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来源:党课专题 时间:2016-08-17 10:40:3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党课专题】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共同打造美丽中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共同打造美丽中国

作者:范晓旭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5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 梦想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93-0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这一铿锵有力的生态文明宣言,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后,正处于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探索一种更高层级的发展阶段,树立新的社会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因此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生态文明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转变。它是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新的文明时代转折的阶段。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概括。简单来说,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不仅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且提出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要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提出的又一科学内涵,是对生态文明战略任务的新部署。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生态系统破坏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全面短缺的形势,能源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为了应对挑战,在转变生产方式的思考中,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模式”,走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准备和酝酿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立足于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规律,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明确了生态文明是社会主

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更适应了世界发展的新潮流,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初步形成阶段

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行动纲领,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和完善阶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战略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位,明确其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的战略部署,并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作为总的要求,为主动应对和有效解决我国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以生态文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正式开始。

(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成熟阶段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承诺将“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传给子孙后代。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党的行动纲领第一次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信心和决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日趋成熟。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一步步化为现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二)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上) 课程的考试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上) 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区别的是( )。

A.用生态危机理论代替经济危机理论

B.用异化消费来补充劳动异化

C.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代替经济危机理论

D.用期望破灭理论和稳定经济理论作为解决危机和异化的出路

2. ()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A.1972 B.1983 C.1987【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D.1992

3. 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以()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A.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B.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C.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D.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4. 十八大报告里面专章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是第几部分( )。

A.六

B.七

C.八

D.九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5. 根据十八大的有关论述和“十二五”规划,我们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向( )方向发展,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A.规模化

B.集约化

C.标准化

D.现代化

6.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了三条红线,叫( )。

A.18亿亩农田红线

B.水资源储备红线

C.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

D.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7. 迪克尔认为外在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果不是在我这个人的认识范围内,就没有任何意义。

正确

错误

8.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

正确

错误

9. 1992年,联合国发表了一篇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正确

错误

10. 迪克尔认为外在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果不是在我这个人的认识范围内,就没有任何意义。

正确

错误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三)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下) 课程的考试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下) 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只有()文明属于后工业文明或者后现代文明。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生态

2.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A.新能源

B.新能源汽车

C.生物技术

D.机械制造

3. 生产生活空间,是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优化和重点进行工业化、()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A.信息

B.现代

C.城镇

D.绿色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4.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主义的症候。

A.资本

B.社会

C.封建 D.现代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两条横轴包括()。

A.沿海

B.路桥通道

C.沿长江通道

D.沿黄河通道

2.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包括()。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A.反元话语

B.反中心论

C.反二元论

D.反体系性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循环经济主要涉及到生产领域,也涉及到流通领域,不涉及消费领域。

正确

错误

2. 在思想观念层面,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征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正确

错误

3. 根据十八大的有关论述和“十二五”规划,应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

正确

错误

4. 后现代主义思潮重批判、轻建设,容易导致虚无主义。

正确

错误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共同打造美丽中国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 梦想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93-0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这一铿锵有力的生态文明宣言,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后,正处于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探索一种更高层级的发展阶段,树立新的社会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因此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生态文明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转变。它是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新的文明时代转折的阶段。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概括。简单来说,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不仅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且提出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要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提出的又一科学内涵,是对生态文明战略任务的新部署。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生态系统破坏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全面短缺的形势,能源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为了应对挑战,在转变生产方式的思考中,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模式”,走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准备和酝酿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立足于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规律,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明确了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更适应了世界发展的新潮流,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初步形成阶段
  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行动纲领,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和完善阶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战略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位,明确其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的战略部署,并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作为总的要求,为主动应对和有效解决我国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以生态文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正式开始。
  (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成熟阶段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承诺将“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传给子孙后代。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党的行动纲领第一次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信心和决心;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日趋成熟。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认真总结践行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经验,深刻反思传统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提升和飞跃,更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所做出的新的战略抉择,必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确定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国100周年时实现现代化的双重目标,确定了“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布局之一,也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随着我国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受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也因此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协调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建设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需加大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否则,势必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所需民心所盼
  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得到拓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生存环境受到污染,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都会受到威胁,幸福感随之降低。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既属于当代人,也是子孙后代的。生态优良,世代共享;生态恶化,祸延子孙。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民心民意的重大决策。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不再是梦想
  党的十八大与时俱进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既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提升,也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美丽中国是要我们的生活环境绿色环保,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美丽中国是要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人定胜天”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是要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行动纲领,美丽中国梦想必将实现。
  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让绿色更多,青山更美,让空气更清新,而这些,也正是群众的呼唤、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坚持节约资源优先、保护环境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4]。
  第一,实干兴邦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5]只有脚踏实地地奋斗,扎扎实实地工作,我们才能无愧于人民的期待和历史的责任。“美丽中国”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行动,成功缘于实干。实干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
  第二,攻坚克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美丽中国”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在实现“美丽中国”的征途中,可能有“深水区”,也可能有地雷阵,这也就需要我们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阻,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突破制约“美丽中国”实现的藩篱,摆脱阻碍“美丽中国”实现的羁绊,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美丽中国”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第三,求真务实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求真务实,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实现,靠的是我们踏踏实实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一切工作都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只有这样“美丽中国”的梦想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0-10-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5]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五)
弘扬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乡村

