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管理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2 10:36:4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红楼梦的管理(一)
红楼梦中的两种管理模式

《红楼梦》中两种管理模式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哲学:一是行政果断型(有人称之为美英式管理),主要以王熙凤为代表;二是创新分权型(也有人称之为日德式管理),主要以贾探春、薛宝钗为代表。

王熙凤的“铁腕”

王熙凤式管理是英美式管理:在处理宁国府内部事务时,王熙凤出色地表现了她的管理才能。首先,王熙凤对宁国府做了一次内部摸底。她发现宁国府有5大弊病:“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件,事列专管,临期推诿;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王熙凤决定采用铁腕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根据这一思路,她开始制定规则,定岗定编、强化监管,并立即收到了效果,宁国府的内部环境也迅疾改变了。

【红楼梦的管理】

王熙凤的管理哲学在一定程度上颇似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英美模式)——就是股东利益至上。股东利益优于雇员利益。对于股东而言,公司被认为主要是专门通过投资为其谋取利润和使其资本增值的工具;对公司雇员而言,公司不是为其谋取福利的福利机构。 贾探春的改革

贾探春与薛宝钗采取的则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思路。为了克服贾府的经济危机,贾探春凭借自己对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市场经济的敏感,富有创意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改革举措: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把大观园分包给园中的老妈们。这样一来,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就被改造成了一个生产性的种植园,捉襟见肘的贾府经济也因此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这一改革理念,应该说是曹雪芹为当时正在转型的中国社会重塑一个新的道德规范的积极尝试。薛宝钗考虑到承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她清醒地意识到,能够直接承包并得到好处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心里仍是不服的。如果不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承包就可能因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遭遇种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薛宝钗建议,承包者年终时拿出若干吊钱来分给其他在园中辛苦的老妈们,让她们也能分享改革的成果。这样做不仅兼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也为承包者的经营提供了新的保证,的确是一个符合“惠而不费”原则的双赢高招。

贾探春与薛宝钗这对组合代表的是莱茵式管理,或说是日德模式。与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相反,该体系是非“金融化”与非“股票化”的典范,其企业文化核心内容是“造物文化”。 王熙凤当政时期,工作对象主要是府内的老妈子们,只需要工作不偷懒,随便什么人来都可以,而贾府这样的深宅大户最不缺的就是干活儿的人,从劳动力角度来看,这就给王熙凤创造了最大的肆意空间:反正让你下岗走人还有足够多的老妈子等待上岗呢。而贾探春与薛宝钗当政时期则变成了另外一种体制,包出去的园子如果想保证效益,就要求承租人有足够的经营能力,这对下人们来说就不是唾手可得的了,因此从制度上这两位小姐开始了人性化管理与考虑,为的就是留住可用之人。

管理的高下分野是文化【红楼梦的管理】

说到管理,人们喜欢谈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欣赏她协理宁国府时的魄力。其实,从王熙凤短促的一生来看,她的管理是失败的。她协理宁国府,从贾府的视角看,是成功的;但若从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来看,基本上是应当否定的。因为她是依靠皮鞭的惩罚来维持奴隶的劳动秩序的,现代企业管理岂能仿效?王熙凤贪婪成性,贪污受贿,高利贷盘剥,成了贾府的败家子,她自身也因此而毁灭。王熙凤的失败原因,从主观上说,是她素质中的缺陷:其一是贪权,贪虚荣,贪钱;其二是奴隶主作风,凡事专横独断;其三是虽有一定管理能力,

却缺少文化,视野不宽。这些缺陷是管理者的大忌。现代企业管理者若有此缺陷之一,就不可能称职。

贾探春、薛宝钗、李纨在这方面就很不一样。在兴利除弊的大观园改革中,这三个人作为一个领导集体,她们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没有贪心,以权谋私的成份较少;二是有一定的民主观念,遇事能商量,能在有限的程度上考虑劳动者的利益;三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视野较宽,能用儒家经典理论指导改革。这三个方面是合格的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当然,现代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比贾探春们要高得多,性质也不尽相同。但她们这三个方面的优点,对我们还是有启示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值得效法的。探春改革最终的失败,其主要原因不在她们的主观方面,而在当时的客观环境方面。

