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

来源:谜语大全 时间:2018-08-20 18: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谜语大全】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共9篇)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一):

36种动物猜谜语大全.,.急
第一题;家里山下溪里溪.鬼谷仙师称兄弟.爷娘养它太希奇.长年赤膊过光阴.
第二题;生当济世做雄男.厚禄高管不可贪.酒色钱财羞论取.忠肝义胆乃为先.
第三题;野营战士练铁脚.遇河撩甲踏浪行.逢山迈步从头越.千里征程何须悦.
第四题;还珠格格热荧屏.欢乐飞进千万家.两位格格人人爱.尔康尔琪大家夸.
第五题;混沌初开二灵生.轻清上浮浊下沉.万物喜邻飞兽虫.众般之中它最能.
第六题;此物生来看不见.女娲造人后生它.城镇农村都有它.地方越笑它越小.
第七题;黄忠老将本领高.定军山上称英豪.人人见了都奔逃.下山只怕被犬咬.
第八题;天不平来地不平.世间几多不均匀.一世清闲是官吏.终生劳苦是农民.
第九题;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我敢钻.那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势不完.
打动物或词组
急.

1 光明-马 2 银玉-蝴蝶 3 太平-水龙 4 只得-野猫 5 安士-和尚 6 日山-鸡 7 井利-金鱼 8 元吉-鹿 9 青云-仙鹤 10 金官-乌龟 11 九官-画眉 12 有利-大象 13 音位-蜘蛛 14万金-蛇 15 逢春-孔雀 16坤山-虎 17 荣生-鸭18上招-燕子 19 三槐-猴 20正顺-猪 21 贵妃-螺蛳 22福孙-狗 23月宝-兔 24 江祠-飞龙 25 天申-家猫 26元贵-螃蟹 27 汉云-牛 28 吉品-羊29 占魁-鲤鱼 30 志高-蚯蚓 31 合同-鸽子 32 河海-青蛙33明珠-刺猬34茂林-蜜蜂35天良-黄鳝 36必得-老鼠【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二):

有哪些成语是带“云”字和“文”字的?
比如:叱诧风“云”;“文”韬武略……
最好是大气一点的成语.

