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31 09:08: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一)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与“互联网思维”

龙源期刊网 .cn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与“互联网思维” 作者:姚庚君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04期

摘 要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传播学,媒介学等和信息传播相关的学科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把麦氏的理论与当今社会现实的结合并加以修正和扩展变成了后来的研究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将使用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的理论视角来审视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互联网思维”,试图从麦克卢汉和相关经典著作里面找到依据,以另一种视角解读“互联网思维”。

关键词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反机械主义;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09-04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

麦克卢汉是20世纪极负盛名同时也极负争议的媒介学家,传播学家和思想家,他基于当时的技术基础所提出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以及“冷热媒介”理论。随着他的著作《理解媒介》的出版,他的理论进而在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在其中,有对其思想大为赞扬者,同时也不乏有人发出严厉的批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讨论麦克卢汉的理论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下的可适性便显得非常重要,而在他的三大理论支柱中,笔者经过思索,认为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实际上对于人们理解当下的“互联网思维”尤为重要。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麦克卢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原“冷热媒介”理论。

1 麦克卢汉的“反机械主义”思想

麦克卢汉所讲的“机械主义”在本质上直接指向西方长久以来的以分类,逻辑和分析等方法建立起来的科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源头可以直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这种思维方式的特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对事物进行严格和标准的分类,把世界分割成若干专业的门类。

2)通过严格的线性因果逻辑分析事物的形成,关系以及演变。

3)通过大量的实证调研和精密的计算来得出最佳结论。【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

4)通过集中的,机械的,结构性的调整来追求更大的规模和效益。【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

5)排斥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硬性的理性,逻辑和标准化,对于多样性和人的个性进行压抑。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二)
解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解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时间:2012-02-18 11:10:00 作者:; 来源:【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

● 马文博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下简称《理解媒介》),对我们思想的启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写于1964年,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经典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第二板块是应用篇,在第二板块中麦克卢汉不惜笔墨仔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综观全书,麦克卢汉集中阐述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媒介即是信息,二是热媒介和冷媒介,并具体从各种媒介入手,介绍媒介为何能成为人的延伸。

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背景是美苏争霸,这两个世界大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激烈对峙。在传播学界,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一大批学者致力于做态度层面的说服与改变等研究,而来自欧洲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学者专家们则在矢志不渝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批判大众传播事业。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这本著作诞生了。

在学术渊源上,麦克卢汉深受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思想的感染。所以,麦克卢汉曾谦逊地承认:“伊尼斯第一个在理论上处理了与技术形态本身有关的变化过程。和他的工作相比较, 我的工作只不过是在他的著作中的位于页面下方的注释。”①在伊尼斯的思想基础上,麦克卢汉有了新的见解,他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即独特地把大众媒介发展的历史看做是整个文明史的发源点,在现在看来虽有些偏颇,但是其精神意义依旧存在,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造成了人的感受、思考、信仰、行动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变化, 最终造就了社会现存的形态及文明的发展。如果说伊尼斯更多地倾注于研究传播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那么麦克卢汉则更强调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麦克卢汉命名这本书的副标题为“论人的延伸”有他的道理,在他看来,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大众传播媒介都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例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视觉能力的延伸,收音机和广播是人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电子媒介的诞生与应用对社会的冲击力与影响力前所未有——“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却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麦克卢汉是一个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学者——他不会使用电器,不会使用打字机,从不开车,甚至极少看电视。《理解媒介》问世不久,他因脑瘤接受开颅术;1976年,他又患上轻度中风,这对他的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1979年,再次中风,致使他的语言能力彻底丧失,1980年底这位天才学者陨落。尽管其本人名声一生沉浮不定,但麦克卢汉早已成许多学科中绕不过去的人物之一。

在《理解媒介》第一版的序言中,麦克卢汉写道:“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

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颗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②虽然时隔多年,但麦克卢汉科学的预言仍叫我们惊叹。

在《理解媒介》这本书里,作者鞭辟入里地阐述了自己的几个观点,是麦克卢汉的“思想精髓”: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

第一,地球已演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对这一观点,作者是这么认为的: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成为最有力的驱动力,跨国公司则是催化剂,跨国贸易的往来是促成“地球村”实现的纽带。

第二,媒介即信息。一般人认为媒介是静态的、消极的、空洞的,只不过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罢了。但麦克卢汉则反驳道:大众媒介对信息、内容和知识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媒介不仅不是消极、静态的,反而有着积极、能动的成分,它们对信息有重大影响,决定着信息的简明度及组成方式。

第三,媒介即人的延伸。

第四,热媒介和冷媒介。在书中,麦克卢汉并没有对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含义进行界定,但是从他的表述可以推断,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时不必进行“热身运动”。电视、漫画是冷媒介。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因为他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③“冷媒介”是相对于“热媒介”而言的,学界目前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解释是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受众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的这类媒介,比如手稿、漫画、电影、电话、电视、口语等属于冷媒介,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可能性。另一种解释则是提供相对较少信息,需要信息接受者耗费较多热情,才能达致理解的媒介。比如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就是“冷媒介”,因为读者在面对冷冰冰的文字,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构成新的意义,“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④

