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25 10:05:5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一)
标准课时数计算方法

标准学时的计算

第一、标准学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课时数=计划学时×(1+

说明:

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n=40,其中外语系专业课n=30,体育专业技术课n=20,艺术等专业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另行考虑;

②大学外语、公共体育n=40;

③文献检索、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n=80;

④其他公共课n=60;

⑤预科n=60;

⑥公共体育课按上述公式计算后,组织课外群体活动,运动会和指导高水平运动队等不再计算课时;

⑦重复班标准课时数计算,按相应公式计算后乘以0.8计算;

⑧标准课时数计算,包括了备课、主讲、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各环节。专任辅导教师的标准课时数,包含在所辅导课程的总标准课时中,原则上不低于该门课程总标准学时数的1/4;

⑨n不足标准班级人数的,按标准班级人数计算。

第二、讲授硕士研究生课程标准学时的计算:

专业课标准课时数=计划学时×2

公共课标准课时数=计划学时×1.5

第三、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标准学时的计算:

标准学时(B)=计划学时数(J)×[1+(R-50)/30*0.2]

R:学生人数,不足50人时按50人计算。

第四、本、专科学生实验课标准学时的计算公式

1n班级人数-n2n)

标准学时= 计划学时i0×(1-0.2i)+i2计划学时 ×0.7

式中的i为同一实验重复开设序次,n为同一实验总重复次数。

同一实验的重复次数必须在实验开设计划中明确,并经所在院(系、部)审核同意、教务处备案后方可按重复开设计算学时。

第五、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论文等工作标准学时的计算

①指导农林专业学生校外生产实习:每指导20人每天记1.5个标准学时;指导其他专业学生实习:每天记1.1个标准学时;附属医院指导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每指导20人每天记1个标准学时;理工科等专业课程设计、工艺训练等按实习计算标准课时。 ②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每指导1人记5个标准学时;

③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每篇记30学时。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二)
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讨论稿)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为做好编制专业课程标准工作,特制订本要求。

一、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

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要着眼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切合高职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2.发展性原则。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

3.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要符合企业、行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对接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确定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

1.专题调研。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等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2.编写初稿。在研读教学文件资料和进行本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基础上,构建课程结构框架,把职业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初稿。

3.专题研讨。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和有关专业教师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附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

4.专家审定。学院学术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程标准送审稿进行审定,确定为试行性专业课程标准。

5.组织实施。按照试行性专业课程标准,组织课程实施。在实践中要建立课程标准教学台账,及时收集、整理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意见。

6.修订完善。根据实施评价和反馈的意见,对试行专业课程标准进行实时修订,不断提高课程标准的针对性、可行性及成效性。

上述程序可图示如下:(1)专题调研→(2)编写初稿→(3)编写初稿→(4)编写初稿→(5)专题研讨→(6)专家审定→(7)组织实施→(8)修订完善。

五、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描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设计、实施建议等部分。

(一)课程描述

课程描述主要阐述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学习要求、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并要从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中得以体现。注意区别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同整个专业的定位与目标的异同,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

2.课程性质。主要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教学时间安排、建

议课时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学分、考核评价方法等。

3.课程学习要求。主要包括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对教师的资格要求等。

4.课程设计。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

主要阐述(1)课程总体设计理念: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教学设计理念,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想。(2)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由对工作过程分析与教学过程分析两部组成。其基本模式是: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相应的行动领域→对相应学科体系的知识系统进行解构与重构形成学习领域(课程)→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模块(学习单元)→典型任务或子项目(情境载体)。(3)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等确定课程内容。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行动规律,在各个学习情境中选择递进层次性地学习内容,融合“知识+技能+素质”三维度能力要求,使课程内容紧贴岗位需求。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

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留有一定的空间。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

2.具体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具体目标可从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与社会能力目标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习情境模块、典型任务或子项目划分与教学/训练方式。(用表格形式说明,如下表举例)

(四)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思路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说明学生在工作任务或项目中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具体学习目标和要求。

2.要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整合模式。

3.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合理设计本课程的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体现校内、校外实训及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

4. 行为目标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如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进行描述。

5.在设计学习情境或项目时,要注意选取的学习情境或项目大小和数量应适中,不宜过大、过多,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和覆盖面。项目的内容应包括工作任务、教学目标、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考核评价等。

(五)实施建议

主要阐述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方法、教材编写、课程资源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三)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

