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3 09:47:2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一)
聊天方式看性格

1、首先从笑声说起——喜欢把“哈”当成习惯的人大部分都比较聪明,但会与对方保持一种距离感,有时也仅仅是为了客套而装作感兴趣的样子,常用者大部分保持在20-25岁的年纪,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2、喜欢把“哈哈”挂在嘴边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较豪爽开朗的人,他们在打出这个字的时候很有可能真的在屏幕后咧开嘴巴笑了起来,任何年纪的都有,基本上可以判定为这是一个乐观的家伙

3、经常“哈哈哈……(甚至更多)”的人,要么是真的碰上了好笑的事情,同时也说明了这是个对待朋友心理不设防的人;要么就是闲的无聊,只能用手指连续在H和A之间跳跃来掩饰自己的无所事事并假装精神充实异常乐观。

4、最讨厌的就是“呵呵”的人,如果是陌生人或者工作关系倒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你的同学或网友,还是尽量远离他/她吧,因为他/她的心里已经把你判定为比陌生人还陌生的人了。——大多数情况下,“呵呵”基本上跟“我是一个傻逼”传递出来的是一个意思。

5、然后从标点说起——说话基本不加标点符号的人有许多,他们大部分都用空格来代替。这种人有点小聪明,在一些事情上会尽量走捷径,甚至有些懒惰。比较抠门,无论是对待他人还是自己。当然,也有例外,但并不常见。标点符号异常整齐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连一个句号都不会落下。这帮人的年纪基本上都在25岁以上,通过工作的关系可能会经常遇到,他们做事严谨,为人成熟,朋友很少(工作关系之外的)。

6、喜欢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较柔软,没有坏心眼,同时也会反映出他/她对待事情的优柔寡断,大部分会有选择恐惧症。不过两者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前者更容易被未成年人所钟爱,后者更经常被应用于好朋友之间的谈话,配合上“哈哈哈。。。”。具体的心理就不过多阐释了,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现象。

7、善用(*^o^*)、O(∩_∩)O、o( ̄ヘ ̄o#)、o(╯□╰)o……之类表情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女生,以更为生动的表达自己的心境。但只有一个表情是例外,那就是 ^_^ ,这个表情被

应用的最为淋漓尽致的人便是罗永浩,你可以在他的英语学校里的招聘启事上无数次遇到。——它是比“呵呵”还要欠揍的一个东西,但用起来非常爽,不信下次试试。

8、网友喜欢使用"~"这个符号说明了什么心理。这个,实在是不好说,因为我平生最爱的就是这个小波。爱用这个符号的人似乎遍布全球各地,相对于做事严谨的人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活得比较随性,热衷于积极乐观的生活,普遍都还具有一颗经久不衰的童心。不好的一面当然也有,那就是偶尔会办一些不太靠谱的事,甚至还会有推卸责任的坏习惯。

9、还有都提到不喜欢用“。。。”也不喜欢用“……”的,他们喜欢用“…”,是把省略号去掉一半。这类人做事比较保守,潜意识里偶尔会有追求完美的小心思作祟。性格上大部分都比较温和,会比较在意对方的感受,同时更在意的是自己在网络上的形象。他们觉得用……过于冗长,用。。。又略显轻浮,所以半个省略号,既能把那种欲言又止的意思点到了,在分寸上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10、由于头像和表情的应用范围实在太广,而且有的分析说出来势必会以偏概全,当然也不排除引发众怒的可能,所以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在帖子下采用跟帖的方式进行讨论。只是要提出一点忠告,尽量不要选择自己的真实照片来作为网上的头像。原因有很多,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连人肉搜索的初学者们都可以通过你的真实头像挖出其他的一切信息。

11、下面来说说最简单的打字速度吧,这个比较好概括。在这个年代,大家的打字速度基本上都不算慢,但细分下来,还是可以辨别出人物性格的。

12、聊天时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说话像连珠炮似的人,跟他们聊天,QQ可以一直响个不停。有意思的现象是,即便是要说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他/她也会一句一句的说。事实上,他们并不需要你的认同,但你如果在每一句后都跟上一个“嗯”或者“然后呢”,他们也会非常高兴。这种情况与现实里的聊天还有些不一样,如果你在热切聊天时也希望得到频繁的