她们注意到要适当考虑下属的利益,提倡“和为贵”、“全大体”,这种管理品格和管理思想,来自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正统的道德观念。把这种观念用之于她们的改革事业,难能可贵。她们这种“和为贵”、“全大体”的风格,和贾政的家长作风、王熙凤的专横独断,官场和贵族家庭内部的勾心斗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和为贵的“和”,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贾探春在改革中,对于王熙风那一套旧规陋习,就不讲“和”,而是讲“斗”。否则,何以言“除弊”?何以言改革?在封建社会比较清明的时期,行政管理人(行政长官)是很讲究文化品位的。但一些社会单位和贵族大家庭的管理人,却不一定讲究文化。

【红楼梦的管理】

王熙凤是一个大老粗,她理家的失败,不仅仅在于她的缺德,也在于她没文化。贾探春的“兴利除弊”改革,代表着曹雪芹为没落贵族寻探出路的社会理想。只有探春、宝钗、李纨这种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人,才能担此重任。宝钗、探春这类人物,是封建社会中的开明派人士,在“兴利除弊”的大观园改革中,贾探春们把尊重劳动者和关心他们的利益放在议事日程上。尤其是薛宝钗,她的管理思想中,“人”的内容占据重要位置。与距她两百年的美国学者梅奥的理论相比,有某种相似之处。作为一个管理者,宝钗的博学是值得羡慕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管理工作涉及面宽,复杂多变,管理人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懂得历史,了解现实,洞明世事,掌握信息,知人善事,会权变,善应酬„„没有渊博的知识,灵敏的头脑,岂能胜任?

红楼梦的管理(二)
《红楼梦》中的制度管理

《红楼梦》中的制度管理

——安全生产技术设备与能源管理部:李明坤

王熙凤在去宁国府之前,先对宁国府进行了‚管理诊断‛,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宁国府在管理上存有五大弊病——‚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进束,无脸者不能上进。‛针对这些弊病,王熙凤对宁国府实施了铁碗式的制度管理。 到了宁国府以后,王熙凤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游戏规则。王熙凤对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律清白处理。‛

在这里,王熙凤使用的是累似现代管理的‚火炉‛原则——规则就象‚火炉‛ 一样,不管是谁碰上去都一样烫手,因为‚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然后,王熙凤要求领导带头遵守规则严格管理,她对来升家的说道:‚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

一个人的组织自己管理自己,两个人的组织互相管理,三个人的组织就需要用制度进行管理。王熙凤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制定管理制度,但她的话语和对宁国府的管理手段却闪耀了节约降耗、用制度管理团体、明确岗位职责、增强执行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行劳动纪律的光辉。

红楼梦的管理(三)
红楼梦中的管理

“红楼梦”中的管理

红楼梦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和第一百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詘失人心”都是王熙凤处理的白事,可是结果却是迥然不同,细细想来,用管理学的知识是完全可以解释清楚地。

在宁国府中,秦可卿去世之时,贾府还算得上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若将其看作企业,此时的贾府正处于企业的繁荣期,业务兴盛,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较为合理,特别是财务状况也是相对良好的,此时的贾府绝对是股票市场上的黄金股,从前来吊唁的人就可以看出,此时是有很多人看好贾府的。【红楼梦的管理】

东府白事,从内外环境来说都是好的,且恰逢东府无人主事之时,贾珍作为东府的最高层领导,从文中" 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 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 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可以看出,贾珍是在绝对的放权,从管理学上来说,这不仅仅给了管理经营权,甚至连最高层才有的决策权也充分的给予了,而且最重要的财政大权也就凝聚在了这对牌之中。事实上任何一位管理者拥有了,管理、决策、财政大权,办起任何事情来也会顺手三分的吧。在此次处事中,可以说贾珍的放权是最大的利处。

贾珍放权,贾府正处于兴盛时期,在管理上可以说依然还是井井有条,虽然说此时有那么些小小的问题,却依然不构成王熙凤将要处理的公关危机,一切处理起来也还是顺手,此时的宁国府仿佛就是一个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凤姐在这是就相当于在组织的最高层,没有老爷太太的约束,一切由他自个拿主意,而下面的下人只需服从就好。

