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7 11:05:4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一)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核心。“十三五”期间,我国金融应着力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服务实体经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都应践行创新发展的理念,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创造新供给、改造老供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有利于传统行业结构调整。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供给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也能部分解决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问题。

创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首先,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因时而变。我国货币政策正由过去单独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逐渐向同时使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过渡,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将转向以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目前,货币政策已进入盯住利率和汇率的“双锚”时代。资金价格由利率和汇率表现出来。利率是人民币对内价格,汇率是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相对价格。从利率角度看,目前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突破,但是基准利率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还没有形成连续、光滑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货币传导机制不通畅,因此,价格型政策工具效果打了折扣。这决定了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还必须以数量型工具调控为主要调控手段。

其次,综合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即便数量型政策工具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已经不灵了,过去主要通过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把人民币升值导致投放过多的基础货币回笼到中央银行账户上。现在要反其道而行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资本出现外流,导致外汇占款越来越少,这就客观要求采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以保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合理需求。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尤为重要。“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可望保持6.5%-7.0%,相应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就不能太低,近期有必要保持在13%左右。随着经济增速趋缓,M2增长将同步下降。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同时,其灵活性、前瞻性、针对性要充分体现出来,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影响因素,保持流动性相对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局部性金融风险底线。

第三,创造条件通过资本账户逆差主动向外输出人民币。随着我国FTA战略扩大实施,主要伙伴可使用本币结算。应充分发挥香港离岸市场的枢纽作用,扩大海外人民币支付结算网络覆盖面和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短期内,我国不会出现经常项目逆差,通过资本账户逆差输出人民币将是必然选择。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已被广泛接受,我国与韩国有较大贸易逆差,可优先扩大使用人民币。十年前,我国推出了由国际机构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一直以来发展缓慢。一是由于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增加了融资成本;二是境内外市场存在较大利差。现在,人民币对美元温和贬值,美联储开始加息,而人民币利率走低,上述条件都在改变,“熊猫债券”的春天正在来临。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熊猫债券”是人民币直接走出去,这与美元流出有着根本不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应抓住有利时机发行人民币债券。

第四,货币政策同时关注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前,我国货币政策无需考虑境外人民币流动性,但是现在情况变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须及时准确把握境外人民币需求,减少负面溢出效应,要加强大国宏观政策协调,与全球市场进行有效沟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我国应有前瞻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人民币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五年,人民币将超过英镑和日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到2025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之一,发挥和中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作用,但不会改变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我国应审慎、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国际社会包括美国也应予以人民币国际化更多支持,这有利于全球金融稳

定和减轻美元的国际责任,是一个多赢的理性选择。

第五,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对外开放。未来几年是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关键时期。上海是在岸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离岸国际金融中心,双子星座,遥相呼应。鼓励经贸伙伴使用人民币,在全球扩大布点,形成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网络,扩大推出与人民币直接交易货币种类,加快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枢纽建设,发挥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一传手”角色,发挥新加坡、悉尼、首尔、台北、伦敦、法兰克福、多伦多等“二传手”作用,在海外形成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指标体系,为央行汇率政策提供参照。做大亚洲债券市场,完善海外人民币支付结算体系,发挥中央银行主导作用,利用东道国现有银行体系,包括信用卡和互联网等手段,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广泛流通。建立强大的开放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六,预防和化解潜在金融风险,特别对外汇市场波动予以高度关注。一是稳定外汇市场预期,防止出现羊群效应和踩踏性事件。摒弃“大幅贬值促进外贸出口”的想法,承诺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二是协调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加债券交易品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形成平滑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外汇市场参与机构类型,拓宽市场深度和广度,适度扩大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浮动区间,使汇率更有弹性。推出外汇平准基金,平抑市场异常波动。有序推进境内人民币利率、汇率与境外利率、汇率的接轨,适当扩大债券市场参与主体范围。考虑吸收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包括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进入上海银行间市场。三是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适时开征金融交易税,增加短期资本跨境流动成本,抑制短期资本跨境频繁流动。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健全外债和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做好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防患于未然。四是在上海推出人民币期货交易,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为人民币币值稳定、控制汇率风险提供保证。

最后,要完善金融分业监管体系,加强中央银行综合监管职能,发挥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的主导作用。随着混业经营不断深入,流动性风险将取代信用风险成为最重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恢复市场信心方面,充分发挥央行最后贷款人作用,加强央行与银监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完善现有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央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二)
供给侧改革论文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范棣

