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大全(二)

来源:好词好句 时间:2016-05-31 13:14:3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好词好句】

第一篇:《语文知识大全二》

语文知识大全(二)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45.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语文知识大全(三)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语文知识大全(二)】

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宫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五谷:稻麦黍菽麻

19.五彩:青黄红白黑

【语文知识大全(二)】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脏:心肝脾肺肾

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色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46.六合:天地(上下)东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第二篇:《小学语文知识大全2》

分析句段作用,领会句子含义

本课目标剖析

1.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根据要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对精彩句子作

一点赏析。

知识点拨【语文知识大全(二)】

理解句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必考题型。如何准确理解句子,正确解答这类试题呢?下面分别从试题题型和解答方法两方面进行讲解。

一、理解句子类题型

1.理解句子含义

所谓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

2.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或情感,作者是通过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来表达基本意思和情感的。

3.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类句子多是文章的论点、观点、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观题出现。

4.指出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这类句子多是在文章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过渡衔接、前后照应、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等。

5.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二、理解句子解题方法

(这个知识点在六年级秋季班已经重点讲过,本讲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即可)

1.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

在理解句子时,先抓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去理解,重点字词理解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弄明白了。

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解这样的句子,不能把它们单独抽出来,脱离文章孤立地去理解,而应该把它放到文章中,联系全文的内容来理解。

3.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

有的文章要与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如“赶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料想四年以前该不会有这些东西吧”四年以前是什么时候呢?文章写的是解放初期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农民的生活的不断改善,从而歌颂了领导好。

4.紧扣文章的主旨来理解。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看法。它是用来回答“为什么要写”。用文章的主旨进行牵引,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句子处于文首,起着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总领全文的作用。

2.句子处于文中:起承上启下、总领全文、总结上文的作用。

3.句子处于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4.句子对于上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

【语文知识大全(二)】

5.句子对于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6.句子对于上下文来说:承上启下。

经典精讲

(一)讨债

①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

焦虑万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你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④妈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⑤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

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⑥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⑦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⑧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⑩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了。”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泫然泪下。

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①段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A.可是 尤其 B.因为 而且

C.因为 尤其 D.可是 而且

★2.文中主要写“讨债”,可第①段却是写那个年代,写“我”的家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试简要分析。

★3.第段共两句话。第一句中“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结合你的理解,想想这是为什么? 第二句中“脸上写满”的“疑问”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简要解释第⑧段中“坐了一阵冷板凳”的含义。 ★5.第段中“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语文知识大全(二)】

(二)骆驼流泪

那是在大西北生活的日子。一次,我们要到远方去进行作业,全队的人一起出发要穿过大戈壁,没有汽车,没有道路,把我们送到那里去的只有几十峰骆驼 。于是,就在一个阴晦的日子,一队长长的骆驼,无声无息地走进了荒漠。没有一株树木,也没有一簇野草,整整走了一天,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就这样默默地走着。我们吃在驼背上,喝在驼背上,摆摆晃晃,我们还睡在驼背上。

走啊,走啊,从早晨走到中午,又从中午走到黄昏,坐在骆驼背上的人们已经疲惫不堪了,而只有骆驼还在一步一步地走着,没有一点躁动,没有一点厌倦,就是那样走着,默默地忍受着命运为它们安排的一切。

脚下是无垠黄沙,远处是一柱柱擎天直立的荒烟,“大漠孤烟直”,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古人喟叹过的洪荒。我们的人生是如此坎坷,世事是如此艰难。坐在骆驼背上,我们的心情比骆驼的脚印还要沉重。也许是走得太累了,我们当中竟有人小声唱了起来。是唱一支曲调极其简单的歌,没有激情,也没有悲伤,就是为了在这过于寂寞的戈壁上发出一点声音。果然,这歌声带给了人们一点兴奋,顿时,大家就有了一点精神,那一直在驼背上睡着的人们睁开了眼睛。但是,谁也不会相信,就在我们一起在一种情绪中向四周巡视的时候,我们却一起发现,驮着我们前进的骆驼,一次次将头仰起,对着空旷的苍天,没有嘶鸣,只是眼眶中盈满的泪水一滴、两滴,滴进了脚下的荒漠。

