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名言

来源:格言大全 时间:2016-05-31 13:02:3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格言大全】

第一篇:《道家五大智慧名言》

道家五大智慧名言,这奏是境界

在中国道家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品质和内涵。今天小虎就告诉小伙伴五句最具智慧的道家名言,只要能彻底领悟,B格绝对会上升不止一个档次。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估计当时张天师在龙虎山的时候,没事儿就整天跑到泸溪河边去悟道,因为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诸葛亮的《诫子书》里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师娘能降得住师父,应该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不过貌似师娘也挺刚劲的说。

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这个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如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等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所以师父平时说的话十分言简意赅,从不拖泥带水,如:“小虎,罚你抄10遍《道德经》!”再如:“给为师带两份上清豆腐。”

好了,你们自己慢慢领悟吧,我去抄《道德经》了。

第二篇:《道家经典格言》

道家经典格言【道家名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2.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7.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8.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9.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0.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11.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12.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13.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18.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1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20.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第三篇:《100个老子名言名句总结》

100个老子名言名句总结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老子主要著作是: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下面是爱学啦总结的老子名言名句及其阐述的道理: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9、“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意思是:–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1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思是:–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11、“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意思是:–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1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13、“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意思是:–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意思是:–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1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思是: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只知私欲膨胀,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朴素呢?

1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中国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败,保护自己的人权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智慧。

17、“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文革”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人治社会一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19、“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意思是: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意思是:–老子憧憬的是人们不辩美丑、善恶的浑沌之世,这是倒退的思想。

2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意思是:––无为成为绝对的准则,就不对了。人文科学新定律:现代社会既要无为(市场经济),又要有为(实行法治)。

2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意思是:––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2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意思是:–老子消除纷争的办法不是制定规则,进行引导,而是消除人们的欲望,返回蒙昧时代。

2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意思是: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25、“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意思是:–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

【道家名言】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意思是:–现代社会是,既要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又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2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说,圣人不为天下先,反而能占先;将生命臵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不正是由于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吗?反而能成就其私欲)意思是:–以后为先,伪装成无私,老子的大智慧中表现了中国人的狡猾。难怪人们常说,中国人与西方人处事,一对一,对方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2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意思是:–中国的学问皆是谋略学。

2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意思是:–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

30、“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受宠若惊,受辱若惊,…只有将自己身体看得贵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有爱自身胜过爱天下的人,才可以托付于天下给他)意思是:爱惜自身,不烦忧劳作,无为而治,才能托付天下。无为也反映了南方楚国小农经济的轻松自在。

3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达,深邃到无人可以琢摩)意思是:–高深莫测,在中国是褒义词,在西方却是贬义词。

32、“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意思是:–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3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明的统治,百姓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第二等高明的统治,百姓喜欢和歌颂它;稍差的统治,百姓畏惧它;最差的统治,百姓咒骂它)意思是:–

这里的意思是,最高明的统治,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第二等的,是儒家的教化、礼治,稍差和最差的,是法家之暴政。可惜的是,历代统治者用得最多的是法家之术,其次是儒家之术,最少的是道家之术。

3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人间真理被废弃,才会出现仁义道德;民智得以开启,罪恶也就产生了)意思是:–仁义道德是乱世的产物,罪恶是智慧的产物,这种说法虽然有道理,但现代文明之世也还是需要道德、智慧,只不过需要的是自主的道德、人性的道德,是大的治国智慧,而不是封建的道德,小的阴谋诡计的智慧。

3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抛弃圣明和智慧,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弃仁义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归;抛弃技巧机关和物质利益,盗贼才能绝迹)意思是:–人民昏昏噩噩,统治者愚民愚己,中国所以落后。

3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意思是:中国人对“私”、“欲”斩尽杀绝,西方人对“私”、“欲”正确引导,建立起市场经济。

37、“绝学无忧”(不读书,则没有忧愁)意思是:–老子主张“不学”,“不智”,以便忘却忧愁,顺从世道。

38、“我独异于人”(只有我,不肯与世人相同)意思是:–像老子这样有个性的中国人何其少也!