有好的环境和足够的职能权利当然是不够的。一个领导者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必须具备其他很多的因素。王熙凤在荣国府中可以说是除老太太外的不二人物,人人都对他敬重三分,此时的凤姐可谓是处事利索,甚有领导者的风范,这是两府皆知的事情。所以即使凤姐并非东府之人,此时下属也都还是对他敬畏三分的。她得个人魅力也会为他带来管理和领导的权威。

企业管理总是和计划分不开的,只一次的凤姐,可以说是有调查,有分析,有规划,从文中:“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 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 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可以看出,刚刚上位就将府中之况了解清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了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凤姐儿是做的足好的。

当然所有的前奏都具备了,从环境到计划都已经完善了,接下来的就是执行了,凤姐儿在此时可谓绝对是强有力的执行者,先就在众下人中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从下回中的训话就可以得知了,所以总的来说从本回就可以得知,此次凤姐儿处事肯定是漂漂亮亮的。

再看第一百十回,此时的贾府已经是到了企业成长阶段的衰落期,刚刚经历抄家不久的贾府,此时处事也得小心翼翼。

可是此时的凤姐却又似失了心性一样:“凤姐先前仗着自己的才干,原打量老太太死了,她大有一番作用。邢、王二夫人等本知她曾办过秦氏的事,必是妥当,于是仍叫凤姐总理里头的事。凤姐本不应辞,自然应了,心想:“这里的事本是我管的。那些家人更是我手下的人,太太和珍大嫂子的人本来难使唤些,如今她们都去了,银项虽没有了对牌,这宗银子是现成的。外头的事又是他办着。虽说我【红楼梦的管理】

现今身子不好,想来也不致落褒贬,必是比宁府里还得办些。”殊不知此时环境已经变化,外界的环境本来就已经很不利于贾府了,家道中落,虽然此时得到皇恩厚爱“贾政报了丁忧,礼部奏闻。主上深仁厚泽,念及世代功勋,又系元妃祖母,赏银一千两,谕礼部主祭。”可是也是已经不是往时,众人皆以不在看好贾府,府中秩序紊乱,就仿佛是一个在破产边缘垂死挣扎的企业,内部人心涣散,外部十面埋伏,此时处事得多谨慎才行,可王熙凤此时却错估了形式。况且此次处事皆有他们夫妻俩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这样的管理搭档更是让员工猜忌不已“他们会公正吗,他们不会谋私利吗……”等等都是潜伏的危机。

二者,此在荣国府,已经不在是在宁国府之时,上头还有老爷太太,岂能容你真正主了事儿,且此时刑、王两妇人也都似串了气儿,放手不管,没有人支持,作为中层管理者的你想行驶高层管理者的权利,谈何容易!可偏偏在此时,又刚好有人来拍马你,“只见鸳鸯哭得泪人一般,一把拉着凤姐儿,说道:“二奶奶请坐,我给二奶奶磕个头。虽说服中不行礼,这个头是要磕的。”此时,鸳鸯来找凤姐,无疑是让凤姐更加是去了理智,此时似乎也到忘了财务上得管理好了,鸳鸯说“老太太的遗言说,所有剩下的东西是给我们的,二奶奶倘或用着不够,只管拿这个去折变补上。,可是王熙凤却忽略了,这些银两只有此时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用,”

课此时的他却未见支票先许承诺,为日后鸳鸯等地埋怨买下了祸根。

且此时内部已经人心涣散,很多人并不是贾琏夫妇自己的人,老太太去了,要所有人都听得你使唤谈何容易。可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们俩都忘了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都忘了处理公关危机该有的步骤,都忘了完事开头难,都忘了此时该有一个很好的计划,此时应该去得高层在权利和财务上的支持,以至于出现了“凤姐道:“银子发出来了没有?”贾琏道:“谁见过银子!我听见咱们太太听见