  摘 要:文章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进行了系统论述,同时指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文章重点提出宁强要用生态的理念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用生态的方式谋划休闲旅游先行区,用生态的思维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引领者,为美丽中国、美丽陕西建设书写属于汉水之源、氐羌故里的美丽篇章。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措施 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121-01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生态环保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生态文明是理念的升华,美丽中国是未来的目标,永续发展是庄严的承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重要前提,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是根本要求,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是强大支撑,社会和谐人人共享是基本特征,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著标志。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伴随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而应运而生。建设美丽中国,陕西具有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美丽陕西,着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美丽陕西,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发展之路;美丽陕西,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在山川、美在文化,更美在人文、美在生灵。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机遇、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打造美丽陕西,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陕西应有的贡献。
  宁强县位于陕西西南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关天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结合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属梁洲,县境金牛峡、五丁关等气势磅礴文人墨客多有吟咏赞誉。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60%以上,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三千里汉水源头、三千年氐羌故地,自然与历史的多重偏爱、山水与人文的美妙融合,使宁强成为宜业宜游宜居的魅力之地。
  作为山区县,资源在山水,潜力也在山水。宁强发展完全可以摒弃常规模式,按照“经营环境”和“享受环境”的全新理念,让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得到充分显现。走出一条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道路。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对于宁强“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也是建设“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的生动实践。建设美丽乡村,宁强县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要善于发挥优势、勇于抢抓机遇、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引领者,为建设美丽陕西做出贡献。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实现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
  一、要用生态的理念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
  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是基础、是根本,只有通过产业发展才能使更多的农民富起来。靠山吃山,用生态的理念,依托于特色优势,促进特色发展。坚持培育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有机统一,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按照“一区多园”模式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调整优化传统产业,推进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引导社会资金打造环保型新兴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及深加工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方向转变提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药用植物开发、生物中药为重点,打造陕南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基地。实施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力打造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进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更多特色知名品牌。着力推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型,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二、要用生态的方式谋划休闲旅游先行区
  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美丽乡村建设要尊重这种自然之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宁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生态旅游县。在宁强,可以说每一个村庄都有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汉水之源、氐羌故里”成为都市人体验乡村生活的首选地。正是这种文化内涵的提升,不但提升了宁强旅游的知名度,而且联动了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发展。因此,要培育发展以生态、文化禀赋为基础的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绿色生态健康产业,做好经营乡村、经营农户这篇大文章。通过诚信经营,发展以“青山、碧水、野趣”为特色、“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经济,精心打造都市人向往的美丽乡村。
  三、要用生态的思维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涉及农村整体环境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性变革的革命。因此,要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更加优美。要按照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面融入。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互动、示范带动、覆盖全县的总体要求,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将全县所有村全部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城乡统筹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要顺应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转移的趋势,针对进城农民研究制定由就业居住转移向身份保障转移的有效办法,让农民真正融入城镇、变成市民。另一方面,要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通过中心村培育推进村庄集聚,提升农村人口的居住集聚度,在村庄集聚过程中推进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盘活,让农民共享现代文明。
  行得春风,必有秋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美丽乡村建设将让宁强升值中的区位优势、释放中的资源优势、增强中的产业优势、提升中的人文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显现,一定会早日把宁强建设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的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大县,为美丽中国、美丽陕西建设书写属于汉水之源、氐羌故里的美丽篇章。
  参考文献
  [1] 吴玲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 江泽慧. 弘扬生态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N]. 人民日报,2013-01-11007.
  [3] 袁传胜. 弘扬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新余[J].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2,22:31-32.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336390/

推荐访问: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