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7-22 13:22:2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一)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及其对全民教育的启示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及其对全民教育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分析孔子“有教无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

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无类”教育存在的新问题,论述

了“有教无类”思想对全民教育的启示,认为应积极关注弱势群体

受教育现状,保障女童及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

差距,真正实现教育的全民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全民教育;启示

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

教无类”思想,主张不论学生的贵贱、贫富、愚智,都能受到教育,

扩大学生的范围, 在春秋末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今天重新认

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对当代全民教育仍有启示意义。

一、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以及其思想内涵

1、“有教无类”提出的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社会到了春秋时代后期,经济的变革,直接引起政治的

大动荡。周王室日渐衰落、地主阶级的诸侯、士大夫势力迅猛崛起。

各诸侯集团招纳人才,集思广益,维护自己的地位,直接导致思想

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孔子的思想就在这时孕育而生。

孔子生活在西周末期三位一体(土地国有、宗法制度和学在官府)

系统势力强大的时代。由于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学校只让贵族【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

入学的制度,就剥夺了平民百姓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希望统治者能

放下屠刀, 以“仁”治国,奔走各国之间。但“仁政”思想终被

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二)
浅析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极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具有鲜明的追求教育平等的倾向,推动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局面。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和教育对象的扩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招生的教育家。而今“全民教育”思想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二者产生了误解,无法正确的看待这两种思潮,其实他们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方法上是有区别的。【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全民教育、对象、区别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爆棚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人才需求加大,不仅带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对象的扩大。高等教育也进入后大众化时代,并向着普及化时代迈进。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全民教育”这个新概念。然而许多学者却常常把“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提并论。虽然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更好的理解、实施“全民教育”,探讨“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孔子思想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一生勤奋好学,一生最大的抱负就是希望能够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所以他在鲁国为官和周游列国期间,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进行讲学。孔子在讲学的过程中,收集并整理了《诗》、《书》、《礼》、《乐》等杰作,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很大。

二、有教无类思想的具体阐释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持不同的说法。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南北朝时的皇侃曰:“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从何晏、皇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

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为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正如许慎《说文解字》中谠“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就是教育、教化;孔子的“有”、“无”指: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可见,所谓有教无类,是指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也就是说,孔子收授弟子的标准不在于求教者的先天条件,而是看他是否有端正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

孔子让自己提出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局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第一,不分行业和出身,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不分地区和族类,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不择对象,广收弟子,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

三、有教无类思想的局限性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

事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在孔子以前,教育基本上被世袭贵族阶级垄断,而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正是对于世袭政治制度的挑战,具有划时代意义。教育向全社会开放是政治向全社会开放的第一步。

但是,虽然有教无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既然说是“有教无类”,为何孔子几千弟子全是男的,而把女子拒之于千里之外,这似乎让人疑惑不解。难道孔子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孔子也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对女子教育权利的剥夺,反映了孔子认识的局限性。恐怕孔子在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思想上,还有所保留。再者,对孔子的“有教无类”,有人认为这是孔子在主张“全民教育”,其实不然,孔子并非主张“全民教育”,他只是对求学者来者不拒。“民主教育”不等于“全民教育”,前者是针对大多数而言,而后者是每一个人。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全民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经济文化发达了,要实现全民教育同样很困难,但我们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全民教育”也是“必要的乌托邦”。

我们在充分肯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孔门众多的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奴隶或是奴隶出身的。这说明他的“教”是有鲜明的阶级限制的。第二,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

尝无诲焉。”我们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圣人”也得要吃饭,不能饿着肚子去讲学;另一方面也要看得到,初次拜见就需要十条干肉,数量不少。这说明他的“教”是有一定的财产限制的。第三,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主张不同,就没有相互商议的余地。这句话反映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在政治思想上和他保持一致,在行动上不得越轨。这就说明他的“教”是有严格的宗派限制的。

四、实施有教无类的目的以及教学方法

1、有教无类产生的政治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从政。 春秋末年,正值多事之秋,私学的兴起也是阶级斗争发展的需要。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各自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利用私学这块阵地为自已制造舆论,培养人才。孔子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有教无类”,“杂”收门徒,正是为了扩大他的宣传影响.为奴隶主阶级争夺“士”。由此可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政治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是为新兴的社会力量找到政治地位和保障。只不过是在客观上冲破了等级限制,扩大了教育面,实现了文化下移于民间的时代潮流,顺应了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

2、配套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肥沃的土地,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生长出好的庄稼。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使其学生不分老少、不分贵贱、不分国度,情况千差万别。这样的情形,要进行统一的教学模式

孔子在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三)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强调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身体力行的倡导乐学和终身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培养士和君子推行德政礼治,构建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孔子的教育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不仅在当时对推动社会发展、维系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今的新课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终身教育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诸多譬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颇有见地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教育的垄断局面,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优秀人才的培养,维系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性相近,习相远”,“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也”, 孔子指出人的天性禀赋相近,是教育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人也并不是一生下来就通晓知识,是后天的教育才使人博学多才,强调了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后半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大开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形态,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拥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人才,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不一定全是上层社会的贵族,下层民众也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对象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既提倡教育的平等性。“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生只需拿一点薄礼即可在私塾读书,孔子会一视同仁的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孔子的“有教无类”这一思想将固有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形态改为学在民间,是中国教育史上平民教育的始端,实质上是对人性价值的肯定,一定程度上具有平等的思想价值。孔子的教学内容相比西周贵族“六艺”的教育传统,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调整和充实。《论语·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就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四教之中,文指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等六经,既文化知识的学习,行、忠、信则是指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既道德教育。孔子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德固本,以才培能,但道德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知识教育从属于德育,“弟子入则孝,出