了二老爷的话,极力的撺掇二太太和二老爷说:‘这是好主意。’叫我怎么着?现在外头棚扛上要支几百银子,这会子还没有发出来。我要去,他们都说有,先叫外头办了,回来再算。你想,这些奴才们,有钱的早溜了;按着册子叫去,有的说告病,有的说下庄子去了。走不动的有几个,只有赚钱的能耐,还有赔钱的本事么?”凤姐听了,呆了半天,说道:“这还办什么!”和“正说着,见来了一个丫头,说:“大太太的话,问二奶奶,今儿第三天了,里头还很乱,供了饭,还叫亲戚们等着吗?叫了半天,来了菜,短了饭,这是什么办事的道理!”的状况,安排工作互相扯皮推诿,无人办事,办事流程乱七八糟,缺胳膊少腿,不仅内部人员不满,外部人员--客户和供应商也甚是不满。这样一来,整个企业就至于了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这不是你的错,可是人家也会将其记在你的头上,谁让你是当事的。

没有财务上的支持,处理白事这样等同于公关危机的事情真可谓是无从下手,而此时王熙凤却又还自乱了手脚,他突然忘了他是管理者,他该在最危机的时刻保持最清醒的头脑来主持大局。在无人之时,他不如了所有人都会步入的陷阱,亲力亲为,可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会让下属更加看低你。此时的王熙凤也没有了昔日的凌厉,一直没有解决好资金上的问题,找了王夫人,说照应不到,也就没了下文。更加是,上头在这种情况不仅不出面给予支持,却在此时大太太来挑拣错误,正可谓是雪上加霜。此时鸳鸯也起了怨言“她头里作事,何等爽利周到,如今怎么掣肘的这个样儿!我看这两三天连一点头脑都没有,不是老太太白疼了她了吗!;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反说:”

“凤丫头果然有些不用心。;”王夫人到了晚上叫了凤姐过来,说:“咱们家虽说不济,外头的体面是要的。这两三日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是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凤姐听了,呆了一会,要将银两不凑手的话

说出,但是银钱是外头管的,王夫人说的是照应不到,凤姐也不敢辩,只好不言语。问题已经显露出来,下属极度不满,高层高却无人撑腰,没有人帮忙解决,只有人在挑问题,这无疑是为王熙凤难上加难。此时就显现出了高层领导支持和良好的团队在管理中的作用。

众人道:“怨不得!我们听见外头男人抱怨,说:‘这么件大事,咱们一点摸不着,净当苦差。’叫人怎么能齐心呢?”由此更可以看出,没有物质上的激励和保障,员工更是没有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敬业度了。

所以可见从一百十回中可以看出,此次事件处理不好,不仅仅有王熙凤自己的原因,更也有环境和上层的原因,这一次,王熙凤只是作为中层领导者却要行驶高层领导的权利,且没有财务的支持,且此时企业正处于衰落期,众多的内外和主客观原因,造成了一向处事利索,效率高结果好的王熙凤此时办事极为不利。

通过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管理者,处事之时很多要素是必备的:高层管理的支持(包括决策权、指挥权和财务权)、完善的内外环境分析、合理而富有弹性的计划、良好的执行力、不间断的良好沟通、还有奖惩等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一个组织,就如贾府这样的复杂的组织。

红楼梦的管理(四)
浅谈《红楼梦》中的管理学

  [摘要]曹雪芹笔下的管理主要是对大观园的日常管理,对大观园的管理以王熙凤和贾探春最为出色。王熙凤的管理可以用统揽全局、洞悉细微、赏罚分明、个人利益最大化来概括;贾探春的管理涵盖了制度化管理、利益激励、各司其职等现代管理的理念。

