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0 09:19:3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红军长征胜利意义(一)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将要结束之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字里行间,我们看得出来,在曙光在前,胜利在望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份喜悦和激动。

现在回头看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70多年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这也许就是长征精神吧。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长征精神,温室中的我们也需牢记先烈给我们的教诲,下面是我罗列的一些关于学习长征精神的要点:

一、 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

二、 现如今,我们应该跟随胡总书记的思想步伐,积

极响应党的号召,这样我们应该做到以下这几点。第一,充分认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党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7500多万党员、370多万个基层组织、正领导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执政党来说,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至关重要。只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保持全党思想的高度一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一致是党的集中统一的前提。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全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使全党同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能立足于共同的思想基点。

第三,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中央是党的集中统一的核心,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必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

【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全党服从中央。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全党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无论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的党组织,无论担任何种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决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要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切实保证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二、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保证。

虽然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去完成这一伟大的目标,跟随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规章制度,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稳步发展,切不可好高骛远,相信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来完成这一伟大的

目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的精神支柱。

三、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为民谋利益的崇高思想品德,这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

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身为领导干部的,应该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这一行为,树立良好的行风作风;身为普通群众的,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响应党的号召,落实党的一切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而奋斗。

四、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革命精神。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以工农业为主,搭理发展经济,有了经济基础,国民GDP才会有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日益提高,这样才能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农村包围城市,实行先富一部分,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话国家。

五、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泱泱大国,已于历史中伫立5000多年,素有古文明之国,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男有三纲五常,女有三从四德,自古是一文明之邦,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介于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长征精神: 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究其本质而言是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信,相信人类有把握自己、把握历史和命运的能力。

都说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才会激发人的潜能,我们想想红军路上的无数先烈,无不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面临死忙的时候是毫不畏惧,我想当断则断就是这种道理吧,他们善于顾全大局,即使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为革命的前进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长征精神: 君子之勇

红军长征胜利意义(二)
红军长征胜利的军事战略意义

红军长征胜利的军事战略意义

以长征胜利为标志,红军实现了军事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从根本上扭转了战略被动局面,从此翻开了我党军事斗争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长征胜利成功实现了红军战略转移,中国革命战争的总体态势由被动转为主动

红军长征是在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军事斗争局势发生严重逆转的情况下,我们党为了谋取战略主动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为了寻找红军新的立足点,夺取战略主动进行的大转移。能不能实现这一战略目的,直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红军实现战略转移,建立了新的战略立足点,从而为争取军事斗争主动创造了条件。一切军事斗争如果没有可供依托的战略后方,就没有战争的纵深与发展。红军退出中央根据地后,把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作为作战的基本目标,最终转移到陕北建立了根据地,这就使红军有了稳固的战略后方,一改过去的被动局面,拥有了军事行动的战略主动权。之后,红军先后发起了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此后,蒋介石再也没有组织起对红军的进攻战役。这些战役表明,长征胜利后,红军既能根据军事斗争全局制定战略方针,又能通过具体的战役战斗实现战略目标;既能根据敌我情况寻机发起战役,又能通过准确判断战场态势有效控制战局;既能依托根据地消灭和击退进攻之敌,又能通过外线作战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成功实现,不仅解决了红军求生存、图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实现了北上抗日的目标。红军长征的战略转移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放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大背景下考察,红军长征又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势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北上抗日”这一长征初期主要从政治上考虑而提出的策略性口号,最终必然要转换为红军长征的战略性目标,从而赋予了红军长征以积极的战略转移意义。红军的战略转移是政治与军事、退却与进攻、国内革命战争与民族解放战争有机结合的产物。这次战略转移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剿灭”红军的战略企图,保存了红军有生力量,争取了战略主动,打开了军事斗争新局面。

