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

来源:安全管理常识 时间:2016-08-24 09:42: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安全管理常识】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一)
论普利策新闻奖的意义

论普利策新闻奖的意义

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正式颁奖至今,一直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是新闻界至高无上的荣誉,折桂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新闻工作者心目中的事业顶峰,它代表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九十多年来,普利策新闻奖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早已闻名世界,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世界,并试图改变这世界,他是世界新闻业的一把标尺,不断为人们删选出最优秀最具有力量的好新闻,他还鞭策着无数为了新闻事业兢兢业业甚至付出生命的新闻工作者,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在揭露监督中试图改变世界

谈及普利策的影响,就不得不谈到负面报道。负面报道是“集中于那些与现实社会秩序与道德标准相冲突的行为,及像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类似的反常事件”。通过对普利策近几十年来获奖作品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突发性新闻报道奖”,还是“调查性报道奖”,无论是综合性“公共服务奖”,还是摄影类“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中负面报道占多数。在我国,负面报道许多时候收到体制的约束,一般认为,正面报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负面报道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运转。不可否认,负面报道很多时候揭露出社会的黑暗面是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例如一些负面报道充溢着施害者的残酷与灭绝人性,受害者的极度绝望与无力抗争,救援行动的杯水车薪或邋遢迟滞,官场政客的失职与贪赃枉法。这养的报道无疑会让部分受众涣散抗争斗志,产生惊慌、恐惧或者看客心理。但是它更多时候使人们对负面事件本身认知进一步深化,引发他们对生命存在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个体生命意义,社会冲突与不和谐的根源问题的思考。在思考中,人们逐渐把这些事件转变为深刻的借鉴、启示,并从中吸取教训经验,不断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生命伦理观。东得克萨斯州的小报《勒夫金新闻报》获得了1977年普利策金奖,因为它查明了当地一个男孩的死因,这个男孩参加了海军陆战队,在圣迭戈进行基本训练时,被其他队员打死。这家小报的记者经过艰辛的采访过程后,报道讲述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实,从而使整个军队改变了训练标准。在普利策的获奖作品中,这样促使社会改变的例子比比皆是。普利策奖金理事会前理事麦克尔加特纳说:“不会因为一家飞机撞了你们的城镇的建筑物,你就自然获奖。只有你为此而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才行。”加特纳说的贡献就是新闻作品中改变世界的力量。

二. 对好新闻定义的不断完善

好新闻的定义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这似乎是无数新闻从业者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促使他们持续追求的直接动力。普利策新闻奖作为美国最具权威的新闻最高荣耀,它的获奖作品不仅反映了美国社会普遍认同的新闻理念和职业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它对全世界的新闻业的发展都具有一种指导和启示作用。无论是针对战争、灾难等事件性的连续报道,还是非事件性的深度挖掘报道。最终能够摘得普利策桂冠,是因为这些作品站到了受众的角度,关心民众的生存,关心国家命运,呈现出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的新闻价值理念。而这种新闻理念不应该仅仅是专属于美国的。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迈克尔帕克斯曾说“健全的新闻业总是致力于服务公共利益”。其实不论是一直被认为最具含金量的公共服务奖,还是从1985年开始设立的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奖,普利策新闻奖所认可的就是聚焦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新闻理念,为公众服务的专业意识和深入事实负责解释的专业素质的职业追求。这种认可是对新闻业发展的一种探索,也是对好新闻定义的不断完善。

三.对新闻工作者的鞭策与激励

约瑟夫普利策在1902年8月产生了他所谓“一个思路的萌芽”,就是建立一种奖励制度,以表彰美国最优秀的的新闻、美术和文学作品。在查特沃尔德他的避暑山庄胜地里,他口授了他的想法:“我的思路是:要认识到,新闻史或者必须是伟大的智力职业之一;应当以一种务实的方法鼓励提升,教育现在的,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就如同它是法律职业或者医务职业一样。”不难发现,普利策最初的“一个思想的萌芽”,就想通过普利策这个奖项表彰最优秀的新闻,并以此来鼓励提升教育现在以及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事实上它也的确起到了这种作用。不少人把新闻业或者新闻工作者比作是社会的“瞭望哨”、“看门狗”“扒粪者”,不管这些比喻里是肯定还是讽刺,不能否认的是,所有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个人或者团队,一定曾冲跑在战争、冲突、灾难的最前线,或是奔走在黑暗邪恶的最深处,为还原一种事实,为服务于更多的受众,他们历经各种艰辛,更有甚者为此付出生命。普利策新闻奖的出现就好似一座灯塔,指引着无

