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

来源:制度 时间:2016-07-25 14:02:2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制度】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一)
目前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就业状况分析及相应措施

目前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就业状况分析及相应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尤其是2009年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逐渐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与新的教育体系相对应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也已初步形成,与此相对应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就业问题也日渐突出。

本文从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力求找到一条符合我校民族预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社会需求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方法,进一步促进整建制民族预科生的就业成果。

关键词:整建制民族预科生;就业指导;方法研究【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47-02

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我校历来非常重视民族预科生的就业问题,尤其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实行了蒙古族预科生转入整建制班学习的新政策,2012年第一届整建制民族预科生已经完成了就业工作,结合我院2012届整建制民族班预科生就业过程可以看出,民族预科生就业存在一系列的突出问题。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言存在障碍。少数民族预科生由于一直接受的蒙语授课,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们也习惯使用蒙语交流,对于就业所使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二)
如何克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失落心理与自卑心理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

如何克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失落心理与自卑心理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环节,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他们经一年大学预科学习,他们将由以前的蒙语授课过渡到汉语授课。在这个阶段,由于他们正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阶段。因此,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状态,有的会出现心理问题。作者通过在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民族预科生的失落心理与自卑心理、产生原因和有效的应对方式。采取特殊措施和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以适应预科的生活、学习,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克服;少数民族预科生;失落心理;自卑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89—02

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特殊的学生,他们既是少数民族又是享受民族政策照顾降分录取的准大学生,通过少数民族预科生在预科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与调查分析,其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

一、失落心理

(一)高中生都有一个理想就是能考入理想的大学,这是他们在中学努力学习的动机,在他们的想象中大学是有美丽的校园,有知识渊博的教授,有浪漫情趣的课余文化生活,可以对未来进行设计、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三)
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

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探究

【摘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我国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大约占高校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左右,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少数民族预科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解决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希望能够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预科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08-01

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使少数民族得到繁荣和发展,为少数民族的学生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而作为特殊群体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更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因此,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1 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

1.1 自卑感强

少数民族预科生普遍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这是因为以下原因:首先,少数民族大多数分布在偏远的山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生活环境也比较艰苦,在进入大学之后,少数民族学生看到大城市的繁华,看到周围同学的富裕,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在预科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受到的基础教育不太正规,越来越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四)
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认同对文化适应的影响