一、 课程说明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

二、 课程性质与任务

创建中职《统计基础》“职业化项目课程”,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

三、 课程设计思路

以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为主,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各项经济工作和财会工作奠定分析研究的基础。制定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有效的组织教学,对《统计基础》课程进行职业化教学设计;将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作为课程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树立以课程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全面发展观,积极而有效地促进《统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四、 课程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掌握在应职岗位上运用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理分析时所必需的统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

(二)情感目标

为企事业培养所需要的高技能、高综合素质要求的实务型统计人才。 (三)能力目标

能够跟踪统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吸收新知识;具备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计算、统计指标分析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1

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应用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统计分析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与他人相处。

以专业岗位职责需求整合相关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工程知识了解、掌握的广度,培养学生的横向扩展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做三合一”的职教过程。

2【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

3

4

六、 实施建议掌握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建议以直观感知(实物展示、视频演示)教学方法为主,兼以讲授、实际训练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教师、内容三者通过相互作用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

2、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分析、归纳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思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乐趣,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理解技术的进步。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二)课程考核评价建议

建议理论和实操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各为50

表2 课程考核标准

5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四)
浅谈高校排课流程

  摘 要:科学合理的课表编排是高校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关键。本文结合自身排课经验,对课程编排的原则、流程做出了梳理,论述了如何遵循排课原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编排课表。

  关键词:课表编排;课时课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高校课程编排作为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近些年来各校不断扩招,但学校资源有限,专业课程数量增加,培养计划不断调整,《基础英语》等专业课程分先行后续等,这些课程编排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本文就课程编排基本原则,编排流程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1、课表编排前准备
  按照学校规定,每位老师的额定工作量是每周12课时,各个系主任确定每位老师本科的课时课型及教室要求、开设班数、每班容量。
  在确定班级容量时,要根据不同课的性质和面向对象设定。比如翻译专业的选修课《笔译实践》、《交传实践》,面向对象是2010级翻译专业,共有190名同学,要求每位同学选一门课。每门课容量计算方法是190/2=95人,然后再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拆班授课。
  另外一种比较复杂的选修课是学院选修课。 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在第5-7学期每人要修满2门共4学分的学院选修课。其中第5学期开设7门课,第6学期开设9门课,第7学期开设2门课,共18门学院选修课,2010级学院共534名学生,若每名学生选两门则选课人次为534×2=1068人次,故每个科目的容量设定为534×2/18≈60人。但是这些容量的设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上学期的实际选课的人数再确定本学期的课程容量。比如,按照理想的状态,第5学期开设7门选修课,每班的容量是60人,应选满420人次,但是有的同学没有选课,只选出350人次。则第6学期计算班级容量的方法是用剩余的选课人次处剩余选修课开课门数,即(534×2-350)/(9+2)=65.3,则班级容量变为66人。
  2、各系主任确定课时课型,落实开课任务
  各系主任根据教秘室出示的研究生课时课型确定每位老师本科生的课时。对于任课班级和上课时间有特殊要求的老师也需标出,否则由排课老师自由分配。
  3、正方教学管理系统中核对教学任务
  在正方教学管理系统中核对要排课学期的教学任务,查看是否包含所有的课程,若出现缺课的情况,则要联系教务部门添加上该课程,以便后期在系统中安排教学任务。
  4、正方教学管理系统中安排教学任务
  各系上交课时课型并经教学副院长审核之后就可以在正方教学管理系统中安排教学任务。安排任务是特别注意单班上课和多班上课的情况,安排完之后老师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工号、密码进行查询,知道自己需任教的课程了。
  5、正式排课
  课表编排是一项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教学组织工作, 其目的是要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空间、人力和物力, 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以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课表编排必须遵循一定的编排原则,使课表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5.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目前我校一直在建设发展中,好多普通教室改成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对应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需求急剧扩大,这些都给高校的排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都将课程编排在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上午,就会造成多媒体使用率过高,导致无法正常排课,因此在编排课程中以不影响授课效果的前提下部分非语言类的课程就安排在下午上课,解决多媒体课室拥挤的现象,将学院教学资源使用达到最大化。
  5.2充分了解学生和教师的要求
  对于英语类的课程学生都喜欢上午上课,上午的精神状态好,因此教学质量就好。同时还要了解影响课表编排的特殊情况,比如目前高校中不少担任党政领导职务或 “双肩挑” 的教师,在排课之前要了解他们的职务、工作安排,保证其他工作安排不会与教学工作发生冲突。比如每周的周三是“无会日”,校长的课程就要安排在周三,避免与其他的工作安排冲突。
  5.3充分了解特殊教室的安排
  由于学院有些课程是4个班合班上课,每班25人,总共100人。需要能容得下100名同学同时上课的大多媒体教室。学校总共4间大多媒体教室,一般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公共课和刑事政策课,每次排课之前必须要向教务处了解大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时间,避免与专业课程冲突。
  5.4优先原则
  课程编排时按年级编排,由于大三年级翻译专业的课程相对较多,尤其是选修课较多,排课时要先排翻译专业中的选修课,然后其他的合班课,最后再是单班的专业课。对于外聘老师中的对上课时间有特殊要求的老师也要提前安排,否则会影响其他课程的排课。
  6、核对课表
  排课结束之后从正方教学管理系统中导出课表进行核对,这时要花大量时间查漏补缺,检查课表是否合理,课程是否有遗漏,各种排课资源是否有冲突,发现有不准确的地方应该及时调整。 经过反复检查课表几遍后,将课表公布给全校每位任课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核教室借用,教师停、调、补课的情况都应该填写申请表,以保持课程表的稳定性与权威性。
  7、结语
  总之,课程表编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编排者不但需要有认真,仔细,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对课程的了解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编排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积累编排经验,运用现代化编排课程系统,科学、 合理的编排课程表,努力把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任佳伟,刘铁英.我校课程表编排可行性研究.长春医学,2009,7(4):48.
  2、吕兵.浅谈高校课程表编排工作.大众文艺, 2011:215.
  3、王鹭飞.浅谈高校课程表编排.时代教育,2011,8:119.
  4、许荣泉,秦小屿.排课问题的研究与改进.软件导刊,2010,3(9):66.
  5、周莲芳.课表编排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初探. 课程、教材与教法2010,6(15):37.
  6、刘宇.高校课程表编排探讨.现代教育,2012,2:180.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五)
课程创新:办好老年大学的核心环节

