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16-08-29 10:50:4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心得体会】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一)
治疗:肺结节病所用中药介绍

治疗肺结节病所用中药介绍(2012.10.10)

2

3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

4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二)
肺部结节8年病例分析

病例简介

患者,老年男性,约8年前体检时胸片示肺结节,进一步胸部CT示(图1)右上肺结节病灶,直径约0.75cm。后每年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病灶均无明显变化(图2,图3)。2008年6月复查胸部CT示(图4,图5)右上肺结节略增大,大小约1.46cm×1.10cm,边缘可见细小毛刺,邻近胸膜粘连凹陷;右肺中叶外侧段见片状模糊影;两肺散在多个类圆形小结节影;纵隔淋巴结显示。病程中,患者无咳嗽,咳痰及喀血,无消瘦,无低热。否认吸烟史。无遗传家族病史。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好,胃纳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图1 (2001年10月) 可见右肺尖外带小结节影,局部胸膜凹陷性改变;右下肺见小结节影,并见纤维束条影。

图2 (2004年4月) 右肺尖外带见小结节,斑片状高密度影,邻近胸膜凹陷性改变;右下肺见小结节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

图3 (2007年11月) 右肺上叶、中叶多发斑片影,两下肺纤维索条影,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影,邻近胸膜增厚粘连。

图4 (2008年6月) 右肺上叶前段见一结节影,大小约1.25×1.10cm,边缘可见细小毛刺,邻近胸膜粘连凹陷;右肺中叶外侧段见片状模糊影。右肺尖少量条索影,两肺散在多个类圆形小结节影。【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

图5 (2009年1月) 右肺上叶前段见一结节影,大小约1.46×1.10cm,边缘可见细小毛刺,邻近胸膜粘连凹陷;右肺中叶外侧段见片状模糊影;两肺散在多个类圆形小结节影。

体检:血压:160/80mmHg,T:36.5°C。神清,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心率72次/min,律齐,杂音未闻。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一指,质软,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NS(-)。

有高血压20余年,最高160/95mmHg,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比索洛尔降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约3年,服用瑞格列萘,血糖控制可。有慢性乙型肝炎20余年,目前服用恩替络韦抗病毒治疗。

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EKG:T波变化,房早。

心超:左房增大(46mm),左室轻度肥厚(室间隔厚度11.5mm)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EF:62%。

HOLTER:房早3011次/23h,短阵房速51阵/23h,多源室早41次/23h。

肺功能: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正常 (第1s呼气容积(FEV1)为2.82L, FEV1/FVC为83.17%,潮气量(VC)为3.77 L, 最大通气量(MVV)为107.96 L/min)。

PET/CT(18F-FDG)(图6):右肺多发结节,代谢未见增高,目前考虑炎性病变,建议密切随访。右肺中叶炎性病变,全身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高代谢病变。

A B

C D

图6 A.右上肺前段结节影,直径约1.2cm,周边可见毛刺,邻近胸膜凹陷,放射性摄取未见增高;B.右肺上叶可见小结节影,直径0.5cm,放射性摄取未见增高;C.右肺中叶可见片状渗出影;D.右肺下叶可见纤维条索影。

2. 肿瘤指标随访

治疗经过

2009年1月于上海瑞金医院胸外科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中叶结节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上叶前段1.5cm直径大小,实质性肿瘤1枚,0.7cm大小结节1枚;右肺中叶外侧段直径2.5cm病灶1枚;切除隆突下淋巴结及1~4组淋巴结,手术顺利。术中冰冻:右肺上叶结节腺癌(腺泡型),右肺中叶结节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不能除外。

术后病理:“右肺上叶结节A”中分化腺癌伴支气管肺泡癌形态,间质硬化,胸膜未见浸润。“右肺上叶结节B”肺纤维性结节。“右肺中叶结节A”肺泡间质纤维化及轻度慢性炎症,气管轻度扩张,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右肺中叶结节B”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局灶癌变(直径0.6cm),细支气管肺泡癌。“隆突下”淋巴结8枚,“第3组”淋巴结1枚,“第1组”淋巴结2枚,“第4组”淋巴结2枚均未见肿瘤。“第2组淋巴结”为脂肪组织。血管及切缘未见肿瘤。