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是例证。德育的具体内容是教导学生明晰“仁”、“义”和“礼”,追求“孝悌”和“忠信”。“仁”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学“礼”可以达到“仁”,君子有甚者可以“舍身求仁”。《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入则悌,出则孝”,都强调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还主张培养“忠信” 的品格,“忠”不仅要忠君,还需忠人、忠事和忠己,“信”乃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信而不立”。知识教育既学习《诗》、《书》、《礼》等六部经典书籍,再辅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从政基本技能的掌握。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君子和贤臣的最佳渠道,必须先从学生的道德素养着手,再用文化知识武装其头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提供优秀的治国良才。

孔子在其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温故知新的教育教学原则,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论语》中有一则记载子路和冉有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根据他们二人的性格差异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就是孔子鼎鼎有名的“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成效。孔子认为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就不可施以同等的教育方式,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孔子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诱导原则的教育家,他主张无论是智育还是德育,都要建立在学生自主需要和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己思考得到切实体会。《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即是孔子提倡的启发诱导式教学。这个原则主张教育者应该在学生愤悱而不得的情况下适当的加以提点,启发学生寻找到新的突破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会举一而反三,从而循序渐进的挖掘和掌握知识的精髓。

孔子在教学中既重视“学”,又重视“思”,《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是主张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一味的进行文本的学习而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就会昏昧迂腐,毫无所得,但是脱离知识的学习只凭思维的活跃就不可避免的流于空想,天马行空。孔子既反对只学不思,也否定只思不学,只有学思结合了,才不会对新知识感到疑惑不解,才会真正的理解教条式的感性经验。但若是进行教育教学之后不及时的复习和反思就难以把握知识的深刻内涵,无异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孔子提出了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论语·为政》

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要既温故又知新,再通过温故而知新,只有通过不断温习和积累才能巩固已学的知识,达到故识和新知的融会贯通以及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

孔子在《论语》中多处提到教学应该“乐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过程中时时温习实不失为一件乐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习者不如爱好学习者,爱好学习者却不如以学习为乐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孔子自述其心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没有察觉。孔子认为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把学习当做乐趣者不会因为学问的枯燥而放弃对“仁”和“礼”的追寻,反倒乐在其中。孔子主张人应该进行终身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人的品格和学识才不至于倒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对其一生的精辟总结。他身体力行的实践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用一生的时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我,成就了他在文化和教育事业上的丰功伟绩。孔子在其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言传身教,知行统一,《论语·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者需重视自身知行之间的关系,以身作则的做到知行统一,从而达到“正人”的教育效果。被教育者也须 “知行统一”,将学习所获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的将感性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占据教育的局面,开创了民办私学的先河,形成了“学在民间”的教育形态。孔子通过教育培养了大量拥有健全人格的贤者,掀起了学“仁”知“礼”的风潮,提高了民众的知识和道德水平,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认真研究其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对调整当下的教育模式和转变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时下的教育虽说实行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改革中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新课改究竟改在哪里值得人深思。如今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其子女本应能在城市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但事实证明,城市对其拥有很深的偏见和轻视,总是非常无情的将他们隔离在高等学校之外。许多学校不愿招收农民工子女,认为其可能会把农村的所有陋习沾染给城市的学生,影响班级风貌或者降低学校的升学率。纵然城市里也有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专门学校,但许多教师仍不

愿在这类学校工作,导致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匮乏。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实行了多年,但农村九年制阶段的实际学费却比施行此项政策以前更为昂贵,甚或比城市同一阶段的学费还要高。应试教育的盛行使得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只注重升学率,即过分地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将焦点转入文化课的学习,取消了许多诸如艺术和思想品德等副类课程,造成了对学生兴趣和品德的漠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实行机械式的灌输教学,缺乏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动机;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和培养他们的才艺,将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滴水不漏,过度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精神的紧张,甚至适得其反产生厌学情绪;学生为了达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只得拼命的掌握学习内容,但大多数都只记住了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根本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内涵,更别说灵活运用将其内化。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基本上都难以对学习产生乐趣,只是当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德育和实践课程的缺失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不够关注使得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实践能力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另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了人们在工作后为了迎合工作和生存需要,难以继续保持学习行为,终身教育无法全面有效的实行。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的不良教育现象,在于国家、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没有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实行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认真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阐释其深刻内涵,对当今的课程改革和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依据孔子优秀的教育思想,国家应该制定完善的教育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有效地执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降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门槛,学校和教师需秉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正确的对待农民工子女,本着教师的师德对其一视同仁的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界应顺应时代潮流和符合市场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德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该增加德育、艺术和实践类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身品格的修养,使其乐在其中而又文质彬彬。教师需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长也应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因材施教,切不可因过度的追求班级平均分和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造成对学生身心的不利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其愤悱而不发时进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机械式灌输教学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也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树立正确的榜样,重视在日常教育中培

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切勿向学生讲述不健康的学习内容。作为学生,必须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思,思时学,学思并重了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学生在课后也需时时温故知新,深刻体会故识与新知之间的联系,并做到知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达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从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理性认知。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知识是永无穷尽的,人只有学习了才能保持精神上的进步和崇高,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践行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对学习的坚持和对真理的探寻。

孔子是中国教育思想的鼻祖,提出了有教无类、德育为先、因材施教等著名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的教育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对当下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卫志骞,孔子教育思想的民主意义,前沿,2012年第4期总第306期;

2、 余沁怡,浅谈孔子的德育教育,华章,2012年第34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90472/

推荐访问:论语孔子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