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主体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8-31 09:25:0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旅游开发主体(一)
区域协同旅游开发主体

(A4)

课 程 旅游产业经济学 授课教师 蔄茂兰 授课时间 2014年2月至7月 作 者 杨慧

学 号 201312141

论文题目:基于政府主导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

摘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而不应该把旅游放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来究。旅游业中区域合作已成为不同地区旅游发展扩张的大势所趋,然而,在现有的旅游区域合作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合作主体、合作体制等,值得探讨解决。本文在相应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提出了建立完整完善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所需要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政府;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各地方政府顺应潮流,出台了大量支持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各个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并跳出个体的框架,向区域旅游合作方向发展。无论从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角度,还是从旅游市场化运行的客观要求角度,或从旅游自身寻求合理发展策略的角度,以及从旅游的区域联系性、线路联系性、交通联系性、产品互补性等角度看,都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旅游区域一体化、通过旅游业乘数效应增强地区经济实力的要求。区域旅游合作主体通过相互合作扩大区域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增强地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形成整体的市场,通过区域旅游形象总体塑造,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市场规模的扩大,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障碍因素,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市场,扩大不同区域的市场规模。1但尽管很多地区在名义上提出了合作,却一直未能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

域间旅游发展的合作与交融,影响了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各地的地方保护政策提高了旅游发展中的边际成本,降低了旅游设施的利用率,对外地旅游企业的限制看似保护了本地的企业,实际上却妨碍了企业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壮大。在我国对外开放旅游市场后,我们这些温室里的企业的竞争力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的主体及制度因素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用于指导日后旅游业领域内的区域合作发展。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角度

Araujo和Bramwell(2002)认为区域旅游合作以合作理论为基础。2当几个群体遇到共同【】

的问题,但单凭他们自己拥有的相关资源又无法解决,这时联合就出现了。由于存在这种“资源的相互依赖性”,这些群体如果认为合作能够比单独行动带来更多的利益,他们就会合作。在这一层面上,Wood和Gray将合作定义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组面临同一问题的独立自主的利益相关者在共有的规则、标准和结构约束下共同参与到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共同采取行动或做出决策”。3尽管各个参与者在规则框架和预期中与他人合【】

作,他们仍然是独立自主的实体,保留独立决策的权力。Tazim.B.Jamal和Angela都运用了合作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问题进行了阐述。4前者在合作理论框架上阐述了社会基础上的旅游【】

规划,并为旅游合作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解决规划问题和协调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机制,甚至将其推广到旅游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后者则在合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主体在区域政

策制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个旨在评估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的可行性和形成统一意见的可能性的分析框架。5郭立平、陈忠暖(2001)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经【】

济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空间地域结构将全国划分为8个旅游区域;梁艺桦、杨新军(2005)和李爽(2000)则分别运用博弈论思想对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运用系统学中的自组织理论得出区域旅游合作是地方旅游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2、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存在一些不同认识,主要是在两个问题上存在分歧。第一个问题是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范围问题,也就是说,区域旅游合作有哪些主体?一种观点认为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如薛莹,200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还应该加上非政府组织(如葛立成等,2007)。第二个问题是区域旅游合作各主体的地位问题,或者说,谁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关于区域旅游合作各主体的地位,存在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如薛莹(2001)指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旅游合作中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所以,政府实际上是合作中的第一主体,企业则是合作中的第二主体。6马晓冬(2005)、靳诚等(2006)、张新(2007)等也持类似认识。另一种观点认为企【】

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如朱彬、刘谨(2005)综合一些专家的意见指出,政府主导模式会从3个方面制约旅游开发区域合作:一是政府主导必然以行政区域分割为主要特征;二是导致旅游开发往往依赖地方政府领导的个人喜好;三是容易将旅游开发异化为政绩工程,因此应当确立市场主导开发的新模式,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整合资源,促进旅游的区域联合协作,以寻求产业效益最大化。7 【】