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标记I09-39:肿瘤细胞CK8 -/+,CAM 5.2+,CEA +,Vimentin - ,EFGR+/-,MIB-1<5%+,VEGF - ,P53 +,CerbB -2-,GST+,CD34 - ,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三)
魏品康教授治疗肺结节病验案一则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

魏品康教授治疗肺结节病验案一则

发表时间:2011-1-4 14:02:06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推荐

作者:赵颖 李勇进 作者单位: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关键词】 肺结节病;从痰论治;魏品康

魏品康教授,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40余年,理论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善内科疾病,尤擅“从痰论治”疑难杂病,余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介绍其治疗肺结节病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患者,女,67岁,2007年6月5日初诊。咳嗽咯痰反复发作3月余。近3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痰量不多,色白,呈泡沫状,曾服用多种抗菌素,均疗效不佳。近来咳嗽,咳痰加重,痰中带血,伴胸闷,气急,无胸痛、无消瘦、盗汗等。胸片提示右侧肺门增大,纵隔淋巴结肿大,为明确诊断行胸部CT(增强)提示:纵隔内(气管支气管旁、主动脉弓、隆突下)可见多处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部分融合成块,最大直径约2.5cm,两肺支气管均不同程度被包绕、受压,查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87u/L(正常18~55u/L),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考虑为肺结节病。因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不能耐受激素治疗,遂来我院中医科求治。诊见咳嗽咯痰,痰中带血,胸闷喘逆,渴喜冷饮,汗出怕热,纳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滑。证属痰热郁肺。治拟:宣肺清热,化痰散结,佐以止咳。炙麻黄9g,杏仁12g,生石膏(先煎)30g,杭白芍18g,炙桑皮15g,地骨皮12g,黄芩15g,炙枇杷叶(包)12g,泽漆15g,川贝10g,煅龙牡各30g,制南星15g,制半夏15g,重楼30g,炒鸡内金15g,天花粉15g,生甘草6g,14剂。

二诊:服中药后痰中带血消失,口渴、汗出减轻,仍咳嗽频作,以刺激性呛咳为主,夜间尤甚,痰色白,易咯出,胸膈痞满,气短乏力,胃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沉细滑。肺热已减,治拟化痰散结,降气平喘,利咽止咳。上方去石膏、炙枇杷叶,加苏子12g,白芥子9g,炒莱菔子15g,葶苈子15g,桔梗12g,射干12g。此方略加减共服42剂。

三诊:患者服上药一个半月后咳嗽咯痰症状基本消失,胸闷气短明显改善,偶有干咳,无呛咳,精神状况好,服中药后胃脘部略有嘈杂感,嗳气,无泛酸,胃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偏红,苔薄,脉沉细。予化痰散结,理气和胃。炙麻黄9g,杏仁12g,川贝3g,贝母9g,苏子12g,白芥子9g,炒莱菔子15g,泽漆12g,杭白芍18g,炙桑皮15g,地骨皮15g,黄芩15g,重楼30g,绿豆衣15g,橘络3g,炒枳实壳各15g,炒鸡金15g,天花粉15g,佛手9g,香橼皮15g,生甘草6g。14剂。

患者经上方治疗后胃脘部症状消失,续予二诊方去桔梗、射干、葶苈子,长期口服治疗。10月8日复查胸部CT(增强):气管居中未见受压,纵隔(气管支气管旁、主动脉旁、隆突下)可见多处淋巴结影,最大直径1.5cm,与老片比较明显缩小。目前仍在守法治疗中。

按:魏品康教授根据肺结节病症状特点,认为该病属于“痰核”、“咳嗽”等范畴。根据患者咳、痰、喘之症状,结合影像检查所示之结节状物,认为痰是该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热郁肺、肺失宣肃为其主要病机,临证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主张从痰论治,针对其发病的关键环节“痰、热、郁”给以处方用药。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四)
中药治疗肺结节病1例的体会

