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来源:作文 时间:2016-04-15 11:16:5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作文】

第一篇:《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评》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评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一、审题

今年作文材料与去年“烛光﹒蝴蝶”的性质不一样。一为哲思,一为故事。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在“多元”。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

身体(可朽)青春﹛精神(可不朽)

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鉴于许多考生习惯于熟点写作,多以“青春不朽”为题,阅卷时务请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①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如果全文没有关于“青春”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则视为概念模糊、判断失当处理。这类文章,原则上不能及格。

②看是否“讲道理”。重点判断是否对“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样不朽”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凡能够在分析与论述中得出“不朽的是沉淀在人类心灵中不会消失的东西,不朽的青春是一种来之于心也存之于心的东西”之类的结论,应该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青春不朽”的整体打包,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③对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种“记忆”,或者通过“校园青春记忆”等故事进行演绎,务必请关注其“青春记忆”是否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甚至薪火相传。如是,可视为切题;否则,视为偏离题意。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终评 70分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咋咋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是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辫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不老去。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说明】这篇文章是专家组在阅卷中印发的简报。一评45分,二评59分,三评45分;专家组终评70分。这显然是一篇极优秀的考场作文。为何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老师给45分?据我们组长说,这篇文章的字真的是太潦草!暂不考虑那两位给45分阅卷老师的责任心,从电脑阅卷角度而言,这篇文章给45分有它必然之处。这篇作文如果不是给专家组或复查组给发现了,不就是45分的命运吗?这个事例虽然是个个案,有点夸张,但它的确是真实的,更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2014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选之一

【郑重提示】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

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

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警觉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 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人。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鸣响了“大美”之音,至今令人怀想。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可爱的眸子呢?

一种颠倒了的“认识论”。

一种颠倒了的“作文教学理念”。

恳请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

且不论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今天在6家报纸公布的30篇优秀作文中,记叙文共计17篇,占56%。请读者诸君注意,今年高考作文答卷中的记叙文共占15%左右(抽样调查数据),恰恰是这15%的记叙文涌现了如此之多的“拔尖之作”,你说高考作文若想脱颖而出拿高分,舍“此”其谁?

今年得知,《南京晨报》每年均仔细阅读和比较见报的优秀作文,认为那些鲜活的、有情趣的记叙文更好一些,希望能多多发表。所以,本“专家组”决定百分之百地交给他们记叙文。

这4篇中的第1篇《青春万岁》,非常精彩,不再细说,请读者自己品味。特别推荐后面的《不朽的青春》、《青春的那些事》和《致青春》。由“青春”的高中生写自己的烂漫“青春”,本属自然之理,但如今的考生喜欢“手电筒照人”,高度“忘我”,下笔便是“史铁生”等等。这三篇作文实实在在地写高三学生的日常生活,把自己的“青春”摆进去了,故读来特别有滋有味。你看:你们疯啊,闹啊,笑啊,哭啊,调皮啊,捣蛋啊,偷懒啊,奋发啊,沉思啊,冲动啊,简直把学校甚至连街坊都给掀翻天啦!这是多么火热、美丽、令人神往的青春啊,其感染力不言自明。从文学表述上看,三作别有风采,张牙舞爪,不拘一格,新的修辞,新的节奏,新的色调,新的结构,诚可谓“千红万紫进军来”。如若叫三位小作者写同样立意的议论文,我们估计:既讲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来,又会板起面孔大抛生硬冷漠的“套话”!所以,说回来:高中小友们,请多多写记叙文,多多写自己吧!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之二

【评阅者按】“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

“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似缺“文采”但不乏措辞之机智,如;某些人成了“小老儿”;治伤痕的“云南白药”;苏东坡的妙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等。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之三:独到的见解 生动的阐释

—— 高考优秀议论文的一个特点

在目前语文教学状态中,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文”仍占绝大多数。但,写得好的议论文委实鲜见。

改进,是必须的、必然的。“记叙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逐步充当主角。解冻,非一日之功;眼下只能“尊重”现实,就事论事,探究一下如何提升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立意指向“青春•不朽”。相当多的考生,几乎发表同一种空泛的议论:青春就是好,好得很;青春之心就是不朽,万万岁。由于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抱定了“此是公理,无须论证”的态度。某些答卷很少有自己的言语,不停地引用名人警句。有一篇作文,竟然一口气列举了7位名人的讲话:辛夷坞说……,张爱玲说……,刘伟说……,一位哲人说……,牛汉说……,王右军说……,苏东坡说……,云云,云云,很少有他自己说。

再一个毛病就是:语言干瘪,八股腔,文字缺乏活气,读来令人困倦。须知议论文也是讲求鲜活、讲求灵气、讲求文采的,想想鲁迅吧,他的议论文是何等的精彩啊!当然,他是巍巍高山,高中生无法企及,但当一株高山下的小草,沾一点泥土气息,总是可以的吧?

