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来源:观后感 时间:2016-03-01 09:02:3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观后感】

第一篇:《唐山地震纪念馆观后感》

唐山抗震纪念馆是为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

唐山抗震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始建于1986年,原名“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1996年进行了改扩建,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2006年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之际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展改造。扩建后的纪念馆建筑面积为5380平方米。

纪念馆建筑设计新颖别致,外圆内方,造型独特。中间方厅耸立,周围圆厦环抱,馆顶呈台阶状自西而东向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中心倾斜。馆内大厅正中矗立着江泽民总书记为唐山人民的亲笔题词。

馆内共分为两层展厅,中央大厅一、二层贯通。展览客观反映了1976年那场举世震惊的强烈地震给唐山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惨重损失;讴歌了唐山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以及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顽强精神;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山人民的亲切关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人民无私的援助。珍贵的历史资料感人肺腑,给人信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直观生动的现实教材。

展厅内实物展柜,展出了被震坏的时

钟、当年最早向党中央汇报震情所用的电

台、抗震救灾工具以及全国各地给灾区人

民的慰问信件、衣服等实物,同时还有防

震减灾常识的宣传。展览运用了场景复原、

大型浮雕、艺术造型等等现代化展陈手段,

不仅有珍贵的历史图片、电脑合成图、光

电地图、程控图等,而且大量运用多媒体

景观艺术,如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影视

与场景结合等手段,使观者动容,心灵震撼。

为了使唐山抗震纪念馆能够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

地的职能作用,唐山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对其进行调展改造。

调展改造后,在基本保留建馆初期建筑结构、尊重原有“天圆地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方”设计思想与建筑风格的同时,对整体建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

改造与扩建,在展馆西侧新加建了办公设备管理区,对馆内空调、

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消防、监控、电气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设了电动扶梯、直

升电梯、残疾人坡道等设施,使展馆功能更加科学完备而富有人

性化。

2006年调展改造后纪念馆展出主题为《唐山抗震成就展览》一方面以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展现亮点为原则,充分展示震后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英勇的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建设繁荣美好新唐山所取得的党派成就。另一方面以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相信科学为原则,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加大了抗

震救灾的展出内容,使地震文化资源得以全面整合,展览体系完整而独具唐山特色。抗震纪念馆现有固定陈列为《唐山成就展览》,展陈面积3500平方米,展线长度620延米,采用图片、实物、景观、多媒体等多种高科技的展出形式,声、光、电相结合,体现了新型展馆的现代化气息。展览共设置景观模型及艺术品21个,等离子电视6台,电子触摸屏4台,实物展品共3大类50余件套,照片400余张,静态图表12个,光电图表14个,文字版31个。三组巨幅铜制浮雕展示了唐山的过去、现在、未来;大型地台模型直观地展示了唐山的地形、地貌及行政区划;地震科普电影给观众身临其境感觉的同时又了解了地震科普知识;FLASH动画片用非写实的手法介绍了唐山陶瓷历史、工艺及流程,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

调展后的《唐山抗震成就展览》,包括序和9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序)渤海明珠——唐山;(1)百年城市,工业奠基;(2)罕见震灾,举世震惊;

(3)抗震救灾,气壮山河;(4)新城崛起,生机盎然;(5)防震减灾,造福人民;(6)蓝色思路,走向世界;(7)经济建设 ,跨越发展;(8)和谐社会,繁荣文明;(9)展望未来,再创辉煌。展览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展现亮点和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相信科学的原则,充分展示了震后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英雄的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建设繁荣美好新唐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览》展板36块,

展线长100米,展览分为两部分,对地震

的形成机制、地壳运动,防震减灾的相关

法律文件、城市建、构筑物地震安全性评

价工作及城市防震减灾和农村抗震知识、

城市社区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社区防震

减灾应急实施方案、农村建房的抗震措施、

城市和农村建房避免或减轻地震灾难的办

法等方面内容进行宣传展示。

唐山抗震纪念馆开馆以来,共接待了国内外各阶层人士350多万人次,年接待观众近20万人。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80余位,其中有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曾庆红、尉健行、迟浩田、彭真、万里、何鲁丽、赛福鼎·艾则孜、铁木尔·达瓦买提等等。此外,还接待了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长、欧盟副主席、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美国塞达拉皮兹市、瑞典马尔默市、英国林肯市、日本酒田市等友好城市代表团、古巴妇女代表团、美国共产党代表团、国际轮椅基金会等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的外宾数万人次。