麦克卢汉的上述四点“思想精髓”中,我对第一条与第三条颇有感触。人类居住的地球成了小小的“地球村”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的情况下。媒介作为人们肢体的延伸,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听觉能力的延伸借助于助听器,视觉的延伸多亏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与使用,行为的延伸包括X光片、高精度手术仪器等先进设备……但是,对媒介热冷的划分有的地方似乎有失偏颇。比如说电影、电视今天已成为高清晰度的产品,尤其是数码时代的到来,其技术更加完备、先进。如果拿麦克卢汉的观点来界定今天高清晰度的电影、电视,应该是公众参与度降低,更需要调动我们的感官去理解了,那么应该属于“冷媒介”范畴,但事实恰恰相反,如果麦克卢汉能够活到今天看看现代的电影、电视的话,他或许会对自己先前的观点有所反思。

学术研究可以借助前人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但绝不能囿于其中,延伸、发散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厘清宏大学科的背景及理论渊源,才能确保清晰的思路,而这正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基本条件。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中的理论观点,为学术研究起到了思想指引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他广阔的学术视野出发,研究、探讨其整个思想体系,追求富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不畏惧权威、漏洞,甚至错误观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视野得到更大的提高。

注释:

①雷欣慰:《对信息技术发展的两个趋向的探析——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重新解读》[M],《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4期

②【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页

③《热媒介》,百度百科,

④《冷媒介》,百度百科,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1月下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三)
麦克卢汉主要观点

麦克卢汉《媒介——论人的延伸》主要理论观点

1、 媒介即是人的延伸。

他的“媒介”已不同于一般的理解中的“媒介”——信息传递的载体(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而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一切层面——机械电力、语言文字、娱乐游戏、科学技术和艺术世界。麦克卢汉说:“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得以延伸。”轮子是脚的延伸,文字是眼睛的延伸,电视是眼睛和耳朵共同的延伸,这是与器官相关联的。另外,货币(希望和动机的)、游戏(内心生活的)与心理的整体的延伸相关联。还有与肉体的整体延伸相关联的,例如:服装——皮肤的延伸,住宅——人体温度控制机制的延伸。麦克卢汉特别指出,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的延伸,电子媒介把人又重新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他认为作为人的延伸的每一种媒介,都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变革。由此,他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划分成了三个发展阶段:⑴ 部落化时期。即拼音文字产生以前的口头传播阶段,这时的传播是面对面的“现场式的”传播,它可以使人们的各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而处于一种有机整体的状态。⑵ 非部落化的时期。拼音文字的发明,打破了部落人各感官的平衡,突出了眼睛的视觉。机械印刷术和工业化,进一步加快了感官失衡的进程。他说:“借助口语和语言集团而实现的政治统一,在印刷术将地方口语变成地域宽广的大众媒介之间,是难以想象的。部落这一血亲家族形式,由于印刷术的出现而爆裂,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相似训练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群体。”从而,民族国家取代城帮国家。⑶ 重新部落化时期。电子媒介使人的感知系统不再只偏重视觉,“要同时使用一切感官”,“它使人们的感官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正是在此意义上,“地球村”诞生。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

2、媒介即讯息。

这一观点贯穿于他的全部学说中,是其学说的中心论点,《理解媒介》的第一章即为此。要把握这一命题,首先要廓清“信息”与“讯息”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Information:facts or details about a situation,person,event etc):有关事态、人物、事件等的事实或细节;讯息(Message:a spoken or written piece of information that you sent to another person):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传给他人的一组信息。可以看出,“信息”是一个基础概念,是事物的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讯息”则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若干信息的组合形式(即状态与全貌、点与面的区别)。

一般认为,媒介只是一种工具形式,它是用来传达具体内容的。正如麦克卢汉用形象的语言所说的那样:“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思想看门狗的注意力。”媒介的内容是肉,形式是窃贼,我们是看门狗,我们看媒介时,往往是只见肉,不见贼。而他认为:“媒介即是讯息。”也就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

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他认为改变人、改变社会的不是媒介的内容,而是媒介形式本身。并且,他用不带讯息的电光的例子说明,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媒介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所以,人们要去理解世界,就要去理解媒介。

3、“冷”、“热”媒介论。

这是麦氏思想中,最受争议的一个学说。他的冷热观念,派生于爵士乐的俚语。所谓热媒介,指具有高清晰度与低参与度的媒介,如:拼音文字、照片、广播、电影等;所谓冷媒介,指具有高参与度与底清晰度的媒介,如:象形文字、漫画、电话、电视等。

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冷的,他解释说:“与电影或照片不同,它首先是触觉的延伸,而不是视觉的延伸。触觉需要一切感官的最大限度的互动,它不给物体提供详细的信息,相反,它要求观者的积极参与。”他还还用“冷”电视分析了几十年来美国的政治人物,认为电视对形象“冷”的人有利,对“热”的人不利。

他主张,冷热媒介应按各自的技术特征去努力延伸其功能,甚至极力贬低印刷媒介“直线的、逻辑的”表达方式,提倡跳跃的、不连贯的写作方式(这正是他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此意义上,可否将其写作称之为“冷”的写作?)以强化冷媒介受众的“高参与性”。他论述到:“英国俱乐部的成员,为了维护同伴情谊和亲切气氛,一般禁止在参与度高的俱乐部里谈宗教和政治这样的热话题。”“大网眼的长统袜比平滑的尼龙袜更美观,因为眼睛必定要代替手掌去填充并补足它整体的形象,正像电视屏上的马赛克图象一样。”