都在这里了,很全,可从中选合适的
白草黄云 白云苍狗 白云孤飞 白云亲舍 蔽日干云 宾客如云 冰解云散 冰消云散
拨雨撩云 拨云睹日 拨云见日 拨云撩雨 拨云雾见青天 波骇云属 波谲云诡 波属云委
不知所云 步月登云 裁月镂云 裁云剪水 彩云易散 餐云卧石 苍狗白云 朝云暮雨
乘云行泥 叱嗟风云 叱咤风云 冲云破雾 愁云惨淡 愁云惨雾 出云入泥 楚梦云雨
楚天云雨 楚雨巫云 楚云湘雨 穿云裂石 春树暮云 大旱望云 大旱望云霓 大旱云霓
冬日夏云 断雨残云 堕云雾中 遏云绕梁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翻手云覆手雨 翻云覆雨 飞龙乘云
飞云掣电 风车云马 风驰云卷 风驰云走 风吹云散 风从虎
云从龙 风虎云龙 风举云飞
风举云摇 风卷残云 风谲云诡 风流云散 风马云车 风起云涌 风起云蒸 风轻云淡
风轻云净 风云变幻 风云变态 风云不测 风云际会 风云人物 风云突变 风云月露
风云之志 蜂附云集 蜂起云涌 浮云蔽日 浮云朝露 浮云富贵 富贵浮云 覆雨翻云
概日凌云 干霄凌云 干云蔽日 高步云衢 高唱入云 高遏行云 高耸入云 高义薄云
高义薄云天 孤云野鹤 观者如云 观者云集 冠盖如云 过眼烟云 过眼云烟 海立云垂
河清云庆 黑云压城城欲摧 烘云讬月 烘云托月 际会风云 际遇风云 甲第连云 驾雾腾云
驾雾腾云 江云渭树 景星庆云 九霄云外 开云见日 开云见天 雷奔云谲 撩云拨雨
裂石穿云 凌云之志 流水行云 龙虎风云 龙举云兴 龙举云属 龙兴云属 镂月裁云
落纸云烟 盲风怪云 袂云汗雨 密云不雨 眠云卧石 暮雨朝云 暮云春树 拏风跃云
拏云攫石 拏云握雾 拿云攫石 拿云握雾 拿云捉月 判若云泥 喷雨嘘云 喷云吐雾
喷云泄雾 片云遮顶 平步青云 平地登云 平地青云 青云独步 青云万里 青云直上
琼岛春云 人云亦云 如坐云雾 胜友如云 诗云子曰 梳云掠月 水流云散 耸入云霄
岁聿云暮 腾云驾雾 殢雨尤云 殢云尤雨 天机云锦 天有不测风云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停云落月
彤云密布 吞云吐雾 万里无云 望断白云 望云之情 握雾拏云 握雨携云 握云拿雾
巫山云雨 巫云楚雨 雾暗云深 雾鬓云鬟 雾惨云愁 雾阁云窗 雾集云合 雾鳞云爪
雾起云涌 雾散云披 雾兴云涌 雾涌云蒸 霞思云想 霞蔚云蒸 霞友云朋 闲云孤鹤
闲云野鹤 祥云瑞气 响彻云表 响彻云际 响彻云霄 响彻云霄 响遏行云 硝云弹雨
啸吒风云 啸咤风云 携云握雨 兴云致雨 星飞云散 星罗云布 星落云散 行云流水
杏雨梨云 轩盖如云 烟消云散 烟云过眼 野鹤孤云 野鹤闲云 义薄云天 义薄云天
逸兴云飞 尤云殢雪 尤云殢雨 游响停云 游云惊龙 雨僝云僽 雨凑云集 雨断云销
雨覆云翻 雨恨云愁 雨迹云踪 雨帘云栋 雨泣云愁 雨散云飞 雨散云收 雨收云散
雨消云散 雨歇云收 雨约云期 雨沾云惹 雨踪云迹 月地云阶 月露风云 云悲海思
云布雨润 云布雨施 云朝雨暮 云程发轫 云程发轫 云程万里 云愁海思 云愁雨怨
云窗雾阁 云窗雾槛 云窗霞户 云窗月户 云窗月帐 云次鳞集 云淡风轻 云翻雨覆
云飞泥沉 云飞烟灭 云飞雨散 云过天空 云合景从 云合雾集 云合响应 云鬟雾鬓
云集景从 云集景附 云集响应 云交雨合 云阶月地 云堦月地 云锦天章 云净天空
云谲波诡 云开见日 云开见天 云开雾散 云开雾释 云龙风虎 云龙井蛙 云罗天网
云梦闲情 云迷雾锁 云迷雾罩 云泥殊路 云泥异路 云泥之别 云泥之差 云霓之望
云期雨信 云期雨约 云起龙襄 云起龙骧 云起雪飞 云情雨意 云趋鹜赴 云扰幅裂
云容月貌 云散风流 云收雨散 云舒霞卷 云树遥隔 云树之思 云天高谊 云天雾地
云屯飙散 云屯鸟散 云屯森立 云屯雾集 云屯雾散 云屯席卷 云屯星聚 云屯蚁聚
云屯雨集 云雾迷蒙 云消雾散 云消雨散 云心鹤眼 云心水性 云兴霞蔚 云行雨洽
云行雨施 云烟过眼 云涌飙发 云涌风飞 云尤雨殢 云雨巫山 云蒸龙变 云蒸雾集
云蒸霞蔚 云中白鹤 云中仙鹤 瞻云就日 直上青云 纸落云烟 朱云折槛 壮气凌云
壮志凌云 追云逐电 子曰诗云
百代文宗 班马文章 半文半白 半文不白 被发文身 表面文章 秉文兼武 秉文经武
博文约礼 不立文字 不名一文 不文不武 不直一文 才兼文武 出文入武 粗通文墨
大块文章 大有文章 大做文章 单文孤证 道德文章 地下修文 典章文物 雕文刻镂
雕文织采 断发文身 多文强记 多文为富 烦文缛礼 繁文末节 繁文缛节 反面文章
飞文染翰 废文任武 分文不名 分文不取 分文不直 分文不值 分文未取 浮文巧语
黼黻文章 高文大册 高文典册 高文典策 膏粱文绣 孤文断句 孤文只义 官样文章
广文先生 龟文鸟迹 横僿不文 厚貌深文 回文织锦 慧业文人 骥子龙文 讲文张字
较武论文 经文纬武 拘文牵义 揆文奋武 临文不讳 流言飞文 卖文为生 满腹文章
乃文乃武 乃武乃文 能文能武 弄法舞文 潘文乐旨 旁文剩义 披发文身 片文只事
铺采摛文 奇文共赏 奇文瑰句 弃文存质 弃文就武 强文假醋 强文浉醋 乔文假醋
琴挑文君 情文并茂 人文荟萃 入文出武 善文能武 蛇化为龙
不变其文 身无分文 深文大义
深文附会 深文傅会 深文峻法 深文巧诋 深文曲折 深文周内 深文周纳 圣神文武
识文断字 识文谈字 市民文学 饰非文过 书同文
车同轨 梳文栉字 斯斯文文 斯文扫地
俗下文字 酸文假醋 遂非文过 通文达礼 通文达理 通文达艺 通文调武 同文共规
同文共轨 同文共轨 唾地成文 望文生训 望文生义 微文深诋 纬武经文 温文尔雅
温文儒雅 文不对题 文不加点 文采风流 文弛武玩 文从字顺 文觌武匿 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 文房四士 文房四物 文房四艺 文风不动 文过其实 文过饰非 文过遂非
文籍先生 文奸济恶 文江学海 文经武略 文经武纬 文君司马 文君新寡 文君新醮
文婪武嬉 文理不通 文理俱惬 文期酒会 文人墨客 文人墨士 文人无行 文人相轻
文人学士 文如其人 文弱书生 文山会海 文身断发 文身剪发 文身翦发 文深网密
文丝不动 文似其人 文搜丁甲 文韬武略 文恬武嬉 文通残锦 文无加点 文武差事
文武兼备 文武全才 文武双全 文武之道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文献之家 文星高照 文行出处
文修武备 文修武偃 文以载道 文圆质方 文章盖世 文章经济 文章巨公 文章钜公
文章魁首 文章山斗 文章宿老 文章星斗 文章憎命 文章宗工 文章宗匠 文昭武穆
文治武功 文治武力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 文质斌斌 文子同升 文子文孙 文宗学府
武偃文修 舞笔弄文 舞弄文墨 舞文弄法 舞文弄墨 舞文巧诋 舞文饰智 舞文玩法
析律舞文 犀顶龟文 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 下笔成文 兴文匽武 雄文大手 修文偃武 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
言文行远 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偃兵修文 偃革尚文 偃武崇文 偃武觌文
偃武兴文 偃武行文 偃武修文 演武修文 咬文嚼字 咬文啮字 咬文啮字 一代文宗
一文不名 一文不值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一文如命 一纸空文 遗文逸句 以文害辞 以文会友
以文乱法 以郄视文 有文无行 余风遗文 鱼质龙文 缘文生义 允文允武 掌上观文
枕典席文 执文害意 质非文是 质非文是 重厚少文 主文谲谏 祝发文身 字顺文从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祖武宗文 樽酒论文【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三):

