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报

来源:论文 时间:2018-08-25 08: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植物生态学报(共10篇)

植物生态学报(一)

氮肥对作物及环境有何影响?
有没有相关的文献
"氮肥与生态环境论文:·《河北省施肥现状的评价》 推荐期刊投稿 经济研究参考 四川文学 实用肿瘤杂志 作家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塑料助剂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中国法医学杂志 城市研究 ...,而其中有近 1 / 3之量未被作物...也是一些蔬菜与经济作物增加产量的一种选择.但是施入土壤的氮肥并不能完全被...农业环境保护; 2002年03期 1 "
这是什么意识啊?肿瘤杂志上也发表农业研究的文章吗?

1.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施肥方法 田丽华 河北农业科技 2008/15
2.长期施肥对潮棕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丁怀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4
3.蔬菜硝酸盐累积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马茂亭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7
4.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董艳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7
5.有机肥和化学氮肥混合施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吴龙生 河北农业科学 2008/07
6.主要栽培措施对中单808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 玉米科学 2008/03
7.土壤改良剂与氮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许晓平 西北农业学报 2008/03
8.长期不同施肥对棕壤微生物量磷及其周转的影响 王晔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02
9.2,4-D,多效唑和氮肥混用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任建跃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3
10.科尔沁沙地灌溉与施肥对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张铜会 草业学报 2008/01

植物生态学报(二)

谁有a piece of interesting news?

是用英语回答吗?
绿色清香——植物自我防御的武器
植物叶片受伤后会流出绿色的汁液,同时叶片的清香变得更加浓郁.日本科学家发现,植物产生的这种“绿色清香”可引诱害虫的天敌前来清除害虫,并提高植物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日本京都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教授高林纯示等研究人员在3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撰文说,植物普遍拥有产生清香的酶,经实验证实,植物的“绿色清香”是它们自我防御的武器.
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方法将青椒合成香味酶的基因导入十字花科的拟南芥中,发现了上述现象.拟南芥经转基因操作后,一旦被菜粉蝶的幼虫啃食叶片,它散发的清香便会增强.随后,菜粉蝶的天敌粉蝶盘绒茧蜂大量拥来.这种寄生蜂把卵产到菜粉蝶幼虫身上,在菜粉蝶幼虫形成蛹前就可以把幼虫吃个精光.研究人员还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受链霉菌感染后,叶片散发的清香增强,可以帮助缩小坏死的范围.
参与研究的小泽理香说,如果把这次的成果应用到蔬菜栽培方面,有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植物生态学报(三)

人类在微生物界的科研成果

神奇微生物吃铁为生
它们食入铁锈,清理污染的下水道,并同时产生电能,这些微小的生物中可能包含着原始生命的线索.自从Derek Lovley发现一种神奇的泥土细菌以来,这个微生物家族真的带给我们许多惊奇.
Lovley早就知道,如果有一些必需的原料,比如硫酸盐、沼气等,一些微生物可以在无氧环境下生存,因此,他推测,这些微生物也可能利用铁来生存.因此,从1987年起,Lovley开始研究泥浆里的微生物,并最终从里面发现了这种“吃”金属的细菌.他从美国华盛顿附近波拖马可河中挖取富含金属的泥浆,回到实验室后,在试管里加入泥浆,放进一些醋酸盐——微生物最喜欢的食物——然后观察.最后,他注意到微小的黑色的矿物质聚集于试管的底部,存在于毛茸茸的红色的氧化铁(即铁锈)的包围当中.如果把磁石放在试管的一边,所有的铁质小片都流向磁石的那一边.这些黑色的矿物质就是磁铁矿.
这种可以降解铁锈的泥土菌,通过向铁传递电子而获得生存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把铁锈变成了磁铁矿.这种生物的代谢方式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利用食物中的金属来获得能量,就像人类利用氧气一样.磁铁矿在2百万年前是地球上储存的主要磁性矿物,因此,Lovley推测这种微生物可能是早期磁铁矿产生的主要来源.
从那以后的17年里,Lovley发现了这个细菌家族超过30多种类型,并且测出了一些基因序列.最近他又测出了这个细菌家族中一种更加神奇的细菌的基因,这种细菌能够产生电能,并且可以净化被铀污染的下水道.
“不要小瞧微生物世界的能力,”科学家们相信,自1987年Lovley的发现以来,这一系列泥浆细菌家族的发现以及其他可降解金属的细菌被不断的发现,是通向一个全新、具有独特生物代谢方式的微生物世界的开始.
“我们越来越明朗的看到,这些微生物在地球的微生物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是维护地球环境和生态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
自从嗜金属的泥土菌被发现以来,Lovley和他的同事们就在设想利用这种特殊的微生物来保护地下水,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因此,科学家们呼吁人们保护这些神奇的嗜铁锈微生物.
电子牧羊犬“牧放”微生物
作者:亦云
人类放牧的历史已有数千年,比如牧放山羊、绵羊、牛等.但是人类最初放牧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后来,人们开始利用牧羊犬把牧场里的牲畜集中在一起.例如,一种叫作“博德”的牧羊犬(Border Collie)就具有独特的本领,可以很轻松地把牛羊集中起来.
那么能否找到一种很简单的方法集中微生物?其实找到微生物世界的“牧羊犬”,其意义非常重大.比如,在宇宙飞船或国际空间站上,饮用水系统如果被病菌污染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同样,地球上的城市供水系统也至关重要.在暴发重大疫情或有恐怖分子对供水系统进行破坏时,迅速把水里的微生物集中起来,然后进行有效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博德牧羊犬”初露锋芒
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资助的科学家小组,正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A&M大学里,开发一种能集中微生物的装置,他们称这种装置为“电子博德牧羊犬”.电子牧羊犬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一些微生物的细胞膜带电,如果在这些微生物存在的环境中加一个电场,微生物就会定向移动并最终被吸附,从而达到将微生物集中的目的.
单细胞微生物的细胞膜,把细菌和外部的微环境隔离开.目前的观点认为,细胞膜主要是由脂类分子构成的双分子膜,在这层双分子膜中镶嵌着多种糖类和蛋白质分子,这些分子共同承担着微生物细胞和外界的多种交互作用(包括能量和信息传递等).镶嵌在脂类分子层上的各种分子的表面,都聚集着数量不尽相同的电荷,有的分子带正电荷,有的带负电荷.虽然细胞膜的酸碱度和一般的饮用水差不多,但是这些镶嵌在脂类分子层上的分子,总体上呈现出微电负性的特征,即负电荷多.因此,这些微生物必然会被正电极所吸引.
传统的微生物探测器在工作时用来盛放微生物样品的是一个容积很小的水槽,水槽的体积大概只有1升水的千万分之一.这使样品检测面临一个问题:由于所采集的样本量非常少,因此,若致病微生物已经在供水系统中广泛扩散,那么很有可能待测样本中根本没有包含致病微生物.这样,检测的结果就有可能误导人们.
苏瑞舍·佩莱教授等人设计的这种装置,每小时可以对5升循环水进行处理,这些水在被处理时要经过数百根并联的管子,每一根管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4毫米.这些纤细的管子里设置有电极,当这些电极带正电并且有水流过时,水中的微生物很容易被吸附到管壁上.当把这些电极转换成负电极时,吸附在管壁上的大量微生物就会瞬间从管壁脱落.这样一来,便可以把需要检测的水样中的微生物聚集起来.
待检测的水经过这种装置反复循环几次后,水样中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就能够被吸附.利用这种装置,十几升水中的微生物可以被收集在一个只有千分之一毫升的装置里,在那里自动检测装置可以对水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如此一来,确定水样中是否含有病原微生物就变得轻而易举.
佩莱教授介绍说,该装置可以把水样中90%的微生物收集起来.接下来他的工作是,和同事拜斯柯克确定电极的工作强度.也就是说,多大的电场强度吸附微生物最适合.同时,用来吸附微生物的纤细管子的直径和数量也要确定.并且他们计划在1年内确定实验用的原型机.
新发现极热生命形态:在沸腾中旺盛的微生物
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种深海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比其它生物都更能耐热,它在121摄氏度的高压下仍能继续生长和繁殖.科学家将其非正式的命名为Strain 121,它是在海面以下几英里的喷涌浓缩矿物和高温海水的热液出口处发现的.目前科学家正着手探究它最大限度能承受的热量.
这个生产Strain 121微生物的出口地位于芬兰以南大约400公里的地方,这种微生物是首次发现的能在121摄氏度的高温下生长的生物有机体.
去年,马萨诸塞州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德里克-拉夫力和研究者克兹姆-凯斯福从一块海底的热液出口附近采集来的植物中分离出了 Strain 121.当研究员把Strain 121放入121摄氏度高温的高压灭菌锅(这是一种以高温消毒的医疗器械)中,而令人惊奇的现象出现了,在如此高温下,Strain 121竟能继续生长和繁殖.
拉夫力说:“这个温度能够杀死所有的已知生命,而Strain 121却存活了下来,这刷新了生物可以承受的最高温度的新记录.”以前所知的生物所能承受的极限温度是113摄氏度,这个记录是由一种名为Pyrolobus fumarii的微生物创下的.
特拉华州大学的耐高温微生物研究专家克雷格-凯瑞表示, Strain 121的发现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不过他还表示,也许存在在121摄氏度以上仍能存活的微生物.
拉夫力和凯斯福所研究的Strain 121标本采集自太平洋以下2.4 公里的一个海底热液出口.起初,标本被送到拉夫力的实验室是为了离析生长在铁上的微生物,但是,他们却意外的发现了Strain 121.Strain 121并不是一个异常的生物有机体,它获取能量的方式与人类一样,人类利用氧从食物中获取能量,而它利用铁从它的食物中获取能量.
从化学角度来分析,Strain 121的呼吸作用在简化三价铁到亚铁的过程中,形成了磁铁矿,这也是大约20亿年前地球上沉积的大部分含磁矿物的来源.
尽管拉夫力是分离和培养这种喜铁微生物方面的专家,但是凯瑞说,这个任务是极难完成的,而且很少有人能达到拉夫力的技术水平.
Strain 121是太古代的单细胞微生物,它与细菌相似但并不完全等同.“太古代”顾名思义是“远古”的意思,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太古代生物几乎是处于生命之树的根部,它们一般生活在极端环境中,比如说极热、极冷、极咸或极酸等.
目前,拉夫力和他的同事正努力找出Strain 121 的基因组的排列顺序,并试图以此弄清楚这种微生物何以能耐如此高温.不过,拉夫力说:“一般来说,支持有机体在高温下生长的因素是比较难理解的.”
华盛顿大学的微生物地球化学家简-艾米德表示,Strain 121 只是众多能耐高温微生物中的一种,他并不认为Strain 121 的耐高温能力是超常的,他说:“与现存的所有有机体一样,它需要碳、能量、水和其它的所有生物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与众不同的是,它能适应高温和含铁能量物.”
凯瑞说:“让人吃惊的是,在导致大部分已知生物死亡的高温中,Strain 121的DNA仍然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制,而其它器官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按照凯瑞的说法,像Strain 121这样的微生物在遗传基因上极可能有一套适热机制,他最后说:“这些东西在地球上已经有35亿年的历史了,它们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日发现人体结石中藏有微生物
日本冈山大学泌尿科教授公文裕巳等人最近发现,人体肾结石中潜藏着带有碳灰石外壳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制造结石核,了解这种微生物的生态情况,对查明肾结石的原因,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大有帮助.
公文教授在研究中先把肾结石粉碎,然后用过滤器排除其他细菌,用经过放射线杀菌处理的牛胎血清培养,最后从中分离微生物.到目前为止,公文教授等人已经确认了42个这种微生物特定形状的粒子,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直径为万分之二毫米,大小和最大的病毒差不多.继续培养这种微生物,它们就会被直径为千分之几毫米的外壳包裹.这种微生物汲取的营养和病毒所需的营养不同,汲取营养之后能够自我增殖.
公文教授认为,各地研究机构都没有从肾结石中成功分离出这种微生物,是因为它们增殖需要的时间长,培养困难.他说,人体含有这种微生物加上生活习惯不良等复杂原因导致形成肾结石,如果查清结石形成的机理,不仅可以开发治疗结石的新方法,而且还可以开发制造牙齿或促使骨头再生的新技术.