数新闻工作者前进,同时鼓励着他们克服或攻破这一路的种种障碍。《时代花絮报》获得了1997年公共服务奖引起了强烈反响。吉姆阿莫斯说:“普遍认为《时代花絮报》它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枚奖章,而是普利策的整个精神。这是莫大的奖赏,肯定了我们一个时期以来的所思所做。”

“美国新闻界的一大荣耀”“对新闻学的独特贡献”,普利策新闻奖被冠以的这些雅称无不反映普利策的意义所在,不单单是对美国而言,对于世界,对于新闻业及所有新闻从业者,普利策新闻奖的地位是难以被取代的,因为它所倡导的一种新闻理念是我们践行的标准,而且它已经成为不屈不挠,敢攀险峰的精神象征。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二)
普利策与普利策新闻奖研究

普利策与普利策新闻奖研究

一、与新闻自由共生存——普利策

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出生于匈牙利,17岁时离家出走,想去参军,1864年美国内战期间,普利策成了林肯骑兵部队中的一名战士。1878年12月9日,普利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他以25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电讯报》。它的主要收获是再一次获得了美联社社员报的资格。普利策天生就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他痛恨腐败,痛恨社会丑恶现象。他希望用独立的报纸和开明的政治,来治理这些社会的痼疾。普利策认为新闻必须具有揭露社会弊病的特色,他为新闻的至高无上而拼命斗争。他也认为,新闻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而不为任何党派谋利益。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新闻必须真实,必须反对形形色色的弄虚作假。普利策特别强调报纸的三性:趣味性、刺激性、教育性。

趣味性就是普利策提倡的一种简洁、精炼、通俗的文风,使报纸可读性强。刺激性就是采用耸人听闻的新闻手段去刺激读者的感官。教育性就是向公众不断揭露社会的弊病和丑闻,伸张正义,提出社会改革的方向,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它的报纸,一直担负着教育读者的使命。

普利策是一个工作狂。他精力充沛,无休无止地工作,有时在办公室里待上十五六个小时,重视员工的工作,他把自己的一生彻底交给了《世界报》,交给了新闻事业。

普利策在遗嘱中表示,他捐出二百万美元,用来建立哥伦比

亚大学新闻学院,捐出五十万美元作为基金,奖励每年的优秀新闻作品。虽然《世界报》由于经营不利,被无情地卖掉了,因修建布鲁克林大桥的新引桥,普利策大楼被夷为平地。普利策在纽约的痕迹渐渐消失了。好在还有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全世界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它已培养了无数精英编辑、记者。好在还有普利策新闻奖。使普利策的新闻精神继续延续和传承着。

二、普利策新闻奖概述

普利策奖由约瑟夫·普利策设置, 自1917年开始,在每年4月中旬公布, 5月下旬颁奖, 距今已有88年的历史。其授奖对象包括: 小说、戏剧、诗歌、音乐、历史、传记、非小说类纪实文学著作以及新闻。普利策新闻奖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世界新闻发展的潮流和风向标。新闻奖是普利策奖中最重要的奖项, 被世界公认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一)奖项设置

普利策新闻奖全部授予纸质媒体, 奖项包括: 公众服务报道奖、突发性新闻报道奖、调查报道奖、深度报道奖、独家报道奖、国内新闻报道奖、国际新闻报道奖、新闻特写奖 、新闻评论奖、文艺批评奖、社论写作奖、社论性漫画奖、突发性新闻摄影奖和特写摄影奖。【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

