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2 12:29:2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一)
“石敢当”文学

追本穷源"石敢当"

“石敢当”,亦名“泰山石敢当”、“石将军”、“石神”等,四川人则叫吞口,是普见于我国民间的一种建筑风俗事象。通常是在家宅大门边外墙边,或街衢巷口、桥道要冲、城门渡口等处,立一块石碑,亦有嵌进建筑物的,碑上或书或镌“石敢当”三字。俗信其作用有三:一是辟邪,二是镇鬼,三是祓除不祥。而在山东一带,旧时尚有这块石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的神通,所以又叫“石大夫”(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

镌立“石敢当”的习俗从何时起,“石敢当”镇鬼辟邪的威力又是从哪儿来?历来有许多争论。

民间传说,明清之际,凡在广东徐闻县衙坐大堂的知县,都不出三个月便死在任上。到了清康熙初年,有个新知县上任前恐蹈覆辙,特请风水先生前往勘察,方知县城内有一座宝塔的阴影正落在县太爷的公案上,历任县令都因承受不住它的压力而死。风水先生认为宝塔再高高不过五岳,五岳中泰山独尊,只有泰山的石头敢于抵挡它的阴影。知县听后忙派人请来一块泰山石,镌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立于县衙的大堂前,然后才接印到任。从此,徐闻县再也没发生过县令暴死任上的事情。奇闻传开后,人们纷纷镌刻“泰山石敢当”石碑砌在门口,立于街巷,用来解煞辟邪。没有条件去泰山请石的,就地找一块石条,只要刻上“泰山石敢当”或“石敢当”,同样管用。

还有一种传说,谓三国时名医华佗去泰山采药时,带回一块泰山石,上书“泰山压顶,百鬼宁息”八字。当巫人装鬼来害他时,他就举泰山石将其击败。百姓听说华佗用泰山石能镇鬼魔,便到山上采石,凿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竖在宅墙上避邪。

类似的故事,在山东泰安和全国各地还有许多。民俗学家将其归纳为“泰山石富有神力说”,掩隐在镌立“石敢当”现象深处的民俗信仰,实际上就是古人对泰岳的崇奉。

另有一种观点,谓“石敢当”实有其人,民间镌立石碑镇鬼的习俗源起于对他的崇仰。不过同一种观点下,却有不同的说法,撇除带有幻想色彩的民间传奇不说,仅学人诉诸于文字的便有好几种。如据明杨信民《姓源珠玑》称,竖立“石敢当”的风俗当从五代开始: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卫州接受唐愍帝的召见,为防不测,由其部将刘知远推荐一个叫石敢当的勇士,袖怀铁槌,随他入见。果然,愍帝左右已设伏兵,欲杀石敬瑭,石敢当奋勇护主,格斗而亡,但为刘知远率部前来接应赢得了时间。从此石敢当以“逢凶化吉、御侮防危”的名声业迹赢得民众敬重,“故后人凡桥路冲要之处,必以石刻其志,书其姓字,以捍居民”。该书为证此言不虚,还引录了一首后人题咏石刻“石敢当”的七律诗:“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捍冲道路三叉口,埋没泥涂百战身。铜柱承陪间紫塞,玉关守御老红尘。英雄来往休相问,见尽英雄来往人。”为查考此事是否属实,清人褚人穫曾特地查阅了《新五代史》,结果发现这位格斗而死的勇士姓石名敢。但他也同意石敢就是“石敢当”的原型,推断“其曰当者,或为惟石敢之勇,可当其冲也”(《坚瓠集》)。【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

然而又有人指出,所谓镌立“石敢当”习俗源于五代的说法不值一驳,根据是宋王象之在《舆地碑目记》卷四中讲过一件轶闻:宋仁宗庆历年间,蒲田县令张纬重修县衙,掘出一块石碑,碑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利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由此可知,“石敢当”刻石至少在唐朝大历年间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的风俗是将其埋在地下的,这一条倒可以同《姓源珠玑》所引赠诗中“埋没泥涂百战身”的描述相

印证。

假如真是这样,这块“大历”碑上的“石敢当”又是怎么回事呢?明代学者陈继儒在《群碎录》中提出一种解释:他是前朝的一位勇士,五代的石敢仰慕其名声,便给自己取了一个同他相似的名字。

又有人指出,所谓“石敢当”者,既非五代石敢,也不是他因仰慕而自名的什么某朝勇士,而是一个家族的总称。此说的依据是“石敢当”三字源出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卷一,该书同后世的《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相似,是供学童发蒙用的识字课本,书中以韵文形式排列了许多常见姓氏,姓氏后皆有虚拟之名,如“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等。唐人颜师古曾为此书注释,其中“石敢当”条下注云:“卫有石碏、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后人因而领会成石氏所向无敌,敢当邪恶,并将这种家族性的禀赋物化在一块石碑上,遂有镌立“石敢当”风俗的形成。由此可见,此俗当始于隋末唐初的颜师古之后,要说代宗大历年间已有“石敢当镇百鬼”的刻石,应该没问题。

现代学者对“石敢当”风俗事象起源的诠释更多。有人认为它是源于道家的一种石神信仰:所谓泰山石有神力的观念依据,就是道家尊为地狱主宰的东岳大帝泰山神;而把“石敢当”奉作实有其人的英雄,则是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在民俗信仰中的反映。所以,将“石敢当”归结为民间风俗中自然崇拜与英雄崇拜遗留之混合物,是比较合适的。