骆驼哭了。走了一天的路,没有吃一束草,没有喝一滴水,就是还在路上走着,也不知要走到何时,也不知要走到何地。只是听到骑在它背上的人大唱,它们竟一起哭了,没有委屈,没有怨恨,它们还是在走着走着,然而却含着泪水,走着,走着……

一时间,我愕然了。我不知道骆驼究竟为何要哭。是我们的歌声感染了它们同样枯燥

的情绪,还是因为脚下的黄沙始终看不到尽头?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分明感觉到,冥冥之中,生命与生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真诚的沟通。

直到今天,每当我为着生命的艰辛、人生的坎坷而深感疲惫时,就会想起骆驼的泪,内心深处就会涌起一种感动。于是,我对世间万物也便有了一种敬畏。

★1.第2段描写骆驼的文字,对于写骆驼流泪有什么作用? ★2.广袤无垠的荒漠里,长途跋涉的骆驼队中传出了歌声,“歌声”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4.文中引用的古诗“大漠孤烟直”出自(谁)的《》(诗作),下句是 。

★5.品味下面句子的作用。

⑴没有一株树木,也没有一簇野草,整整走了一天,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就这样默

默地走着。

⑵而只有骆驼还在一步一步地走着,没有一点躁动,没有一点厌倦。

6.提炼文中语句回答:“我”由骆驼流泪感受到了什么?

实战演练

牵牛花

不管我的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室内硬挤上几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触到一点儿青葱碧绿的草木,精神就会为之一爽。不过,我养了多年山茶、白兰之类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为在我偶尔离家十天半月之后,回来时便多已枯萎不堪了。

无意中我种上了牵牛花,当然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可是它却一蔓繁花,满窗浓绿。一株牵牛一天可开花十几二十几朵,一开就是几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倚墙缘壁的牵牛花蔓就像是一道绿色的瀑布,阳光下那点点盛开的花儿泛着微光,宛然是满天的繁星,令我满目生辉,心旷神怡。而它要求我的只是早晚为它浇足两次清水而已。我不禁对它产

第三篇:《语文知识大全2》

《语文知识大全》练习卷二

1、来源于历史故事

刘备 句践 诸葛亮 项羽 匡衡 蔺相如 岳飞 毛遂 王羲之 赵高 班超 孙膑 韩信 关羽 重耳 扁鹊 杨时 吕蒙 李白 祖逖 于谦 孔子 刘秀 江淹 廉颇共叔段 周瑜、诸葛亮 周瑜

2、各种各样“快”

看书快走路快 吃饭快 办事快 变化快 水流快 写字画图快 回答问题快 时机消逝快

3、多种多样“手”

形容敏捷 形容聪明 形容高兴 形容勤奋 形容顺利形容凶狠 形容高明 形容惊慌 形容专横 形容亲密

第四篇:《【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知识大全(二)》

【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知识大全(二)

6 容易写错的成语

换然一新(焕) 变本加利 (厉)再接再励 (厉) 不记其数(计) 走头无路(投) 汗流夹背(浃) 挤挤一堂 (济) 鬼计多端 (诡) 轻歌慢(曼)舞 来势凶凶( 汹汹)免为其难 (勉) 弱不经风 (禁) 舍生取(身)义 奋不顾生(身) 名落深山 (孙)迫不急待 (及)山青水秀 (清)随声附合(和) 永往直前 (勇) 仗义直言 (执) 星罗其布 (棋) 名符其实(副) 如火如茶(荼) 半徒而废(途) 惹事生非(是)

7、生肖 成语(动物成语)

鼠目寸光 牛刀小试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 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 狗仗人势 猴年马月

8、成语中的人体知识:心想事成 三头六臂

9、成语中的花草树木;桃红柳绿

10、成语中的颜色 红颜薄命 灯红酒绿 赤胆忠心 青红皂白 黄粱美梦 洁白无暇 万紫千红

11、成语中的天文气象知识

(天文)天长地久 日新月异 天经地义 月落星沉 大步流星 (气象风 雨 雷 电 云 雾 冰 雪 )