哥伦比亚大学还用普利策遗留的奖金设立了普利策创作奖。其中有:普利策小说奖、普利策戏剧奖、普利策历史奖、普利策传记奖、普利策诗歌奖、普利策非小说类作品奖、普利策音乐奖

等。

(二)评选机构

普利策新闻奖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作评选机构, 委员会固定成员是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和奖金设立者之孙小普利策, 其他评委则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聘请。初评委员会共有102名评委( 分20个独立评奖小组) , 常务委员会成员18人。

普利策奖的评委会具有绝对的独立性, 每年在对奖项开始评选之前, 都会对评委名单进行审核, 审核工作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进行。评委直接对作品负责, 不受任何人的领导。委员会的成员中, 有一半多来自学术界, 且本身和评奖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样一种评选机制, 决定了这个奖同纯粹由媒体自行评选的新闻奖有根本的区别。“学院奖”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有助于张扬普利策新闻奖的权威地位。

(三)评选过程

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一般持续一年。每年的2月1日,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评奖办公室开始接受作品申报——2004年共收到1423件。评奖小组将在一个半月时间内挑选出每个奖项的提名( 每个奖项有3个提名) 。

在3月上旬, 由77位作家、出版者组成的评委团将评判14个新闻奖项的作品。评选的规则并非一成不变,自从设立这些奖项后, 委员会扩大并多次重新核定新闻类的项目,使其能够和美国

新闻业的演变同步。从1964到1999年, 每个评奖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1999年以后, 由于公众服务报道奖、文艺批评奖、新闻特写奖、独家报道奖和社论写作奖项的参选作品数量越来越多, 上述奖项的评奖小组成员增加到7名。评委们将集中工作3天, 评审每一件作品, 并对作品进行提名。公众服务报道奖, 社论性漫画奖和特写摄影奖的展示作品限制在20篇以内, 而新闻特写奖则必须少于5篇。在图片方面, 一个独立评奖小组将同时评选突发性新闻报道奖和新闻特写奖。评论性漫画奖是1922年设立的。摄影奖设立于1942年, 1968年又被分为现场报道新闻或突发新闻和特写。随着计算机修改照片技术的发展, 委员会于1995年规定“任何内容经过处理或改动的作品,除了惯常的报纸裁剪和编辑之外, 将不予接受”。

普利策新闻奖为14个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的奖项目前虽增至十余个, 但老传统不变, 即每个奖项只表彰一人( 有时并立2人) 或一个媒介, 所以每年获此殊荣的只有十余人。

(四)评奖标准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

普利策新闻奖每年都会对参选作品有详细要求。比较2000~2004年的分类定义, 改动并不很大, 以下是2005年普利策奖项的分类定义: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

1.报纸通过利用其新闻资源如社论、漫画和摄影以及报道而提供的值得赞许的杰出公众服务;

2.杰出的突发性地方新闻报道;【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

3.由个人或团体以单篇或系列报道方式所做杰出调查性报道;

4.阐明一个有意义并复杂的主题, 展示了对主题的上佳把握, 文笔流畅, 表述清楚的杰出解释性报道;

5.对特定主题或活动进行持续、富有知识性的杰出专题报道;

6.全国性事务杰出报道;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

7.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事务杰出报道;

8.特别关注文学的高质量和独创性的杰出特写报道;

9.杰出的评论文章;

10.杰出的文艺批评文章;

11. 风格清晰, 有道德目的, 推理扎实, 在作者认为导向无误时, 具有能够影响公众舆论的能力的杰出社论;

12.本年度出版的, 有独创性和有评论效应, 绘画水平高, 具有形象化效果的杰出漫画或漫画选辑;

13.黑白或彩色, 单张或多张, 相关组照或像集组成的杰出突发性新闻摄影;