回应——即与上述描述基本相同的话,那么十有八九,很不幸,大家都是一类人——在现实里遇到陌生人时都有些不善言谈,除非遇到了非常好的朋友,或是你在心里已经将对方归类为自己的朋友时才会像网上一样滔滔不绝。而那些在现实里同样口才绝佳的家伙们,在网上说话时虽也像连珠炮,但绝不会期盼你的回应,他们把话说出来,就舒服多了。

13、有的人打字并不是很快,但说的话却幽默风趣,这样的人大部分都比较有城府,下次再遇到的话,你可以将他/她刚刚说出的比较有意思的话利用google或是baidu搜一下,有可能会是别人的牙慧。如果任何搜索引擎都搜不到,而这个人的话又确实很有意思的话,这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是个精神成熟的老网虫,可惜思维有点儿慢,故作一下幽默得耗死不少脑细胞。不过,这批人后来大部分都在新浪微博上成名了……

14、如果碰到打字超快的,让你连回复都插不上话的,那么恭喜你,他/她对你应该是很有好感的。这类人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里经常出现,他们打字偶尔还会有错别字,隔两三句就会发一个表情作为挑逗的讯号。有时候,说话,并不只是为了说话,互相用表情回复上几十个回合的事儿也经常会在他们之间发生。

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二)
网络聊天 你也喜欢用表情吗

网络聊天 你也喜欢用表情吗?

网络聊天每天占你生活的多大比重?或许,就算不是聊天,因为工作和生活你每天需要用到多少社交软件?在交流过程中你又用了多少“表情语言”?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人类离不开表情。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人都在分享着一个重叠的“表情语言”。

当网络作为真实社区的缩影出现时,人们也随之创作出各种有趣搞怪的网络表情。当我们在网上聊天时,总不忘加上各种贴切的表情符号,这正如在真实生活里高兴了会笑,烦恼了会皱眉,害羞了会脸红一样,都是情感的外在表露。

当我们聊天仅剩下文字,作为感情的一种载体,表情能赋予更深一层的含义。天津正向心理咨询中心表示,在网络语境下,表情符号拥有丰富的寓意,它让呆滞的语言变得活泼起来,像潺潺的泉水一样灵动地流淌。不善言谈的家伙们尽可以向表情申请援手。(或许,你也喜欢用呲牙的表情)

一个黑夜中月亮的表情,或许是他想让你看见体贴与温柔,所以递上临睡前的一盏小月亮;一个活泼乱跳的小企鹅,或许是他想缓和没有话说的尴尬气氛;一个微笑害羞的笑脸,或许是他胆怯又失措,无法用笨拙的口说出爱,表情究竟为我们传达的多少?

表情语言让虚拟的网络世界更为真实,让交流显得更为有趣,是每一个藏在虚拟网络背后的人更愿意表达真实的自我,也更容易在某一群体中区分出独特的存在。表情语言其实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当你不了解一个人时,仅凭文字语言无法更加深入了解,等待表情语言慢慢舒

展开来,为你呈现的或许是更为丰富的一面。

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三)
浅谈微表情心理学

浅谈微表情心理学

专业:工程造价 班级:125班 姓名:王玲 学号:201275144

摘要:经过一学期的微表情心理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获益匪浅。本文从破解他人身体语言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入手,介绍了关于怎样识破微表情的方法,给人以一双识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子,以便从体态上辨认其性格,从谈吐中推断其修养,从习惯中观察其心机,从细微处洞悉气质高低。

关键词:微表情 说谎 信息 心理

引言: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城,因为城门的紧闭而让别人总是拥有浓厚的兴趣去打开它。

《lie to me》的热播让人们了解了“微表情”这个名词,而江苏卫视全新推出的脱口秀节目《非常了得》更是让微表情学说风靡一时。

正文: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微表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流露与掩饰。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他的信息。而这个过程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在这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社会是一所大学,每个人都必须在这所学校中,接受人生的考验和灵魂的洗礼

1 通过表情看内心

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绪表面化的动作,如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当的准确性的。一个人的表情是其内心活动的写照。透过表象窥探心灵的律动,把握情绪变化的尺度,了解感情互动的根源,表情就是传递这种信息的显示器。