风尘仆仆 雨过天晴 雷厉风行 电闪雷鸣

12、成语中的广告应用 (活用成语)

1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

2臭名远扬 香飘万里 (某臭豆腐广告)

3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

4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语文知识大全(二)】

5 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

6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

7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

8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

13、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萁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 背水一战 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 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毛遂自荐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

14、含“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拿

15、祝福

老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长命富贵 进步:更进一竿、更上一层楼 生意:日升月恒、金玉满堂 鼓励:再接再厉、坚持不懈 其它: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一路顺风、万事大吉、万事亨通

补充分类记成语

【联句成段记成语】: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留恋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大惊失色 漫不经心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惊慌失措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

肝胆相照 忠贞不渝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永垂不朽奋不顾身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见利忘义 顶天立地豁达大度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舍生忘死

【描写学习的词】: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笨鸟先飞闻鸡起舞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披荆斩棘 力争上游勤学好问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全力以赴 不甘示弱

【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谨言慎行 自知之明 虚怀若谷

【描写骄傲的词】: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自鸣得意 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七上八下

【描写人的语言】: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描写人容貌体态的词】:

卓约多姿 其貌不扬 蓬头垢面瘦骨嶙嶙 闭花羞月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容光焕发落落大方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弱不禁风 大腹便便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愁眉苦脸冰清玉洁雍容华贵 面黄肌瘦 如花似玉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虎背熊腰 老态龙钟

【描写说的词】:

闲言碎语 绘声绘色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肆无忌惮唠唠叨叨滔滔不绝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描写高兴的词】:

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谈笑风生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相视而笑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如获至宝

【描写友情的词】: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风雨同舟 亲密无间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盛情款待 荣辱与共 常用俗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听其言,观其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吃一堑,长一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求大同,存小异。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万事不足,败事有余。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语是汉语词汇海洋里的珍珠。它寓意深刻、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言简意明。如果我们能掌握大量的成语,对我们说话、作文都是很有好处的。

成语之多,浩如烟海,仅一本《汉语成语大词典》就收有17000个。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里也用了不少的成语。如十二册老舍写的《风》这篇课文中就用了如下八个成语:七零八散、四面八方、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惊涛骇浪、鬼哭神号、横行无忌、鸡毛蒜皮。

成语这么多,怎样记忆和积累呢?

成语一般是由四个字组成,而且在语法结构和选词组合上多数有一定的规律,且排列有趣。现在我们根据成语结构选词组合的特点进行分类收集。这样便于查找,也便于记忆。下面整理一部分常用成语,为同学们积累成语引路。

(1)带数字的成语。

①“一”字开头的 ②“二字开头的 一五一十 二话不说

一分为二 二人同心

一目了然 二虎相斗

一丝不苟 二龙戏珠

一团和气 二八女郎

③“三”字开头的④“四”字开头的 三五成群 四面八方

三更半夜 四舍五入

三令五申 四体不勤

三心二意 四海为家

三言两语 四通八达

⑤“五”字开头的⑥“六”字开头的

五花八门 六月飞霜

五光十色 六亲不认

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

五彩缤纷 六朝金粉

五味俱全 六韬三略

⑦“七”字开头的 ⑧“八”字开头的

第五篇:《语文知识大全》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语文知识大全(二)】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

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

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格式及注意点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

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

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写作手法及作用?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

第六篇:《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2(附答案)》

4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欧典地板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央视记者采访欧典企业负责人

时,正式向消费者道歉。

B.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C.就复旦大学今年自主招生以面试为主,高考成绩为辅的作法,有关人士指出:“这是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D.这次瓦斯爆炸引起的矿难,警示一定要加强各矿山企业安全监督,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潜在的祸患。

4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在北京一些中央媒体工作的外籍人士注意到,媒体上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C.在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4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成果。

B.刚刚去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他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得汉字编排技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进了“光与电”的时代,因此被人们称为“当代毕昇”。

C.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大起大落,不仅韩国克隆专家黄禹锡本人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让整个韩国科学界为之蒙羞,更让人类克隆科学研究遭受了重创。

D.最近,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公布了对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尸体检查所做的初步毒物学化验,基本排除了米氏被毒死的怀疑。

4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多人就“中国制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山东代表明确地提出了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这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B.这些图书自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与价值,但我以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便是生动弘扬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

C.