3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意思是:这里说的也是保身之道。中国的智慧就是生存的智慧。没有西方人的对自然的探索智慧。

40、“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意思是:–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中国,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4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意思是:–中国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

4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意思是:––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中国人的大智慧。

第四篇:《儒家、佛家、道家等各类名言积累》

一. 诸子百家

以下《周易》:

(周易-上经-乾卦第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3.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4.亢龙有悔

5.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周易-上经-坤卦第二)

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系辞传上)

8.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9.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10.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道家名言】

12.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13.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14.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周易-系辞传下)

15.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

16.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17.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

1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9.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20.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21.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二. 《道德经》:

(上篇)

2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章)

2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

2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

25.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第二章)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五章)

2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

28.上善若水 (第八章)

2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八章)

30.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第九章)

31.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九章)

3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第十三章)

3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十四章)

3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第十七章)

3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十九章)

3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二章)

3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38.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十九章)

39.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第三十章)

40.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第三十章)

41.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第三十一章)

42.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一章)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三章)

4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三十三章)

45.知足者富 (第三十三章)

46.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4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七章)

(下篇)

4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第三十八章)

【道家名言】

4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

50.大器晚成 (第四十一章)

5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第四十一章)

5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

5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第四十四章)

5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四十六章)

5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六章)

5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五十八章)

5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五十八章)

5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六十三章)

5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四章)

6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第七十一章)

6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三章)

6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七十四章)

63.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第七十六章)

6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第七十七章)

6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八十一章)

66.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第八十一章)

6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三. 《论语》:

(学而第一)

6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1.巧言令色,鲜矣仁

72.吾日三省吾身

73.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7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7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8.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2.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八佾第三)

8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8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里仁第四)

8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8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9.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9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1.德不孤,必有邻

9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9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雍也第六)

9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8.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9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0.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10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述而第七)

10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4.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0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第八)

10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1.好勇疾贫,乱也

1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1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罕第九)

11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1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11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9.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先进第十一)【道家名言】

120.过犹不及

(颜渊第十二)

12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12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6.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8.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子路第十三)

1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2.言必行,行必果

1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宪问第十四)

135.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36.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13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卫灵公第十五)

13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

1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4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4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4.小不忍则乱大谋

14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4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8.当仁,不让于师

149.有教无类

150.道不同,不相为谋

(季氏第十六)

151.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15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阳货第十七)

153.割鸡焉用牛刀?【道家名言】

154.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5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微子第十八)

15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子张第十九)

15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58.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四.《庄子》,又名《南华经》:

(内篇)

159.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60.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

16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162.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逍遥游)

163.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逍遥游)

164.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齐物论)

165.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齐物论)

166.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齐物论)167.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齐物论)

168.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齐物论)

169.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齐物论)

170.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齐物论)

171.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齐物论) 172.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

173.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道家名言】

17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养生主) 175.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养生主)

176.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养生主)

177.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人间世) 178.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人间世)【道家名言】

179.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人间世)

180.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人间世)

181.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人间世)

182.克核大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 (人间世) 18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人间世)

18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

185.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德充符)

186.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德充符)

187.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德充符)

188.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德充符)

189.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宗师) (逍遥游)

第五篇:《道家名句》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道家有三宝,即老子所说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注重退、避、柔、敛、朴、拙,中国传统处事哲学发轫于道家。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2.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7.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8.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0.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 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11.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12.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13.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 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18.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1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 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20.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善游者溺,善骑者堕, 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庄子名句 1.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3.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4. 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5. 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此代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6.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7.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8.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9.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

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10.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1.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12.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3.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14.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5.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16.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17.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8.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19.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20.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21.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22.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23.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24. 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25.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6.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7.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8.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9.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30.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1.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2.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33.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4. 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35.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36.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37.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38. 夫天下莫大于秋

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39.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40.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41.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4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43.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4.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45.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46.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47.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48. 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49. 朝受命而夕饮冰。 50.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51.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52.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53.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54.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55.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56.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57.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8.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59.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60.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

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第六篇:《老子的名言集锦赏析及老子的个人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下面是学习啦总结的老子名言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的名言集锦赏析及老子的个人简介】老子的名言集锦赏析及老子的个人简介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老子的名言集锦赏析及老子的个人简介】文章老子的名言集锦赏析及老子的个人简介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haoci184118/

推荐访问:道家名言警句 道家名言名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