另外,媒介并不具有什么不变的形而上的冷热属性。相反,媒介总是处于演化中,这就使之随时可能显示“温度”的变化。“一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与其最终呈现的形式截然相反,”具有“逆转能力”。而这种逆转得以发生的最常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媒介(系统)间的“杂交”实现的,如广播和电影结合所产生的突变(有声电影)。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四)
理解《理解媒介》的叙事艺术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自1964年出版以来,就以观点的激进性、超前性及其书写方式的非学术性、寓言性而备受瞩目。他异乎寻常的下断语的形式,要么引人膜拜,被奉为字字珠玑的先知谶语;要么遭人鄙视,被斥作语焉不详的学术炒作。①笔者认为,麦克卢汉作为新批评派及20世纪中前期流行的有机整体论观念的自觉接受者,他的笔法同以往的有机整体论诗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以有机整体论诗学的整体语境做参照,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有机隐喻:重唤整体性的力量
  麦克卢汉行文的最显著特征,是他持有的一整套隐喻体系。他将媒介视作人的延伸,因此轮子、铁路、飞机是人脚的延伸,服装乃至城市的围墙是人肌肤的延伸,文字、手抄本与印刷术是人视觉系统的延伸,整个工业文明是人身体的全方位延伸,而今天的电子媒体则是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彻底延伸。因此人类的全部文化成就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将所有并非与人体直接相关的事物比作人体的一部分,这种做法在有机整体论的传统中渊源甚深。维柯在《新科学》中已经把这种做法作为原始人的诗性思维之体现加以强调过。这一结论在浪漫主义兴起以后广受推崇,在现代思想界,无论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还是影响广泛的美国新批评派都有专门的讨论。
  隐喻在麦克卢汉看来,就其根义上讲是转移。Metaphor,由两个希腊语素meta(变化)和pherein(传送)组成,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转移运输。因此,隐喻是把意义从一处转向另一处的媒介本身的最佳等价物。这一转运过程要比转运的具体货物――即信息或意义更为重要,因为转运的形式之变更直接决定了发送者、接收者以及他们所传递的信息本身的变换。任何媒介的使用都改变着人际依存的整体模式。②
  麦克卢汉所使用的全部有机体隐喻,都可以从他对媒介与隐喻的同质性的认识中找到依据。随着媒介的不断变迁,我们自身由有机体隐喻逻辑所构建起来的语言体系才得以扩展和嬗变。然而正是因为媒介是人的延伸,而每一种媒介都有既定的侧重,是对人某一感官的单方面强调,而过分突出某一感官,会以排斥、压制乃至割除其他感官为代价。
  在麦克卢汉看来,西方的文化从拼音文字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这种畸变过程。拼音文字割裂了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并将声音固定为线性排列的视觉符号,从此,就走上了一条视觉单线发展的不归之路。其后出现的印刷术直至电影等图像技术,都在不断对这一趋势推波助澜。他们失去了对世界整体的认知,并习惯于把所有事物视为可见的对象,再在静态的审视中把全部事物肢解拆分,以至于西方的文化肌体被这种视觉逻辑割裂得七零八落。
  现在一种新的技术产生,这就是光电媒介。这在麦克卢汉看来是一种最为可喜的人的延伸,它延伸的是人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代表的是从康德起有机整体论者就不断呼吁着的将各个官能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能够在碎裂的感官之间重新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使我们这个世界回归到一个健康协调、生机勃勃的状态。也正是为了呼应这个新的有机时代的到来,麦克卢汉才运用了如此庞大的有机体隐喻系统,来重现各感官之间的有机平衡。
  断片写作:对抗机械化的利器
  麦克卢汉最为人诟病的行文习惯,是他断语式的表达方式,往往没有正常的推理结构,在没有任何前提铺垫之下,就轰然抛掷出自己的命题。其实只要我们顺着有机整体论诗学的发展脉络向前回溯,就可以知道麦克卢汉的行文方式,早在浪漫主义时期,就已经被有机整体论诗学赋予了合法性。
  德国浪漫派在19世纪之初就对逻辑森严的传统语言叙事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古典主义式的、井然有序、和谐一致的语言铺陈只是一种机械性的工匠制造,是对人类想象力残忍的限制。而突破整一的叙事规则,在断片间灌注起统一的精神,才是产生佳作的正当途径。因此在这些诗人手中,传统的文本秩序被打碎,传统的文体样式被重组、拼合,只言片语组成的断片集昭然宣示着自己的合法性存在。
  在麦克卢汉看来,语言这种媒介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它把经验转化成言语说明的、外化的感觉。它们是一种明白显豁的技术。但是任何一种技术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导力量,都会在文化内部形成一种固步自封的平衡状态,并且催生出防卫机制,提防其他技术对自身造成的冲击。这种防卫机制使人陷入部分的感官麻木状态,从而不会对自身所使用技术的人为属性有任何警觉。这样一来,“媒介成为囚禁其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③相反,诗性语言则能用激进的艺术表现形式唤醒人们被麻痹的意识,突破既定媒介造成的虚假平衡,使人走出人为的封闭系统。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浪漫主义艺术家们真正实现的,是试图理解自身所使用的媒介,以革新颠覆的形式来警醒人们媒介自身的存在,使人们从那种自我保护机制下的麻痹心态中觉醒。这种做法也正为麦克卢汉自己继承与实践着。
  麦克卢汉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放弃了正统论述习惯中的逻辑推理与严密的结构体系,在《理解媒介》上半部分用寓言式隐喻式的方法抛出自己的基本媒介观念之后,在下半部分,他以时间为轴,连缀起一系列的断片,截取媒介发展史中的一个个关键性的节点,建构起一个个小场景,从文字到全面的自动化网络媒介,让这些叱咤一时的媒介做场景的主角,为我们呈现出一部媒介的史诗。
  这部史诗的讲述取消了清晰的单线写作。在每一个场景之中,麦克卢汉采取了一种历时与共时相互交织的有机写作方式。在论及一个话题时,所有的话题都同时发出细微但绝对可查的共鸣。于是,在麦克卢汉编织的这个有机的肌体组织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上,所用的论题都共时存在和相互呼应。在论及轮子与莎草纸的传播对罗马共和政体向帝国政体过渡中的彼此作用时,19世纪工业帝国的铁路与印刷品也与之应和。在论及城市的围墙在人肌肤延伸的作用时,服装的全部符号性意义已经在文本之下悄然展开。就这样,一个维度错综复杂到极致的系统紧致而浑然一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我们唯有用“有机整体性”才能加以说明。
  当然,这种有机整体性是拒绝切割、分类和总结的,要去“理解”它,唯有切近地走进麦克卢汉的文本,任理性判断在其中迷失,把自己的全部感官浸淫其中,才能够真正实现。
  理解麦克卢汉
  曲喻、断片、非线性叙事,麦克卢汉把传统论著习用的周到细密的推论方式拆解、稀释,形成充满跳跃、惊奇和神秘暗示的文本,这是一部冷文本,比较那些要求读者的理性亦步亦趋的专论来,麦克卢汉的作品充满灵性,是更能够启发人的感官活跃度与敏感度的新媒介。麦克卢汉延续了古老的有机整体论诗学传统,同时应对新媒体形式下线性书写受到的巨大冲击,将写作呈现为循环往复又内涵无限的自指涉之诗意创作,从而将著作文本本身作为一个耐人寻味的有机体呈现出来,有效地体现了其媒介即讯息的核心理念。
  事实上,麦克卢汉自己的行文方式已经在方方面面预示了未来赛博空间中的超链接叙事结构。他启示我们在面对没有任何叙事中心、叙事结构和主体性的网络之时,如何去进行理解活动:我们不应当仅仅沉迷于这个媒介提供给我们的那些“信息”的便捷性或“意义”的丰富性,不,这媒介自身的断裂、多元、争论与不可预测的可能性自身,正是我们理解这媒介与我们当下的人类自我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才是人之自由的极佳体现。当我们评价麦克卢汉时,把他的全部立意放在有机整体论思想史中去加以理解,放在召唤人性完整回归的主题中去加以理解,才能体会他全部行文方式的良苦用心。
  注释:
  ①张亮:《麦克卢汉:与大众传媒调情的媒介诗人》[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M],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页,第32页
  (张斯琦:吉林大学新闻系讲师;曲宁: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讲师)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五)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美学意味