【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

1.1没有表情与出现表情同样重要。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

1.2、眼睛法:

1.2.1看着你有可能是在说谎,想看看你是否相信这个谎言。【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

1.2.2 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1.2.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

眨眼睛就是真情。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说话时眨眼睛——隐瞒了什么

1. 3、如果吃惊的表情维持超过1秒,那就是在装,说明他在说谎。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

1. 4、瞳孔放大-----恐惧,性欲 ,紧张,愤怒。

1. 5、如果眉毛向下紧,那是真惊讶,如果眉毛上抬,表示其实知道而且在说谎 。提高右边的眉毛,表示你很疑问。眉毛上扬并挤在一起,那是害怕担忧和恐惧。《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

1.6、忧伤的表情:眉毛挂下来。 不屑的表情:上嘴唇上扬。

1.7、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1. 8、回答问题时咬紧嘴唇,这是焦虑的体现。【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

1.9、鼻孔扩大、外翻,嘴唇绷紧——发火了,但还在控制当中。

1.10、下巴用力表示人在生气。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 。 抬起下巴------十分尴尬 。对人说话时向前伸下巴,代表生气或者愤怒

1. 11、咧嘴并且嘴角向下:这下玩儿完了。

1.12、脸颊升高,嘴角下撇,这是悔恨的表现

1.13、叙述者做出撇嘴的动作(嘴角两边向下,成一个凸行的弧度),这是一个经典的泄露内心的表情,就是对自己所说的话没有信 心,或者有撒谎的嫌疑。

1.14、抿嘴,试图掩盖。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对自己的话没信心。抿嘴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

1.15、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表现出来的感情是装出来的。嘴唇左边向撩起,假笑。脸部74%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右脸暴露。

【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

2举手之间显心情

2.1、 撒谎时,摇头否认之前可能会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

2.2、心生恐惧,典型的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他的手部首先冰凉。

2.3、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身体和语言的不一致,表明在说谎。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 。

2.4、男人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

2.5、手放在眉骨附近代表羞愧

2.6、手臂紧贴腿部,手指竖起,是心里不安的表现。

2.7、说话时倒退一步,代表对自己所说的观点没有信心。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

2.8、人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2.9、纵火和强奸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它们都是为了自我证明而出现的犯罪行为,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

2.10、语速快,将物体放在胸前,使自己与人竖起一道屏障,这是焦虑的表现。

2.11、说话时手掌向外一翻一翻的,代表没有信心或者编造故事。

2.12、女性如果看到同胞说自己被强奸而无动于衷的话,那说明她们知道这是在说谎,这个根本没有发生。

2.13、被询问时,咬嘴唇、抓耳朵,这是在提高自己的控制感——焦虑的表现。

2.14、叙述时低着头并且抚摸自己的额头,这是羞愧的表现。

2.15、轻微的摇头表示“不”,当我们在说“yes”的时候却言不由衷,就会不小心做这个动作。

2.16、说话之后手紧握椅子扶手,对自己的表述不认可。

2.17、吞咽表示强烈的情感。

2.18、摸自己的脸颊靠近耳根部位,紧张。

2.19、手指指向一边,眼睛却朝另一边看,说谎的时候就会这样,绞尽脑汁编造事实,肢体则完全跟不上。

2.20、亮出中指(fuck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

充满敌意。

3言语之中显真相

3.1、话语重复,并且声音上扬——撒谎

3.2、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 这样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谎言。

3.3、在学校里,越受欢迎的孩子,越会撒谎,他们能说会道,隐藏自己的感情。

3.4、对自己描述的情况,会出现某些细节遗忘,但能进行及时纠正,很有可能不是在撒谎。如:回忆高度时把100000英尺改为100500英尺。

3.5、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

3.6、说话缓慢轻柔表明内心极度的悲伤和焦虑。

3.7、摩挲自己的双手——自我安慰的状态,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动作来使自己安心。

3.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3.9、在刑事案件中,只有清白的人才敢承认自己和死者有过争执。罪犯是不会承认任何事情的,并且表面上会装得很无辜。

