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3-21 11:23:0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第一篇:《诗歌鉴赏答案》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

《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

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考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分);在杏花

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1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分)。

解析:“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

春风”,飘逸。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考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答案:①此联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

一景一情,情景交融。(3分)②上句写客中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既要注意第二联的字

面意义,又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前后勾连,全面理解,切忌孤立作答,

望文生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宁静淡泊、顺心适意的感情。

【赏析】首联诗人从自身写起:早春二月,冰雪初融,春寒料峭,寓居苕溪畔

的诗人顿生怀友、访友之情,于是沿着绿意初起的苕溪向东而行,踏上访友之

途。颔联对仗工稳而富有新意,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人一物,一情一景,意象奇特,物我一体,情景交融;从内容上看,既是对

两位友人生活情趣的概括,又是诗人自己生活境况的写照——在读诗、吟诗、

作诗的生活中安度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杏花春雨又送来春天的消息。第三联写

禅伯(智老)多病,儒先(天经)固穷,赞颂友人安于贫贱、甘于淡泊的节操,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尾联回忆昔日寻访友人时的情景,“轻舟”“纶巾鹤氅”

“试春风”等词语,凸现出三位诗人生气勃发、春风得意的豪迈景象,与前面

的“多病”“ 固穷”等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忆”字,暗含了诗人的诸多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当年意气风发的友人而今却“穷”“病”加身。诗

人与友人的形象相互交融,二者互为生发,以见三人心灵之契合,友情之深挚。结构严谨,首尾照应绵密而不露痕迹,以冰雪初融的早春起笔,以初春时节“试春风”收束,照应巧妙,且加深了诗歌的意境,有荡气回肠之妙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

分)

【答案】(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

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4分)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

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

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

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赏析】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

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在山林深居,衣衫单

薄简朴。就住在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

有什么客人来往。

寓意说他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

长出来肥膘。(更欲指人,没有贪污腐败,人为清廉)是为偿还高筑的债台,

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话是引自一个古典“《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

“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就跟我们说成语一样,应该并不是说他真的穷的连剑都卖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

搜刮民脂民膏,仅有学赋诗书满车。也只有学赋诗书满车!(不知道算不算说

他胸怀大志,不过有点牵强。)边雪就可以让你找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他所处

的地方比较偏僻,徐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

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他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

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说明他还是住在灵州的,不可能是深山老林里

面),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向往宁静以

致远,不理凡尘俗世,清远脱俗!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

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

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

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

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3分)

6.(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3分)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

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3分)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

【试题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 、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难度不大。

【试题答案】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军城早秋》阅读答案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军城早秋》阅读答案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取次:任意,随意。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

家难归的感慨。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即事,写眼前的事情与情景。②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③张罗地:指作者的闲居之地门可罗雀、十分冷落。④宿鸟,黄昏时归巢的鸟。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首句中的“网”就用得生动传神, 请对 “网”字进行赏析。(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

9、诗歌鉴赏

(1)答案:“网”是“网住、留住”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1分),运用拟人、比喻手法,非常生动、新奇(1分),表现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情绪。(1分)

(2) 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2分)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残花败景,这些凄凉冷清的景色衬托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忧愁(1分);三、四两句叙事兼抒情,着力写作者门前冷落。 “车尘不到”表明世人趋炎附势,疏远作者;“宿鸟”反托出作者闲居之地的冷寂,。“自掩门”传达出诗人的生活空虚无聊,从中可看作者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1分)

。子 规【注】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第二篇:《(通用版)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语文 复习题(10-2)》

(通用版)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0-2)

语文复习题

一.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莅临(lì) 气氛(fēn) 国子监(jiàn) 戛然而止(jiá) ....

B.包扎(zā) 憎恨(zēng) 梁山泊(bó) 呱呱而泣(gū) ....

C.蒙骗(mēng) 哺育(pǔ) 血淋淋(xiě) 浩浩汤汤(shāng) .....