德川时代的日本,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实在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政治、道德大同的结果。

D.

为了最大限度地与奥运会接轨,北京奥组委派员到十运会组委会的贵宾接待、新闻宣传、赛事组织等部门,直接参与一线工作。

5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家长对孩子的预期要求普遍抬高,这样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结果适得其反。

B.年青时什么都可以拒绝,就是不可以拒绝学习;就像一棵树苗,如果在生长阶段拒绝吸收养分而错过了生长期,这棵树的未来就永远在其他树的遮蔽下。

C.法制的漏洞、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到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

D.要使今年的高考复习扎实高效,就必须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各科任老师和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5年11月27日,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伤48人,直接经济损失4293.1万元。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放炮人员使用非专用炸药违章作业处理煤仓堵塞,导致煤尘飞扬达到爆炸界限,放炮火焰引起煤尘爆炸造成的。

B.《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受全社会欢迎,因为它既可以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

C.如果说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文科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者必须多读多写,才能提升思维的品质、锻炼语言的感受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文科素质。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重视。

5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5年9月15日,在长江大学文学院举行的座谈会上,文学理论界与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柏杨先生的新作《中国人史纲》座谈,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本书在还原历史本真层面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在展现“人”的作用与意义方面所作的贡献。

B.周六晚上,美国东部的火塞队与美国西部的湖人队将在肯尼迪体育馆进行NBA总决赛,争夺今年NBA冠亚军,估计会有数万球迷观看比赛。

C.宋楚瑜再次“登陆”大陆后表示,两岸实现直航后,两岸在科技与产业化的合作成果,将对两岸经济的繁荣昌盛具有特殊意义。

D.“法国文化年”的重点项目——“法国视觉·当代城市与建筑”展览于2005年4月5日至4月23日在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举办。

六、科技文部分(1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3—55题。

汉语“新词”漫议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普通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

“阴阳怪气”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乌呼哀哉——!”的时代。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此次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公报就说,“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是国共两党的共同“体认”,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多次出现的“体认”、“愿景”不是立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普通话”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

不拒绝来自台湾的词汇。其实,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尤其是“简化字”在台亦影响渐强。这恰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节选自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

53.对文中划横线的“普通话”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是指那些先在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流行,而后在其他地区迅速流行的某些方言或流行语。

C.以“体认”、“愿景”等词语为代表的,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被接纳为标准语的词汇。

D.我们认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语言。【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2(附答案)】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2(附答案)

54.与“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一句话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B.“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C.京、沪、粤地的某些方言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得到广泛认同,但作为“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的“港台腔”受到不平等的责难。

D.大量“外来语”在近代随西学东渐,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

55.下列推论与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功利性”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接受它、利用它,而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

B.对语言的演变现象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过分地强调“正统”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

C.作者提倡并鼓励用字、用语自由化,因此与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求相悖。

D.只有不断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国际政治地位,才有可能使汉语在与外来语的交流过程中处于更有利地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58题。

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累和浓缩,最后形成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这将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初级生产者所产生的固定的能量、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便可形成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像人们已知的DDT等杀虫剂,通过食物链的逐步浓缩,充分展示了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它还曾危及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使那些鸟几乎灭绝。DDT对英国雀鹰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由于母鸟吃了富集DDT的小虫等食物,它产下的卵壳太薄,使得小鸟在孵出之前就夭折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我国典型湖泊底泥中19世纪早期已存在微量

二恶英,这种物质一旦沉积很难通过环境物理因素再转移,但却可通过食物链传给其他生物。一些毒素在身体组织中累积,不能变性或不能代谢,这就导致杀虫剂在食物链中每向上传递一级,浓度就会增加,而顶级取食者会遭受最高剂量的危害。