  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原则。老年学员是办学的主体,又是办学的目的。一切为了带着特定意愿来校学习的老年人能够心满意足。

  老年大学为此向老年学员提供三项资源
  1.安全、舒适、明丽的校舍和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老年人一进学校就快乐;
  2.适应不同水平、不同追求的老年人学习渴望的课程体系,让老年人想学什么课程就有,没想到要学但学了有趣有益的课程也有;
  3.高素质、善教学的教师队伍,以及他们选择或编写的优质教材,听他们讲课、读他们教材,就是生命的活跃和精神的享受。
  在三项中,1项是前提;2项是核心;3项是关键。面对老年人群的需求,金陵老年大学对课程创新的运作是把学校理解为一个“教育超市”,课程就像超市里供人挑选的商品。学校能否兴旺发展,首先取决于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课程是否品种丰富、数量充沛、质量上乘。
  老年大学的课程创新是相对性概念
  1.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大中小学、职业教育的专业院校的课程而实施的课程创新。这些学校的课程不能直接应用于老年大学,要想在老年大学生根成活,就必须进行课程创新,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老年教学的目的、特点与规律予以创新,使课程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和身心特点以及学习、思维、活动的习惯。
  2.相对于社会发展进步而实施的课程创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使这一课程不断扩展;中西文化交流带来的比较研究,使这类课程创新不断提出;文学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使一系列课程应运而兴。
  3.相对于老年学员学习需要的深化、拓展而进行的课程创新。越来越高的老年学员文化程度,使他们的学习要求不断提高。在文史系开哲学课程,在美术系开油画课程,在声乐系开美声唱法课程,都由此而来。
  我校课程创新的推进过程
  金陵老年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7日,开办时有卫生保健、书法、国画、文学、历史等6门专业课程,在校学员仅有不到600人。办学29年来,学校秉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宗旨,认真推进课程创新,使学校得到了很大发展。随着创新经验的积累,学校构建起了结构合理、专业相对完备的校本课程体系。2013年,学校拥有172门专业课程、261个教学班、10000名学员。
  1.随着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变化,实现课程设置的扩张和深化
  满足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是我们课程创新的原动力。从办学之初到现在,围绕办学宗旨的五个方面,只要老年朋友需要学习什么学科的知识技能,我们就想方设法地努力开设相应的课程。
  (1)办学早期。我校开设过保健体疗、世界现代史、战后国际关系、服装(设计、裁剪、制作)等课程。
  (2)办学中期。开设过诗词格律、美容美发、家电维护、形象设计、电脑初步、舒同体书法、法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文物鉴赏等课程。
  (3)近十年来,开设了哲学、史学、文学、美术、艺术等各个学科的大量新课,包括珠宝玉石文化、收藏文化、青绿山水画、孔雀虫草画、六朝史等课程,它们都是与时俱进,都为广大老年学员所喜爱的。
  我们通过听取学员反映、采纳教师推荐、开展专题问卷调查以及制度性的期中教学检查全面了解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持续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创新。当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旺盛时,同一门创新课程可同时开几个班并持续开设几年,有的课程则长盛不衰。像国画、书法、卫生保健等专业,随着老年人群学习需求的扩大和深入,从各自一、二门课程发展到十几、二十几、三十几门课程,扩张成了三个系。我校九个系的课程全都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
  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本校特色、本地特点的课程有:
  ――国学课程。包括易经、六祖坛经、国学治要等。
  ――哲学课程。包括: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西哲学短篇赏析、人生哲学等。
  ――史学课程。包括:六朝史、明清史、中华民国史、民国人物传、中共党史和南京党史等。
  ――音乐课程。包括:经典音乐欣赏、钢琴即兴伴奏、民乐合奏练习等。
  ――美术课程。包括:油画、水彩画、青绿山水画、舒体书法、书法美学、书道等。
  ――摄影艺术课程。包括室内高端摄影等。
  ――戏曲艺术课程。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各个剧种的表演艺术。
  ――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动漫制作、微电影制作等。
  2.随着创新经验的积累,把握课程设置中的规律性现象