  [摘要]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研究汗牛充栋,传播学视野的关照早已无话可说。然而如果从审美角度进行考察,我们将发现“媒介即信息”具有的独特审美意味。麦克卢汉不仅应被视为媒介理论家,而且应被视为广义的文论家和美学家。

  [关键词]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技术;平衡;感知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3-0050-05
  今天距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日石破天惊之语似乎已成为老生常谈,咀嚼无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麦克卢汉研究已出现明显的审美化趋势。以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研究部负责人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Dominique ScheffelDunand)[1]为首,意大利的艾琳娜・兰博迪(Elena Lamberti)[2]、英国的乔纳森・哈特(Jonathan Hart)、加拿大的马克・阿德里亚(Marco Adria)、奥地利的克里斯蒂娜・莎特娜(Christina Schachtne)、美国的兰斯・斯特拉特(Lance Strate)[3]及国内金惠敏[4]、易晓明[5]、李西建
  [6]、何志钧[7]、李昕揆[8]、刘玲华[9]等学者都对麦克卢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学和审美研究。经过他们的努力,审美的麦克卢汉正在形成。本文将从这一视野出发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进行美学生发。
  首先,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命题中包含了媒介、延伸和技术的同一,因此对技术美学的讨论颇有启发。我们不将技术视为与人无关的外在“工具”,而是将技术视为人的“延伸”。因此对技术的喜好(主要体现在其产品中)实际上也是对人自身力量的喜好。在此我们发现马克思实践论的价值。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技术,理应成为一个审美的对象,而不应成为嫌弃、厌恶的对象。当然有人会认为所谓“延伸”不区分好坏,它是中立的。那么正如麦克卢汉,技术本身有善恶之分。我们对技术的欣赏在于其体现的人的创造技术的智慧,而却不是所有技术及其产品本身。就如同我们上文所举原子技术,我们欣赏这些物理学家对真理的探索,我们从其描绘的真实的物理世界中获得美感,但是我们却不欣赏将此技术用于制造原子弹的行为。因此,麦克卢汉的技术美学观有其价值。
  其次,“媒介即信息”包含对“形式”的强调,因此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还具有形式美学的内涵。这一点最容易理解,因为麦克卢汉正是从新批评的美学原则出发来对媒介问题进行讨论的。新批评的美学原则强调的就是“形式”,麦克卢汉同样也强调媒介的“形式”。媒介的“形式”是什么?如同文学形式一样,就是媒介自身而不是其承载的内容。比如微信这一新的交流媒介,按照麦克卢汉的看法,微信即信息的涵义是,它发生作用不是因为它包含的运营商提供的内容,而是因为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自身。它潜意识地限制了我们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我们的交流领域的想象力。
  再次,“媒介即信息”包含着平衡之美。伊尼斯曾经谈到过平衡问题。他的平衡是在两种不同媒介之间,是因为帝国延续的必需。而麦克卢汉谈到的平衡比伊尼斯的平衡要复杂很多。他谈的不是两大类媒介之间,而是所有的媒介之间的问题。麦克卢汉认为所有媒介/延伸/技术都会打破原来的平衡,但也会带来新的平衡。从此意义上看,麦克卢汉确实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这一点可以看到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对麦克卢汉的巨大影响。我们知道,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提出了文明的刺激――反应模式。麦克卢汉将这一模式拿到对媒介的分析中,提出了媒介/延伸/技术的刺激――反应模式。汤因比通过此种模式来研究历史,麦克卢汉则通过此种模式来研究媒介/延伸/技术。在汤因比的看来,帝国必须对刺激进行有效的反应,否则将失去生命力。而在麦克卢汉看来,人也必须对外在刺激进行有效的反应。媒介/延伸/技术正是人对外在刺激的反应。所以媒介/延伸/技术对人而言是必须的,不平衡与平衡的斗争也因此是必须的。
  可能麦克卢汉容易被人误解的说法是“截除”,其实“截除”与“平衡”并不矛盾。他说,“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67.。截除之后似乎不完整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这样一种延伸还要求其他的器官和其它的延伸产生新的比率、谋求新的平衡”Ibid.,p.68.。以微信为例。作为新的交流工具,它似乎“截除”了我们的旧的交流能力。比如我们通过微信来进行文字交流,不需要出门亲自见面,它确实截除了我们面对面口头交流的能力。但它会给我们被截除的官能以一定的补偿。就如同观看取代了听觉,我们记忆力下降,但是我们的视觉能力将会提升。微信这类社交软件虽然带来直接见面次数的减少,但给我们的补偿是,微信可以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同时在不能见面的时候给我们慰藉。接着,麦克卢汉告诉我们,截除之后感官仍然能够保持一个整体,即“作为感知生活的延伸和加速器,任何媒介都立刻影响人体感觉的整体场”。所以大可不必担心由于媒介/延伸/技术导致人的不平衡。这与席勒的看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席勒是通过游戏也就是审美来完成平衡,而麦克卢汉通过媒介的自我截除来获得平衡。