3.10、说话犹豫且重复,没有办法组织好自己该说的话,所以明显是在说谎。

3.11、如果事先已经准备好了谎言,会强烈希望快点把谎话说完。也就是反应时差(提问和回答之间的停顿时间)很短很短,甚至不足一秒。

3.12、说话很急,使用手臂或者物体将自己与对方之间形成障碍,是焦虑的表现。 当然,每个人遇到被人疑为罪犯时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4学会读人,处事不惊

1 读人之关键,培养洞察力。我们平时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根本不会注意到对方的身体所发出的信号。我们要清楚,仔细观察对方身体一举一动的重要性,和专心致志聆听对方讲话是一样的。可以作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耳朵里面塞着耳塞,那我们如何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呢?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做法。同样的道理,我们不注意别人细节的变化也像给自己的眼睛戴上了眼罩一样,我们如何能理解别人的身体信号所要传达的意思呢?

2 读人读到心,事事都顺利。通过别人的一举一动来发现他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是读人的目的,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所以说,一个人的语言可以骗人,可他的言行却是诚实的。通过一个人的非语言行为,就可以让自己掌握别人的心理意图。从而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来让自己作下一步的打算。

学会了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和表情的变化来破解他心理活动的方法,会让我们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更有信心,从而能让我们更好地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

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在确定任务的时候,可以把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和逐步解决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知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观察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的最多,谁就看的最多。”一位富有学识的考古学家,能够在一片残缺不全的乌龟壳(甲骨)上,发现不少重要而有趣的东西,而一个门外汉,却一无所得。

第三,观察应当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这样才能看到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关系,而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第四,要设法使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事物各方面的感性知识,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第五,观察时应当做好记录。这不仅对于收集和整理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如果具有破解他人身体语言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轻松地看透周遭发生的人与事、勘破一个人的真伪,洞悉他人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把人生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四)
用户使用表情符号习惯与性格因素的关系

  摘要:在网络的人际交流中表情作为网络语言的干支之一,它起着调节气氛,缓解尴尬,表达情绪的重要作用。在众多影响用户选择使用表情符号的因素中,笔者试图探寻性格因素对表情选择的影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法,对性格因素在用户选择表情符号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分析研究的结论为基础对表情符号的设计进行展望。