亦有人认为,一块石条竟会产生强烈的魔力,应追溯到原始人类对石头的崇拜。

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山洞石穴里栖身,靠石制工具和武器获取食物,

里感激、挚爱和崇拜石头,逐渐视石头为有灵性的、可以祛灾降福的神圣之物。其实,石头镇邪一说早在汉魏六朝之际就已出现。汉刘安《淮南万毕术》曰:“丸石于宅四隅,则鬼无能无殃。”北周庾信《小园赋》云:“镇宅以埋石。”吴兆宜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十月暮日掘宅角,各埋大石,为镇宅。”这些习俗应为后世“石敢当”出现之滥觞。

也有人指出,将石头视为辟邪灵物特别是用巨石作为镇宅之物,既与古老的巨石崇拜密切相关,亦以巫术中的投石击鬼法为原型,这种巫术在秦简《日书·诘篇》里就有记载,将石头埋在地下或插在地面以镇妖邪则是该法术的另一种形式,自秦汉以来一直流行。

知哪位读过《急就章》的人突发灵感,把书中“石敢当”之“石”同镇石之石联系起来,便借用这个响亮的名字来称呼镇邪用的石人石碑,并得到大众的认可,于是愈传愈广,

衰。至于后来又称为“泰山石敢当”,意在强调这块镇石是来自五岳之尊泰山上的神石,进一步增强它对鬼魅邪祟的威慑力量。准此,镌立“石敢当”习俗的源头更可上推到先秦。

还有人指出,以先民的巨石崇拜为“石敢当”之渊源固然不错,但仅以“灵石”目之尚欠准确。所谓巨石崇拜的实质就是生殖器崇拜,形式上又有女阴(岩穴)崇拜和男根(石柱

区分。俗信石柱能够镇鬼辟邪,实际上就是男根崇拜的变体,即凭其狞厉威猛的外形与神秘莫测的内涵吓退鬼魅。旧时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口常有天然的石柱屹立,就有镇宅辟邪的作用,而汉族人用石条石碑镇宅制鬼的习俗在原初观念上则是与此相通的。

古人今贤的种种高论,大概已将“石敢当”的资料罗致殆尽了,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也对这个各执一词的话题来一番穷源溯流的探讨。 、“朱交 不承用不 )崇拜之经历了旧石因而从心底到唐朝,

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二)
旅游文化论文

《旅游文化学》课程论文

学 号:xxxxxxxxxxx

姓 名: 韩新宇

专业班级:13电气自动化

学 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

二○一四年五月

泰山之旅游文化

摘要: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 书法文化以及石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关键词:泰山历史文化,泰山建筑文化,泰山书法文化,泰山石文化,泰山自然景观。 正文: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被誉为中国的“国山”。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一,泰山的历史文化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它东临海,西靠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重点区域。泰山文化深厚,其古建筑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泰山周围地区包括山东丘陵的人,古称夷人,因位于东方,又称“东夷”。古代东夷人传说是炎帝的子孙,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居民,传说是黄帝的后裔,经夏、商、周三代,炎黄两大氏族群落的融合,最后融为一体,因此泰山是炎黄子孙的根源之山,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两源之一。泰山远古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是形成泰山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特殊地位的人文基础。

二,泰山建筑文化

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当然是必去的,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巧妙地借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首先是在封禅祭把序列空间的位置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到陡之势,造成登 "天梯"意境。下段是紧紧地收缩,登上南天门,骤然开阔,如同到达仙境,真乃环境心理学上的杰作。

三,泰山书法文化

泰山各景点都有歌颂泰山和风景名胜的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是颂文题句。著名的诗刻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黄茅岗》,其弟苏辙的《题灵岩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的《登岱六首》,诗人崔应麒的《题晒经石水帘》。这些名人佳作,与山川竞美争辉。颂岱题词自山麓至岱顶,知名的有:“孔子登临处”,戴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行书“登高必自”万仙楼之北,济南名士刘廷桂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隶书“洞天福地”及正书之谜“ 二”。经石峪,陈纪勋于咸丰七年(1857)正书“梵呗清音”。快活三里之北,月牙亭故址周围有“云路先声”“从善如登”、“若登天然”。酌泉亭内,段友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真书“断崖瀑落晴天雨,一线路入青冥端”。云步桥,周庆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题“涤虑”。百丈崖上,方攸绩于明万历五年(1577)真书“月色泉声。”文煜于清咸丰十年(1860)楷书“河山元脉”,杨道专于1928年隶书“云桥飞瀑”。【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

四,泰山石文化

古老的东岳泰山,孕育着丰富多彩的石文化,甚至可以说泰山上一草一木一石,都是有灵性的,都含有文化,也都是故事。泰山石不仅在石文化中因其内涵丰富而珍贵,而且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泰山石的造型千姿百态,图案也千变万化,具有收藏价值的石所崇尚的形、纹、色、质、音,都要具备。历代赏石专家更是以收藏泰山石为得意之举。

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文化。泰山石敢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此俗在民间甚为流行,其象征意义是: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镇物民俗文化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

五,泰山自然景观

奇观一: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

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2、奇观二:雾凇和雨凇

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阁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展开洁白的毡毯。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

3、奇观三:泰山佛光

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观点:泰山以其独特的历史及人文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成为当之无愧的五岳之首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旅游也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国以及世界的旅游文化中熠熠生辉。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我心中的泰山走走。

参考文献:

山东文艺出版社《中国丛书综录》, 1997年。

孔宁宁.《发展泰山生态旅游 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三)
2011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

