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7 11:08:5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性人才,而我国研究型大学是创新知识、培养人才和传播文明的学术重镇。本文对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综合素质提高环节,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等环节中的症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创新性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才,归根到底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创新型社会的建设。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各类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没有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因此,通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有模式进行分析,抓住关节症结进行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一) 创新性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要义

创新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包含三层意思: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而对创新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探索的是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他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即创新是一种对旧事物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变革。本文认为,创新包含革新和创造两层意思,即对旧事物的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的革新和新事物的创造过程。 创新性人才,一般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学者程春生(2009)认为,创新性人才是指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而胡锦涛主席在中科院第13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指

出,创新型人才在能力和品德方面都得突出,还必须有国际化的视野。本文认为创新性人才,不仅要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层面有所突破,具有很强的再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要有坚韧的毅力,高尚的情操与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1998 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认为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本文认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大学根据其所属的类型和层次而有所区别的人才培养体系或机制。由于资源等方面的缘故,理工科院校与文科类院校,清华北大和一般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模式上既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二) 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进展

对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聂建峰,杨金观,林光彬(2010)认为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而程春生(2009)认为,要通过实践层面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如完善创新激励体制与环境,提供创业平台等创新环境。刘伟伟(2010)通过对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中国知名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后,指出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和学校的定位不清是三所大学的培养模式的共同问题。游唯

(2010)认为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是关键因素。展涛(2012)通过研究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高校要更多地通过制度设计来完善当前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高投入,人才能力低产出的弊端,才能进一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有研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思路,但是对具体的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不足,因此本文将进一步进行分析,并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知识积累层面,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开阔视野,同时注重德、智、体等全面的发展,打造综合素质人才。

(一) 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的课程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国内各研究型大学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面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学生在必修课上对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加上选修课灵活的内容扩充,为成为创新性人才打下全面的知识基础。其次,放宽了跨专业和“二学位”和辅修制度的门槛,使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具有更多的自主权。比如在云南大学,学生可以在大一下学期提出申请,通过对应学院组织的笔试与面试后,方可直接转入新专业的课程学习。“二学位”和辅修制度的实行,使学生在两个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具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和素质。第三,跨学科课程的相互作用,为学生提供创新所需的多样化思维模式及经验。比如在文科专业中设置高等数学、基础科学实验等公共必修课程,增强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在理工科专业中设置历史、艺术等课程,拓宽理科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文化素养和艺术想象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将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不一般的效果。

(二) 创新性人才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准则

全面的课程设置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我国研究型大学还通过个性化方案,对创新性人才进行各种具有特色的培养。首先,从纵向来说,针对学生水平的差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而且,不同培养方案之间实行人员流动政策,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增加,如中科大少年班,北大的元培实验班等等。第二,从横向上看,通过开设全校性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从而使创新能力在不同的学科交叉点上得到更好地激发。第三,从横纵相结合的角度看,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程度,设立双学科基地班,使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比如云南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的数理基地班,学生在大一和大二要学习数学和物理两个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向物理学、数学及其它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学科分流发展,这样就为学生以后工作和读研深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三) 实习、课外实践等实际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内研究型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实习也是学生顺利毕业的基本要求之一。不过,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实习单位,学校对此一般不作统一规定。在实习期间,学生将把书本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对研究生而言,利用相关课题或项目的资助,到社会或者企业调研就更加便利。而在课外实践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和专业知识相关的项目或任务,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历年来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项目,即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学生通过设计创业方案,展开社会调研等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通过课程体系设置、个性发展方案及社会实践等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机制设计与具体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内研究型大学“象牙塔”式的教学模式,是制度改革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 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我国传统的大学课程是“以苏为师”的产物,它与专才教育相联系,形成了结构严密的体系。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各学科知识体系不断融合,以及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问题日益复杂化,仅有专才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虽然我国研究型大学已经开始对课程设置有所调整,比如文、理科选修课的跨选等,但是这些课程仍是按其原来的科目原则设置,与其他学科门类的融合性不强。本文认为,可以适当考虑开展数理金融,法律英语,动漫程序编写等具有学科间兼容性更强的课程。而且,有些课程设置滞后,并未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而有所更新,比如当下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已渐渐成熟,而有些学校还停留在二维动画的教学上。还有诸如教师的数据资料陈旧,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等等,都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甚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综合素质提高环节形式重于内容

在综合素质提高环节,国内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比如辅修或者“二学位”的学生,很多仅仅是为了在毕业求职时能有更多的敲门砖,而花重金去选修自己不敢兴趣的专业,比如近年来理工科专业学生辅修

经济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这些专业或学科的老师也因此对这些辅修学生的要求有所放松,有时还会出现找人替考等严重违纪现象。而跨学科的选修课,很多学生也只是为了凑足学分而盲目地选择所需门类的课程。因此,需要加强学校和相关学院对这些课程的管理,比如可以通过研讨班的形式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控制双学位学生的数量,真正提高这些学生在第二领域的水平与能力,而不是将招收辅修或“二学位”学员作为有关领导或老师变相的的“创收工具”。