美科学家发现具有成矿作用的新型微生物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威斯康星州西南部一处废弃铁矿床的深处,发现一种能够“制造”极为细长的纳米级晶体的新型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和细长微晶体的发现,为人们探索生物成矿作用的机制开启了一扇更广阔的窗口.
3月1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研究人员不仅描述了这种由微生物制造的细长晶体的结构,而且对“制造”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据论文主要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Jill Banfield介绍,这种晶体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直径/长度比非常大:直径仅有几个纳米而长度达到10微米,相差千倍以上,与人的发丝比例接近.
另一作者、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物理学教授Gelsomina DeStasio表示,生物成矿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骨骼、牙齿、贝壳以及一些坚硬的生物材料的形成都与此有关.微生物制造晶体有多种用途.一些细菌合成磁铁矿用于导航,另一些能够降解有毒金属.但这次发现的具有如此高直径/长度比的晶体结构以往从未出现过.研究人员推测产生细长结构的原因在于微生物体内长链聚合物的影响.
为辨明形成这种晶体的具体化学过程,研究小组运用了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储存环产生的X射线以及一种新型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聚合物和晶体间的化学作用,结果发现微生物聚合物确实是生成这种细长晶体的模板——由此也揭示出这种生物成矿作用的核心.
自然界中合成物质使用模板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动物和微生物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应用模板却一直是个谜,因为同时考察柔软轻盈的聚合物模板和它异常坚硬的矿物生成品非常困难.这次美国科学家开创性地联合运用X射线光谱和显微镜的方法,为解开这个自然之谜提供了新手段.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进展将有助于人类模拟大自然创制的材料杰作,从而开辟仿生合成的新途径.
铁管道腐蚀之谜揭开 都是微生物在作怪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以糖为食物的微生物可以用作稳定的电能供应源,尽管其一次提供的电能不多,但足以为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持续供电.其中一位科学家德雷克-罗弗雷表示:“这种微生物实际上就是一种细菌电池.”
罗弗雷是在弗吉尼亚州一座蓄水池里发现上述微生物的,他将这一微生物泡在实验室的培养液里,然后将其置于燃料电池当中,随着微生物对摄入的糖进行代谢,这一过程当中产生的电子就会在燃料电池的一个电极集结从而形成微弱的电流.罗弗雷表示:“这一微生物可以使得糖代谢产生的 80%的电子形成电流,而此前大多数利用糖代谢形成电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只能将代谢产生的10%的电子形成电流.”
上述细菌电池有一天也许会有很多应用,例如,其可以用于远程遥控的传感器或是家用电器的遥控装置.分析人士指出,罗弗雷发现的微生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电流的效率极高.罗弗雷说,在实验当中,上述微生物已经可以产生稳定、长期的电能,电流尽管不是很强,但已经足够支持计算器和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罗弗雷还表示,通过对相关设备进行微小的改进将可以大大提高上述微生物产生电能的数量,他说:“当我们使用石墨而不是电极棒时,我们注意到电流的强度大约增加了3倍.”
美国发现专吃氯乙烯的微生物 利于地下水清洁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靠吞食有毒废弃物氯乙烯为生的地下微生物.科技日报报道称,这一发现为有效清除氯乙烯这种严重污染地下水源的化学物质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式.
据称,美国微生物学家弗兰克·洛佛勒花了4年时间,从密执安州的地下土壤样本中找到了这种微生物,它就是人所周知的BAV1.过去,科学家已经在利用其他一些吞食有毒废弃物的微生物来治理环境污染,但靠吞食氯乙烯为生的微生物还是首次发现.
氯乙烯是一种最常见的有毒工业化学制品,能在土壤中存在好几百年,它通常以一种更复杂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干洗剂和金属清洁剂中.据介绍,短暂接触氯乙烯能引起头昏眼花、嗜睡和头痛.长时间接触则容易罹患一种罕见的肝癌.
现在,人们主要通过把受污染的水从地下泵吸出来,撒到空气中形成细密水雾,让阳光暴晒,使化合物自然分解来清除氯乙烯和其他有机化合物.但由于有毒化学制品能够黏附在地下土壤中,用这种方法既费时费事,也无法根除所有的污染物.
报道称,BAV1的发现将进一步加速科学家利用细菌清除有毒废弃物的步伐.这项发现将帮助科学家确定分解氯乙烯的酶,如果能够找到这种酶,科学家可能借助基因工程,培育出更多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或能比BAV1吞食速度更快的细菌来清洁地下水源.
美科学家发现新的微生物耐热“冠军” 130度还活着
美国科学家新近发现的一种微生物,在130摄氏度下仍能存活,打破了此前微生物的耐热记录,成为迄今已知微生物中的耐热“冠军”.
华盛顿大学的海洋学家们利用遥控操作的潜水艇,在太平洋海面以下2400多米深的胡安·德富卡海脊附近发现了这种微生物.它存在于含铁和硫等矿物的热泉水中.这些自海底喷涌而出的矿液呈黑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房高的“黑烟囱”.
马萨诸塞大学卡谢菲等人随后利用高压灭菌器进行的实验显示,该微生物在加热至121摄氏度时仍具有繁殖能力,24小时内数量可翻一番.不仅如此,它在130摄氏度下存活两个小时后,再重新置于103摄氏度的环境下仍能继续生长.与之相比,前世界耐热“冠军”、1997年发现的一种最多可承受113摄氏度温度的微生物,在121摄氏度高压灭菌器中过了一个小时就热死了.
科学家们将新发现的微生物暂时命名为“菌株121”.他们介绍说,这是一种太古生物.太古生物是细菌以及包括人在内的真核生物之外的第三种生命形式,通常可在极热、极冷或压强极大的极端环境下生存.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15日正式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这一重要发现的意义在于,它更新了科学家们对生命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的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也为在其他星球上寻找生命存在的迹象提供了新线索.
新发现某种程度上也改写了微生物学的教科书.100多年来,微生物学家们一直认为,高压灭菌器在121摄氏度下能够杀死所有已知微生物,并以此作为医疗消毒等的标准.
另外,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还发现,与地球表面生存的微生物不同,“菌株121”不是用氧,而是用铁来进行能量转换.他们认为,这是以前不为人知的一种崭新的生物“呼吸”方式.地球早期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产生的第一批生命,或许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新陈代谢的.
没有厂房没有污染没有垃圾 法培育出微生物制药“工厂”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阿旺蒂斯制药公司经过11年合作,用做面包的酵母为基础,成功培育出能合成氢化可的松的单细胞微生物“工厂”——转基因酵母,这种单细胞微生物就像一座生物制药厂,可按要求生产出氢化可的松.这是迄今完成的最大、最复杂的基因工程成果,《自然生物学》杂志认为,它具有重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氢化可的松是人体主要的类固醇激素之一,主要作用是消炎,世界制药业每年需要生产几十吨这种激素以满足医疗需求.这项研究成果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技术上实现了氢化可的松生产的飞跃.目前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很长,至少需要九道工序才能完成.如今,实现这些程序所必需的酶分子由15个来源不同的基因组成,其中9个是从人、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然后嵌入酵母的.这种转基因酵母组成了一个变化很大的单细胞有机体,与细菌的不同在于,它含有多个分隔开的小室,不同的合成程序将在不同的室内进行.二是该成果具有无可争议的工业、商业和环境效益.除生产程序的简化将大大降低成本外,还具有生产过程无污染、无附带垃圾,且药品纯度极高等特点.
主持研究工作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德尼•篷篷认为,这项成果是更为环保的“绿色”化学的先驱,不仅其它类固醇可采用类似工艺,其它生物工程难以实现的、合成过程非常复杂的药物也可借鉴此法进行生产,这将大大节约药物生产所需的稀有植物或原材料.
南极冰湖中发现2800多岁的微生物
美国科学家们在南极一个冰湖中新发现了至少有2800岁的藻类和细菌,并成功使这些冰冻千年的微生物“苏醒”.这一研究为将来在火星等其他星球上寻找生命提供了重要借鉴.
伊利诺伊大学的多兰等研究人员16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是在南极维达湖钻孔提取出的冰芯中发现这些古老微生物的.利用碳14进行年代测定的结果显示,这些微生物至少有2800年的历史.而且,这些微生物体内的DNA保存完好,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微生物的演化历史.
维达湖长逾5公里,所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早先的研究认为,维达湖整个儿就是一个大冰块,从湖面到湖底终年处于冰冻状态,并不适合生命寄居.但多兰等人的研究显示,即使冰湖也未必是生命的“荒漠”.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古老微生物的体内可能存在某些独特的抗冻物质,使它们冰封多年后遇到液态水便能复活.
多兰小组早在1996年就对维达湖展开了勘探.除了成功“复活”古老微生物外,他们在研究中还证实了维达湖并不像早先认为的那样,全部是冰冻状态,在厚厚的冰层下,维达湖底其实存在着一个低温、超咸的液态区域.
维达湖内的冰层厚达19米,其湖底新探测到的液体比普通海水含盐量高出7倍.在地球上没有完全封冻的湖泊中,维达湖是迄今已知冰层最厚的.类似维达湖这样的生态系统还是第一次发现.研究人员推测,该湖湖底的超咸液体中可能也有生命.
这一发现将来也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在火星上与维达湖类似的环境中寻找生命存在的迹象.多兰说:“人们认为过去火星上曾存在大量液态水,如果生命真的在这个星球上诞生,那么在火星水完全成为冰冻状态前,类似维达湖的生态系统,也许是火星生命最后的栖身之地.”