  [摘要]2011年,我国羌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出以下的特点:重视对羌学研究中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重视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重视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统一、突出羌文化的研究与其他问题的研究并重等。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羌学研究中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对羌学中的文化、宗教、艺术研究较多,对羌学中的文学、法律、历史研究较少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2011年;羌学研究;论文述评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1-0079-08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保护措施与实施绩效研究”(11DFWH008-2)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世均(1963-),男,重庆市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研究方向:世界历史、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四川 成都610041羌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里就有对羌族的记载,是甲骨文中有记载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唯一一个民族。羌族与汉族、藏族 、彝族 、纳西族、白族、哈尼族 、僳僳族 、普米族 、景颇族 、拉祜族 、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羌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民族文化的源泉之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羌族同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与羌族同胞一道齐心协力,特别是学术界积极开展羌学的研究,利用灾后重建的机会,为实现羌族振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的羌学研究专家、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表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羌学研究的内容。2011年,我国的羌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出以下的特点:重视对羌学研究中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重视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重视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统一、突出羌文化的研究与其他问题的研究并重等特色。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以“羌族”为关键词搜索到2011年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共计119篇(其中30余篇属一般知识性文章与新闻报道),涉及研究内容比较全面。下面对2011年我国对羌学的研究状况从羌族历史研究、经济研究、文化研究、宗教研究、体育研究、体质研究、艺术研究、文学研究、法律研究等九个方面进行述评。一、羌族历史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社会管理制度、图腾崇拜、族群与聚落、民族特性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8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社会管理制度的研究
  杨成立的《从土司档案看羌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以“牟托巡检司土巡检温氏光绪拾柒年世袭任命状”为例,分析了茂县羌族土司的承袭制度,指出其对研究岷江上游社会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这一份幸存的茂县羌族土司历史档案成为了茂县档案馆的镇馆之宝等。[1]
  (二)关于羌族族群与聚落的研究
  孙宏开的《古代羌人和现代羌语支族群的关系》从藏缅语族羌语支内部语言的远近关系对分布在藏彝走廊操羌、普米、嘉绒、纳木依、史兴、扎巴、贵琼、木雅、尔苏、却隅、尔龚、拉坞戎等12种语言的居民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历史渊源的初步探索[2]。孟莹的《社会学视角下的羌寨聚落解析———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例》指出羌寨族群内部成员的包容、和谐、信仰造就了羌族独特的性格特征;羌寨聚落是没有宗族和阶级分化的原生性聚落,族民对自然万物保留着原始崇拜,在建筑上突显出碉楼的防御特征;羌寨无处不存在和谐共处、相互包容的行为空间,体现了族群之间宽广的胸怀和为人处世的社会哲学[3]。安琪的《遗址·羌族·博物馆———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的分析》分析了北川地震遗址和博物馆建设运动中所展示的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及表述,探讨了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如何通过物象的收集与陈列,重凝聚族群认同并再造不同的历史记忆[4]等。
  (三)关于羌族图腾崇拜的研究
  周传慧的《羌族羊崇拜考》从羌人的族称、习俗、历史传说、宗教四个方面对羌族羊崇拜问题进行了考证,得出了羌族不存在羊崇拜的结论,指出以往某些相关研究中的欠妥之处[5]。焦虎三的《甲骨文中的“羊”与“羌”》结合历史、考古与民俗学等知识对甲骨文中与羌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字体进行初步的判读与分析,概括出远古时期古羌先人族群的来源以及殷商时期在黄河上游地区生活的面貌[6]等。
  (四)关于羌民族特性的研究
  刘跃辉的《姜维民族性与蜀汉后期军事路线的嬗变》认为具有羌族血统的姜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民族特性,改变了蜀汉北伐的方向,对蜀汉后期军事路线与战略目标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蜀汉政权的稳固提供了保障[7]等。二、羌族经济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创意经济、旅游经济、民众民生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8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创意经济的研究
  经大忠的《灾后新北川创意产业的新探索》认为灾后新北川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是文化创意产业,并对新北川文化创意产业的六大文化资源作了分析,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作了探讨,特别是对创意产业的“情趣群体组织”和柔性管理作了探讨;同时对北川政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生动实践作了新的探索,在构筑创意活动空间与搭建创意产业平台、创意人才培养与政策保障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作了深入分析等。[8]
  (二)关于羌族旅游经济的研究
  刘宜晋的《羌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传统聚落具有的景观形态作为其是否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论证,避免旅游开发项目盲目上马,损坏其原来具有的良好的景观性,力图在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中寻求一种平衡模式,获得较好的开发方式,使传统聚落既能获得保护又能可持续发展。[9]杨蕊嘉等人的《北川羌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北川羌族地区为样本,探寻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高效经济模式,探寻如何将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发展,形成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为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模式,从而为实现民族地区的持续繁荣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10]蔡淑华的《北川小寨子沟乡村旅游恢复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川县小寨子沟乡村旅游恢复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1]张殿东的《桃坪羌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释析》以桃坪羌寨羌族音乐和羌绣为例,从羌族历史入手对羌族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了羌寨民俗民族旅游成功的原因及对四川民俗文化研究的促进作用。[12]   (三)关于羌族民生的研究
  王俊鸿的《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和生计方式转型———四川省邛崃市木梯村和直台村田野考察报告》从南宝山异地安置政策和产业规划出发,着重考察羌族移民的生计转型及对家庭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并结合南宝山当地农民生计方式的访谈资料,对异地安置点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13]三、羌族文化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文化综论、传统节日、婚俗礼仪、手工技艺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1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文化综论的研究
