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世界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6 10:17:3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华医世界(一)
2015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5年各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的最新标准如下:

CT和MRI检查技术基础知识

项目负责人: 唐光健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国家I类 5.0学分

CT的概念及CT成像的基本步骤

1、以下对像体和像素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像素是三维的,像体是二维的

2、骨样密度的CT值范围在( )

A、300~1000

3、脂肪密度的CT值范围在( )

4、气体密度的CT值范围在( )

A、-300~-1000

5、CT值是相对于( )的衰减值的比值

A、水

三种新型CT的临床应用

1、高密度和低密度是相对于( )的病变密度而言

A、载病器官或组织

2、肺动脉栓塞的病人,做CT增强,肺动脉里有血栓,对比剂进不去,所以显示为(

A、低密度

3、CT冠脉成像检查的优点是( )

D、以上均是

4、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CT成像的狭窄诊断正确率可以达到( )

B、85%-92%

5、脑内出血的血肿在疾病期显示为( )

C、高密度

核磁共振的基本概念

1、肝脏正常组织的T1值为( )ms )

2、以下哪种组织的T2值最大( )

B、脑脊液

3、磁旋比是个常数,它只与( )有关系

A、温度

4、下列对于磁共振与CT区别的认识,错误的是( )

D、CT成像没有骨伪影

5、磁旋比在正常体温下的数值为( )MHz/t

A、42.58

磁共振的优缺点、DSA的应用及CR、DR的成像

1、数字影像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

B、减低清晰度

2、X线照相,是以涂了( )的图层的X线胶片作为接收X线的介质

B、溴化银

3、以下哪种减影方式临床最常用( )

C、时间减影

4、目前血管造影最主要是用于( )

D、介入治疗

5、以下对血管造影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以显示血管外的病变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治疗规范 项目负责人: 陆海英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国家I类 5.0学分

流行腮腺炎的诊断与防治

1、腮腺肿胀的同时不会波及口腔内的哪个腺体( )

B、甲状腺

2、腮腺炎的传染源是( )

C、病人

3、腮腺炎患者的恢复期血清的特点是( )

D、有强大抑制凝集作用

4、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D、飞沫传播

5、化脓性腮腺炎与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区别是( )

C、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麻疹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1、麻疹患儿对( )的需要量很大

A、维生素A

2、下列对麻疹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

B、电镜下呈球形,直径约100~250nm

3、麻疹的皮疹最早见于( )

C、耳后、颈部

4、轻症麻疹多见于小于( )个月体内有母亲抗体的婴儿

B、8

5、麻疹脑炎的脑脊液改变为( )

B、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解读

【华医世界,】

1、手足口病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柯萨奇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 )倍以上的升高

A、4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的2、4、5、7、9、10、16型,其中以( )最为常见

B、16型

3、重症病例酌情使用免疫球蛋白,总量每公斤体重( )g

C、2

4、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表现,错误的是( )

华医世界(二)
华夏世界往事

华夏世界往事——一种分析方法的构建和

应用

目 录

前言 第1章 理论框架设计:中国历史阶段划分法 第一节 对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提炼和分类 第二节 理论的构建: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进一步分层 第三节 理论框架的扩展:信息传播媒介和生产关系 本章小结 第2章 第一周期:春秋战国时代及其孕育的秦汉帝国 第一节 晚期西周政治和剧变的西周社会 第二节 春秋战国:华夏文明的轴心时代 第三节 秦汉帝国的兴起,鼎盛,衰败和尾声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二周期:两晋南北朝及其孕育的隋唐帝国 第一节 转型社会中的西晋政治和永嘉之乱的起源 第二节 战火中的荒原: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 第三节 隋唐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本章小结

第4章 第三周期,宋元明清和帝制的尾声

第一节 东京梦华:两宋的经济繁荣和政治困境

第二节 元和明清:最后的帝国时代

第三节 清末民国:屈辱,战乱和共和国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周期内部的阶段间关系及其原因

第一节 气候和地理环境:作为探讨和分析的起点

第二节 周期内部的历史阶段间关系

第三节 八个阶段之间的对称性

本章小结

第6章 递变性与相似性:三个周期间的比较研究(上) 第一节 西周,西晋和北宋的夺权模式比较

第二节 周期间第一阶段的政治困境和气候环境比较

第三节 三个周期的大分裂时期比较

第四节 周期间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比较

第7章 递变性与相似性:三个周期间的比较研究(下) 第一节 大一统时代 第二节 第八阶段:起义,乱世和群雄割据 本章小结 结论: 理论的应用——解释与预测 一,关注中国历史上周期性的统一与分裂问题 二,周期内部的阶段间关系 三,周期间递变性规律及其原因 四,中国历史的周期性变化概览 五,关于绪论中提出的四个问题 外一篇 模型的应用:我们所处的时代 第一节 理论框架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历史事实对理论框架适用性的验证 第三节 朝鲜战争及其影响 第四节 生产力大发展和国家安全 第五节 挑战和机遇——降低中国转型的成本