  课程设置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从理论上说:老年教育课程设置是有规律的,但要真正掌握规律,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我们从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寻找规律,发现的规律性现象有:
  (1)潮汐现象。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不仅呈现多样性分布而且存在明显的潮汐现象,随着某些需求的退潮,为此而创新的课程也会出现班级数减少直至消失的现象。我校办学早、中期的许多创新课程红火一段时期以后至今已踪影全无,一些当时的创新课程都已停开,其中服装(设计、裁剪、制作)课程的兴衰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有的创新课程则是间歇性开设,比如文物鉴赏、收藏文化课程等。创新课程的潮起潮落是正常现象,但作为一所长期办学的老年大学,要想受到老年人群的长期欢迎,则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稳定的优质。
  (2)追新现象。在中国这个正在加快现代化的并且是开放的国家,“摩登”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老年人所追求的。课程设置的创新和追求“摩登”应当一致。国学复兴,是当代中国意义重大的文化思潮,引起老年人的兴趣,我们就加以跟进;玉石鉴赏是社会上很时髦的事,我们应时而进,开设这一课程;瑜伽,既练身体又练形体,开这门课为年轻老年人所欢迎。
  (3)攀援现象。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上,老年人都想向着更深的知识、更高的技能的方向去提高;在各门课程的关系上,老年人也有从康乐型课程向能力型课程攀登的趋向。现在新退休的一代老年人,进校之初,都愿学习健身娱乐类课程,他们要借此摆脱辛劳,放松身心。但是,随着学习的进步,他们又逐步要求学习知识类、技能类、创作类的课程,将自我发现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才能。   (48)链式现象。实际的过程是:在一个学科中,首先开设的只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成功,受到特定群体的老年人的欢迎,他们就会要求该学科其它课程的开设,形成“链式效应”。这种效应,在我们后面要说到的“引导性课程设置”中,有更显著的表现。
  3.随着课程结构的完善,实施课程创新的整体设计
  六年前,我校在设计“学分制”时,借机对全校课程进行了梳理,把握了课程体系结构。梳理中理清了一些课程的专业联系,区分出专业层次,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在以后新学年的课程创新中就有意识地加以弥补,如创新开设了摄影创作、简谱乐理、书画款识款书、中共党史等课程。随着课程结构的逐步完善,两年前学校又及时提出课程创新要着眼于整体设计,一方面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面向老年人的需求,从老年教育讲兴趣、讲素质、讲培养现代老人、培养现代老人的素质和素养的高度去开发创新课程;另一方面要努力构建课程专业和课程模块,向相对完整、系统的专业教育方向发展。在整体设计的要求下全校各系的课程创新进入到新的阶段,专业课程模块逐渐明晰。比如:书法专业的整体设计,有楷书、行草、篆隶、篆刻四个模块,共有17门课程和硬笔书法、书画题款、书道赏析3门特色课程。国画专业的整体设计,有四个层次两大技法模块: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提高、创作、研修;写意技法模块包含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工笔技法模块包含花鸟画、人物画。
  我校课程创新的运作机制
  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关键环节是“课程设计(亦称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指设置具体的学科。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课程类型是课程设置的条件,而课程实施是对课程设置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设置及其实施效应的评价。就老年大学而言,课程创新,关键就是课程设置的创新。每设置一门创新学科,就会出现课程后续环节的系列创新,发生“链式反应”、“溢出效应”,从而形成该门课程的整体创新。所以,课程设置创新是课程创新的龙头。
  在课程设置创新上需要重视各门学科新课程的开发。我校注意从老年学员的呼声中寻找新课程,从各个学科任课教师的推荐中发掘新课程,在学习兄弟老年大学课程创新的先进经验中采用新课程。我们已经体会到:新课程就是生源,新课程就是活力,新课程就是质量的提升。
  1.课程创新的三种方式
  我校的课程创新,有三种方式:
  (1)课程内涵更新。通过教学大纲修改、教学内容调整与适用教材改编、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来实现。像网络漫游、国际旅游文化、老年保健、英语口语等课程内容经过更新后都已面目全非;手工工艺课程不断开拓手工艺技能教学的新品种,如丝网工艺、毛线编织抱枕、沙发靠枕、披肩等;运动康复课程不仅调整内容,还增加技能训练和教学互动;影视赏析课程采用了观看、讲评、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楷书课程开展了颜体欧体提前介入对比教学试点;草书课程将“使转、翻折”的基本功训练改为教学重点……。正如我校文史系所体会的,通过这种更新,做到老课程保值、新课程保鲜,调动了学员学习积极性。