  冉光荣的《汶川羌族文化略论》认为四川汶川区位特殊,生活于此的羌族,其本土古文化底蕴厚重;羌族本土文化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又受到汉、藏、回乃至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在民间信仰、节庆活动、建筑、手工艺品及文艺等方面,出现了新的色彩和因素。[14]张世均等人的《地域变迁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以5·12地震羌族异地永久安置为例》认为民族地区跨区域迁移和安置首先面临的是物质层面的差异,物质层面的差异只是非物质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在物质层面下将隐藏着安置移民因地域变迁带来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婚丧,方言等许多非物质文化的差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在羌族异地安置中受到严重冲击,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升冠挂红、婚礼十二歌、羌族碉楼建筑等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15]黄文等人的《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研究——对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实践解析》以文化部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契机,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为研究核心,对阿坝羌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文化类型与藏回汉族和谐共生的项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推动后灾后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16]耿静的《浅谈灾后重建中的羌文化保护》认为“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及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采取了诸多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文化保护基本上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和实现,保护主体难以发挥作用;羌族文化空间的真正恢复尚需时日;文化传承人活动式微,传承依然面临困境;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原则体现不充分;建议文化保护应发挥群众主体性作用,“活态”传承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在国家为保护羌族文化提供契机的同时,羌族自身还需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意识,更加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文化保护。[17]陈兴龙等人的《萨朗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母亲文化》指出萨朗是羌族最为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精华之一;萨朗文化反映了羌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维护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堪称羌族的母亲文化,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8]
  (二)关于羌族传统节日的研究
  周毓华等人的《异地安置羌民的“第一个羌历年”——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木梯村羌历年田野调查报告》通过对南宝山灾后异地安置点木梯村村民灾后的第一个羌历年的仪式过程及其宗教内涵、文化意蕴的解读,分析了当地村民、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庆祝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探讨羌历年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文化空间和宗教空间的重构、神圣与世俗的冲突与协作。[19]韩云洁的《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与羌区幼儿教育初探》认为羌族地区幼儿教育通过融入羌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羌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情感,并从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对幼儿教育与羌族节日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20]蔡京君的《作为文化展演的瓦尔俄足节》从文化展演的角度切入,将瓦尔俄足节视为一个文本,分析其如何进行文化展演,其语境是震后以及“非遗热”影响下对羌文化的大力宣传与保护,其意义在于彰显了典型羌文化,凝聚羌民族认同。[21]
  (三)关于羌族婚俗礼仪的研究
  张雯虹的《羌族婚俗浅议》认为民俗是不成文的法律,民俗在民间文化与礼仪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不同地区民俗的不同所导致的区域社会之不同,《史记》、《汉书》都有精彩的记载,在当今羌族等少数民族的结婚等习俗中,还能看到流传千年的民俗风情。[22]高力等人的《族群记忆的影像重构——羌村镜语:从<羌笛颂>到<尔玛的婚礼>》认为两部电影从二元对立到多元融合的叙事嬗变中,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在族群记忆和个体体验的同向度上,同质异构或异质同构地展示出古老的羌民族历史、文化、生存环境、民族习俗和族群情感。[23]
  (四)关于羌族手工技艺的研究
  沈雷等人的《羌族刺绣图案题材及民族文化内涵分析》对羌族刺绣图案题材组合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通过对已收集羌族刺绣图案题材及造型手法的分类整理,结合羌族文化和刺绣工艺装饰艺术,解读了刺绣图案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符号含义,分析了其题材组合形态,指出了羌族刺绣图案的现代文化价值。[24]张犇的《羌族“泰山石敢当”现象的文化成因》认为“泰山石敢当”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具有镇宅辟邪之功能,因其符合羌族的宗教观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受到了羌族人的普遍尊崇,已深深地融入羌族的住宅文化之中,并在主体功能一致的前提下,呈现出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成为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5]四、羌族宗教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宗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宗教文化、释比与释比经典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10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宗教文化的研究
  邓宏烈的《藏彝走廊民族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羌族宗教文化遗风探析》指出藏彝走廊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文化,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有相互的影响;有的已是人为宗教,具有严密的体系;有的还表现为原始宗教的特征,影响广泛;有些尚保留着羌族宗教文化的诸多遗迹。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的思考与分析,这正是羌族宗教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的异彩绽放。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文化认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26]孔又专的《论羌民族宗教文化的社会适应性》认为羌族宗教文化契合“敬天法祖”宗法宗教文化,影响羌区道德养成及社会秩序形成,虽然因其原始性而不可避免的带有神秘性、唯灵论及消解社会发展态势等不足,但其自然观、伦理观以及生态观符合现代多元一体社会文化体系内在需求,客观认识羌族宗教文化的社会适应性有助于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及羌区社会和谐繁荣。[27]孔又专的《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途径选择》从地震灾区特有的羌族宗教文化的遗存和传承必须借助文化生态环境的恢复、文化空间的营造以及文化人才的培养三方面论述地震灾区羌族宗教文化传承的途径。[28]陈安强等人的《高原民居的神圣叙事——对中国羌族民居宗教文化象征意义的解读》指出羌族民居修建过程、民居结构、众神神位等表述了羌族民居的神圣空间性质,同时折射出羌族民居具有的时间隐喻价值;建筑与宗教,房屋与家,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在羌族民居中处于一种水乳交融、难以分割的状态,宗教观念深深影响到了羌族民居结构、修房的进程,甚至村寨的布局,对羌族“家”的观念形成了深刻影响。[29]廖玲的《羌族临终关怀与羌族宗教》探讨了羌族临终关怀与宗教信仰、生死观之间的脉络关联,认为借助释比的宗教法事行为实现对临终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情感支持,为羌族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30]   (二)关于羌族释比与释比经典的研究
