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8-30 10:35:1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家校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论文】

家校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论文(一)
突出寄宿制学校特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论文】   寄宿制学校如何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发展、学生成长需求,具有寄宿学校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学体系,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充分享受现代优质教育,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现就此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建立和谐交融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合理的要求和健康的个性,从而避免师生之间的隔膜、抵触乃至冲突,达到平等和谐,互相尊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的向导和伙伴,务必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设计,从而成为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新人。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双方在精神、心理、价值观以及行为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双方共同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不断发展。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民主意识,平等对待学生。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应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当作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因此,要改变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扼杀了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民主、平等”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在今天的课改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
  第二,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情感。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学生上寄宿制中学是他们相对“独立”生活的开始,难免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加之师生之间交流较少,容易使部分学生有被冷落的感觉,产生沮丧情绪。教师在新生入学时,应特别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经常性的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消除学生的孤独感。积极的沟通交流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各种问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隐疾。
  第三,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人际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把学生当成是知识和道德的主观吸收器、未来的创造者;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和指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全面关心学生,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有个性化教育思想,明确师生互动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和谐互动的教学活动是激活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教”与“学”是统一于教育实践中的双边活动。“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规律相符。
  第一,学校各种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身心成长一致,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又要为学生“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
  第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对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措施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进行合理调控,使之能够适应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第三,以“爱”建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和谐互动。爱,是教育的前提。因为有爱,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无私的奉献帮助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光辉形象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把自己的情感化成一场及时雨,每时每刻地滋润学生的心灵。让自己的话语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激发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友谊和理解来自于共同的参与和相同的奋斗目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获得自信的舞台,也提供了师生间增进了解的机会。教师不搞特殊化,处处想着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精神世界就会极大地丰富起来。
  三、营造和谐有序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合力形成
  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更是接受各类教育的阵地。因此,教育需要形成合力,必须促进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这样才能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务必主动协调好这三方的关系。
  第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
  第二,指导、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举办家长学校,畅通家校联系沟通渠道,交流家庭教育的艺术和方法,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促使家长树立“教育孩子要先教育好自己”的观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品行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家中为孩子真正树立好榜样。为孩子创造平和安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如,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形成了家庭、学校、社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效果就非常明显。每年期学校最少举办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通过心理信箱、家长委员提案等方式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
  第三,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到社区、家庭的各个角落开展活动,如,调查采访、劳动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中经受锻炼,获得体验,接受教育。使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目标一致,关系和谐,继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四,密切联系社会各界,鼓励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减少和避免思想腐蚀性东西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净化文化环境,加强网吧管理,防止他们因受不良文化影响而步入歧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家校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69862/

推荐访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