形容不能失信与人的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3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廉:清廉. 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33.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34.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3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3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37.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
  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3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3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41.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42.一言不实,百事皆虚.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43.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汉·乐府古辞《满歌行》
  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44.百种奸伪,不如一实.清·李光地《性理精义》
  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45.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4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4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48.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49.聪明正直者为神.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5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51.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
  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52.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53.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54.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清·赵尔巽《清史稿》
  立身:指为人.制行:指处事.慝(tè):奸邪.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55.心正不怕影儿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56.正不容邪,邪复妒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复:再.妒:妒忌,忌恨.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57.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58.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59.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60.好谀是人生大病.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6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62.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63.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心正必无恶行.
  64.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人:别人.
  65.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66.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67.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方寸:指心.
  68.宁为直伐,不为曲全.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69.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70.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71.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72.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
  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7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74.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
  75.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
  76.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应正直.
  77.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唐·寒山《联句》
  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
  78.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唐·元结《自箴》
  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79.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比喻男子汉的志气要坚定正直,心怀坦荡无私,这样就懂得人生的真谛了.
  80.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正路方登,直流才饮,喻为人应正直.
  81.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82.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
  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
  83.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唐·马总《意林》
  以形正影不斜喻人品正直则言行不至偏颇.
  84.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8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
  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86.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87.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古意》
  光:光亮.刚:刚强.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坚贞刚直的气节.
  88.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
  淡如水:清淡得象水一样,形容淡泊而纯真.君子的心地如水那样淡泊纯真,感情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小人说得好听,却口是心非,言行相悖.
  89.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用源头和流水的关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
  90.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
  91.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明·洪自诚《菜根谭》
  心地:心里.随在:处处.喻处处以正直平和之心对待别人,将会处处得到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92.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邪·何人欺》
  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
  93.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
  94.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
  95.磊磊落落向曙星.古乐府《两头纤纤》
  胸怀坦荡可同闪亮的晨星相媲美.
  96.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三国·魏·嵇康《卜疑集》
  对己无所愧疚,对外不违时尚.
  96.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
  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
  97.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宋·普济《五灯会元》第4卷
  负:违背.惭:惭愧.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不会有惭愧之感.
  9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99.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霁(jì),雨雪停止.
  100.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101.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明·洪自诚《菜根谭》
  眼光要长远,心胸要宽阔.
  102.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
  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3.打破天窗说亮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
  比喻坦率地说真话.
  104.明人不做暗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
  105.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
  暗昧:不光明.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
  106.心安茅屋稳.清·杜文澜《古谣谚》
  心地安详,虽穷犹乐.
  107.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新民说·附录》
  谓光明磊落的人,应该是心里所想的和口头所说的完全一致.
  108.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成败》
  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
  109.心安理得,海阔天空.清·梁启超《新民说》
  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
  110.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晋书·石勒载记》
  大丈夫处世行事,应当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象日月那样洁白明亮.
  111.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小学·外篇》
  生平:毕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光明磊落的.
  11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
  底:同“的”.
  113.无事不可对人言.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自认为心胸坦荡,没什么可隐瞒的.
  114.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
  洒落:洒脱,不拘谨.霁:雨雪初停.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
  115.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
  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
  116.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
  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见(xiàn):同“现”.隐:不显露.微:显现.
  1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小学·外篇》
  天、神:迷信的说法,指上天、神明.子:指你.无事人不知.
  118.夜觉昨非,今悔昨失.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
  觉:醒悟.悔:后悔,悔过.应当经常自我反省.
  119.君子独处,守正不挠.《汉书·刘向传》
  有德行的人单居独处,也坚守正道,不肯屈从.
  120.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君子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考虑的是道义,小人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想的却是不正派的事.
  121.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为;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兰:香草名.幽谷:僻静的山谷.莫服、莫乘:没有人佩带、乘坐.行义:施行仁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不因没有人知道而停止.比喻君子行仁义之事不求名不避宠.
  122.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唐·骆宾王《萤火赋》
  类:类似,好象.道:正当的事理.有道德的人,即令在没有看到之处,也不做欺心的事.
  123.一生肝胆向人尽.唐·顾况《行路难》
  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
  124.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明·洪自诚《菜根谭》
  君子之心坦荡可解.
  125.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唐·周昙《杨震》
  无言:不要说.暗室:比喻暗中.咫尺:喻距离极近.斯须:一会儿.四知:指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任何事情都无法掩人耳目.
  126.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唐·白居易《咏牡丹》
  怜:怜爱.皎然:洁白.
  127.兰在幽林亦自芳.唐·刘禹锡《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贝兄》兰:香草名.幽林:僻静的山林.比喻人在独处时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128.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
  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
  129.一生之内,当无愧于人.《梁书·高祖三王传附萧人理》
  毕生都要无愧于人.
  130.朗如日月,清如水镜.唐·杨炯《郪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
  比喻人生应当光明清白.
  131.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
  132.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宋史·蔡元定传》
  衾(qīn):被子.虽独行独寝,也不做亏心之事.
  133.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岭表经年:在岭南过了一年.岭表,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地区.孤光自照:谓自己心地光明磊落.孤光,指月亮.肝胆比冰雪:谓自己玉洁冰清.
  134.看风驶帆,正是随波逐流.宋·普济《五灯会元》
  看风驶帆:比喻看势头随时改变对事物的态度和言行.随波逐流:比喻没有主见,随大流.为人要正直,不可看风驶舵.
  135.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
  神鬼莫测:形容事情极为诡秘.天理难容:天道不容许.天理,即天道,迷信者谓天所主持的公道.
  136.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
  知重:敬重.
  13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明·冯梦龙《醒世通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如果想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做.形容做了坏事不可能瞒过别人.
  138.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139.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宋·佚名《名贤集》
  亏心:违背良心.亏心之事不要作,侥幸心理不应有.
  140.自古明人不做暗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从来光磊落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141.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深:指树的根扎得深.比喻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就什么也不惧怕.
  142.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
  谓为人不要做亏心事,因为天威神录在鉴察着一切.
  143.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清·石成金《传家宝》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
  144.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145.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谓为人要光明正大、忠诚老实.
  146.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很难事事尽如人意,但求处世无愧于心.
  147.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四):

