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的拼音是什么

来源:女性创业 时间:2018-12-04 18: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女性创业】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共9篇)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一)

瞭望的瞭的读音

瞭望 liàowàng
[look out over] 登高远望;向远处探看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二)

瞭望是什么意思

瞭望,登高望远.从高处远处监视敌情.
例如:极目瞭忘,天海茫茫.海防战士瞭望着广阔的海面.
拼音:liào wàng(四声)
1.登高远望:极目~,海天茫茫.
2.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海防战士~着广阔的海面.
3.liǎo,眼珠明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目瞭则形无不分.”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敌台者,以杀敌为义也……虚其左右而空其中,以梯上下,层各窍之,以施火器,以便瞭望也.”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陈忠愍公》:“闻舟山失守,即帅师驰赴吴淞口寒暑,未尝解衣安寝……每潮来,必登瞭望.”
茅盾《过封锁线》:“他已经派人在山头瞭望,在公路旁哨探.”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三)

嘹望的嘹的拼音是什么

líao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四)

瞭可以组什么词?顺便说下读音、意思.【瞭望的拼音是什么】

瞭望 liào wàng
1.登高远望:极目~,海天茫茫.
2.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海防战士~着广阔的海面.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五)

请用“√”选出正确的读音。
望(liáo  liào)   汗(xiě  xuè)  奇 (jī  jì)

liào xuè jì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六)

瞭 字读liǎo

瞭 拼音:liào,liǎo,笔划:17
部首:目 五笔输入法:
--------------------------------------------------------------------------------

liǎo
见“了1”①.

liào
远远地望:瞭望.瞭哨.
笔画数:17;
部首:目;
笔顺编号:25111134432511234
--------------------------------------------------------------------------------

liǎo
【形,动】
(形声.从目,尞(liáo)声.本义:眼珠明亮)
同本义〖bright〗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孟子·离娄上》
眡瞭三百人.——《周礼》
又如:瞭眊(眼睛明净与浑浊);瞭然(眼明貌)
明白;清晰.通“了”〖understand〗.如:瞭如(清楚明白的样子);瞭亮(明白、懂事的样子);瞭然(明白,清楚);瞭解(明白理解)
另见liào

liào
【动】
远望.从高处或远处观望〖lookoutover〗.如:瞭哨(望风);瞭见(望见);瞭风(望风);瞭高(在高处瞭望)
另见liǎo
瞭望
liàowàng
〖lookoutover〗登高远望;向远处探看
瞭望哨
liàowàngshào
〖observationpost〗观察哨
瞭哨
liàoshào
〖beonsentryduty;standguard〗[方言]∶放哨;瞭望哨
战士们都睡了,只留下一个人瞭哨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七)

五年级上册《天上偷来的火种》的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担忧---担心 惧怕---恐惧 充足---充分 鼓励---勉励 依依不舍---恋恋不舍 反义词 贪婪---知足 适宜---失宜 充足---缺少 饥肠辘辘---丰衣足食.近义词:呼啸-咆哮 温暖-暖和 沉思-深思 抱怨-埋怨 照顾-照料 严肃-严正 偶然-偶尔 尴尬-难堪 张皇-慌张 强制-强迫 叮嘱-嘱咐 疑惑-困惑 庄重-稳重 隆重-盛大 和谐-协调 抱歉-负疚 慈祥-慈爱 珍藏-收藏 奇妙-奥妙 温柔-温顺 耐心-耐烦 .额.我刚刚上完6年级,多音字的辨别等.但是我记得这题很简单的.任意随意.准确正确.熟悉生疏,题目呢?.你.景观景色,
销毁毁灭,艰涩流畅,后悔懊悔,
反义词破进犯侵犯.反义词虚弱结实,宏伟雄伟,熟悉熟识,估量估计,冷漠热情.骄傲自豪,仿造仿照,适宜适合,17课近义词:陡峭-俊峭 智慧-才智 瞭望-眺望.掠走抢走,内容是:每一课的近义词,反义词,读初中了,的法人实体一道题广东省发生.瑰宝珍宝,A 爱慕—喜爱 安然—安稳 遨游—游览 奥秘—神秘 懊悔—后悔 B 报酬—酬劳 悲哀—悲伤 崩塌—倒塌 必然—必定 避免—幸免 便宜—廉价 哺育—培育 C 猜测—推测 才干—才能 诧异—惊诧 颤动—抖动 沉浸—沉醉 惩罚—惩处 迟延—拖延 耻笑—讥笑 炽热—酷热 【多音字】更——gēng变更 gèng更加 磅——bàng磅秤 páng磅礴 惊—jǐn尽管 jìn尽头 这一课没有要求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逶迤——弯曲 磅礴——雄伟 【反义词】细流——巨澜 等闲——看重.虚弱衰弱,
锻炼磨练,
拖沓拖拉,5年级的书我就扔了,第 一 单 元 多音字 反义词 急切—从容 贪婪—知足 惧怕—泰然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轻松—沉重 喜欢—厌恶 主张—反对 困难—容易 毫不犹豫—优柔寡断 忽略—重视 熟悉—陌生 注意—忽视 .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八)