  [关键词]红楼梦;管理学;王熙凤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059-02
  1 引 言
  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新闻,比如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大桥,断了;耗费巨资建设的大楼,塌了。人们不禁要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没有做好,其中涉及招投标管理、人员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在《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名著中,蕴含了很多博大精深的理论和学问,管理是其中之一。好的管理能节约资源,产生效益;差的管理不仅不能产生效益,反而浪费财力和物力。贾府,就如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一样,管理无处不在,一件小事,都存在着管理问题。那么,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到底能在管理上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借鉴呢?本文以王熙凤和贾探春为例,加以分析。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王熙凤、贾探春和薛宝钗的管理形象描写得生动具体、跃然纸上,而且各具特色。以下内容以王熙凤、贾探春为例。
  2 王熙凤的管理责任制
  第一,统揽全局,洞悉细微。王熙凤对大观园的管理事无巨细,了然于胸,这是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第十三回写贾府的孙媳秦可卿夭亡了,她的公爹贾珍请王熙凤帮助料理里边的事。王熙凤接令后想:“须得先理个头绪来”,概括地归纳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矜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这五件事概述得可谓精辟之至。
  一个人来领东西,凤姐叫彩明念领过东西的帖子,一共四件,王熙凤指着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了来取。”说着便把领东西的帖子扔到地上。对于该办的事王熙凤是心中有数的,错了就毫不置疑地顶回,有的东西,须得对了“回押”才可发给。对于某处所用之物,她都一清二楚,想冒领、浪费是办不到的。上下人等都知凤姐厉害,看见“领导”不好糊弄,“众人不敢偷闲,兢兢业业,执事保全”。
  第二,分工负责,赏罚分明。王熙凤深知要做好大观园的管理,必须从诸多纷繁复杂的人和事中抓住主要矛盾。她认为人的问题是第一位的,把人理顺,然后明确职责,任务落实到人头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订下制度后,不管是什么人,违者必罚,赏罚分明。这一点历来为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王熙凤正式上任时便打开天窗说亮话:“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律清白处治。”王熙凤不但有宣言而且有行动,且看她的具体安排:查看了家口名册后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管;这二十个也分两班,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单管灵前供饭供茶……单管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也是要描赔。下剩的人按着房屋分开,某人管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账描赔。”接着又派定专人前往各处查看责任落实情况;这个前往查看的人“如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安排布置完了,发放东西、备品时“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任务落实后,又派人去查看,这跟现代社会上级下基层去检查落实情况何其相似!更为关键的是,这个下去查看的人,又要受到王熙凤的监察,使那些“无头绪、慌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全都没了。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如果管理者毫无权威,一切管理制度和措施都无法落实。在这方面,王熙凤特别注重树立自己管理上的权威。这日早晨点名,有一个迎送宾客的人迟到了,便喝令打了二十大板,又革了一个月的工资!这个人较比别人有些脸面,所以重罚。对有脸面的都是这样处治,其他人自然不敢再犯了。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时之所以能一呼百应,除了都惧怕她平日的淫威外,在这里与她赏罚分明、令行禁止的严格管理是分不开的。
  在王熙凤的严格管理下,大观园出现了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局面。前来奔丧的公、侯、亲朋等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本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偌大的场面,对所有的客人迎接、送请、茶饭、起居等都要管得好,不缺“礼”,所有祭品都要造册收清,保管好。自家人等所用的一切,都经凤姐同意后,发放,没有一个完好的责任制度如何了得。
  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的同时,仍然管着荣府的事,两府上下有五百口人,每天不算丧事,就是日常大小事项也有一二十件,只她一个人,加一名会计就管得井井有条。反观今天我们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庞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一个贫困县,有十几个副县长,一个国有企业有多如牛毛的中层干部。如果我们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要求的“定编定岗”制度,把好人员录用的关口,不管是“有脸的”“没脸的”,一律同等对待,择优录用。在岗职工的管理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不管你是“老虎”还是“苍蝇”,出了毛病一律“清白处治”,我们的社会也会呈现出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喜人局面。