  摘 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大学在招生的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数量,少数民族预科生多数都是来自于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批批准大学生,他们长期生活在自己文化为主的文化世界中,然而进入大学后就要生活在主流文化为主的大学生活中,民族认同是他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不仅如此,文化适应更是一个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民族认同对文化适应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生 民族认同 文化适应 影响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87
  The Influence of Ethnic Identity on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Ethnic Preparatory College Students
  LI Zhen, MA Li, LIU Man, XU Ruizhuo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00)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enrollment pla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minority preparatory students. Minority majority are from in many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y inhabited areas, college life a group of approval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y are long lived in their own culture dominated cultures in the world. However, after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life in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ethnic identity is they have to go through a phase and not only so, cultural adaptation is a dilemma, in a certain degree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culture adapt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Key words ethnic preparatory college student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adaptation; influence
  0 引言
  随着预科教育的发展,我国已经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预科生,他们都来自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差异化的民族风俗,使其在进入以主流文化为主的大学生活的时候难免会承受来自民族认同以及文化适应方面的困境,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必要的心理问题,不利于校园内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1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1.1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的方面来讲,民族认同仅仅是少数民族预科生对自己本民族身份的认同,与之不同,广义的民族认同的概念则更加广泛,主要是指个体对国家民族身份的认同,这其中包含着更深层次的认同,即对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和多样性的认同。
  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包含了个体对一个民族群体的认同,以及归属感,还有个体对群体的评价。在民族群体中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个体早已形成了对民族的信念以及态度,承认接受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民族认同中态度是最重要的,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主要表现在对群体的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的认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差异,也是个体对群体的归属认识和情感依附。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自己民族的生活中,当他们进入到大学之后必然会面临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他们不仅要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整合和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但是难免会有一些冲突,民族认同对文化适应有着重要的联系与影响。
  1.2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本属于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后来人们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它,认为它主要是人们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获取,当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人或者环境中相互碰撞的时候就会发生反应,个体的心理以及文化等都会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
  通过研究,文化适应主要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就是整合化,即个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不同的文化进行整合和统一协调起来;第二种就是边缘化,这种类型是指个体对主流文化以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都持有一种不拒绝也不认同的态度;第三种就是同化,即接受了主流文化却完全放弃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最后一种就是分离,只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而忽略了主流文化。
  1.3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关系
  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少数民族预科生对于本民族有着清晰的认同和定位,有利于其认清并正确对待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接受社会的支持,以及文化链接。文化适应的过程不是建立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与其同时存在、共同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2 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认同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接受我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的水平在总体上是比较高的,而且民族认同与性别的联系不大,不同的性别在民族认同方面差异不明显,但是在族群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我国少数民族预科生中维吾尔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水平就高于藏族以及回族这两个民族的预科生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即使维族与回族两个民族都是信仰的伊斯兰教,但是具体到民族文化上就有了很明显的差异,藏族与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也不同,就更加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还有,来自于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的水平会更高,由于他们生活在民族聚居区,所以更有可能多地接触本民族群体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本民族的文化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民族文化很突出的地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感会更强,由此可知,聚居区民族的个体的民族认同水平要高于其它地区的水平。   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进入到大学中之后,在处理主流文化以及本民族的文化关系的时候,通常用的就是整合、同化、分离三种策略,三者之中整合的概率是最大的,少数民族预科生都不希望丢掉自己民族的文化,也希望融入到主流文化当中,促进两种文化之间融合,整合是三种策略中最健康的方法,分离和同化这两种策略都容易导致少数民族预科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交际问题,不利于其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和发展。少数民族预科生具有特殊性,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要加强文化的适应教育。
  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是对民族态度的重要部分,民族身份的确认是民族认同中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3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文化适应策略
  3.1 社会关系契约化
  少数民族预科生都有一个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身份,它是固定的,与血缘、民族等都有直接的联系,它不仅可以给少数民族预科生这种个体一种身份的保护,同时还能给少数民族预科生创造一种规范和束缚。与之不同的是,契约是后天由人们约定俗成的,是后天的角色定位,法律就是一种具有规范作用的契约,它与血缘、等级和民族是没有关系的,没有民族性也没有排他性。民族认同是与狭义的身份有直接的联系,是先天带来的,不可抹去的,然而契约却是后天的,具有一定的约定性,身份虽然能够促进社会群体的团结,但是却具有封闭性和排外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族个体的交流与发展。契约有利于实现自由、平等,没有民族之分,没有血缘亲近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不会由于血缘和民族而发生偏颇,这样有利于解决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认同,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这样更利于推广我国的主流文化,从而更好地解决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问题。
  3.2 理性对待主流、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要特殊的对待,不能一味地拿一种要求和模式来要求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民族文化以及主流文化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自我、他者以及共同体之间是文化适应和认同的三个重要的方面,要想做到文化认同,不仅需要民族认同还要促进个体对自身文化、其他文化、共同文化的认同,只有实现了这三种认同,才能实现少数民族预科生对文化的真正认同,才能促进其更好地文化适应,整合民族文化以及主流文化,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在促进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不同的民族身份,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理解、适应都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这样一来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学生和谐相处、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和平共处的局面,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
  只有理性的对待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其他文化才能切实地实现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为少数民族预科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
  3.3 以开放的心态面向现代化和全球化
  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民族认同、以及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自己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还要面对的是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问题,以及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全球化的问题。民族认同以及文化适应不能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之中,要以开放的胸怀来适应不同的先进的文化,汲取优秀的文化,这样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以及主流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其注入新的血液。
  3.4 生活化的文化适应措施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离不开教育,文化适应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就是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在促进民族认同以及文化适应的过程中,要把其融入到教育中,融入到社会中,重视少数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其融入到文化适应中来,从而使民族认同以及文化适应变得更加亲近,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适应的能力,提升少数民族预科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识,使其更具有归属感。
  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融入到生活中,使其具有生活化的气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少数民族预科生,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将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更直接地体验到文化的多元化。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与政治经济等问题都有着亲密的联系,因此在发展中要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使其在政治、经济上不断向主流方向靠拢,从而减轻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阻力。
  4 结语
  预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专业的高级人才,然而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预科生步入大学生活之后总会遇到民族认同以及文化适应这两个问题,只有妥善地处理才会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培养出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立项。 题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1] 安洁.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J].才智,2013.20:213-214.
  [2] 李旭珊,王琦,卢富荣,孙西艳.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认同、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1:75-79.
  [3] 夏天成,克力比努尔.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5:65-66.
  [4] 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47-57.
  [5] 胡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J].群文天地,2012.14:10.