前言:

公元前842年,西周王朝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镐京国人暴动,周厉王出奔。

次年是公元841年,而这一年成为了共和行政的元年。更重要的是,太史公司马迁将这一年确定为庚申年,使这一年成为中国历史记录进入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行政维持了十四年的时间,周宣王即位,西周王朝进入短暂的复兴时期,随后又继续走向衰败。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灭亡,天子的权威不复存在,中国正式进入长达五百五十年的动荡分裂时期,即东周列国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并统一中国。但是14年后,秦朝就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崩毁。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农历二月甲午,汉高祖刘邦即位,建立西汉,漫长的统一时代终于来临,而这种大一统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年。也就在这一年,王莽篡汉,随后不久,大范围的农民起义和内战又一次宣告了和平的终结,这一次,内战持续了更久的时间。

公元36年,汉光武帝刘秀统一中国,又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到来了,但是东汉的国内和平时期要短于西汉。公元184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著名的三国时代开始,此后,中国陷入长达96年的内战和分裂之中。

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天下一统。但和平并没有持续多久,291年,八王之乱爆发,中国再次陷入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和混战,而和平再一次到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589年的事情了。

此后的中国历史仍然没有逃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一治一乱,一乱一治”的怪圈:隋朝不比秦朝长命多少,而唐朝则成为与汉朝并称的伟大时代,五代和两宋的战争象征着又一个华夏文明的低谷时期,而随后的明清则部分恢复了汉唐的疆域和繁荣。

以上的历史事实中隐藏着中国历史中一个令人困惑的疑问,这个疑问也成为了本书最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中国历史上这种反复出现的长期分裂和长期统一时期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这种显著的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东亚大陆上而不是别处?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是没有人关注到,换言之,试图从各个角度阐述这一特殊历史现象的著作汗牛充栋,但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往往停留于对统一——分裂这一显著的历史规律的表象描述上,而没有对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做出深入的解释。

毕竟,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和延续性都是独一无二和首屈一指的,传统的纪传体史学方法很容易把研究者的目光吸引到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身上,而掩盖了这些人物背后的时代背景。相对而言,要想对统一——分裂的中国历史周期律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社会学,经济学甚至国际关系学的知识可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在1840年爆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大陆保持着相当程度上的地理隔绝,传统的天下观更是将这片土地视为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中心,所以,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并不能够用王朝史,国别史甚至民族史来概括。以漫长对峙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国际关系学和地缘政治学就能够更好地概括当时中国政治的特点。而当我们观察一个统一王朝的兴衰时,社会学和经济学上的某些结论也是有令人惊喜的启发意义的。

故而,对中国历史周期律的探索涉及到各个学科的内容,甚至这种涉及会远远超过社会科学的范围。例如,当涉及到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讨论时,气候的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往往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依靠的是环境史方面的研究结论。

在借助了大量非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后,一个针对中国历史周期律的研究思路逐渐出现了:要想探索中国历史周期律背后的逻辑关系和动因,首先是要彻底明确这个周期律是什么,而事实上,这一点,学者们并没有说的太清楚。究竟怎样界定分裂和统一?分裂和统一的周期性递变之间有着怎样的时间跨度和界定方式?一个周期的时间跨度是多久?中国历史经历了多少这样的周期?这些我们并不是很清楚。虽然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自古有之,但这种讨论并没有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上古三代时期,商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做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而被天命所抛弃,而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

总之,在上古三代时期,普遍存在的观念是政权天授,发展到西周以后,君主的德行成为了维系天命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到东周以后的各个学术派别,尤其明显的是儒家和阴阳家:

战国中期,五行家邹衍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提出了五德循环说。邹衍认为,自古以来就存在五种彼此生克的政权模式,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个基础元素,所以政权的更迭不过是这五种基础元素相互转化的反映而已。这种学说属于玄学的范畴,无法证实其合理性。但是自战国以后,五德理论体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新王朝 的建立者往往根据五行生克的原则来为自己开创的时代选择特定的五行属性,而这种选择并不是没有争议的。以两汉为例,汉高祖时期认为汉朝继承了秦朝,所以选择了和秦朝一样的水德,服色尚黑,而到了汉文帝当政时,一度改成了土德,直到汉光武帝当政时,才确认汉朝的德行是火德,从此,炎汉就成为了汉朝的代名词,并一直延续到蜀汉的灭亡。(总的来说,虽然以现代的眼光看来,五德循环说显得非常荒诞不经,但他毕竟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政治,尤为关键的事,他能够为王朝更迭提供一种超越人力所及的超自然解释,这一点对于末代皇帝和新朝君主克服不安心理是极其重要的。)