(三)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薄弱

国内有些研究型大学,对实习的地点、内容等核实并不严谨。因此,有些大学生仅仅只是实习了半个月或者一周,甚至通过社会关系在实习证明上盖章,就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从而顺利毕业。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依然很弱,导致其毕业后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此外,,由于长期习惯了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导师安排科研任务的学习模式,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不够,能力也不强,所以一旦走上社会,或者出国深造,就会很难适应新的生活。因此,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实习内容等细节的核实,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关键。此外,老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从一开始老师给出问题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不多

我国研究型大学对国际教学资源的利用还比较少,具体表现为学生或老师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不多。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到到国外知名大学访学,以及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学校开设讲座等现象有所增加,但是学生层面的互访项目还是进展缓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只有放宽学生的视野,才能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和政府层面有必要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以远程教育的方式让国内学生参与国外专家学者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专业素养,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去学

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
085229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7-15

工程硕士( 环境工程 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名称:工程硕士 专业类别代码: 0852 专业领域名称: 环境工程 专业领域代码: 085229

一、 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硕士学位主要目标是培养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式的高层次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

1.1、思想品德方面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人文修养,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1.2、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方面

掌握坚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先进的工程应用方法和实用的技术手段,对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工程技术前沿领域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对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有较深认识和了解,了解国际上节能减排的发展前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科技文献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仪器设备操作能力,能应用计算机及其它先进的仪器设备研究、设计和解决环境工程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3、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方面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力,具有从事环境工程领域技术研究开发、专业教学和独立承担相关工程设计应用的基本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能适应现代化建设中对本专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具有从事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能耗测算的基本工作能力,适应我国节能减排队人才的需求。

二、 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 年,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4 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为4 年)。硕士研究生提前完

成培养计划并符合相关的毕业条件,经过本人申请、导师和学院同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申请学位。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延期1年毕业。

三、 培养方式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在校学习方式。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进行多学科、宽口径培养。

2、实行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包括学位论文的撰写和学位申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论文或项目报告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与政府、企业、事业或实体等单位合作,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

【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四、 研究方向

1. 生物质能源利用研究:进行生物质能源热化学转化研究。包括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快速热解和热解油催化加氢制运输燃料油研究,及其中试和产业化研究。实验室拥有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焦油催化脱除技术、气化制氢技术、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和生物油催化加氢制高品质运输生物燃料油技术。

2. 节能减排研究:开展省、市、企业节能目标框算与分解研究,政府节能目标预测预警体系建设研究,经济结构及工业结构调整研究,高耗能行业和区域能源消耗、节能潜力和碳排放研究,以及节能减排政策框架研究。开展高耗能企业节能潜力咨询分析,帮助企业进行能耗诊断并制定节能方案。

【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 环境污染研究与治理:主要开展大气污染(PM2.5和灰霾)及控制研究、生活污水生态修复技术和典型污染物的环境分析、监测与环境化学研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理论讲授和实验研究相融合,突出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和实践研究。

1、课程体系模块化。分别设置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行业前沿知识模块、

综合素养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学位论文。基础知识模块体现为该专业领域研究生必备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模块体现为该专业领域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行业前沿知识模块体现为该专业领域的行业知识前沿、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综合素养模块体现为该专业领域研究生人文、经管,以及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实践模块体现为通过专业实践训练,提高对行业企业的感悟和认知,基本熟悉所在专业领域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或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

2、课程实行学分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应修满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不低于46学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由导师根据专业要求确定学位课程,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18学分,原则上在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知识模块选择确定。实践环节≥6学分,开题报告3学分,预答辩3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75分获得相应学分,其它课程成绩不低于60分获得学分。

郑州大学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工程硕士)

备注:1.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补修课、实践环节、学术活动、培

养过程。

2.每个课程模块可根据课程数量灵活设置,自行增加或减少行数; 3.每个课程模块的课程总学分要符合备注要求; 4.补修模块如没有,上报时请自行删掉。 5.专业英语的代码各院系自行设定。

六、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3 年制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训练不能少于1 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要求,与导师一起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列出专业实践的具体内容。专业实践结束后需提交“郑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登记表”,完成1 篇不少于5000 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并在本专业领域内进行交流。

培养单位组织专业实践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专业实践成绩,经所在学院审核通过后,填写《郑州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结果汇总表》,报专业学位办公室审核,给予相应的专业实践学分6 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最重要的环节,是综合衡量硕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须按照《郑州大学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工作细则》执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2年,论文要求字数一般为1.5到3万字。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环境工程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第四学期开学后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作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方能进行课题研究。

3.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实践导向,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行业或职业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 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的课题,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学位论文依据专业特点,可采用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应用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企业/行业部门诊断报告等形式,探索多样化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先进性,应反映出作者对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出作者综合运用有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5.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用汉语撰写,要求参照《郑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一般由封面、中文内封、英文内封、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等部分组成。

6. 学位论文的开题和答辩环节实行“三三制”,即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行业部门的专家参加。阐述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资料情况、技术手段或试验条件、工作进度、预期成果等,供专家组和导师评议审核。导师和专家组应对学位论文选题严格把关,加强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和监督。注重培养研究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学位论文内容应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7.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的要求和程序按照《郑州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

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4273/

推荐访问:环境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应用型人才培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