由于生物放大作用的存在,环境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也呈现富集或放大作用,因此生物放大作用也威胁着人类食物链。比如重金属铅、汞、镉等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就更大了。环境中的铅容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是蔬菜,由于铅在土壤中以凝结状态存在,因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量不大,主要是通过叶片从大气吸收。蔬菜中铅含量富集程度以叶菜最高,其次是根类、茎类、果菜类。靠近公路两侧的蔬菜的铅含量远远高于远离公路的蔬菜,这既说明含铅汽油是污染源,也说明了铅的放大途径。

汞主要蓄积于鱼体脂肪中,鱼是汞的天然浓缩器,鱼龄越大,体内富集的汞就越多。一般来说,食肉鱼体内汞含量大于食草鱼,吃鱼的鸟在体内蓄积的汞更多。尽管江水中汞的含量较低,但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鲶鱼等食肉鱼中汞的含量也会大大增加,使得食品的不安全性扩大。消费者更不能把那些吃鱼的鸟类当作野味来消费。

镉是通过水生生物的养殖进入食物链的。作物的根系也可吸收土壤中的镉,镉污染地区的蔬菜、粮食中的镉含量远高于无污染地区。

为了防止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造成对人、生物和环境的污染,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是在源头上下功夫,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比如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在冶炼厂附近等铅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作物。其次,培植或发现对污染物有较高降解效能的菌株、植物,用于对土壤、水、肥的净化处理。

56.下列对“生物放大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重金属元素或有机物在生物链中逐级传递、积累,形成富集的过程。

B.捕食过程中,生物积累的物质逐层积累、富集的过程。

C.食物链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取食被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并积累的过程。

D.初级生产者所产生的固定能量、物质,不能变性或代谢,在食物链中增加浓度的过程。

57.下列选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作物的根系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使得一些粮食、蔬菜中富含这些有毒物质,给人类造成危害。

B.环境污染也存在生物放大作用,威胁着人类食物链。

C.杀虫剂经过生物放大作用,扩大了顶级取食者的不安全性。

D.铅的放大途径只是汽车尾气污染物对蔬菜的污染,通过食物链累积在人体里。

5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生物的放大作用,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即使是微量的,也会使顶级取食者受到毒害。

B.生物放大作用的产生是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物质流动产生的,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关系错综复杂,污染物在食物链的转移过程中,是一级一级地积累,不会有一点流失。

C.各种生物对不同物质的生物放大作用有差别。一般来说,寿命越长、取食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聚的毒物浓度越高。

D.深入研究生物放大作用,特别是鉴别食物链对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潜力,对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61题。

现在60美元每桶的油价虽然较前几年十几美元每桶来说,已经翻了几番,但这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先例可循的。

历史上,国际石油价格曾有过三次大涨:第一次油价上涨发生在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1973年的不到3美元到最高涨到超过13美元;第二次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1979年的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

的每桶39美元;第三次是1990年的海湾危机,石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却认为,此次油价与前几次有所不同,因为前三次的石油大涨,是一种“危机式”涨价,两次石油危机、一次海湾危机。而这次涨价却是一种“无危机涨价”。

目前油价高位运行,一般被解释为全球石油增加需求所致,这其中,进口增加较快的中国往往被指责是油价上升的祸首。

但是国际能源机构去年10月份的报告显示,全球石油供应大概是每天8400万桶,需求8240万桶,也就是说,其实原油每天供大于需160万桶。一直居高不下的油价,与“充足”的石油供给现状十分不符。阿尔萨巴赫表示,现在全球石油储备很充足,库存继续上升,超过5年平均水平,但“投机者在大赌油价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石油,从而推动了油价上升。

由此可见,除了正常的供需因素外,石油市场可能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朱光耀指出,国际市场的高油价,决不是石油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大量的信息表明,是对冲基金在油价上推波助澜,中国目前非常警惕这一问题。【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2(附答案)】文章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2(附答案)出自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haoci184226/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二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