请告诉我5个寓言故事的题目,都要带龙字,

画龙点睛
张僧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 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鲤鱼跳龙门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上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这天清晨,她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玉姑辞别云台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能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恶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
小红鲤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宛如一条长龙向祭黄龙的峡口走来,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就在这千钓一发之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话刚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下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事,终于被玉姑杀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
从此,宁河人民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缅怀玉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至今在宁河一带,还广为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八仙斗花龙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
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
〃,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
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这天,他闲得
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
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
消,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
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
雕花龙船打翻了.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
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
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
仙姑.奇怪,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
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
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
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
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汉锺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
潮头,轻轻煽动蒲扇.只听“呜…忽…”一声,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
云外去了,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
喝声“变”.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
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
了.正在危急中,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
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
一旁笑谜谜说:
“莫恼!莫恼!待我来收拾它!”
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
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要不
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
变的.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
赶.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
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
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
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
不肯罢休.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八仙再也没有兴趣
去游蓬莱岛了.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吕纯阳笑着说:
“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又生得这么漂亮!”
龙公主戏神珠
燕窝岛有个小仔,家里很穷,十五六岁就到老板船上去当伙浆仔(渔船上烧饭、做杂工
的男孩子).伙浆仔敦厚老实,手脚勤快,还吹得一手好渔笛.
一天早晨,渔船扬帆出海,撒网捕鱼.可是拉上来一看,网袋空空的.他们换一个洋地
又一个洋地(渔民出海捕鱼的渔场),撒了一网又一网,千万不肯空船拢洋.
老大看伙计们一个个愁眉苦脸,便对伙浆仔说:
“伙浆仔呀!吹曲笛子吧上让大家消消愁,解解闷!”
伙浆仔坐在船头上,吹响了渔笛.婉转动听的笛声在海面荡漾.一个曲子吹完,船老大
才叫大伙去垃渔网.可是,渔网一节一节拉土来,全是空的.大伙心里冰凉,拉起最后一节
网袋,猛地往船板上一掼.忽然,网袋里冲出一道金光,把渔船照得通亮通亮.大伙吓呆
了!仔细一看,原来捕到了一条金灿灿的鱼.这条鱼浑身金鳞闪亮,背脊上有一条鲜红鲜红
的花纹,头顶红形形,嘴唇黄澄澄.唇边还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胡须.
