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转运佩戴什么

来源:创业测试 时间:2018-11-23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测试】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共7篇)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一)

黑曜石为什么会变色?
会变色的黑曜石不表示是假的,而是黑曜石变色是表示什么?
如果带黑曜石除了转运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问题1:黑曜石在宝石学上称为黑曜岩,是属于火山喷发后的结晶体,所以一般的情况下黑曜石是不会变色的,现在的市场上造假的黑曜石不多,不知道楼主的黑曜石是在哪里买的,如果是真的的话那可能就是楼主的心理作用了,还有观看的角度和天气的影响也会影响对黑曜石的感觉.我在天爱买的黑曜石也有变化哦!买的黑曜有单眼、双眼还有彩虹,当时颜色不是很明显(有墨绿、黑色、褐色),戴了1个多月了,颜色变得分明也更亮了.戴了黑曜后睡眠质量好了很多,做梦也很少了.
问题2:黑耀石 Obsidian
  主要成分 含水1-2%,化学组成为SiO2(H2O).
  晶系 非晶体
  硬度 5
  比重 2.35
  折射率 1.48-1.51
  产地 美国夏威夷、日本、印度尼西亚爪哇、巴西
  黑曜石极度辟邪,能强力化解负能量,中国古代的佛教文物中,就有相当多有关于镇宅或避邪的黑曜石圣物或佛像.黑曜石也是现在供佛修持布施的最佳宝石.对于水晶家族之中,黑曜也是排除负性能量最强的水晶之一.
黑曜石属于火成岩的一种,很多人都以为黑曜石并不属于水晶,但是黑曜的成分也是SiO2(二氧化硅)为主.
  黑曜石是一种天然玻璃,为火山溶岩迅速冷却后形成的,因此难以结晶,属于非纯晶质的水晶宝石,断口呈贝壳状.
  黑曜石通常呈黑色,但是也有可见棕色、灰色和少量的红色、蓝色甚至绿色的材料的黑曜石.
  黑曜石有可能是全部单色、或有条纹、或有斑点.
  有些内含物令黑曜石金属光泽,而内部的气泡或结晶产生一种“雪花”效果(即雪花黑曜石)或被看作闪光的虹彩色.最有名的是有彩虹闪光的彩虹黑曜岩 Rainbow Obsidian,并且有些条文呈椭圆形状,就形成俗称的单眼黑曜或者是双眼黑曜石了,而如果以价格来看,彩虹单眼黑曜及彩虹双眼黑曜是价格最高的,因为除了产量较为稀少之外,品相也相当的漂亮.
自史前时代以来一直被用来制作工具、武器、面具、镜子和珠宝,这种天然玻璃非常锋利的碎片被制成刀刃、箭头和匕首.今天,大部分的黑曜石珠宝产自中美和北美地区..系墨西哥合众国国石
黑曜石也被称为“亚帕奇之泪”,在印第安传说中,部落内的一支队伍中了敌人的埋伏,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噩耗传来,家人们痛哭的眼泪,撒落到地上,就变成了一颗颗黑色的小石头,“亚帕奇之泪”因此得名.
  由于黑曜的精纯能量,比较是属于吸纳性能量,换句话说,一般来建议黑曜需佩带右手为佳,所有的水晶来说几乎全部都是佩带左手,惟独黑曜,是佩带右手,因为根据古中国气法,一般都是左进右出为原则,所以,左手都是进气而右手是排气,右手佩带黑曜有助于将自身的负性能量给吸纳掉,包括比较不干净的东西或者病气,甚至是比较不好的运气都可以,而且更有效的避邪喔.
  黑曜石因为具有强大且又精纯的能量,所以可以放在煞气较重的地方,甚至做成黑曜佛像,对于避邪档煞的效果更是上乘,但是请注意,黑曜石本身主要是可以大量的吸纳负性能量,但是并不会清除,所以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一定要净化黑曜喔.
