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

来源:成语大全 时间:2016-10-14 09:13:5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成语大全】

【一】:八仙过海的成语故事

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的成语故事给大家讲了这个成语的由来。八仙过海的成语故事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八仙过海的成语故事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二】:中国神话故事之八仙过海

中国神话故事之八仙过海

传说古时候有八个神仙,他们分别是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吕洞宾、何仙姑与韩湘子。这八个神仙外貌和脾气都各有特色,经常在一起聚会论道,展示自己的独门法术。

有一天,他们一同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途中需要渡过东海。茫茫东海,浩瀚无边,天下的凡人和船只根本就没有办法穿越它。于是吕洞宾就提议:“不如我们八个人每人都将自己随身所带的一件宝物投进大海,让这些宝物载我们过海。”大家一致同意吕洞宾的意见。铁拐李首先把拐杖投进水里,自己稳稳地站在上面,屹立在浪花之上。接下来,韩湘子投下花篮,吕洞宾投下箫,蓝采和投下大拍板,汉钟离投下鼓,张果老投下一个纸驴,曹国舅投下玉笏(hù),何仙姑投下竹罩。他们各自站在自己投放的东西上面,依靠自己的神力,乘风破浪,终于顺利地到达了东海对岸,如期参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来比喻在某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本领去完成共同的任务。

姜太公钓鱼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文王推翻了纣王的暴政,建立了周朝。

【三】:歇后语故事5112A3语文电子小报成品,读书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语故事

4、吕洞宾不慌不忙地从背后抽出拂尘来,向海中一指,顿时霞光万道,海水分成两半,让出一条宽敞大道来。只见吕洞宾微微一笑,悠悠然向

路尽头走去。

八仙”指的是古代神话里的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这八位神仙。传说八位神仙各有道术,法力无边,在人间惩恶扬善,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相传有一年,正逢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八位神仙也被邀请参加。他们路过东海,吕洞宾灵机一动,说:“驾云过海,已经不能算本事了。咱们不如拿出各自的法宝,踏浪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看好不好?”众仙都齐声说:“好!”

5、韩湘子见此,也不甘示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随手抛到海中,自己腾空而起,单足站在上面,随后又取出箫管,吹起悠扬的曲子来。

2、这时,汉钟离拍了拍手里的响鼓也说道:“看我的!”随手也把响鼓扔进了海里,他盘腿坐在鼓上,一副老僧模样。

6、曹国舅此时取出了法宝玉简板,飘然而上。www.fz173.com_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

8、何仙姑微微一笑,说:“多谢阁下厚意,你尽管先行,我 随后就到!”说

1、铁拐李第一个过来。只见他

3、张果老笑咪咪地说:“还是

把手中的拐杖往东海一抛,拐杖

我的招数最高明。”只见他掏

像一叶扁舟,轻轻浮在海面上,

出一张纸来,折成一头毛驴,

铁拐李往上一跳,稳稳当当落在

纸驴四蹄落地后,仰天长叫,

上面。众位仙家一看,齐声赞道:

张果老倒骑在驴背上,向众仙

“好本领!”

www.fz173.com_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

挥挥手,踏浪而去。

是否愿意与在下一同渡海?” 没拿任何法宝,就问道:“仙姑,倍,花香扑鼻。他回头一见仙姑花篮放进海中,花篮顿时变大数人还没有动静,只见蓝采和取出7、这时只有何仙姑与蓝采和两

着,从头上取 下一朵荷花放 入水中,那荷 花霎时就变 成了一条荷 花船,载着 仙姑缓缓飘 过海去。

【四】:中西文化对比与应用之典故

中西文化对比与应用之典故

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下来的典故。运用典故可以润饰语言,还可以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

一、典故的来源

1、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于文学宝库,其中的人物或名称已成为具有类似特征的人或物的代名词。例如:

A.Cleopatra(克娄巴特拉),指绝代佳人——这是莎士比亚喜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人物。

B.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奴——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

C. Dr. Jekyll and Mr. Hyde(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指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善良、温和(吉基尔医生),另一方面凶恶、残暴(海德先生)——这是史蒂文生的小说《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传》中的人物。

D. Sherlock Holmes(歇洛克?福尔摩斯),指具有非凡才能的侦探或敏锐精明的人——歇洛克?福尔摩斯是阿瑟?柯南道尔著名侦探小说中的主人公。

E.Uncle Tom(汤姆叔叔),指逆来顺受的人,尤其是黑人——这个词有贬义,来自哈利特?斯托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

F. Catch-22 situation(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处境),指不可摆脱的困境:各种因素相互依存,A决定B,而B又决定于A,所以是一种无出路的、连锁性绝境——这一用语出自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写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G.Hamlet(哈姆雷特),指优柔寡断的人——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里的主人公

汉语中的许多典故也来自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儒家、道家等学术流派的作品。例如:

“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出自《红楼梦》

“猪八戒倒打一耙”——出自《西游记》

“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出自《三国演义》

“一鼓作气”、“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

“众口铄金”——出自《国语》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出自《史记》

“一暴十寒”、“三过家门而不入”——出自《孟子》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

“开源节流”、“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荀子》www.fz173.com_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

“大器晚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

“大惑不解”、“逍遥游”——出自《庄子》

2、英汉的典故还来自传说和古代神话,而英语尤其受希腊、罗马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的影响。如:

Europe(欧洲)——来自欧罗巴(Europa)公主的名字。在希腊神话中,她被化作白牛的主神宙斯劫往克里特岛。

Paris(巴黎)——来自希腊神话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的名字。他拐走美丽的海伦(Helen)引起特洛伊战争。