14.黑白或彩色, 单张或多张, 相关组照或像集的杰出特写摄影。 中国新闻奖并没有类似的详细要求。普利策新闻奖对获奖作品没有字数限制。

(五)奖励办法

与精心准备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不同, 每年5月在哥伦比亚大学洛氏图书馆(LowLibrary)的圆形大厅里, 普利策奖获得者只是在中午便宴上从该校校长手里接过奖金和奖状。到场的也只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三)
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评奖关键主要是:美国本土,社会问题,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动。普利策评奖标准离不开美国的新闻价值取向,从整体上说有利于维护美国内外政治路线。美国媒体一致认为,大众传媒做为独立于政府党派之外的第四种权利,首要任务就是检测环境。但是体现在普利策新闻奖中,揭露性报道具有绝对性优势,关于战争、灾难、社会问题等报到比较常见,普利策新闻奖还比较关注社会现象。

1883年普利策主持的第一期《世界报》的宣言中指出,“它(报纸)将抨击一切诡辩和无耻,抨击一切社会罪恶和弊端。”普利策奖倡导的新闻批判和舆论监督,推崇新闻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如:1919年的获奖作品《法律与弱肉强食》,这是在种族危机时期有关法律与社会秩序主题的众多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中的第一篇。撰写背景是1919年9月,一名黑人在内布拉斯奥马哈由于涉嫌强奸一名白人妇女而被捕。一群暴徒冲进监狱,将这名黑人劫走,最后用私刑处死了他。《法律与弱肉强食》清晰地陈述了无法无天和守法两者的天壤之别,提醒市民作为现代人,必须尊重法制。如:

在这个世界上,既有法制的原则,也有弱肉强食的原则。在弱肉强食的原则之下,没有人的生命安全,妻子、母亲、姐妹、孩子、家庭、自由、权利和财产一概无安全可言。

需要的是法律!是法律的威严和明智及无所畏惧的整治!是代表社会各成员的利益对法律的尊重和服从!【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新闻作品奖,每年评选-次,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评奖特点:人物报道为主,间接叙述者居多,多为全知视角。我们先来看看21届的部分获奖名单:特别奖有《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沉着战狂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纪实》。一等奖有《179小时,王家岭生命奇迹》,《谱写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高峡平湖今朝梦圆》等。中国的获奖作品仅仅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问题,几乎全是歌颂政绩,全是正面报道。当然,从正面报道会对社会有一定作用,但是新闻要求客观与真实,新闻不是散文,并不是用来抒情的,中国新闻的客观性不够强。

我们看看这篇一等奖《高峡平湖今朝梦圆》(2010年):

09:38中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26日)上午9时,长江三峡成功蓄水175米,至此,三峡防洪、发电、航运三大效益将实现最大化。中国之声连线在三峡工程梯调中心采访的湖北台记者李菁菁了解详细情况。

主持人:此次长江三峡成功蓄水175米,之前两次蓄水没达到175米原因是什么? 记者:蓄水达175米的时候,工作人员非常兴奋,一改往日的严肃,从位置上站起来互相握手道贺,传达内心的无限喜悦。175米是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这个数字经过几十年严谨论证,根据防洪航道的运行、发电机组的运行,同时综合考虑工程造价、移民搬迁、库岸稳定等各方因素,最终将正常蓄水位确定在175米。

主持人:175米是常态吗?如此高的水位,对于大坝影响大不大?

记者:175米是实验性蓄水。在蓄水期间,会对大坝的运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等各项指标进行观测,如果经过几年的观测,数据正常,就可以进入正式水库调度阶段。蓄水175米以后,根据水库调度规程,会在冬天继续以高水位运行。春天以后,会把水库水位降到汛

线水位——145米。在来洪水的时候,降到汛线水位腾空库容以接纳更多的洪水。当洪峰过后,会腾空库容。145米低水位和175米高水位之间有221.5亿立方米的库容,被称做防洪库容。

主持人:在达到175米之前,水位缓慢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之前有两次实验性蓄水:2008年蓄到172米,2009年蓄到171米。2008年是过早的蓄水引起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2009年上游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比较干旱,为下游供水,水库蓄水暂时停止下来。

