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缺点的成语有哪些?

来源:成语大全 时间:2016-03-08 14:19:3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成语大全】

第一篇:《形容缺点的成语》

形容缺点的成语描写缺点的成语有哪些?

第二篇:《形容人缺点的词语》

一、形容人缺点的二字词语: 傲慢 教条 虚伪 自卑 怯懦 吝啬 下流 挑剔 聒噪 幼稚 可笑 苛刻 沉闷 懒散 懒惰 多疑 顽固 固执 二:形容人缺点的四字词语: 公事私办 贪得无厌 好吃懒做 卑鄙无耻 寡廉鲜耻 厚颜无耻 奴颜媚骨 恬不知耻 以怨报德 惹草拈花 俗不可耐 淫辞秽语 荒淫无耻 水性杨花 暗箭伤人 嫁祸于人 落井下石 无事生非 巧取豪夺 无恶不作 同流合污 挑拨离间 为虎作伥 助纣为虐 恩将仇报 过河拆桥 六亲不认 趋炎附势 老奸巨猾 笑里藏刀 心怀叵测 心术不正 造谣生事 狼心狗肺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狗仗人势 穷凶极恶 包藏祸心 诡计多端 借刀杀人 居心叵测 出尔反尔 尔虞我诈 口蜜腹剑 自欺欺人 言而无信 呼幺喝六 咄咄逼人 横行无忌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强词夺理 专横跋扈 狐假虎威描写缺点的成语有哪些?。仗势欺人 妄自尊大 得陇望蜀 欲壑难填 见利忘义 久假不归 好吃懒做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随波逐流 厚此薄彼 绵里藏针 冥顽不灵 不学无术 有眼无珠 不识时务 不识大体 自私自利 缺乏自信 感情用事 心胸狭窄 脾气暴燥 多嘴多舌 嚣张跋扈 令人厌恶 三、部分词语解释如下: 贪得无厌 【解释】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好吃懒做描写缺点的成语有哪些?。【解释】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描写缺点的成语有哪些?。奴颜媚骨 【解释】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惹草拈花 【解释】惹:招引,挑逗。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 【出处】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镜台儿边惹草拈花。” 俗不可耐描写缺点的成语有哪些?。【解释】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淫辞秽语 【解释】淫:淫荡;秽:肮脏。指轻薄猥亵的下流话。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淫词秽语,概所不录。” 落井下石 【解释】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无事生非 【解释】无缘无故找

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为虎作伥 【解释】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出处】《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 过河拆桥 【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第三篇:《关于成语特点和来源》

成语解释

解释

基本解释

[idiom;set phrase] 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 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的组成描写缺点的成语有哪些?

绝大部分是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成语的特征

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3]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1、特点:

结构的稳固性,不可改动,如:背信弃义、移风易俗。 意义的整体性,并非字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特定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意义。如:胸有成竹、三人成虎、水中捞月、快马加鞭、得寸进尺、斩草除根、下落不明、口耳相传、心如刀割、不义之财。

形式的整齐性,多为四字格。

2.来源

古代神话寓言,如: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山海经、开天辟地、夸父(山海经)追日、女娲补天、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列子·汤问》、朝三暮四、黔驴技穷、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

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破镜重圆、请君入瓮、闻鸡起舞、望梅止渴、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曲高和寡、举案齐眉、东山再起、败军之将、韩信将兵。

古代典籍、诗文,如: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切磋琢磨《诗经·卫风》、闻过则喜《孟子·公孙丑》、洋洋大观《庄子·天地》。

群众的口头语言,如: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敝帚自珍《典论·论文》、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一干二净、三

长两短、拐弯抹角、分秒必争、爱财如命、安家落户、白纸黑字、百年大计、人山人海、指手画脚、直来直去、大男大女。

第四篇:《描写缺点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白圭之玷bái guī zhī diàn

成语解释: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例  句: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白璧微瑕bái bì wēi xiá

成语解释: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例  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这小毛病只是白璧微瑕而已。

寻瑕伺隙xún xiá sì xì

成语解释: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例  句:此校学生曾起反对校长风潮,后虽平息,而常愤愤,每寻瑕伺隙,与办事人为难。(鲁迅《两地书》四九)

补偏救弊bǔ piān jiù bì

成语解释: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例  句: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严复《原强》)