Mercury(水银)——来自罗马神话中诸神的使者、商业与科学之神墨丘利(Mercury)的名字。

Mars(火星)——来自罗马神话中的战神(Mars)的名字。

Jupiter(木星)——来自罗马神话中主神(Jupiter)的名字。

Herculean task(艰巨的任务)——指需要巨大的体力或智力才能完成的任务。Herculean是希腊神话中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的英雄。他曾被罚去完成12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成功后被封为神。

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指一个人(或组织、国家等)的弱点。在荷马的《伊里亚特》中有一位希腊英语阿基里斯(Achilles),出生后被他的母亲倒提着在冥河中浸过,以便使之刀枪不入。阿基里斯全身浸入水中,唯独脚跟抓在他母亲手里未湿,所以脚跟成了唯一弱点;以后阿基里斯在战斗中恰恰因脚跟受伤而死。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指看上去有用却引起祸害的礼物或其他物品。在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妇女潘多拉因受惩罚,被众神贬下凡间,宙斯(也就是Jupiter)给她一个盒子,让她带给娶她的男人。当盒子打开时,所有的罪恶、不幸、灾难都跑出来了,从此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祸害。 汉语中源于古代神话故事的典故如: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还有一部分汉语典故源于民间传说,例如:

“班门弄斧”

“百鸟朝凤”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3、宗教是典故的另一来源。英语中的许多典故来自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例如:

Messiah(弥赛亚—救世主)——指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者或期望中的解放者。《圣经;旧约全书》中预言,有一天弥赛亚将要降生,把犹太人从压迫中解放出来。 Solomon(所罗门)——指聪明人。贤人所罗门是公元前10世纪左右的希伯来人的国王,以智慧著称。

Judas(犹大)——指叛徒(尤指伪装亲善的背叛者)。犹大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据记载,犹大为了30块银币把耶稣出卖给犹大教祭司。

Thirty pieces of silver(30块银币)——因叛卖获得的钱财或其他报酬。(见上条)

A kiss of death(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坑人的行为)——此语来自犹大出卖耶稣时吻了耶稣。

Noah’s ark(诺亚方舟)——指避难所

Handwriting on the wall(墙上的手书)——指不祥之兆

a good Samaritan (好心的撒玛得亚)——指乐善好施之人

kill the fattened calf(宰杀肥牛)——指热情款待

汉语的典故则多与佛教和道教有关:

“临时抱佛脚”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借花献佛”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4. 寓言故事是英汉典故的另一来源。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说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汉语典故如: “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愚公移山”

“黔驴技穷”

“对牛弹琴”

英语中的寓言典故主要来源于《伊索寓言》。例如:

cher-sh a snake in one’s bosom用蛇比喻恩将仇报的坏人,告诫人们不要养虎为患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则说明只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打算,与“杀鸡取卵”寓意相同

cat’s paw比喻受人利用的人或物

the grapes are sour指可望不可及之物

二、典故的结构形式

汉语典故大多为词组性短语,用词简练、结构紧凑,并逐渐演变为四字成语,如 “得陇望蜀”、“怒发冲冠”、“东施效颦”、“毛遂自荐”、“杯弓蛇影”、“高山流水”、 “完璧归赵”、“掩耳盗铃”。

偶尔有两字或三字组成的情况,如:

“赋闲”“鸡肋”“逐客令”“孺子牛”。

少数为对偶性短句,如:

“既来之,则安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英语典故结构灵活,字数有长有短,长的可以是十几个单词组成的句子,

如: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喻意与“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样的。

Hair by hair you will pull out the horse’s tail(矢志不移,定能成功)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one’s cup runs over (幸福极了)、

短的则只有一个单词,如:

www.fz173.com_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 www.fz173.com_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

Ark(避难所;救星)

Eden(乐园)

Arcadia (世外桃园)

也可以是一个词组,如:

open sesame(秘诀;关键)

a Sphinx riddle(难题)www.fz173.com_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

Blue beard(恶丈夫)

cupboard love(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典故的设喻形式

虽然英汉典故结构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喻体引发联想,引申语义,达到以古喻今、以事明理的目的。并且由于二者的来源大体相同,所以在设喻形式上比较相似。

(1) 以人设喻:

英语中Shylock指“贪婪无情的放债人”,

Man Friday是“忠仆、得力助手”的代称,

Cinderella(一时未被赏识的人)、

Pickwick(宽厚戆直的人)、

Scrooge(吝啬鬼)、

Peeping Tom(窥视者,尤指喜欢偷看裸体女人或其他场面的好色之徒)

汉语典故中“姜太公”指 淡薄名利的人

“愚公” 指坚忍不拔的人

“诸葛亮” 象征足智多谋的人

“华佗”象征医术高明的人

(2)以事设喻,

英语典故中以事物或事件设喻的有

Sphinx’s riddle(斯芬克斯谜语)

cry for the moon(异想天开)

Ring of Amasis(阿玛西斯的戒指)

the stone of Sisyphus(西西弗斯的石头)

汉语中,如“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孟母三迁”、“衔环相报”、“沧海一粟”、“黔之驴”、“背水一战”、“草船借箭”等以事物或事件设喻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

(3)以地名或动植物设喻: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Waterloo(滑铁卢)、cross the Rubicon(越过卢比卡河)等是地名设喻, paint the lily(多此一举)、ass in a lion’s skin(冒充有智慧的愚人)、Analthea’s horn(丰饶的羊角)等则是以动物或植物设喻

在汉语典故中,以地名或动植物设喻的有

“东山再起”、“垓下之围”、“沉鱼落燕”、

“一丘之貉”、“一叶知秋”、”人面桃花”等

有些英汉典故的喻意也相同,比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译为“趁热打铁”;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可译为“情人眼里出西施”。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461221/

推荐访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故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造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