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创新,日本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2 09:13:3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传统文化创新,日本(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刘德汉 1109121091 11电信2班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弘扬 创新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吗?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

可即便是他们,对西方文化又能了解多少呢?难道西方文化仅仅就意味着“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吗?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又能有多深的体会呢?日前火得不能再火的“超级女声”在今天中华大地上引发的热情如此之高,甚至超过了2500年间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娱乐事实,更是一个凸显了中国当今文化走势的文化现象。

我们是否已经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难道仅要靠几句口号和少数专家学者来继承?这其实已经涉及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诚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离不开高科技和跨国公司,但是更离不开自己本土上已经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果将高科技比作立国之骨,市场经济比作立国之肉,那么民族文化将是立国之气。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气强则筋骨健壮,气弱则根基扶摇。而气之不存,骨肉焉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今天的战略性发展如失去人文精神与素养的滋润,尤其是属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精华的滋润,那么中国文化最终将失去自己的根基和特色,可悲地被西方文化同化。放眼西方世界今日的成就,任一项都能与西方历史上的文化传统上寻到根源。民主与法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即有其萌芽,“以人为本”在文艺复兴时期呼之欲出,思想解放与创新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踪迹大显„„。有人可能说,美国历史不过几百年,为什么拥有当今社会无与伦比的国际地位?对此我要声明两点:一、使美洲得到发展的不是美洲原住民,而是带着一定欧洲文化积淀的拓荒先锋;二、美国历史的特殊性使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然而未必拥有最灿烂、最智慧的文化。拥有科技和如何使用科技完全是两个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声音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回荡好久了,一向善于学人长处的日本也给我们作了一个多世纪的生动教材。可是我们建立新文化的任务直至今日却仍嫌宭迫。使我经常感到危机的是,就在我们很多人十分惬意地沉浸在“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营造的氛围中时,西方人不仅很好地继承并发展着自己的文化,更在积极努力地研究《孙子兵法》和《论语》的真谛。中国人从西方学来了马克思主义,更应该从西方发展历程中学到发展壮大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教训。那些走在大街小巷里的“西式”男女,那些将要成为明日中国主流的人们,难道就仅靠以张扬个性为荣的气质和对中国、对西方一知半解的常识要将中国的火车头驶向未来世界吗?

然而,整理传统文化并建立新文化的任务实在有其艰巨性,因为它牵扯着历史和现实多条神经。它不可能仅靠数条口号、数篇学术论文和数场国际会议就能得到解决,虽然这些努力不可缺少。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光荣而重大,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其力量终显得有限。具有巨大影响力量的不是别的,而是靠多方面协调而成的社会风尚,好比当初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其影响渗透到千家万户,其力量最终催枯拉朽,从而催生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自信心遭遇摧残的状况下渐渐失落,也必须在中国人正视自我、恢复自信的条件下复兴。中国人在此方面仍然任重道远,想当初,我们崇尚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后来猛攻外语,一致对“外(外贸)”;再后来是狂学经济,MBA泛滥成灾。现在呢?好象真正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了。我们做事太喜欢一窝风,仿佛打太级拳般飘忽不定,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巩固传统文化根基力量的时间已经太久!如果说这种非理性的社会行为是中国文化重生前的必经阶段,那么我只能衷心祝愿这个阶段不要太久。中国文化在今天全球化进程中的自主性,不是取决于别的,就是看我们能否扎扎实实吃透自身文化,

然后有效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从而在新时期建立起中国的新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是符合当今乃至今后中国发展之潮流的先进性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的,在此,我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方面是要昭告世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另一方面也是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精神的,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开展国际交流,参与世界竞争的条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证和动力支持。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适合民族心理、维持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历史也告诉我们,世界上几大文明古国唯有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饱经历史沧桑而绵延几千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践行,它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注重实践、崇尚创新的文化;是兼收并蓄、不断融合的文化;是强本节用、注重和谐的文化;是含蓄内敛、勤于自省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学习古老又年轻,充满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小英.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商品与质量2011 年 8 月刊.

[2]邓显超.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长白学刊,2009 年第 2 期.