  关键词:网络表情符号 性格 表情符号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24-02
  一 表情符号的现状与分类
  我们的生活无不充斥着互联网的影子,在这个大谈社交的时代里,日常生活,工作联系都离不开IM工具(即时通讯软件)。我们在使用IM类软件时,不仅会使用文字表达,还会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去表达当下的情绪,让整个交流更加丰富。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部电影《Frank》。Frank是乐队的灵魂人物却一直带着硕大的头套,他在和新加入的键盘手聊天的时候,键盘手说:“你一直带着头套我和你交流的时候都无法看到你的表情。”于是frank开始机械地描述他当下的表情。“哈哈哈,我很开心我的嘴角正在上扬呢”“你做的很棒f我给你了一个肯定的微笑”我们在网络交流中何尝不是为自己带了一个大大的头套,用文字和表情符号构建自己的性格。笔者试图从用户使用网络表情符号的习惯作为切入口,对用户的性格进行分析。
  自1982年美国学者法尔曼在匹兹堡大学的电子公告栏(BBS,bulletin broad system)中率先发布ASCII字符的笑脸符号“:一)”以来,网络表情符号至今已经历经29年的发展。国外学者称之为“emoticon”、“emotional expression”或者是“emotional icons”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表情符号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按照表情的形态出发可以把表情符号归纳为手势表情、面部表情、事物表情、动物表情(图一)。从格式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网络表情符号分为两大类:字符表情和贴图表情。字符表情可以分为颜文字和绘文字。颜文字是指通过字符的组合来表达人的面部表情例如上文的“:一)”微笑。绘文字是指把一个小尺寸的图片写成字符,可以置入输入法里,比颜文字更加形象。最常用的绘文字是Emoji,1999年由一个名叫Shigetaka Kurita(栗田穰崇)的日本人发明。Emoji和颜文字不同他有统一的标准,由Unicode(统一码)协会负责决定这一标准。该协会由计算机公司,软件生产商,数据库厂商,研究机构等组成。要让一个新的emoji表情得到批准,必须能够提出证明该emoji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并且在它纳入Unicode标准后仍会被继续使用。贴图表情可以分为静态贴图和动态贴图。静态贴图在移动端的IM软件中显示效果比动态贴图要好。PNG24格式的出现让动态贴图的显示减少了锯齿增加了精度,但是还是不如静态贴图,这也是以贴图致胜的社交APP连我(line)一直都以静态贴图为主的原因。贴图表情和字符表情相比使用成本高,用户需要从贴图商店下载贴图表情或者需要下载安装包导入IM软件中。在使用过程中贴图表情比字符表情花在筛选的时间更多,更适合表情重度用户。
  二 影响表情符号使用习惯的因素
  在个人特性的诸多因素中,例如性格、性别、年龄、专业、学历等都影响着网络表情符号使用频率、使用意愿以及使用习惯。在采访高校学生群体可发现,性别在网络表情符号使用频率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女性比男性在网络聊天的时候更经常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其中年龄段在18-22岁间的高校学生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来吸引注意力的动机相较之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而言比较显著,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来吸引注意力。在性格因素上,乐观性格的高校学生倾向于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来表明态度,偏向于感性性格的学生在使用网络表情符号会更加倾向于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和对文字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在众多的网络表情符号使用动机中“表达情感”也是被众多大学生被试认为是最重要的行为动机。在性格因素的影响下,通过表情符号来表达情感是具有明显差异的。换句话来说,性格不同使用表情符号的偏好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研对该观点进行了研究分析。
  三 性格因素对表情符号选择的研究
  3.1 实验与问卷设计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使用问券调研的方法对18至30岁的表情重度用户进行了调研,然后根据问券反馈对有明显差异的用户进行进一步针对性访谈。问券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用户基本信息部分、不同情绪下的表情符号的选择、性格测试部分。在情绪的划分上借鉴了前人的分类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Krech)把情绪分作以下4类:原始情绪、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原始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包括疼痛、厌恶和轻快。这类情绪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情绪、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这些情绪决定于一个人对自身行为与客观行为标准的关系的知觉。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可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种类似乎无限繁多,按照积极的与消极的维度,可以把它们分为爱和恨两个大类。其中选取原始情绪作为问券第二部分题目设计的依据。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与他人有关的情绪作为针对性访谈中的情景假设。在性格测试部分的设计上分为自我评价和MBTI性格测试。MBTI性格测试的评价指标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方向,共计八个方面,分别是:外向和内向、感觉和直觉、思考和情感、判断和知觉。