这是什么鱼?只有船老大一个人知道.他告诉大伙,这是一条非常稀罕名贵的黄神鱼,
吃了这种鱼能补身强筋骨.有黄神鱼的地方,一定有鱼群.船老大望着黄神鱼,笑嘻嘻地说:
“伙浆仔,你去剖鱼烧鱼羹请大家尝尝鲜补补神,捕个大网头,一网鱼装三舱!”伙计
们听了满心欢喜,有的摇桧,有的撒网,只有伙浆仔看着黄神鱼发愣:这样好的鱼杀掉烧鱼
羹,多可惜啊!他心里舍不得,手里却拿起刀,在磨石上擦擦地磨了两下,吓得黄神鱼乱蹦
乱跳.
伙浆仔张开双手丢捉鱼.你往东,它跳西,你往西,它跳东,怎么抓也抓不住,伙浆仔
累得直喘气.突然,他听到一阵女孩子的哭泣声,感到奇怪,船上哪来的姑娘?他惊疑地四
下一望,只见黄神鱼躺在舱板上,嘴巴一张一闭,双眼噗噗流泪.伙浆仔看呆了,自言自语
地说:
“黄神鱼呀,老大要杀你,我可心不忍啊!”
黄神鱼忽地跳到他的脚边,苦苦衷求:
“放我回去吧!放我回去吧!”
伙浆仔越发惊奇,蹲下身子问道:
“莫非你通灵性?”
黄神鱼点点头,眼泪簌簌流下来.
伙浆仔心肠软,用手揩揩黄神鱼的脸.这一揩,黄神鱼哭得更伤心,眼泪像一串珍珠断
了线.伙浆仔鼻子一酸,同情地说:
“别哭!别哭!我放你,放你归大海!”
伙浆田手捧黄神鱼,走到船舷边,黄神鱼尾巴一翘,头一抬,扑通一声跃进了大海.海
面上咕噜噜一阵响,泛起一朵朵银白色的浪花,浪花中间冒出一个姑娘,娇滴滴,水灵灵,
长得又年轻又美丽,一双大眼睛直盯着伙浆仔,噗哧一笑:“伙浆仔,你怎么哭了?”
伙浆仔窘得满脸通红,急忙用刚才替黄神鱼揩过眼泪的手,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姑
娘不见了.
原来,这姑娘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她在龙宫里玩腻了,化作黄神鱼,悄悄地溜出龙
宫,混在鱼群里到处游荡.突然,一阵笛声自远而近,她侧耳细听,哟!多么婉转,多么动
听!她循声找寻吹笛人,寻呀寻呀,一个不小心,撞进了渔网里.
这时,伙浆仔呆呆地望着浪花出神,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睛,又用手揉了揉.
突然,眼前一亮,海底下的海藻泥沙、龟瞥蟹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正感到
奇怪,只见一群黄鱼迎面游来,就高兴地大声喊道:
“黄鱼!一群大黄鱼!老大,快下网呀!”
老大不相信,摇摇头,没理他.
.眼看黄鱼群从船底游过去了,伙浆仔婉惜地说:
“可惜,真可惜!”
话声刚落,又看见一群黄鱼朝渔船游来,他大喊起来:
“老大,快下网,是大黄鱼呀!”
老大半信半疑催大伙撤下渔网.不到一袋烟功夫,伙浆仔拍着双手笑得合不拢口:“进
网了,快拉网呀!”
渔网往上拉,哗啦一阵响,网袋浮上海面,金灿灿,亮闪闪,满满一网大黄鱼.撩呀掏
呀,一夜掏到大天亮,足足装了一满船.从此,岛上的渔民都传开了,说伙浆仔的眼睛能看
到海底的鱼群.大伙都欢喜跟伙浆仔出海,他说哪里有鱼,渔民就往哪里撒网,网网不落
空,次次满载而归.
燕窝岛上的渔民日子越过越兴旺,人人感激伙浆仔.这可吓坏了东海龙王,急忙找来龟
丞相商讨对策.
龟相摇着头说:
“这事难办!伙浆田救了三公主,三公主赠他一对神眼珠.”
他把三公主如何听到笛声,如何落网遇救的经过说了一遍.
龙王听罢,沈吟片刻说:
“每天奉送几担海产以报答救命之恩未尝不可,但怎可赠送神眼珠!不行,神眼珠要收
回!”
龟相为难地说:
“收回神眼珠,伙浆仔双目要失明,恐怕三公主不答应!”
龙王不耐烦地说:“那该怎么办?”
龟相凑近龙王,如此这般地咬耳细语一阵,龙王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
“事到如今,也只得如此了!”
一天,风和日丽,海天蔚蓝.伙浆仔带着岛上的渔船扬帆出海.他日吹渔笛,眼望海
底.船刚到洋地,迎面就游来了鱼群.伙浆仔手持渔笛,指点撒网,谁知鱼群哗地一调头,
顺潮而去.伙浆仔把橹摇得像阵风猛追不放.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外洋.突然,天上升起团
团乌云,海上刮起阵阵猛风.风呼呼,浪哗哗,一个巨浪卷走了伙浆仔.大伙焦急地呼喊着:
“伙浆仔!伙浆仔!”
伙浆仔随浪飘荡,只觉得天昏昏,海茫茫,不知飘荡了多少辰光,不知飘到了什么地
方:他定睛一看,眼前有一幢富丽堂皇的宫殿,龟相站在宫门前迎接:“浪花跳,贵客到,
快进宫里歇一歇!”
接着,宫门里闪出一群宫女,簇拥着伙浆仔进了宫殿.宫殿里早就摆下了一桌酒筵,龟
相请伙浆仔入席,端起酒杯,满脸堆笑地说:
“恭喜!恭喜!”
伙浆仔稳了稳神说:“遇难落海,还道啥个喜?”
龟相说:“龙王招驸马,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伙浆仔轻蔑地说:“我是个穷渔郎,龙王招婿与我何关?”
龟相呵呵笑道:“通灵性的黄神鱼就是美丽的三公主.患难相救,终身相配!”
伙浆仔一听,又喜又惊.但转而一想,门不当,户不对,公主怎能配渔郎?
他淡淡一笑说:“公主金枝玉叶,到人间吃不起苦工”说罢就要离席而去.
龟相忙伸手一栏:“既然来了,何必再走?”
伙浆仔不依,一定要走.龟相急了,把脸一沈,喝道:
“龙王有旨,不愿留住龙宫,只好收回神眼珠!来呀!”
随着喊声,一队墨鱼围了土来,猛地喷出墨汁.
伙浆田只觉得双眼一阵剧痛,昏死在地.
过了很久很久,伙浆仔才缓过气来.他慢慢睁开眼睛,只觉得一片漆黑,摸摸地上,全
是沙子.伙浆田虽然回到了家乡,却双目失明了,再也不能出海捕鱼了.他心里充满着忧伤
和愤恨,常常独自一人无聊地坐在海边,吹着心爱的渔笛.
夜深人静,三公主被一阵笛声惊醒.她侧耳静听,不觉双眉紧锁,心里不安起来:以往
的笛声是那么悠扬愉快,今天却如此忧伤凄侧!她匆匆离开龙宫,循着笛声来到海边.猛见
伙浆田双目失明,顿时明白了父王许婚的用心.
她又恨又愧,扶起伙浆仔,一字一顿地说:“走,我们回家去!”
伙浆仔只是呆呆地站着,脸上毫无表情,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三公主急了:
“既已许婚,你我就是夫妻!你不带我回家,叫我到哪里去?”
伙浆仔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两眼摸黑,怎好连累你?快回龙宫去吧!”
“不!我绝不回龙宫,宁可守你一辈子!”
伙浆仔心里万分感激,嘴里还是一个劲地催她快走.
三公主低头沈思良久说:“好吧!一定要我走,那就让我再看看你的眼睛!”
伙浆仔听她答应了,便顺从地躺在沙滩上.三公主张开嘴巴,射出一道异光,噗的一
声,一颗龙珠落在伙浆田的眼睛上.龙珠滴溜溜地打转,伙浆仔眼珠里的毒汁一滴一滴的往
外淌,眼珠闪烁出一道亮光,越来越明亮,毒汁黏在龙珠上,异光灿烂的龙珠越来越暗淡!
最后变成了一颗小黑球.
三公主失去龙珠,浑身发软,扑通一声跌坐在沙滩上.
伙浆仔双目复明了,睁眼看见三公主瘫坐在沙滩上,花容憔悴,喘息不停,一时慌了手
脚,忙问:“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三公主两眼含泪,忧郁地说:
“龙珠失明,我只好重返龙宫养身.你我要想再见,难呀!”
伙浆仔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他一把扶住三公主说:
“为了救我,如竟献出宝珠,这可如何是好!”
三公主脸色惨白,微微一笑说:
“你双目复明,我也放心了!待我返回龙宫,恳求父王每日奉献海产万担!”
说罢,渐渐地现出龙形,哗一声,向大海深处游去.
据说,东海龙王拗不过女儿的请求,终于答应每日奉献海产万担,算是报答伙浆仔的救
命之恩!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五):

枭是什么意思?