[3]李彩云.新形势下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学习,2002年第7期

[4]徐琴,试论新形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民出版社,2010.

传统文化创新,日本(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文化形态。究其根本,这应归功于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与珍视传统、自觉承传的文化理念。虽然历经近代百年的屈辱与苦难,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大发展,新时期的中国人开始找到了民族自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了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抚平文化心灵创伤、铸造民族文化之魂的迫切愿望,并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发达的民族文化就没有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把文化作为社会构成的三大系统之一。他说:“文化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相结合,成为推动社会前进不可缺少的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一道,作为“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又把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有着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积累,糟粕与精华并存,如何清理、开发、创新是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人必须承担的具有人类意义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的坚守与创新。不坚守,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我们就等于主动放弃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伟大的文化宝藏;不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将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丧失活力。二者就像一架马车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传统文化的整体复兴与发展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系统工程。以国家之力培养、组织一流学者全面深入地研究、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一方面,搞清楚传统文化的原本面貌与系统结构;另一方面,更要站在当今时代的至高点,结合现实,给与全新的、深入的阐释。虽然这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分清主次、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

【传统文化创新,日本】

其次,在已经出现了传统文化断层的严峻形势下,抓紧时间,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适应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破坏,中华文脉险些尽为所断。加之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视,造成人民大众特别是代表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知之甚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火爆与易中天、于丹等人的窜红正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与迫切需求。

再次,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在当代语境下,大力创新,全面积极践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文【传统文化创新,日本】

化精神,大力弘扬承载传统精粹的民族文艺样式,使传统文化活化在有血有肉的现实之中。199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指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实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抢占世界文化阵地的利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根在历史和传统之中,但必须要把这个“历史与传统”放置在现实与发展的大环境中来加以丰富、塑造和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华,我们的文化魅力才能得以长久。批判地继承“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忠”、“孝”、“信”、“礼”等传统道德,批判地吸收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文化理念,经过现代合理化的阐释,充实、改造、创新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京剧、书画、民乐、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艺术样式在文化创造与消费、交流领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真正全面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在坚守本体特质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民族先进艺术的优长,从现实生活出发,经过创造型地发展,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时代精神、情感与品格。传统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这方面成功典范,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大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穷一生之力致力于此,成功地将传统山水画推进到现代山水画的全新境界。今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他那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对现代人如何坚守、创新传统文化艺术的精辟表述。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最好的继承是发展,最好的坚守是创新,我们有效地将二者辩证地紧密结合在一切,便将铺就一条通向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通天大道。

坚守中国经典传统文化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传统文化创新,日本】

走在社团展示区,一群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的同学引起大家的注意。

诚如大家所知,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每种服装都传递着一种民族特征。汉服又称为华夏衣冠,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不同于唐装。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以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袍服为代表的汉服风格清淡平易。袍服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尽管在校园嘉年华的现场我们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通过来自的汉服社同学们的展示和讲解,我们窥见汉服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从展示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见到这么美丽的,又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服装,许多同学都兴奋地与汉服社的同学合影留恋。【传统文化创新,日本】

汉服社社长说,《诗经》中有句话叫做“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由于历史原因,汉服被人们淡忘。他们希望通过汉服展示向更多的同学传递汉服文化,传递汉族文明。他笑着说,穿上汉服,也许你能体验到 “穿越”的感觉,你会情不自禁地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一种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国粹京剧唱响大工

在喧闹的缤纷社团展示路的一隅,传来悠扬的《霸王别姬》,五彩的脸谱,飘扬的剧服,映衬着京剧社学生分社的同学青春的脸庞,韵味十足。两届文化节让我们领略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同学学习京剧。

我校的京剧社学生分社是京剧社的学生活动基地。社长任乐雅说,学生分社已经成立两年了,在每周六的下午这些热爱着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同学们便会聚集在一起吊嗓子,教工分社的老师们还常常过来指导他们。这些热爱京剧的同学们又是怎么聚集到一起的呢?一方面在全校公选课京剧欣赏上,何熙文教授会向同学们介绍京剧社,吸引有爱好的同学参与;另一方面一些热爱京剧的同学们则自己找到了这个组织并拥入组织的怀抱。