摘要:

当年在推行“里根经济学”变革的时候,里根有一句名言,他这么说:“在这场危机中,政府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问题的根本。”里根的意思是说,政府干预经济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要解决经济问题,要让市场繁荣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政府的改革。“供给端管理”的核心思想:第一,简政放权,让市场机制起作用,依靠市场来调节有效供给,梳理要素市场,最终激活有效需要;第二,减税让利,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

最终达到增加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目的;第三,

稳定货币供给,减少政府赤字,让经济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中复苏;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供给端管理;减税让利

引言

双十一那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习近平原话这样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或者说供给管理,与传统的需求管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提法,显然不同。这是否意味着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出现了重大的调整?看起来像是这么回事,宏观经济管理的思路也许有了新的方向。宏观经济政策从“管理需求”这一端,跳到了“管理供给”那一端,这可不是小的政策调整,不是动一动基准利率或者搞一搞降准这些小玩意, 这可是大动作。

1.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不同

(1)需求管理好比西医

在经济学理论中,需求管理理论主张通过调节市场需求来达到管理国民经济的目的,典型代表是凯恩斯。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核心要点是:政府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社会需求,弥补私人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消除产生社会失业与经济危机的基础。举例来说,当经济增长减速时,可以多发点货币,刺激一下需求,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就恢复了。历史上最成功的案例是上世纪美国大萧条中凯恩斯主义的应用,罗斯福总统用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来刺激市场需求,引领美国经济走出萧条。在中国,最典型的案例是前些年金融风暴时,中央政府用增加信贷的方式快速布局四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一举措硬是将中国经济增长拉出了下行的轨道。但是,需求管理好比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短期见效快,但不能根除问题。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2)供给管理好比中医

供给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供给学派的思想由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后来经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等人研究和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供给学派认为,市场存在自我调节的机能,供给自身能够创造和调节需求,要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治本之方是增加生产和供给,因为增加供给可以消除过剩的需求。而要增加生产和供给,首先必须减税,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能力,削减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

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侧重于需求端,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事实上,供给一侧同样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北京出租车总量供给如果不增加,只是提价和增加油补,仍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再比如国内一线城市的楼市,政府调控楼市基本没有效果,原因是只着力于打压需求,而不是扩大房地产的有效供给。供给管理很像是中医,从整体国民经济的机理入手,从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入手,来调节市场需求,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供给管理的思想和政策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见效也需要一段时间。供给学派最典型的政策案例是所谓的“里根经济学”。

2.成功的“里根经济学”

1981年1月,里根就任美国第49届总统,当时的美国正遭受自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直接导致了美国许多国民对建立在个人自由和自由市场基础上的美国政经制度产生了很大的怀疑。1981年2月,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美国国民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来对付美国的经济停滞,以货币学派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对付通货膨胀。里根经济学就是这两个学派经济理论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在里根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来降低通货膨胀率;通过减税和加速企业折旧以及改革一系列有碍于生产的规章制度,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市场自由竞争的政策空间,调动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说罗斯福用“新政”带领美国走出了萧条,而里根用开创性的供应学派的“里根经济学”引导美国人走出滞胀危机并赢得了冷战胜利。因此,里根经济学被称为“里根革命”,也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中国经济遇到新问题:“供需错位”

对于中国供给学派的经济专家来说,“供需错位”——“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比如,在一些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很多人为了购买满意的产品或一个马桶盖而远赴海外,这种短缺不可能依靠凯恩斯主义从需求端去解决。在供给不足的同时,国内的传统工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 PPI 指数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产能过剩的实质是产需不匹配,这种过剩也不可能凭凯恩斯主义从需求端加以解决。对于新供给学派来说,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不能依靠需求管理政策,要在供给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里根经济学”能在中国复制吗?

