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入法

来源:教学反思 时间:2016-07-22 10:30:0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教学反思】

情境导入法(一)
浅谈情境导入法

浅谈情境导入法

所谓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

1. 利用影视资料创设情境

电影电视剧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利用影视资料创设情境,既可以声画并茂,又能使学生在非常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思考。例如,讲“维护受教育权利”时教师首先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精彩片断进行剪辑后制成课件播放。这样首先就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观看完后教师加以诱导:你能从法律角度解释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吗?这样,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要珍惜我们受教育的机会。

此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熟悉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且课前要做充分准备。同时还应注意掌握播放的度,不能时间过长,否则容易喧宾夺主,冲击正课的讲述。所以在导入时一定要对影片合理剪辑,控制时间,恰到好处。

2. 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以音乐来导入新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们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认识新伙伴”时,教师和学生比赛,看谁知道有关友情的歌曲最多,并要求唱出其中经典名句。接着教师抛砖引玉,为什么古今中外有这么多人在歌颂友情呢?我们在集体中怎样才能结识新伙伴,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呢?这样做不仅激

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的情感也会在导课中得到交流和升华。

此种创设情境的方法不能单纯为激发学生兴趣,应以激发思维为主。教师要起启发和诱导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在平时开阔自己的视野,关注学生生活,也要“能唱就唱,唱得响亮”。

3.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比赛中,在兴奋中不知不觉地感悟教材中的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讲“融入新集体”时,可以通过游戏系蝴蝶结来导入新课。教师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各伸出相邻的手指,用另外两只手在上面系出蝴蝶结。看谁系得快系得漂亮。这样在紧张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同时,加强了同桌间的交流,增进了同桌间的友谊,也为更好的融入新集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同时还应注意把握游戏的时间和学生的参与面。

情境导入法缩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的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获得全面发展。在这样的人际情境和学习情境中,这些因素综合发挥作用,自然能使情境导入法成为强有力的导入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

情境导入法(二)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的原则和方法【情境导入法】

各位参训老师:

大家好!

【情境导入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探索中完成知识学习,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首要环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采取合情、合理、合时的导入可以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今天我们分享的课题就是: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接下来,我们就从情境导入的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情境导入的原则

明确导入新课的原则,是运用好新课导入的关键。

1)科学性原则 在情境导入的过程中要符合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还有的虽然从内容上看关系不大,但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以取。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设计了,“请同学们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统一规格的)和小剪刀、刻度尺等学具,你能用准备好的工具和已学过的知识想办法求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在这个导入过程中,不但体现了教师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了教学意图,而且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是一个具有科学性、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2)启发性原则

体现启发性,切忌导而不入。【情境导入法】

如果设计的导语不能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学生是很难进入角色的。因此导入主要是为课堂教学提供动机、进行知识铺垫的过程。在学习的阶段,学生开始有着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 1

意识,对与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教学设计时应整体考虑,既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一堂课的前后联系。导入的内容要关注它在本堂课中的实用性,尽力给学生创造经历“做数学”的机会,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中感受数学的力量,逐步形成“做数学”的观念。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认识”时,设计了,“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一张正方形纸片、一把小剪刀),然后把一张正方形纸斜对折,沿着对折线剪一刀,把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打开,你会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剪出的三角形中都有一个角是直角(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可知,也可以进行观察),而且有两个边是相等的,所以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逐步推导这个图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正方形纸片,然后剪开,再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这就由一个个疑问为核心构成的启发性导入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追究的欲望,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观察中,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学生通过正方形的特征来判别这个三角形的特征。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课”时,设计了,“今天请同学们当小设计师,有一块长方形的空地,长10米,宽8米,现要在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圃,使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占整块空地面积的一半,请你设计出最佳方案。”教师让学生在长方形空地上设计建造花圃图,这一问题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励学生动手当小设计师的愿望,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方面设计出很多方案。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长方形的,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正方形的,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梯形的,还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由多种图形组成的。这就充分说明有效的导入,不但能起到启发开导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打开学生思维想象和创新的闸门的作用。