  董常保等人的《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指出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表现在以物观人的豁达生死观、对生死原因的探究、为追求长寿而对死神的斗争上,具有独特的民族丧葬文化特色。[31]耿纪朋的《羌族释比法器与佛教法器之比较》通过对羌族释比法器与佛教法器的比较研究,考释羌族释比法器的来源及其在发展过程中与佛教的关系。[32]耿纪朋的《羌族释比法器展览形式略论》认为通过影像记录法事过程和实物并存的方式展览不仅便于了解释比法器的外在形制,对于其功能也有较好的演示;法器的展示结合内在的思想体系,能更好地展现法器与内在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33]张志霞的《对阿坝羌族祭塔的调查与初探》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对羌族祭塔、相关宗教仪式、起源及意义进行了论述。[34]五、羌族艺术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建筑艺术、音乐与舞蹈艺术、服饰艺术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20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建筑艺术的研究
  刘伟等人的《羌族碉房的室内空间文化剖析》介绍了碉房的形式与垂直空间的分布,剖析了火塘文化影响碉房室内空间布局的缘由,论述了羌族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与文化的紧密关系。[35]刘伟的《羌族庄房空间设计的文化探析》对羌族庄房空间设计的文化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羌族建筑的三种形式,分析其建筑结构以及影响建筑空间分布的文化信仰与环境艺术。[36]刘希等人的《汶川地震后羌寨建筑的抗震能力调研与分析》通过对汶川威州镇布瓦寨的实地调查,综合对比各地区羌寨不同受损状况,从中思考羌寨建筑的抗震技术特点。[37]鲁炜中的《灾后重建中北川羌族传统建筑美学价值的缺失与重构》以美学的视角审视羌族传统建筑和灾后重建建筑的差异,就灾后重建过程中保护羌族传统建筑原生态审美风格提出合理化建议。[38]
  (二)关于羌族音乐与舞蹈艺术的研究
  龙有成等人的《论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保护策略》指出羌族民歌无论是唱词、唱腔,还是表现形式等上都体现着羌族民歌的艺术价值,并从羌族生活的地理环境、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现状及保护等进行了论述。[39]景永利的《论羌族舞蹈的文化功能》结合羌族赖以生存和传承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分析在岷江上游地区不断繁衍和传承。[40]韩云洁的《羌族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探析》认为羌族民间舞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通过融入羌族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羌族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羌族民间舞蹈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情感。[41]
  (三)关于羌族服饰艺术的研究
  张皋鹏的《羌族妇女传统服饰地域性差异研究》对羌族服饰的历史文化背景、羌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基本类型、羌族妇女服饰区域性差异及特点进行了探讨。[42]余永红的《川甘交界地带白马藏族与藏、羌民族服饰比较研究》认为川甘交界地带的主要民族白马藏族与羌族、藏族等民族在文化方面相互习染,作为民族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白马藏族服饰既有体现独特民族个性的一些文化符号的传承,又不乏临近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对白马藏族服饰与藏、羌民族服饰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认识白马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历史文化。[43]六、羌族体质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质的研究主要从医学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吴薇等人的《羌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认为羌、汉大学生在体质上的差异在身体形态上无明显表现,在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指标上差异较明显,羌族大学生优于汉族大学生;羌族大学生可能在进行与爆发力相关的各类体育项目中有一定优势。[44]陈正根等人的《不同民族创伤后应激反应模式比较的质性研究——汶川地震后对羌汉幸存者的访谈分析》认为羌汉民族间在创伤后应激反应模式上具有差异,羌族幸存者倾向于更直接的表达情绪和行为;而汉族幸存者则倾向于含蓄内敛化;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造成。[45]邹晋梅等人的《北川羌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北川羌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较其它地区低,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高于女性,且趋于年轻化;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者较血尿酸正常组明显增高。[46]七、羌族体育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体育文化、健身项目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吴薇的《羌族传统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研究》通过分析羌族人群的体质特征与其长期参与的传统运动项目的关联性,发现羌族人群在体质监测中的优势项目都与该民族流行的某些传统运动项目有关;羌族传统运动项目对体质有正面影响,具有显著的健身价值,值得在全民健身中普及和推广。[47]龙正印的《羌族体育文化特征及其传承策略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从羌族体育文化产生的根源,揭示其文化形成特征,并提出羌族体育文化传承策略。[48]龙正印的《羌族体育文化根源探析》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羌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归纳,从七个方面探讨羌族体育文化产生的根源,并通过揭示其文化特征以求更好地传承羌族体育文化。[49]张爱平等人的《震后羌族传统体育活动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震后羌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以及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旨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建议。[50]黑生林的《西夏民族———羌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初探》认为羌族体育是洋溢着浓重社会气息的历史古迹文化;羌族体育与羌民族特殊的历史和生活环境以及在长期艰苦的生活斗争中所形成的坚强、勇敢、粗犷和豪放的民族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51]八、羌族文学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语言传承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李祥林等人的《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羌族神话传说及故事》从植根原始思维的奇妙神话、体现族群文化的古老传说、流露民间意识的有趣故事三方面对羌族神话传说和故事进行了论述。[52]李霞的《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从《木姐珠与斗安珠》的故事情节入手,分析其在羌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53]周正的《羌族现代文学的起点及现状初探》从羌族文学、羌族现代文学的现状、羌族现代文学救赎的途径等方面对羌族现代文学问题进行论文探讨[54]。赵海红的《羌语濒危的原因透视及对策探讨》认为羌语已步入了濒危语言的行列,原因主要有羌语语音差异明显、词汇创生能力不足、文字长期缺失、交际功能较弱、民族自卑心理和居住模式影响了羌语的生存空间。为有效保护和传承羌语,应利用羌文字加强羌文学的整理与创作;以学校为主阵地扎实推进羌语文教育;在政府支持下多措施营造羌语发展的生态环境。[55]九、羌族法律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法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习惯法的作用等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相关论文2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龙大轩等人的《羌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和合》认为羌族在民族习惯法方面卓有建树,羌族民事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如何处理国家制定法与羌族民事习惯法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历史上,两个文化系统不断地交流碰撞,产生了各种冲突,需要寻求解决之道;提出应分析两者的冲突,提出和合的解决方式。[56]寇杪的《“寨首”与“端公”:羌族社会的民间法官》认为在羌族的法律生活中,“寨首”与“端公”扮演着民间法官的角色,在稳定羌区的社会安定中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构建多元化纷解决机制的时代背景下,羌族的民间法官应发挥他们的角色效应,展现新的价值追求,在构建“国家法律文化———传统法律文化”双向进的法治模式中探索出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57]