今年为了正常稳妥安全蓄到175米,提前了蓄水期间,在汛期末就开始蓄水。进入172米比较高的水位以后,如果出库流量和入库流量没有变化,水库面积越大,上涨速度就越缓慢。

三峡集团公司根据国务院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一方面比较稳妥的蓄水,一方面对各项数据进行观测,以使其能稳定达到175米。

另外,如果水位很快到达175米,水势会有惯性,有可能会超过175米,或引起其他问题,所以以比较缓慢的速度蓄到175米。

作为一个与三峡工程有密切关系的重庆人,我不得不说一句,三峡工程的弊是大于利。三峡工程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三峡工程的修建影响生态环境,产生移民安置问题。重庆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重庆400万人将因为三峡生态变化而被迫转移。新闻表现的就是为了一个数字,违背自然规律,刻意掩盖其他损失。

中国新闻奖虽然自称国内新闻业最高奖项,近年来却未能如美国业界普利策新闻奖般受到从业者的认可。更甚是,大多数从业者不曾知晓获奖作品,对此漠不关心。中国新闻奖比较“不唯实只唯上只唯书”,中国新闻想要引导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时,往往是一堆大篇幅的正面报道,太过直接反而惹人厌烦。而普利策新闻奖中的获奖作者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一味的吹捧,而是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巧妙地、隐晦的表达这种价值取向,更多的通过严肃尖锐的揭露和抨击来解决问题。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四)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和美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中近22年获奖作品中的256篇灾难性报道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获奖作品对各类灾难报道时倾向性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灾难报道;倾向性
  作者简介:魏婷婷(1991-),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1
  一、样本选取
  中国新闻奖自1990年至今已评选22届,本文从4780篇获奖作品中选择其中的灾难性报道共计225篇作为分析样本。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至今已评选90余期,为便于对比,选取1990年至2012年22届322篇获奖作品中31篇灾难性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中对灾难报道分为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疾病疫情、重大事故的报道,这四项分别包括:①自然灾害:地震、海啸、洪水、旱灾、滑坡、泥石流等;②交通事故:影响较大的重大交通事故;③疾病疫情:影响范围广泛的大规模疫情;④重大事故:火灾、矿难、放射性物质伤人、重大污染伤人等。本文未将战争、政治冲突等事件囊括入灾难报道。
  二、分析与结论
  (一)从灾难性报道在两项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所占比例看其对灾难报道的重视程度
  统计得出,中国新闻奖4780篇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225篇,占到4.707%的比例。普利策新闻奖最近的22届的322篇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有31篇,占到9.627%的比例。
  对比得出,普利策新闻奖中灾难性报道较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比例较大,且普利策新闻奖专门设置有突发性新闻奖、突发性新闻摄影奖这两项针对突发事件和战争报道的奖项。相较而言,普利策新闻奖比中国新闻奖更重视灾难性报道。
  这两项奖项中,灾难性报道每年获奖均呈现不平均分布的状态,每届灾难性报道获奖数目多的年份,往往对应着前一年发生了较大的灾难。如中国新闻奖中灾难性报道获奖数目多的第九届(21篇)、第十四届(28篇)、第十九届(48篇)、第二十一届(22篇),分布对应着1998年长江洪灾、2003年非典型肺炎、2008年汶川地震与南方雪灾、2010年玉树地震与舟曲泥石流等大型灾难。
  普利策新闻奖中亦是一样,灾难性报道获奖数目多的第74届(4篇)、第86届(5篇)、第90届(3篇)分别对应着1989年海湾地区地震、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等影响巨大的灾难。
  (二)两项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倾向性对比