用微生物造可降解塑料
也许不久的将来,无论是手提兜,还是装水果、蔬菜的塑料袋你都可以放心地扔进垃圾桶,不用再刻意进行分类,也不必担心它们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污染,因为这些提兜和塑料袋是用科学家新近开发出的新一代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
生物降解塑料是将微生物作为能量贮存体,存贮植物、动物脂肪或糖原.这种利用微生物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实际上是一种聚酯化合物.德国明斯特大学微生物学家称,目前自然界只有少数几种微生物不能生产聚酯,绝大多数微生物可为人所用.能生产聚酯化合物的微生物到处都有,它们生活在土壤里,吸附在球状植物的根部、污水处理池及海洋里,它们犹如一座座“微型塑料加工厂”.
让微生物生产聚酯化合物的前提是要为它们提供足够多的有机物质.它们先将有机物质吃掉转变成微型球体,然后存入体内.研究人员从这些微生物身上取出微型球体,用溶剂溶解或用酶化解即可获得“生物塑料”.这种生物塑料的基本物质是天然脂肪酸.
通常,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多聚物成本太高,无法用来生产酸奶盒、奶酪袋等日常包装材料.德国曾利用普通方法开发出可生物降解的化妆品瓶,但因成本过高而一直没有找到用户.现在,让微生物生产廉价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从技术上来讲已经获得成功,最急需解决的是产量问题.
用这种微生物获得天然脂肪酸的办法不仅能用来生产塑料袋,还能生产兼容性很好的生物制剂,尤其是脂肪酸聚合物.因为这种天然脂肪酸可在人体内缓慢释放,剩余部分也只是脂肪酸,不会产生副作用.从它的物理特性来说,它完全可以与人工合成材料相媲美.科学家已经对该材料进行了试验,用这种材料制成心脏瓣膜支架.他们认为,将来还可以用其制作骨钉及安全药剂.不过,迄今这种生物聚酯的临床应用之路尚未找到.
微生物的用途广泛.科学家相信,可利用这些微小的生物体产生各种聚合分子,也许能为人们提供自然界生物环境中所没有的基本物质.总之,用微生物生产生物降解塑料为人类解决全球白色污染问题找到了一条光明之路.
微生物解人类能源问题
美科学家以人造微生物制作高效氢燃料
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和汉密尔顿·史密斯目前正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方法制造微生物,并计划利用这种微生物作为高效的储氢材料.这种人造微生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存在于目前的自然界中,科学家们仅仅在其体内植入了仅够维持其生命的必需基因,因而其体内的基因数目在已知生物中是最少的.
领导这项研究的文特尔和史密斯都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前者因支持利用鸟枪测序法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而蜚声全球,后者则是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在这项计划中,研究人员将利用基本化学物质来合成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细胞中唯一染色体的DNA,然后利用放射方法杀死其遗传物质,并利用人工制造的DNA来取代它.生殖支原体细胞的酶和RNA的功能将得到保留,但其整体的基因结构将是人工合成的.
这项研究与转基因技术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用完全人工合成的基因组代替天然的基因组;而后者是从天然存在的基因组中剪切掉一个基因,或在其中移植入另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
文特尔说,他们的计划只不过是他和其他科学家1995年在马里兰州罗克维尔进行的研究的继续.当时,科学家们为一种名为生殖支原体的细菌进行了测序.生殖支原体是已知的最简单、基因组最小的微生物,它只有一个染色体、517个基因,而人类的每个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约有3万个基因.在逐步确定生殖支原体内一些并非必需的基因后,科学家们开始系统地减少其体内的基因数目,并希望以此确定生殖支原体的生命存在究竟需要多少基因.1999年,科学家发表报告将数目限定在265至350之间.
文特尔表示,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种能够用来制作氢燃料的细菌,或者一种能够吸收和存储二氧化碳的微生物.他认为,他们的研究将使科学家能够在分子水平上了解到,单个细胞究竟最少需要多少基因才能完成生长和繁殖过程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方式制造基因.文特尔和史密斯的研究得到了美国能源部提供的一笔总额为300万美元的资助.
文特尔承认,这项研究涉及的技术,从理论上来说有可能用于制造新的致病细菌,甚至用于研制生物武器.另外,人工制造新生物的研究是否符合科学伦理,在一些科学家中也引起争论.但文特尔声称,他们将慎重考虑该公布哪些研究细节,而且在实验中也会采取特定措施,例如去除与生殖支原体感染人类能力相关的基因,以确保研究的安全性.【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四)