  第三,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王熙凤这个人在本质上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在管理贾府的日常事务中,时刻想到的是给个人捞取好处。弄权铁槛寺,凤姐受馒头庵老尼姑静虚之托,通过长安节度使的关系,拆散了金哥(女)与赵公子的婚姻,收贿3000两银子。因此害的张金哥、赵公子双双而死。逼死尤二姐,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设计把尤二姐骗进大观园再逼死她,顺带把贾琏的小金库全部没收归自己了。王熙凤还大闹一通宁国府,吃醋的同时还不忘捞了几百两银子。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王熙凤作为大观园的管理者极度的自私、贪婪和心狠!
  王熙凤在管理上的优缺点一目了然,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古至今,有多少贪官就是倒在贪婪和自私上,王熙凤自私自利的缺点在现代管理上万万要不得,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3 贾探春的管理风格
  在大观园中,三小姐贾探春是如何理财的,她又具有什么样的管理风格呢?
  首先,开源节流,采取制度化管理。在王熙凤生病时,上头派了探春,又辅之以宝钗、李纨三人共同管理大观园。探春一“上任”,就先从自己这层“主子”入手,免去了宝玉和贾环学里每月重复的八两银子开销。同时免去了她们这些姑娘们每人每月头油、脂粉钱二两银子的重复开销。须知宝玉可是贾家的命根子,姑娘们个个是老太太的掌上明珠。探春竟然先从这里入手管理,这不难看出探春的魄力了。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赵姨娘想乘着探春管事多弄几两银子。探春秉公办理,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亲娘而徇私。这件事使探春一下子就在众人心里树立了公正无私的形象。接着琢磨如何对大观园加强管理,大家在一起闲唠,探春提起年前到赖大家去,他家的园子只有大观园的一半大,管理得特别好,于是,就用心去了解赖家的管理办法,“谁知那么个园子,除她们家的花、木和吃的笋、菜、鱼、虾外,”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夜郎自大之所以成为后世笑柄,是夜郎闭关自守,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宝钗到赖大家开阔了视野,看到了管理上的差距,而且采取虚心学习的态度,在大观园形成了一股承包责任制的新风尚。
  其次,各司其职,注重利益激励。在一开始征求大家对大观园的管理意见时,李纨对大家的议论提出了总结式意见:“第一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她们去卖钱。再无不尽职的了。”于是决定“在园子所有的老妈妈中,挑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派谁去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孝敬些什么。”向园里的老妈妈们讲了政策后,大家都高兴了起来,这个说:“那片竹子如交给我,一年工夫又会生出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那个说:“(稻香村)那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玩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用宫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只要政策对头,人们就会觉得生活有奔头。探春在这里特别注重利益上的激励机制,让有所专长的妈妈们去负责各自擅长的领域,而且用可以预见到的好处来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的同时,还让她们分享到大观园改革后带来的经济利益。
  再次,广开言路,讲求公平合理。在讨论园子管理的时候,一向不多言的大嫂子李纨也跟老妈妈们一起议论:香料铺卖的各种香料、香草这里都有,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春夏一季的玫瑰花能收很多,还有那些蔷薇、月季、金银藤等花干了卖到茶铺、药铺去也值不少钱。大家议论后又推荐或自荐某人管某处,跟众人明示:按四季除家里常规需用的外,“余者任凭你们采了去卖。”算一下这样包管的结果,园子里姑娘并跟随的丫头们所用的头油、胭粉、香、纸及各处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账房去领钱”,这样一算一年能省四百两银子。要知道,当时一个中等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才是二两银子,四百两的效益是很可观的了。探春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后来又议定,包到活的每年都要拿出几贯钱,凑到一起分给园子里值宿上夜的老妈妈们,她们得点好处后,随时也可帮着照看些。有了这样的合理分配,得到了园子里管事老妈妈们的一致认可。这样管理后,“那些没营生的妈妈们也宽裕了,园子里的花木也可以滋长繁盛”。管理的方法可行,政策得当,自然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了。
  最后,执行得力,反对奢靡浪费。当初,连做贵妃娘娘的大小姐对大观园都感叹:“太奢华,过费了!”到三小姐却看到一个荷叶都是有用之物。探春主导的对大观园的管理,从务虚到务实,是很完整,也是很有实效的。而今我们不妨也看看,多少有用之才被当做垃圾糟蹋掉了,而那些被戴上垃圾帽子的东西就更是不屑一顾了。又有多少财富被吃掉、喝掉,被白白地扔掉、倒掉。媒体也多有报道,党中央反对浪费的有关政策出台后,收效颇丰。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风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至理名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和王熙凤相对比,探春的品德和才能更胜一筹。如果说王熙凤适合做一个基层管理人员的话,那么探春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更适合去做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但由于贾府气数已尽,她们的管理并未给贾府带来转机。大观园“千里搭长棚”的宴席已到了“散”的时候,贾家的境遇也只能是“飞花逐水流”了。再有几个探春、凤姐出来也无济于事。对于《红楼梦》这部不朽名著,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管理思想上,我们可以“古为今用”,为之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陈慧青.从名著中学习管理艺术——《红楼梦》中王熙凤与探春管理方式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8(17).
  [3]王淑平.浅谈王熙凤的管理才能[J].管理与财富,2009(2).
  [4]高红梅.探春理财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J].经济师,2010(10).
  [5]袁家志.从现代管理视角看王熙凤的管理才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6).

