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青蝇

来源:创业测试 时间:2018-11-23 11: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测试】

小雅,青蝇(共10篇)

小雅,青蝇(一):

关于锦字的好听的成语.多一点吧.
最是诗句里得的成语、、

还乡昼锦 同衣锦昼行,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
锦囊佳句 指优美的文句
锦瑟华年 比喻青春时代
锦上添花 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锦心绣腹 形容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辞藻
锦绣河山 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锦绣江山 形容美好的国土
操刀伤锦 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繁花似锦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膏梁锦绣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花团锦簇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锦衣行昼 富贵了须回归故里.
锦瑟年华 比喻青春时代.
锦心绣口 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金玉锦绣 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锦绣肝肠 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
锦绣前程 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锦天绣地 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锦绣山河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锦衣玉食 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锦囊妙计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烂若披锦 形容文辞华丽.
如花似锦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蜀锦吴绫 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一床锦被遮盖 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衣锦还乡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衣锦夜行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操刀制锦 比喻出仕从政.
穿花纳锦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膏粱锦绣 同“膏粱文绣”.
回文织锦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以“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锦簇花团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锦囊还矢 谓凯旋告捷.语本《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
锦囊佳制 犹言锦囊佳句.
锦囊玉轴 ①谓玉轴装裱,盛以锦囊.指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②借指名贵的书画作品.
锦片前程 形容十分美好的前途.
锦篇绣帙 华美的篇章.
锦团花簇 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锦心绣肠 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铺锦列绣 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天机云锦 天机:天上的织机.云锦:丝织物名,锦丝瑰丽如云彩.天上织出的丝锦.比喻诗文华美精妙,浑成自然.
文通残锦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绣口锦心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牙签锦轴 见“牙签玉轴”.
衣锦荣归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
营蝇斐锦 《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笺:“兴者,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又《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郑玄笺:“兴者,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因
玉食锦衣 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云锦天章 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珠零锦粲 谓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语本《魏书·宗钦传》:“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弹毫珠零,落纸锦粲.”
簇锦团花 〖解释〗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花簇锦攒 〖解释〗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花堆锦簇 〖解释〗形容五色缤纷,艳丽多彩.
花锦世界 〖解释〗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花天锦地 〖解释〗形容繁华热闹.
花攒锦簇 〖解释〗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
花攒锦聚 〖解释〗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团花簇锦 〖解释〗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同“花团锦簇”.
衣锦过乡 〖解释〗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衣锦褧衣 〖解释〗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
衣锦食肉 〖解释〗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
衣锦夜游 〖解释〗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衣锦昼行 〖解释〗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旧时形容在本乡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乡,荣耀异常.同“衣绣昼行”.
衣锦昼游 〖解释〗衣:穿.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小雅,青蝇(二):

“樊”是读fan(/),还是读pan(/)?
襄樊的“樊”又是怎么读的呢?

今读fán .
另有fàn读音,如樊桐(山海经中提到的山名).
但上古读pán,至今在南方如广东等地方保留上古音的地方仍读f为p.一些上古遗留名词也保留了这种读法,如阿房(páng)宫.

小雅,青蝇(三):

毕其一生营营役役是什么意思

终结他的一生,也只是忙忙碌碌而已
我认为是指 ,一般拿来作为对某人原有较高期望,但最后结果却无可作为的无奈 的表示
【营营役役】忙碌,奔逐名利.(反义词:舒舒适适)
【营营】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役役】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成功.」

小雅,青蝇(四):