  3.2 问卷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在情绪上分成了快乐、愤怒、悲哀三组。每组有五到六种表情符号直观表达了该组的情绪。为了便于被试者更好理解,在性格上选取了外向和内向、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将三组情绪和两个性格维度进行―对应得到了以下图表(图二)。由图表中可以看出内向的人群在使用表情符号的时候更加偏向内敛含蓄,其中在快乐和愤怒两组的情绪上表现更为突出。内向的被试者在表达快乐的情绪时更喜欢用羞红脸和可爱来的表情符号,用怒火和尴尬的表情符号来表达愤怒。外向的被试者中用羞红脸和龇牙笑的表情符号来表达快乐的情绪更多。在愤怒和悲哀的两组情绪中,外向与内向的维度差异不明显。从感性与理性的维度看,感性的被试者在表达快乐、愤怒、悲哀三组情绪时分别用了羞红脸、干瞪眼、挤眼泪三个表情符号。通过观察羞红脸、干瞪眼、挤眼泪三个表情符号的视觉特点可以发现,它们在正确表述情绪的同时包含更多微妙的情绪在里面,例如羞红脸符号上忽闪的睫毛,除了快乐还有害羞的情绪在里面。而理性的被试者用可爱、大哭、谩骂的表情符号来表达快乐、悲哀、愤怒的情绪最多。三个表情符号对情绪表达正确且直白,可以很明确地向对方传达情绪。在感性与理性的维度上每组情绪的选择差异较为明显。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多角度对感性与理性的维度进行分析,将两个性格维度的量表数据进行汇总得到以下量表(图三)。观察图标可发现,感性与理性的被试者并不被内向的性格维度影响。在外向的维度中理性的被试者在表行符号的选择上产生了差异。理性且外向的被试者在表达愤怒的情绪时多用破口大骂的表情符号,可判断这类人群的更愿意去争辩、倾表达。这也恰好与外向的性格特点相吻合。在两组数据图表中还可发现并未产生明显差异的性格偏向,针对这类被试者采用了访谈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在访谈中得知这类被者会根据聊天对象和自己的亲疏关系、职业关系来适当调节自己的性格属性。例如被试者在性格的自我评价和测试中都显示出内向和理性的特征,但是在和自己的闺蜜聊天时就多用龇牙、大哭、咒骂这样的偏向外向性格的表情。这对后续的研究分析有很大的价值。   3.3 实验总结
  通过研究发现用户在表情符号的选择上受性格因素的影响,并且有一定的明显偏向。通过用户访谈得知用户在选择表情符号上不仅受自身性格的影响,还会受到“隐性性格”的影响。在用社交软件聊天的同时,用户有一定的几率会为自己选择和自己本身性格有差异的性格作为自己“社交性格”。而这一特点也会在使用表情符号的偏向上显现出来。这对后续的研究发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4 性格因素对表情符号设计的指导意义
  用户在使用表情符号时性格因素对其使用习惯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而这一影响对于用户体验设计是有很大帮助的。可用于用户使用的表情符号的数量在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有超过800多个emoji表情符号,囊括了生活中方方面面。在iOS8.3的更新中又增加了可以选择表情肤色的功能,这无疑例外是为了让更多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在众多可供选择的表情面前,用户习惯使用的表情却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可以分析用户使用表情的习惯来为其自动显示常用表情。在现有的手机输入法中优先排列的是我最近的使用表情,这里有一部分是我常用的,有一部分则是我用的频率较低只是为了表达某件事情而使用的。通过用户使用表情的习惯和性格的正相关关系,可以为用户优先显示适合用户使用习惯的表情。技术上通过抓取用户在一段时间上使用某类表情频率的数据,优先高频表情,剔除或者后移低频表情。例如一个用户经常表现为内向且理性的性格,那么他的表情列表里就不会出现外向性格的高频表情,减少了用户的选择成本。用户使用表情的习惯和性格关系对表情本身的设计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对应体系,可以帮助表情设计者为不同性格人群来设计表情。
  四 结论
  通过对表情符号重度用户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在表情符号选择上会受到性格因素的影响。在用户本身性格中性格偏向和表情的设计语言偏向呈相关性关系。例如内向性格的人往往多用设计语言相对内敛含蓄的表情符号。根据这结论我们可以延展开来,为不同的性格设计不同表情符号,也可以为表情符号上添加不同的性格特点。在用户访谈中我们发现,面对聊天不同用户也会适当调节自身的性格偏向。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收集用户数据分析常用联系人中最常收到的表情符号来判断用户与聊天对象的关系亲疏,在聊天语境中可以适当为用户选择匹配的表情符号。用户使用表情符号与性格因素的相关关系为我们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后续的研究与表情符号设计提供了方向。