为此,我们特别推荐本版优秀作文的第一篇:《逝去的永恒》。它的妙处何在?请看以下简评:

这是一篇优雅而凝重的哲理散文。“生命逝去了,留下的当是一份永恒的禅意”,审题正确,立意高远。

带着珍惜的心行走,以梦为马,呼唤“可能”,永远坚持“最初”本心的选择,直到不能,作者诗意地解释了“青春”,“坚持最初”、“直到不能”,说得何等大气,何等潇洒!

作者的剖析,从大自然中几种微小的生命入手,用例精美,慧眼独具:

小蜜蜂,勤劳得没有时间悲哀;

三文鱼,选择“流浪的青春”,以极其悲壮的方式主演着千年梦想的追求,将生命代代延续;

小麦花,只开极其短暂的五分钟,却尽心地开放,安心地凋谢,留下灿烂的果实。

青春的夺目光彩和无限内涵,被三种小生命从不同侧面渲染得淋漓尽致!于是,作者笔锋一转,“人何以堪”?讲到了咨嗟虚叹的“我们”,讲到了海子的“遥远”和“朴素”,讲到了林徽因的“一身诗意”,现实指向如电光泻地!

本版第2篇《心田半亩种青春》,也写得潇潇洒洒,一气呵成,不乏妙语:“他们所畏惧的、急切逃避的,便是现实中的„青春不再‟——不复浪漫,不再强悍”,“以„流浪者‟的心态对待名利,以„冒险者‟的恣态广泛尝试”,“美人会迟暮,但眼神中的光彩不应湮灭”,“抛开童稚、拥抱青春的我们,不妨在心间种下青春吧”,等等。

为了呼唤“记叙文”的更生,本版刊登了3篇优作,均有生活气息,庶几可引发一种风气。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之四:高分作文这样“致青春”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要求考生围绕“青春不朽”等话题写作。阅卷组专家之前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考生写议论文的比较多,但大多数千篇一律,相对来说,跟个人经历相结合的记叙文更容易出彩。满分作文比例比往年稍微多一点,其中,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

阅卷专家为读者们推荐了几篇高分作文。我们来看看这些才子才女是怎么在考场上“致青春”的。

要“以论带例”,不能“以例代议”

由于种种原因,当今高考作文中“议论文”占了绝对优势。这“优势”,非指写作质量,而指面广量大。

议论文必须“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人情事理。一般来说,考生经过审题确立“中心论点”之后,应当在中心论点的下面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数星拱月”,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聚焦中心论点;亦可是“层层钻探”,不断递进,深入挺进。前一种不易把握,容易写成“草原上遛马”;后一种逻辑性较强,可以引人入胜,豁然开朗。

但是,如今的考生大多不会分解出环环紧扣、穷追不舍的分论点,往往在亮出了中心论点之后从头至尾就是中心论点,“是这样”,“就是这样”,“的确是这样”……如此云云,其“理”何在?

由于“理”不够,只好“例”来凑。批阅这些所谓的议论文,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例一”、“例二”、“例三”……有的考生竟然在800余字的短文中一口气抛出五六个事例,令人眼花缭乱,不得其“理”。

这种“以例代议”的现象由于积习太久,一时难以改观。怎么办?我们不得已,只好求其次:考生所用的“例”必须包蕴各自的含义,并且“暗示”某种推理、论证的“逻辑关系”。此次向《现代快报》推荐的第3篇《青春永不朽》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进入了“优作”行列,为引起今后考生的注意,特作如下简评:

略带抒情的起笔之后,本文一口气列举三个人物的事迹,共同聚焦“青春不朽”。

高中生写议论文切忌“以例代议”,此文似乎有这个毛病。然而,对于那种各例寓义不同、数星拱月或递进关系自现的议论文,我们还是会心颔首的。

此文的三例,分别“点击”三个分论点:判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请注意:这里说的“点击”,必须点到事理的“穴位”上,必须“四两拨千斤”,必须由“例”自然生成。这位考生,机智地做到了这几点,所以他从面广量大的罗列相似事例的作文中胜出。

令人眼睛一亮的,是第二例:林徽因。今年作文试卷中的“林徽因”太多了,但至今尚未发现如此解读林先生之不朽的议论文!只有天才才能赏识天才,只有智慧才能燃烧智慧,只有青春才能滋养青春,林徽因无疑是这方面的卓越代表,她的青春浆汁默默地流动在根须和叶脉中,最终挺起了两株大树,她当然不朽。