从上面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出发,又深入到问题之中,它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反之,脱离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积极的思维也是一种窒息。

【情境导入法】

因此,我们在选择情境导入的素材时,要选取最简洁的形式和最直接的方法,快速的启发学生对本堂课的授课内容的认知,用最短的时间将知识联系起来。

3)互动性原则

增加互动性,切忌机械被动。

2【情境导入法】

具有互动性的导入,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果在上课伊始,注意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才能牢牢抓住儿童的注意力。

例如:三年级A册金思维第二讲“四边形”,教材中提供了这样的导入:思维小组的四个小伙伴在讨论生活中的图形时,大家各抒己见的说出了身边的图形,并说出了自己喜爱的图形。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也参与到此项互动中,让他们说说在自己身边喜欢的图形,并根据小精灵的窗花来引起大家的共鸣,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为此节课的“认识四边形”做铺垫。

4)趣味性原则

富有趣味性,切忌枯燥乏味。

我们在设计导语时,应在“趣”字上下功夫,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金思维四年级C册教材第五讲“有趣的年龄问题”,教材中是这样进行情景导入的:

比比谁的年龄大

数学课上,蓝博士让小多多和小马虎比一比谁的年龄大一些。小多多今年9岁,小马虎今年7岁,小多多神气地对小马虎说:“我比你大2岁。”小马虎不服气地说:“大2岁有什么了不起,2年后,我们俩不就一样大了。”说完之后,同学们都大笑起来。你们知道同学们为什么笑吗?(提出疑问,激起学生讨论。)

这样在授课之初就引出了一个学生在解答“年龄问题”中经常会出现的小笑话,既帮助了我们后续的授课,又富有趣味性的揭示了课题,可谓一举两得。所以在我们应尽量选取有趣味性的导入辅助教学。

5)针对性原则

加强针对性,切忌漫无目标。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为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出示了“动物园里的一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

生1:我发现小河里的有水! 生2:我发现小兔在河边跳舞呢? 生3:我发现小鸡在吃东西,不知道是捉虫子还是啄米?

生4:我还发现有两座房子,那是小兔的家还是小鸡的家?

10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教师也在肯定中不断的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有很多新的发现。可想而知,这堂课要想游刃有余地完成下面的教学任务将会困难重重。

【情境导入法】

如果教师这样来问:草地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呀?(兔子和小鸡)你可以根据图提出哪些加数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兔?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两个两个数一数,并列出加法算式)2+2+2=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鸡?你是怎样数的?(动画三个一圈)你能列式算出来吗?3+3+3+3=12(只)。这样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引导,逐步将学生能够接受的加法计算延伸到乘法的计算当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形成过渡,不是盲目的观察,而是有针对性的在发现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元素。

6)认知性原则

情境导入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忌跨度太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导入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小学生抽象思维并不完善,还不具备推理能力。所以只有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认知水平相符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才会主动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基础,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否则,教学中将会让教师陷入被动局面。

例如金思维四年级B册第一讲《计算技巧》一节,教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程度,让学生自主列式,并将“+、-、×、÷、( )”填进算式中。这道题实质上是一个一题多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自主发挥,用尽量多的办法来解决。

7)适度性原则

情境导入的分寸要恰当。忌喧兵夺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境导入的目的之一,但是情境的创设,不管问题的提供方式是否新颖多样,营造的氛围是否轻松活泼,最终要达到为课堂教学服务、引起学生数学思考的目的,因而要控制好时间,掌握好度。防止导入环节喧宾夺主,妨碍学生对主要信息的获取和理解。