求有关韩愈的成语,大概10-15个,至少10个

特立独行,
落阱下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释】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示例】毫无疑义,他是误解了牛祚,以为对方在落阱下石.
2、动辄得咎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难.
【示例】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该有多么难做,整日如履薄冰,动辄得咎.
3、杂乱无章
【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解释】章: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示例】 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叶圣陶《一桶水》)
4、佶屈聱牙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周浩殷盘(《指《书经》中的商周书),佶屈聱牙.”
【解释】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示例】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佶屈聱牙.(邹韬奋《经历·课外阅读》)
5、俯首帖耳
6、摇尾乞怜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解释】俯首帖耳: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示例】他们习惯于猛于虎的官威,以为老百姓只要一加威吓,便自会俯首帖耳,摇尾乞怜.(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7、不平则鸣
【出处】韩愈《送孟东野序》一文.此文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解释】”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呢?关键在于“不平”一词的内涵.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也就是说,“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狭隘理解.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在钱先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析. “平”,是指平常、平静、平衡、平凡等;“不平”则是指异乎寻常的善,既可指事物受到压抑或推动,也可能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或充满矛盾的善.总之“不平”所指甚广,并不指逆境. “不平则鸣”应是指自然、社会与人生当处于不寻常的状况之中,一定会有所表现.现多指“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或指遇到“不平的事,发出不满的呼声.”
【示例】不平则鸣,看看现实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杨沫《青春之歌》
8、虚张声势
【出处】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解释】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示例】对手只是虚张声势,不必害怕.
9、一龙一猪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解释】一是龙,一是猪.意思是说人在幼时大致没有什么区别,而学问的深浅由年长而不同,于是有了一龙一猪的差别.现比喻同时的两个人,一个贤,一个不肖,高下判别极大.
【示例】他们两兄弟一个是将军,一个成了土匪,可谓一龙一猪.
10、飞黄腾达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解释】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形容骏马奔腾飞驰.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现多用于贬义.
【示例】他讲过种种培植新政人才的讲习班和训练班,虽然结果没有一项使他(沙汀《防空》)
11、旋乾转坤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听亲断,旋乾转坤.”
【解释】旋乾转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示例】我是不相信文艺的旋乾转坤的力量的,但倘有人要在别方面应用他,我以为也可以.譬如“宣传”就是.(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
12、再接再厉
【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解释】 再:继续;接;接触;厉:磨快.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示例】 “上级表扬了你们搞武器的勇敢行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知侠《铁道游击队》)
13、坐井观天
【出处】庄子在《秋水》中写了一个“井底之蛙”的故事.韩愈在他的《原道》中写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意思是说,坐在井里观察天空,就会觉得天很小很小.其实不然,不是天太小,而是由于看天的人站得低、眼光太窄的缘故. 由这两篇文章便有了两个意义相近的成语——“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
【解释】井底之蛙”用来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坐井观天”形容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示例】我们要与外面的世界多交流,不要坐井观天.
14、蝇营狗苟
【出处】诗经》的《小雅》部分,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起句.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绿头苍蝇;诗人把播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营营往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之后添了“狗苟”二字,此成语就此流传.
【解释】狗,是形容苟且、贪得、善于偷偷摸摸,用来和可厌的青蝇并列.“蝇营”和“狗苟”二字均同音,在字面上组合得较巧妙.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示例】他们整日忙忙碌碌,蝇营狗苟,胸无大志.
15、.驾轻就熟
【出处】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解释】王良、造父,古代两个善于驾车的人.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示例】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
16、贪多务得
17、细大不捐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解释】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贪多务得,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细:微,小;捐:舍弃.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示例】 我们要学会取舍,不能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18、【无理取闹】 
【出处】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祇取闹.”
【解释】 原谓蛙声只是没来由地喧闹.后以“无理取闹”指人没道理地吵闹.
【示例】他跑到厂长那里无理取闹.
19刺刺不休
【出处】 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解释】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示例】 他这个人,说起话来,刺刺不休,叫人心烦.
20地大物博
【出处】 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解释】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示例】 我们要重新看待“我国地大物博”的观点.

小雅,青蝇(五):