红楼梦的管理(五)
从管理角度解读《红楼梦》

  如果从管理角度解读《红楼梦》,王熙凤绝对是经理型人才的不二人选,凤辣子负责荣国府的财政收支,生活安置。而宝二爷则负责风花雪月,偷吃口红,没事瞎忙。

  其实,大家不要被这表面现象给蒙骗了,《红楼梦》是内涵帖,是技术贴,贾宝玉看似一个无用“蠢物”,和经营管理八竿子都打不着,其实不然,《红楼梦》里处处能读出管理来。如果宝玉真是个没用的东西,为何贾母独独疼他,一向神经质一般迫害贾宝玉的贾政为何也觉得他“神彩飘逸,秀色夺人”?
  在一大堆脂粉里,怡红院的贾宝玉,其实是个不错的经理人,他带团队的艺术似乎一直被忽略。这个不公平,今天要发掘一番,表彰一番。
  宝玉管理艺术:让团队成员保持最自然的状态
  任何一种管理手法,都有它的理论源头,或者说有它的理论依据。贾宝玉管理手法的源头是道家的老子,从他平日的言行便可看出端倪。
  贾宝玉本来就爱读老庄,而且众所周知的是,贾宝玉平时挂在嘴边最多的话便是“女儿家是水做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就是贾经理的“水理论”。
  从表面来看,“水理论”是单方向的,是对女性品质和地位的推崇。其实呢,是双向的,在“水理论”的架构中,既有对经理人自己的定位,也有对员工的看重和敬重,而且这种作用是良性互动的。
  从经理人自身而言,贾宝玉未尝不把自己设置在“水”的位置,水性趋下,总是处于万物的下方,《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从当时荣国府大观园的权力组织架构而言,贾宝玉绝对是怡红院这家单位的老大,然而,他没有把自己摆在老大的位置上,丫鬟们个个可以和他拌嘴;晴雯可以在她面前撕扇子,袭人可以在她面前怄气说要回家;贾经理落雨天在外面淋得落汤鸡一样,丫鬟们居然胆敢不给他开门;甚至五儿被怀疑偷了化妆品而由他这位经理人去顶包。贾经理总是以一种低姿态、低身段出现在众女子的面前,这便是水的姿态。
  管理思想源于贾母
  贾经理低姿态、低身段直接的源头是老祖宗——奶奶贾母。
  莫小瞧贾母,别以为她是个混吃混喝、听凤辣子说笑话的老糊涂,怡红院良好的气氛其实也源于她最初的指导原则,贾母让丫鬟们可以对宝玉直呼其名:“宝玉”。这样一来,拉低了经理身段,却拉近了团队的关系。
  所以,贾宝玉带团队的先进理念,源于老祖宗贾母。贾母最疼宝玉,却没有把他骄纵成贾琏那样的混账龌龊之辈,这说明,从贾母到宝玉,有一种良性传承,而非常人所说的宝玉是被老祖宗惯坏的。
  其次,从贾母亲近庄稼人家刘姥姥,就可以看出宝玉管理风格的源头。
  贾宝玉姿态自然,众女子们的姿态也自然,读《红楼梦》里的人事关系,有一个感悟,丫鬟们在主子们面前大多战战兢兢,例如贾琏侧室平儿在王熙凤面前,过着夹心人的地狱生活;哪怕善良如黛玉,也尖刻不易讨好,只有紫鹃能跟她没有摩擦;更不用说贾政贾琏这帮混账了。
  唯有怡红院众女子在宝玉面前,才能自然地释放自己的态度,自由地展现自己的姿态。怡红院这个组织架构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各个零件都处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能做到这一点,非管理上的天才莫属。
  “水姿态”管理案例:晴雯带病加班加点修补雀金裘
  贾经理保持低身段的“水姿态”,而团队成员们也回报以“善利万物”的水功用。
  怡红院在表面上似乎无法无天,没有等级社会所谓的主子奴才之分,宝玉在众人面前似乎缺乏权威性,没有威权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团队成员们干活一样也没有耽误,正经事情办得有条不紊。
