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7-21 11:43:3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一)
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着学校体育对全民健身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学校体育逐步受到

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得到相应促进。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运动队建

设在指导思想上的过于理论化、理想化,使现实的学校运动队建设

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

分析,提出其建设的主要策略,旨在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

示。

原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统筹管

理,国家按计划投资,统一调配使用。目前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已

调整为国家体育局,基本明确了逐步淡化政府行政职能、积极加强

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轨迹。我国大、中、小学校体育在市场经济的大

环境下,也逐步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经济发展。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

验,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方面也已积累了大中小学一体化

培养的初步经验,这一渠道正是我国体育人才储备的重要途径。由

此可见,中学体育运动队建设在我国竞技体育及全民健身中的重要

梯队作用。

一、 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由国家按计划实施,人才资源及投入资

金都进行统一调配使用,体育后备人才各阶段的分流也由政府统筹

安排,使得体育行业有较高的吸引力。各级中学都有一些传统体育

项目运动队在进行常年训练,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体育工作者和高水

平的运动健将。中学体育运动队为大规模地发现和选拔竞技体育人

才提供了先决条件,为高水平职业联盟和各级代表队培养新生力

量。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原有体制退出历史舞台,体育作为

学校教育的副课已失去昔日的光芒。许多学校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

越来越严重,学校领导不重视,直接导致体育经费不足,运动训练

基础设施无法保障;教练员报酬微薄,运动训练本身是件辛苦耗时

的事情,教练员训练补助大多只有课时费的一半甚至更少,只靠喜

爱和敬业是不足以激发体育教师持久的工作激情;体育教师不受关

注,得不到相关的专业培训,在体育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体育

教师业务能力下降,甚至逐渐被淘汰而丧失积极性;学校的体育对

象是学生,而现今我国在校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时代遗留的问题

造成了家庭对学生部分教育的缺失,优越的物质条件致使更多的学

生更少地参与体育锻炼,乃至基本的生存劳动,怕吃苦、怕耽误学

习,是学生和家长对参与体育训练的第一反应,社会体育观念意识

和家庭教育观念正对学校体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学校运动队

建设的生源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

二、 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的策略

1.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1)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的力作《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

知识之车,寓道德之宇。学校体育中运动队建设充分发挥了体育的

育人功能,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着支柱作用,它激发学生学校课外

活动的积极性,并引导着群众基层体育的发展。特别是体育运动队

在拼搏精神、团队协作的示范性,对新时代下较多的独生子女学生

有巨大的影响,激励学生吃苦耐劳、身体力行的精神。

(2)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专业运动员本着竞技

体育的力争上游的规则,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运动训练和各种赛事

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竞赛能力,从而达到竞技运动的金字塔顶

端。这种体制导致运动员无精力和时间重视文化课学习,甚至阶段

性的赛前集训将迫使运动员放弃部分文化课学习,造成文化课学习

的停滞,学习难以跟进的尴尬局面。学校体育有体育与教育联合的

先天优势,合理地安排训练与学习的时间,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必要

的文化课补习,将化解原有矛盾,为培养高文化素质的竞技体育人

才提供可能。

(3)扩大体育才人培养的流水线,突破由专业体育机构进行体育

竞技人才培训的单一模式。创建学校体育运动队,让市场机制起到

资源配置作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将更加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体

系,确保更多更好有天赋的运动员参与进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与

国际接轨,增强我国的竞技实力。

2.构建学校体育运动队的宗旨

(1)教育层面。学校体育中运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最

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运动队建设极大地带动

了群体活动的开展,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两手抓,让在校学生自由

发展、全面提高,满足普通学生在某一体育专长方面不断提高自身

体育竞技水平的生理需求。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对于改善独生子女

问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积极参与课外体育运动、参加各种团队

体育竞赛,对于独生子女的性格脆弱、缺乏团队意识、不能吃苦耐

劳等心理需求有较大影响。

(2)竞技层面。实现我国在校学生竞技体育走向世界学生运动会

的战略目标,培养真正的德才兼备的学生运动员,促进竞技体育与

教育的完美结合。

(3)人才层面。就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方面而言,学校运动队的建

设,将作为我国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补偿教育的一个部分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就培养体育所需人才方面而言,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不

仅有效储备现役运动员,带动中小学竞技体育的普及与提高;而且

在长期培养体育教师、社区体育工作者的方面凸显优势。

(4)文化层面。学校体育中运动队建设不仅在扩大学校体育的社

会影响方面,而且在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

用。通过有效的组织竞赛使学校体育走出校园,它将在提高学校的

知名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方面发挥作用,并且带动地方体育的大

力发展。

3.学校应理论联系实际,加速体育运动队发展

学校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定位?学校体育的定义,符

合青少年身体发育发展规律,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素质、

专项技术和运动成绩等。

大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应重新审视学校对体育项目的定位和发展

计划。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应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加强建立教练员