部首笔画
部首: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五笔86:QYNS 五笔98:QSU 仓颉:PYSD
笔顺编号:35451234 四角号码:279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AD
基本字义
1.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
2.勇健:勇.健.将.雄(a.强横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杰出的人物).
3.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首.示(枭首示众).
4.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
详细字义
〈名〉
1.(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2.猫头鹰 [owlet]
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说文》
用一枭破镜.——《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
为枭为鸱.——《诗·大雅·瞻卬》
射游枭.——《汉书·司马相如传》
鸱枭群翔.——《汉书·郊祀志》
枭鸣松桂枝.——唐· 白居易《凶宅》诗
3.又如:枭奴(凶狠的奴仆);枭獍(枭镜.相传枭为食母恶鸟,獍为食父恶兽.比喻凶恶忘恩的人)
4.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 [smuggler].如:盐枭
5.使人娱乐、愉快或欢欣的某种方法与手段 [amusement].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叫“樗蒱”(相当于现在的掷骰子),一为枭,六为卢.如:枭卢
〈形〉
1.“枭”假借为“骁”,最勇健 [fierce and ambitious]
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为天下枭.——《淮南子·原道》.注:“雄也.”
枭为最勇健也.——《汉书·张良传》注
枭犹胜也.犹六博得枭则胜.——《后汉书·张衡传》注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2.又如:枭恶(勇猛凶恶);枭张(猖狂;放肆);枭将;枭骑(勇猛健壮的骑兵)
〈动〉
1.悬头示众 [behead and put before the public]
枭故塞王欣头.——《汉书·高帝纪》.注:“悬首于木上.”
枭俊禽敌之臣.——《汉书·陈汤传》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2.又如:枭示(枭斩.砍头悬挂示众);枭夷(诛杀净尽);枭除(诛杀清除)
3.淆乱 [disturb]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昭示;宣布 [declare]
可再作一判文,以枭秦桧父子夫妇之过.——《说岳全传》
5.挡;推 [keep of]
岳大爷又把枪轻轻一举,将 梁王的刀枭过一边.——《说岳全传》
6.撩 [hold up]
枭开帐子,让张聋子亲自来看.——《官场现形记》
常用词组
1.枭首 xiāoshǒu
[behead;cut sb."s head] 砍下并悬挂罪犯头颅
其徒二十人皆枭首.——《通典·刑志》
枭首示众
2.枭雄 xiāoxióng
[a fierce and ambitious person;formidable man] 骁悍雄杰之人,犹言雄长,魁首,多指强横而有野心之人
争为枭雄.——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备乃世之枭雄.——《三国演义》
隐藏更多释义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六):