4

例如北师大版金思维四年级A册第五讲“方向与位置”一课,一位老师先播放在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画面,有阅兵式军人行进队列,学校广播操学生队列,电影院座位,教室中学生座位,运动员比赛位序等等,各种画面不断变换,让人眼花缭乱,最后再引入平面内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尽管这些内容与教学相关,但老师花了近5分钟时间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例子太多而且雷同,干扰了学生对主要问题的思考,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8)联系性原则

情境导入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忌脱离实际。

学生在学校之外,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而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从学校里所获得的经验比日常生活经验更多,更重要。基于这些经验,学生才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课堂教学如果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那么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将得到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讲金思维四年级A册第五讲“平行”这一概念时,有的老师举的例子是“滑雪时要保持平衡,两根雪撬必须保持平行”,而我国部分地区的学生见到和参与过的滑雪运动的很少,这个例子与他们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有的教学时便换成例子“我们课桌椅的摆放、做操时站的队伍要整齐美观,行与行之间必须保持平行”。这种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接受。

二、情境导入的方法:

掌握情境导入的方法,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新知。

1)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玩。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创设情境时,我门可以选取与此讲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生活趣事、谜语、顺口溜等相关内容作为情境切入口。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教金思维四年级B册第六讲《因数和倍数》这一节的时,老师事前在黑板上悬挂红蓝两个不同颜色的会移动的圆环,并在红环上写上“12的因数”,蓝环上写上“18的因数”。接着把写着l、2、3、4、6、9、12、18、这些数的卡片分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来做贴数游戏。游戏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学生的注意定向,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本课的教学目标。贴数过程中,那些持有公因数卡片的学生,一时不知自己该往哪个 5

情境导入法(三)
故事情境导入法陈立波

利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

辛寨小学 陈立波

我在十五年的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用“故事情境教学法”来创设情境,这种教学法,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在教学《体积与体积单位》时,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这种导入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高了,兴趣也更浓了,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之下,在故事背后深厚的数学内涵之中,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激发创造性思维,陶冶良好的情操。

实践表明,“故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情境导入法(四)
地理教学中情景引入法的应用