  平衡之美的核心在于,它能够带给我们和谐和安全。具有平衡之美的媒介/延伸/技术具有“优美”的内涵。媒介/延伸/技术的平衡将从心理上的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从内容上给我们带来充实感,从形式上带来均衡感。正因为强调平衡,所以任何一种媒介/延伸/技术都应该和其它媒介/延伸/技术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和谐相处,达到互相补偿的作用。并不存在新媒介取代旧媒介,新媒介驱除旧媒介的情况。麦克卢汉对此十分清楚,他谈到媒介之间关系的时候说“媒介的影响之所以十分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一部电影的内容是一本小说、一部剧本或一场歌剧”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32.。   其四,“媒介及信息”引出审美感知的变化。麦克卢汉解释“媒介即信息”时,将媒介/延伸/技术最终起作用的原因归结于其对我们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的改变。从审美角度来看,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属于审美感知问题。我们从麦克卢汉发现的媒介/延伸/技术涉及的一般感知的问题来看。如前文所述,麦克卢汉认为“机械化”时代的感知是片段式的、分裂的、集中地、切分的、具因果性的;而“自动化”的感知是整体的、非集中化、并发的。因此基于这样的感知特征的机械化时代,其审美感受也将是分裂的、片面的。同样,基于整体性的自动化时代,其审美感受将呈现出整体性。这是麦克卢汉所说的“19世纪给机械的、分裂切割的技术方法加温,于是人们的整个注意力就转向联合和整体的东西”Ibid.,p.61.。中国学者读麦克卢汉,往往会发现中国的整体性思维正是麦克卢汉此处所说的“自动化”时期的审美状况。然而遗憾的是,麦克卢汉不了解中国文化,忽略了东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审美形态。虽然在多部著作中,麦克卢汉引用了《老子》和《庄子》。然而麦克卢汉的引用并不是为了进一步发现中国的整体性思维。比如在《理解媒介》中,麦克卢汉曾引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的部分内容:“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Ibid.,p.60.原文见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7页。。麦克卢汉试图说明:“紧随过热的媒介(即过度延伸的人或文化)以后接踵而至的突变和逆转”Ibid.,p.60.
  。这里的引用只不过是为了论证过热媒介的逆转问题。麦克卢汉对庄子“抱瓮出灌”典故的引用,则主要是佐证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指出的“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Ibid.,p.94.。就此意义而言,引用《庄子》此部分确实十分恰当。因为此篇强调:“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95.,可以视为海森堡所认为的技术变革将改变思维模式的绝好注解。当然,海森堡所论技术对人的思维模式的改变与庄子谈到的技术对人“纯白”之态和最终体道的损害又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麦克卢汉没有直接谈到整体化时代的审美感知状况。他所忽视的我们可以给他补全。因为他所谈到的整体化审美感知状况正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麦克卢汉并没有在著作中直接援引中国的整体化审美资源,他的整体化审美感知存在于电子化时代。这一时代不是自动化或机械化某一种审美感知一统天下的时代,而是自动化和机械化相互渗透的结果。这种相互渗透过程在西方和东方的表现又有所不同。麦克卢汉注意到,具有丰富口语传统和部落化残留的东方正在进行西方化,即产生书面文字与口语的“文化杂交”,这将是东方国家面对的极大挑战。就西方而言,自动化将引发口语化社会和部落化结果,这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文化的宿命。幸运的是,麦克卢汉发现东方文化对西方大有裨益。他在《理解媒介》中明确指出,“电力时代的内爆还把东方口头的和部落的听觉文化带到了西方”Ibid.,p.75.。“带到西方”正意味着东方文化可以给西方片段的、分裂的文化提供一个纠正自身的“他者”。这也是当时西方文化对东方和中国的一贯看法:神秘、与众不同、可以借鉴但永远边缘。但是麦克卢汉不同,他认为东方文化在电子化时代比西方更有优势。因为“落后的非工业化国家在与电磁技术遭遇时,没有专门化的习惯需要克服。不仅如此,它们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口头文化,这种文化恰恰又具有新的电磁技术那种整体的、统一的‘场’的性质”Ibid.,p.45.。中国文化正是麦克卢汉在这里指出的“落后的非工业化国家”。因此,麦克卢汉事实上指出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整体场性质。虽没有再进行论述,但综合他对电子时代整体场论的肯定,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麦克卢汉引而不发却昭然若揭地对中国文化整体性价值的肯定。
  抛开麦克卢汉乃至东西之别,我们确实应该对我们自身的媒介状况进行反思。中国文化建立在丰富的口语传统之上,我们的口语传统也必将在“自动化”的冲击下发生变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印刷文化还没有牢固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性之前,互联网社会已经到来。以报纸为例,当我们的纸质媒体还没有充分发挥印刷文化的教育和规范作用时,信息已经通过各种口语化电子设备传播到千家万户,使纸媒举步维艰。如何在今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避免我们自身所具有的整体化审美传统被麦克卢汉所说的机械化审美所同化,使我们的审美状况不至于变成麦克卢汉所反对的,过时了的机械化时代的分裂的审美状况,这应该成为中西比较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最后,“媒介及信息”还涉及艺术的免疫作用和艺术创作的审美化策略。麦克卢汉一直认为,“媒介/延伸/技术”会给整个机体带来刺激,这些刺激会引发文化机体的反应。