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多少种除了什么什么外还有什么什么等

首先,目前未知的生物还有很多,每年都有很多被发现,但是,更重要的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数量正以急剧的速度降低,人类是其罪魁祸首,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了.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家.
“除了什么什么外还有什么什么等”这个.生物种类每天每年都在变,不断有新生物被发现,又有很多生物从地球这个大家庭中消失,这谁也无法确定.
今存物种的总数之所以如此不确定,是因为人类对大量种类的生物仍知之甚少甚至蒙然不知,只要看一看迄今被
献订名和记录的仅有174万种(1995年Hammond 统计)或150万种(1998年Robert M.May统计),即可了解到
数估算上的困难.先参见下表.
已订名的物种总数
类 群 哈蒙德1995年统计(种) 罗伯特·梅1998年统计(种)
原生动物 4 万 4 万
藻类 4 万 4 万
植物 27 万 27 万
真菌 7 万 7 万
动物 132 万 108 万
(1)脊椎动物 (4.5 万) (4.5万)
(2)线虫 (2.5 万) (1.5万)
(3)软体动物 (7 万) (7 万)
(4)节肢动物 (108.5 万) (85.5万)
(5)其他 (9.5 万) (9.5 万)
总计 174 万 150 万
那么现存的物种总数又是多少呢,请参看下表 .
现存的物种总数估计②
类 群 1995年统计(种) 1998年统计(种)
高 低 使用数据 使用数据
原生动物 20万~6万 20万 10万
藻类 100万~15万 40万 30万
植物 50万~30万 32万 32万
真菌 270万~20万 150万 50万
动物 1亿~300万 980万 557万
(1)脊椎动物(5.5万~5万) (5万) (5万)
(2)线虫 (100万~10万)(40万) (50万)
(3)软体动物 (20 10万) (20万)(12万)
(4)节肢动物 (1000 240万)(890万) (465万)
(5)其他 (80 20万) (25万) (25万)
总计 1亿~350万 1220万 680万
现存的物种总数估计的最粗略范围是1亿~300万,牛津大学生态学家、动物系教授、曾任英国首相科学顾问的罗伯特·梅(Robert M.May)认为,在认可上较好的范围是1500万~500万,最好的估计是700万.③这些数据可供我们参考
科学家现在已经在地球上发现和命名了约170万种动植物,但实际上地球上的物种远远超过这个数.试图减缓物种灭绝速度的科学家和决策者们在这样一个谜团面前很没面子:没有人知道地球上到底生存着多少不同种类的动植物.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物种大约为300万种,现在则认为至少有500万种,但许多专家指出,保守的估计是1000万种.最近几年,科学家在对昆虫的调查中发现了大量新物种,有人估计地球上物种总数超过3000万种.
据科学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近600种鸟、400多种兽、20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这些濒于灭绝的物种大多数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对人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濒危物种的灭绝原因,早在1983年美国威尔逊博士就提出了一种模式.他认为,古脊椎动物灭绝的原因有五类.首要原因是动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第二类是外来物种入侵;第三类是污染;第四类是过度利用;最后一类是疾病的干扰.而据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未来生活在世界20个地区的1000多种野生动物可能面临灭绝的命运.文章列出的未来物种灭绝“热点”地区包括:北美洲北部到北极的冻土和森林带、南太平洋诸群岛、塔斯马尼亚岛、巴哈马群岛和南美洲的巴塔戈尼亚地区等.可能灭绝的物种高达1500个,其中有北美驯鹿、麝牛、狐蝠和狐猴等.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显示,到2100年,至少有1200种鸟将消失,而这仅仅是一种保守的估计.
摘自《百科知识》2006年10期

植物生态学报(五)