聊天时表情在语言前的人的性格(五)
浅谈礼仪主持人的体态语运用

  【摘 要】体态语是主持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表达手段和交流手段,在礼仪主持过程中,体态语能和有声语言相得益彰,为主持过程中的现场氛围营造、与受众之间的人际互动搭建沟通桥梁。作为礼仪主持人,挥洒自如地运用体态语技巧能够让主持生动自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礼仪主持人;体态语;沟通;语言
  在日常交际里,有的人善于运用体态语,这样的人往往表情生动、手势灵巧,说到精彩处顾盼神飞,令听者浮想联翩,这是因为体态语让语言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体态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交际手段。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态语与有声语言一样也具有明确的表意和表达功能。礼仪主持人的过程中,体态语是为主持人传播服务,主持人体态语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加强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互动,强化对象感、交流感。礼仪主持人所运用到的体态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表情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表情”的定义是:“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面部的变化即为表情。人的面部表情主要表现为面部器官与面部肌肉的变化。表情是为了传递思想感情,则需要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忧郁时,愁眉不展;兴奋时,眉飞色舞。在礼仪主持过程中,最重要的表情语是微笑。有诗人说:“我最喜欢的一朵花开在别人脸上。”这充分印证了微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礼仪主持人要用大方的姿态介绍自己让观众认识,展示强烈的表达欲,亲切自然的微笑必不可少。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笑能让主持人更有亲和力,使得主持人和受众能在融洽真诚的氛围中完成交流。
  二、目光语
  目光语是主持人与观众沟通交流感情最生动细腻的方式,目光语是所有体态语中最重要的语言,可以在有声语言的协作下表达千变万化的情感世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最能完整直接地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眼神能够在寂静的空间环境中创造无声的情绪气氛,无需贫乏的言辞,就能展示丰富的内涵,形成无声的对话。目光语也人类语言中是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语言。眼神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透过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欢快还是忧愁,是积极还是消沉,是厌恶还是喜欢……礼仪主持人应根据表达需要调整眼神,恰如其分地表达悲伤、欢快、思念、感恩……
  三、手势语
  手势语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一种体态语。手势语是伴随着有声语言出现的符号系统,让有声语言行为化。手势语包括了手指语,手掌语、手臂语。手势语的使用要符合文化的需要,也就是说手势语的运用要根据社会文化大环境而定。例如,竖中指能体现对一个人的称赞、肯定,而竖中指则被认为是粗俗的动作。此外,手势语的使用还要考虑符合美观的需要,主持不是表演,主持人不能有过多的的手势语,否则给人以“手舞足蹈”的不适感,有失仪态的庄重而略显轻浮,也容易影响分散观众注意力。主持的过程中要忌讳的手臂语是双臂交叉抱胸,这个动作在日常聊天中经常出现,但是它表现的是一种戒备心理,主持人的这样的举动会拉开与观众的距离。
  四、体姿语
  体姿语是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体姿语主要分站姿、坐姿与行姿。体姿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和性格。礼仪主持是一项庄重的社会活动,对礼仪主持人的体姿语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和规范。礼仪主持人需要具备优雅的仪态,良好的仪态需要专业而长期的训练养成,达到外塑形,内塑雅的作用。根据礼仪活动的特点,大部分时候礼仪主持都是站着进行,所以礼仪主持人的站姿和行资非常关键。站姿应该是一种静态的美,需要显示挺拔修长的体态,不含胸塌腰,不歪头斜脖。所谓“站如松”就是指站姿应该如同松树一样挺拔端正。礼仪主持的行姿也很关键,要快抬脚、迈小步、轻落地、走直线,由内而外地洋溢着活力与自信。
  在礼仪主持中,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交替或者同时出现,都是为了表情达意。 主持人传播不能仅仅依靠有声语言,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更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这样说过:“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 比如,在募捐活动现场轻轻拍拍贫困儿童的肩膀,表示支持和安慰,这样的体态语比任何辞藻都更能彰显关怀的力量。体态语辅助有声语言对某种事物进行说明的时候,体态语又能对有声语言做补充,让人感觉生动形象。在礼仪主持中主持人体态语的作用体现在:
  1、对现场主持进行管控。