  摘要: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肺结节病可被归纳在咳嗽、喘证的范畴中,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肺失宣降,痰瘀凝结,在进行肺结节病治疗的时候,最佳的治疗方案应当从宣肺降气、化痰散瘀入手,笔者通过回顾1例中药治疗肺结节病患者的经验,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文献参考。

  关键词:肺结节病;中药治疗;经验
  近些年研究表明,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患者体内多系统器官受到影响的肉芽肿性疾病。超过九成的病例累及患者的肺部以及胸内淋巴结。肺结节病发病初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患者临床症状并不严重,但是进行胸部X 线检测却能发现十分明显的异常,在发病后期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引发患者呼吸困难。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肺结节病可以被归纳在咳嗽、喘证的范畴中,中医认为肺失宣降、痰瘀凝结作为导致肺结节病的主要原因, 在进行肺结节病治疗的时候,最佳的治疗方案应当从宣肺降气,化痰散瘀入手。现将1例中药治疗肺结节病患者的经验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某男,52 岁。2012 年9月10日初诊。据患者陈述其曾经在2012年6月经过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胸部CT、支气管镜、纵膈镜检测,结果发现患者双侧肺野纹理增多,两肺门及纵膈出现多个肿大淋巴结的影像,右肺下叶发现两个大小如同玉米粒的不规则块影,边缘模糊不清。并经病理学检查符合肺结节病表现,最终被确诊为肺结节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时有咳痰,胸闷气喘,活动或用力后明显,消瘦,乏力,舌暗红,苔黄微腻,脉铉滑。在经历西医治疗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希望中医可以进行根治。根据舌脉表现辨证为肺失宣降,肺气郁滞,痰瘀凝结之证,给予以下方药宣肺降气,化痰祛瘀:人参15 g、黄芪20 g、陈皮15 g、制半夏12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当归15 g、桃仁15 g、杏仁10 g、柴胡12 g、丹皮15g、山栀 15g、全瓜蒌20 g、薤白10 g、枳实15 g、甘草10 g。水煎服,1剂/d上方加减治疗1月余,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明显减轻,舌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脉缓滑。辨证仍属肺失宣降,痰瘀凝结,给予以下方药宣肺降气,化痰祛瘀,软坚散结:黄芪20g、人参15g、杏仁10 g、桃仁15 g、全瓜篓20g、枳实15g、浙贝母15g、夏枯草15g、地龙15g、莪术15g、陈皮15g、制半夏12g、茯苓15g、白术15g、桔梗10g、甘草10g。水煎服,1剂/d。用上方加减治疗2月余,患者咳嗽胸闷气喘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经胸部CT复查,两肺门及纵膈肿大的淋巴节消失,右肺不规则块影消失。之后用通宣理肺丸和化瘀丸调治1年余,并嘱患者戒烟酒,适寒温,防外感,调情志,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患者病情未复发。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 肺结节病作为临床较为罕见的一种疾病,导致其发生的确切原因至今未明,吸烟、工作和生活环境差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患者这一过程中假如精神受到刺激,工作劳累或身体素质较差,就有可能导致肺结节病的发生。根据其临床表现,用中医理论辨证分析多为肺失宣降,痰瘀凝结之证。该病的病位主要发生在肺系,鉴于不同患者的体质差异较大,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选择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法便成为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由于肺结节病治疗上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降低发病的可能性尤为重要[1]。
  2.2中药治疗1例肺结节病的体会 肺结节病病位发生在肺系。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由于肺体清虚,不耐寒热,故称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则宣肃失司,肺气上逆,发为咳喘。临床经验表明,肺结节病发病的时候,尽管绝大部分都表现为邪实, 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正虚的一面,实际上多为虚实夹杂而发病。 因此治疗肺结节病的时候, 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全面分析,辨别其本虚标实的轻重缓急,权衡其标本的用药份额,准确使用药物组方治疗。各种不利因素均可导致肺气功能异常,宣降失司,肺气郁滞,痰浊内生,阻滞肺络,瘀血停留,与痰浊相互凝结而发为肺结节病。因此抓住痰瘀凝结这一病理因素,确立化痰散瘀的基本治疗原则,结合患者本虚标实的实际情况,灵活组方遣药就成为治疗肺结节病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肺为儲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为阴土,为后天之本",脾肺为母子之脏,所以在治疗中要重视补益脾土,一使脾土健运,痰浊不生,二使脾气健旺,以资肺气。肺脾之气俱旺,母子功能正常,抗病能力增强,使肺结节病更易恢复健康。
  本例治疗中,患者确诊为肺结节病,经辨证患者属于肺失宣降,痰瘀凝结证,结合其标本的轻重缓急,治疗应从宣肺降气、化痰散瘀入手,同时兼顾补益肺脾,故治疗方药中用柴胡、杏仁、全瓜篓开宣肺气,陈皮、制半夏、全瓜篓、枳实、杏仁化痰止咳,理气宽胸,用当归、桃仁、丹皮活血化瘀,用《医学正传》之六君子汤补益脾肺之气,加黄芪入脾肺经,与六君子汤同用,增强补气作用,加丹皮、山栀而清其热兼以制人参、黄芪之温性。治疗1月后,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明显减轻,舌黯红有瘀点,苔薄黄,脉缓滑。为久病入络、瘀阻加重,加地龙、莪术、浙贝母、夏枯草化痰祛瘀散结。共治疗2月余,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考虑到患者发病时间相对较长,久病入络的客观现实,最终造成肺失宣降,痰瘀凝结的病机,笔者认为化痰祛瘀散结对于迅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病情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南山.结节病]M]. 9 版.//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06-109.
  编辑/王敏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五)
中医中药对58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治疗的体会