D.尽快(jǐn) 道行(heng) 露马脚(lù) 长歌当哭(dà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暮霭 座落 别出心裁 浮想联翩

B.干练 安详 歪门邪道 不加思索

C.销假 陨落 萍水相逢 唇枪舌剑

D.渔船 凋敝 祸起萧墙 鞭辟入理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奥巴马即将展开的亚洲之行绕过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 突出美国对盟友的重视,强调盟友关系仍是美“亚太再平衡”的重要支柱。 ②为应对区域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今年将 搭建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机制,共同应对区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

③专案组成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名 可疑的男子拎着不明物品,在街边蹲着休息,行为相当鬼祟。

A.刻意 逐步 行迹 B.蓄意 逐渐 形迹

C.蓄意 逐渐 行迹 D.刻意 逐步 形迹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A.《来自星星的你》播出以来,大家对它兴致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4年灸手可...热的剧目之一。 .

B.4月7日,论坛开幕前一天,海口机场,博鳌会场,人头攒动,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 ....

C.畅想家庭娱乐,高端大气的台式机首当其冲,它的稳定性以及拓展性等方面较前几年....

有着很大的提升,有出色的性价比。

D.各种打车软件在“花钱买用户”的营销策略下,难免鱼龙混杂,短期内出现了各种问....

题,这也暴露了行业监管的软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俄罗斯政府2日暗示,该国已渡过了吞并克里米亚引发的经济风暴的最黑暗期,但同时也承认这场危机给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推高了通货膨胀。

B. 在4月11日的庭审中,“秦火火”当庭认罪,认可公诉人指控,承认编造“原铁道部

赔外籍旅客3000万欧元”,并对受害人罗援、张海迪等人表示歉意。

C.4月15日,琼瑶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封名为“琼瑶写给广电总局的一封公开信”的文章,举报于正抄袭自己的多部作品。

D.现如今美国的教会学校吸引了中国的房地产大亨、能源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的子女,这些学校会请中介机构设计漂亮的中文宣传册。

二.文言文阅读: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

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

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而曳之,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

其粟。日之暮,二十一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至于庭中,直上有.

木三十余尺,鼓翅哀鸣,飞而栖其树巅。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

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畏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里东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挍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必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于群群皆妒焉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取材于李翱《李文公集》)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貌若营群 营:迷惑 B.而延颈喔咿 延:伸长 ..

C.义而介焉者 介:独特 D.尚不与俦焉 俦:做伴 ..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人皆恶截冠雄鸡而又狎乎既来而..A. 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一曰见食命侣群其客鸡义勇超于..C. D. 其孰能讥之乎师不必贤于弟子..

8.选择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鸡义勇超于群/群皆妒/焉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

B. 客鸡义勇超于群/群皆妒焉/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

C. 客鸡义/勇超于群/群皆妒焉/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

D. 客鸡/义勇超于群/群皆妒/焉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截冠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 (4分)

(2)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4分)

(3)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4分)

三.古诗文鉴赏: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闲居

徐通

草阁春方暮,柽阴日未斜。蜗涎分断壁,莺语并邻家。

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卑栖有至性,长此卧烟霞。

注释:①柽(chēng):即柳树。②卑栖:居于低下的地位。③烟霞:山水胜境。 ⑴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是如何写的?(4分)

⑵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②③①

四.诗歌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韩愈《师说》)

(5) ,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五.实用文阅读: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1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不能走工业化的道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

B.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而它们的宗旨和追求是完全一样的。

C. 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主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事,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荀子、王夫之等人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要尊重自然规律,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相等的。

13.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演变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C.从某种角度上说,全球金融危机也是中国谋求更好的发展的一个机遇。

D.一个“度”字不仅表现了中国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因而也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B.“度”体现出的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民族特别伟大的原因。

C.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D. 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它比工业文明更为先进。

六.现代文阅读:

品画 韦名

学而优则仕的领导张向喜画。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空去画廊品画。张向常去的画廊不大,却有仙则名,常有真迹品鉴。

一日,画廊老板约张向到画廊品鉴白石老人的《荷花蜻蜓图》。白石老人出身贫寒,傲骨铮铮,一生传奇,诗、书、画、印皆精,是张向最为敬仰的大师。

第三篇:《2014年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 附答案》

2014济南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妒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 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14.(1)贫寒交困;(1分)孤苦伶仃;(1分)牵挂亲人,关心国事;(1分)愁苦无奈、百无聊赖;(1分)