  (2)新课程设置即外延拓展的方式。如2010―2011学年,全校共新开课程25门,其中自然疗法、国学易经、中外哲学短篇赏析、英语强化、瑜伽、简谱乐理、女子风情拉丁舞、踢踏舞、动画制作、色彩基础等,都是外延拓展的课程,受到了老年学员的普遍欢迎。
  (3)课程整体设计创新的方式。近年来,全校课程创新着眼于整体设计,在努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培养现代老人的素质与素养和构建专业系列、专业课程模块上有了明显进展。
  2.课程创新的三个维度
  我校的课程创新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以2011―2012学年为例,全校新开的26门课程有三个维度:
  (1)横向拓展。如文史系开设英语经典名曲学与唱课程,舞蹈系开设阿拉伯舞课程,美术系开设水彩画课程等。
  (2)纵向深化。如诗词课程从较浅的诗词赏析到诗词创作,再到诗词研究;绘画书法课程由技法学习深化到美学、书道的学习等。
  (3)现代化更新。如开设卡片机摄影等课程。这些课程,跟上老年人对新科技成就的追赶步伐,对“摩登”生活方式的喜爱,以及他们做现代老人的期望。
  3.课程创新的三种整体化形式
  近几年来,我校重视课程系列、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的多层次建构。对校本课程进行结构分析,把现有课程梳理成行、构建成块、编排成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需要开设的新课程,实现专业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实现课程规范化。
  (1)系列化。卫生保健系、文史语言系、生活艺术系、舞蹈系的许多课程是横向并列的,通过梳理实现专业系列化。以文史语言系的课程整体设计为例,从《易经》延伸到《六祖坛经》,还将陆续开设《国学治要》、《群书治要》……形成国学专业系列;从文学欣赏到文学名著选读,再到文学创作……,形成文学专业系列;从古代史到明清史,再到中华民国史、中共党史……,形成史学系列;从中外哲学史,到中外哲学短篇赏析,再到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形成哲学系列;此外,还有“英语口语”专业系列。
  (2)层次化。书法系、美术系、电脑系、声乐系、器乐系的许多课程有着前后衔接的纵向联系,通过梳理实现专业层次化。全校课程总体上分有基础、提高、研修三大层次,具体到各个专业则各有不同。如国画专业分有基础、提高、创作、研修四个层次;摄影课程分有卡片机使用、摄影入门、摄影提高、具有专业水准的室内摄影四个层次。层次梳理使得专业脉络清楚,课程目标明确,提高了课程创新的质量。
  (3)模块化。梳理全校专业课程时发现许多课程不仅有广度上的横向并列,更有厚度上的纵向衔接,形成一种立体的课程模块。国画专业、书法专业如前所述形成了模块,摄影课程也是如此。摄影课程模块不仅有上述的四个层次,在具有专业水准的层次上还有横向并列的风光摄影、静物摄影、人物摄影、夜景拍摄、新闻摄影、建筑摄影、摄影构图与用光、摄影作品赏析、摄影作品创作……等系列课程。在整体设计中,我们认为摄影课程模块应当涵盖摄影技法、摄影艺术、摄影作品后期处理以及它们派生出来的其它内容。对摄影课程模块进行梳理分析使我们把握了摄影课程创新的方向和课程目标的确定。   电脑系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是系统性的,模块分成四个层次:初级――人机对话,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二级――网络与生活,掌握网络漫游的技术;三级――多媒体享受,掌握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视频编辑等技术;四级――DIY,自己动手组装电脑、安装操作系统、拍摄微电影。通过专业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的梳理,我校的课程创新从感性自觉阶段开始进入到理性自为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来努力满足老年学员多学习、学深、学好的要求。
  课程创新问题的理论分析
  在老年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中,课程创新居于核心地位。课程创新必然会推动老年教育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将其最新成果引进教学。课程创新不仅是老年教育适应和满足老年人不断更新的学习需求的根本途径,而且吸引着广大老年学员的学习兴趣,不断发掘出广大老年学员的潜力和才能,使他们体尝到生活的新境界和生命的新意义;不断引导着广大老年学员学习诉求的结构性变化,使老年学员的学习诉求从盲目性转变为自觉性、更具时代性。课程创新成为了吸引广大老年朋友接受老年教育的“引力场”。老年大学只有着力于课程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文化投资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进而实现老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课程创新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创新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在课程创新中要注意四个结合,这也是课程创新应当遵循的四个原则:
  1.满足老年人个体需要和引导他们适应社会需要相结合