目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有点滞涨,陷入某种困境,靠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和保持经济增长已经是强弩之末,而这个局势颇有点像当年里根面对的经济大环境。这是供给学派思想和所谓“供给侧改革”能在中国引起管理层高度关注的宏观背景。但是,里根经济学能在中国成功复制吗?或者说,这一成功的变革思路能在当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中作为一种参照吗? 回答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先了解清楚所谓“供给端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第一,简政放权,让市场机制起作用,依靠市场来调节有效供给,梳理要素市场,最终激活有效需要;第二, 减税让利,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最终达到增加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目的;第三,稳定货币供给,减少政府赤字,让经济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中复苏; 简要之,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可以归纳为以上三条。 这三条貌似都切中中国经济的时弊。而且,从近两年政府的经济改革的系列政策来看,这三点也正是主要内容。有些已经做了,有些正在实施,有些还在规划中。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当年在推行“里根经济学”变革的时候,里根有一句名言,他这么说:“在这场危机中,政府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问题的根本。”里

根的意思是说,政府干预经济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要解决经济问题,要让市场繁荣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5.供给侧改革难点

对于供给学派来说,提倡自由市场调节、减少政府干预是全部经济改革政策的基础。在我国,政府岂但只是干预经济,简直就是捆绑经济,政府权力是一切经济的核心,市场只是随从。这是本质。问题是:动政府的奶酪可能吗?可以预见的中国式的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

(1)消化产能过剩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小组会上明确提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过剩产能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使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可以预计,中央可能会出台重磅措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之道将可能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第二,扩大出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开辟新的需求市场,

加快产能输出,将工厂迁移至中亚、非洲等国家,在供给端消化产能;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的三个路径:1)采取政府购买商品房转为公租房或保障房;

2)继续降低房贷利率减少购房成本以刺激需求;

3)加快农村人口向市区的迁移聚居。

(2)服务业发展

在“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为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当下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消费者抱怨声不断,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到国外消费,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就此看来,中 国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3)经济结构性改革

从中央财经小组会议报道来看,“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带来结构性机会。结构性机会将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重组并购;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行业的减税让利;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机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比如新三板与将来的战略新兴板;不良资产的交易和转让,等等。

6.供给端可能发生真正的改革吗

过去几十年,我们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政府惯常是通过增加投资来增加总需求,现在转向供给管理,那么未来增长将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这是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本质上说,从“三架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经济治理思路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政府不是万能的,经济转型必须放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航线上,政府行政权力必须逐渐退出市场。 如果“供给侧的改革”依然是政府自说自话,依然是政府唱戏,市场看戏,这样的“供给管理”改革很可能就变成了更为僵化的计划经济管理,政府在不断的改革中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话语权。在政府实际主导的经济双轨制条件下,市场貌似受到尊重,但事实上,市场只是政府的一个影子。在政府正确决策的情况下,市场的影子还可以乘凉,但在政府错误决策的情况下,市场只是政府的一个屁。 过去三十几年,小政府大市场、简政放权、政企分家、国企不与市场竞争等等改革多流于口号和形式,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

事实上,政府的行政权力没有一天不在增加,这一点看政府收入及其可支配的社会资源占GDP的比重逐年不断增加就可以得到证明。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政府的改革。这样早就预期的、早就被企盼的、早就该发生的改革会来吗?

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文\(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政策实施

本文旨在从金融政策角度分析,如何进行金融改革才能使需求侧与改革中的供给侧相适应,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

供给侧改革的定义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转向供给侧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问题在于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扩大需求的办法刺激经济。但是这一办法多有弊端,比如出现债务率过高、产能过剩、通货膨胀等问题,美国上世纪出现的“滞胀”就是长期刺激的最终产物。目前,中国还没有到“滞胀”的程度,但也无法继续通过刺激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更全面地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其一,“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这意味着,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的整合将向下层逐级推开,“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将加快。这关系到产业层面供给的改善。

其二,“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

将通过结构性减税获益。实际上,此前明确的“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水平”,与降低成本的政策信号一致。这是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 其三,“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再次确认。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不仅因为这一行业能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许多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还在于从推进“人的城镇化”考量,房地产业的发展是让2.5亿缺乏相应市民权利的城镇常住人口能真正定居下来的必要物质前提。这是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

其四,“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一论述表明了最高领导层对股市发展的态度。股市既是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也是普通投资者合法获得财富、提高消费能力的主要平台。这是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

相应的配合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改革

(1)关于配合出清过剩产能的金融政策

产能过剩即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 在我国,一方面传统行业比如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由于国内需求减弱、国外同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使我国工业陷入长期的萧条。

针对传统行业的产量过剩问题,在对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利用人民币加入SDR这个特殊时期,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对中西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00438/

推荐访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