(2)描写了傍晚浓云往低处移动,急雪在旋风中飞舞的情景;(1分)营造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1分)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2分) 注:如果答“与题目照应”(或者点题)也给1分。

2014德州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②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②低回: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委婉曲折。

(1)三、四两句中的“密”和“新”生动传神,请赏析其妙处。(4分)

14.(1) “密”,细密之意,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一个“密” 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2分) “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 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仅思念和关怀。(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14.(2)表达了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2分)以及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以免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2分)

2014济钢第三次摸底考试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闲居

徐通

①草阁春方暮,柽阴日未斜。蜗涎分断壁,莺语并邻家。

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卑栖②有至性,长此卧烟霞③。

注释:①柽(chēng):即柳树。②卑栖:居于低下的地位。③烟霞:山水胜境。

⑴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是如何写的?(4分)

⑵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4.⑴蜗牛爬过的断壁上,留下银白色的蜗涎,深黑的墙壁被划分为二。院内院外,一片莺啼之声。这是一幅美妙静谧的山村暮春图景。(2分)此联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蜗涎”之静,后写“莺语”之动,以静显动,以动衬静。(2分)

⑵尾联用“卑栖”“至性”“长此”“卧烟霞”等表达自己甘于淡泊、出尘拔俗的志趣和愿意永远过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4分)

2014济宁市二模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雁归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⑴ 词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和氛围?(4分)

⑵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14.⑴本词一、二两句,描绘了平芜苍茫、落霞辉映、归雁纷纷栖落沙洲的景象;通过晚霞、大雁、汀州、平芜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寂寥的深秋氛围,给人以落寞、凄清的感受。(4分。意思对即可)

⑵本诗下片抒发了诗人年华流逝、事业无成的伤感,漂泊无定、只身天涯的悲叹,和秋风染鬓、借酒浇愁、闲数暮鸦的孤独苦闷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2014临沂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缚鸡行①

杜 甫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岁暮夔州西阁。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

(1)这首诗看似轻松,其实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请简要分析结语“注目寒江倚山阁”的妙处。(4分)

14.(l)①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得失不好定夺的无奈、矛盾心理。鸡吃虫蚁,有伤生灵:鸡卖出去,就会遭受宰杀,反复想来,却没有万全之策。②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4分。每个要点2分)

(2)①以景结情,将欲尽未尽之意融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含蕴无穷,韵味悠长;②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语言由平实入空灵,摇曳生姿。(4分。每个要点2分) 2014青岛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怨王孙

李清照徐通《春日闲居》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4分)

(2)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4分)

14.(8分)①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评分标准:特点2分,心境2分。

②运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

评分标准:拟人手法分析2分,情感2分。

2014日照市二模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 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 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为筠州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两首诗都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请对此简要分析。(4分)

(2)张诗第三句中“逼”字和黄诗第二句中“催”字都用得十分传神,请自选一个简要赏析。(4分)

14.(1)张诗写秋夜漫漫,秋虫长鸣,(1分)思妇独守闺中凄清寂寞而思念、关爱远征的丈夫。(1分)黄诗写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1分)诗人触景生情,因自己不得意而思念被贬的好友苏子由(苏辙)。(1分)(意思对即可)

(2)“逼”字有“逼迫”之意,(1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把晚秋天凉,秋虫被逼无奈叫声的悲凉传神地显示出来,(1分)衬托思妇的寂寞难耐,夜不成眠。(1分)(意思对即可)

“催”有“催促”之意,(1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时至晚秋,秋虫的鸣叫催促妇女制作裘衣,(1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或仕途坎坷的落魄)。(1分)(意思对即可) 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8分)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①,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fan)②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②山礬;本名郑花,木高数尺,春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

①这首诗写出了水仙花怎样的特点?(4分)

②有人说本诗对水仙花的描写在前后的不统一中体现出独特的美,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①出尘脱俗的仙姿、洁白素雅的花色、淡雅的清香、俊逸高雅的神韵(形色香神各1分)。 ②同意。前五句都用美女形容水仙,写得幽细秀美,第六句忽作粗矿之笔,把三种花都男性化了,前后不统一,不调和,结句写出门后对之欣赏而“一笑”的,却是“横”在面前的“大江”。这个形象,和前面所写的水仙形象相比,“大”得惊人,“壮阔”得惊人,貌似更不统一;但在这陡峭的转折、强烈的反差中体现出参差变幻之美,进而让读者体味到作者的精神追求。