在这次校园嘉年华的展示中,他们通过画脸谱,穿京剧服表演向大家普及京剧知识。社员们说京剧的魅力在于修身养性,即可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历史知识。看着他们唱起京剧时陶醉的神态,或许青春本该如此,将梦想照进现实。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它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感动与启示。校园

嘉年华给了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理解与热爱的平台。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相信传统文化必将由我们青年传承与发展。(学生记者 易蕾 刘爽)

中餐馆在德国颇受欢迎

当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我事先总是反复向大家强调,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缘故去中国餐馆吃饭。去哪家餐馆吃,吃什么,我都无所谓。其实有一句话我不好意思说出口,

那就是,我不愿意去中国餐馆吃饭。

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大大小小300多家中国餐厅,最牛的一家甚至把上海豫园的湖心亭都原式原样搬了过来。但是,没有一家中国餐馆让我有兴趣自觉自愿地走进去。有的口味很地道,但地毯脏乎乎的,走上去还有点粘鞋底。有的倒是气派堂皇,开在最高档的酒店里,但做出来的菜除了菜名以外,跟真正的中国菜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去过一个中国餐馆,他们给我这个中国人也一视同仁地送上刀叉和盘子。在我坚决的要求下,才给我换了一次性筷子和一个小碗。他们的餐单里甚至连中国餐馆最起码的青菜豆腐都没有。其实,有一家亚洲超市就在他们附近,那里每天都有从荷兰空运过来的中国蔬菜,青菜韭菜笕菜茼蒿,或者是苦瓜丝瓜空心菜,应有尽有。可他们给客人提供的蔬菜竟是德国每个超市都有的大白菜。我一个朋友的父母来德国,在一家中国餐馆吃了一个跟宫保鸡丁的味道和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宫保鸡丁。她的父亲去责问餐馆,人家回答说,这里专门做给德国人吃。多少年来,中国餐馆总是在想方设法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但时至今日,它在海外已经成了廉价餐馆的代名词。连德国的小孩子都知道,中国人开的餐馆做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国餐。我们中国美食文化的优势,在我看来,已经消失贻尽。

我家附近的一家很小的日本餐馆,每天晚上人头济济,吃完一拨又来一拨。每次订桌子的时候,他们总是困难重重找不出空桌。他们的餐单很简单,就几种菜,价格也不菲,但做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菜。不管什么客人来,他们摆出的永远是一双筷子。有一次一个德国人请求换成刀叉,说他不会使筷子。端盘子的日本女孩子礼貌而客气地告诉他,日本菜就是用筷子吃的,他应该试一试。人家试了,很高兴很满足。

再进一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法国餐馆里想要一双筷子,我相信人家餐馆的跑堂会立刻客客气气把他带到门外,对他说,往前一百米再左拐,那里有家中国餐馆,去那里用筷子吃吧!他们宁可失去一个客人,也不愿意随和迁就。这不是傲慢,这是坚守。

传统文化创新,日本(三)
传统与创新:和服在日本消费者文化中的再创造

传统与创新:和服在日本消费者文化中的再创造 摘要

和服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一个边缘化的角色,但仍然在正式场合穿着。在本文中,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和服所扮演的角色。基于实际观察和深入访谈两个组员,为了探究和服在日本社会中是如何进行改造的,我采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来研究和服。

我将确定和服在日本得以保留下来的四个地区。 首先,笔者认为和服与消费有关。不仅购买服装本身与消费有关,而且学习如何穿和服也同消费有关。传统的和服穿着方法强调礼仪和礼节同创新方法共存,这种方法可以界定年龄和性别。其次,掌握和服的艺术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文化资本,即和服完成了社会区分的功能。第三,穿着和服已经成为集体的个人主义的表达,通常是体现在群体活动当中。总之,和服已经成为一种交际符号,用以传达个人对社会约定和国家认同的态度。

关键词: 消费; 日本; 消费者文化; 和服; 时尚; 国家认同; 再创造; 文化资本 引言

“和服自称日本的国服,在世界上也得到广泛认同。然而今天人们说和服正在逐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44274/

推荐访问:日本传统文化论文 日本传统文化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