此次推荐的其他议论文,由于文思活跃、文笔洒脱,故各具“亮点”。第4篇《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聚焦“中国文化”的“青春”,写出了锐气、写出了气派。第5篇《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以梵高名画“向日葵”为由头,略带杂文味,以热烈的色彩、张扬的个性、不老的豪情带动了诸名“人事”,故不显杂芜。

最后,我们要点击一下第1篇《跳水》。这是一篇“微型小说”,紧扣“青春不朽”,写得深沉凝重,动心摇情。既然“除诗歌而外”文体不限,那么,相关的一些文学体裁就自然可以灵活运用了。“记叙文”和“议论文”只是两大门类,它们辖下的多种文体高三学子不妨一试。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之五:什么是不朽?看高考生的最佳回答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什么是不朽”被专家点赞,它引发哲思,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有更深的长远意义。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当代青年怎么看?他们在高考作文中作了回答。

以下4篇均是在今年高考中取得高分的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也在其中。本报集中刊出,与读者共同赏读、品鉴。

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的特别提醒:仍需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

本版推荐的4篇高考优秀作文,均展示了较强的写作基本功。

字、词、句、篇章结构等等,从小学至初中至高中都应当紧紧抓住,从严训练。按常理,高考作文中不该出现写作基本功方面的较多问题,书写工整,文从字顺,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无错别字,无标点失误等等,当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这方面的问题还相当多,值得关注。现以优作,从正面说话。

《来一勺泼油辣子》,是一篇颇有个性色彩的记叙文,全文用词准确,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人物动作描写,都切合性格与情景。《绿萝》也是记叙文,写得婉转自如,语言似行云流水,结构也相当紧凑。《青春、衰老、死灭皆为不朽》思路清晰,前呼后应,辩论扎扎实实,逻辑推演严密。《青春不朽》长于灵活引用,能熨帖地将名人话语融入自己的篇章。凡此种种,皆说明强化写作基本功训练之重要。

至于书写,我们无法让金陵晚报读者见到实况。可以告白的是:如今不少高中生的字写得不尽如人意,潦草,随意,不规范,不美观,相当严重地影响了审读效果。尽管已经进入了电脑时代,但钢笔、毛笔仍然不能舍弃,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应当“青春不朽”,由一代代人发扬光大。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之六: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下笔有情

今年的高考作文是“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青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以此为材料写一篇作文。因为去年新材料作文已经考过一次,所以考生并不觉得陌生。但不少考生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只泛泛而论地谈青春,说青春如何美好,青春如何不朽,难见真情实感。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表示,高考作文,无论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得带有自己的情感;否则,难以动人,难出个性。 有情感才有张力

高考作文,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得带有自家的情感;否则,难以动人,难出个性。

本版选登作文《桂香中弥漫的青春》是记叙文,作者的情思如馥郁的花香,笼罩了小院,笼罩了阿婆的白发,笼罩了阿婆坚守一生的桂花糕,并由此慨叹:“阿婆的青春多了一份责任”。细细品味,清甜爽口,细腻化渣,余韵无穷。

这位考生敏锐地捕捉了亲情的“雪浪花”,故全文微妙而又深沉,荡气而又回肠。这么说,不是让考生一齐聚焦“好妈妈”、“好外婆”、“好奶奶”,相类的情感——父子父女之情、师生之情、手足之情、同窗之情等等,也是值得高中学子多加关注的。

本版另一篇选登作文《空山新雨后》是议论文。议论文以理服人,但并不意味着笔下可以无情。情和理犹如水乳,永远天然交融。《空山新雨后》的景仰丰碑和扼腕叹息,相辅相成,使议论染上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加强了内在张力。干巴巴的议论永远缺乏活气,望今后的考生能有所感悟。

青春万岁

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

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

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气氛“焐暖和”了,我感叹它的魔力。【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一发不可收。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

“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那声音雄厚,我估计全楼道都听得见。

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抱膝,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

他们的赘肉和皱纹,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见两双清澈闪亮的眸子。这陃室束缚不了他们,这凌乱的鸡毛蒜皮束缚不了他们,门口探头邻居惊奇的目光束缚不了他们。

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时光不能倒流,那么这一幕只能证明青春万岁,青春不朽。

老爸大口喘着气,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衬衫彻底汗湿。

他的眼中分明有泪。

[简评]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考场记叙文,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取材精当。文章另辟蹊径,续写老爸老妈不老的青春,避