  摘要:胃肠道功能紊乱(functional disturbances ofgast rointestnal tract),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gastrointestinalneurosis),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农村常见病,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宫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多见于青壮年,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笔者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5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胃肠道功能紊乱中医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33-02
  胃肠道功能紊乱(functional disturbances ofgast rointestnal tract),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gastrointestinalneurosis),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农村常见病,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宫能症中,胃肠道的发病数最高,多见于青壮年,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笔者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5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排除标准:①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③近期服用或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④有胃食管反流病者;⑤有明确恶性疾病者。
  1.2病例选择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诊断标准选择病例: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周,近三周有症状加重。
  1.3本组资料:本组治疗的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25.6岁。患者的病程1-24个月,平均为13.1个月。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8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2.1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处方:枳实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甘草5克、厚朴12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木香10克,如有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各10克,肝郁脾虚者加香附、郁金各12克、脾胃虚寒者加干姜、黄芪各10克、食滞者加焦神曲、鸡内金、炒莱菔子各15克。上述处方水煎煮,每天一剂,分2次于饭前30分钟服用,21天为1疗程。
  2.2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以常用药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天3次,饭前30分钟服用,21天为1个疗程。
  2.3临床疗效观察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改善2个等级,但未完全消失为显效。有效:症状改善1个等级,但未全消失为有效。无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
  3结果
  见统计表。
  4讨论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嗳气、早饱、腹胀痛、排便不畅或过多等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复发不愈,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多潘立酮、胃多安等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中医中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腹痛等范畴。其病机为气机紊乱、升降失常、属本虚标实之症。脾虚为本、病因上与饥饱不食、伤及脾胃;过思伤脾;木亢乘土等密切相关。标实主要为气郁、嗳气、食滞、腹胀痛、排大便不畅、血瘀等。
  根据临床观察及分析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拟定中药组方,由枳实、白芍、柴胡、陈皮、法半夏、甘草、厚朴、茯苓、炒白术、木香组成,其主要功效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如有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食滞者加焦神曲、鸡内金、莱菔子;肝郁脾虚者加香附、郁金;脾胃虚寒加干姜、黄芪等。白术、茯苓补脾益气,陈皮、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枳实、厚朴行气消痞。方中各药相组,寓泻补施之意,同时随症加减,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有本文统计的临床疗效结果可见,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是针对整个机体,而不是对某一局部症候来调节的。逐步使机体恢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药治疗疗效持久,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日益显著,中药药源广,价格低,近期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前景广阔。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1998年12月第10版第40次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刷,P1640-1641
  [2]张芸.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8(08)
  [3]谭方初,向未,邓晓虹,青婧.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01)
  [4]卜平.功能性消化不良证侯病机分析.江苏中医药,2007(03)