3、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者就此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多数研究者在“动力机制”的名义下进行探讨。涂人猛(1994)认为共生效应、互补效应、整体效应3个效应一起构成了区域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尹贻梅(2003)提出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提高整体实力,实现全局共赢;二是资源共享,获得成本优势;三是市场互换,保证稳定的客流量;四是增强抗风险能力;五是营造适宜的“旅游空间”,迎合旅游需求发展趋势。8王佩(2005)将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概括为4个方面:政治经【】

济学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理论;地理学的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或“点—轴—圈”理论、成长三角理论以及双核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生物学、生态学、系统学角度提出的共生理论、生态位理论和系统学自组织理论运等。9潘顺安、刘【】

继生(2005)针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认为合作开发的动力机制在于3个方面: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增强区域的旅游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0吴国琴(2007)认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包括:区域经济合作【】

的合力机制“中部崛起”;的政策激励机制;中部6省区域利益机制;区域旅游企业的竞争机制。颜泳红(2007)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驱动机制包括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驱动、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的驱动、政府政策干预的驱动、资源优势互补的驱动、设施共建、环境共享的驱动、对合作前景预期“共赢”的驱动。也有一些研究者在“合作机制”的名义下进行探讨。11马晓【】冬(2005)对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机制分析指出,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旅游开发主体之间进行反复博弈的过程。12李爽(2006)认为,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未见太大的建【】

树,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究其原因是合作机制不能很好的启动。她所说的合作机制即建立一套约束性的制度安排,包括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和建立一套保障机制,如“激励相容”机制、“利益平衡”机制、有效的“仲裁”机制、合作后的保障机制等。13葛立成(2007)认【】

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是行政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协商解决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人文融合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14 【】

三、区域旅游合作主体

已有研究文章中显示,学者大都将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定义出三种,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本文认为尽管3大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发展不同时点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是这种不同并不影响政府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第一主体的地位。第一,政府主导存在一些弊端并不能否认政府间合作的地位。部分学者之所以认为区域旅游合作应该由市场主导,由企业充当第一主体,主要是因为政府主导会带来一些弊端。但是依赖领导个人喜好或异化为政绩工程并不是政府主导必然产生的问题,这和决策机制以及行政体制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而且市场主导同样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恶性竞争、重复投资、忽视公共利益等,因而不能据此说明区域旅游合作应该以企业为第一主体。更重要的是,从现状来看,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在行政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正是要克服而不是加强行政区域分割问题。第二,区域旅游合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体制障碍,克服体制需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陈剩勇、马斌(2004)在针对区域合作的分析中指出:目前,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经济区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各自为政,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15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法治极不健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民间经济交往这一自【】

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显然难以冲破这一体制性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述分析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

也是适合的。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来看,其面临的主要障碍正是体制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必然要求政府间进行合作以消除这些障碍。第三,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较大作用。和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一些特殊性,旅游业不完全是经济产业,承担了较多的社会事业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中大量涉及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以及公共产品的提供(如区域形象改善、目的地营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使得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不仅要承担宏观调控的功能,而且要承担旅游产品提供和旅游生产要素组织的功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在区域旅游合作当中。第四,也是最为根本的,政府间合作具有突出的“区域性”特征,而企业间合作则较少具有“区域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虽然政府也是由一些具有自身利益的官员组成的,但是从总体上说政府可以视为区域利益的代表,这不仅因为政府的使命本来就是如此,而且因为在现实中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往往也是和区域发展状况联系在一起的。而旅游企业进行的区域合作主要是从自身利益而不是从区域利益出发的,也就是说,旅游企业合作的“区域性”并不太强。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的,虽然现在的一个趋势是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从根本上说,企业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专门的研究领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一般的旅游合作研究,正是由于它的“区域性”,着重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行为进行探讨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但是又说,从理论上讲,企业应该是区域旅游合作中最重要的主体,只不过在区域旅游合作实践中,政府起的作用更加突出。16 【】

四、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1)区域旅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旅游开发主体】