长征胜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是红军战略指导和作战指挥走向成熟的重要开端。

红军正确军事思想的树立表现在战略战术指导的成功转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活的灵魂,也是红军长征胜利在战略指导和作战原则上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这一科学精神支撑下的红军战略战术指导,同遵义会议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在战略指导上,实现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转变。遵义会议前,红军在错误的军事思想指导下,进攻时采取冒险主义,死打硬拼;防御时采取保守主义,被动挨打;转移时实行逃跑主义,消极避战。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战略指导上彻底放弃了消极防御的路线,转而实行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指导方针,即着眼打破强敌的围追堵截,把握防御和进攻转换的关节点,寓战略防御于战役进攻之中,以战役攻势争取战略防御主动,从而实现了进攻与防御的有机衔接。

二是在作战原则上,实现战略的速决战向持久战,战役战斗的阵地战、堡垒战和消耗战向运动战、速决战和歼灭战转变。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在战略上主张速决战,在战役战斗上坚持打“堂堂之阵”的阵地战、堡垒战和消耗战,毛泽东曾形象地比喻为“乞丐与龙王比宝”。遵义会议后,红军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摆脱了单纯防御和堡垒主义的桎梏,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在战役战斗中,坚持以运动战、速决战和歼灭战为主,善于造

成战局中的局部优势,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

三是在作战指挥上,实现由战略战术教条僵化向灵活多样的转变。长征中的战役战斗,有着不同于一般战役战斗的鲜明特点。红军经常处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指挥机械呆板,行动反应迟缓,随时都有被围困、消灭的危险。遵义会议后,红军采取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声东击西,穿插迂回,在战法上做到于劣势中造优势,在平势中创奇势,从而掌握了作战指挥的主动权。整个长征过程,红军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战役战斗的重大胜利,彰显红军战略战术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长征军事斗争实践的理论化是红军军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长征是红军正确军事思想实践与升华的过程,是战略战术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实际运用的过程,也是红军军事理论不断发展并日臻成熟的过程

为什么红军的条件如此艰苦,却总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呢?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有真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红军战士。红军能冲能打,同时又能有组织地顺利退却。当我们在遵义向王家烈的两个师进攻时,发现敌人正在沿公路撤退。于是我们沿着小路,在不能点火把照明的情况下,连夜急行军,八小时走了五十公里路。当我们赶到乌江时,敌人后面的几个团还没过江。我们烧毁桥梁后全歼剩下的几团敌人。难道这不足以证明我们红军十分灵活的机动能力和进攻能力吗?赤水之战,持续了一整天。晚上十点,我们得知敌人的增援部队来了,于是决定撤退。我们搭了渡桥。桥是晚上修好的,而黎明时红军主力已过河走出十五公里了。经过八个月的锻炼,我们平均每天可以走五十公里到六十公里,都是山路,而且往往还是夜行军。

【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我们的战士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所以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英雄主义。红军在江西时知道他们的使命是保卫土地革命的成果,现在他们依然很明确自己的任务,即为民族解放和在全中国完成苏维埃革命而斗争。

红军之所以这么英勇顽强,还在于它有一支优秀的、坚强的干部队伍。这些干部都是在国内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干部不仅是优秀的军事家,而且还是执行我党路线的杰出政治家。他们积极主动,经常就下一步的计划、红军的任务和发展前途等问题,向党的领导人提出建议。他们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善于采取灵活的策略。党给他们的任务,他们都能独立完成。

我们这次西征取得胜利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它在国内战争的炮火中得到了锻炼,的确变得有能力领导像我们的西征这样光荣伟大的事业。党一直领导军队,主持制定军事计划和战略战术。我们同国民党已经持续了多年内战。如果没有真正正确的党的领导,我们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每次战斗前,连队的党员都召开会议,选出后备指挥员,大约有四五个人。如果连长在前线受伤或者牺牲了,队伍不会跑散,因为第一后备连长会立即挺身而出;如遇不幸,第二后备连长又会代替他,一个接着一个。党员受伤后,为了不影响同志们的情绪,总是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继续前进吧。”应该说,我们红军中的共产党员都是我们党的优秀分子。

