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来源:工作总结 时间:2016-04-26 11:13: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工作总结】

第一篇:《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上册)

一、元谋人

北:P2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P3-P4)

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

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一 )河姆渡遗址:

北:P9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臸石器,还用动物骨骼臸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

北: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普遍使用磨臸石器。

P9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北:P1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P14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北:P15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考试说明]国家的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夏朝建立的史实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臸到王位世袭臸的演变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臸代替了禅让臸。

三、西周分封臸

北:P28分封臸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臸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分封臸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P29分封臸的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臸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四、商鞅变法

1.主要内容

北:P43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编臸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臸;推行县臸,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2.历史作用或影响

北:P44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试说明]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陈胜、吴广起义

北:P66 陈胜、吴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二、张骞通西域

北:P81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P82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臵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

北:P83 《丝绸之路示意图》

P83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P84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北: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P69—72,P71《秦统一文字表》和《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 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经济、文化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臸,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书同文(统一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军事上:修万里长城

作用: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臸度。

五、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北:P74—76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上: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加强监察臸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

军事上: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对外交往:开拓了丝绸之路。

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六、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及评价秦始皇、汉武帝

[考试说明]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北:

P102 官渡之战,P103赤壁之战,P105《三国鼎立形势图》

魏、蜀、吴建立

220年,曹丕,魏,洛阳

221年,刘备,蜀,成都

222年,孙权,吴,建业

二、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南方比较安定。

三、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北:P115

改革内容:(1)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要求南迁的鲜卑人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改革作用: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如胡食、胡服、胡床、胡乐、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

一、隋唐科举臸度:

北:P20科举臸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臸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臸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

北:P13-15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臸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北: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图)

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略

[考试说明]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北:P75-76 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为元世祖。

[考试说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清朝设臵驻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2)戚继光训练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肃清。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北:P105—106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在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地在台湾登陆并迅速包围了入侵的荷军。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和其他国家也起到保护作用。

六、雅克萨之战

北:P106—107 沙俄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685年,清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战败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七、郑和下西洋

北:P127-128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P128-129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废止。

八、“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历史影响

北:P129闭关锁国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臸上。

北:P130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臸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试说明]科学技术

一、司母戊鼎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二、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共同点:

(1)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臸成全身麻醉药剂“麻费散”。

第二篇:《初中历史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初中历史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培训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握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都是一种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及思考所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传统的历史课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往往只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在个体思维上的差异从而导致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的添鸭式教育不仅只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而且还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对教师所讲是“听而不闻,学而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则是:死记硬背硬后的生搬硬套,最终的结果则是学生对本科目从没有兴趣到厌恶。

改变过去教师为主,学生主辅的添鸭式教学。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面对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必须做出一种选择,做出相应的变革,教育要由原来的“受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因此,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是教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规律、教方法。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成为“会学习的人”,这才是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治史的相关理论: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历史研究方法,基本史学理念,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从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历史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成果的形成等过程,培养学生读史治史的能力。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注重的是过程,历史结论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历史的社会功能在于能以古鉴今,从历史中

汲取经验与教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电影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收复新疆?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小老师,就某一个专题的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

教学的一切活动以社会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新时期的人才要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和优秀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确立现代历史教育观,追踪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深化和拓宽学科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历史教学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在开发教学资源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在利用时教师要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利用课程资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历史内容离学生很遥远,学生学习不感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搜集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加以利用,学生就会感兴趣,就乐意去学。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变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

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第三篇:《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总结(一)

一、在历史课教学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文本的图文资源,设计富有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课问题,让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并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化为自己的“新血液”“新骨肉”主动发展形成智能。成功的历史课教学设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努力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因此注重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尤为重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一、尊重历史真实,巧设趣味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去挖掘,才能发展它。”教师在的问题只有趣味性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情感。如果问题平谈无奇、索然寡味,学生便可能疏于回答或应付了事。在教学《中国历史》(秦汉部分)中有这样一道探究题:在一部历史剧中,刘邦的妻子(即后来的吕后)因躲避兵乱逃进一座尼姑庵中,编剧、导演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纳闷了:编剧好像没错呀!吕后是女的,当然是躲进尼姑庵呀!这符合情理,殊不知,却不符合历史真实。尼姑庵属于佛教寺院,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显然,他的妻子吕后只能生活在秦末汉初,而不可能活到西汉末年。

二、设问方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人说:“历史知识是一成不变的,而教学方式则是多变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中心内容,注重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性,变换不同的视角来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可设问:①中英两国相距遥远,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 ②鸦片战争是否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

致?为什么? ③爱国军民浴血奋战,但最终中国仍然战败,当时的中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呢……以此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其主体意识,锻炼思维能力。总之,问题要设在关键处,设在重难点上,要在平淡中起波澜。要根据课堂需要,不可盲目设问,也不能连珠炮式的发问,必须要注意灵活多样。