队伍,推进科学化训练;丰富竞赛制度,打好训练基础和训练质量,

避免昙花一现的短期行为。通过传统体育训练项目的开展,带动其

课外训练活动的积极开展,激发普通学生的课余体育参与意识,重

视坚持终身体育意识普及与提高竞技体育运动相结合。完善激励和

保障机制,不仅保证了竞技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和谐发展,还为竞技

运动发展各个层面的后备人才提供出路,以及保障的良性循环才能

更好地吸引后备人才。提高运动员的自身素质修养,加快体育文化

的形成和发展,目前信息社会下经济发展迅速,受教育程度正成为

获得工作机会的第一块敲门砖,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水平较低严重影

响了其获得工作的机会。培养具有较好文化涵养的体育竞技运动

员,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

改革开放提供了实现我国大中小学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一体化培养

目标的机遇,凸显了学校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对学校体育运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探讨,反

思和梳理不同指导思想的意义和内涵,严格遵循体育、教育两大领

域的基本规律,期望揭示不同指导思想在复杂的体育教学领域中的

作用及其局限性,以便加快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

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二)
浅析中国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国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地区发展不均衡。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地区差距很大,体育实际消费能力和观念差异也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

关键词:学校 市场 价值 发展

中国体育的发展要从我国体育的现实出发,要着眼于世界,不能只看当下,要看到我国体育发展过去和未来,最终实现体育的自然发展。体育他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一个赚钱东工具,它赋予我们的人的智慧,它是人类发展的鉴证,体育健康的发展使我们人类的身体和思想能够达到高度完善,最终让我们身心协调发展。

1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体育教学始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中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2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这种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2加大教育投入

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如今一些中小学不用说什么高档的体育器材就连最起码的操场都没有学生上课只能和“放羊”一样无目的的自由活动。试想这样的体育教育何谈锻炼身体呢。

2.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

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三)
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次学校音体美组召开了以“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为主题的教研组会议,蒙主任主持了会议。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各持己见,针对我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小现象,小问题进行讨论。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提出对策。现在我就代表体育组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做以下汇报。

教学问题主要从两操,体育课及训练队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

【一】两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

(1) 学生出操行动缓慢,不能按时列队,对两操缺乏热情,团队意识淡薄。

(2) 纪律观念差,整个出操过程中谈话、嬉笑现象极其普遍,思想上对两操不重视,大

部分学生把出操看作是做样子,完任务,对出操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3) 缺勤现象严重。一部分学生以打扫卫生,吃早餐,生火等为由不出操,这对出操学

生造成心理上的不公平,也是影响两操质量的重要因素。

(4) 文体委员不能各尽其职,在两操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大。大部分文体委员不能够准确

洪亮的发号施令,带领队列顾头不顾尾,使部分同学有了开小差的”可乘之机”,造成了出操队列的混乱。

(5) 体育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导致两操秩序混乱。

解决方法:

(1)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整改学生纪律问题,耐心讲解晨练对身体

带来的益处,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能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引起他们对两操的重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两操的训练。

(2) 利用体育课对文体委员进行单独指导和训练,让他认识到自己在班级活

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会文体委员去正确发号施令,规范他的带队动作,要起到表率作用,进而更好地做好两操的带队工作。

【二】 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1) 教学缺乏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放羊式”教学方法仍旧存在。

(2) 场地和教学器材受到条件限制,对开展良好的体育教学带来了不便。【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

(3)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远远不够。部分学生上课行为懒散,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

动敷衍了是,不能认真参与各项锻炼,也不愿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

解决方法:

(1) 教师要多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敢于推陈出新,转变旧的教学理

念,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趋势。

(2) 提倡学生自制教具,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可以根据场地情况

制作各种活动器材,来丰富课堂活动,以便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

【三】训练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1) 场地,场地是体育训练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我校操场受施工影响给田径队训练的学

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训练方法单一,体育训练过程本就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但这种老套的训练方法

导致部分意志薄弱的队员因缺乏兴趣而中途放弃,缺勤现象随之而来,参与训练的

人数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整个团队的训练质量。

解决方法:

(1) 教练要善于学习新的,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法,要精心设计和制定训练计划,加强训

练的趣味性,引导队员更好的投入于训练。

(2) 体育向来是我校的优势项目。历年来,在全县中学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都能取得