  摘要:在目前的中学地理教育中,特别是在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学生不愿学。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中进行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情境引入方法的应用是很重要的。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觉地、专注地投入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中。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案例;问题;情景引入法
  目前高中地理教育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地理作为文科本科升学考试科目而受到极大的冷淡,特别是在实验中学学生底子较差,一般以专科为主要目的的学生不愿学。改变这种局面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成功的教学活动应是伴随着学生浓烈的兴趣产生的。在浓烈的兴趣下,学生的潜能能得到充分展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景引入方法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一、创设游戏导入情景,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意向心理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地理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也决定着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与速”。兴趣是意向心理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认知驱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使用游戏法导入新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成为情绪高、兴趣浓、求知旺的教学主体角色之中。
  案例:在高二教材区域地理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活动形式来复习知识点。地图旅行游戏活动:
  ①去哪里,看什么”
  将世界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放映到PPT上,讲台上放个盒子,把写好两个地名的小字条放在里面,分别代表出发地和目的地,学生依次上台抽取,自己宣读。然后用教鞭指出前往该地区的交通路线,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两地的气候类型,目的地的名胜古迹。教师应评定是否正确。如抽出的字条是成都、北京。那么回答可以是:从成都出发,做火车经宝成线、陇海线、京广线到北京;成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名胜古迹有:长城、天安门、故宫等。
  ②“我是导游”
  假使你是导游要带领一个团去某地旅行,请为游客讲解当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目的地学生可自己挑选,但是不能重复。
  ③“旅游归来”
  外出旅游的同学可用地图给同学们介绍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及沿途见闻。
  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学生的选择较多,学生描述的地方既可以是亲身到过的,也可以是自己向往的地方。这样的形式也是对所学地理知识的一个检测,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考察了他们把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以及利用地图的能力。
  教学活动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动手制作游戏既可以是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带着兴奋的情绪进入新课,这样引入新课,有活泼的形式,有紧张的情节,有逼真的表演,有热烈的场面,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趣设疑导入情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进入一堂课的学习。〖TP吕益萍.TIF;%50%50;Z5mm,Y〗
  案例1:在讲欧洲的农业和工业时:
  a.观察图8.19欧洲人的饮食图片,说一说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到哪些食物?
  b.这些食物大部分来自什么生产部门?这说明了欧洲西部该生产部门比较发达,为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了解欧洲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得出这种饮食习惯深受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案例2:讲西亚时联系1990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在讲述能源问题时插入介绍,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首先提问: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为何那么卖力,出兵出炮,充当世界宪兵?日、德等国为何如此慷慨解囊,支付巨额军事费开销?(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石油产销的波动必然导致石油价格的波动,从而波及美、日、德等西方石油进口大国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美国打打停停,与日、德等列强讨价还价?(军事是美国的一张王牌,军火是美国一大支柱产业,约占每年财政收入的1/10,敲山振虎是他奉行的一贯手段,推销军火是他的目的。)纽约、东京、伦敦的同期股市行情如何?(暴跌!)香港股市与中国大陆股市为何波动幅度明显不同?(香港经济对外依赖大,波动幅度也大)等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听后,个个若有所思。从而也深刻理解了能源危机的实质。(并不是能源生产总产量不足,而是地区产销不平衡。特别是少数大国的控制加重了这种危机。)其他热点问题,巴以冲突、台湾问题、南中国海争端、香港回归十周年等等。
  “学则须疑”,但并非问题越多越好,要讲究一定的艺术,需要谨慎的是,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紧扣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切忌问题过难过大,同时,设疑还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既要有拔尖,也要有基础,要因材设疑,以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导入情景,激发兴趣。
  当优美的旋律和壮观的画面在课堂播放时,可在学生中产生非凡的效果,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案例1:讲述“中国的人口”时,可以通过播放录制自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节目《别挤了》,学生们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众多的乘客你推我攘的挤上公共汽车的场面时,情不自禁地说:“人太多了。”此时教师及时点拨:“大家都看到了我国人口的特点之一就是多。2000年11月1日凌晨0点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12.956亿。这么多的人口在中国是怎样分布的,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这次课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很自然的将注意力集中到本次课的学习中来。   案例2:我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为了成功导入新课,首先播放了一段有关飓风的录像,只见狂风席卷着乌云呼啸而来,巨浪排山倒海地冲向陆地,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屋被摧毁,地面的物体随着凄厉的呼啸声在空中飞舞……或播放2008年南方雪灾实况,看完这样的画面以后,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下来,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这是什么样的天气?”“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在学生讨论之后,导入新课:“天气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今天就要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天气系统,学习有关天气的各种知识。”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我的这节课的导入使学生一下子兴奋了,不知不觉的一节课就过去了。调动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靠粉笔、黑板,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新课的导入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学生提不起学习新课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影响教学质量。倘若在新课导入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则教师能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
  总之,老师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够把导入内容和新课成功地结合起来。要想设计恰当的导入方式,需要我们地理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博闻强记,日积月累,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熟悉地掌握多媒体技术,才能设计出恰当而又有积极作用的导入方式,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四、介绍故事,激励求知导入情景。
  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大乐趣。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呤十遍还不一定就能记牢,而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听一听就能较完整的复述给别人听。所以通过讲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
  案例:1:学习东亚季风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三国故事中借东风的故事。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可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应允借东风相助。
  引入问题:火烧曹军为什么需要东风?他们的地理位置如何?诸葛亮为什么能借到东风?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就能更有兴趣去学习季风的相关内容,并掌握重点内容东亚季风的风向。
  案例2:讲解海陆风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了激发学生探究这部分内容的热情,我先给学生讲了个侦探故事。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海边的度假小屋发生了一起谋杀案。神探根据线索抓了两个嫌疑犯甲和乙去警察局问话。神探问他们案发当晚两个人在哪里,甲说:“当晚我在海边漫步,和风迎面吹来,让我觉得心旷神怡,整个晚上我都在吹海风。”乙说:“我站在沙滩上望着大海想心事,感觉凉风从后背袭来,真是阴风阵阵,凉风嗖嗖,怪让人害怕的。”神探根据他们的话马上指认出了准确的凶手。
  引入问题:你们知道凶手是谁吗?海陆风的形成原理是什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个个跃跃欲试想找出凶手是谁,所以马上开始热烈讨论并很快掌握了海陆风的知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相关的地理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巧妙地运用地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原本平淡、枯燥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鲜活了,学生更喜欢学习地理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更深地体会到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他们学会关心自己周围的生活,更多地习惯于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了
  导课总结:课堂导入能够新颖有趣,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一节课好的开头,等于把全体学生的心带进了课堂,因此精彩导入的创设需要我们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台阶或过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把新课的概念规律掌握好。
  参考文献:
  [1]潘泽英.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地里游戏活动
  [2]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地理故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导入法(五)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十法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如果教师能用几句言简意赅、精巧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拉开“帷幕”,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对整堂课的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助力。但是“万事开头难”,要想吸引学生,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的导入上多动脑筋,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头,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以下新课导入的十种方法:

  一、背景导入法
  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与本课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引起学生注意,这样的导入方式即背景导入法。背景导入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背景导入法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有着明显的效果。
  二、谈话导入法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文题目有关内容,与学生交谈,从而导入新课。如,在上《用冰点火》一文时,我组织学生交流哪些物品可以用来点火。学生们有的说火柴,有的说打火机。我告诉他们不仅火柴,打火机可以用来点火,其实寒冷的冰也可以用来点火,这样在揭示课题前学生自身经历了一个思维的过程,对于老师所说“冰也可以用来点火”充满了好奇,在接下去的课文教学中他们一直兴趣盎然。
  三、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指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向学生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的导入方式。一般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问题导入法又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即教师提问导入法和学生提问导入法。与教师提问导入法相对的就是学生提问导入法,学生提问导入法就是学生自主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问题导入法简单易行,比较容易掌握,因此被运用得比较广泛。
  四、音乐导入法
  音乐情境导入,不仅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向学生展现了语文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的魅力之所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强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机会,实现多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利用其他学科的有效资源,有效实现语文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在语文课堂的导入中,采用音乐导入法就是这一特性的体现。
  五、时事导入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
  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穿插进与现实相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突出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在课堂的开头,结合时事进行导入,除了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课文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和情感延伸到生活当中,突出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六、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导入方式之一,因为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充满乐趣的,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但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游戏方式,更要在课堂上控制好游戏进行的时间。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游戏导入法的优势和作用。
  七、复习导入法
  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先帮助他们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这就是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⑴复习同一篇课文中知识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用在课文的第二、三课时的教学导入当中;⑵复习之前学过的其它课文和知识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就相对较为广泛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导入新课,通过巩固旧的知识引发对新知识的教学,打破单篇课文的界限。这就是复习导入法的主要特点。
  八、抒情导入法
  抒情导入法就是在还没有正式进入课文教学时,教师先用带有丰富情感的语言进行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情感上进入课堂,为接下来的教学先做好情感准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抒情导入法的特色就在于以“一条富有事情和审美的清泉”串起了富有抒情色彩的语文课堂。
  九、插图导入法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我在上《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我出示了课文中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插图 ,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你们带来了谁?”学生回答“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的故事。”
  十、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中的趣味,让学生在“乐中学”。情境导入法虽然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导入法对教师本身的课堂组织和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注意控制课堂的纪律,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出现,使自己所创设的情境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总之,新课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程小学生语文课堂导入方式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及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选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才能使学生具有新奇感,让他们总保持“乐学”的精神状态。课堂的导入贵在创新,重在实效,它既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运用,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应不断地对新课的导入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大胆尝试,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ziwo288457/

推荐访问:桃花源记情境导入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