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图片

来源:中国古代诗词 时间:2018-11-25 11: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中国古代诗词】

中元节图片(共10篇)

中元节图片(一):

今天是中元节,是什么节?有什么意义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些地方,尤以中国南方,是七月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称谓,相对于中秋为八月半).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长达一个月.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旧历中元节 放河灯[1]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同为古老传统节日.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民国以来,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历年此时都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用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进行公祭.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中元节图片(二):

中元节给先人烧纸应该怎么写【中元节图片】

如果是烧锡箔,外面有卖一种专门的红纸袋,按纸袋上面的空格,写上“某某收用”(中间竖写),“阳上某某敬献”(左边竖写),“袋奉某年某月某日焚化”(需写阴历日期,右边竖写),装完纸袋要记得封口,否则就收不到了.
烧白纸的话也要拿一个纸袋装好封口,上书亡人名讳即可.
相关知识
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中元节图片(三):

中元节的黄封包怎么写?

中元节写封包称呼摘要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孝家称呼 烧袱子火单写法 自称
九代:称鼻祖 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 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 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孙 六代:称烈祖 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孙 五代:称天祖 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内侄 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爷:称故姑公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故伯岳妣 母讳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故内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孙婿 叩 妻之姐夫: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故姨表爷 公讳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内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内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中元节图片(四):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300字

  本月31号是中元节,看日历表才发现,什么是中元节?我很疑惑.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

中元节图片(五):

"盂兰盆节"是什么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中元节图片(六):

三年级作文中元节300字

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空气重总是弥漫着一股纸张烧焦了的味道,还时不时地又人燃放鞭炮,让我不敢开窗户也不敢出门,因为空气质量太差了.于是我就问妈妈这是为啥?妈妈告诉我中元节快到了,大家在燃烧纸钱祭奠先人,所以空气总是不太好.我很好奇到底什么是“中元节”呀,于是我就问妈妈什么时候是中元节啊妈妈说让我去看日历我一看日历发现本月31号是中元节,之后我问妈妈妈妈说她也不知道了,我便跑到网上去查.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原来中元节是鬼节啊,好吓人啊!

中元节图片(七):

关于中元节的一篇作文200字左右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
  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
  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个人家里祭拜.街普是个别择日祭拜.市普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字数多了点,请您看看,可以删不必要的.

中元节图片(八):

用英语介绍中元节(外带翻译)

中元节
The ghost festival
双语对照【中元节图片】

中元节图片(九):

福州的两个民俗100字介绍

拗九节农历正月29
又称孝顺节、送穷节.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煮拗九粥,里面放上红枣、花生、豇豆、芝麻、荸荠,烧成后用来祭祀祖先,并且作为全家人的早餐.凡已经出嫁的女儿,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意为祝愿平安度过“九”这一关.
普渡节12月9日
福州郊县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厨师在露天大厨房中制作饭菜,郊县农民各家各户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品尝美味佳肴,来人越多福气越多,而“露天大厨房”则成为极有特色的壮观一景.

中元节图片(十):

10月1日鬼节来历的作文450字不要高于500字
就今天说
我说的是今天的鬼节,不是别的

鬼节 送的花篮
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中元之意由元宵节延伸而来.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元(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七月为岁中,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称为中元,因以为节名.
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着“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传沿袭成为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各家还要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活动,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说法,水灯是用来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950419/

推荐访问:中元节图片手绘 中元节恐怖图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