  由于本文搜集的论文仅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并以“羌族”为关键词进行的搜索,因此还有未尽之处。2011年,中国羌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对羌学研究中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对美学中的文化、宗教、艺术研究较多,对美学中的文学、法律、历史研究较少。希望我国从事羌学研究的学者在以后能够加强薄弱问题的研究,使我国羌学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成立.从土司档案看羌族地区的土司制度[J].四川档案.2011.(3).
  [2]孙宏开.古代羌人和现代羌语支族群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
  [3]孟莹.社会学视角下的羌寨聚落解析——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人民论坛.2011.(10).
  [4]安琪.遗址·羌族·博物馆———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的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4).
  [5]周传慧.羌族羊崇拜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1).
  [6]焦虎三.甲骨文中的“羊”与“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1).
  [7]刘跃辉.姜维民族性与蜀汉后期军事路线的嬗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9).
  [8]经大忠.灾后新北川创意产业的新探索[J].中华文化论坛.2011.(2).
  [9]刘宜晋.羌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旅游开发[J].美术教育研究.2011.(7).
  [10]杨蕊嘉等.北川羌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6).
  [11]蔡淑华.北川小寨子沟乡村旅游恢复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
  [12]张殿东.桃坪羌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释析[J].技术与市场.2011.(8)
  [13]王俊鸿.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和生计方式转型——四川省邛崃市木梯村和直台村田野考察报告[J].民族学刊.2011.(4).
  [14]冉光荣.汶川羌族文化略论[J].中华文化论坛.2011.(5).
  [15]张世均等.地域变迁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以5.12地震羌族异地永久安置为例[J].民族学刊.2011.(3).
  [16]黄文等.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研究——对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实践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5).
  [17]耿静.浅谈灾后重建中的羌文化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18]陈兴龙等.萨朗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母亲文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19]周毓华等.异地安置羌民的“第一个羌历年”——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木梯村羌历年田野调查报告[J].民族学刊.2011.(6).
  [20]韩云洁.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与羌区幼儿教育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1]蔡京君.作为文化展演的瓦尔俄足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1).
  [22]张雯虹.羌族婚俗浅议[J].社会科学战线.2011.(5).
  [23]高力等.族群记忆的影像重构——羌村镜语:从<羌笛颂>到<尔玛的婚礼>[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1).
  [24]沈雷等.羌族刺绣图案题材及民族文化内涵分析[J].艺术百家.2011.(8).
  [25]张犇.羌族“泰山石敢当”现象的文化成因[J].民族艺术研究.2011. (1).
  [26]邓宏烈.藏彝走廊民族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羌族宗教文化遗风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1.(6).   [27]孔又专.论羌民族宗教文化的社会适应性[J].社会主义研究.2011.(4)
  [28]孔又专.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途径选择[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6)
  [29]陈安强等.高原民居的神圣叙事——对中国羌族民居宗教文化象征意义的解读[J].民族艺术研究.2011.(2).
  [30]廖玲.羌族临终关怀与羌族宗教[J].敦煌学辑刊.2011.(2).
  [31]董常保等.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2011.(5).
  [32]耿纪朋.羌族释比法器与佛教法器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33]耿纪朋.羌族释比法器展览形式略论[J].大众文艺.2011.(22).
  [34]张志霞.对阿坝羌族祭塔的调查与初探[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5).
  [35]刘伟等.羌族碉房的室内空间文化剖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1. (1).
  [36]刘伟.羌族庄房空间设计的文化探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3).
  [37]刘希等.汶川地震后羌寨建筑的抗震能力调研与分析[J].四川建筑.2011.(4).
  [38]鲁炜中.灾后重建中北川羌族传统建筑美学价值的缺失与重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3)
  [39]龙有成等.论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保护策略[J].音乐探索.2011.(4).
  [40]景永利.论羌族舞蹈的文化功能[J].黄河之声.2011.(12).
  [41]韩云洁.羌族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5).
  [42]张皋鹏.羌族妇女传统服饰地域性差异研究[J].四川戏剧.2011.(6).
  [43]余永红.川甘交界地带白马藏族与藏、羌民族服饰比较研究[J].民族论坛.2011.(10).
  [44]吴薇等.羌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2011.(11).
  [45]陈正根等.不同民族创伤后应激反应模式比较的质性研究——汶川地震后对羌汉幸存者的访谈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1,(4).
  [46]邹晋梅等.北川羌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流行病学调查[J].当代医学.2011,(31).
  [47]吴薇.羌族传统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8]龙正印.羌族体育文化特征及其传承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11.(4).
  [49]龙正印.羌族体育文化根源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50]张爱平等.震后羌族传统体育活动调查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1.(4)
  [51]黑生林.西夏民族——羌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初探[J].才智.2011.(15).
  [52]李祥林等.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羌族神话传说及故事[J].文史杂志.2011.(6).
  [53]李霞.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J].剑南文学.2011.(9).
  [54]周正.羌族现代文学的起点及现状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1).
  [55]赵海红.羌语濒危的原因透视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4).
  [56]龙大轩等.羌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和合[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 (1).
  [57]寇杪.“寨首”与“端公”:羌族社会的民间法官[J].宜宾学院学报.2011. (1).
  收稿日期:2012-08-30责任编辑:许巧云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3.01.012