苦口良药kǔ kǒu liáng yào

成语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

成语解释: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成语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例  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

求全责备qiú quán zé bèi

成语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例  句: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成语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

成语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成语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例  句: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唐·韩愈《与崔群书》)

完美无缺wán měi wú quē

成语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例  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东西。

大醇小疵dà chún xiǎo cī

成语解释: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描写缺点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描写缺点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成语出处:唐·韩愈《读〈荀子〉》:“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例  句:知其有醇乎醇者,有大醇而小疵者也。(清·陈澧《与周孟贻书》)

抉瑕掩瑜jué xiá yǎn yú

成语解释: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埋没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

成语出处:唐·严郢《驳议吕諲》:“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乃抉瑕掩瑜之论,非中适之言也。”

洗垢求瘢xǐ gòu qiú bān

成语解释: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成语出处: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屑;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良药苦口liáng yào kǔ kǒu

成语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例  句: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狐裘羔袖hú qiú gāo xiù

成语解释: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

成语解释: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例  句: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切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讳疾忌医huì jí jì yī

成语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例  句: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舍短取长shě duǎn qǔ cháng

成语解释: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成语出处:《汉书·艺文志》:“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例  句:及其在位,廉方自守,所交皆舍短取长,好成人之美。(《后汉书·李杜列传》)

救过补阙jiù guò bǔ quē

成语解释:阙:同“缺”,不足,缺点。挽救过错,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水清无鱼shuǐ qīng wú yú

成语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成语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描写缺点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文章描写缺点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出自50px; line-height: 25px;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800; position: relative;">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

成语解释: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旧念复萌jiù niàn fù máng

成语解释: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完美无疵wán měi wú cī

成语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例  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疵的东西。

未可厚非wèi kě hòu fēi

成语解释: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例  句:但叶遂宁和梭波里是未可厚非的,他们先后给自己唱了挽歌,他们有真实。(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

闻过则喜wén guò zé xǐ

成语解释: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无可厚非wú kě hòu fēi

成语解释: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例  句:作者的动机无可厚非,但客观效果则不尽符合作者的动机。(茅盾《一九六0年短篇小说漫评》)

五十步笑百步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语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例  句: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五十步笑百步。(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对症之药duì zhèng zhī yào

成语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瑕不掩瑜xiá bù yǎn yú

成语解释: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成语出处:《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例  句:柳之文长于记,特惜瑕不掩瑜,恶敢与泰山北斗并驾齐驱。(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瑕瑜互见xiá yú hù xiàn

成语解释:见:通“现”,显现。比喻优点、缺点都有。

成语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升庵论文,瑕瑜互见。”

例  句:瑕瑜相互见,历史有渊源。(徐特立《徐乾三十初度》诗)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成语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破罐破摔pò guàn pò shuāi

成语解释: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例  句: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扬长避短yáng cháng bì duǎn

成语解释: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例  句:我们对待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讲求实效。

引火烧身yǐn huǒ shāo shēn

成语解释: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描写缺点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默认分类5px;">例  句:谁胆敢发动战争,必定会引火烧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成语解释: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例  句:根据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瑜不掩瑕yú bù yǎn xiá

成语解释: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比喻优点遮盖不了缺点。

成语出处:《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例  句: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典,将与众评之若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忠言逆耳zhōng yán nì ěr

成语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例  句: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自惭形秽zì cán xíng huì

成语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例  句: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授人以柄shòu rén yǐ bǐng

成语解释: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补过拾遗bǔ guò shí yí

成语解释: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成语出处:《汉书·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第五篇:《形容错误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不咎既往bù jiù jì wǎng

成语解释: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成语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例  句:既然他已经承认了错误,我们就可以不咎既往了。

抱薪救火bào xīn jiù huǒ

成语解释: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不教而诛bù jiào ér zhū

成语解释: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例  句: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不教而诛。(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朝过夕改zhāo guò xī gǎi

成语解释:形容改正错误快。

成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不刊之论bù kān zhī lùn

成语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例  句:故曰:民智者,富强之原。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严复《原强》)

痛改前非tòng gǎi qián fēi

成语解释: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例  句: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混淆是非hùn xiáo shì fēi

成语解释: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成语出处: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例  句:那些人经常故意混淆是非,影响很坏。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成语解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对症之药duì zhèng zhī yào

成语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成语解释: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例  句:根据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成语解释: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例  句: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改过不吝gǎi guò bù lìn