  彩虹黑曜Rainbow Obsidian有拟聚彩虹光的能量磁场,换句话说,对于事情圆满、愿望达成有相当程度的功效.另外,彩虹黑曜也是供佛修持的最佳宝石之一,对于家中,放置黑曜石也是镇宅避邪的最佳守护石喔.
  由于黑曜本身是所有晶石之中,吸纳性最强的一种宝石,所以在古中国甚至西方,都喜欢用黑曜石来作为驱邪的工具甚至宝物,另外,由于黑曜对应的是海底轮,所以对于稳定性及平和性相当有用,甚至有生病的人或者有失眠症,佩带黑曜有助于改善.一般水晶手珠都适合戴在左手,而黑曜石手珠则也可以戴在右手,以吸收掉身上排出的负面能量.
  对应海底轮,可将人体的气导致下三轮,可强健肾脏,吸收病气,治疗不孕,帮助睡眠.并且据说对肝脏也有治疗的效果. 门口摆一颗黑曜石就像请了一樽门神,所以在墨西哥玛雅神殿中,常用此时才来作神兽或雕像的眼或是作为武器,工具,面具及镜子等,但如今已被盗墓者偷挖一空了,可见力量之大!
  由于能量很强,可将负面能量吸收排除,敏感体质的人应避免用来静坐观想,以免过度刺激,而每次运用完一定要彻底净化清洁.
  黑曜石极度辟邪,能强力化解负能量,中国古代的佛教文物中,就有相当多有关于镇宅或避邪的黑曜石圣物或佛像.黑曜石也是现在供佛修持布施的最佳宝石.对于水晶家族之中,黑曜也是排除负性能量最强的水晶之一.所以可以放在煞气较重的地方,甚至做成黑曜佛像,对于避邪档煞的效果更是上乘.
  黑曜石手珠用于辟邪时的净化
  黑曜石手珠用于辟邪时或佩带左手一段时间以后,除进行一般的净化外,还必须
  将吸入黑曜石手珠内部的邪气病气秽气等进行净化.其法为:
  将净化后的黑曜石手珠放在左手手掌上,右手剑指指向手珠,(或手珠放在右手
  手掌上,左手结金刚拳指向手珠)念偈咒:
  净洗宝珠,当愿众生,内外无垢,悉令光洁.
  唵(口*蓝)娑婆诃 21遍.
  唵悉殿都漫多罗跋陀耶娑婆诃 3遍.
  黑曜石散发出的彩虹光环,有减压辟邪的功效,并能吸收负面能量,是生活中最好的守护石.可增强生命力,恢复人的精神、体力,对用脑过度和创意工作者有很多的平衡作用.可使人稳重,舒缓压力,心平气和,消除情绪困扰.可加强行动力.对应人体七轮的海底轮,可强壮肾脏,吸收病气,增进睡眠,对酗酒,抽烟,药品成瘾有改善作用,具有强大又精纯的能量,能消除固有的障碍,加强人体下盘落实能力,防止邪气趁虚而入,具有平定平和作用,能助人比较容易的进入深层意识,使人冷静.能使因脑部化学分泌极度不平衡所致的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得以改善.平衡极阴、极阳的能量,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强领袖魅力和向心力,有助事业,也称领袖石.