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四)
论泰山石文化艺术

  摘 要:泰山石因泰山而出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泰山石的种类繁多,典型代表有极富经济价值的泰山墨玉、色彩斑斓的七彩石、凸显富贵的金钱石、美丽纯洁的雪花石。伴随泰山石的流传,石文化已经发扬光大。流传国外,走向世界,泰山石造就了中国的石文化,使之成为一种艺术,同时也开启了世界认识中国之窗。

  关键词:泰山;石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22-01
  一、泰山石总述
  泰山石,顾名思义就是泰山的石头,神秘而粗犷的泰山石有25亿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岩石之一。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的灵石,基调沉稳、凝重、浑厚,绝不以巧秀悦人,格调古朴、苍劲、凝重,质地紧硬,外形不规则,纹理多变,独特奇异,而名扬海内外。泰山石重如泰山、安如泰山。泰山石是事业稳固发达、安邦定国的基础。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现国内外诸多大型建筑物取泰山石为奠基石。泰山石在民间的楼堂馆所,商家之地安放,有求仕途、生意等事业顺旺发达,和谐安康,祈盼“石来运转”之寓意。
  泰山石中的“人物石”、“天文地理”、“文字石”、“山水景观”、“花鸟鱼虫”、“数字石”等,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蛇飞舞,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泰山石因产于巍峨雄伟的泰山,受到了大自然的洗礼与恩泽,泰山石有不同的种类,也有不同的价值。
  二、种类繁多的泰山石
  泰山有极富经济价值的泰山墨玉。墨玉乃石之精华。泰山墨玉,色泽乌亮,质地硬细、温润饱满、富有灵气。玉石呈半透明至微透明,油脂、腊状光泽,在阳光下显墨绿色,切割成片状后,多显出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图案,很有欣赏价值,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实为奇石收藏之上品也,是雕刻工艺饰品的珍贵材料。
  相传色彩斑斓的七彩石是女娲用来补天的石头。一块七彩石上面呈现出多姿多彩,光彩四射的画面:有驾驭祥云的七彩腾龙,有争先恐后的八骏全图,有锦团簇拥的富贵牡丹,还有美丽壮阔的锦绣河山,都融缩在这美丽的方寸七彩石之中。人们看到七彩石就看到了美丽和希望。因而七彩石代表力量、真诚,有助增进人缘,舒缓紧张人际关系,促进健康。
  此外,还有凸显富贵的金钱石,又名富贵石,蓝白相间,自然明快,古朴凝重。因其花纹状为古币,故名金钱石。成狭条状分布,,量少难采,极为珍贵,深受国内外赏石名家的青睐。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块用无数古钱堆砌成的精美工艺品。轻抚这块看似粗糙的奇石,从指尖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宛如凝脂的滑润,那种饱满细腻的美妙触感立刻传遍全身,给人一种来自天然的舒适感觉。因而,人们把金钱石视为一种富贵的象征,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再就是,美丽纯洁的雪花石,雪花石分大雪花和小雪花两种,代表着美丽和纯洁。泰山雪花石是山溪里千万年来大自然磨砺出的一个原石品种,天然卵石的底色为黛青或墨绿色,上边布满的片片雪花洁白如玉,大小均匀一致,石头里外的雪片一样,一眼望去大雪花飘飘洒洒,小雪花如玉珠倾洒,备显冰清玉洁。
  悠久的泰山文化赋予了泰山石神的传说。泰山流传着一个众人皆知的民间故事:泰山脚下有勇士,姓石名敢当,武功高强,勇于为百姓除妖降怪。久而久之,山中百姓便把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立于宅院中,作为镇宅之宝,以求辟邪驱鬼,出入平安。再加上泰山石结晶颗粒较粗、纹理清晰、画面突出、对比色调强烈,又基调古朴苍劲,便逐渐被赋予神力,成了“神石”、“风水石”,以避邪寓意名扬天下。
  三、流传国外,走向世界
  伴随泰山石的流传,石文化已经发扬光大,例如翩翩如生的人物石――孔子像,他犹如站在杏坛之上,置身于三千学子面前,侃侃而谈,使中国文化传承道德法理尽显其中。近年来它又被出流传到国外,这种以孔子像形石的形式,把中国文化带入外国,让世界人民通过石文化来认识了解中国文化,进而让中国的文化历史走向了世界。泰山石造就了中国的石文化,也开启了世界认识中国之窗。如今泰山石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泰山石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泰山石宁毁不折、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民族大业奋斗不息。
  四、艺术与大自然结合
  大自然的潜移默化是岁月、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和沉淀,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天然的造化,我们可以用笔墨来加以描绘,去赞美她,弘扬她。泰山石是中国文化底蕴的象征,大自然造就了中国石文化艺术,我们要感悟大自然,深入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泰山石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文字,形象逼真,展现出一种纯真之美;或似像非像,有朦胧之美;或像国画艺术大写意,速写,简笔勾勒,余味无穷;或像运用西方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创作的油画,蕴涵丰富。而且能够勾起人们的联想,有意境美和禅定美,它的自然美丽是无法用画笔来加以描绘的。欣赏泰山石,可以使人领略大自然造化的神韵,出神入化,有回归自然之感,使人切实体会到“天人合一”的真缔。
  参考文献:
  [1]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探索[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2]叶涛.泰山石敢当[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蒋铁生.泰山文化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4]陈伟军.泰山文化概念[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民间文学泰山石敢当论文(五)
泰山平安文化:民间信仰的力量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平安与泰山总是密不可分,平安是泰安永恒的主题。“登泰山,保平安”、“稳如泰山”、“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在国人的心目中,泰山早就成了平安的一种代表,承载着国人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和美好祈求。