  体态语在日常生活中就体现出了强大的语言管控功能,比如要结束一场谈话,可以频繁看表,并且不与对方直视,或者直接由坐姿改为站姿,以此暗示对方,这些都是不伤和气的小技巧。而在礼仪主持的过程中,体态语在交流中的管控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结合有声语言,用富有变化的面部表情,配以相应的手势、步伐,随着主持流程的推进变化,调整身体姿态、目光的远近,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采访嘉宾或观众时,主持人如果能迅速发现对方的身体语言的细微变化,理解对方的意图,进而迅速做出判断,从而采取有利于礼仪活动更好进行的方法。
  2、展示主持人的良好修养和个人风采。
  体态语能展示一个人的修养与品位。正确地使用体态语为能礼仪主持增光添彩,提高礼仪活动的品位,反之则会为整个活动抹黑。试问,一位彬彬有礼的礼仪主持人和一位趾高气昂的礼仪主持人,谁让人更感觉舒适亲切呢?中国人传统的“礼”的含义是“自卑而尊人”。符合礼仪规则的体态语在礼仪活动中才能体现礼仪主持人的修养,根据礼仪活动的不同,礼仪主持人如果能发挥个性魅力展现不同的体态语,在亲切自然的基础上,用体态语真实地传递情感,辅助有声语言表达,渲染现场氛围,会大大增强活动的感染力。这是主持人展示主持人个人风采的绝佳的手段。
  3、牵引观众的注意力。
  礼仪主持人在礼仪活动中,是一场礼仪活动的灵魂,所起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备受观众瞩目。礼仪主持人的体态语自然也是观众关注的重点。比如,礼仪主持人充满自信的微笑,积极肯定的眼神,大方利落的举止,能让观众切实地感受到主持人的热情和真诚,进而被主持人牢牢地吸引注意力,观众也能更好地投入礼仪活动中去。   为了更好地发挥体态语的交际优势,在体态语在运用上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
  一、符合个人风格。
  体态语也是一种语言,和有声语言的高辨识度一样,也会成为一个人的象征符号。体态语的设计,需要根据礼仪主持人自身情况和条件而定,动作、表情、姿势都应该与主持人的个性特征、气质特点、性格爱好相吻合,好比以严肃深刻而著称的白岩松,眉头紧缩、目光如炬,。体态语的设计要避免装模作样,矫揉造作,给人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怪异感。试问一个以大方亲切形象出现的主持人,如果频繁出现眉头紧锁的表情,是不是很怪异呢?
  二、符合审美需要。
  审美要符合时代特点以及性别差异,不通的时代有不通的审美取向,而性别的差异就更为关键。 男性与女性在动作、表情、目光等方面均与女性有较大差异。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上,女性要求温柔、典雅, 男子则要阳刚、潇洒。以站姿为例,女主持人更多以“丁字步”为主,双脚垂直方向接触并拢,其中一只脚跟靠在另一只脚窝处,即双脚呈“丁”字状,丁字步与身形能体现女性腿部的修长,身形的婀娜多姿。而男性的标准站姿则需要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挺拔飒爽。从这可以看出性别的差异化造成了对男女性的审美区别。当下男性女气的情况严重,应正本清源,从审美上做出提升。
  三、符合符合现场环境。
  礼仪主持人应该结合礼仪活动现场所需要的内容表达与情感需要,把握具体的心理感受,体态语是对有声语言补充,也是对有声语言的强化,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体态语要用于语言的润饰。比如热闹欢腾的开幕式与悲伤哀痛的追掉追悼会的举止、仪态应有所区别。此外还要调整好体态语与礼仪主持现场空间环境的关系。根据主持的环境是小场合还是大场面,主持人要正确灵活地运用空间距离,调整肢体的动作弧度大小与目光的远近,达到收放自如、从容流畅的。
  目前市场上各种礼仪活动繁多,礼仪主持人行业也蓬勃发展,因为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当下礼仪主持人的体态语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仪态不佳。在主持过程中,有的礼仪主持人出现含胸,弓背,塌腰,扬下巴之类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礼仪主持人在形体方面缺乏基本功训练,对站、坐、走路等姿态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在形体、形态、举止等方面应当具有的“气质、风度”未能得以展现。
  2、目光呆滞或毫无情感。主持人的目光应该能交流情感,表达丰富的内涵,传递喜怒哀乐。目光的语言应当真诚地服务与有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相符,表现与之相应的思想感情。
  3、肢体过于呆板僵硬或手势过多。这是两种极端,呆板僵硬的身形让主持人丧失对象感,形体也不美,从头到尾一个动作僵着会显得十分木讷。而手势过多会导致动作意向不明,不能和有声语言有机结合,影响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体态语都是在交际的过程中出现,反应了体态语的交际性,相应的动作应该有具体的内涵,不能一味地做很多没有具体意向的动作。
  总而言之,良好体态的形成跟日常行为习惯密不可分,这要求礼仪主持人注重平日的积累。如果礼仪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能做到精炼准确、适度适宜,将体态语与内心情感、有声语言的有机融合,就能充分地发挥最佳的传播效果,营造良好的现场氛围,为进行一场优秀的礼仪主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刘粲,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主持与播音专业教师。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25231/

推荐访问:qq聊天表情 面无表情的人的性格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