少数民族预科生劣势(五)
如何推进在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摘 要:少数民族预科生是一个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预科生将成为民族团结的拥护者,民族政策的执行者,党的民族事业的接班人,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栋梁之才,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因此,认真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生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预科;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41-02
  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增强青年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少数民族预科生一直是我国教育培养的重要对象,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预科生入党,无论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维护地方稳定大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党员发展工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黄河科技学院是我国第一所被教育部批准实施普通本科教育的民办高校。建校以来,发扬“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精神,质量兴校,成绩斐然。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的全国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之一,成立于2000年7月。14年来,民族学院秉承黄河科技学院“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卓厉奋发,先后为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30余所国家“985”和“211”工程重点高校培养了万余名少数民族预科生。14年来,民族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全面推进“发展为本,科学育人,不拘一格育人才”的理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责任、感恩”教育为主线,以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为核心,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为载体,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形成了培养学校,招生学校,家庭教育,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的新格局。开创了“小坡度、密台阶、抓过程、重培养、高标准、保质量”的在少数民族预科生中积极、慎重、稳妥发展党员的新路子。
  一、从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先进分子的战略高度,尽职尽责做好民族预科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一个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特殊群体。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我国西北、西南、东北等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和高寒山区,受当地经济条件、传统文化观念、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群体构成特点、生理心理特点、思想行为特点都与其他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中学时,他们当中有少部分学生接受过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但由于特定的原因,那只是一种朴素的感恩动机,缺乏系统的培养和教育。我们深知,要使少数民族预科生将来成为民族团结的拥护者、民族政策的执行者、党的民族事业的接班人,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栋梁之才,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认真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生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制度保障措施得力,认真细致规范慎重做好预科生预备党员发展工作
  在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组织发展中,我们通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小坡度、密台阶、抓过程、重培养、高标准、保质量”的十八字方针方法。平时加大对他们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的要求,增多对他们经受实践锻炼和考验的次数。我们不但让他们形式上入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思想上入党、行动上入党,在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发挥骨干作用、桥梁作用、表率作用,做维稳工作的楷模。
  1.严把入口关,加强入党启蒙教育和党团组织建设
  每年新生入学时,我们利用军训为切入点,加强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第一,上好“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人”的入党教育第一课,让每一个少数民族预科生了解党的历史,清楚入党条件,明确党员义务,端正入党动机,激发他们强烈的入党愿望。第二,辅导员和党员教师在民院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采取一对一教育、手把手帮助、心贴心交谈等形式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党的认识,让他们站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的高度,增强对入党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迫切感。第三,在入学教育时,我们在全体预科生中开展了“党的光辉照我心,卓越成绩报党恩”的大讨论。让他们把朴实的报恩思想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把感恩心、责任心、民族心、爱国心融为一体,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更多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凝聚在党旗下,为他们入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四,发挥高中转来的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帮、带拓宽入党启蒙教育的渠道,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第五,为了规范入党程序,在军训入学教育时,我们专门利用一天的时间让军训指导员(即入班后的辅导员)对预科生进行入党程序和“怎样写入党申请书”培训。由于我们在入学教育时工作细致、深入、到位,军训结束时,90%以上的预科生都主动写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听党话,跟党走,做共产党人的强烈欲望。与此同时,也为民族学院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丰富多彩的二课和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入党教育