  对于墨西哥人而言,黑曜石具有特殊的神性,祭司使用的法刀就是用黑曜石打造成的…….伯钠尔.狄雅兹(Bernal
  Diaz西班牙编史家)提到,墨西哥人管这种石头叫“泰兹喀”((Tezcat).黑曜石打磨成的镜子,被巫师用来当作占卜的器具.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二)

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翻译】
桑怿听闻襄城有十多个强盗,独自一人提着一把剑去了,杀了许多人,把剩下的人绑了起来.汝旁县因此没有了强盗,京西转运使将此事上奏到朝廷,桑怿被任命为郏城尉.桑怿虽然参加过科举中的进士考试,而且读书也不多(不十分了解书本知识),但所做的事情都很符合道理,这种情况在他身上发生的很多.桑怿在雍丘暂住的时候,遭遇了大水灾,家里有二廪粟,准备载到船上带走.见到有人靠步行避水,于是扔掉了粟,把船用来载人.见到老百姓遭遇荒年,就把和他是同一个乡里的人聚集在一起供养他们,直到自己的粟吃完了为止.桑怿善于用剑和铁简,力气比几个人的力气合起来还大并且很有谋略.【男人转运佩戴什么】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三)

英语翻译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桑怿听闻襄城有十多个强盗,独自一人提着一把剑去了,杀了许多人,把剩下的人绑了起来.汝旁县因此没有了强盗,京西转运使将此事上奏到朝廷,桑怿被任命为郏城尉.桑怿虽然参加过科举中的进士考试,而且读书也不多(不十分了解书本知识),但所做的事情都很符合道理,这种情况在他身上发生的很多.桑怿在雍丘暂住的时候,遭遇了大水灾,家里有两粮仓的粟,准备载到船上带走.见到有人靠步行避水,于是扔掉了粟,把船用来载人.见到老百姓遭遇荒年,就把和他是同一个乡里的人聚集在一起供养他们,直到自己的粟吃完了为止.桑怿善于用剑和狭长的铁片,力气比几个人的力气合起来还大并且很有谋略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四)

有什么典故?

一琴一鹤
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见宋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抃本传.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龟一鹤,朱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
《宋史·赵抃书》原话为:“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拼音:yī qín yī hè
a target=_blank href=/view/23604.htm>]宋?/a>]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宋史·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示例: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紧随身.★元·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一折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五)

安全知识测试 判断题 悬赏10分
判断题(3分/题,共30分)
1. 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快速脱离危险,现场人员可就近选择电梯下楼----------------- ( )
2. 拦收人员在转运中心交接快件时,遇到需加固包装的快件,应当与转运中心处理人员一同在监视器监控下拆开包装,重新加固封装---------------------------------------------------------------( )
3. 进行包装验视时,需检查包装是否整洁、干燥、是否无突出物,是否方便装卸搬运----------------------------------------------------------------------------------------------------------------------------( )
4. 递的快件任何一边长度可在200厘米之内,长、宽、高之和不可超过300厘米---------------------------------------------------------------------------------------------------------------------------( )
5. 快件派送环节,可以代签收,但是投递人员必须电话联系收件人,并与其确认受托人身份,并记录确认内容、受托人姓名、电话、证件号码---------------------------------------------------------( )
6. 烟、酒及濒危动物、植物不属于限制进境的物品----------------------------------------------------- ( )
7. 当政府部门进行快件检查需将快件带走时,快递企业应制作所带快件的明细清单(至少清点总数),并要求对方在清单上签字确认-----------------------------------------------------------------( )
8. 在转运中心操作时,为保障快件分拣到位,可视情况跨越、踩踏运行中的分拣传输设备----------------------------------------------------------------------------------------------------------------------------( )
9. 在进行快件包装时,可以选择报刊类物品作为外包装材料---------------------------------------( )
10. 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均属于信息封志------------------------------------------------------( )

2112121221一对二错
仅供参考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六)

丝绸之路周边的环境
简单点100~500字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男人转运佩戴什么(七)

写一则奏折,假设自己生活在581-1840年(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夏元明清)的中国某地,身份为一名忧国忧民的士人.请你以此身份就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虑,针对国策时政或你关心的话题,给皇帝递交一份奏折,阐述自己的治国理想.

  伏奉手诏“今来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是中外人望,不次拔擢.韩琦暂往陕西,范仲淹、富弼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兼章得象等同心忧国,足得商量.如有当世急务可以施行者,并须条列闻奏,副朕拔擢之意”者.臣智不逮人,术不通古,岂足以奉大对.然臣蒙陛下不次之擢,预闻政事,又诏意丁宁,臣战汗惶怖,曾不获让.