【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我们取得胜利的第三个原因,是我们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我们每占领一个新【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的地区,就动员群众没收当地军阀、地主豪绅的财产和存粮。我们把这些财产和粮食分给贫苦百姓。只要有可能,我们到处都建立起地方革命政权——革命委员会。我们拨出一部分武器组织地方游击队。每个红军战士都知道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这些规定包含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战士务必遵守。每一个红军战士都随身带有一截粉笔,他每天至少要在走过的地方写三条标语。正是由于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所以我们才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并得以为红军招募到志愿兵。我们随处可以找到帮助我们搬运辎重的脚夫,到处可以把红军战士安置在老百姓的家中。当我们需要粮食时,老百姓会卖给我们。

红军长征胜利意义(三)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将要结束之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字里行间,我们看得出来,在曙光在前,胜利在望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份喜悦和激动。

现在回头看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70多年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这也许就是长征精神吧。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长征精神,温室中的我们也需牢记先烈给我们的教诲,下面是我罗列的一些关于学习长征精神的要点:

一、 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

二、 现如今,我们应该跟随胡总书记的思想步伐,积

极响应党的号召,这样我们应该做到以下这几点。第一,充分认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党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7500多万党员、370多万个基层组织、正领导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执政党来说,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至关重要。只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保持全党思想的高度一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一致是党的集中统一的前提。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全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使全党同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能立足于共同的思想基点。

第三,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中央是党的集中统一的核心,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必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

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全党服从中央。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全党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无论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的党组织,无论担任何种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决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要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切实保证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二、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保证。

虽然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去完成这一伟大的目标,跟随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规章制度,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稳步发展,切不可好高骛远,相信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来完成这一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意义】

目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的精神支柱。

三、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为民谋利益的崇高思想品德,这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

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身为领导干部的,应该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这一行为,树立良好的行风作风;身为普通群众的,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响应党的号召,落实党的一切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而奋斗。

四、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革命精神。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以工农业为主,搭理发展经济,有了经济基础,国民GDP才会有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日益提高,这样才能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农村包围城市,实行先富一部分,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话国家。

五、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泱泱大国,已于历史中伫立5000多年,素有古文明之国,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男有三纲五常,女有三从四德,自古是一文明之邦,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介于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长征精神: 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究其本质而言是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信,相信人类有把握自己、把握历史和命运的能力。

都说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才会激发人的潜能,我们想想红军路上的无数先烈,无不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面临死忙的时候是毫不畏惧,我想当断则断就是这种道理吧,他们善于顾全大局,即使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为革命的前进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长征精神: 君子之勇