  老年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个“人”,首先是每一个老年人个体。其次,也是每个个人的集合体――人民。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老年人的个体心理需求,让他们在老年大学的“教育超市”中选择自己的所需。同时,老年教育也是人民的事业。党和国家,要求老年人关注国家大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这就要进行时事政治的教育;要求老年人自愿地融入社会,用适当的、力所能及的方式,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这就要在办好第一课堂的同时,办好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就价值观而言,这里有两个本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二者是能够结合的,因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是老年人的个人自觉选择,他们在融入社会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的身心。
  2.教育超市式的广泛拓展和进取阶梯式的多层次满足相结合
  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首先要注意广度。原因在老年人个性的多样性和选择的自由性。失去广度,就意味着把一部分老年人关在老年大学的校门之外。例如,我校一段时间没开戏曲课,原因是协作单位对开办条件要求较高。后来发现,学习戏曲的是一个很大的老年群体。我们不能因为谈不笼条件而把这群老年人关在老年大学的大门以外。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要在注意广度的基础上重视深度的开掘。因为学得深入些也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追求。学习深度同老年人原有的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在大学专科以上的老年学员往往要求学得较深。另外,学习能力强的老年学员,即使原有文化程度不高也想学得深入些。为了满足老年学员钻研学术、掌握学理、进行创作、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金陵老年大学创办了三大校级社团――有400多名创作研究员的书画研究院、有140多名创作研究员(其中有包括知名作家在内的20名各级作家协会的会员)的文史研究院、有60多名老年演员加盟的艺术团,他们均实行“学习、研究、创作”三结合的活动原则。三大社团的高质量活动,不仅满足了一部分老年学员的进取要求,也带动了各个专业的教学。学广学深,二者应相互结合、不可偏废。在某种意义上,这两方面的关系也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我们的老年大学也要搞“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3.对老年人感受性需要的积极适应和对老年人本质性需要的主动引导相结合
  这个问题是欧美学者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老年人的学习需要分成两种:一种称“教育需要”,另一种称“教育需求”。中国学者岳瑛对此作了分析:“教育需要是老年人所表现的一种追求或偏好,通常由实际调查可以得知。”“教育需求则是由专家学者根据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所界定的。”(岳瑛:《教育学视域中的老年教育》,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15页)中国老年教育界按照实际情况,将这两个概念改提为“感受性需要”(相当于外国人讲的“教育需要”)、“本质性需要”(相当于外国人讲的“教育需求”)。(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课题组编著:《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阳光出版社,2012年,第147―149页)老年学员,大多数是按感受性需要来上学的;但是,老年大学要重视对本质性需要的研究。按照满足感受性需要来设置课程,这叫适应性设置;按照满足本质性需要来设置课程,这叫引导性设置。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设计好适应性课程,又要宣传好引导性课程,把为老年人服务和帮助老年人进取结合起来。我校开设的、六祖坛经、人生哲学、书道、微电影制作、经济政治热点讲座等课程都是典型的引导性设置的课程。
  4.课程创新和巩固完善相结合
  受到学员欢迎的创新课程会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学校的传统课程。经过近30年的创新发展和积累,我校已经形成了以传统课程为骨干的课程体系。我们在与时俱进地开设创新课程的同时还注重对已开新课程积极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使之成为新的传统课程;在对传统课程不断充实完善时,还注意与注入创新活力结合起来,使传统课程具有创新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创新课程的特质。
  金陵老年大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创新,其本质在于使我校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着重关注课程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理念落实到课程的微观层面,使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超越、寻求发展。我们要通过改革和创新课程,推动我校的老年教育现代化进程。
  (责任编辑:江南)