  臣闻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何哉?纲纪浸隳.制度日削,恩赏不节,赋敛无度,人情惨怨,天祸暴起.惟尧舜能通其变,使民不倦.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言天下之理有所穷塞,则思变通之道.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臣敢约前代帝王之道,求今朝祖宗之烈,釆其可行者条奏.愿陛下顺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则宗社灵长,天下蒙福.
  一曰明黜陟.臣观《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然则尧舜之朝,建官至少,尚乃九载一迁,必求成绩,而天下大化,百世之后,仰为帝范.我祖宗朝,文武百官皆无磨勘之例,惟政能可旌者,擢以不次;无所称者,至老不迁.故人人自励,以求绩效.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故不肖者素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纪纲之坏哉!利而不兴则国虚,病而不救则民怨.弊而不去则小人得志,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混淆,请托侥幸,迁易不已,中外苛且,百事废堕,生民久苦,羣盗渐起.劳陛下旰昃之忧者,岂非官失其正而致其危耶!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有虚食禀禄,待阙一二年者.暨临事局,挟以势力.岂肯恪恭其职?使祖宗根本之地,纲纪日隳.故在京官司,有一员阙,则争夺者数人.其外任京朝官,则有私居待阙,动逾岁时,往往到职之初,便该磨勘,一无勤效,例蒙迁改.此则人人因循,不复奋励之由也.
  臣请特降诏书,今后两地臣僚,有大功大善,则特加爵命;无大功大善,更不非时进秩.其理状寻常而出者,祇守本官,不得更带美职.应京朝官在台省、馆阁职任,及在审刑、大理寺、开封府、两赤县、国子监、诸王府,并因保举及选差监在京重难库务者,并须在任三周年,即与磨勘.若因陈乞,并于中书、审官院愿在京差遣者,与保举选差不同,并须勾当通计及五周年,方得磨勘.如此则权势子弟,肯就外任,各知艰难.亦有俊明之人,因此树立,可以进用.如今日已前受在京差遣已勾当者,且依旧日年限磨勘.其未曾交割勾当.却求外任者,并听其外任.在京朝官到职勾当及三年者与磨勘,内前任勾当年月日及公程日限,并非因陈乞而移任在道月日,及升朝官在京朝请月日,并令通计.其远官近地,劳逸不同,并在假待阙及公程外住滞,或因公事,非时移替.在道月日委有司别行定夺闻奏.如任内有私罪并公罪徒以上者,至该磨勘日,具情理轻重,别取进止.其庶寮中有高才异行,多所荐论,或异略嘉谋,为上信纳者,自有特恩改迁,非磨勘之可滞也.又外任善政著闻,有补风化;或累讼之狱,能辨寃沈;或五次推勘,人无翻讼;或劝课农桑,大获美利;或京城库务,能革大弊,惜费巨万者,仰本辖保明闻奏,下尚书省集议.为众所许,则列状上闻,并与改官,不隔磨勘.或有异同,各以所执取旨,出于圣断.仍请诏下审官院、流内铨、尚书考功,应京朝官选人逐任得替,明具较定考绩、结罪闻奏.内有事状猥滥,并老疾愚昧之人,不堪理民者,别取进止.已上磨勘考绩条件,该说不尽者,有司比类上闻.如此,则因循者拘考绩之限,特达者加不次之赏,然后天下公家之利必兴,生民之病必救,政事之弊必去,纲纪之坏必葺,人人自劝,天下兴治,则前王之业,祖宗之权,复振于陛下之手矣.其武臣磨勘年限,委枢密院比附文资定夺闻奏.