红军长征胜利意义(四)
浅谈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摘 要】伟大的长征,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 长征精神薪火不熄,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征程中更凸显出生机活力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长征精神;实质;时代意义
  1934年到1936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一、长征精神的由来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进行到1934年7月,时间已近一年,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军事指导,红军元气大伤,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敌人已向基本苏区前进。中央苏区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已无可能,只好进行战略大转移。[2]1935年10月19日,已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的原红一方面军的余部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胜利结束长征。1936年10月9日,北上的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全部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长征整整历时2年,跨越12个省,总行程2.5万里以上。其中“中央红军,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3]在长征途中,行军非常艰苦,一路都是崎岖的羊肠小道,没有村庄,没有一户人家,部队没有饭吃,饥饿、寒冷、疲劳考验着每一个英勇的红军战士;红军一路上爬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到达了陕甘革命根据地。既然条件如此艰苦,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凭借什么取得长征的胜利的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红军指战员怀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胜信念,以顽强不屈的毅力,发扬吃大苦耐大劳和团结友爱的光荣传统。
  红军将士在万里征途中,用生命和热血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所谓“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4]概括起来,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
  二、长征精神的实质
  (一)长征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红军长征初期,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 使红军遭到了惨重损失。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特征就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出发而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这就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 清算王明“左”倾路线在第五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突围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党的路线转移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遵义会议以后,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长征途中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取得了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和翻越夹金山的胜利。又根据实际情况克服过雪山、穿草地、吃树皮、啃草根的艰难困苦,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1936年10月到达陕甘地区完成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结晶。
  (二)长征精神是团结民众,民族平等精神
  红军进入贵州以后,不断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保护少数民族的利益、搞好同少数民族的团结的问题,引起了红军领导机关的重视。红军对少数民族的统治的方式、思想习惯和宗教仪式,表示尊重,并且不求过早地去发动他们内部的阶级斗争,而是向他们解释,汉族中的劳苦群众同他们一样受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官僚、豪绅、地主的压迫,他们民族的敌人,也就是中国劳动民众的共同敌人。
  红军总政治部还制定了对苗民、瑶民的口号,如:“实行民族平等,在经济上、政治上苗人与汉人有同样的权利。”“反对苗汉民族的对立,只有苗族与汉族的工农一体,同心打倒共同的敌人,苗族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 【2】在苗民、瑶民中,一般地禁止打土豪,没收在苗、瑶民族居住区的汉人地主、土豪的财务,除发动汉族工农群众参加外,还要注意发动苗、瑶民参加,并且把没收的物品分发苗、瑶民族群众等。
  红军长征,一路上爱护群众,纪律严明,深受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欢迎,因而所到之处,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如同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2】
  (三)长征精神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
  广大红军战士为什么能自愿地离别亲人和家乡?他们当时想的肯定不是自己的利益,也绝非是“跑苏联去吃面包”,他们追求的是为广大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革命理想,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安危。他们深知“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5]他们自觉的把个人的一切, 无条件的献给革命斗争的需要,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精神。   在世界观日益模糊的今天,学习和发扬长征中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会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长征精神是创新精神
  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以后,克服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在毛泽东的指挥下, 红军避实就虚,声东击西,迂回穿插,出其不意地四渡赤水,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还有接下来的“巧”渡金沙江,若红军按常理“出牌”, 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恐怕红军在一渡赤水河的时候,就被蒋介石消灭了,所以,这期间无不体现了红军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必要的时候可以拯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期,弘扬创新精神,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长征业绩永垂不朽,长征精神万古长存。
  三、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长征是一次“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远征”,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现代史诗”。[6] (下转第251页)
  (上接第249页) “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7] 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1000年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中,中国有3件事入选,其中就有长征。[8]今天谈长征,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
  (一)长征精神是强国富民的法宝
  发扬长征精神就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巩固政权、强国富民的一大法宝。在艰苦的条件下,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富裕条件下也应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党的优良作风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当年的工农红军指战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爱民亲民等优良作风,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各种残酷的考验。[9]今天,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需要提倡自力更生、勤俭建国、无私奉献、爱民亲民的优良作风,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在全社会、全民族都树立这种精神,无疑会更进一步推进实现国家富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二)长征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革命首创精神,需要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整体精神,需要上下一致、共渡难关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了集体、为了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发扬长征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就需要这种坚持真理的浩然正气。
  (三)弘扬长征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充分显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然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的问题,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的战略问题,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科技需求的问题等等。
  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不能因为任务艰巨就退缩,我们要明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迫切需要我们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尤其是要发挥创新精神。针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道路上的种种不良的观念和思想障碍,中国共产党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艰苦,发挥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为己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长征历史随着时光飞逝已渐行渐远,长征精神却始终燃烧着不灭的火焰。正如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所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今天,我们更加需要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坚定信念,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杨先才等.中国革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力平,余熙山,殷子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刘统,郭汾阳,秦利.十颂红军[N].北京日报,2006-7-24(19).
  [4]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1995.
  [5]左群,于鸿超.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J].蚌埠党校学报,2007(2).
  [6](美)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作家出版社,2012.
  [7](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M].解放军出版社,1988.
  [8]发扬长征精神 创造辉煌业绩[N].中国青年报,2006-10-22.
  [9]谭颖辉.长征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升华[J].社会科学研究,2011(12).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16684/

推荐访问:红军长征胜利征文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