  最明显的管理案例莫过于“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晴雯是团队成员中的刺头,她不给宝玉面子,更不给经理秘书袭人面子。有一回晴雯将扇子跌破,宝玉气得骂她“蠢材”,晴雯针锋相对:“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要踢要打凭爷去。”二人纠结间,袭人以经理秘书的身份来劝架:“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结果直接揭破二人的猫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呢。”
  帮员工宣泄情绪
  从管理角度看,这是一起管理层与被雇佣方的冲突,怎么化解这个危机,贾经理没有动用威权力——其实,滥用威权力往往丧失威权力——而是找一个疏导员工情绪的方式:鼓励晴雯撕扇子。这个方式很有创意。贾经理还亲自参加此次减压活动
  晴雯撕扇子,宝玉还在旁边为员工的情绪宣泄加油:“响的好,再撕响些。”一场危机,就在扇面的撕裂声中无影无踪。
  读《红楼梦》到“撕扇”事件,切莫轻轻放过,贾经理帮助员工宣泄情绪,是有良性回报的。在《红楼梦》第52回就有明证。贾经理参加公开活动要穿的高档时尚服装:雀金裘,被烧坏了一角。整个荣国府,只有晴雯能修补,偏偏晴雯此时伤风感冒,“闪了风,有了气”。就是她带病为贾经理修补名贵雀金裘,晴雯“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哎呦了一声,便身不由己倒下了”。
  晴雯几乎是拿生命在加班,这样图什么?图加班费?宝玉是没有资格发加班费的;图名分?中间还隔着个袭人呢,八竿子都打不着她。没有图,只有报,报的是宝玉的低身段,低姿态,说具体些,就是对“撕扇”事件的回报。当然,个人并不主张带病加班不要加班费,按此操作风险大,须谨慎。
  类比:贾宝玉管理手法颇似李广治军
  贾宝玉的管理手法不是刻意的,而是出自他的天性。看似杂乱无章,随意无形,却境界颇高,怡红院的团队关系最随意,管理效率却最高。而凤辣子太肃杀,贾政太无能,探春太计较。
  从这点看,贾宝玉便是大观园里的飞将军李广。据《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记载,李广治军,“无部伍行陈……人人自便”,没有严格的队伍行列,每个战斗成员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也就像贾宝玉团队一样,每人都处于一种最自然的姿态。
  散漫是治军大忌,然而,李广所部却从来没有遭遇过危险——“未尝遇害”。而其效率呢,有史为证,“(匈奴)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而且,将士都乐意为他效命卖命而无怨言,这正好与晴雯带病补雀金裘如出一辙。
  当然,这里要风险提示一下,李广是天纵英才,他貌似散漫的管理是学不来的;贾宝玉天生灵气,就是一直恨他不成器的贾政也觉得他“神彩飘逸,秀色夺人”(见《红楼梦》第23回),他的“水姿态”管理也是学不来的。
  没有李广和贾宝玉的气质和秉性,却学他们的管理方法,风险就是导致团队一盘散沙。
  而且,在现代社会,一旦一个男性管理者被评为“贾宝玉”,那就和贾宝玉形象本身的积极意义背道而驰,甚至适得其反了。所以说,贾宝玉不可学,一学就会让人误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46015/

推荐访问:红楼梦与企业管理 从红楼梦学管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