  二曰抑侥幸.臣闻先王赏延于世,诸侯有世子袭国,公卿以德而任,有袭爵者,《春秋》讥之.及汉之公卿,有封爵而殁,立一子为后者,未闻余子皆有爵命.其次宠待大臣,赐一子官者有之,未闻每岁有自荐其子弟者.祖宗之朝,亦不过此.自真宗皇帝以太平之乐,与臣下共庆,恩意渐广.大两省至知杂御史以上,每遇南郊并圣节,各奏一子充京官,少卿、监奏一子充试衔.其正郎、带职员外郎,并诸路提点刑狱以上差遣者,每遇南郊,奏一子充斋郎.其大两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于庶僚,大示区别,复更每岁奏荐,积成冗官.假有任学士以上官经二十年者,则一家兄弟子孙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滥进之极也.今百姓贫困,冗官至多.授任既轻,政事不举.俸禄既广,刻剥不暇.审官院常患充塞,无阙可补.臣请特降诏书,今后两府并两省官等,遇大礼许奏一子充京官,如奏弟侄骨肉,即与试衔外,每年圣节更不得陈乞.如别有勋劳著闻于外②,非时赐一子官者,系自圣恩.其转运使及边任文臣初除授后,合奏得子弟身事者③.并候到任二年无遗阙,方许陈乞.如二年内非次移改者,即许通计三年陈乞.三司副使、知杂御史、少卿、监以上,并同两省,遇大礼各奏荐子孙.其正郎、带馆职员外郎,并省府推判官、外任提点刑狱以上,遇大礼合该奏荐子孙者,须是在任及二周年,方得陈乞.已上有该说不尽者,委有司比类闻奏.如此则内外朝臣,各务久于其职,不为苟且之政,兼抑躁动之心.亦免子弟充塞铨曹,与孤寒争路,轻忽郡县,使生民受弊.其武臣入边上差遣,并大礼合奏荐子弟者,乞下枢密院详定比类闻奏.
  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庭,览羣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今乃登进士高等者,一任才罢,不以能否,例得召试而补之.两府、两省子弟亲戚,不以贤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太宗皇帝建崇文院、秘阁,自书碑文,重天下贤才也.陛下当思祖宗之意,不宜甚轻之.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进士三人内及第者,一任回日.许进于教化经术文字十轴,下两制看详,作五等品第.中第一第二等者,即赐召试;试又优等,即补馆阁职事.两府、两省子弟,并不得陈乞馆阁职事及读书之类.御史台画时弹劾,并谏院论奏.如馆阁阙人,即委两地举文有古道、才堪大用之士,进名同举,并两制列署表章,仍上殿称荐,以充其职.如此,则馆阁职事更不轻授,足以起朝廷之风采,绍祖宗之本意,副陛下慎选矣.
  三曰精贡举.臣谨按《周礼》卿大夫之职,各教其所治,三年一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乃献贤能之书于王.贤为有德行,能为有道艺.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天府,太庙之宝藏也.盖言王者举贤能,所以上安宗社,故拜受其名,藏于庙中,以重其事也.卿大夫之职,废既久矣.今诸道学校,如得明师,尚可教人六经,传治国治人之道.而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或谓救弊之术无乃后时,臣谓四海尚完,朝谋而夕行,庶乎可济,安得晏然不救,坐俟其乱哉!
  臣请诸路州郡有学校处,奏举通经有道之士,专于教授,务在兴行.其取士之科,即依贾昌朝等起请,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使人不专辞藻,必明理道,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要.内欧阳修、蔡襄更乞逐场去留,贵文卷少而考校精.臣谓尽令逐场去留,则恐旧人杆格,不能创习策论,亦不能旋通经旨,皆忧弃遗,别无进路.臣请进士旧人三举以上者,先策论而后诗赋.许将三场文卷通考,互取其长.两举、初举者,皆是少年,足以进学,请逐场去留.诸科中有通经旨者,至终场,别问经旨十道,如不能命辞而对,则于知举官员前,讲说七通者为合格.不会经旨者,三举已上即逐场所对墨义,依自来通粗施行.两举、初举者,至于终场日,须八通者为合格.