发酵行业废水处理综述
谁能发篇 关于 《发酵行业废水处理技术综述》啊?
大约要3000字
在此谢过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的日用化工业、油脂加工业、合成脂肪酸工业、肉类加工业、乳制品工业等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相应的废水排放量亦急剧增加.这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肪、脂肪酸等脂类物质.加剧了含脂类废水的泛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荷兰,含脂类废水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全国14%的人口排放的生活废水的污染物总量.因此,对这些工业排放的含脂类废水的处理日益受到关注.1含脂类废水的水质特征脂类物质是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组分.城市污水中脂类物质的含量大约在40~100 mg/L,工业废水中屠宰厂、油脂加工精炼厂、食品加工厂、日用化工厂等排放的废水对环境水体中总脂类的贡献最大.含脂类废水成分复杂,以含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工业废水含有的脂类物质主要是长链脂肪酸(LCFA)和直链的多元醇的脂(甘油三酸脂、磷脂等)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这些脂类物质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纺织工业废水(以棉花为原料)则含有蜡以及环状醇与带有分支的链状脂肪酸所形成的酯,因此比较难以生物降解.表1给出了部分含脂类物质的工业废水的种类和水质特征[1].表1 含脂类废水及其水质特征废水种类COD/(g L-1)脂类/(g L-1)屠宰废水2.0~3.00.35~0.52乳品工业废水0.10~0.950.02~1.30食用油精炼废水4.3~8.90.55~1.00羊毛洗涤废水9.0~85.02.0~15.0脂肪提炼加工废水2.7~7.40.10~0.54日用化工废水3.0~5.00.15~0.202 含脂类废水的危害由于此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甘油、表面活性物质、油脂等呈现出良好的乳化性和亲和性,少量能导致水体的COD、BOD迅速升高,更加剧了处理的难度.同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含脂类有机废水中的中长链脂肪酸、油类物质包裹在填料外层阻碍氧的传质,导致好氧微生物代谢紊乱.如果这类物质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水体,则危害水体生态系统,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在污水排放系统中中长碳链脂肪酸及油脂的积累会导致排水管道的水力容量损失(或排水管道堵塞).在废水处理厂中油状的中碳链脂肪酸(MCFA)和固状的长链脂肪酸(LCFA)混和油脂阻塞格栅,在污泥泵中积成渣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且在好氧处理单元和最终沉淀池中,含脂肪酸的混合物会结成“脂球”连同粘附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随最终出水排出.一方面造成污泥流失,同时也影响出水水质.3含脂类废水处理面临的问题目前,对于含脂类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污泥常被漂浮的油脂包裹,从而引起污泥上浮和流失;②长链脂肪酸(特别是游离脂肪酸)有较强的毒性,常对微生物菌群引起抑制.这两个问题也是造成含脂类废水处理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中的部分脂类物质可以比较容易地以物理方法除去,例如气浮、重力分离等.脂类一般在厌氧处理中降解很慢,因此需要相对长的保留时间,但它们在厌氧反应器(或其它生物处理系统)中,由于容易上浮而很难停留较长时间.因此,上浮问题成为脂类物质破坏厌氧或好氧处理的严重问题.在厌氧处理系统中,长链脂肪酸的降解是限速步骤,且受产气量和COD去除率的限制.在处理以植物油为原料的脂类废水时,必须考虑到长链脂肪酸的缓慢降解和毒性.因此,克服LCFA的抑制作用及污泥上浮和流失将是处理含脂类废水的关键.4 含脂类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4.1 含脂类废水处理现状及分析4.1.1 物理法处理隔油、气浮是含脂类废水常用的物理方法,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浮油、乳化油和悬浮物等.一般作为预处理.(1)隔 油隔油主要是去除含脂类废水中的浮油和大部分悬浮物.隔油时常采用加入硫酸的方法,加入硫酸的目的是使皂脚水解成脂肪酸,同时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变成溶解油而利于去除[2].再经过酸化隔油处理后,废水中的油脚、皂脚等脂类物质及其他固体悬浮物都会被分解,油脂还可以回收,不仅提高了酸油得率,增加企业效益,而且可以降低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同时COD和BOD5的浓度也大大降低,为下一步的处理创造了条件.郑鹏等[3]采用隔油预处理油脂废水,有效降低了废水中油的含量,减轻了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2)气浮法该法对于去除含脂类废水中的乳化油有特殊功效.通常先投加混凝剂,中和或改变胶体粒子表面电荷,破坏乳化油的稳定性并形成絮凝体,投加混凝剂可使气浮法的除油效率提高一倍.目前气浮法除油已广泛用于处理含脂类废水,且处理效果良好.刘义等[4]采用水解酸化-气浮-SBR工艺处理乳制品废水,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为95%和93%,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梁松雪等[5]采用水解酸化-涡凹气浮-SBR处理屠宰废水,COD由2 824 mg/L降低至100 mg/L,出水达到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中的一级标准.隔油、气浮是含脂类废水预处理工艺中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在采用时,需根据处理水的水质和水量,对不同单元进行最佳组合,以达到既经济又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4.1.2 化学法处理常用于处理含脂类废水的化学法主要有水解、化学沉淀等,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油,脂肪等脂类.此法一般也作为废水的预处理.(1)碱性水解和酶水解该法使用碱性物质或酶水解以减少废水中的脂肪颗粒,常作为含脂类废水的预处理.通常采用石灰、NaOH、胰脂肪酶、细菌酶等,其中石灰经济实用但是会产生大量的废渣.用NaOH进行预处理时,控制NaOH的质量浓度在150~300 mg/L,可使平均脂肪颗粒的粒径降到处理前脂肪颗粒粒径的73%±7%;用胰脂肪酶进行预处理效果最佳,胰脂肪酶PL-250可使脂肪颗粒粒径最大降到处理前废水中脂肪颗粒粒径的60%±3%,而且胰脂肪酶更适用于水解牛肉脂肪;用细菌酶处理,细菌酶的使用量较多时才能达到明显的水解效果[6].但是用碱性水解处理含脂类废水会导致废水的pH出现波动,难以控制,使后续处理工艺不易正常运行.(2)混凝处理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等,其中聚合硫酸铁混凝处理含脂类废水效果较好.在聚合硫酸铁的合成中,加入任意比例的铝盐和一定比例的硅酸盐,以及少量的聚丙烯酰胺生成一种新混凝剂CPFA-CS.此复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具有较宽的pH和温度适用范围,用它作为混凝剂处理含脂类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75%和95%以上[7].单纯的混凝处理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屠宰厂排放的含脂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水,难以除去,并且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泥和废渣.所以如果在使用混凝剂处理前,先对含脂类废水进行适当变性处理.王毅等[8]对屠宰废水变性预处理后,采用硫酸亚铁和氧化钙复合混凝剂进行絮凝处理,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7%,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混凝法处理废水成本低,低温下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此法简便、高效,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但是该法处理的废水限于COD小于l 000 mg/L的废水,对于高浓度废水,还需必要的后续处理.因此,此法多用于处理浓度较低的废水,或作为高浓度废水预处理,以降低后续的生物处理的负荷.4.1.3 生物处理4.1.3.1 好氧处理(1)活性污泥法传统的活性污泥法COD去除率一般为80%左右,BOD5约为90%[9],处理含脂类废水一般难以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主要原因是:第一、长碳链脂肪酸(LCFA)在水中溶解度很差.含酸废水酸化时,LCFA会形成粘滞的难以过滤的沉淀物,即使在相同pH的溶液中,滤液中仍含有极限溶解度所允许的粘质(LCFA等),给水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大部分微生物对中长碳链脂肪酸及油脂物质的直接分解能力低,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抗冲击能力差,并且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采用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可大大突破这一界限.SBR法用于肉类加工废水处理,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在SBR法的基础进行改进后出现了二段SBR法,其特点是系统设两段SBR池串联,分别培养出适宜于不同有机物的专性菌,从而使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不同的生化条件下都得到充分降解.该法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易实现自动化控制[10].王建军[11]采用两段SBR法处理屠宰废水,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达94.4%、93.6%.曹恩伟等[12]采用SBR工艺处理合成脂肪酸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良好.SBR法处理含脂类废水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肉类加工废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血水,易产生油性泡沫而使污泥松散和指数增高,易出现高粘性膨胀而导致污泥流失问题,且不可避免存在污泥上浮现象;另外该方法对油、SS、色度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必须辅以一定的前期预处理.(2)生物膜法目前国内含脂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多采用生物膜工艺,现有的生物膜法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和生物流化床等,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得最为广泛.高广蕾[13]用二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植物油脂废水,其对COD(进水1 200 mg/L)去除率达86.7%,对BOD(进水440 mg/L)的去除率为96.4%.李伟光等[14]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其COD、BOD和油脂去除率分别可达97%、99%和82%.生物膜法具有水力条件好,抗冲击负荷强,生物浓度高的特点.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生物膜系统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污泥系统.出水水质可达废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达到相同的污染物去除率时,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管理更方便,且克服了活性污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该方法不会存在污泥流失问题,且不存在污泥上浮现象.但生物膜法对油、SS、色度的去除有限,也需要前期预处理.主要适用于含脂类废水水量不大、场地较小的情况.4.1.3.2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工艺处理废水的优势在于它能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而不必稀释进水浓度.目前厌氧处理工艺较多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生物滤池(AF)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等.贺延龄[1]采用预处理-UASB工艺处理福州市某油脂化工厂废水,UASB反应器容积为2 m3,反应温度30~35 ℃,COD容积负荷达8~10 kg/(m3•d),该工程对油脂废水COD去除率为85%~95%.生物水解(酸化)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预处理工艺,实质上是将废水厌氧处理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该工艺因为能较好改进废水可生化性,同时可去除一定有机负荷而日渐受到重视,目前该工艺已成功地用于含脂类废水的处理.周万鹏等[15]采用水解酸化反应器作为预处理,处理油脂洗涤废水,COD和油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厌氧生物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但厌氧反应器处理含脂类废水时受废水中悬浮固体及其油脂、脂肪等脂类浓度的影响较大,出水水质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与好氧处理相结合.河南双汇集团采用UASB-CASS工艺处理大豆蛋白和屠宰废水混合水,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克服了单一厌氧处理不彻底的缺点,其COD、SS和油脂去除率分别可达95%、94%和99%[16].4.2 含脂类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除了对常规的生物处理工艺继续研究外,目前国内外对含脂类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重点已扩展到微生物选育技术(也称生物强化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等方面.4.2.1 微生物选育技术微生物选育技术是治理废水的一种高效生物技术,在含脂类废水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技术也即是利用优势菌株处理废水.