  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泰山是原始人类的天然避难所
  人类历史上,“恋山”的文化和情结并不少见,这是世界性的。然而,能在数千年持续不断始终维系着一个民族对平安的的企盼,还真的只有泰山。这座起于25亿年前地壳运动的大山,经历过沧海桑田之后,展露给世人的不但有自然地造化神工,更成为人类灵魂世界的一片心灵净土。
  早在新时期时代,大汶口原始人类便在泰山脚下耕种、狩猎。原始农业完全靠天吃饭,阳光和雨水对于植物的生长最为重要,泰山高接云天,每天沐浴第一缕阳光,而兴云布雨也是在泰山上进行的,还有在黄河泛滥的时候,泰山便成为天然的避难所。正是泰山的重要作用,使它在早期人类的心目中逐渐具有了某种神力,并且声名远播,于是,原始部落的重要活动,如部落间的会盟便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泰山上进行,传说炎黄二帝也曾在此结盟。二帝先到泰山顶上祭天,然后分别到婷婷和云云两座小山上祭地。
  大汶口出图的陶器上日月山的符号,上面的圆形是太阳,中间是火焰,最下面是泰山。泰山之巅,冲天的火焰腾空而起,熊熊的火焰舔向初升的太阳,这个符号,蕴含了古人多么凝重的泰山情结。
  历代帝王纷纷登临封禅,目的就是保佑社稷平安
  古人认为泰山为“峻极之地”,是人与天相通的神地所在,泰山神为天帝之孙,正是“泰山”与“天”关系的形象化。泰山神的职司之一,即更替王朝、稳固江山。几千年来,“泰山安则四海皆安”的观念深入人心。
  泰山不仅通天,还可“辖地”。 古人认为,“人死为鬼,魂归泰山”,是说泰山有阴曹地府,泰山治鬼,主人生死贵贱。历史上泰城“三重空间”是指阴司、人间、天庭。泰城奈河以西、以南,以奈河桥和蒿里山为标志,属于阴曹地府。泰安城(包括原奉高)东半部至岱麓,以原南城门、通天街、岱庙、岱宗坊为中轴,左右对称,布局严整的区域属于繁华热闹的“人间”。自岱宗坊至一天门,便由“人间”开始“登天”,攀登六千余级台阶,经中天门(二天门),至南天门(三天门)便到了“天庭”。
  老百姓登泰山,为的是求得东岳大帝和泰山奶奶的庇佑
  每年,不仅许许多多的国人登上泰山,祈求平安,也有很多外国朋友受平安文化的影响专程到中国攀登泰山。
  泰山有三位主神。指原生于泰山,后来其信仰又遍及全国乃至海外的东岳大帝、碧霞元君以及泰山石敢当。
  东岳大帝是即泰山神。他能兴云致雨,主阴阳交泰,万物发生。
  碧霞元君,民间称作“泰山老奶奶”、“泰山娘娘”,其封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职责是使妇女多子,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其实,碧霞元君的神职功能不止于此,她还有“统岳府神兵”之威,具“掌人间善恶”之明,有“护国庇民”之职,担“普济保生”之任,小至护民大至护国,无所不佑。
  泰山石敢当是镇妖祛邪的灵石神。将写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或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以禁压不祥。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一个平安的符号,遍布大江南北。
  平安文化无处不在,让游客把平安带回家
  平安文化影响了世世代代的泰安人,它承载了一种文化信仰,也成全了无数个平安文化创意。在泰安,“平安”真的是无处不在,与古老厚重的泰安、泰山文化的无限融合中,泰安旅游商品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平安”可以品味。以前,老百姓在登山过程中,喝上一杯钟灵毓秀、产自泰山的女儿茶,会身康体健、精神百倍,而今,饮泰山茶成为一项游客登泰山求平安的重要内容了。有关部门开发编排出敬神祈福的茶艺茶道,重新还原唐代的茶宴祭礼,将泰山茶文化与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泰山茶因此成了有卖点的平安文化产品。
  “平安”可以收藏。一套骨瓷茶具,几只小茶杯,“装”下了泰山孔子登临处、五岳独尊、十八盘等泰山绝佳的风景,细腻而不失层次。茶壶的一面,是杜甫《望岳》里的经典诗句。如果想送给友人,还可以提前定制,根据友人的姓名与职业特点即兴创作诗句,刻在泰山麦饭石和紫砂烧制的茶壶上。
  “平安”还可以很卡通。结合泰山平安文化开发了像石敢当、泰山童子、灵芝仙子、赤鳞鱼等一批以平安文化为代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卡通形象纪念品。这些来自泰山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卡通人物衍生产品。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89816/

推荐访问:泰山石敢当文化论文 泰山石敢当电视剧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