  本文统计时将倾向性分为三类,对样本的倾向性进行界定:①正面,即积极赞扬的报道,积极弘扬宣传灾难中的感人事迹、英雄人物,颂扬政府政策或领导关怀等;②中性,即客观报道,报道的倾向性较不明显,重点还原灾难现场、过程等;③负面,即问责批评的报道,主要是追究真相,提出批评等。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正面报道占了57.333%,中性报道与负面报道分别占了31.111%和11.556%。可见中国新闻奖中灾难性报道大部分的倾向性为积极正面。作者通过分析具体作品,发现这些正面的倾向性主要表现为积极弘扬宣传灾难中的感人事迹、英雄人物,颂扬政府政策及领导关怀等。而在灾难性报道获奖作品多即对应较大较多灾难的年份,正面倾向性的往往占绝对的比例,如第九届21篇获奖灾难性报道中正面报道占了15篇,第十四届28篇获奖灾难报道中正面报道占20篇,第19届48篇获奖灾难报道中正面报道占41篇,第二十一届22篇获奖灾难报道中正面报道占15篇。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灾难性报道,中性报道占到77.419%,占绝大部分,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分别占19.355%与3.226%。
  对比分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灾难报道大部分为正面报道,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绝大部分为中性客观报道;两个奖项中负面报道都是占最低的比例,分别为11.556%和3.226%。
  (三)两项奖项中对不同类型的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作者在分析这些获奖作品对不同类型的灾难的报道时发现,不同类型的灾难报道的倾向性会有差别。
  1、对非人为原因的灾害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对国内的自然灾害的131篇报道中,正面报道有93篇,占70.992%,占最大比例,而倾向性不明显的客观报道占23.664%,负面报道占5.344%。同样的非人为原因的灾难还有疾病疫情,此类报道的22篇中,同样是正面报道占最大比例,占72.727%。总之,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报道国内各类非人为原因的灾难时,正面报道占最大比例。据作者分析,这些正面报道主要是树立救灾英雄、宣扬灾难中的人性光辉等内容。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对自然灾害的16篇报道中,占最大比例的是中性的客观报道,为68.75%,但正面报道亦占到25%,也是不低的比例。而有关疾病疫情的一篇报道,则是倾向性不明显的中性报道。总之,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在报道各类非人为原因的灾难时,客观中性报道占最大比例。
  2、对重大事故等以人为原因为主的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本文统计中的重大事故包括火灾、矿难等以人为原因为主的各类灾难,关于对此类灾难的报道,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47篇。其中正面报道、中性报道、负面报道分别占到29.787%、36.170%、34.043%的比例,倾向性不明显的客观报道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负面的报道,据作者统计,这些负面报道主要包括对事故真相的问责、对相关责任单位提出批评等。
  样本中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关于重大事故的报道有11篇,正面报道与中性报道分别为2篇和9篇,中性的客观报道占到81.818%的比例,为最大比例。
  3、对交通事故等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影响较大的交通事故也属于灾难,如2011年的“7·23”动车事故。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关于此类重大的交通事故有19篇,其中正面报道、中性报道、负面报道分别占的比例为26.316%、57.895%、15.789%。可见中性的客观报道是占最大的比例,其次为正面报道。
  普利策新闻奖中关于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有3篇,全部为中性报道。
  4、对国外灾难的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6篇是关于国外的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的报道,其中5篇为客观报道,1篇为正面报道,这篇正面报道是赞扬中国对印尼海啸中受灾国家的帮助。
  样本中选取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全部是关于美国国内的灾难的报道,关于国外的主要是战争的报道,由于本次统计未囊括战争报道,因此未能从样本中分析得出对其对国外灾难报道的倾向性。
  参考文献:
  [1]陈黎.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比较研究[J],中国商界,2009(05).
  [2]许梦婷 巩雪.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看中美新闻价值观差异[J],编辑之友,2012(09).