  民族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46个少数民族、22个省市,特别是来自新疆、西藏、甘南、四川阿坝、青海等藏族地区的学生占45%,由于他们家乡浓厚的宗教意识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蛊惑,对他们进行入党教育单靠简单的说教有时效果不太显著。于是,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在丰富多彩的二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贯穿入党教育。入学教育时开展“金色桥梁党指引,凝心聚力报党恩”演讲比赛,开学后开展“党的光辉照我心,卓越成绩报党恩”英语小话剧比赛,“扬知法、懂法、守法旗帜、颂团结、和谐、奋进之歌”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各班召开“同根、同源、同心、和平、和睦、和谐”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时开展“树民族之根,立民族之魂”主题团日活动。在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为党旗增辉,为祖国成才”主题教育征文活动。学生结业前开展“忆预科风华岁月,展明日灿烂前景”主题教育活动。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观科技馆、历史博物馆、二七纪念馆、林州红旗渠精神、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清明节组织他们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又举行“继承先烈遗志,做振兴中华的脊梁”的宣誓。我们利用少数民族预科生能歌善舞的优势,定期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少数民族红歌比赛以及“舞动青春圆梦想、民族之花向阳开”大型民族舞蹈比赛。每年的“民族文化月”举办 “谁不说俺家乡美”大型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成果摄影、书法、绘画展。我们还开辟了“优秀共产党事迹”“党史、党的基础知识”专栏,每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一次“红岩”、“党的女儿”、“永不消失的电波”等红色影片。由于我们的二课和社会实践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既贴近预科生思想实际,又紧扣入党教育的主题,因此效果非常显著,越来越多的学生既端正了入党动机,同时也树立了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自信、自律。   3.建立校卫队组织,创新入党教育模式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建立了校卫队组织。校卫队是由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组成的学生自律组织,是党组织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预备党员的平台,是我校在加强对学生进行入党教育的一项创新。校卫队的学生品学兼优,积极靠近党组织,我们每月对他们进行一次培训,使他们既提高了党的基础知识理论水平,同时又使他们成为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学校管理的骨干,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思想上的提升。
  4.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培养,考察,确保党员质量
  预科生进校后,我们通过军训、入学教育、查看高中时表现以及高中转来的入党材料,然后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确定参加党课培训的第一批党校学员,同时为他们每人建立一本翔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成长册。每月对他们进行一次党内外群众民主评议,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本人;每季度进行一次培养、提高成长心得交流会;每学期进行一次总测评。事事、时时、处处把入党积极分子放在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之下,促使他们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尽快加入党组织。同时,在工作上我们给他们加重力、压担子,让他们在重要的学生干部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光荣、自豪,更重要的是责任和使命,确实起到“一名党员,一名旗帜”的作用。
  盛开的政治之花,必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自2005年至今,我们只在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发展320名预备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 431人。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预科生中积极、慎重、稳妥地发展预备党员,真正做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既使学院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又使学生管理工作彰显特色,还为良好学风形成、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也为学院和学生沟通架起了信息沟通的桥梁。
  多年来,这些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积极传递着正能量,积极协助学院和辅导员做好预科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敏感时期和关键时刻,他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学统一指导下,在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做了大量的疏导和教育工作,为学院的维稳和“文明、安全、和谐民院”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通过到招生学校调研证明,民族学院发展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党员以及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到招生学校后90%以上都担任了学生干部,并且学业优秀,深受招生学校的认可和赞许。实践证明,这些少数民族党员毕业走上社会后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繁荣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不但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素质,同时也为民族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君芳.以求真务实精神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J].科教文汇,2008,(9).
  [责任编辑 杜 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4187/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预科生就业 少数民族预科生毕业证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