凝视和眺望的意思.

凝视: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词目】凝视 【拼音】 níng shì 【近义词】注视,注目,凝眸,凝神细视,凝望 【基本解释】不眨眼地看; 神情专注地看; 专注地看、注视着某样东西.也可以用目不转睛来形容.
眺望,指从高处远望.语出《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词目】眺望【拼音】tiào wàng 【近义词】瞭望 【反义词】凝视、近观 【词义】从高处向远望.

瞭望的拼音是什么(九)

王明阳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我将拜访一位高人,一位教父级人物,我事先得知此人爱研究哲学,喜王阳明的理论.希望能在拜访前在这方面有点提高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雷生霖的解释:   
格物:用一定的框框将物体约束.对于人来说,生存于社会用法律约束,归依佛门是接受戒律,日常生活符合规矩.都是格物.   
致知:是获得完善的知识.明白本来面目.   
格物致知:人在一定的规矩里生活学习,而后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完善的了解和体会.   
【格物致知】是事物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就像种子必须先被埋在土里不动,种子才会慢慢地吸收营养后生根发芽一样.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先必须如此,而后才能一定如此! 源于对【格物】的错误理解,以至于不少人,盲目追求西方的所谓自由,不愿意接受约束,而导致【知而不致】,不求甚解,不可不察!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观念争议,以下就重点例举一千余年来儒学界的主要各家解释原文,并以粗体文字简略描述各家观点大意:
东汉
  【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唐朝
  【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李翱】: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物者,万μ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北宋
  【司马光】: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程颐】: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齐理而已也.』『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
南宋
  【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陆九渊】: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理本天之所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来无事胡乱.彼事物牵去,若是有精神,即时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坏了.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黎立武】:通彻研究《大学》所述的事物内容.『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事有终始,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由平治而溯至格物,终必有始也.』『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後耳.夫物,孰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哉!』
明朝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王艮】: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格如格式之格,即后絜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物格.吾身对上下前后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物格知至,知本也;诚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贯,是故爱人治人礼人也,格物也.不亲、不治、不答,是谓行有不得于心,然后反己也.格物然后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反其仁治敬,正己也.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后身安也.』   
【瞿汝稷】:止于应止之行,而可达致至善之知.『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则止于上耦之物,中耦则止于中耦之物,下耦则止于下耦之物.画地而定三耦应止之所,名之物也.故《大学》言物是应止之所也.格,至也.格物也者,至于所应止之所也.』   
【蕅益智旭】:修持唯心识观,转意识[20]为妙观察智.『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憨山德清】: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物即外物,一向与我作对者,乃见闻知觉视听言动所取之境.知即真知,乃自体本明之智光.』『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谓我以至诚感通,彼即化而归我.所谓至诚贯金石,感豚鱼;格也.』『以妄知用妄想.故物与我相扞格.向之与我扞格者,今则化为我心之妙境矣!物化为知,与我为一.其为感格之格,复何疑问.』清朝
