本教研组在教学中结合国情进行探索。从2014年4月起选择TSP+CBL模式TIA课教学法,经过2年多的与单纯TSP模式对照评估,发现此模式对TIA课教学效果有显著性提高,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系2011、2012级各38人为研究对象。前者采用单纯TSP教学法(TSP组),后者用TSP与CBL结合模式(TSP+CBL组)。两组TSP、带教老师相同,两组教学研究前平均学习成绩、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TSP 选择与培训 选择沟通和表演能力好的医护志愿者2名,培训4个半天。通过梳理内容,重点学习患者被问诊时的心理反应、常见表述方式和模拟技巧,包括服饰、情景设计及神态、动作模仿,按病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经全面考核均为合格者。
  TIA课病案题目定为“头晕”,内容:模拟场景设计、患者一般情况、主诉和现病史、其他(包括文化、经济、职业背景)、辅助检查、模拟要点和道具化妆。由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任医师根据数位病例原型撰写初稿,经全科充分讨论,由科主任定稿。
  1.2.2 TSP+CBL组的教学内容 第1步:教学前 3 d,发放课时安排、教学大纲要求和特意设计不完整病案以及提供CBL计划,包括TIA发作特征、启发性问题、可利用资源(如图书馆、资料室、网络、专业参考书)等。学生自主检索资料学习,寻找答案。
  第2步:授课开始35 min内,学生充当医生。将全班38人分成两组,每组推荐2名同学,通过问诊、查体,独立向TSP获取病史资料。其他学生一起思考、记录,随时给提问同学以提示和补充。注意问诊沟通技巧,如:启动问诊、核实所获信息、注意安抚患者情绪等。期间, 部分影像、化验等辅助检查结果, 通过幻灯提供(只有检查结果,没有诊断),TSP始终不参与学生讨论。而后,所有同学均完成1份病史粗稿和分析意见(上交老师评分)。
  第3步:CBL教学30 min。学生针对前面问诊、检查及病历粗稿进行讨论。讨论中带教老师既要反复提醒所有学生积极发言(表现要评估记分);还要随着问题引入,逐渐给出其他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如:引起头晕的常见疾病?该患者是TIA吗?可能病因?还需进行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让学生不断归纳总结TIA的临床特点、定性、定位、鉴别诊断等,从而逐步建立起临床问题的立体思维方式。期间,老师可以参与讨论,但以引导、启发为主,留心学生知识点薄弱和有误处,随后的理论讲解时重点解惑。
  第4步:全面总结20 min。老师详细解释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该患者治疗方案是什么?预后如何?患者突然发病如何处理?治疗TIA的药物有几种?作为主管医生,应向患者交代哪些注意事项?并介绍新进展,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还要针对性穿插医患沟通技巧。使学生对TIA有全面、完整认识的同时,增加“临战”、“实战”体验。
  第5步:学生课堂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15 min。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技能及课堂表现3方面考核。
  在考核结束后,下发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打分。2组均发出38份调查问卷,各收回有效问卷38份。
  1.2.3 TSP组开展的教学内容 除缺少上述“第3步”外,其他各步骤程序与TSP+CBL组一致,但每步骤内容则有较大区别。如“第1步”中,既无CBL计划安排,也无根据粗病历找问题来讨论和辩论的兴奋紧张准备;第2步,虽然都由接触TSP先行导入,但TSP组不要求完成粗病历;第3步(TSP+CBL组“第4步”),老师汇总内容无对学生粗病历和讨论情况总结,类似传统授课一人“灌输”的比重较大;第4步(TSP+CBL组“第5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SP+CBL组与TSP组课堂考核成绩比较
  TSP+CBL组平均分达(88.76±3.48)分,高于T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在问诊查体、医患沟通能力上,两组平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包括对TIA的闭卷测试、临床思维、课堂表现,TSP+CBL组均高于TSP组(均P < 0.05)。见表1。
  表1 TSP+CBL组与TSP组学生课堂考核成绩比较(分,x±s)
  注:TSP:教师标准化患者;CBL:病例引导教学
  2.2 两组教学效果问卷自评分比较
  对新教学法效果的汇总评价,TSP+CBL组为(92.29±1.56)分,显著高于TSP组(P < 0.01),提示学生对TSP+CBL组教学法更为称道。其中,调查问卷①、②、⑤三个方面,两组总体评分最高(均P < 0.01);其次,调查问卷④、⑦两个方面,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指出的是,在调查问卷⑥中,两组学生的自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调查问卷⑩教学生动的认可度也并不如想象那么高,两组学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2)。见表2。
  表2 两个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得分结果比较(分,x±s)
  3 讨论   TIA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因其系发作性疾病,缓解期如常人,而发作时往往又脱离医生视线,学生初次接触缓解期病例常会无从下手。加之神经科理论课时有限,像TIA类发作型疾病,在临床教学上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鉴于此,该课教学模式的选择不仅会影响TIA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对同类发作-间歇型的急-慢性病都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经教研组分析讨论,发现典型TIA的临床表现仍有特异之处,针对此特点,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是选择和实施TSP+CBL教学模式的良好基础。另外,随着近年来患者维权意识加强、见习医师人数增多、临床各种检查增加、患者拒绝配合教学的事件不断增多[8],“床边教学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9],这也从另一面坚定了最终选择TSP+CBL这一顺应社会潮流的新教学模式。
  “标准化患者”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1963年提出[10],加拿大心理学家Geoffrey Norman于20世纪70年代命名[3],专指经培训后能稳定、逼真扮演真实临床情况的正常人,标准化患者用于医学教育已有30余年历史[4,11]。在美国采用标准化患者培训医学生的医学院校占80%以上[12],加拿大1993年始还将其用于医师执业考试[13]。TSP则是我国近年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实践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对世界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一个贡献[14],即以临床医护人员、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直接参与教学的模式[15]。本研究中,学生在教学课前准备时获得的患者主诉仅为“头晕”,通过新教学法,经启发问诊逐渐挖掘出TIA典型表现:“一侧肢体无力”、“一过性黑�”、“运动性失语”等一系列可逆性症状,使学生对该病有一整体认识。