近年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合作之初经常签署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或类似的规定),合作却往往流于形式或进展不下去;多呈现出有形无实,有始无终的局面。具体表现为受传统的封闭式发展观念束缚,对合作的“大旅游、大发展、大区域”发展理念认识不高。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地区间在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合而不作”的倾向,资源的开发使用各成体系,景点近距离重复建设,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为了自身的利益,争夺客源、形成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旅游企业之间合作交流少,信息不畅,政府监管不力,区域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致使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缓慢。究其根本,本文认为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合作参与各方的个人利益

旅游开发主体(二)
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中的政府主体开发

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中的政府主体开发

本文以对沈阳秧歌节的历史反思与当代重建为个案,探讨区域节庆旅游资源整合中的各种政府主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依据区域节庆旅游资源整合原则,以作为整合主体的不同政府为视角,借鉴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经验,分析不同行政区、不同级别的政府在区域节庆旅游资源整合中的作用和关系。

关键词: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政府主体开发 沈阳秧歌节

城市旅游资源整合主体分为微观层次独立的企业、一般层次的区域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而在整合主体中,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行政双重行为常常使地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与行政关系上的交叉与重叠,因此,政府实际上是合作中的第一主体。但不同行政区、不同级别的政府又构成了整合开发中的虚拟主体和实际主体、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本文以对沈阳秧歌节的回顾与重建为案例,对这个问题作以探讨。

【旅游开发主体】

宏观政府作为虚拟整合主体的协调性与有效性

上世纪90年代初,沈阳市政府与文化部、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沈阳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然而举办几届后,秧歌却被市民认为“丑化”了沈阳的大都市形象,秧歌节成为了不被市民认可的城市文化名片。

从艺术人类学角度看,秧歌是源于乡村的民族民间艺术,应由乡村举办秧歌节。在沈阳举办秧歌节说明了“市管县”的文化行政方式以及各级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使沈阳秧歌节举办地“错位”。因为,如果“我们把地级市看成一个大系统,市域内的县级市和县就是子系统。系统只有不断从外在环境中吸取负熵,才能克服系统内部的熵增,增加自身的有序性。因此,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是系统内部运行有序的重要条件。地级市这个系统内部运行出现的问题大都跟规则的缺失或遗漏有关。”

按照区域节庆旅游资源要素的协调性整合原则,“当节庆旅游资源与区域的旅游发展目标所要求的资源具有大的相关性时,这些资源就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而在沈阳经济区内,从文化资源上看,抚顺的秧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高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沈阳回民小鼓高跷仅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并不意味着沈阳不能办好秧歌节。英国北方苏格兰爱丁堡艺术节除军乐节源于苏格兰风笛演奏形式外,其他艺术节的主题与爱丁堡或苏格兰文化并无多大关系。广西原有的歌圩是以一个村镇或集市为主,活动范围较小,以自娱自

旅游开发主体(三)
旅游开发的主题与文脉

旅游开发的主题与文脉

陈南江

(刊于北海《规划师》1998年第4期;广州《广东旅游》1999年第4期转发)

【旅游开发主体】

概 要:本文以大量案例指出,旅游开发项目应尽量把握并强化所在地最强、最有开发价值的文脉,以具备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吸引力,并对地区间文脉雷同以及主题与文脉不符的情况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文脉 旅游景区 主题 开发 项目

在旅游景点建设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鲜明存在的今天,主题选择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虽然成功的原因总是相似的,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主题与文脉的相关性在其中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点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开发主体】

一、文脉及其把握

什么是文脉?文脉是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地理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文化氛围和文化脉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一个地域的文脉的旅游吸引力,从而确定开发主题,再对主题进行深化,挑选适当的项目加以组装,是旅游开发的一条重要思路。

这一思路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文脉的多项目精选和高强度浓缩性展现,旅游项目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其核心就是“因地制宜”,强化地方独有的特色。如同兵马俑和大雁塔是西安标志、中山陵和明孝陵是南京标志一样,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的项目具备长期吸引外地游客的能力,可以在市场上形成“来此必游”的共识。笔者认为,一个项目的主题与文脉的关系决定了其市场辐射力是否限于本地,决定了它能够成为地方级、地区级还是国家级的景区。