拼音字母表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汉语拼音的由来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汉字笔画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记式
图案式
数字形式
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拼音的由来】——汉字拼音的发明人金尼阁
金尼阁,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戈,1577年3月3日生于今法国的杜埃城,当时为比利时领土,故金尼阁自称比利时人,而陈垣等人亦称其为“比利时人”. 1594年11月9日入耶稣会.1607年往远东传教,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即利马窦卒年)秋抵澳门,翌年春诣金陵.随郭居静、高一志二神父学习华语(另一说从郭居静及王丰肃).郭居静神父到杭州开教,他亦同行.后往北京报告南方的教务,深得龙华民的赏识.1613年去罗马向教皇保罗五世“奏陈教务,并请准翻译经典,司铎用华言行圣祭,诵日课,教宗一一允准”,但因客观情况未实行.但他是“第一个向教廷请准以中文举行弥撒,行其他圣事,以及诵念‘日课’的”.
金尼阁“集利马窦笔记为蜡顶文中国开教史”即《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5年1月14日出版(一说1615年2月出版).此书全部叙述是为欧洲人撰写的.金尼阁刊行《基督教远征中国史》,题献教皇,道“书中初次精确地、忠实地描述了中国的朝廷、风俗、法律、制度以及新的教务问题”,是为欧洲人叙述中国比较完备无讹之第一部书,亦可说是第一部称得起“汉学”的著作,当时颇具声誉.是书原为利马窦神甫的意大利文纪录,经金尼阁译为拉丁文,并增加了两章,叙述马窦之病故及殡葬的事.
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1583年来到中国,1605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罗常培根据文章的汉字与拉丁文对照的译文,整理出一个包括 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金尼阁回欧洲后,演讲招募去中国传教之人,众人被其极富魅力的鼓动所吸引,争先恐后,以致于当地教会不得不出面婉言劝阻.金尼阁在吸引和选择人才方面,可谓功不可没.同时为在中国的教会图书馆募集图书,带来教皇所赐之西书七千多部(《远西奇器图说》原作便是金尼阁带来的七千部书中之一).
1619年,金尼阁再次抵达澳门.1621年春金尼阁“往南昌,旋又赴建昌韶州,视察教务.翌年赴杭州被难;一六二三年,往河南开封开教,翌年往山西”,1625年赴陕西.1626年在王徵的协助下,完成《西儒耳目资》三卷.《西儒耳目资》的目的,据他自述,“在使中国人能在三天内通晓西方文字体系”.
《西儒耳目资》作于1625年, 1626年在杭州出版,自称沿袭利玛窦所创体制,即用利玛窦二十五字母“互相结合,上加五个字调记号,来拼切一切汉字的读音.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也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人称“利、金方案”.
“利、金方案”的出现对当时中国的音韵学者有很大的启发.这两个方案是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写的,适合于拼写北京音.于是汉字读音就显得极其简单,极其有条理,不但把向来被人认为繁杂的反切,开了一条所谓‘不期反而反,不期切而切’的简易途径,并且立刻引起了中国好些音韵学家对于这种简易的拼音文字向往的热忱”.这种新颖的拼音方法给中国学者以很大的启迪.明末音韵学家方以智说:“字之纷也,即缘通与借耳.若事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清朝学者杨选杞说:“辛卯户糊口旧金吾期翁家,其犹子芸章,一日出《西儒耳目资》以示余,予阅未终卷,顿悟切字有一定之理,因可为一定之法”.但是,在两三百年间,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
方密之(以智)《通雅》成于1639年,书中再三称引《西儒耳目资》,如说“西域音多,中原多不用也,当合悉昙等子与大西《耳目资》通之”,“字之纷也,即缘通与借耳.若事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甚至提出“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此即汉字拼音化主张的萌芽).传教士的方法震动了中国音韵学家,直接启示他们在西方拼音文字帮助下寻求对汉字记音系统更完善的描写.稍后刘献庭(继庄)的《新韵谱》即在这种刺激下撰成,钱玄同说刘氏已清楚认识到“必须用了音标,方能分析音素,方能表注任何地方之音”,罗常培《刘继庄的音韵学》一文则认为该书重点就是“着眼于统一国语与调查方言”.钱玄同甚至认为,《新韵谱》成书之年(1692)实可作为“国语运动”的纪元.
1627年,再度被召回杭州,从此就在杭州专心传教和著述.“华人曾言言词理文笔之优,欧罗巴诸司铎中殆无能及者.其远非常人所能及之记忆力,其好学不倦,虽疾病而不辍,其时常从事之译业,或译拉丁文为汉文,或译汉文为拉丁文,使之谙练语言文字,故言谈写作均佳,无论文言或俚语也”.他大部分的著作为拉丁文,写成中文的即在陕西的《西儒耳目资》一书.
金尼阁第二次来华时还带来大量外文书籍.这不仅因为他个人热爱书籍,遵循利玛窦开创的学术传教之路,而且因为金尼阁在返回西欧前接受了在华传教会让其在欧洲广泛募集图书,从而在北京等地建立教会图书馆的任务.他这次前来,不只带来了这些西学人才,让后人感兴趣,他还为中国带来了整整一个图书馆的书籍.据说,这些书都是精装本,无一重复,囊括欧洲古典名著和文艺复兴运动以后的神学、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最新成就.为了募集新书和仪器,金尼阁漫游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终于收集了精装图书7000余部.金氏本人估计所收书籍和仪器在离欧时价值1万金币.为此,金尼阁拟定了一个庞大的翻译计划,联络了艾儒略、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王徵、李天经等中外人士共同翻译出版这些书籍.向达先生称这一举动:“比之玄奘求经西竺,盖不多让”.不幸的是,1629年11月14日在杭州逝世(葬于城外大方井耶稣会司铎公墓,即今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桃源岭村),“西书七千部”介绍给中国知识界的计划流产.后来,李之藻和王徵等人零星翻译了其中一些著作,大部分书籍蒙上尘埃,默默地流失.1938年,北平天主教堂整理藏书楼时发现了“七千部”中残余的数百部,其中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开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学概要》等重要的科学典籍
一、从简略的回顾中,阐明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汉语拼音运动一开始就是与语言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事实不止一次的证明,无论哪一种拼音设计,违背了汉民族共同语统一的发展趋势,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二、通过注音符号、国罗、北拉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关系,具体说明方案在哪几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这几种拼音的主要优点并加以创新,从而总结了二十世纪前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拉丁化拼音方案的历史经验.三、通过对台湾通用拼音与汉语拼音之争的分析 ,揭示隐藏在这场发生在台湾的激烈论战的背后,其实质性问题是什么.
一、汉语拼音运动与国语和普通话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民族标准语的拼音方案.
汉民族标准语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语文现代化运动最初指的是汉语拼音运动(当时叫“切音字运动、简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改革语言文字,普及教育,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然后富国强兵,振兴中华民族.国语运动是建立和推广汉民族标准语口语的运动,而白话文运动则是提倡用能够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正式书面语的运动.三个运动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但内在关系却十分密切.就历史渊源关系说,切音字运动发生最早并引发了国语运动.其后,国语标准音的确立,注音字母的制定,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汉语规范化运动,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都是由此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的论述也由此入手.
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前奏可以远溯至明末,但是导致中国社会产生声势浩大的汉语拼音运动,其直接原因是中国人至今铭心刻骨的“甲午”国耻.这一点钱玄同在《注音字母和现代国音》(1929)一文中说得很清楚:“1894年(甲午),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于是,“推行简字以谋求普及教育的运动,日盛一日……”.其实,文字领域中的思想革新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汉字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已经发生动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了赔偿巨额军费之外,还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等地.其时,朝野震惊,激发了社会民众,特别是有进取精神的知识阶层的爱国天良,大家推究中国失败的原因,一致认为“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家断不能富强.”当时,被称为“思想界之彗星”的谭嗣同就首先带头呼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各界人士群起响应,纷纷起来创制简单易学的“切音新字.”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也就是汉语拼音运动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七):

在气候变化时,哪些动物能预知
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很多蜻蜓在空中飞 说明要下雨了 等等