唐山抗震纪念馆于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

念馆将以整洁优美的内外环境、生动详实的展览内容、热情专业的讲解服务,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为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一)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这次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是迄今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

这次地震的震中(北纬118°11′,东经39°38′)就在唐山市区,震源深度11公里,极震区烈度达XI度。28日晚6点45分,唐山市附近的滦县又发生一次7.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IX度。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点42分53.8秒。仅仅在一秒钟以前,地球的表面似乎还是平静的。只是在此前一二天,整个唐山市及其附近地区闷热难忍,人们普遍感觉呼吸短促,胸口堵闷,烦噪不安。27日前半夜唐山市区绝大多数市民被这种异常的燥热从屋内驱赶到街头巷尾。夜已经很深了,人们才陆续回到房中,可是依然难以入睡。 然而,谁又能知道,一场可怕的灾难正在逼向人们?7月28日凌晨3点多即大震前夕,唐山大地上空,颜色怪异的地光到处闪烁,不时有强大的"信号灯"般的光芒照得大地亮如白昼;3点42分,沉雷般的地声由地下滚滚而来,似风吼雷鸣;42分56秒,地光和地声达到了高潮,随着地面突然卷起的一阵黑色旋风和巨大声响,几道骇人的光亮刺破漆黑的夜空,大地疯狂地颤抖起来。震惊世界的唐山"7.28"大地震发生了。

这是一场罕见的天灾。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被夷为一片废墟。80%以上正在酣睡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瓦砾之下,造成惨重的伤亡。整个华北大地在剧烈震颤。天津市发出一片倒塌房屋的巨响,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被惊醒了,他所居住的宾馆也出现了可怕的烈缝。北京地区摇晃不止。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颤动,砖木结构的天安门城楼上,粗大的梁柱发出仿佛就要断裂的"嘎嘎"的响声。在华夏大地,北至黑龙江省满洲里,南到河南省正阳、安徽省蚌埠、江苏省靖江一线,西至宁夏的吴忠、内蒙的磴口一线,东至渤海湾岛屿和东北国境线,这一广大地区的人们都感觉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据调查,唐山地震的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区,总面积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3,其中,陆地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它是由西安、兰州、成都、渡口4个地震台的513型中强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图测定出来的。它代表的能量是3.2×10⒗J,这相

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当于一个12.5万千瓦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发电量,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400颗原子弹同时爆炸!

唐山地震是极为少见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其灾难之惨重,损失之巨大,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被列为本世纪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首。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造成截瘫患者3817人,失去父母的孤儿4204人,轻伤仍需治疗者达36万之多。其中,唐山市死亡13.59万人,占总人口106.19万人的12.8%;加上死亡的唐山市流动人口1.3万余人,则唐山市死亡近14.9万余人,全家震亡、断门绝烟的7218户,占市区总户数的

4.5%;重伤8.1万余人,其中,终身致残者1700多人。地、市属郊县死于地震的为6.9万余人,重伤5.6万余人,其他地区死亡2万余人,重伤2.7万余人。 震后的唐山大地,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轨弯形,地面喷水冒砂;全市通讯中断,交通受阻,供电、供水系统被毁坏,整个唐山市成为一片废墟,景象惨不忍睹。据统计,唐山地区震毁公房1479万平方米,其中唐山市1043万平方米,占全市公房屋总数的77%。唐山地区倒塌民房530万间,其中唐山市12万间。从经济上计算,唐山地区总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48亿元。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的一些县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唐山地震的震害之大,从下列事实中可见一斑:全市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破坏,严重危及人们生活。所有厂矿全部停产。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破坏,大量伤员无法就地治疗。唐山电厂、陡河电厂厂房倒塌,设备损坏,烟囱断裂;变电站、输电线路严重破坏,总计影响已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发电设备,约占京津唐电网发电量的30%。通信楼房倒塌,砸坏通信设备;市内和长途电信线路严重破坏,使唐山地区15个市、县、区对内对外通信全部瘫痪。京山铁路破坏十分严重,地震时正行驶在京山线的7列客、货车和油灌车脱轨。铁路桥涵严重破坏达45%。铁路、信号、通信、调度、供水、变电等建筑物和设备严重破坏。蓟运河、滦河上的两座大型公路桥梁塌落,切断了唐山与天津和关外的公路交通。全区71座大中桥、160座小桥和千余道涵洞及280公里的油路遭到严重破坏,公路基本阻断。市区供水管网和水厂建筑物、构造物、水源井破坏严重,供水中断。开滦煤厂的地面建筑物和构造物倒塌或严重破坏,停电使井下生产中断,近万名夜班工人被困在井下,矿井内大量漏水,震后一二天内,多数矿井的生产设备被淹没。唐山钢铁公司所属各厂厂房倒塌和严重破坏,构筑物部分破坏,设备、电气、热力、燃气管线被砸坏,高炉、化铁炉、转炉因停电、停水使铁水、钢水凝铸在炉膛内蒙古自治区 。唐山境内的陡河、邱庄、浑河的三座大型水库和般若院、八一两座中型水库的大坝滑塌、开裂,防滑墙倒塌,410座小型水库中有240座震坏,6万眼机井淤沙、井管错断,占总数的67%。大量农田水利设施破坏,沙压耕地50多万亩,咸水淹地70多万亩,毁坏农业机具5.5万余台(件),砸死大牲畜3.6万头,猪44.2万多头。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党和政府迅速采取和实施了国家级的救灾对策,实行以解放军为主体,各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大力协同;现场救护和以邻近的轻灾区及外省市为强大后方的救援体制,展开了大规模的抗震救灾工作。