  CBL教学法“第3步”源自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等[5]和最先倡导的PBL法[5]。是一种适应医学教学需求、全新、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6,16]。其核心是“病例为先,问题为纲,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小组讨论式教学[17-18]。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和辅助者。这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引导技巧等,可促进教师临床水平和教学技巧的全面提高[19]。
  本次TIA课教学中,将上述TSP和CBL两者有机结合应用,无疑成为一种理想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促进知识整合和培养终身学习、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其本质是通过 TSP 展示病例,围绕病例采集资料并展开讨论[20]。其最大优势是通过“强强联合”,相得益彰,创造一个“准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既有“准患者”可观摩、接触,避免“哑巴操作”,感受“身临其境”,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增强爱伤观念,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无形转变了思维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打开理解记忆的大门。
  本次教学研究结果显示,TSP+CBL模式用于TIA这类疾病的教学,不论是学生的课堂考核成绩还是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都明显优于单纯TSP模式。尤在强化知识点理解记忆,培养严密临床思维习惯,增强合作、沟通、动手能力方面,优势表现更为突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些收益很可能是终身的。这可能与单纯TSP法更多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通过讨论、氛围来激发临床逻辑思维和强化理解性记忆显偏弱有关。实际上,单独基于TSP教学法[15]、单独CBL教学法[17]在国内外科学、护理学教学中都已见报道,但二者结合的研究仅偶见,如高云等[20]在外科急腹症护理教学中采用TSP联合CBL教学模式,亦曾取得了同样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似可证实,用TSP+CBL模式来解决TIA类发作-间歇型慢病的临床教学“老大难”问题是可行的。TSP+CBL用于TIA课教学中作探索研究,对改革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实现培养出“知识扎实、能力强、有创新性、服务于临床”的全面型人才的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事[21]。
  [参考文献]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7):2092-2096.
  [2] 孟静茹,贾敏,李明凯,等.LBL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26):5157-5161.
  [3] RCSA.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Researchers in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RCSA) on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to evaluate clinical skills [J]. Acad Med,1993,68(6):475-477.
  [4] Ortwein H,Fr?�ihmel A,Burger W.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eaching,learning and assessment [J]. Psychother Psychosom Med Psychol,2006,56(1):23-29.
  [5] 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 [J]. Med Educ,2004,38(8):859-867.
  [6] Carder L,Willingham P,Bibb D. Case-based,problem-based learning: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the realworld [J]. Res Strateg,2001,18(3):181-190.   [7] Michaelsen LK,Bauman KA,Fink LD. 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 [J]. 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2,(1):287.
  [8] Kaveevivitehai C,Chuengkriankrai B,Luecha Y,et al. Enhancing nursing students,skills in vital signs assessment by using 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with integrated content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 [J]. Nurse Edue Today,2009,29(1):65-72.
  [9] Tayem YI. The impact of small group case-based learning on traditional pharmacology teaching [J].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2013,13(1):115-200.
  [10] Petrusa ER. Tak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based examinations to the next level [J]. Teaching Learning Med,2004, 16(1):98-110.
  [11] 赵铁夫,许学敏,马涵英,等.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模拟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5, 33(1):100-101.
  [12] Brownell M,Stillman P. Rowing us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J]. Teaching Learning Med,1994,(6):15-22.
