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

来源:制度 时间:2016-08-24 09:43:5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

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高明的“天人”关系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崇敬自然、顺应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持质。在儒、释、道以及其他学说中,都包含着不少优秀的生态文明思想理念。

天、地、生、人整体统一的自然观。先贤们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人“三才”理论,主张遵循“天行之常”,“地养之则”,“参赞天地之化育”。虽然由于认识所限其中摻杂着天命观和迷信思想,但却包含着敬畏天地,师法万物,遵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节奏等优秀的思想元素,蕴含着一种整体统一的生态系统思想。

护生、爱物的生命意识和生态伦理。我国古代思想家一直崇尚“生生之德”。儒家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人以及物”,“恩及禽兽”。佛教讲“众生平等”,“万物有情”。道家称“万物与我为一”。这些都包含着亲近自然和“护生”、“爱物”的生态伦理。

取用有节,“以时禁发”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思想。“生生之德”体现于自然是“生物”,体现于社会是“生民”,体现于经济是“生财”。“生民”是治国之本,“生财”是富国之需,“生物”则是基础前提。物质生产消费应与资源再生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先秦两汉思想家已经清楚的论说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维持资源再生能力的重要性。孟子、荀子甚至将其上升到“王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

道之始”、“圣王之训”的政治哲学高度予以阐述,主要精神是“节制物欲”、“适度消费”,对山川林泽“谨其时禁”,“以时禁发”,采捕生产避开生物孕育生长的关键季节,对幼小树木、鸟巢卵蛋、母兽幼兽予以保护。使生物正常生长繁殖,反对竭泽而渔,童山而樵,围山而猎,赶尽杀绝。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变废为宝”和“相资以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我国古人认为,土地是有生命的,需要不断滋养。包括人畜粪便在内的各种废弃物质皆有其功用,任意弃置污秽不堪,恶臭难闻,变为肥料二次利用则可“化恶为益”,“变废为宝”,土地得其“余气相培”,“地力可使长新壮”。生产过程中的残留废物通过合理利用,可以“相资以利用”,“相继以生成”。这与当代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一脉相承。

既然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这样先知先觉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何几千年来生态环境持续遭到破坏。如黄河文明的消失,堤岸溃决1500多次;华北平原巨浸大泽,“鱼鸟群集”,“呦呦鹿鸣”的绝迹绝响;林莽焚毁,黄土台塬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石漠化的相继呈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需要回溯具体的历史进程才能探究明白。有古代普通百姓的文化缺乏,思想文化传播工具的限制,思想认同的巨大差异;制度规范和措施执行的苍白无力,思想理论与实际行动的两相悬隔;富裕阶层无限膨胀的贪欲,暴殄天物的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

竭泽而渔;赤贫流民的颠沛流离,大肆焚林开荒导致的水土流失;人口不断增长的生存需要与濒仍的历史战乱。

漫长历史中积渐而成的环境问题,因人口不断增长和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如今变得空前复杂。生态文明建设可谓知而不易,行则更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空前宏伟的事业,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幸福指数,党和国家已将其放在“五位一体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实施。时代呼唤,国人共识,任务艰巨,使命难违。我们既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也不能走“边污染边治理”的新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做为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以“壮土断腕”的勇气和精神,从现在做起,全国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担责任,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革除不良和陋习,狠抓执行和落实,积小绩成壮举,积小善成大美。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蕴

作者:陈红兵 张晓滢《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6日 16版)

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2015年年会暨全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围绕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环境哲学理论、生态文明建设及对策三方面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 环境保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建设是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刘友宾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资源,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推出生态文化精品力作,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

在当前传统思想文化合理复兴的背景下,传统思想文化能否为环境哲学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文化资源,能否帮助解决中国环境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论题。卢风教授认为,“天人合一”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人之超越性追求上,儒家将内向超越即德行、境界和智慧的超越放在优先地位。但儒家的内向超越又并没有封闭于自我,而是注重向自然学习,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家天人合一及内向超越的追求,与现代西方主客二元的世界观以及将工商、技术放在优先位置的外向超越迥然不同,因而对于反思、超越现代性具有启迪意义。

叶平教授认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应树立“自然界最懂自然”的信念,学习“生物利益的自保护性”智慧,吸取大自然报复的教训;应树立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 乔清举教授介绍了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的情况。他认为任何一种思想学说如果认识不到人类生存的生态制约,很难说是完善和深刻的。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贞下起元,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是传统儒家、道家、佛教生态意识维持了中华民族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儒家生态思想包含宗教、道德、政治三个维度,这三方面维度在动物、植物、土地山川保护方面均有具体体现。 与会者共同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出发,考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生态意蕴,对于促进人们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三)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世界自然遗产地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

建 设 的 思 考【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

荔波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周利军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现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态智慧。正是这一智慧,指导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开发自然、保护自然中繁衍生息,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分为物质、制度、习俗、思想价值观念等多个层次。狭义上讲,主要指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尚书》中讲“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为明。”西方国家使用这一词汇,其意义是相通的,即指人类脱离愚昧而开化、社会经历黑暗而走向光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文化与文明在许多意义上是相通的,文明可以看做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文化较高的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自然、改造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其目的是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处于一种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