1. 救灾组织与指挥。

7月28日晨6时,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唐山地震救灾紧急会议,决定建立中央救灾指挥部,由国务院四位副总理和北京军区司令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京、津、唐地区的救灾;建立唐山救灾指挥部,由河北省政府、省军区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唐山现场救灾的组织指挥工作;建立河北省救灾后勤指挥部,由河北省政府、省军区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唐山地震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办和有关省、市、自治区亦成立援唐指挥部,主要负责专业救灾的指挥及援唐的组织工作。会议还决定调集解放军北京部队、沈阳部队及有关军兵种部队参加救灾。

2.抢救、抢修、抢通和抢运。

地震使近百万人被压埋,水、电、通讯和交通中断,抢救、抢修、抢通和抢运成为抗震救灾最紧迫的任务。

首先,参加抗震救灾的十几万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工作。驻灾区部队最先投入抢救,投入兵力占部队总救灾兵力的20%,但救出的群众占部队总抢救人数的96%,充分体现了就近及时抢救的作用。其他部队则迅速开进,分片部署,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全力抢救,创造出许多救灾史上的奇迹。地震6天以后,还从震塌的楼房里救出10名被困人员,其中埋压最长时间达12天零15小时。8月6日基本完成救人任务后,解放军又投入主要力量开展艰巨的清尸工作,及时掩埋了尸体,稳定了群众的情绪,防止了环境的污染。 邮电部组织了9个省、市、自治区邮电部门和部直属单位共派出抢修队伍1200多人和大批车辆、通讯设备,及时到达灾区,按照"先沟通、后恢复;先干线、后支线;先保证重点、后逐步扩大"的原则,实施地下电缆、电台、通信车以及飞机、汽车等多种方法,进行应急抢通,保证了应急指挥,于9月1日前基本恢复了邮电通讯。

军、民航空部门则迅速架起空中桥梁,承担了巨大的救灾空运任务。指战员打破常规,增加空运吞吐量,在空投食品、内运救灾人员和应急物品、外运伤员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据统计,震后半个月内,唐山机场起落各类飞机2885架次,平均每天近200架次,7月31日一天达354架次,平均2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交通部以及解放军、河北省工程队和当地养路人员约3.5万人则迅速投入公路、桥梁的抢修抢建,贯彻"交通干线、重灾区和不通车的优先修复"的原则,

第二篇:《游唐山抗震纪念馆有感》

游唐山抗震纪念馆有感

在未上大学之前在书本上常看到关于1976年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只看到过很少的几幅插图,场面惨烈,但也听说震后的唐山建设很好,经济发达。终于有幸来唐山上大学,一睹唐山的风采。大一的时候在学校组织下游览了唐山抗震纪念馆

那是去年的时候去的,大致忘了里面的布置情况,但那种感觉却记忆犹新——震撼,心痛,却又欣喜,振奋。震撼心痛的是我看到了关于更多的记录地震的场面,又了解了当时的真实概况。中国新华通讯社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向全世界播发了以下消息: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7月28日3时42分发生强烈地震。天津、北京市也有较强震感。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为7.5级…,中国在几天后再次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里氏7.8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公布了以下数字: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我也看过冯小刚拍摄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但我觉得再怎么拍也拍不出当时的真实悲惨场景。欣喜振奋的是唐山人民在震后没有被吓到,而是在这个近乎成为原始时代的废墟上团结一心进行了灾后重建工作。唐山人民在这片土地上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将悲痛化为力量,“白天搞生产,晚上建家园”,终于在1986年唐山大地震10周年的时候,市区有98%的居民搬进了新房,1988年10月则全部迁入新居”。伟大的唐山人用10年建了一城,1986年7月28日,1万多名唐山各界人