  [13] Kathy B,Deborah S,Edmend D,et al. Primary care residents self assessment skills in dementia [J]. Adv Health Sci Educ,2003,(8):105-110.
  [14] 赵琳,钟博华,王英,等.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15(65):41.
  [15] 潘欣,金瑞华,郑洁.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护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4):1006-1007.
  [16] Srinivasan M,Wilkes M,Stevenson F,et al. Comparing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effects of a major curricular shift at two institutions [J]. Acad Med,2007,82(1):74-82.
  [17] 陈海生.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1):183-185.
  [18] Kingsbury MP,Lymn JS.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larger student groups:mutually exclusive or compatible concepts a pilot study [J]. BMC Med Educ,2008,8:35-45.
  [19] 周海斌,茅泳涛,董启榕,等.CBL教学法在骨科早见习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79-180.
  [20] 高云,徐慧颖,谢文鸿.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 CBL 教学法在外科急腹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92-93.
  [21] 谢恒,陆竟艳,陈秋月,等.临床医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考核评价方法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10-112.
  (收稿日期:2015-11-01 本文编辑:赵鲁枫)

有关标准化病人的文章(五)
基于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医疗卫生环境出现的变化让实践教学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医学模式教育配合标准化患者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解决医学院学生临床护理实践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临床护理技能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对妇产科教学、医学模拟、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的临床运用进行探讨,从而为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指明方向。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标准化患者;妇产科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是集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于一体的临床专业主干课程,具有显著的操作性和专业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强化操作技能锻炼,特别是产科医护工作将会对母婴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任何不慎操作都可能导致意外。所以,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力度,通过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相关学习活动提供相应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工具。
  一、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特殊性
  妇产科护理包括女性特有病理、生理、生育调控等,和其他各种器官系统相比较,女性生殖系统也是相对敏感的一个系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患者在就诊以及住院过程中常常存在各种愧疚心理,这就很难让她们接受护理学生的实践。而且,医学院学生因为刚参与临床护理实践,面对患者时可能存在胆怯、害羞等不良心理,失去各种实践机会,或者受到这种紧张情绪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导致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医学模拟教育
  医学模拟教育属于通过使用模拟技术对仿真患者、临床情境进行创设替代真实患者开展的各临床学教学实践。医学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设备所创设的模拟临床场境和患者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实践资源已经在当前临床实践教学中凸显出相应的优势,特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产生的优势更加明显。
  首先,直观性明显,女性生殖系统位置较深,妇产科很多临床实践、操作都需要在盆腔内进行,包括人工流产、分娩、宫内节育器取放等,这些实践操作都无法直接观看,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通过复杂的示教、讲解也难以让学生体会各种抽象操作。医学模拟技术把临床解剖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巧妙结合在一起,创设出全方位、数字化的三维模型。教师可以在这种简单的操作中更加具体、直观地对抽象的动态过程进行展示,把各种看不到的操作变得形象具体,使学生更好理解和记忆。
  其次,人文关怀明显,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盆腔检查等操作都涉及患者的隐私。常规性的实践教学虽然有很多患者愿意积极配合教学,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也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通过医学模拟教学,保证患者隐私在不受到侵犯的前提下完成各种临床护理实践操作,这也符合人文关怀和伦理标准的要求。
  三、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运用优势
  首先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逐渐普及,职业教育也开始面临着学生生源素质逐渐下降的问题,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喜欢表现、抽象理解能力较差、对于临床工作充满好奇。而传统的教学大都以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他们容易产生各种依赖心理,也容易产生厌倦或者疲劳,听课效率较为低下,从而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优势所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护理教学过程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模拟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学会动手、动口以及动情。
  其次,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功效。传统观的妇产科护理教学依然选择的是基础、临床以及实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能够接触到临床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出现脱节,学生缺乏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该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患者、围绕案例让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完成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提出了系统的护理诊断,并保证护理措施得到顺利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护理教学的缺陷,并把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尤其是创新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优化,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医学模拟教育和标准化患者两种模式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也就是在临床护理教学之外建立对临床护理实践活动进行模拟的环境,并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面建立起更加立体生动的临床实践教学环境。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很容易涉及患者的隐私,因此,选择正确积极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高级的模拟系统都无法替代真正的临床实践,模拟患者和真实患者查体上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为未来医学事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于,徐明娟.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6):587-588.
  [2]徐括琴.标准化患者与医学模拟教育结合在妇产科美容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4):27-28.
  [3]程春霞,薛敏,夏爱斌.医学模拟教育结合PBL在八年制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4):649-650.
  [4]曾飞,高荟荞,薛敏.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1):44-45.
  [5]周利冰,李侨华,王浩.医学模拟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4):60-64.
  编辑 王亚青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366219/

推荐访问:标准化管理文章 标准化作业文章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