第二篇:《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例文》

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例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 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 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 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和“自定”时不能越出“材料”能指、所指的“固有范 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探险者与蝴蝶”材料的基本理解

这是一则经命题人改编而来的生活故事,也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且有“先天缺陷”的作文材料。大凡从材料的“人”、“事”、“情”、 “理”等角度入手,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丽”、“小与大”、“关系”、“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或 含义”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本次作文阅卷,坚持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以贯之的公平公正;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考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等维度全面评价,重点评判考生的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评分表解

4.几点说明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特别提醒,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一方面,同一角度中的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立意,也要看文章写得如何。

5.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勺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高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底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无标题,扣2分。

⑦文章与材料的挂钩无法判明的,提交组长裁决。

样卷1

熄灭蜡烛,莫惊扰美

幽静的山洞,美丽的彩蝶,令无意闯入者们敛息凝神。摇曳的烛光映着斑斓的蝶翼,美得叫人讶异。然而,正是这一豆似乎无害的烛光惊扰了这些美的精灵,使它们慌张退避。

再次前来膜拜的旅者们的心理会如何呢?惊讶,懊悔,失望„„但他们悟到了:宁静之美易被惊扰。熄灭蜡烛,让美长存心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悟不到这一点的人太多了,因此美被惊扰的例子常常刺痛每一个爱美之人的神经。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伤在七彩霓虹的逼视之下无所 遁形,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快被鼎沸的人声惊倒九霄云外,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深情被汽船的鸣笛声掩盖成轻得听 不见的叹息„„

美呢?

有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太多了,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绝不等同

于“拥有美”——甚至,“观赏”与“欣赏”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用目,后者用心。心可以抵达目与足不能企及的远方。

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 得使人屏息的彩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艳羡的目光惊扰了那华美的色泽。一夜之间,彩色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一连挖了几个坑洞,一边 收获了几万声叹息。终于,科学家们放弃了发掘,像失落的旅者们一样,默默地退出。何必发掘呢?与其一次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 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我们知道,在那里,在厚厚的黄土下,有一群美的精灵。这就够了。

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无心之失可能造成对美的惊扰,进而使美畏缩、退避。我们要熄灭的,又岂止石壁上的烛火?对美的占有欲、以“美”之名追名逐利之心、面对名利之美时太过波澜的心境„„都会构成对美的更大的威胁。【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吹灭石壁上的烛火只需一口气;面对被惊扰的美,退步抽身则需要道德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悔过的勇气和决心。褪色的兵马俑已经成为永恒的痛,躲进深山最深处的彩蝶还有回归故土的可能。愿你我熄灭心中那躁动的烛火,莫将美惊扰。

【评语】仲永七岁为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此文亦诚足以当之。就理而言,罗丹的名言几乎尽人皆知,而作者偏要唱反调——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太多了,还缺 少保护美的眼睛。这是吃透了材料的暗示,而非照抄材料的明示;是感时而发的独语,而非随便一说的俗套。所以一经道出,发人深省。以文而论,作者胸中有墨, 故清词丽句汩汩而来,用例精当,罕譬而喻;笔端含情,故哲思忧心相生相发,是议论,也是感喟,是说服,也是独白。行文纡徐从容,却又节奏分明。惟文中生造 “旅者”一词,答醇而小疵,故判为一类上,68分。

样卷2

给自然一点空间

人类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百万年的长度,人类从远古茹毛饮血时的担惊受怕,到如今信息发达,“唯我独尊”的时代。但是,与之同步的是地球日益受到摧残。 蝴蝶躲进山洞只是人类给自然带来影响的一粒“细沙”。人类用自己引以为豪的“成果”改造着世界,改造着自然。当人类筑起一座座钢铁森林,是否想过亚马逊平 原的广袤雨林正在消失殆尽?当人们努力地飞向天空,寻求“第二个地球”“第三个摇篮”时,是否想过要保护地球这人类唯一的家园?当人类一次次

地掘油井,探 深海,是否会想到这样会给气候带来重大影响„„人类毫无节制地干预自然,改造自然,不仅伤害万物,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还记得十几年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南美大地上,大片良田因河流干涸而荒废。隔海相望的东南亚,连月的降雨使众多地区成为一片汪洋。突然的气候突变正是由于人类亲手“构筑”的。

纵使人类出于好意,想改变“弱肉强食”的自然大法,但换来的,是对自然莫大的灾难。凯撒曾说:每个糟糕的结果,其本意都是好的。人类不假思索地干预自然,只会让自然更加失衡。