士聚集在纪念碑广场举行唐山抗震10周年纪念大会,“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结束”。而在1990年11月,唐山市政府因为震后重建工作而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这一奖项的获得给了唐山人民灾后重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唐山精神”因此也伴随着唐山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形成了。

然而这一系列的成就不仅是因为唐山人的勤劳与智慧,更是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密不可分的。现在的唐山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更是快速发展。唐山人正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沿海优势,三是资源优势,四是产业基础优势,五是精神财富优势,快速成长着,也在努力打造着新优势,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唐山。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可避免自然灾害的袭击,但我们必须有面对灾后的勇气。中华儿女在这方面展示了大无畏的精神。面对灾难,我们全国军民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让灾后的家园更加温暖美好。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却催不毁我们坚强的意志,抹杀不掉我们的智慧。唐山精神不仅是唐山精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将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之下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2012年5月12日

第三篇:《实践活动通讯:人大社会实践团赴唐山抗震纪念馆考察》

人大学生社会实践团赴唐山抗震纪念馆考察

7月24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团的一行6人,来到唐山抗震纪念馆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念馆安排了讲解人员全程跟随。作为首个大型地震主题纪念展馆,在这个地震频发的时期,唐山抗震纪念馆很多地方值得考察探索和借鉴。

实践团先后来到“百年城市 工业奠基”、“罕见震灾 举世震惊”等十个展厅,认真听取了纪念馆讲解人员讲解,并对诸多问题进行了提问和交流。考察完后,一行六人表示,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给唐山带来的巨大创伤表示痛惜,对昔日唐山的辉煌成就和今日唐山的蓬勃发展感到高兴。实践团领队王友同学表示,“唐山抗震纪念馆对记忆唐山的历史甚是重要,是唐山发展的活记录! ”实践团对馆藏陈列、展品分布等大为赞赏,希冀纪念馆在追忆历史和地震科普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该实践团成员王友、房建硕、郭强、李涛、郭橦霖、施睿一行六人,由人民大学知行二楼学生公寓110宿舍全体成员组成,他们因为在目前这个地震频发的时期,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探索的欲望而前往,项目组旨在通过参观考察,开阔视野、了解历史、提升认识,在此基础上建言公共服务,并希望考察后所形成的报告能产生一些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纪念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伟大业绩,弘扬抗震精神,教育后世子孙,1986年始建抗震纪念馆,后又对其改扩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震救灾教育示范基地,唐山地震纪念馆已成为展示唐山抗震史的的窗口和新唐山城市建设标志性建筑之一。唐山抗震纪念馆从2010年2月10日起免费开放,作为首个大型地震主题纪念展馆,它在社会上也越发被重视。

我国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根据上世纪以来有仪器记录资料的统计,我国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我国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30次, 6级以上强震6次,7级以上大震1次。37年前的唐山7.8级大地震,24.2万人性命,这震撼人心的数字,就像一场恶梦,永远的停留在唐山人乃至全国人民的心中。唐山抗震纪念馆是顽强不屈的唐山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的产物,,把战胜困难的不朽精神转化为一份振奋人心的抗震文化。这对我们这个多震的国家应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再到今年的雅安地震都有诸多经验和启示。实践团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对唐山抗震纪念馆现状与功能考察,很具有现实意义。

人民大学实践团成员在纪念馆门口处合影

考察团认真听取纪念馆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

第四篇:《北京平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

北京平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

第1篇:参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了让离退休干部牢记历史,缅怀英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4月23日上午,西四工作处党支部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纪念馆位于房山区的十渡风景区,它座落在翠绿的群山环抱之中,突现出它的秀美,一路下去,绿树成荫、层层叠起的山峰尽收眼底;各式的农家小院,五颜六色、风格各异,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但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却曾经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百般蹂躏。

在蔚蓝色的阳光照耀下,我们来到了纪念馆前,一块由萧克将军题词的“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碑文高高耸立,烈士们的几尊铜像庄严肃穆,他们牺牲时,最大的才37岁,最小的年龄仅21岁,读着英烈们的事迹,想到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为了抗战的胜利而牺牲,我的心不由酸楚起来。