  又外郡解发进士、诸科人,本乡举里选之式④,必先考其履行,然后取以艺业.今乃下求履行,惟以词藻、墨义取之,加用封弥,不见姓字,实非乡里举选之本意也.又南省考试举人,一场试诗赋,一场试策,人皆精意,尽其所能.复考校日久,实少舛谬.及御试之日,诗赋文论共为一场,既声病所拘,意思不远.或音韵中一字有差,虽生平苦辛,即时摈逐.如音韵不失,虽末学浅近,俯拾科级.既乡举之处不考履行,又御试之日更拘声病,以此士之进退,多言命运而不言行业.明君在上,固当使人以行业而进,而乃言命运者,是善恶不辨而归诸天也,岂国家之美事哉!臣请重定外郡发解条约,须是履行无恶、艺业及等者,方得解荐,更不封弥试卷.其南省考试之人,已经本乡询考履行,却须封弥试卷,精考艺业,定夺等第,进入御前.选官覆考,重定等第讫,然后开看南省所定等第,内合同姓名偶有高下者,更不移改.若等第不同者,人数必少,却加封弥,更宣两地参校,然后御前放榜,此为至当.内三人已上⑤,即于高等人中选择,圣意宣放.其考校进士,以策论高、词赋次者为优等,策论平、词赋优者为次等.诸科经旨通者为优等,墨义通者为次等.已上进士、诸科,并以优等及第者放选注官,次等及第者守本科选限.自唐以来,及第人皆守选限.国家以收复诸国,郡邑乏官,其新及第人,权与放选注官.今来选人壅塞,宜有改革,又足以劝学,使其知圣人治身之道,则国家得人,百姓受赐.
  四曰择官长.臣闻先王建侯,以共理天下.今之刺史、县令,即古之诸侯.一方舒惨,百姓休戚,实系其人.故历代盛明之时,必重此任.今乃不问贤愚,不较能否,累以资考,升为方面.懦弱者不能检吏,得以蠹民;强干者惟是近名,率多害物.邦国之本,由此凋残.朝廷虽至忧勤,天下何以苏息!其转运使并提点刑狱按察列城,当得贤于众者.臣请特降诏书,委中书、枢密院且各选转运使、提点刑狱共十人,大藩知州十人;委两制共举知州十人;三司副使、判官同举知州五人;御史台中丞、知杂、三院共举知州五人;开封知府、推官共举知州五人;逐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各同举知州五人,知县、县令共十人;逐州知州、通判同举知县、县令共二人.得前件所举之人,举主多者先次差补.仍指挥审官院、流内铨今日以后所差知州、知县、县令并具合入人历任功过、举主人数闻奏,委中书看详.委得允当,然后引对.如此举择,则诸道官吏庶几得人,为陛下爱惜百姓,均其徭役,宽于赋敛,各获安宁,不召祸乱,天下幸甚.
  五曰均公田.臣闻《易》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此言圣人养民之时,必先养贤.养贤之方,必先厚禄.厚禄然后可以责廉隅,安职业也.皇朝之初,承五代乱离之后,民庶凋弊,时物至贱.暨诸国收复,天下郡县之官少人除补,至有经五七年不替罢者.或才罢去,便入见阙.当物价至贱之时,俸禄不辍,士人之家无不自足.咸平已后,民庶渐繁,时物遂贵.入仕门多,得官者众,至有得替守选一二年,又授官待阙一二年者.在天下物贵之后,而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复于守选、待阙之日,衣食不足,贷债以苟朝夕.到官之后,必来见逼,至有冒法受赃,赊贷度日⑥,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既为负罪之人,不守名节,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猾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于是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寃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由乎制禄之方有所未至.