上世纪的美国西北部,曾是无数狼群的天堂,它们捕猎野鹿,控制着鹿的数量。“善良”的人们看不下去,于是他们与鹿站在同一战线上,疯狂地杀狼,几年间狼几乎消亡,却让鹿群疯长。它们啃光了野草,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原。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自然不能给人类随意改造。

给自然、万物一个喘息的机会,我们不应该开疆拓土,不应深海掘井,不应让稀珍动物成为贵宾桌上的菜肴。我们可以利用自然,适当开采资源,建设房屋,但我们应认识到自然“取之有禁”。【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用栅栏阻止偷猎固然是好办法。但我们更应给万物自由,给自然喘息之机,恢复原来的样貌。我们应给生物开辟自然公园,而非动物园,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而非疯狂掠夺资源。

不要过分干预自然,给自然喘息之机,一点空间。

【评语】作为新材料作文,本文由材料引入,谈当今人们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的干预、影响乃至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由小见大,对材料的把握较为深 刻。无意的破坏——有意的破坏——刻意的“保护”,三个层次逐层递进,环环相扣,表达严密,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路和深入的思考,不失为议论文的上乘之作。 判为一类卷,66分。

样卷3

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

黑黑瘦瘦,头发干黄干黄还带着卷。耳朵紧紧贴靠在头两侧,还略微向内卷曲,活像个“小老大”。这就是我前桌的女孩。

她有个特殊的习惯,她的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她从不用左手传递课本讲义,从不用左手梳理发髻,从不举左手回答问题。 这一切,我都理解。

第三篇:《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例文》【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例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和“自定”时不能越出“材料”能指、所指的“固有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探险者与蝴蝶”材料的基本理解

这是一则经命题人改编而来的生活故事,也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且有“先天缺陷”的作文材料。大凡从材料的“人”、“事”、“情”、“理”等角度入手,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丽”、“小与大”、“关系”、“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本次作文阅卷,坚持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以贯之的公平公正;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考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等维度全面评价,重点评判考生的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4.几点说明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特别提醒,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一方面,同一角度中的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立意,也要看文章写得如何。

5.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勺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高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底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无标题,扣2分。

⑦文章与材料的挂钩无法判明的,提交组长裁决。

样卷1

熄灭蜡烛,莫惊扰美

幽静的山洞,美丽的彩蝶,令无意闯入者们敛息凝神。摇曳的烛光映着斑斓的蝶翼,美得叫人讶异。然而,正是这一豆似乎无害的烛光惊扰了这些美的精灵,使它们慌张退避。

再次前来膜拜的旅者们的心理会如何呢?惊讶,懊悔,失望„„但他们悟到了:宁静之美易被惊扰。熄灭蜡烛,让美长存心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悟不到这一点的人太多了,因此美被惊扰的例子常常刺痛每一个爱美之人的神经。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伤在七彩霓虹的逼视之下无所遁形,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快被鼎沸的人声惊倒九霄云外,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深情被汽船的鸣笛声掩盖成轻得听不见的叹息„„

美呢?

有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太多了,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绝不等同于“拥有美”——甚至,“观赏”与“欣赏”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用目,后者用心。心可以抵达目与足不能企及的远方。

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得使人屏息的彩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艳羡的目光惊扰了那华美的色泽。一夜之间,彩色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一连挖了几个坑洞,一边收获了几万声叹息。终于,科学家们放弃了发掘,像失落的旅者们一样,默默地退出。何必发掘呢?与其一次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我们知道,在那里,在厚厚的黄土下,有一群美的精灵。这就够了。

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无心之失可能造成对美的惊扰,进而使美畏缩、退避。我们要熄灭的,又岂止石壁上的烛火?对美的占有欲、以“美”之名追名逐利之心、面对名利之美时太过波澜的心境„„都会构成对美的更大的威胁。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吹灭石壁上的烛火只需一口气;面对被惊扰的美,退步抽身则需要道德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悔过的勇气和决心。褪色的兵马俑已经成为永恒的痛,躲进深山最深处的彩蝶还有回归故土的可能。愿你我熄灭心中那躁动的烛火,莫将美惊扰。

【评语】仲永七岁为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此文亦诚足以当之。就理而言,罗丹的名言几乎尽人皆知,而作者偏要唱反调——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太多了,还缺少保护美的眼睛。这是吃透了材料的暗示,而非照抄材料的明示;是感时而发的独语,而非随便一说的俗套。所以一经道出,发人深省。以文而论,作者胸中有墨,故清词丽句汩汩而来,用例精当,罕譬而喻;笔端含情,故哲思忧心相生相发,是议论,也是感喟,是说服,也是独白。行文纡徐从容,却又节奏分明。惟文中生造“旅者”一词,答醇而小疵,故判为一类上,68分。