成语解释: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升山采珠shēng shān cǎi zhū

成语解释: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不教而杀bù jiào ér shā

成语解释: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出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例  句: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大谬不然dà miù bù rán

成语解释: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例  句:从表面看,似乎既称红军,就可以不要党代表了,实在大谬不然。(《毛泽东选集·井岗山的斗争》)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

成语解释: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例  句: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二回)

蹈其覆辙dǎo qì fù zhé

成语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一失足成千古恨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成语解释: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成语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例  句:我深知这局棋关系重大,绝不能到最后出问题,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陈祖德《超越自我》)

一之谓甚yī zhī wèi shèn

成语解释: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旧念复萌jiù niàn fù máng

成语解释: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补偏救弊bǔ piān jiù bì

成语解释: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例  句: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严复《原强》)

黎丘丈人lí qiū zhàng rén

成语解释: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自由泛滥zì yóu fàn làn

成语解释: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负薪救火fù xīn jiù huǒ

成语解释: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出处:《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例  句: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形容错误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形容错误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复蹈前辙fù dǎo qián zhé

成语解释: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例  句:文帝阴灵,白日显现,故此炀帝也觉寒心,不敢复蹈前辙。(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

破罐破摔pò guàn pò shuāi

成语解释: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改过迁善gǎi guò qiān shàn

成语解释: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成语出处:《周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成语解释: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例  句: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闻一我《屈原问题》)

不能自拔bù néng zì bá

成语解释: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成语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例  句:其既入世也,又复受此感染焉。虽有贤智,亦不能自拔。(清·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顽固不化wán gù bù huà

成语解释: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例  句:说我顽固不化,为游击主义翻案;蔑视中央,搅乱军心等待。(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六章)

闻过则喜wén guò zé xǐ

成语解释: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讳疾忌医huì jí jì yī

成语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例  句: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误入歧途wù rù qí tú

成语解释: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例  句: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例  句: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毛泽东《矛盾论》)

将错就错jiāng cuò jiù cuò

成语解释: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例  句:工作中发现错误,就要立即纠正,不可将错就错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例  句: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念之差yī niàn zhī chā

成语解释: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造成严重后果)。

成语出处: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一念之误,乃至于此。”

例  句:世间孽子、孤臣、义夫、节妇,其贤不肖往往只在一念之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杜渐防微dù jiàn fáng wēi

成语解释: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例  句: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闻一多《给梁实秋、吴景超、翟毅夫、顾毓琇、熊佛西诸先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成语解释: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救火投薪jiù huò tóu xīn

成语解释: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引咎自责yǐn jiù zì zé

成语解释: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成语出处:《晋书·庾亮传》:“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

拒谏饰非jù j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成语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犯颜极谏fàn yán jí jiàn

成语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匡救弥缝kuāng jiù mí fèng

成语解释: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忠言逆耳zhōng yán nì ěr

成语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例  句: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非昔是今fēi xī shì jīn

成语解释: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鲁鱼帝虎lǔ yú dì hǔ

成语解释:指文字传抄错误。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惩前毖后chéng qián bì hòu

成语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例  句:唐总理惩前毖后,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迷惑视听mí huò shì tīng

成语解释: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形容错误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文章形容错误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出自tú zhī fǎn

成语解释: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例  句:迷途知返,往哲是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明辨是非míng b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驾行之。”

出入人罪chū rù rén zuì

成语解释: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成语出处:《唐律·断狱》:“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

弃旧图新qì jiù tú xīn

成语解释: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例  句:出岔子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千虑一失qiān lǜ yī shī

成语解释: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舛讹百出chuǎn é bǎi chū

成语解释: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改过自新gǎi guò zì xīn

成语解释: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例  句:子能改过自新,弃越归吴,寡人必当重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绳愆纠谬shéng qiān jiū miù

成语解释: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成语出处:《书·冏命》:“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例  句:绳愆纠谬,臣道为先;罚罪赏功,乾纲不替。(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十一出)

改是成非gǎi shì chéng fēi

成语解释: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俺请受了人几文钱改是成非,似这般所为,碜可可的话取民心髓。”

拭面容言shì miàn róng yán

成语解释:拭:擦;拭面:擦去别人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容言:听取别人意见。泛指接受别人的批评,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妇人轻丧武夫功,先轸当时怒气冲,拭面容言无愠意,方知嗣伯属襄公。”