他说“我们用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这些新媒介、新技术构成了社会机体的集体大手术,它可以完全弃消毒剂于不顾”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96.。但是,这种放大和延伸的危险是:“如果需要手术,手术中整个系统难免受感染的因素是必须得到考虑的”Ibid.,p.96.。为了避免这种感染,需要有东西作为整个社会的免疫机制。麦克卢汉此时发现“艺术”或许有这样的可能。他说“今天我们开始感觉到,艺术也许能提供这样的免疫机制”Ibid.,p.96.。理由如下有两点,第一是因为艺术家有远见。麦克卢汉说,“在人类文化史中,还找不到一个例子能够说明:人有意识地调整各种各样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新的延伸。唯一的例外是艺术家虚弱无力、处于边缘的努力”。艺术家的努力虽然是虚弱无力的,但他们“早在文化和技术挑战转换的冲击力出现之前的几十年,艺术家往往就已经探索出这一信息”Ibid.,p.96.。然后艺术家可以给我们警告,使我们提前应对到来的变化。第二,艺术家可以清醒地摆脱媒介/延伸/技术的麻醉。麦克卢汉认为,电力时代的艺术家可以有更高的地位,他形象地将其称为“离开象牙塔,转入社会的控制塔”。并将之视为据对必需的转变,因为“在塑造、分析和理解电力技术所创造的形态的力量和结构时,艺术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Ibid.,p.97.。那么到底谁是艺术家?麦克卢汉在这个问题上独辟蹊径地做了回答,与传统我们认为生产艺术品的群体不同,麦克卢汉认为艺术家“在各行各业都有。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凡是能够把握当代新知识含义的人,都是艺术家”Ibid.,p.97.。那么,怎么才算“能够把握当代新知识”?“新知识”就是指新的媒介/延伸/技术,所谓“把握”指不被新的媒介/延伸/技术所“麻木”。所以“能够把握当代新知识”指的就是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面前能够清醒面对。所以在麦克卢汉看来,艺术家的力量在于他们可以清醒地面对新的媒介/延伸/技术,而不会轻易变得麻木。后者正是一般大众经常所深陷其中的状态。麦克卢汉清醒地看到,艺术家不能被视为麻醉剂,应该发现他们对新的媒介/延伸/技术的辨认能力。同样,所谓艺术“是对付下一次技术的心理和社会后果的、准确的、超前的知识”Ibid.,p.98.。   因此我们可以说,麦克卢汉肯定了艺术家/艺术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世界的价值。艺术家可以通过矫正感知的比率来防止我们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面前迷失自己。如何调整感知比率呢?我们从前文得知,麦克卢汉认为我们感知比率是通过创造新的刺激来调整。但是,对一个需要新刺激手段来抗衡新的媒介/延伸/技术刺激的人而言,很容易就因为创造出的新刺激而迷失,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抗刺激手段常常被证明是比初始的刺激更大的伤害,像吸毒一样的灾害”Ibid.,p.98.。所以艺术给我们新的刺激,不能“硬碰硬”,而要“避开打击的锋芒”。也就是说不能直接去通过制造更强大的刺激取代新的媒介/延伸/技术的刺激,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避开打击的锋芒”来达成。什么才能避开新的媒介/延伸/技术的打击?艺术家依靠的正是审美的手段。
  虽然麦克卢汉并没有直接论述依靠审美策略来“避开打击的锋芒”,但我们可以延伸麦克卢汉。“打击”是对大众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麻木作用。艺术家能够避开打击,但是艺术品面对的大众却无法避开打击。大众迅速被“新玩意儿”所吸引和麻醉,如麦克卢汉在《机器新娘》中所猛烈批判的广告作品,其迅速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麦克卢汉虽然揭示了广告带来的麻木性,但不读《机器新娘》的大众将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然而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副绘画作品却可以因为其生动的人物、丰富的情节、优美的线条告诉大众广告的麻木性。因此艺术家通过审美创作,绕开大众已经深陷其中的部分,不“硬碰硬”地告诉大众“你被麻木了”。而是通过审美方式告诉大众,这样才会更有胜算。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避开锋芒的打击”策略,它的实质是审美策略。因此麦克卢汉没有明确表述但十分强调的,正是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刺激下使用审美策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加]彼特.牟瓦,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媒体研究的诗学之源:量化研究的初步解释(英文)》[J].《文艺理论研究》2015,(1):62-74.
  [2] [意]艾琳娜・兰博迪:《从后视镜中看麦克卢汉的媒体研究――凹镜、螺线与人文训练(英文)》[J].《文艺理论研究》2015,(1):75-83.
  [3] [美]兰斯・斯特拉特文、胡菊兰:《媒介生态学与麦克卢汉的遗赠》[J].《江西社会科学》2012,(6):246-252.
  [4] 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5.
  [5] 易晓明:《艺术感知与技术感知的交合――论麦克卢汉的电媒感知与现代主义的艺术感知》[J].《文艺理论研究》2015,(1):98-106.
  [6] 李西建、张春娟:《消费时代的价值期待――从<娱乐至死>看媒介生态学的人文理论面向及其未来》[J].《江西社会科学》2012,16:19-24.
  [7] 何志钧:《理解媒介生态学》[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1-95.
  [8] 李昕揆:《“媒介即按摩”及其在网络时代的价值》[J].《青年记者》2012,(36):43-44.
  [9] 刘玲华:《麦克卢汉媒介观的美学审视――以<理解媒介>为中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1-108.
  (责任编辑:马胜利)