同样在战国中期,亚圣孟子从民心的角度提出了治乱循环说。治乱循环说可以被看做是儒家观察历史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周朝天命说的再发展。孟子认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且将天下崩坏的原因归于君主的失德和道德的沦丧。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讲,这样的看法不能说是错误的。一般来说,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都怀有勇气和美德,而随着时代变迁,统治者则趋于荒淫和暴虐。无疑,这是统一大王朝的一般性规律,但是这种规律性总结在现在看来毕竟称不上深刻。

相比而言,战国晚期的韩非子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韩非子认为,远古时代鸟兽多而人类少,财富多而人不争,所以先王以道德规范天下,到了韩非子所处的时代,人口膨胀,人多财少,天下不得不以力搏杀,以法律界定财富分配。虽然韩非子无法预料到未来的中国会出 现人口膨胀到临界点因而爆发农民起义和全民战争的情况,但是无疑韩非子的观点是相对理性的,至少“人口和财富的比例关系”这一决定社会是否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被韩非子发现,并用来阐述上古政治和战国政治情况迥异的根本原因。从韩非子的逻辑体系中,我们可以推测出这样的一个历史发展脉络,即人口膨胀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和更加严密的社会管理,社会的局面从远古时人人和乐的和谐景象转向春秋战国时“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时代中。那么,其实这种逻辑体系暗含着一点,即社会稳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不断生产财富的能力。

可以说,自春秋战国的学术高峰之后,中国传统的政治学和社会学走出了高速发展的历史通道,后来的学人很难超越华夏诸子在东周列国时期提出的精妙见解,这大概是因为大一统国家刚刚出现,而春秋战国火热嘈杂的争鸣已经成为往事的原因。自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写法后,先秦的编年体史书模式遭到了主流学者的摈弃,而这并不利于学者们总结历史规律。事实上,这种学术瓶颈直到宋朝才有所转变。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时间跨度达一千三百多年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而编年体史书显然比纪传体史书有着更强的规律总结能力,在此基础上,明清时期的一批大儒开始重新思考战国先贤所思考过的问题。

比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变三消说,他认为中国历史经历了邦联国家,联邦国家和专制帝国三个阶段,而每一次演变都是革命性质的,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同时,他观察到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力量消长,并提出宋以来的中国进入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轮流执政的时期。可见,自王夫之起,学者们已经不满足于叙述和评论历史事实本身。

进入现代以来,李四光院士和翁文波院士分别从地磁周期和时间序列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历史的周期性问题,葛剑雄教授在阐述了统一和分裂的事实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历史分合的逻辑。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或者难以看到原文(李四光院士和翁文波院士的论文原文已经无法查找,只能从林语堂的著作中一窥痕迹),或者失之系统化:如葛剑雄教授的著作,他虽然探讨了统一和分裂的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统计结论,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统一时代和分裂时代之间的逻辑关系。又比如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王夫之发现了禅让制,封建制和帝制(如果他活到现在,他会说共和制也是递变的结果)之间的递变性,但缺乏对这一现 象背后动因的探索。探讨这个问题的先辈们也许在细节上发现了治乱循环背后的某些具体因素,但是,从未有一个人能够系统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背后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民心?资源?地理结构?气候?天命?这种分裂和统一的循环可以打破和避免吗?怎样避免?为什么能够避免或者不能避免?

第二,针对华夏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除了传统史家的王朝断代划分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五阶段划分法,现阶段流行的(部落联盟-邦联国家-联邦国家-统一帝国-共和国)国家结构划分法,还有没有其他建立在经济学和社会学基础上的划分法?划分中国历史阶段的标准如果不是王朝的生灭,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国家形态,那是什么?

第三,怎样解释中国疆域的变迁?导致华夏文明能够辐射到的地理区域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第四,怎样预测华夏文明的未来?或者说,历史惯性对未来的作用有多大?中国历史规律通过什么媒介起作用?这个媒介依然存在吗?

本书旨在提出问题并系统化地予以解决。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我们的分析就从历史规律本身开始。【华医世界,】

鉴于这种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实质上是模糊的,在探索周期律背后的驱动力之前,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用统计学的方法归纳中国历史上和平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32784/

推荐访问:华医通 华医继教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