过而能改guò ér néng gǎi

成语解释: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退思补过tuì sī bǔ guò

成语解释: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例  句:故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

毫厘千里háo lí qiān lǐ

成语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例  句: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厘千里之谬!(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文过饰非wén guò shì fēi

成语解释: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成语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例  句: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

悔过自新huǐ guò zì xīn

成语解释: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成语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例  句:只要你真能悔过自新,本部堂可以饶你的活命。(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

乌焉成马wū yān chéng mǎ

成语解释: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成语出处:《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古谚:“书经三写,乌焉成马。”

无咎无誉wú jiù wú yù

成语解释: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成语出处:《易·坤》:“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赞》:“邓张作傅,无咎无誉。”

五十步笑百步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语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例  句: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五十步笑百步。(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

成语解释: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其覃恒等所统军,就仰高伟管领,戴罪杀贼立功自赎。”

习非成是xí fēi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哄之市政,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例  句:于是习非成是,一若文不用典,即为俭学之征。(钱玄同《寄陈独秀》)

隙大墙坏xì dà qiáng huài

成语解释: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成语出处:《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舄乌虎帝xì wū hǔ dì

成语解释: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

成语出处:《埤雅》:“舄九写而为乌,虎三写而为帝,言书之转易如此。”

小惩大诫xiǎo chéng dà jiè

成语解释: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例  句:悖入非无悖出时,临歧知悔已嫌迟。小惩大诫由来说,到底贪官不可为。(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

言寡尤,行寡悔yán guǎ yóu,xíng guǎ huǐ

成语解释: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矫枉过正jiǎo wǎng guò zhèng

成语解释: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成语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例  句:或有避其谤者,又每矫枉过正,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

抵瑕蹈隙dǐ xiá dǎo xì

成语解释:隙:裂缝,间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问》:“而仆乃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例  句:要请人帮忙,想抵瑕蹈隙拣人的便宜,要先懂万国公法,不然处处授人权柄。(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矫邪归正jiǎo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成语出处:《晋书·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

成语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成语出处:《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例  句:徒以误解民治真精神,且过恃自己之武力,一误再误,而卒自陷于穷途。(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五回)

今是昨非jīn shì zuó fēi

成语解释: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成语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例  句:但我们究竟还有一点记忆,回想起来,怎样的“今是昨非”呵,怎样的“口是心非”呵,怎样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呵。(鲁迅《导师》

疑心生暗鬼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成语解释: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成语出处: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以讹传讹yǐ é chuán é

成语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成语出处: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例  句: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以儆效尤yǐ jǐng xiào yóu

成语解释: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例  句:我以为各人均应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鲁迅《准风月谈·文床秋梦》)

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

成语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成语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例  句: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形容错误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成语大全huǒ shāo shēn

成语解释: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例  句:谁胆敢发动战争,必定会引火烧身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例  句:测绘工作常是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引以为戒yǐn yǐ wéi jiè

成语解释: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成语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例  句:所以近七八年来,历任巡抚者引以为戒,不敢委他事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例  句: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越凫楚乙yuè fú chǔ yǐ

成语解释: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

成语出处:《南史·顾欢传》:“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鸿常一耳。”

苦口良药kǔ kǒu liáng yào

成语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执迷不悟zhí mí bù wù

成语解释: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例  句: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执迷不悟,自走绝路!(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治病救人zhì bìng jiù rén

成语解释: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例  句:对犯有错误的同学,我们应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帮助他们进步。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成语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例  句:再聪明的人,也不应该骄傲,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防微虑远fáng wēi lǜ yuǎn

成语解释: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成语出处: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铸成大错zhù chéng dà cuò

成语解释: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例  句: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铸成大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良药苦口liáng yào kǔ kǒu

成语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例  句: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

成语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例  句:但倘有不知道自怨自艾的人,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我可要拚命反对,尽力呼冤的。(鲁迅《集外集·“音乐”》)

罪有应得zuì yǒu yīng dé

成语解释: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例  句:这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公款,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罪有应得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

成语解释: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大梦初醒dà mèng chū xǐng

成语解释: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例  句:从一九年以来,她才仿佛从大梦初醒似的,又从事于版画了。(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7872/

推荐访问:描写缺点的成语 描写人物缺点的成语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