骄人成绩。在每年的升学考试中,参加体育加试的学生名额都能超额完成。这离不开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及家长的大力支持,正是这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才使得队员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和信心去参加训练。然而近期田径训练缺勤严重,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在此我希望各位家长和班主任老师能够给予更大的支持,我确信在你们的鼓励之下,这些有特长的后进生定能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体育组全体成员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精心的探讨和深刻地反思,在以后地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及时做出整改措施,同时也欢迎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最后我们愿和全体教师一道共同努力,为我校的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体育运动中存在代表队的问题(四)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主要问题有: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水平不协调;传统“举国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困难。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 问题 研究
  构建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的体育事业窗口作用必将更为突出,社会大众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期望将不断提升,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对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城镇,打造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人民推崇竞技体育的升国旗、杨国威,欣赏竞技体育的“高、难、精、美”技艺,用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在竞技体育的巨大感染下亲身参与体育锻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功能在体育强国的打造过程中将发挥更为核心的积极作用。但是,竞技体育自身也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1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水平不协调
  1.1夏季与冬季奥运会成绩不协调
  1984年,我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就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获得15枚金牌,取得金牌榜第4位;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于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的第二。相比之下,我国1980年起参加冬季奥运会,到2002年第19届冬季奥运会,取得了2金、2银、4铜的成绩,奖牌榜列13位,中国代表团整整花了22年才实现冬季奥运会“零”的突破,比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晚了18年。可见,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相差甚远是不言而喻的。
  1.2金牌过于依赖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六个传统优势项目
  尽管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不断扩大,第28届达到了13项,第29届达到了15项,都超过了两位数,但是我们获得的金牌还是主要集中于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传统优势项目,这种状况没有改变。七届夏季奥运会,六大传统优势项目共获得金牌125枚,占了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76.7%;而柔道、游泳、田径、跆拳道四个项目共获得金牌2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14.7%;摔跤、排球、击剑、皮划艇、拳击、射箭、赛艇、帆船、网球九个项目共获金牌1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8.6%。
  1.3职业体育项目水平不高
  职业体育项目,特别是集体球类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备受世人的关注,而我国集体球类项目(除女排外),特别是男子项目,争夺奖牌的实力差。以足球、篮球、排球为例,女足获得过1次银牌,女篮获得过1次银牌、1次铜牌,最好的女排获得过2金、2银、3铜的好成绩,而男子集体项目从未获得过金牌,中国男篮取得过第8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排仅获得过两次奥运会参赛资格,取得过一次4家并列第5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足更是能取得奥运会、世界杯的参赛资格都十分困难。[1]
  2传统“举国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工作方式,是为了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实现奥运战略目标,国家确定的体育政策和一系列实际具体的工作方法”[2]。“举国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综合国力,集最有效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推动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疑,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突出的表现为: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竞技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国一体化,管理以各级体委为中心、训练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国内竞赛以全运会为中心,凭借这一体制的实施,我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腾飞。
  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很好地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改革需要,“举国体制”对计划经济的依赖性与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故有矛盾,使得这一体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足和冲突。主要表现为:竞技体育主体利益冲突,利于整合机制不足,中央与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及社团之间,运动员、教练员与集体和国家之间,奥运会与全运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权力过于集中,政事管办难分;竞技体育市场化困难,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竞技体育社会化动力不足,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没能调动;企业资金、社会和民间资金缺乏,竞技体育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竞技体育发展资金不足;运动员保障机制不健全,出口不畅,原有训练体系生源萎缩;人才缺乏合理流动,造成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等。所有这些问题、不足和矛盾都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原有“举国体制”得以解决。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困难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项目,甚至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势项目,可供训练的运动员十分有限,难以支撑运动项目巩固和保持原有竞技体育的高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人才培养体系萎缩、运动员生源不足和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艰难,以及教练员素质所限运动员成才率不高等原因。
  我国的奥运冠军有90%来自业余体校,主要走一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3]的培养模式,然而,这条单一的成才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面临严重的挑战,难以继续往日的辉煌。计划经济条件下,运动员退役由国家统包统分,运动员再就业相对容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计划分配的方式受到根本的改变,这使得运动员安置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家长不愿意送子女从事竞技体育训练,造成后备人才生源不足,训练根基萎缩。此外,业余训练经费严重不足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业余训练体系的教练员大多是退役运动员转变过来,与国外教练员相比无论是训练理念和管理手段方法相对落后,导致运动员成材率难以提高。尽管我国教练员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竞技体育强国战略对高层次教练员的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教练员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水平快速提高的“瓶颈”。可见,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已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田美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
  [2]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93—98.
  [3]肖焕禹.体育强国内涵的阐述[J].体育科研,2009,30(4):67.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86146/

推荐访问: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