中药治疗肺部结节病1例的体会(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选取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进行观察,最后对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3%,且血气分析结果也较治疗前有较好改善(P<0.05)。
  结论: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研究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效果 心肺功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5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09-02
  据流行病调查学显示,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有增无减的状态,据统计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占到8%~10%、每年因该病致残的患者约有500万~1100万且死亡率已达100万[1],因此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治疗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式较为单一,所以我们选取了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对其实施了相关治疗措施,以期能够缓解患者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从而稳定病情、延缓该病进一步发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1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选取30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阻肺学组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诊断标准的患者,另外本次参加研究的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3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4.00±2.00)岁;基础疾病分类:慢性支气管炎25例,占83.33%;肺气肿10例,占33.33%;糖尿病者9例,占30.00%;高血压者9例,占30.00%。同时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痰多和气道阻塞等,且存在吸烟史者为23例,占76.67%。
  1.2 研究方法。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并由专人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个人史、既往史、治疗措施及其效果等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同时对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1.3 临床治疗措施。主要临床治疗措施包括心理障碍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改善呼吸功能、药物治疗(包括合理选择与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肺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等。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评定,共分为四级,即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9例,占30.0%,显效14例,占46.67%,有效5例,占16.67%,无效2例,占6.67%。
  2.2 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相比,患者肺功能得以改善,P<0.05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反复咳嗽、咳痰、呼吸急促以及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该病常常是以气流受阻、具有可逆性以及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4]。该病作为一种支气管-肺组织存在明显病理改变以及肺功能严重下降的疾病,常常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干扰,而单纯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疗效,所以我们实施了本次治疗措施观察。从结果可知,经过本次有效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3.33%,且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也较治疗前有较好改善(P<0.05),说明此次治疗有效。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将其原因分析如下:①心理障碍疏导。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点(病程长、病情重、易反复),加之该病多发人群为老年人,所以此类患者容易产生诸如抑郁、悲观失望、焦虑、恐惧及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问题,根据此种情况,我们利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宣讲,并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多讲解疾病知识以及进行成功病例的交流(此时应注意态度要和蔼、尤其对患者的生理缺陷及个人隐私使用保护性语言),帮助老年患者渡过精神上的难关。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咳嗽,其次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0.25mg、布地奈德1mg,2次/d实施雾化吸入以便稀释痰液有利排痰;而对于咳痰无力者则给予吸痰处理,必要时行气管插管。③在呼吸道畅通情况下积极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例如间断给氧(10~12)h/d、氧气流量在(2~3)L/min、浓度维持在25%~29%;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气、腹式呼吸肌训练等,从而提升呼吸肌肌力以及耐力,改善呼吸功能。④药物治疗:例如合理选择与使用抗生素,所以我们常常根据患者病情及药敏结果来选择敏感性强的抗生素且保证足够量和足够疗程,比如对于轻度或中度者可选第一、二代头孢等,而对于重度者则选择三代头孢;同时在治疗期间注意降低真菌感染几率[5];另外合理使用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这样可以有效抑制气道黏膜下炎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消除管腔内分泌物以及抑制内源性介质所引发的气道水肿等。
  总而言之,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研究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珍祥,张惠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定义及治疗[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3):129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阻肺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
  [3]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4] 杨秀军,郑春梅,朱辉,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943-1944
  [5] 陈裕民,王培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J].当代医学,2010,16(1):83-84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66924/

推荐访问:肺部感染中药治疗 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