样卷2

给自然一点空间

人类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百万年的长度,人类从远古茹毛饮血时的担惊受怕,到如今信息发达,“唯我独尊”的时代。但是,与之同步的是地球日益受到摧残。

蝴蝶躲进山洞只是人类给自然带来影响的一粒“细沙”。人类用自己引以为豪的“成果”改造着世界,改造着自然。当人类筑起一座座钢铁森林,是否想过亚马逊平原的广袤雨林正在消失殆尽?当人们努力地飞向天空,寻求“第二个地球”“第三个摇篮”时,是否想过要保护地球这人类唯一的家园?当人类一次次地掘油井,探深海,是否会想到这样会给气候带来重大影响„„人类毫无节制地干预自然,改造自然,不仅伤害万物,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还记得十几年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南美大地上,大片良田因河流干涸而荒废。隔海相望的东南亚,连月的降雨使众多地区成为一片汪洋。突然的气候突变正是由于人类亲手“构筑”的。

纵使人类出于好意,想改变“弱肉强食”的自然大法,但换来的,是对自然莫大的灾难。凯撒曾说:每个糟糕的结果,其本意都是好的。人类不假思索地干预自然,只会让自然更加失衡。

上世纪的美国西北部,曾是无数狼群的天堂,它们捕猎野鹿,控制着鹿的数量。“善良”的人们看不下去,于是他们与鹿站在同一战线上,疯狂地杀狼,几年间狼几乎消亡,却让鹿群疯长。它们啃光了野草,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原。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自然不能给人类随意改造。

给自然、万物一个喘息的机会,我们不应该开疆拓土,不应深海掘井,不应让稀珍动物成为贵宾桌上的菜肴。我们可以利用自然,适当开采资源,建设房屋,但我们应认识到自然“取之有禁”。

建立自然保护区,用栅栏阻止偷猎固然是好办法。但我们更应给万物自由,给自然喘息之机,恢复原来的样貌。我们应给生物开辟自然公园,而非动物园,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而非疯狂掠夺资源。

不要过分干预自然,给自然喘息之机,一点空间。

【评语】作为新材料作文,本文由材料引入,谈当今人们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的干预、影响乃至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由小见大,对材料的把握较为深刻。无意的破坏——有意的破坏——刻意的“保护”,三个层次逐层递进,环环相扣,表达严密,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路和深入的思考,不失为议论文的上乘之作。判为一类卷,66分。

样卷3

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

黑黑瘦瘦,头发干黄干黄还带着卷。耳朵紧紧贴靠在头两侧,还略微向内卷曲,活像个“小老大”。这就是我前桌的女孩。

她有个特殊的习惯,她的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她从不用左手传递课本讲义,从不用左手梳理发髻,从不举左手回答问题。

这一切,我都理解。

因为一次无意的一瞥让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原来她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

于是我对她便总夹杂着一份同情与小心。我开始体谅她偶尔淡淡的冷漠或是有时突然的脾气。我想我一直很谨慎,我从来都从右侧传递作业;我从不刻意在她面前说出那些令她敏感的词语,我甚至警告过那些同样发现了这件事的人,请顾及她的敏感自尊。

而她,我前桌的女孩也似乎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警惕,她开始主动与我交谈,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依然令我尝到了一丝的欣慰。

可那一天。

直到如今,我还是这样的懊悔啊,一句随口而出的话却打碎了我们之间薄薄的友谊。 我已记不清那是在哪节课上,老师的PPT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画风拙劣的老虎,更可笑的是,老虎的前爪只有三只趾爪。“太假了,只有三个指头!”我已记不清我是用何种语气吐出的这句话,可是下一秒,我本能地用嘴捂住了嘴巴,闯祸了!同学们还不明就里地吵笑着,而我怯生生地向她望去。她咬着嘴唇,黑黑的小脸上也看不出是青是紫,她低着头,干黄的发丝遮住了她的眼睛。左手依然死死地压在大腿下。同学们此刻的笑声仿佛游离之音,飘在我耳畔,而我的脑中一片空白。

往后,她似乎开始飘远了。尽管她还坐在我的前桌,依然帮我传接作业,可是我感到,她真的飘远了。她与我的交谈似乎变成了几个固定的词汇——“卷子少了”、“交作业”、“没有你的本子”。

我不敢与她道歉,我怕往事重提会伤上加伤。失去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友情,我很失落。但恐怕她承受的会更多、更痛。