主要是针对含脂类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问题,国外有研究提出利用专性降解脂类物质的微生物菌株处理含脂类废水.该方法的核心就是筛选出处理含脂类废水的高效优势微生物菌株,利用此优势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快速有效的降解脂类物质.因此与一般好氧法相比,它的专一性和有效性更加显著.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选种和育种,即应用各种筛选方法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选择和培养符合要求的菌种.当前降解菌的筛选培养方法有两种:第一、污泥驯化(自然筛选).第二、筛选高效菌株(人工筛选).赖万东等从处理油脂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两株高效降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和产碱杆菌[17].经对废水处理,实验表明:两种细菌适宜的降解条件为pH=5.5~7.0,T=25~35 ℃,DO=5.5~7.0 mg/L.在此范围内,氧传递速率与生化降解率相匹配,存在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此时COD的去除率达到一个较高值.慎义勇等[18]从4种不同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了12株优质菌,各菌种72 h内对COD超过10 000 mg/L模拟油脂废水的COD去除率都接近或超过80%,其中有3株细菌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用经筛选和培养后的优势菌处理含脂类废水需注意保持此菌种的固定而不流失,并要在与天然菌类竞争中保持优势,才能保证其正常发挥作用和系统顺利运行.目前用经筛选培养的优势菌群处理含脂类废水正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未投入工程运行.今后随着这方面的实验更进一步完善,将会促进优势菌生物处理工艺在含脂类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4.2.2 膜生物反应器(MBR)MBR法处理废水技术是把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该技术既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本身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同时又具有膜分离占地少、高效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采用MBR处理含脂类废水获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何义亮等[19]采用厌氧MBR工艺处理高浓度食品废水,当COD负荷为2~3 kg/(m3d)时,COD去除率可达80%~90%.鲍建国等[20]采用好氧MBR工艺处理油脂废水,COD、SS、油的去除率可稳定在85%以上,出水水质良好.MBR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为膜生物处理存在的膜污染问题,该技术在实际处理中应用很少.因此研究膜污染的原因,寻求减少膜污染,快速恢复通量的方法和对策,是推广MBR法处理废水的关键所在.4.3 含脂类废水处理强化从含脂类废水处理面临的问题来看,要强化此种废水的处理,主要就是从克服油和脂肪酸的影响来着手.据此,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强化.4.3.1 采用高效反应器,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HWUCS等[21]研究发现,颗粒污泥由于比表面积比悬浮和絮状污泥小,因而受到LCFA的毒性相对较小.因此,在对含脂类废水的处理中,可采用高效反应器,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内循环反应器(IC)等,这些反应器主要利用上升水流和气流产生的剪切力,培养出具有优良理化和生物学特性,沉降性能好的颗粒污泥.这种颗粒污泥能在反应器中载流大量的微生物,保持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另外,污泥的颗粒化优化了反应器中菌群的组合,使产氢产乙酸菌有较好的共生关系,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使种间代谢速率加快,提高脂肪酸的降解效率.4.3.2 提高传质,克服脂肪酸、油等的抑制因素4.3.2.1 改善进水布水方式设计出符合流体力学和生物反应的、合理的进水布水系统,也是改善含脂类废水处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陈明东[22]采用双向进水的纯水力搅拌方式对UASB布水系统优化,流向90 s切换1次,可提供柔和的水力搅拌效果,促进污泥和污水之间的良好接触,使污泥上附着的气泡有效分离,有利于“水力筛分”,提高反应器的负荷,加速污泥颗粒化的形成,提高了处理效率.4.3.2.2 除去废水中的油该废水中的油脂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游离态的油脂漂浮在水面上称浮油,这种油脂采用物理法较易从废水表面回收利用;另一种是乳化状态的油脂,此种状态下的油脂可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油脂与絮凝剂混凝,成为较大的油滴颗粒,将其除去,减缓其对后续生物处理的影响.4.3.2.3 在预处理中尽量去除更多的脂肪酸由于脂肪酸以分子态的形式存在时,对微生物的毒性更大,且影响传质效果.因此,在预处理中,可控制pH在7.4~8.2,投加CaCl2,与脂肪酸发生沉淀反应,减少脂肪酸,降低脂肪酸的抑制.另外,也可将pH控制在7以下,使脂肪酸以油状或固态的形式存在,采用气浮的方法去除.采用投加CaCl2的方法,去除含脂类废水中的脂肪酸,已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CaCl2后,废水中油和脂肪酸的量明显降低,脂肪酸的投加量为废水中含油量的30%时,效果最好.4.3.3 采用生物乳化剂(BE)BE是一类由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由一个疏水部分和一个亲水部分构成,疏水部分为饱和、不饱和或羟化的烃链;亲水部分更加多样化,可简单如脂肪酸的羧基,也可复杂如糖脂的多聚糖基.具有低毒,易生物降解的特点.采BE强化含脂类废水是一种新的尝试,它可以使溶于水中的脂肪酸及油类物质乳化和产生中度泡沫的能力.王楼明[23]采用BE强化含油废水生物处理,经实验研究表明,采用BE可改善反应器的生物除油效果,改变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性状,改善反应器的运行性能,从而提高油类物质与活性微生物的作用效率,达到强化废水生物处理的目的.4.3.4 采用物理强化技术,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反应器效能4.3.4.1 磁分离技术磁分离技术是吸附除油脂等脂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借助于磁性物质作为载体,利用油珠的磁化效应,将磁性颗粒与含脂类废水相结合,使废水中的油脂等分散在磁性颗粒上被吸附,再通过分离装置,将磁性物质及其吸附的脂类留在磁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该法处理含脂类废水,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重视.朱又春等[24]采用磁分离技术处理餐饮污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废水中含油量由194 mg/L降至7 mg/L.另外,将磁分离技术和生物法相结合,即向生物反应器中投加磁粉,使细菌磁化,可加快絮凝速度,强化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增强微生物活性.张密林等[25]采用磁性细菌生物法处理屠宰废水,COD、SS、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6%、91%、86%.孙水裕等[26]采用磁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磁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目前,磁分离技术在含脂类废水处理应用方面,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要应用于工程实践上,其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但该技术可节省运行时间和费用,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3.4.2 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其频率一般2×104~5×108Hz,具有量集中、穿透力强、在水中可以发生凝聚效应、空穴或空化效应等特点.利用超声波技术,可以改善污泥的固-液界面、加强气体的传质和营养物传递,增强污泥活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强化废水的生物处理.SCHLAFER等[27]实验室小试发现, 将频率为25 kHz,声能密度为0.3 W/L的超声波直接作用于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改善污泥颗粒的固-液界面,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递,增强污泥活性,从而提高反应器效率.根据超声波量集中、穿透力强的特点,在采用超声波技术强化处理含脂类废水时,必须以先通过实验,以确定最佳的超声频率,否则可能出现超声粉碎效应,影响处理效果.超声波技术具有简便、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特点.但超声波应用于强化含脂类废水生物处理,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废水中悬浮物对空化作用的影响;超声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超声波技术用于大规模水处理中的经济可行性;超声波对生物反应器中生物的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等.5 结语与展望在对含脂类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生物法之前通常采用一些物理或化学法去除废水中的上浮油和部分乳化油,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后面的生物处理法的压力.所以,物理法和化学法虽然不适宜作为主要的处理方法,但是,在含脂类废水的预处理中却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近几年来,含脂类废水处理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地涌现、更新和发展.在主体处理单元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比较成熟的高效反应器如UASB、EGSB和IC等,同时也出现了多种生物反应器联合起来的趋势,并在工艺流程和生物活性上进行改善与提高,获得强化的目的.微生物选育技术、磁分离技术和超声波等新技术,虽然在实际工程开发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技术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强化含脂类废水的处理中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 贺延龄.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 刘精今,陈竹新.植物油脂废水处理经济性分析[J].江苏环境科技,2001,14(2):21-22.[3] 郑鹏,王争春,王迎春,等.隔油-涡凹气浮-BAF工艺处理油脂废水[J].广东化工,2006,33(7):33-36.[4] 刘义,张兆昌.水解酸化-气浮-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1998,16(5):19-21.[5] 梁松雪,李志祥,侯鹏飞,等.水解酸化-涡凹气浮-SBR处理屠宰废水[J].市政技术,2006,24(3):143-144.[6] MASSE L,KENNEDY K I,CHOU S.Testing of Alkaline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pretreatments for fat particles wastewater[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l,77(2):145-155.[7] 于传贵,马芳静,邵洪,等.中浓度屠宰废水处理试验[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2001,15(2):173-174.[8] 王毅.屠宰废水变性及絮凝处理[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20(6):21-22.[9] 赵庆良,李伟光.特种废水处理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0] 韩相奎,崔玉波,张文华.用SBR法处理屠宰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O01,17(7):56-57.[11] 王建军.两段SBR法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24(1):21-22.[12] 曹恩伟,刘玉川,陈奎章.SBR工艺在脂肪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3,16(4):22-24.[13] 高广蕾.用好氧生物法处理植物油脂厂工业废水[J].中国油脂,1999,24(2):66-68.[14] 李伟光,赵庆良,马放,等.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0):59-60.[15] 周万鹏,汪戈.无机膜-厌氧水解-SBR好氧工艺在油脂洗涤废水中的应用[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5(1):49-51.[16] 曾科,宋宏杰,孟凡超,等.大豆蛋白废水和屠宰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环境污染实力与设备,2006,7(7):141-144.[17] 刘精今,杨麒,陈竹新.微生物选育技术处理食用油脂废水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05,24(1):60-62.[18] 慎义勇,黄志立,韦朝海,等.油脂高效降解菌处理含油污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5):4-8.[19] 何义亮,吴志超,李春杰,等.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食品废水的应用[J].环境科学,1999,20(6):53-55.[20] 鲍建国,王建功.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油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