对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解(六)
麦克卢汉媒体观下微媒体的5W分析

  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觉得世界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方便和快捷。移动终端上网,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光顾互联网,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微博的出现让人们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布于网上,其蓬勃兴起及纵深发展,让我们在每个公共事件上,都可以感觉到微博的存在。正因为微博顺应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它很快就开始在公共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意味着“微时代”(Micro Era)已经来临,各种微媒体已应运而生,如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动力、微访谈、微心情等。本文主要从麦克卢汉的媒体观出发,对微媒体进行5W分析。

  微媒体的定义、特征和种类
  “微时代”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些学者从技术的角度定义,如浙江大学林群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还有一些学者从传播的角度进行定义,如武汉大学杨威教授认为,“‘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 笔者认为,所谓“微时代”,是以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方式。
  微媒体(Micro Media)的定义。在Web2.0时代,许多人已经开始把博客叫做媒体,其实这不确切,应该是把许多个微小的博客所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看作一种媒体,并且这种媒体的规模已经到了我们不可忽视的程度。因此,应把这类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叫做微媒体,只理解为独立的个体是没有意义的。
  微媒体的特征。微媒体具备高度的便携性、及时的交互性、受众资源的丰富性、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增值性。必须有信息的源头参与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微媒体网络,信息源是指任何产生信息增值的发布。写一篇文章是信息源,对信息做一次有价值的修改或发布一条评论也是信息源。只要有新加入的信息即信息增值,就有可能存在感兴趣的受众,并不要求发布者有记者证,也不要求其使用正式的文体和写作方式。
  微媒体的种类。微博是“微时代”的一个典型代表,可以说微博的开端也就是“微时代”的开端。微博的火爆,催生了其他微媒体的出现及应用,如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公益、微动力、微访谈、微课程、微心情等。
  微博如同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是一个“舶来品”,是基于对Twitter的复制。因为只能容纳140个汉字,因此被称为微型博客或迷你博客。微博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获得了众多网民的认可,虽然其只是互联网时代万千应用中的一个,但其对推动互联网不断迈向“微时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网民最常用的手机应用最多不超过3个,其中一个就是微博。
  腾讯公司的微信是继微博之后的又一大微媒体,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微信已经超过4亿人使用。有人大胆预言,微信可能取代所有应用,因为现在的微信平台已经集成了很多其他的应用,比如朋友圈、游戏功能、扫一扫二维码识别功能以及支付业务等,微信正在向其他应用扩张,将其纳入自己的平台。微信除了面对个人外,还有公共平台,即账号分类、服务号和订阅号等。
  微电影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电影的理解。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元至几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公益就是从微小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国外的微公益网站有FreeRice等,现在国内从事微公益的渠道还不是很多,典型代表是中国第一家微公益互动社区——茶缸。正如作家张兵武所说,常见的企业公益行为已经逐步走向社会公益,而社会公益也已经渐渐深入民心,网民已成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主体。公益助学是微公益中比较典型的,现在公益助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我们已经进入全民公益的新时代。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
  微小说是以微博为主要发表平台的新兴小说形态,是140字以内的超短篇小说,是微博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的表现形式;微小说是微文化诞生的基础,由此衍生出了微剧本、微电影等微型文化作品。微小说最显著的特征是贴近真实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作家闻华舰是文学界和媒体公认的微小说创始人和微小说创作规范制定者。
  麦克卢汉的媒体观与微媒体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20世纪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他提出了全新的媒介观:“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地球村”和“热媒介与冷媒介”等,他的媒介观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随着电子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的很多预言得到了证实。微媒体就属于麦克卢汉研究的媒介范畴。麦克卢汉理论下的媒体包括一切人工制造物和技术,他在当时虽然没有看见现在的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但就他对媒体的定义,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微媒体属于麦克卢汉所研究的媒体范畴。
  微媒体体现了“媒介即讯息”的内涵。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到:“若说媒介即讯息而不把二者截然分开,人们定会惊异不已;其实这只是说媒介乃是我们人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想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内容引向媒介,他认为是内容夺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损害我们对媒介的理解和感知。例如我们在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时,大多注意的是报纸上的一个消息、广播中的一条新闻、电视上的一个节目,这些看似是内容的讯息,实际上是由文字或言语为媒介的,因此归根到底,媒介的内容还是媒介,也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微媒体作为一种通讯媒介,它的内容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媒介,而是很多种媒介,比如包含了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