所以,坐在我前桌的女孩,我只能用笔记录下我的歉意。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带来了这般的遗憾。

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

【评语】本文立意与材料“神似”,都是在讲一个无意的言行所带来的影响。左手有残疾的女孩本与我建立了“薄薄的友谊”,却因我的无心之言,与我疏离,并独自承受着内心的痛苦,而亦对此深感愧疚。文章的亮点在于:平淡而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流畅自然的叙事中穿插着丰富而细致的描写。判为一类卷下,63分。

样卷4

让美丽独自绽放

植物园里的植物不能随意生长,动物园里的动物不能尽情奔跑飞翔„„看着这些因稀奇或美丽而被人类禁锢起来的生命,我想说:“让美丽独自绽放吧!”

曾有人去山洞探险,点燃烛火之后发现了满壁的蝴蝶,不禁感慨自然的美妙。

数日后再次前来却发现整个蝶群都迁进山洞内部了。这无意的惊扰竟引起整个族群的迁徙,不得不说是人类这些年来的“功劳”。

人类自认为是万物的主宰,对那些渺小的生命根本不屑一顾。伐木造田,鸟儿失去家园,遇到美丽的便抓到动物园来欣赏。殊不知那鸟儿不停地撞击囚笼,是对蓝天对自由的向往,

可却成了人们眼中“傻鸟傻举”。藏羚羊奔跑时矫健的身姿,是人们一直心驰神往的身影。可是,为了拍摄这所谓“珍贵”的画面,其实有不少人是开着吉普车追赶羊群才得来的“珍品”。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美丽的画面,需要付出多少个怀孕羚羊的生命!

让美丽独自绽放吧。人类的暴行如今已经深刻印在那些美丽的生灵心中。也许你只是那无心的惊扰,亦会引起渺小的它们的恐慌。也许它们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吧,面对人类的伤害,它们下意识地选择了逃避躲避。出海航行的人很难再看见海豚近身起舞的美丽场景,难道与这些年某些国家的肆意捕杀毫无关联吗?

曾去新加坡旅游,在闹市的绿化带中,我竟发现了一只变色龙!当我下意识想去抓捕,被一个路过的当地人拉下了。他告诉我,不要去打扰它,让它自由地生活吧。初始并不在意的我,到后来不得不佩服他们来。新加坡鸟类不怕人,行人行至眼前也不会飞走。这和谐的场景,不得不归功于当地人多年的努力。不伤害它们,让它们独自绽放生命的美丽。我突然发现这个小小岛国竟十分美丽起来。

我们不要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那些生活在身边的生命。让它们自由地绽放生命之花,显现独特的个性之美,才真正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让美丽独自绽放吧!

【评语】本文从人与蝶一进一退的关系这一角度立意,标题“让美丽独自绽放”就是文章的中心观点。文章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有自省的力量。作者尖锐地批评了人类自以为是的万物主宰就为所欲为,对其他生命不屑一顾,肆意地破坏自然的平衡,逼迫其他的生命退隐到离人类更远的地方。这种反思是深刻的,也是准确切合材料主旨的。属于有思想又有现实针对性的文章。

在论证上作者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方式,将人类暴行与新加坡人的善举进行比照,突出了只要不干涉其他动物的生活,人与自然其实可以和谐相处的中心。不足之处是语言稍嫌平淡啰嗦,论述也没有更进一个层次,故判为二类卷,60分。

样卷5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原本栖息在洞壁上的蝴蝶,因蜡烛些许的光芒与温度,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而使它们移居更深的洞壁,不禁让大家感慨: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些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即使自己不经意间的小小举动,可能也会造成对别人的很大影响。一句勉励的话语,也许,会成为别人一生为之奋斗的动力;一个不屑的眼神,也许,会成为浇灭别人希望之火的滂沱大雨。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博、淘宝、腾讯、博客已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之,各种流言蜚语也传播得更加迅速。很多人不假思索传发一句话或是一个视频很有可能几分钟内被转发几万次,这就更需要我们谨记自己的言行,以好的行为感化别人,杜断恶劣影响而造成他人的困扰。

所以我们需以细心的态度来观察对待身边每一件事物。正如西格里夫·萨松所言:心如猛虎,细嗅蔷薇。若我们以猛虎嗅蔷薇之态来看待生命,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呢?若那些探险者在点燃蜡烛前便能考察是否影响那样美丽精灵的生活,那么那些蝴蝶也就不必为此全部移居了吧!