关于苏轼,李白,杜甫的小故事
要有启示啊

1、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
2、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3、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4、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5、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6、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7、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8、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9、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10、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11、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12、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13、“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4、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15、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16、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17、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18、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19、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20、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1、死了好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时,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说,死了好不好?!”小儿子神秘的抢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奇道:“你怎么那么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儿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还不都回来吧.千百年下来没一个人回来,可见死了一定很好!”
22、苏轼与高俅
《水浒传》第二回讲述太尉高俅的发迹史,说他原本是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在临淮州住了几年后,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不想留他,于是转荐他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结识了当时为太子的宋徽宗,由于踢得一脚好球,平步青云,做了太尉.
读者诸君大概不清楚这位“小苏学士”究竟是何人,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面子,把一个卑微小吏推荐给当朝驸马爷.原来这位“小苏学士”是《水浒》的作者笔下之误,应该是鼎鼎大名的“大苏学士”,就是人人熟知的东坡居士苏轼.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七对高俅的发迹言之较详,我们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知道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小吏,苏学士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故而很欣赏他.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今河北省定州市)知府,便将他举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属僚本已不少,所以没有接纳,苏轼又将高俅转而荐于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事有凑巧,一个月后,哲宗驾崩,端王即皇帝位为徽宗,高俅受到徽宗的“不次迁拜”,数年后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事,自俅始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高敦复升为节度使,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其子弟皆为郎官,一门荣耀至极.
再说苏轼由于朝廷内部党争,屡屡遭贬,元佑八年(1093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亲政.身为旧党人物的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为新政所不容,很识趣地自请外补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变得越来越坏,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朝臣弹劾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之语,被贬为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知州,还没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这个所谓的“节度副使”,不过是皇帝给大臣留的一点面子,实际上他已是被监视居住的犯人了.这还不算,没过多久,他被再贬为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别驾,居住在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县西南),过着“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的艰难生活,直到徽宗即位(1101年),才遇赦北归,不久死于常州.可以说,高俅飞黄腾达之日,正是苏轼遭遇灭顶之灾之时.此后二人之间尚有何联系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以周济其贫.由此看来,苏轼把高俅荐给王晋卿,并非是由于厌恶他轻薄浮浪,恰恰是出于对他才干的欣赏.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
这里顺便再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高俅护送徽宗南逃,到了临淮突然发病,不得不返回京城.当时大奸臣童贯、梁师成等人都由于民愤极大而被朝廷诛杀,蔡京被流放.惟独高俅免于此祸,后来病死于家中.这大概是由于他这一生对得起苏学士,阎王老子没有让他做刀下之鬼.
23、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24、苏东坡有泄题之嫌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访,两人结为至交.后苏东坡被召回京,仍与李方叔书信往来,亲密如前.宋元佑中,苏东坡奉命知贡举,李方叔也参加了考试.史书上称:李方叔落榜,后知情者去见苏东坡,求他给个“人情”,但苏东坡没有答应,他在写给李方叔的信中说:“君子之交,务相勉于道,不务相引于利也……”方叔读后,深为感动,两人的友谊更加深笃.
但近读明朝胡俨所著《胡氏杂说》,却有另一种说法.胡在书中说,苏东坡颇为欣赏李方叔.考前某日,苏东坡令其子苏叔党持一书简给李方叔,恰值李方叔外出,李的仆人就代收了信函,放置在茶几上.随后不久,章敦之子章持和章援来访,李方叔仍然未归.章持、章援二人顺手在茶几上取简拆阅,是《刘向优于扬雄论》二篇.章持、章援兄弟知其中必有消息,于是悄悄将此书简带了回去,仔细研读.
不久,苏东坡入帏命题,果然是《刘向优于扬雄论》.榜出,章援高中第一名,章持中第十名,而李方叔竟告落第.李方叔之母叹道:“苏公知贡举,而吾儿竟不第,命也.”苏东坡初以为第一名必为李方叔.及至出帏,方才知道是章援,不禁大为惋惜,还寄诗给李方叔,其中有诗句说:“平生浪说古战场,遇镜空迷日五色.”也是莫可奈何解嘲的意思.《胡氏杂说》附记云:苏东坡此诗“真迹今在南昌李士濂家,与徐铉书稿及张即之手帖,共为一卷,字画皆可爱也.”胡俨在明亦为名儒,颇有盛誉,不像胡说之人,只是他未说明故事自何而来.
苏东坡若真的以考题暗示于所属意者,应该构成“泄题罪”.幸亏章氏兄弟只想获第,不想害人;若想害人,即以苏东坡手简持出申告,追查起来,苏东坡纵令不死,也得流放若干年.
25、眼力
有一次,苏轼与关系还不错的谢景温一起在郊外散步,忽然有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了下来,谢景温抬脚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旁.苏轼看了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已之徒,不可深交.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谢景温受到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后来,他见苏轼与王安石不和,为讨好王安石,便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早年,有个和苏轼过从甚密的人姓章,两个人几乎无话不谈.章任商州令的时候,苏轼任凤翔府节度使判官.一天,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座独木桥相通,桥下是万丈深渊.章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神色平静轻松走过独木桥,把绳子系在树上,像玩杂技似的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道:“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大笑.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后来章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又因与苏轼政见不同,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日:“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睡不着觉了,他嫉妒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就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由此可见章之狠.
1085年,苏轼在登州做官的时候 ,有一个主薄,每次报告事情都特别麻烦,苏轼很厌烦他.有一次,主薄又来禀报,苏轼就敷衍他道:“晚上来吧.”到了晚上,主薄单独来了,苏轼勉强出来见他.苏轼正在看杜甫的诗,就故意问道:“‘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这‘白鸟’指什么?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主薄马上答道:“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以此暗喻吸人血的赃官.如今世界,君子太少,小人太多啊!”苏轼本来想用“白鸟”来嘲讽主薄说话像蚊蚋那样嗡嗡不止,让人厌烦,哪知主薄不但很有学问,而且他很正直.从此,苏轼对他另眼相看,特别厚待他.
苏轼以细节识人,大都无误,这是和他自身的言正身端分不开的.【小雅,青蝇】

小雅,青蝇(六):