用事实证明动物是有预知能力的.人也有,但是逐渐退化了.
在上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中,斯里兰卡一野生动物公园的野生动物事前察觉到大难临头,纷纷避到高地躲过一劫.对此,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动物的确能够预知一些自然灾害异常气候,并且作出相应的反应.广州动物园副园长陈洪汉也向记者证实,不仅仅是气候异常,就连广州出现一些暴风雨、高温炎热等天气时,动物都会有各种有趣
的反应.
大难临头跑得快
陈洪汉告诉记者,在一些灾难来临之前部分动物的确会出现异常的举动.比如,老鼠和蛇白天一般都躲在洞里不出来,但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便成群结队的跑出洞外.“它们似乎预先知道自己居住的洞穴会倒塌,如果还躲在里面肯定会被压死”.
长颈鹿也很“聪明”.一般情况下,长颈鹿在大树下津津有味的吃着树叶,当它们得知即将发生地震时,就会纷纷舍“美食”而去,因为长颈鹿“担心”地震让大树倒下来压在自己身上.此外,长颈鹿还会远离岩石这些危险的地方,跑到平原等安全之地.
长期泡在水里的河马如果感觉到地震将要发生,便马上“连奔带跑”地走上岸.但是,如果是将要发生海啸,能够连续潜水20多分钟的河马就潜入深水处,免得大浪把自己抛到岸上去.
天气异常闹情绪
陈洪汉告诉记者,不仅是自然灾害,就连广州出现一些暴风雨、高温炎热等天气时,动物都会有各种有趣的反应.比如,当天气转冷,一些来自非洲等热带动物就会自动找地方避风,还会像人一样瑟瑟发抖.
去年广州的夏天特别炎热,动物就会显得比较烦躁.最爱发脾气的要数大猩猩了,它们会不断地跑来跑去,一会儿拍手,一会儿大喊大叫.而老虎则会不耐烦地走来走去,一边喘气一边“口水花喷喷”.当暴风雨来临,动物也会显得焦躁不安.因为刮风下雨它们的活动就会受阻,因此会特别的不高兴.
真能预知天灾吗?
动物真的有第六感能够预知天灾吗?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灵长类实验动物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刘晓明认为,动物的确能够预知一些自然灾害异常气候,并且作出相应的反应.古代科技不发达,古人正是通过动物的反常行为了解到灾难的到来.比如说,火山爆发或地震发生前,狗会狂叫、鸟类会迁徙等.
“往安全的地方走,这是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反应”,刘晓明说,但是这究竟是什么机理呢?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因为不能在实验室或者在旷野中对此做出验证.
转自搜狐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八):

查字典理解词语(没带字典)帮忙啊!
一定要查字典的!没有就算了,或自己理解
1.漂浮
2.掩映
3.灌满
4.挟来
5.凝神
6.聆听
7.谛听
8.沉醉
9.撩过来
10.漫天浮游
11.山回谷应
12.人喧马嘶
(请在15分钟内告诉我)

1.漂浮 :
piāo fú
也作“飘浮”.①在液体表面浮动:静静的河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小船漂浮在湖面上.②漂泊:漂浮在外|沉沦漂浮.③比喻工作不深入、不踏实:他工作时不深入实际,总是漂浮在上面.
2.掩映 :
yǎn yìnɡ
相互遮掩而又映照衬托:万花掩映|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
5.凝神 :
nínɡ shén
聚精会神.
6.聆听 :
línɡ tīnɡ
1.汉扬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后多用于书面语,常指仔细注意地听.
7..谛听 :
dì tīnɡ
注意地听;仔细听:侧耳谛听.
不好意思 恕在下才疏学浅实在不知道阁下其他几个 对不住了

哪些撩汉举动会被上(九):

1.A;2.B;3.C;4.D;

(1)

A.爨,名词动用,埋灶做饭。

(2)

B.“馈粮”是运输粮食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馈”只有“赠送”的义项。C项,“留意”,可根据语境译作“考虑”,但仍然基于“留神”“关注”这个古今皆用的义项。

(3)

C项省略的应为“韩信带领的队伍”。

(4)

  解析:A项,李左车在当时并未预见韩信定会背水而战。B项,“二千精兵偷袭赵军的大本营”既非汉军擂鼓出征时的举动,也非韩信亲领。C项,谬说,没有领会原文“《兵法》不曰”的反诘语气。

  参考译文:

  韩信与张耳凭借数万兵力,准备东下井陉进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袭击他们,便在井陉口聚集军队迎击,号称兵力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策:“臣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兵面有饥色;打来柴草后才能做饭,将士常吃不饱’。现在井陉口的道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队列,队伍排出数百里,这种形势下运输粮食的车载必然落在后面。希望您拨给我奇兵三万人,在山道截拦他们的辎重;您派人挖深沟,筑高墙,坚守营地不与汉军交战。他们向前无法作战,向后不能撤退。我率奇兵断绝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中无处掳掠。希望您留心考虑臣提出的计策。”成安君陈余是个儒生,常称“仁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他说:“今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从千里外向我进犯,也已经疲惫之极。现在我们这样回避而不迎击,倘若今后有强者来犯,又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

  韩信派人暗中察看,探子了解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方才引兵下井陉。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停下来宿营。韩信挑选二千善战的骑兵,让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行,隐蔽在山间观察赵军。韩信告诫这些兵士:“赵军若发现我军后退,必倾巢而出追逐我军,你们急速突入赵军营地,拔下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待今日打败赵军,我们再会餐。”诸将都不敢相信,假意附和道:“好。”韩信于是派一万人打先锋,出了隘口,背依河水列阵。赵军望见汉军这样的阵势,大笑。天刚亮,韩信令士兵打起大将的旗鼓,擂鼓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攻击汉军,大战许久。于是信、张耳佯装败阵,丢弃旗鼓,逃向背依河水边的军营。驻扎在水边的军队打开营门让韩信等进来。尔后汉军又与赵军激战一番。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鼓旗,追逐韩信、张耳。汉军将士皆殊死抵抗,赵军无法打败他们。韩信派出那二千善战的骑兵,飞驰入赵军营地,将赵军旗帜全部拔掉,竖起二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无胜势也捉不到韩信等人,打算返回自己的营地;此时营地满是汉军的红旗,赵军混乱,兵士逃散。在这种情况下,汉兵夹击,大破赵军,俘虏兵士,杀死成安君,生擒赵王。

  ……

  韩信说:“兵法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在那种形势下,不得不将军队置于死地,使人人为保全性命奋战;如果留下退路,都会逃跑,哪里还能留住并指挥他们作战?”诸将听了,都心悦诚服地说:“有道理,将军的韬略不是我们能比得上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40801/

推荐访问:哪些举动可以撩汉 网上撩汉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