不要以为我很小,世界很大,那我就不会影响别人。身边的蝴蝶效应总是有的。我们不能再一己私利放纵自己的同样成为别人效仿的对象,成为万恶之源,而应该以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让世界看见我的光彩而以我为豪。

第四篇:《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 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一、审题

今年作文材料与去年“烛光﹒蝴蝶”的性质不一样。一为哲思,一为故事。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在“多元”。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十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

身体(可朽)

青春﹛

精神(可不朽)

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

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

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鉴于许多考生习惯于熟点写作,多以“青春不朽”为题,阅卷时务请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①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如果全文没有关于“青春”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则视为概念模糊、判断失当处理。这类文章,原则上不能及格。

②看是否“讲道理”。重点判断是否对“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样不朽”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凡能够在分析与论述中得出“不朽的是沉淀在人类心灵中不会消失的东西,不朽的青春是一种来之于心也存之于心的东西”之类的结论,应该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青春不朽”的整体打包,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③对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种“记忆”,或者通过“校园青春记忆”等故事进行演绎,务必请关注其“青春记忆”是否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甚至薪火相传。如是,可视为切题;否则,视为偏离题意。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勺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实际操作中扣分远远不止这些)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终评 70分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江苏省高考作文讲练评:《有尊严地活着》分析】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咋咋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是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辪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不老去。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说明】这篇文章是专家组在阅卷中印发的简报。一评45分,二评59分,三评45分;专家组终评70分。这显然是一篇极优秀的考场作文。为何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老师给45分?据我们组长说,这篇文章的字真的是太潦草!暂不考虑那两位给45分阅卷老师的责任心,从电脑阅卷角度而言,这篇文章给45分有它必然之处。这篇作文如果不是给专家组或复查组给发现了,不就是45分的命运吗?这个事例虽然是个个案,有点夸张,但它的确是真实的,更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2014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选

之一

【郑重提示】

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

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

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警觉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

第五篇:《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

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及优秀作文选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 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一、审题

今年作文材料与去年“烛光﹒蝴蝶”的性质不一样。一为哲思,一为故事。今年重“聚焦”,去年贵在“多元”。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十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

身体(可朽)

青春﹛

精神(可不朽)

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

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

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

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鉴于许多考生习惯于熟点写作,多以“青春不朽”为题,阅卷时务请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①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如果全文没有关于“青春”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则视为概念模糊、判断失当处理。这类文章,原则上不能及格。

②看是否“讲道理”。重点判断是否对“精神青春”、“所以不朽”或“怎样不朽”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凡能够在分析与论述中得出“不朽的是沉淀在人类心灵中不会消失的东西,不朽的青春是一种来之于心也存之于心的东西”之类的结论,应该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青春不朽”的整体打包,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③对于把“青春”理解成一种“记忆”,或者通过“校园青春记忆”等故事进行演绎,务必请关注其“青春记忆”是否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甚至薪火相传。如是,可视为切题;否则,视为偏离题意。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勺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终评 70分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咋咋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是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辪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不老去。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说明】这篇文章是专家组在阅卷中印发的简报。一评45分,二评59分,三评45分;专家组终评70分。这显然是一篇极优秀的考场作文。为何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老师给45分?据我们组长说,这篇文章的字真的是太潦草!暂不考虑那两位给45分阅卷老师的责任心,从电脑阅卷角度而言,这篇文章给45分有它必然之处。这篇作文如果不是给专家组或复查组给发现了,不就是45分的命运吗?这个事例虽然是个个案,有点夸张,但它的确是真实的,更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2014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选

之一

【郑重提示】

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

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

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警觉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

第六篇:《800字优异高考作文3篇新编》

800字优异高考作文3篇新编【1】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扞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800字优异高考作文3篇新编】800字优异高考作文3篇新编。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扞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点评】文章论证层次清晰,结构谨严。首先由一句名言和一个事例自然引入尊严话题,再简要论述“什么是尊严”;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重点论证“人为什么要有尊严”,既有古代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又有当今社会上的反面典型,恰当地使用了“素材二”中的句段,增强了论证的力度。使用的素材或典型或新颖,材料非常丰富,论证充分。

800字优异高考作文3篇新编【2】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长大

“呵!”看着镜中得自己,不由得笑出了声音。头发被梳成了马尾,留着齐刘海,架着一副边框眼睛,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蓝色牛仔裤,踏着板鞋。这就是现在的我!

拿出孩提时所拍的照片,与现在相比,“哇!”连自己都会感慨怎么变化这么大。【800字优异高考作文3篇新编】文章800字优异高考作文3篇新编出自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1832/

推荐访问:有尊严的活着议论文 女人要有尊严的活着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