专业课程数量的确定原则(六)
高职本科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制定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已形成共识。《现代汉语词典》对“类型”的解释,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而层次则更多地理解为具有相属关系的事物间的次序。基于此,教育类型指基于相同教育特征的教育种类,教育层次则指基于递进教育结构的教育范畴。在教育层面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是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因此,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平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应只有专科层次,也应有本科层次的教育,并且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形成研究生层次的教育。
  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也应包括专科、本科等多个层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中,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研究课程”,其中,第五层高等教育又分为5A和5B两类,5A强调理论基础和为从事研究和高技能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的高等教育,相当于传统本科课程,而5B则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因此,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者在各自结构上,都应该含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教育,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系统的理论习得,后者强调实践技术、技能培养。从国际上看,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美、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从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向本科层次延伸。如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FH和法国的大学校都已成为培养本科层次高职人才的重要机构,在日本则成立了技术科学大学培养本科高职人才。当前,我国发展本科高职顺应了国际高职教育层次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促进我国高职的繁荣发展和推动国际高职教育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向依靠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这种趋势使生产第一线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发生变化。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也随之扩大。产业升级迫切要求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产业的需要,而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人才深受社会欢迎。积极发展本科高职、优化高职的层次结构是当前高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实现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式,涉及环境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由“物”的可持续发展延伸至“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体系中最大的价值目标。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指高职学生毕业后,在职业生涯中能持续不断学习、成长,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在适应社会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当前,高职教育最高只能读到专科层次,缺少进一步深造的通道,高职学生毕业后凭专科文凭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一方面难以找到工作或变换工作,另一方面无法满足高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由于高职教育无法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是“断头教育”的认识,造成高职教育面临生源困境的现实挑战,制约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引入一种新的竞争机制,举办本科高职教育,对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积极意义。
  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与评价原则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和各专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它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当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由于受行业引导、区域经济干预、教育扩张等因素影响,近30年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调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科专业性向社会职业性转换;从技术应用到高技能转换,进一步具体化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不是一般的技术人才。纵观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阐述,从总体上看以下几点基本一致,即人才类型是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层次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工作场合是基层部门、生产管理一线;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具体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高级技术,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并在该岗位上具有明显的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四年制高职本科培养的人才是介于技能型和工程型之间的技术型人才,如图1所示:
  三类人才各占有一块面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主要是掌握操作技能,工程型人才主要是具备理论知识,而技术型人才则要求两者兼备,但具体要求可以相对低一些。因此,四年制高职本科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两种特征,成为跨操作型、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四年制高职本科毕业生一方面具备相应的高等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同时,能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协调,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丁金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观的探究》,《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期,第68页)
  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以下评价原则:全面性原则。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不仅要德、智、体发展,而且必须比高职专科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宽的知识面、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具备更强的群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能力。所以,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全面性。   发展性原则。在定位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确立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理念,把培养目标从一次性的就业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从而架起一座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这样,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人力资源,克服人才结构的单一性;而且还可以为接受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开辟接受更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区域性原则。高职院校往往由地方政府主办,其办学定位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才能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其办学。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与某特定区域的市场、职业、产业、行业等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关系。这是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特色。
  职业性原则。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 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同样应突出“职业性”。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毕业后能够胜任较高技术要求的岗位。基于此,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要以职业需要的综合职业素养为依据实施人才培养,以分析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并从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对人才培养进行评价。
  高教性原则。“高教性”应成为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标准。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的专业理论基础应该比高职专科教育更厚实,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要求进行办学定位,使学生掌握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