植物生态学报(六)

关于环保的英语作文【植物生态学报】

I will be sixteen years old when 2008 Olympic being held in Beijing. I have many dreams about it, I want to be a translator to work for foreign athletes. I want to be a guider to show Beijing to foreign visitors. I also want to be a athlete to win honor for China. I want to be…
But as a pupil, what can I do for it now? First, I should make Beijing’s environment to grow better, I can save water, electricity and paper, place garbage by classifying it, actively spread the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cond, I should enhance my ethic , safeguard the nation’s honor and take good care of public facilities. Third, I should work hard for my lessons, especially in English. Fourth, I should do exercises every day to improve my health.
I am proud of a Chinese. I hope my country to be much stronger. I look forward to 2008, I will say to the world aloud: Welcome to Beijing.
我能为2008北京奥运做什么?
等到2008北京奥运举行的时候我就16岁了.我怀着很多的梦想,我想为外国运动员做个翻译员.也想为外国游客做个导游展示北京.也想成为一个运动员为中国赢得荣获.我还想.
但是做为一名小学生,我现在能为奥运做些什么呢?首先,我应该让我们北京的环境变得更好,我可以节约用水、电和纸,按类放置垃圾,积极传播环保知识.其次,我应提高道德修养,捍卫民族尊严,爱护公物.第三,我应努力学习,特别是英语.第四,每天坚持锤炼,使身体健康.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我希望我们国家更加强大.我期望2008 年, 对世界大声将说: 欢迎光临北京.
How Much Nature Is Enough?
By Andrew C.Revkin
Even some ardent conservationists acknowledge that the diversity of life on Earth cannot be fully sustained as human populations expand? use more resources? nudge the climate and move weedlike pests and predators from place to place.
Given that some losses are inevitable? the debate among many experts has shifted to an uncomfortable subject? what level of loss is acceptable. The discussion is taking place at both the local and global levels? How small can a fragment of an ecosystem be and still function in all its richness? and thus be considered preserved? And as global biodiversity diminishes? is it a valid fallback strategy to bank organisms and genes in zoos? DNA banks or the like? or does this simply justify more habitat destruction? Is nature on ice a sufficient substitute for the real thing? Some conservation groups have strenuously avoided or even attacked such calculations and strategies. They say there is no safe diminution of habitat as long as human understanding of ecology is as sketchy as it is? a fallback strategy is unthinkable. Furthermore? banking nature in a deep freeze or database of gene sequences cannot capture context. For instance? even if a vanished bird was someday reconstituted from its genes? would it warble with the same fluency as its ancestor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debate? those considering what the smallest viable habitats are or how to expand archives as an insurance policy say that recent trends have proved that ol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re no longer sufficient. A few decades ago? the issue seemed fairly uncomplicated? identify biological “hot spots” or species of concern and establish as many reserves as possible. But the picture has grown murky.
Twenty?four years ago? Dr. Thomas E. Lovejoy and other biologists began a remarkable experiment on the fast?eroding fringe of rain forest near the Brazilian city of Manaus. They established 11 forest tracts? ranging from 2.5 to 250 acres? each surrounded by an isolating sea of pasture similar to what is advancing around most other tropical forests. Among the many findings? an analysis published last week on birds in the lower layers of greenery found that it would take a fragment measuring at least 2?500 acres—10 times as large as the biggest one in the experiment—to prevent a decline of 50 percent in those bird varieties in just 15 years or so.
In the understated language of science? the new study?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concludes? “This is unfortunate when one considers that for some species?rich areas of the planet? a large proportion of remaining forest is in fragments smaller than 2?500 acres.”
In the face of this and other evidence? a growing group of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say? try everything? at the same time. “Clearl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is to protect natural areas?” said Dr. Peter H. Raven? the director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and to find those organisms most endangered in nature and somehow protect them in type?culture collections? botanical gardens? zoos? seed banks or whatever.” But most important? he said? is to find ways to limit human pressures on the world’s last wild places by slow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using resources more efficiently. One pioneer of genetic deconstruction? Dr. J. Craig Venter? agrees with Dr. Raven. Dr. Venter has moved from sequencing the DNA of humans and other species to assaying genes in entire ecosystems? most recently the waters of the ?Sargasso Sea. In five 50?gallon samples gathered in February? he said? his team had found 1 million distinct genes? quite a haul compared with the 26?000 or so of a human being. And that is the tiniest scratch in the surface? he added. His is one effort among many. Britain has a Millennium Seed Bank? a growing archive of all the country’s plants. The San Diego Zoo has its parallel Frozen Zoo? an archive of thousands of DNA samples and cell lines from a host of species. Nonetheless? given the overwhelming complexity of nature? Dr. Venter added? “we’re better off trying to preserve the diversity of what we have rather than trying to regenerate it in the future.”
环保的困境:自然要多大才足够?
连一些积极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都承认,随着人口的膨胀、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引起气候的变化,以及造成大量害虫和捕食动物的迁移等,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肯定不会完全地持续下去.
许多专家的争论焦点已经转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话题,假使一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多大程度的损失是可以容忍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在局部和全球范围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生态系统的一小部分可以小到何种程度仍能维持其完整、丰富的功能,从而可以认为是受到了保护呢?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过程中,把生物有机体和基因保存在诸如动物园、基因库之类的地方是一种有效的保全策略吗?或者这样做仅仅为更多的(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提供了借口?冷藏的自然能够充分地代替真正的自然吗?一些自然资源保护组织一直极力避开甚至反对这样的推论和策略.他们说,只要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的,那就不存在对栖息地的安全缩小;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保险策略了.更何况,把自然生态深冻起来或者将其存入基因序列数据库并不能保存与其相关的背景.比如,就算一只灭绝的鸟儿某一天被人们从它的基因中重新组合出来,它的啁啾声能像其先辈们一样婉转动听吗?另一方面,寻求最小可行栖地的人们或试图扩大现有档案库作为一种保全策略的人们则说,最近的趋势已经表明,旧的保护策略不再够用了.几十年之前,问题似乎还不是那么复杂:只要确认出那些受到威胁的生态地区或者令人担忧的物种,然后建立尽可能多的保护区就是了.然而,目前这个状况已经变得模糊起来.
24年以前,托马斯•E•洛夫乔伊博士和其他一些生物学家在巴西马瑙斯市附近遭受快速侵蚀的热带雨林地区边缘开始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实验.他们建立了11块森林试验区,面积大小从2.5英亩到250英亩不等,每一块都被一片分割开来的广袤草场包围起来,这些草场与正在向大多数其他热带雨林周边推进的草场相类似.在大量的调查结果中,上周出版的一篇关于生活在绿地较低层的鸟类的分析报告发现,至少需要一块2500英亩的森林区域——相当于实验中划出来的最大的一块试验区的10倍——才能防止那些鸟类的品种在仅仅15年左右的时间里减少50%.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新刊登的一篇专题研究论文用毫不夸张的科学语言总结道:“当你考虑到在地球上一些物种资源丰富的地区,留存下来的森林中一大部分是小于2500英亩的分散小块时,这是多么不幸.”
面对这些情况和其他证据,愈来愈多的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学家说:应该同时尝试所有可行的办法.?美国 密苏里州植物园园长彼得•H•雷文博士说:“显然,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保护自然栖息地,同时,还要找出那些自然界中最为濒危的物种,用某种方法把它们保护起来,比如,把它们放入物种培育采集库、植物园、动物园、种子银行等诸如此类的地方.”他说,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减缓人口增长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找到减少人类对世界最后原始生态地区的压力的方法.遗传解构学的先驱之一,J•克雷格•文特尔博士同意这一看法.文特尔博士从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DNA基因排序的研究转到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基因分析,最近开始了对马尾藻海海水的研究.他说,他的小组在2月份(指2003年2月份——译者)收集的5份50加仑的样本中发现了上百万种不同的基因类型,这与人类个体具有的约26000种基因相比实在是太多了.他补充说,这不过才触及到皮毛而已.他所做的只是许多努力中的一部分.英国有一个“千禧年种子银行”.它不断扩大,收藏了该国所有植物.(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有一座与其相应的“冷藏动物园”,其中保存了许多物种的数千个DNA样本和细胞株的资料.即使如此,考虑到自然界极为复杂,文特尔博士补充说:“如果我们尽力保护好现存生物的多样性,而不是试图在将来去重新创造它,我们才更明智.”

植物生态学报(七)

更多的英语环保格言和故事
越多越好

中英文双语文章-环保的困境
--------------------------------------------------------------------------------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8日