以美国迪斯尼乐园为例,迪斯尼乐园在1955年在美国建成之后,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至今经久不衰,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它扣住了美国这个爱好探险和幻想的国家文脉,因而成为美国和美国精神的象征,成为国外游客赴美必游的景区。在游客不能具备长途旅行赴美旅游的情况下,近距离的复制物东京迪斯尼乐园或巴黎迪斯尼乐园被作为代替品实现旅游愿望,因而也赢得了日本和欧洲的客源市场。芬兰利用大片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的地利,围绕着“圣诞老人的故乡”大做文章,建起了以“圣诞老人”为主题的主题公园,还专门设置了“圣诞老人的办公室”,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点。

那么,如何把握一个地区的文脉?尤其是,如何把握最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文脉?

以北海为例。北海的主要文脉有三条,一是海洋文明,因为它是港口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二是民族风情,因为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旅游城市;三是改革开放,因为北海的发展始于1984年列入十四个对外开放港口城市,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才真正进入建设高潮,北海的城市形象社会经济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在这三个主题中,海洋文明对于目标市场即深居内陆的西南三省最具吸引力,民族风情则大大弱化,因为西南三省区内即有近30个少数民族,三省外出旅游者对民族风情的心理需求并不强烈。因此,海洋文明比民族风情主题更具旅游吸引力,也就更具可行性*1。

在旅游项目建设决策中,投资商往往根据个人爱好确定建设主题,忽视地区文脉,最终自食苦果。同样是在北海,前期某投资商有意建设一个“热带植物大观园”,这是一个难免失败的投资行为。分析其原因,共有三条:(1)北海属亚热带,不是热带,建热带植物大观园势将砍伐山体现有马尾松等亚热带森林,而热带植物因气候原因又难以长成参天郁蔽的热带林相,与文脉不符;(2)北海的旅游市场以云贵川西南三省和广西居民为主体,对三省而言,云南西双版纳拥有中国最佳的热带动植物景观,在交通阻障减小的情况下,将成为北海这一项目的强劲对手,北海热带植物大观园将失去吸引力;(3)植物大观园在旅游行为层次上只能属于最基础的陈列观光型层面*2,重游率低,市场吸引力持续性也差。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脉一般有多条,有主有次,有强有弱,旅游项目的主题应当尽量反映最强的文脉*3,但更要全面考虑分析,所选文脉不能已经有成功的旅游景点代表*4。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主要文脉有三条,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其中,政治中心文脉最强,中华民族园即依托此文脉而建,但是并不太成功,主要原因除了门票太高(60元)、设计不太完善之外,与文脉有三点相关,一是自然文脉中北京位于温带,冬季漫长,不适于大量表现原本集中于热带的一些少数民族风情;另一则是政治中心文脉的基本内核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政权统治意义远比民众(包括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意义更为强大,中华民族园实质上只反映了一条很弱的文脉;三是政治中心已有故宫作为有力的代表。再以文化中心文脉而论,老北京微缩景园以十五世纪北京风貌风情为主题,试图集中反映东方文化,但是它也未能达到“文脉标志”的地步,文化中心这条文脉北京已有现成的旅游景区强有力地反映,即通常所谓的“六大古迹”(故宫、长城、天坛、北海、十三陵、颐和园),它们使反映传统东方文化主题(尤其是儒家文化和中国式建筑主题)的旅游建设项目成功希望几近于零,只有与它们构成较远距离的主题(中医文化)才能摆脱它们的阴影。与此相对照,北京世界公园一炮打响,开业第一年获得游客400万,收入1.6亿元人民币,经济效益良好。虽然其设计及施工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它紧扣了北京作为对外交往中心这条文脉,这条文脉一直未有旅游项目作为标志,世界公园填补了这一空白,满足了国内赴京游客及北京本地居民对于北京作为窗口城市的心理需求。当然,北京世界公园的成功,与其定价合理、宣传有力、交通组织较好也有密切关系。

二、文脉及其开发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对于云南而言,民族文化无疑是最强的一条文脉了,为什么建于昆明的民族文化村项目投资失败、建于移民城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却成功了呢*5?其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71395/

推荐访问:旅游市场主体 旅游主体文化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