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区域优势拓展经济结构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26 10:50:4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坚持区域优势拓展经济结构(一)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陈政高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9日 07 版)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的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三五”时期优化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必然要求。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以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发挥区域发展潜能、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空间结构、推进转型发展、增强承载能力为重点,实现区域空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绿色化开发利用。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重要意义

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全面开发开放格局,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生态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差距客观存在。国家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四大板块。近年来,中央又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三大战略与四大板块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体系,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5%,正处于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中

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妥善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推动农村人口同步实现小康。这对我国区域空间承载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功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能与活力。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区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当前,我国区域空间利用还存在开发模式粗放、生态保护不力、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优化区域发展空间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提高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优化开发利用结构,增加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提高生产空间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空间开发模式转型。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主要任务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内涵丰富、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要做到先摆棋盘后落子,形成纵贯东西、连通南北、覆盖全国、辐射世界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使城市群成为集聚人口和产业的主要平台。要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在点上形成一批中心城市和重点经济区,在线上优化支撑城镇布局的设施网络,在面上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均衡化、网络化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议》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区域发展空间的总体布局。一是坚持国际视野,积极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

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二是继续有序推进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区域发展。东部地区加强陆海统筹协调发展,使沿海开发开放向纵深推进。中部地区发挥好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西部地区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极,提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城和小城镇的区域服务能力。东北地区巩固振兴老工业基地成果,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尽早实现全面振兴。

培育发展重点城市群,打造人口和产业承载新空间。城市群是我国人口、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是城镇化区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阶段和主体形态。《建议》提出“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重点。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重点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功能,使这些城市群继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形成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引擎和战略支撑。加快培育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使之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城市群内部分工合作,形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彰显的新型城市群。

打造一批中心城市和重点经济区,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节点。《建议》提出,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职能;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培育和激发城市发展新动力,更好发挥中心城市的优势。一是提升既有中心城市的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既要培育北京、上海等直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文化交流的世界级城市,不断提

高其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又要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区域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各类专业化城市。二是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新的中心城市。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选择一批边境口岸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地区的节点城市,培育形成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节点。三是依托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加强城镇之间的要素流动和功能联系,促进产业协作、功能互补,形成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区。

推进城市绿色发展,营造宜居宜业新空间。城市是区域人口、产业高度聚集的空间。《建议》提出“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指出了今后五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向和重点。一是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环境容量。增加生活、生态空间,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利用自然山体、湖泊水系等形成区域绿道网络。降低生产空间比例,清理低效的产业园区和仓储用地。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设施、绿色建筑,推进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二是推动城市立体化、智慧化发展。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的天际线、景观视廊,接续城市肌理和文脉。统筹城市地上与地下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开发利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三是加强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推进城际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拓展农村发展空间。农村地区发展空间的拓展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重要内容。《建议》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明确了拓展农村发展空间的路径。第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一体化。进一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政策措施。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增强农村地区发展能力。第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防治农村污染。拓展农村特色产业空间,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等经济新动力,提高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保护农村特色风貌,传承乡土文化形式和内涵,保持村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美丽乡村。

提高区域空间治理能力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增强管制措施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区域空间治理能力。

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体制。空间规划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指南,是区域空间开发利用各项活动的基本依据。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体制,构建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以优化空间结构、强化空间治理为主要内容,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种类别、各有侧重的空间规划,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等问题。做好省级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整合各部门力量,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逐步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加强对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的指导,制定完善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指引和技术规范,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创新市县

坚持区域优势拓展经济结构(二)
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A卷)含答案(精品)

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

政治试题(A卷)

12.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

A、20% 40元 B、25% 40元

C、25% 37.5元 D、20% 37.5元

1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生理学,在经济学上则常用来解释人们的消费行为。通俗地讲: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下图中的Q表示消费某商品的数量,U表示消费该商品的总效用,能合理表达该规律的是( )

14.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形成强烈互补。

假设a国和b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两个国家,不考虑其他因素,两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

① a国出口葡萄酒比出口毛呢优势大 ② a国出口毛呢比出口葡萄酒优势大 ③ b国出口毛呢比出口葡萄酒优势大 ④ b国出口葡萄酒比出口毛呢优势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由于“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未来一旦形成虹吸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参与其中,进一步释放其辐射效应。由此可见,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 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实现主导世界市场的目的

④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6.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以亚洲区域为主的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按照职能范围划分,亚投行属于

A.政府间国际组织 B.区域性国际组织

C.一般性国际组织 D.专门性国际组织

17.围绕是否加入亚投行,美国与其盟友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忠诚与背叛”的好戏,除了日本以外,今年3月,欧洲主要国家、韩国和澳大利亚先后申请加入亚投行,这让美国和日本陷入了孤立。这表明

①国际关系领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深入发展

③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加入亚投行符合这一时代趋势 ④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符合各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基层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

多年的民主实践经验来看,在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建设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的有

①居民直接投票选举居委会成员,是居民自治的基础

②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③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④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提请居委会讨论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千百年来,传统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目前,为了避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家书悄然消亡,一些有识之士倡议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这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品格与素养

2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优化整体目标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观念一更新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1. 下列说法与漫画《一对小花狗》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欲先弱之,必先强之 B.弱者恒弱,强者恒强

C.以弱胜强,以强凌弱 D.弱者自弱,强者自强

2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马铃薯只要不油炸,完全是一种健康食品:淀粉含量低,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钾、镁等微量元素,不但是一种碱性食品,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且进食后很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减肥瘦身的功效。这一结论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3.“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它的根本内容是指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这启示我们

A.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B.在事物的共性中把握个性

C.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分析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

38.(26分)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材料一

注:①2014年我国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②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实际增长6.9%。

(1)根据材料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6分)

【坚持区域优势拓展经济结构】

材料二

针对新常态,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放活市场,放宽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2)分析材料二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要求蕴含的《经济生活》依据。(8分)

材料三

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

的价值追求。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12

分)

39.(26分)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 中

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10分)

(3)请你从认识论角度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提两点方法论建议。(4分)

政治答案

A卷

38.(1)(6分)

①我国经济增速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但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处于预期目标的合理

区间。(2分)

②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2分)

③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分)

(2)(8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0028/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分享经济的优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