  微媒体使得人的中枢神经和不同感官得到延伸。“媒介作用于每一种感知的比率,渗透进去,塑造它,改变它”。麦克卢汉将人的延伸(媒介)一分为二: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眼中,三次媒介革命是人的三次延伸——拼音文字是从听觉空间向视觉空间的延伸,电子技术是从肢体走向大脑的延伸,人们在机械时代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的延伸,而在电力时代,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微媒体不仅让人们的肢体功能进行了延伸,还让中枢神经得到了延伸。比如,人们在走路的时候可以发短信、发微博、聊微信,微媒体整合了人不同感官的功能,是人的多种器官的综合延伸,而同时,像互联网一样,微媒体也如同人的大脑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或在特定程序的操作下进行独立运作,它真正实现了人和媒体在时空中的无缝连接。
  微媒体时代让“地球村”又重新部落化。麦克卢汉论述的“地球村”包括两个观点:第一,在电子传播时代,生活在地球村的人类合为一体,传播媒介在此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变化使民族、国家等概念瓦解和重构;第二,麦克卢汉指出在电子技术塑造的时代,人们对整体合一的需求就是对人类整体无限和谐的追求。麦克卢汉的“地球村”设想与他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公式是紧密相连的。麦克卢汉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文字时代即部落化阶段,古登堡时代即部落瓦解阶段和电子时代也就是人类重新部落化的阶段。他认为,电子媒介时代就是人类重新部落化的时代,部落化的人们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微媒体时代也属于电子媒介时代,人类又重新进入部落化的阶段。
  从麦克卢汉媒体观看微媒体的传播特征
  拉斯韦尔在其著作《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对传播的过程及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定义: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what channel,对谁—whom,获得怎样的效果—what effect。这一定义称为“5W模式”,被认为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微媒体尤其是微博在5W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传播者(who)。微媒体带来了全民传媒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速度加快,可以非常方便地接受信息,但是发布信息似乎还不是那么容易。随着以微博为首的微媒体的盛行,发布网络信息不再是官方网站的专利,也不再是政府机构和媒体工作者的专职工作,普通民众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发布信息,通过转载和评估,信息可以被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播,全民传媒时代已然来临。
  传播内容(what)。微媒体为个人信息发布提供可能。微博提供了一个表达平台,书写者可以在此表达自己可以公开的任何话题。而这些话题往往和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包括个人的感想,这些感想很多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不记录下来也就消失了。而通过微博,书写者很多表现自我的片断就被记录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微博实现了自我认知的最大化。
  传播途径(what channel)。微媒体的“指尖传播”让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之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媒体是人的延伸,任何媒体都可以理解为人的延伸,但是其时效性都不及“微时代”的微博等微媒体,手机等移动媒体让微博信息的发布被形象地称为“指尖传播”,微博的发布速度之快,让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是以往许多大众媒体望尘莫及的。
  受众(whom)。微媒体的受众范围由“大圈子”开始变成“小圈子”。大众媒体如电视,可以说基本上是“大圈子”的传播。尽管微媒体时代迎来了全民传媒时代,这只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都可以发布信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发的信息会被所有的人都看到,即使让所有人看到或知道也是借助了其他媒体的力量。麦克卢汉认为人们交往的圈子,或者称为文化部落,并不会长期是一个“大圈子”,而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或其他特征会成立很多“小圈子”,比如微博的“粉丝”就是如此,只有这些人对某一个话题或者某一类话题感兴趣,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小圈子”。微信上用户的联系人,大都是从他们的QQ好友或者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中添加的。这些人本来就和用户是在某一类圈子内有交集的人。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微时代”的“微”还体现在受众上,已经从大众媒体受众的“大圈子”变成了人以群分的“小圈子”。
  获得怎样的效果(what effect)。微媒体已开始侵占传统媒体的市场——微博成为印刷出版物的原始聚合地。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习惯了快捷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连阅读习惯也受到了重大冲击,现在端着书在车上看的人已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拿着手机迅速地翻阅微博的人们。华人作家蒋丰,利用微博推出“万条微博说民国”,每一条通过简短的140个字,成为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语言精炼到位,吸引了过万的“粉丝”。并且他的这些微博已经被某出版社买断,准备出版。以前有报纸上连载故事的集结出版,现在有微博内容的集结出版,究竟是时代造就了媒体还是媒体造就了时代?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在手机和移动终端上网极其便利的今天,微媒体已经融入了现代媒体的血液中,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71171/

推荐访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