三、设问要注意逻辑性、层层深入,化繁为简,轻松释疑。

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历史知识,教师设问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特殊到普遍,还要讲究问题的前后逻辑,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如:在讲《中国历史》(第四册)第一课时,涉及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建立、北洋奉系旧军阀的灭亡、“济南惨案”、“皇姑屯惨案”等众多的知识点,如果平铺直叙,学生就会云里雾里,难于理解。可设计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北伐?”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即广东国民政府组织的第一次北伐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半途而废,吴、孙两派军阀虽被消灭,但奉系仍存,而国民党反动派为统一全国,也不会容忍奉系军阀的继续存在,所以要北伐。在讲到“济南惨案”时,教师又可接着设问:“第二次北伐既然是讨伐奉系,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会出兵干涉?”这个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

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支持军阀混战,奉系的支持者是日本,如果奉系倒台,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将受到极大损害,因此日本出兵干涉,制造了济南惨案。在讲到“皇姑屯惨案”时又问:“既然日本支持张作霖,为什么又要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他?这不矛盾么?”由于有前面的问题铺垫,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史事分析就迎刃而解了:张作霖没有完全答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全部条件,日本人认为张已不易被它控制了,所以炸死了他。又可进一步启发:“那么,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有何目的?”“那当然是要扶持新的„工具‟,以便控制东北。”这样层层深入,逐步释疑,让学生们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轻松地理解历史知识。

四、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理论性强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和心理特点的限制,对历史课本中有些理论性的知识还不易接受,因此课堂设问时不能太深奥,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世界古代史中《汉谟拉比法典》有一段引文:禁止理发师将奴隶的标志剃掉,否则,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该如何理解?可先谈由于奴隶主数量太多,奴隶主们为了区分便将自己的奴隶做了可供辨认的明显标记。再设问:“请问奴隶主给自己的奴隶做标记这种现象与我们农村家庭中的什么现象相似?”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想到了农民饲养家畜时为区分各自的牲畜,在其颈项、尾巴或翅膀上做了相应的明显标记来区分,以免混淆。通过这一例子,同学们很容易又联想到问:“奴隶的命运与牲畜

有何本质区别呢?”又再进一步引申……奴隶实际是被奴隶主看作牲畜,甚至连牲畜也不如。也可联系中国古代史中“匹马束丝换五个奴隶”进一步说明奴隶的地位之悲惨。

总之,历史课设问的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设问时要掌握好度,让枯燥、烦闷的历史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运用。

二、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

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

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

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

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

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 1927:领导南昌起义;

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

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

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

第四篇:《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 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 领导人为洪秀全

第3课 收复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 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 戊戌变法

1895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帝

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们创办了《万国公报》,又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898.6~9百日维新

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颁布以下便法令: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戏仿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训练新式军队等

此次变法被成为“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第8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后有建立统一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成立在日本

中国同盟会又成立机关刊物《民报》以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10.10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胜利后,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建立《新青年》

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性质:1.新文化运动是我过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9.5.4,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发动五四运动

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意义:无私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内容:1.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施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

1924.5,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6,开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后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1927.8.1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9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10开始长征。

1935.1召开遵义会议,内容:1.集中权利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1935.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10,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前几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人民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931.9.18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37.7.7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有称“七七事变”

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937.12南京大屠杀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937.9平型关大捷。意义:这时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8台儿庄战役。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8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5.7中共七大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1946.6——1949.3内战

蒋介石给毛泽东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1.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1945.8到达重庆目的:1.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2.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篇】

重庆谈判结果:达成和平见国的“双十协定”。

1946.6蒋介石队中原解放区进行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3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1947,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

第18课 战略大转移

1948.9~1949.1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9~11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意义: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1848.11~1949.1淮海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意义: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9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工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4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

1949.4.23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放弃高管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些民族工业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2.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征: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发展。2.比较落后3.集中在轻工业部门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初轮船,火车传入中国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假设有线电报

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也传入我国。

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1897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辛亥革命后,1.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2.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3.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905——1909,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意义:这时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得榜制造纯碱

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编《海国图志》一书,接受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戊戌变法时期启蒙思想家,著《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步观点,激励人们自强。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戊戌变法时创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095年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鲁迅,文学巨匠,《狂人日记》,《孔乙己》

美术大事徐悲鸿《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郭沫若创作了《屈原》历史剧

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创作小说: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五篇:《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1、历史的学习可以寻找一个兴趣的切入点,进行切入。例如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对于历史的兴趣。了解历史,爱上历史。兴趣是学习的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2、历史教科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阅读历史教科书,可以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另外我们可以在课外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3、充分利用历史知识,时刻表现你的历史知识,历史才能,如果你拥有对于历史的充分课外知识你会在其中变得尤为突出。有时候炫耀,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4多做题,但题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通过做题,了解历史的题型,进而了解相关的知识。