走进纪念馆,平西抗战的历史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仿佛置身于当年的硝烟战事之中,一幕幕日军在中国、在平西对中国人民的残暴罪行赫然入目,山洞中那惨不忍睹的尸体、被烧毁的房屋;幅幅揭露日寇蹂躏平西人民的图片,都记录了日军在中国、在平西的滔天罪行。但是,平西人民没有屈服,平西的英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和平西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作为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战略要地,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仔细观看了在与日寇斗争中,宋时轮、邓华支队挺进平西时的场景,深深地被他们的壮举所感动。

展览中,我看到了平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中,坚持斗争、不屈不挠,军民团结一心的光荣岁月,也看到了创建和发展平西抗日根据地,建设自己的政权,使平西成为牢不可破的抗战前线的真实历史。在八年的抗战中,平西人民创造了不朽的光辉业绩,牺牲的烈士不计其数,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纪念馆中最后展示了平西部分烈士的英名录以及“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篇章,分别介绍了牺牲先烈的事迹和平西人民为纪念英烈而筹建烈士纪念碑的过程。

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纪念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烈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却永远活在在我们的心中。在平西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继承烈士们的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现在我早已退休了,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我们一定要永远忠于党,坚决贯彻和执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发挥自身余热,做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第2篇:参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6月17日,机关一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

据了解房山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馆内的展览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介绍了全国抗战形势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重点反映了创建和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全过程。作为全国抗日战争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涌现出了老冒山六壮士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动人事迹。

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志们在纪念碑前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表达敬仰之情。北京平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北京平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

此次活动使党员同志们从心灵深处又一次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到了抗日战争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和众志成城、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气概。大家纷纷表示敬佩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英勇抗敌的不屈精神,更加感慨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该时刻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为城市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参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时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之际,为缅怀平西抗日英烈遗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励中心党员为海洋卫星事业的奋斗热情,卫星中心党委组织中心党员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赴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参观活动,纪念馆里的众多文物、照片资料向人们讲述着那段严酷的战争历程,展示着平西人民用鲜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大量的文物和鲜活的图片让大家感受到了平西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所表现出的斗争勇气、斗争智慧和斗争毅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党组织在抗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纪念馆展览分七个部分:“党领导的平西抗日战争”、“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日寇的残暴罪行”、“艰苦岁月,平西人民坚持斗争”、“转入反攻,争取抗战胜利”、“平西部分烈士英名录”和“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分别介绍了从 1937 年到 1945 年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平西人民为创建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催人奋进、昂扬向上的歌曲就诞生在平西这片土地上。以群众为基础,加强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就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平西这片曾今挥洒过英雄热血的土地上,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的洗礼,“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工作,用自己最饱满的热忱献身于祖国的事业。

踏上返程的汽车,伴随着落日的余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在车厢内显得如此清澈而响亮。

平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三篇)

发布时间:2015-08-20 来源:作文

参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坐公共汽车到房山十渡,参观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平西,由北平(现为北京)西而得名。当时主要包括房山、苑平、良乡、涿县、涞水、易县、门头沟、昌平、怀来、涿鹿、蔚县、宣化、阳原、怀安十二县之境,是华北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巍巍平西,广袤千里,京华屏障,万山耸翠,千水奔流。

1985年10月2日在十渡拒马河畔的龙山之上,建立起了“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

2005年8月,投资1900万元,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的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落成。纪念馆里陈列着实物、照片、文字等珍贵的史料,集中反映了抗战时期平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 北京平西抗日纪念馆观后感来自

第五篇:《2016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3篇》

2016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1篇

昨天晚上,爸爸对我和妈妈说:“今天,我们看“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十分催人泪下!

爸爸打开了迅雷看看播放器,点了一下《唐山大地震》,电影就放了起来。这部电影很催人泪下。主角有“方大强”“元妮”“方登”“方达”。里面讲了,在1976年里的一天,方大强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车子竟然动了起来,下车一看,原来是地震,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那。于是,便找了起来,就在她绝望的时候,有人喊:“元妮,方达和方登在这里,快来看一看那。”元妮一看,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当人们发现,如果,撬方达那边的话,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撬方登那边的话,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人们再三询问元妮的时候,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随后,就被一对好心人领走了,她在忧伤中长大了,她去学了医。方登从一个拉小车的小工,干到了一个公司的董事长。2016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3篇2016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3篇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

方登和她妈妈相认了相认了,带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强的墓地。方登伤心的哭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无情。我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016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2篇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在23秒之内将唐山变成一片废墟。今天,我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它给人们回放了34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灾难。

这部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方大强和李元妮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方登、方达一家人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2016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3篇文章2016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3篇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5704/

推荐访问:唐山抗震纪念馆 唐山抗震纪念馆地图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