《诗经 小雅 斯干》全文翻译

小雅 鸿雁之什 斯干
书名:诗经 作者:不详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
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
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々,朱芾斯皇,室家
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
母诒罹.
译文
涧中流水清又清,终南山上树青青.翠竹片片遮望眼,青松棵棵阻人行.如兄如弟手足情,同气连根一条心,不欺不诈永相亲.
继承祖业传祖训,盖起宫室上百间.门户向西或向南.兄弟一起同居住,和睦友好笑开颜.木板夹紧嘎嘎响,使劲夯土筑屋墙.从此不怕风吹雨,麻雀老鼠都跑光,它是君子好住房.
房屋端正如人立,急箭穿过如线直.宽广犹似鸟展翅,色彩艳丽锦鸡衣,君子登堂进厅里.
宫中庭院宽又平,庭院柱子高又挺.向阳房间光线足,侧边小屋有光明,君子居住保安宁.
蒲席下面铺竹席,无忧无虑睡的好.一觉醒来天尚早,占占夜梦是啥兆.梦见什么好事情?若是熊罴有喜事,若是虺蛇好运道.
且听太卜把梦讲:黑熊马罴有力量;预示生个小儿郎;虺蛇长蛇性柔弱,家里定添小姑娘.
若是生个小儿郎,做张小床给他躺,给他穿上小衣裳,拿块玉璋让他玩.他的哭声如钟响,将来穿上大礼服,便是安邦定国王.
若是生个小姑娘,地上铺块小木板,一条小被裹身上,拿个纺锤给她玩.教她说话要谨慎,操持家务多干活,不给爹娘添麻烦..

小雅,青蝇(七):

《诗经 小雅 斯干》全文翻译,带拼音

  zhì zhì sī ɡān yōu yōu nán shān rú zhú bāo yǐ rú sōnɡ mào yǐ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xiōnɡ jí dì yǐ shì xiānɡ hǎo yǐ wú xiānɡ yóu yǐ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sì xù bǐ zǔ zhù shì bǎi dǔ xī nān qí hù yuán jū yuán chù yuán xiào yuán yǔ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yuē zhī gé gé zhuó zhī tuó tuó fēnɡ yǔ yōu chú niǎo shǔ yōu qù jūn zǐ yōu yù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译文:
  涧中流水清又清,终南山上树青青.翠竹片片遮望眼,青松棵棵阻人行.如兄如弟手足情,同气连根一条心,不欺不诈永相亲.
  继承祖业传祖训,盖起宫室上百间.门户向西或向南.兄弟一起同居住,和睦友好笑开颜.木板夹紧嘎嘎响,使劲夯土筑屋墙.从此不怕风吹雨,麻雀老鼠都跑光,它是君子好住房.
  房屋端正如人立,急箭穿过如线直.宽广犹似鸟展翅,色彩艳丽锦鸡衣,君子登堂进厅里.
  宫中庭院宽又平,庭院柱子高又挺.向阳房间光线足,侧边小屋有光明,君子居住保安宁.
  蒲席下面铺竹席,无忧无虑睡的好.一觉醒来天尚早,占占夜梦是啥兆.梦见什么好事情?若是熊罴有喜事,若是虺蛇好运道.
  且听太卜把梦讲:黑熊马罴有力量;预示生个小儿郎;虺蛇长蛇性柔弱,家里定添小姑娘.
  若是生个小儿郎,做张小床给他躺,给他穿上小衣裳,拿块玉璋让他玩.他的哭声如钟响,将来穿上大礼服,便是安邦定国王.
  若是生个小姑娘,地上铺块小木板,一条小被裹身上,拿个纺锤给她玩.教她说话要谨慎,操持家务多干活,不给爹娘添麻烦..
  拼音打晕了,有不会读的再追问吧.

小雅,青蝇(八):

“四始六义”是什么﹖【小雅,青蝇】

《诗经》有四始,关于此“四始”各家说法不一:一、一般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二、指“风”﹑“小雅”﹑“大雅”﹑“颂”.《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三、指“大雅”的《大明》,“小雅”的《四牡》﹑《南有嘉鱼》﹑《鸿雁》.《大序》:“是谓四始.”孔颖达疏:“《诗纬泛历枢》云:‘《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纬》文因金﹑木﹑水﹑火﹑有四始之义以《诗》文托之.”
《诗经》的“六义”.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汉代《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对于“六义”的解释,有着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唐代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法”的说法,也就是将“六义”分为两组,“风”“雅”“颂”这三者是指体裁,“赋”“比”“兴”这三者是作法.

小雅,青蝇(九):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何草不黄》的表现手法:
  ①比兴手法。
  ②暗示的手法。
2、《何草不黄》,《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原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3、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小雅,青蝇(十):

《诗经-小雅》中提到“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什么?捕食还是寄生?

螟蛉之子,即义子,俗话指干儿子、干女儿,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小苑》的诗句“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于是捕螟蛉回来当义子喂养.其实,古人的结论是有误的,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而蜾蠃是寄生蜂,它常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47900/

推荐访问:小雅音箱 诗经小雅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