  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取向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没有一定的课程作为支撑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很难实现。高职院校的课程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特性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课程论领域,强调课程需要考虑学科、学生、社会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对学生、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建议进行系统研究,并建议用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和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作为两个筛子,对课程目标进行过滤。因此,基于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我们认为,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取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需求。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只有适应社会需求,尤其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才能体现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考虑四个主要因素:一是课程目标立足于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要求;二是课程实施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满足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三是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发展;四是课程设置要体现创新教育思想,体现技术技能发展的前瞻性。
  二是知识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科学技术知识中精选出来的,课程内容体现科技发展的水平,反映科技发展的前沿。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的课程知识要根据岗位定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按照工作过程系统设计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在课程的综合化过程中树立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观。首先,每门课程知识要与整个课程知识相一致,知识与知识之间应体现清晰的逻辑主线,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其次,要明确每门课程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解决什么问题、讲授哪些知识点;第三,对课程知识进行整合,根据工作过程或项目教学的要求,把相关知识、技能整合到一门课程中,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另外,还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消除学科之间彼此孤立或者对立局面,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最大限度的累积效应。
  三是个性发展。课程的一个基本的职能是促进学生身心与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核心作用。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个性发展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体现人性的丰富内涵。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要素,必然要追求教育个性化的思想,应具备三个重要功能:一是发展人的适应性。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必须与区域的人才市场相对接,四年制高职学生必须使自身能力与区域支柱产业技术要求相对接,在区域产业变动升级中,逐步提升自我适应能力,成为区域支柱产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人才。二是发展人的多样性。多样性来自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就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多样性。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质量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要求所有学生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成才是不切实际的。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课程必须满足学生兴趣、能力、需要的实际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专长和特色。三是发展人的全面性。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技术与职业的综合能力,而且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高职教育质量的基础。
  在以上三个因素中,社会需求反映了课程的社会功能,是社会结构对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知识体系反映了课程的教学功能,是知识结构对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个性发展反映了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心理结构对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设置的影响。这三者对课程结构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综合考虑这三者的影响,使三大要素的作用相辅相成,最终使课程设置达到最优化。
  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类型
  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征来看,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本科课程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以下特征:首先,课程取向上,突出实用性和地方性。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明确提出为地方和社区服务。如:机械和汽车制造作为德国的传统工业和优势工业,德国大多数HF都设置了机械制造专业。其次,课程类别上,实践课程不断得到加强,课程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美国社区学院设置了多学科课程、融合课程;日本技术科学大学推出了结合实际需要的综合性的课程;等等。第三,课程特色上,类型多样,满足不同需求,体现终身教育。课程根据职业需要分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务实性,专业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具职业针对性。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本科课程设置经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实情,我们认为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要涵盖专业基础课程,更要包括专业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整体上呈现为“Y”型。“Y”型课程体系结构强调在深厚专业基础上,侧重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分支建设。这种课程体系结构的思路是出于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并非仅为一个专业服务,而是多种专业方向的共同基础的考虑,最终服务学生多方向发展,服务不同岗位群对学生技能的需求。
  一是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设置不是针对某个单一岗位,而是针对相关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服务于专业和拓展学生素质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基础课程系统。基础课程可由四大类构成:基础文化课程、基础通用课程、岗位能力基础课程、岗位群专业基础课程。每类课程又由一组科目组成,每一科目又分一些模块,供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二是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以“必知、必会”为标准,强调职业针对性,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应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确定一定门数的专业核心课程,形成核心课程系统。其中,选修课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并了解高新技术,充分反应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保持其先进性。必修课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合课程内容或教学模块,突出课程内容相互关联与交叉。
  三是拓展课程。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在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潜能,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一般包括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种类型。在具体实践中,可根据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一定数量的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形成拓展课程系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目前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尚属理论探讨阶段,其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就当前课程设置来看,选择哪些课程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来看,四年制高职本科毕业生应当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都是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设置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的问题。
  另外,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需要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因此,构建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评价机制,是实现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科学性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宝臣,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祝成林,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5665/

推荐访问:资本确定原则 确定管辖的原则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