  【孙奇逢】:『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为纯一之体,发而为灵明之用,其灵明之发而为最於一之念者,则良知是也.即良知之发,而识吾性之真,因推极其良知之用,以复还吾性之体;是王子良知之说,正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统而为彝伦之大,散而为万事万物之理,是万事万物之理,即吾性之所存也.本吾性之理,以格万事万物之理.穷万事万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子即物穷理之说,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为非也.盖王子得吾性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不得其要,则泛滥而无本;不得其全,则缺略而不该.然所谓要者,即所以主宰其全,非於全理之外,而别有所谓要.所谓全者,即所以统具乎其要,非於要理之外,而别有所谓全,是吾所谓归於一者也.』   
【颜元】:亲自实践验证,致使知性通达事理.『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於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周公以六艺教人,正就人伦日用为教,故曰「修道谓教」.盖三物之六德,其发见为六行,而实事为六艺,孔门「学而时习之」即此也;所谓「格物」也.』   
【印光】: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此圣人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修齐治平在是.超凡入圣亦在是.于此用功最省力.而其所得之利益,随各人之工夫浅深,为贤为圣,乃至为佛,悉由是得.况其下焉者乎.惜后儒不察,以物为事物,以知为知识.则是以根本之根本,认为枝末之枝末.又以枝末之枝末,认为根本之根本.不但不得圣人之意,亦乱圣人之文.何以言之,以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极省力,极简便,举念即得之法.弃之不讲,令人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期诚意正心者,则举世难得其人矣.由宋儒误认物为外物,故后儒只云诚正,而不提格致.此理极明显,以自命得圣人心传者错解之.致圣人教人修己治心之道,晦塞不彰.可不哀哉.若专主自治,则格物一法,便可足用.以私欲一去,则众恶悉除,众善悉生,故云足用.若欲令举世之人悉去私欲而显正知,非提倡因果报应不可.以凡欲自利者,固不暇计及人之利与否.若知善恶因果,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了此,则不期格物,而自肯格物矣.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此实明前生之因,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威义,当是违.极,穷厄也.由前生所行,违背正道,致今生得此穷厄之果也.后儒不察文理,一归于王政,则成违天理而诬王政矣.小儿生于富贵家,即享福,生于贫贱家,即受苦,岂王政令彼生乎.五福之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一寿,二富,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报也.六极之一凶短折,二疾,三忧,四贫,五恶,(貌丑曰恶)六弱,(身柔曰弱)乃前生多作不顺道义之事之果报,何得皆归于王政乎.
现代
  【丁肇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礼记·大学》原文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终、始即是因、果),“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知至”(事物被区格辨别而智慧才能获得),“……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由此可见,[格]是指分析明辨. 因此,[格物致知]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考.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随著时代思潮而迁变演化.孔子虽是儒家的开创者,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继承了春秋以前中国文明的民本思想传统.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关心现世的政治与道德,并未在心性修为问题上多所关注,正如《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子贡对于孔子学问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然而孔子当时的时代,早已有学者论述天道心性;例如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就在《老子》一书讲述「道」之玄理,还有《关尹子》一书也是当时的道家著作.即使是《管子》一书,也有〈心术〉〈内业〉等篇论述心性修为.可知此种後来形成道家传统的心性修为传统,决非是起于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并非起于孔子;否则,需要心性修为才能成就的中医传统,就不可能发生于老子之前.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学者们,为了弭补孔子学说的不足之处,遂企图要吸纳融合当时道家与阴阳家的心性修为与自然哲学的传统.《子思子》之「五行观」与《公孙尼子》之「养气说」,就是战国初期儒家学者的此类努力成果.战国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中庸」思想为基础,而建构了儒家的心性理论.然而先秦时期典籍从未出现「格物致知」的相关词汇,所以「格物致知」应该不是先秦儒学思想,而是汉朝学者融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观念产物.而因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难,也就形成了千馀年来的观点争议.   
「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切解释字义;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遂使以後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62115/

推荐访问:瞭望周刊 瞭望智库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