How Much Nature Is Enough?
By Andrew C.Revkin
Even some ardent conservationists acknowledge that the diversity of life on Earth cannot be fully sustained as human populations expand? use more resources? nudge the climate and move weedlike pests and predators from place to place.
Given that some losses are inevitable? the debate among many experts has shifted to an uncomfortable subject? what level of loss is acceptable. The discussion is taking place at both the local and global levels? How small can a fragment of an ecosystem be and still function in all its richness? and thus be considered preserved? And as global biodiversity diminishes? is it a valid fallback strategy to bank organisms and genes in zoos? DNA banks or the like? or does this simply justify more habitat destruction? Is nature on ice a sufficient substitute for the real thing? Some conservation groups have strenuously avoided or even attacked such calculations and strategies. They say there is no safe diminution of habitat as long as human understanding of ecology is as sketchy as it is? a fallback strategy is unthinkable. Furthermore? banking nature in a deep freeze or database of gene sequences cannot capture context. For instance? even if a vanished bird was someday reconstituted from its genes? would it warble with the same fluency as its ancestor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debate? those considering what the smallest viable habitats are or how to expand archives as an insurance policy say that recent trends have proved that ol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re no longer sufficient. A few decades ago? the issue seemed fairly uncomplicated? identify biological “hot spots” or species of concern and establish as many reserves as possible. But the picture has grown murky.
Twenty?four years ago? Dr. Thomas E. Lovejoy and other biologists began a remarkable experiment on the fast?eroding fringe of rain forest near the Brazilian city of Manaus. They established 11 forest tracts? ranging from 2.5 to 250 acres? each surrounded by an isolating sea of pasture similar to what is advancing around most other tropical forests. Among the many findings? an analysis published last week on birds in the lower layers of greenery found that it would take a fragment measuring at least 2?500 acres—10 times as large as the biggest one in the experiment—to prevent a decline of 50 percent in those bird varieties in just 15 years or so.
In the understated language of science? the new study?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concludes? “This is unfortunate when one considers that for some species?rich areas of the planet? a large proportion of remaining forest is in fragments smaller than 2?500 acres.”
In the face of this and other evidence? a growing group of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say? try everything? at the same time. “Clearl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is to protect natural areas?” said Dr. Peter H. Raven? the director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and to find those organisms most endangered in nature and somehow protect them in type?culture collections? botanical gardens? zoos? seed banks or whatever.” But most important? he said? is to find ways to limit human pressures on the world’s last wild places by slow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using resources more efficiently. One pioneer of genetic deconstruction? Dr. J. Craig Venter? agrees with Dr. Raven. Dr. Venter has moved from sequencing the DNA of humans and other species to assaying genes in entire ecosystems? most recently the waters of the ?Sargasso Sea. In five 50?gallon samples gathered in February? he said? his team had found 1 million distinct genes? quite a haul compared with the 26?000 or so of a human being. And that is the tiniest scratch in the surface? he added. His is one effort among many. Britain has a Millennium Seed Bank? a growing archive of all the country’s plants. The San Diego Zoo has its parallel Frozen Zoo? an archive of thousands of DNA samples and cell lines from a host of species. Nonetheless? given the overwhelming complexity of nature? Dr. Venter added? “we’re better off trying to preserve the diversity of what we have rather than trying to regenerate it in the future.”
环保的困境:自然要多大才足够?
连一些积极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都承认,随着人口的膨胀、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引起气候的变化,以及造成大量害虫和捕食动物的迁移等,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肯定不会完全地持续下去.
许多专家的争论焦点已经转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话题,假使一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多大程度的损失是可以容忍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在局部和全球范围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生态系统的一小部分可以小到何种程度仍能维持其完整、丰富的功能,从而可以认为是受到了保护呢?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过程中,把生物有机体和基因保存在诸如动物园、基因库之类的地方是一种有效的保全策略吗?或者这样做仅仅为更多的(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提供了借口?冷藏的自然能够充分地代替真正的自然吗?一些自然资源保护组织一直极力避开甚至反对这样的推论和策略.他们说,只要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的,那就不存在对栖息地的安全缩小;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保险策略了.更何况,把自然生态深冻起来或者将其存入基因序列数据库并不能保存与其相关的背景.比如,就算一只灭绝的鸟儿某一天被人们从它的基因中重新组合出来,它的啁啾声能像其先辈们一样婉转动听吗?另一方面,寻求最小可行栖地的人们或试图扩大现有档案库作为一种保全策略的人们则说,最近的趋势已经表明,旧的保护策略不再够用了.几十年之前,问题似乎还不是那么复杂:只要确认出那些受到威胁的生态地区或者令人担忧的物种,然后建立尽可能多的保护区就是了.然而,目前这个状况已经变得模糊起来.
24年以前,托马斯•E•洛夫乔伊博士和其他一些生物学家在巴西马瑙斯市附近遭受快速侵蚀的热带雨林地区边缘开始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实验.他们建立了11块森林试验区,面积大小从2.5英亩到250英亩不等,每一块都被一片分割开来的广袤草场包围起来,这些草场与正在向大多数其他热带雨林周边推进的草场相类似.在大量的调查结果中,上周出版的一篇关于生活在绿地较低层的鸟类的分析报告发现,至少需要一块2500英亩的森林区域——相当于实验中划出来的最大的一块试验区的10倍——才能防止那些鸟类的品种在仅仅15年左右的时间里减少50%.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新刊登的一篇专题研究论文用毫不夸张的科学语言总结道:“当你考虑到在地球上一些物种资源丰富的地区,留存下来的森林中一大部分是小于2500英亩的分散小块时,这是多么不幸.”
面对这些情况和其他证据,愈来愈多的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学家说:应该同时尝试所有可行的办法.?美国?密苏里州植物园园长彼得•H•雷文博士说:“显然,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保护自然栖息地,同时,还要找出那些自然界中最为濒危的物种,用某种方法把它们保护起来,比如,把它们放入物种培育采集库、植物园、动物园、种子银行等诸如此类的地方.”他说,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减缓人口增长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找到减少人类对世界最后原始生态地区的压力的方法.遗传解构学的先驱之一,J•克雷格•文特尔博士同意这一看法.文特尔博士从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DNA基因排序的研究转到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基因分析,最近开始了对马尾藻海海水的研究.他说,他的小组在2月份(指2003年2月份——译者)收集的5份50加仑的样本中发现了上百万种不同的基因类型,这与人类个体具有的约26000种基因相比实在是太多了.他补充说,这不过才触及到皮毛而已.他所做的只是许多努力中的一部分.英国有一个“千禧年种子银行”.它不断扩大,收藏了该国所有植物.(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有一座与其相应的“冷藏动物园”,其中保存了许多物种的数千个DNA样本和细胞株的资料.即使如此,考虑到自然界极为复杂,文特尔博士补充说:“如果我们尽力保护好现存生物的多样性,而不是试图在将来去重新创造它,我们才更明智.”

植物生态学报(八)

植物生态建筑外面的绿色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室内温度.由于墙外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使室内降温5度以上,减少使用空调,低碳生活!

植物生态学报(九)

简述盐土植物的生态适应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

盐土植物又称盐地植物.指能在含盐(主要是氯化钠)量高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包括真盐土植物.一般具有肥厚多汁的茎叶,灰分中含盐量很高,如海篷子,能忍受6%甚至更浓的氯化钠溶液,体内渗透压很高.这类植物也称聚盐性植物.另一种是泌盐性植物,可将体内过剩的盐分从叶面分泌出来,如柽柳、胡杨、大米草、红树植物等都是.此外,还有一类植物能适应在盐渍化程度较轻的土壤中生长,它们根细胞对盐类透性很小,表现很少吸收土壤中盐分,称为不透盐植物,如蒿属、盐地紫菀、简婉、盐地和碱地毛风菊、獐茅、田菁等皆属此类.有些植物虽然并非典型的盐土植物,但有些也具有一定的耐盐碱的能力,如农作物中棉花、甜菜、向日葵、糜子、碱谷、高粱、大麦等作物也能适应一般盐渍化土壤上生长.典型盐土植物对土壤碱性也有一定适应能力,但当土壤碱性过重,例如pH>8.5时,大多数植物均不能生长,但西伯利亚滨藜、碱蓬、碱茅、芨芨草、药地瘤等可在碱性很强的土地上生长,为碱土植物

植物生态学报(十)

国内外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家都有哪一些,

植物生态学(zhiwushangtaixue)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中国的植物生态学家
1.张新时
?2.侯学煜
?3.彭少麟
?4.蒋高明
?5.阳含熙
?6.曲仲湘
?7.李渤生
?8.仲崇信
?9.李继侗
?10.姜汉侨
?其实,中国称的上植物生态学家的学者不止以上几位,比如朱彦承先生,吴征镒先生等.
?老先生们的著作拿在手里,有一种厚实感,今天这样的环境下,虽然硬件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要成长成植物生态学家,比过去不见得容易.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地员》,在我国和世界上最早论述了植物生态学知识.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我们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植物生态学知识.《管子·地员》记述了在土质优劣、地势高低和水泉深浅不同的土地上,所宜生长的各种不同植物,并得出“草木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物”的重要结论.其意是:植物的生长同土壤的性质有关,不同质地的土壤所宜生长的植物不同;同时,植物的分布与地势的高下有关.
书中还以一个山地为例,依高度不同,将山地分为五个部分,并列出每部分所宜生长的植物名称.这是由于山地高度不同,温度各异而造成的植物垂直分布的现象.该书所谈的这些情况,与现在华北地区的山地相符.书中又以一个小地区内植物的垂直分布为例,指出“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归”,并列举了十二衰(十二种植物)的名称.这种情况与实际也是相符的.这是小地区内地势高低不同,水分分布各异的环境所造成的.
《管子·地员》认为土壤有18种,其中有三种土壤最优良,合称为“三土”.书中详细说明了三土的性状及适宜种植的谷类品种.这些论述的科学性,与近代植物生态学初期的水平相比,毫不逊色.
在国外,直到公元19世纪中期,一些生物学家才在探险考察过程中,获得有关植物生态学的丰富资料.德国人洪堡德于1807年发表了《植物地理知识》一书,奠定了植物生态学的基础.但是,从时间上来说,他们对植物生态学的认识,比《管子·地员》要晚2000多年.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847298/

推荐访问: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植物生态学报官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