荔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有哪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对我们当代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1、远古的文明印证了文化植根于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 具有悠久历史、充满神秘色彩的水族水书,是水族古老的文字及其文化典籍,有学者研究认为,它形成于殷商时代,内容博大精深,是现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水书字型充分体现出最早造字时,有相当一部分取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图案符号,以此表义、表形,体现人类文化起源于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世居在荔波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族人民,至今仍保持“敬山、敬树、敬石、敬水”等自然崇尚活动,少数民族立房建屋,搭桥修路,均依山就势,尽可能减少对生态植被的破坏,古寨的村民都守护着自己的“风水林”、“风水树”,这些朴素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在漫长的历史延续中,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契合,是构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文化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隔共生,形成的生命遗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倡导生态文化,其核心任务是,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精神思想,从而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素养。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提高生态文化素养首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生态文化素养的提高,不仅是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转变。首先,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把经济看作是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环境可承载和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其次,要转变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树立一种以适度节制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健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生活理念。再有,要重视发掘和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

用于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教育,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二)大力开展环境科普,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是科普工作基本的永恒主题。提升公民的环境科学素质,对于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态环保知识的普及,提升公民的环保素质,使公众从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到提升生态价值观念,最终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是有效实施国家环境法律和政策、保护自然生态、防范环境污染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科普工作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科学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既要从孩子抓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重视对成年人的宣传和教化;既有轰轰烈烈的形式,但更多的是采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制度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重要的是改变我们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观念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但现实是,决定人们行动的不仅仅是理念和认识,还有利益驱使和外部环境的压力。这就需要有制度的安排。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才可能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护公共权益的利益导向。这里政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中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兼顾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利益,选好平衡点。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四)
“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单独列为一个主题,围绕生态文明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论断,指出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具体展开的内容之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共同组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文化视角探析生态文明的内涵,对于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竞争力,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文化内涵中认识“生态文明”的文化性
  所谓生态文明,从狭义上理解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掠夺式使用资源能源,要求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经济层面上,生态文明要求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来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低碳生产、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政治层面,生态文明要求党和政府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执政,积极与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
  因此,生态文明在《经济生活》中侧重于从经济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如理性消费、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与《政治生活》的整合则侧重于从政治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制度建设、政府作为、政绩评价、国际合作等政府作为。
  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深刻反思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再次系统建构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特别强调和关注人类的自觉与自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具体来说,在文化价值上,要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利益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观;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为生态文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由于各国人民均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无论是“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于“把自然仅仅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对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此,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生态文明作为主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在其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文明是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互动中,在多方面相互交融,并对经济社会其他要素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深刻的作用。
  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性,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生态文明,从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文化多样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民族性
  《文化生活》第三课指出,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多样性基于不同民族、国家社会实践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加强沟通,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具有文化价值。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差异,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生态文明的外在表现必然存在差异。
  例如,西方的生态文明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得以呈现。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的思考超出了自然环境领域,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主张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而我国的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通过肯定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他人;道家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将法道自然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佛家则通过众生皆平等、万物皆有灵表现出慈悲的生态伦理思想。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理解、践行、落实生态文明时,由于国家利益、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出理念、思维和行为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和冲突。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对待自然上既要获取又要节制,既要利用又要保护,共同维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而这正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凝聚的世界性的精神内核,它超越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是不同国家、民族能够在生态问题上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逻辑前提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文化的交流中理解和认同“生态文明”中的共通性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对差异予以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由于发达国家200年的工业化过程给现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国际合作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三、在文化传承中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总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因此,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文明;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原始文明中人被自然奴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的征服这两种关系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将人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存。
  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需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呈现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表现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国相互合作、沟通发展等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
  因此,我们要从全球化浪潮中把握生态文明。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强化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创立国际生态建设共同准则,积极推动国际生态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我们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处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平等互利、真诚合作、责权对等基础开展国际生态合作。
  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还要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坚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具有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缅怀先人等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文明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通过生态行为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文化内涵,凸显生态行为的传承力和影响力。
  四、在文化强国中领会“生态文明”的价值性
  《文化生活》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教材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作出了较大篇幅的调整,指出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提出了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生态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每一个人的理念践行。生态文明可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躬行勤俭节约,提升道德素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美丽中国追求生产方式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社会人际空间和谐友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人更美。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从文化的视角来说,其美学内涵即为生态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共同价值,方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诸要素中,文化竞争力是最为持久的要素之一,也称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践行“生态文明”,形成中国话语体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竞争力。以“生态文明”为内核的话语体系的形成,对于有效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的观点、论断尚需不断地理论化、体系化,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优势,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文化中国是中国梦的文化表征,从文化的视角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价值性,提升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我们尚需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51875/

推荐访问: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汇报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