  真宗皇帝思深虑远,复前代职田之制,使中常之士自可守节,婚嫁以时,丧葬以礼,皆国恩也.能守节者,始可制奸赃之吏,镇豪猾之人.法乃不私,民则无枉.近日屡有臣僚乞罢职田,以其有不均之谤,有侵民之害.臣谓职田本欲养贤,缘而侵民者有矣,比之衣食不足,坏其名节,不能奉法,以直为枉,以枉为直,众怨思乱而天下受弊,岂止职田之害耶!又自古常患百官重内而轻外,唐外官月俸尤更丰足⑦,簿尉俸钱尚二十贯.今窘于财用,未暇增复.臣请两地同议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使其衣食得足,婚嫁丧葬之礼不废,然后可以责其廉节,督其善政.有不法者,可废可诛.且使英俊之流,乐于为郡为邑之任,则百姓受赐.又将来升擢,多得曾经郡县之人,深悉民隐,亦致化之本也.惟圣慈深察,天下幸甚.
  六曰厚农桑.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故《诗》有《七月》之篇,陈王业也.今国家不务农桑,粟帛常贵.浙江诸路岁籴米六百万石⑧,其所籴之价与辇运之费,每岁共用钱三百余万贯文.又贫弱之民,困于赋敛,岁伐桑枣,鬻而为薪.劝课之方,有名无实.故粟帛常贵,府库日虚.此而不谋,将何以济!
  臣于天下农利之中,粗举二三以言之.且如五代羣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乞籴于邻国,故各兴农利,自至丰足.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又浙西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可以通海,惟时开导,则潮泥不得而堙之.虽有堤塘,可以御患,惟时修固,则无摧坏.臣知苏州日,点检簿书,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余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臣询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都,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时民间钱五十文籴白米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废,失东南之大利.今江浙之米,石不下六七百文足.至一贯文省,比于当时,其贵十倍,而民不得不困,国不得不虚矣.
  又京东西路有卑湿积潦之地,早年国家特令开决之后,水患大减.今罢役数年,渐已堙塞,复将为患.臣请每岁之秋,降勅下诸路转运司,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之间可兴之利、可去之害.或合开河渠,或筑堤堰陂塘之类,并委本州军选官计定工料,每岁于二月间兴役,半月而罢,仍具功绩闻奏.如此不绝.数年之间,农利大兴.下少饥岁,上无贵籴,则东南岁籴辇运之费大可减省.其劝课之法,宜选官讨论古制,取其简约易从之术,颁赐诸路转运使,及面赐一本,付新授知州、知县、县令等.此养民之政、富国之本也.
  七曰修武备.臣闻古者天子六军,以宁邦国.唐初京师置十六将军官属,亦六军之义也.诸道则开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储兵伍.每岁三时耕稼,一时习武.自贞观至于开元,百三十年,戎臣兵伍,无一逆乱.至开元末,听匪人之言,遂罢府兵.唐衰,兵伍皆市井之徒,无礼义之教,无忠信之心,骄蹇凶逆,至于丧亡.我祖宗以来,罢诸侯权,聚兵京师,衣粮赏赐丰足,经八十年矣.虽已困生灵、虚府库,而难于改作者,所以重京师也.今西北强梗,边备未足,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仓卒,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远戍者防边陲之患,或缓急抽还,则外御不严,戎狄进奔,便可直趋关辅.新招者聚市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散为羣盗.今生民已困,无可诛求,或连年凶饥,将何以济!赡军之策,可不预图?若因循过时,臣恐急难之际,宗社可忧.
  臣请密委两地,以京畿见在军马,同议有无阙数.如六军末整,须议置兵,则请约唐之法,先于畿内并近辅州府召募强壮之人,充京畿卫士.得五万人以助正兵,足为强盛.使三时务农,大省给赡之费;一时教战,自可防虞外患.其召募之法,并将校次第,并先密切定夺闻奏.此实强兵节财之要也.候京畿近辅召募卫兵,已成次第,然后诸道放此⑨,渐可施行.惟圣慈留意.