一般普利策新闻奖会有相关报道吗(五)
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研究

  摘 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反映了美国新闻事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更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传媒伦理、传媒文化和新闻价值观念。本文在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以近五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财经报道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分析和总结美国现代财经新闻报道的选题特点、写作特点、新闻理念和价值追求,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探究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获奖作品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和中国新闻从业者的借鉴意义,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借鉴意义
  一、近五年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获奖作品的状况及分析
  在2011年-2015年间,普利策新闻奖关于财经报道的获奖作品一共有九篇,财经报道的奖项分布在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新闻评论、国内报道和社论写作五种奖项当中,财经报道的主要内容涉及了逃税问题、金融危机、华尔街经济行为、食品券、退休金、财产保险等方面,其中关于逃税问题的报道次数最多,有2012年和2013年《纽约时报》的报道、2015年彭博新闻社的报道。
  二、近五年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获奖作品的特点分析
  1.选题特点
  (1)以揭露性新闻为主
  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获奖作品全都为负面的揭露性报道,在这些报道中选取的题材有逃避税收、金融危机、退休金、食品券等。其中关于逃税问题在2011-2015年间就被报道了三次,有2011年度的获奖者――《纽约时报》的记者DavidKocieniewski,他揭露了美国最富裕的公民及公司是如何经常钻法律漏洞、如何避税的;2015年度的获奖者――彭博新闻社的记者,他揭露了大批美国公司逃避税收,立法者与监管者却无力阻止的一系列情况。
  (2)以解释性报道为主,进行深度引导
  财经类报道多用的形式主要是以透视新闻事件和社会潮流的来龙去脉的解释性报道,这种报道注意事物规律性的关联,将重大的新闻事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各种事物的互动中加以报道,探究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背后的原因以及潜在的问题。一位美国新闻理论学者在谈论优秀新闻作品时说:“好的作品不会使人们只注意其写作,它吸引读者的是描述的内容。……好的写作应把注意力放在‘说了些什么’而不是‘怎么说的’“。[2]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也是遵循这一规则的。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大多数获奖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作者从各个角度发掘这个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这些获奖作品通常都包含深刻性、广泛性、整合性和递延性这四个特性。
  (3)关注社会性经济问题,饱含人文关怀
  分析获奖作品可以发现,能够得奖的财经报道并非是专业性的术语性的财经类报道,而是贴近人民生活、服务于社会的财经类报道。比如说2011年度的获奖作品――《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的PaigeSt.John记者的一篇调查性报道,就是对佛罗里达州财产保险体系的黑幕进行了详细的披露,在监督社会不规行为的同时又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这体现了普利策新闻奖紧跟公众意识需求、反映现实问题、展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新闻价值追求。
  2.写作特点
  (1)故事化的报道方式
  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非常注重文学性特色的叙事方式和个性化的表达,即使是财经类的报道也是如此。以2015年彭博新闻社关于美国大批公司通过“税负倒置”的方法来逃避税收的报道中的开头为例,它从一大批逃税公司中的一个公司的日常细节切入,来展开对整个事件的描写,同时也采用了文学性的写作手法,使硬新闻读起来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2)轻快化的写作笔调
  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对于严肃的话题,美国媒体都比较善于用轻快地笔调去报道,财经新闻正是一个严肃正式的话题,在2015年的获奖作品中,记者对于美国公司逃避税收的报道,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的标题就是“戏剧性反转:我听见美国在唱’再也不用交税了’”,用诙谐轻松的笔调来概述逃避税收这一严肃的问题,带着美式的冷幽默,让报道的可读性大大加强。
  三、从分析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获奖作品给中国新闻事业的借鉴意义
  1.从选题特点来看,在新闻主题方面,中国新闻媒体应该更加多角度的将正面、负面、中性报道进行平衡,应该敢于揭露腐败和不公的社会问题,加强报道的揭露性和贴近性。
  2.从价值导向来看,在新闻价值观方面,中国媒体偏重于做“喉舌”,坚持党性原则,而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媒体不仅要做政治导向,更应该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文化传承。
  3.从写作手法来看,在写作技巧方面,中国新闻媒体应该借鉴新的独特的写作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易读性和趣味性,加强语言的文学魅力和艺术性;同时也要提高调查分析能力,让报道有深度、有广度。
  普利策新闻奖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不局限于上述几点,对它的研究还可以更加深入,本文希望能够在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获奖作品的研究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知识和报道方法,为中国新闻业的财经报道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威.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
  [2][美]沃尔特・李普曼等著,展江主译:<新闻与正义11I)>,海南出版社,1999年。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1841/

推荐访问:普利策新闻奖作品 普利策新闻奖2016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