5、对于历史知识汇总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点不能记杂,记乱。应该理清层次,分明主次。例如;通过年代记忆法从古到今记忆。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比较好,能很好的理清层次。还可以通过类别记忆法进行记忆。

6、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因此记忆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建议通过不断的记忆,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还可以通过记忆术来记忆,不过记忆术的学习比较困难,但是一但学会,受益无穷。

第六篇:《初中历史研修总结5篇》

总结一:

这不仅是一次教育新理念学习的丰富大餐,而且是不可多得的教学经验交流自助餐。几天的学习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远程研修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培训,对于历史新课程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一、怎样让我们的历史教学进行得更好。

这是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初中新课程实验于2015年启动,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中历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面向21世纪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引发了教材编写、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

1、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教师要通过对话教学、情境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并组织学生研究性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愿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鼓励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初中历史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学会阅读,学会与教材文本对话。教师的责任不是直接教教材,而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教材,鼓励学生自己与教材对话,然后针对学生自学教材中发现与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高明不是脱离教材另起炉灶,旁征博引,而是靠教材搭起师生的互动平台,捕捉契机,传授方法,启迪智慧,引导价值。这一切都必须源于教材;都必须立足于个性化地解读教材,不仅要读懂而且要读通教材。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领导每次来听课都说我们穿新鞋走老路”,这话确实不假.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增强了克服新课改面临的困难的信心

回首几天来的对课改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我对历史新课程改革从茫然不知所措到实践中努力感受迎接新课程再到今天初步领悟发展新课程。尽管新课程新课改面临困难多多,如:内容多、难度大,课时显得紧张;教师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薄弱,部分学生跟不上新课程;新课程实施后,课程资源(图书资料、设备、网络资源)显得非常贫乏;学校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新教改的教学管理针对性不够;教师、学生很难“动”起来,等等。但通过学习培训增强了我克服困难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储备,借他山之石来推进课改工作。

总结二: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历史教育的目标、内涵和本色,就是在通过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历史发展的基础脉络、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基本史实呈现的基础上,充分地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于能够打开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尤其是掌握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即能够全面地、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发展地认识社会事物,他人和自我。”简而言之,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发展能力,更要学会关心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内心,学会理解社会、他人,从而能够正确地看待、处理自身的、身边的、社会上的事和物。【初中历史研修总结5篇】初中历史研修总结5篇

初中历史新课标是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与原来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新课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以新课标为灵魂而编写的初中历史新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

新课程下,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同时,合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也应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重要转变之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增强历史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感性的认识历史。如:在讲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内容时,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概况。然而,对于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的讲解,仍可采用传统的历史讲授法,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一内容,如果缺乏教师深入浅出地的讲解,会大大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实践证明,实施新课程,不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彻底否定,而应是一种发展和超越。毕竟,再高明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只是历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再新颖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历史新课程下,教师既要用好启发式、讨论式的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教师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同时,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也提倡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稍不甚就容易异化成“以学生为中心”,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因而,在中学历史新课程的课堂上,学生“学”历史的主体地位的确定,应该是以教师“教”历史的主导地位为前提的。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努力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摸索,在教学中改革,不断创新,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

总结三:

回顾这些天来的研修学习的情况,可谓繁忙,每星期,我们除了学校的正常工作之外,还要观看将近几个小时的视频研修,之后还要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作业,观看别人的作业,写出观看后的体会和评价。通过研修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发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学习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下面简单加以总结。

通过参加远程研修,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使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体育教学的魅力,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我更加热爱这份职业。研修平台上的各种专题学习使我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自身发展提高都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每天工作生活的同时,看视频、资料,写评论、作业,网上研修忙。专家给的文档及视频资料、学员们的精彩作业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我不忍错过,不能细看的就下载保存,留待以后细细品读。

通过此次研修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学教改观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第七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5篇》

反思一: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不会厌学。

一、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着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

三、比较分析法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大多简单雷同,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同,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四、从人性角度讲述历史人物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该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官僚的权利欲,他完全是带着对天下难民的博爱而担当起政治使命的”。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反思二: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历史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这次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值得高兴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历史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历史教材只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融入历史的海洋,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历史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历史,能够使用历史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初中历史教学反思5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5篇。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历史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历史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历史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历史,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反思三:

曾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育学家波斯纳也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明确强调了反思的作用。

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能促进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

诚然,教学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它是教师再次备课的必要补充、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好办法、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更主要的是: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呢?怎样撰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呢?本人认为主要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二者相互促进、提高授课的时间内容安排得当

一、首先,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要使学生感知历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分析、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要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系,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三个农民谈《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上交剩余产品的无奈用活动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 述。

三、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对自己或别人的课认真进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补救,取长补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

总之,不进行教学反思,以后再叫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简单重复。教师教学水平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来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反思教学中的得、失、,疑能使我们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四: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107583/

推荐访问: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5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