  八曰减徭役.臣闻汉光武建武六年六月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天下至治.臣又观西京图经,唐会昌中,河南府有户一十九万四千七百余户,置二十县.今河南府主客户七万五千九百余户,仍置一十九县.主户五万七百,客户二万五千二百⑩.巩县七百户,偃师一千一百户,逐县三等而堪役者,不过百家,而所供役人不下二百数.新旧循环,非鳏寡孤独,不能无役.西洛之民,最为穷困.臣请依后汉故事,遣使先往西京并省诸邑为十县.其所废之邑,并改为镇,令本路举文资一员,董榷酤、关征之利兼人烟公事.所废公人,除归农外,有愿居公门者,送所存之邑.其所在邑中役人,却可减省归农,则两不失所.候西京并省稍成伦序,则行于大名府,然后遣使诸道,依此施行.仍先指挥诸道防团州已下,有使、州两院者,皆为一院,公人愿去者,各放归农.职官厅可给本城兵士七人至十人,替人力归农.其乡村耆保地里近者,亦令并合.能并一耆保管⑪,亦减役十余户.但少徭役,人自耕作,可期富庶.
  九曰覃恩信.臣窃覩国家三年一郊,天子斋戒衮冕,谒见宗庙,乃祀上帝.大礼既成,还御端门,肆赦天下,曰:赦书日行五百里,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欲其王泽及物之速也如此.今大赦每降,天下欢呼.一两月间,钱谷司存督责如旧,桎梏老幼,籍没家产.至于宽赋敛.减摇役,存恤孤贫,振举滞淹之事,未尝施行,使天子及民之意,尽成空言,有负圣心,损伤和气.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赦书内宣布恩泽,有所施行,而三司、转运司、州县不切遵禀者,井从违制,徒二年断,情重者,当行刺配.应天禧年以前天下欠负,不问有无侵欺盗用,并与除放,违者仰御史台、提点刑狱司常切觉察纠劾,无令壅遏.臣又闻《易》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故有巡狩之礼,察诸侯善恶,观风俗厚薄,此圣人顺动之意.今巡狩之礼不可复行,民隐无穷,天听甚远.臣请降诏中书,今后每遇南郊赦后,精选臣僚往诸路安抚,察官吏能否,求百姓疾苦,使赦书中及民之事,一一施行,天下百姓莫不幸甚.
  十曰重命令.臣闻《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准律文,诸被制书有所施行而违者,徒二年;失错者,杖一百.又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十五疋,绞.盖先王重其法令,使无敢动摇,将以行天下之政也.今覩国家每降宣勅条贯,烦而无信,轻而弗禀,上失其威.下受其弊.盖由朝廷采百官起请,率尔颁行,既昧经常,即时更改,此烦而无信之验矣.又海行条贯,虽是故违.皆从失坐,全乖律意,致坏大法,此轻而弗禀之甚矣.臣请特降诏书,今后百官起请条贯,令中书、枢密院看详会议,必可经久,方得施行.如事干刑名者,更于审刑、大理寺勾明会法律官员参详起请之词,删去繁冗,裁为制敕,然后颁行天下,必期遵守.其冲改条贯,并令缴纳,免致错乱,误有施行.仍望别降敕命,今后逐处当职官吏亲被制书,及到职后所受条贯,敢故违者,不以海行,并从违制,徒二年.未到职已前所降条贯,失于检用,情非故违者,并从本条失错科断,杖一百.余人犯海行条贯,不指定违制刑名者,并从失坐.若条贯差失,于事有害,逐处长吏,别见机会,须至便宜而行者,并须具缘由闻奏,委中书、枢密院详察,如合理道,即与放罪.仍便相度,别从更改.[3]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48472/

推荐访问:佩戴什么转运 佩戴什么可以转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