2014烟台市二模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1)“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中的“俄”字有何妙处?试简要分析。(4分)

(2)请简析“来年早到梅梢”一句所蕴含的情感。(4分)

14.(8分)⑴(4分)“俄”是“顷刻”“片刻”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既照应前句的“风光紧急”,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2分)又引出下句“拟欲留连计无及”,表现了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婉转表达惜春之情。(2分)

⑵(4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具体化,(2分)形象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2分)

2014淄博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4分)

(2)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4分)

14.(1)雪融化了一半,细草从沙土里露出了头。(2 分)运用了细节描写,预报早春,点明了时令。(2 分)

(2)夜色掩映,竹树掩映,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梅花的形态,而是写了梅花的香气。(紧扣题目中的“除夜”这一特定时间,不写梅花形态,只写梅花香气)(2 分)以虚写实。(2 分)

2014东营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2)“数峰清瘦出云”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4分)

14.(8分)

(1)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然后写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2)①运用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1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1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014泰安市二模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酒泉子①

司空图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②。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注】①这首词作于公元881年(唐僖宗广明二年)春。上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奔蜀。司空图扈驾不及,只好避居故乡河中(今陕西永济)。②坼(chè):裂开,这里指花开。

(1)姜夔的《扬州慢》中有“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诗句,这首词上片中的哪一句与其表达技巧相同?请简析。(4分)

(2)赏析下片三个“旋”字的妙处。(4分)

14.(1)十载归来方始坼。(2分)都使用了移情(答“拟人”也可得分)手法,作者赋予杏花以灵性,说它好像等候自己,现在专为其开放,由此表现诗人对杏花的喜爱之情。(2分)

14.(2)三个“旋”字,突出了“花开花落花空”之快,极言好景不长,韶华易逝;(2分)这里既有惜时之感,又有人生迟暮之感。(2分)

2014潍坊市二模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注]此曲为作者访友之作。鲁卿,隐士。

(1)该元曲前三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深秋本无梅可赏,作者却自称“探梅人”,如何理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1)青苔之上,古木参天;苍云飘逸,秋水无边;红叶掩映之中,小小山房隐约可见。 (2分)画面表现出一种清幽淡远的意境。(2分)

(2)梅是高洁的象征,作者以梅喻鲁卿,而“探梅人”即指自己探访高士。(2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2分)

第四篇:《柳永《少年游》阅读答案附赏析》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

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阅读训练及答案】

(1)词中“憔悴楚宫腰”的句子化用了前人的两句名句,这两句名句是“       ,        。” 《阳关》是送别的名曲,这首曲子指的是唐朝著名诗人          的七言绝句《          》。

(2)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柳永《少年游》阅读答案附赏析】柳永《少年游》阅读答案附赏析

(3)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4)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6分)

答案:

(1)“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三叠曲》)

(2)运用衬托手法,借助衰杨、古柳、夕阳、秋光等最易牵动游子思乡、悲秋情怀的意象,以哀景衬哀情,突出离愁之深重。

(3)参考A:哀景衬哀情。(1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答“比喻”不给满分)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也是憔悴不堪。(2分)作者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分。提及沧桑之感亦可)

参考B: “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永《少年游》阅读答案附赏析】文章柳永《少年游》阅读答案附赏析出自,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

(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 ; “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 。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婉约之作。风格柔婉,语言清丽,情思缠绵。上阕重在写景,情融其中,景物描写句句含情。开头两句总写灞陵桥全景:杨柳参差,如烟如雾,景色之凄迷,与前朝完全相同。此等景象,最易牵动游子思乡的情怀。“风物尽前朝”一句,意蕴丰厚,使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如同一条纽带将现实的羁旅之愁与历史的兴亡之感连接起来,在貌似冷静的描述中,透露出词人沉郁的思绪。【柳永《少年游》阅读答案附赏析】古诗词鉴赏

"

第五篇:《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

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⑶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⑷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⑸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⑹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分)

(3)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请说说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并简要分析这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5)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结合尾联,揣摩宋之问暗用这一典故的意图。(2分)

答案:

(1)“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1分)“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1分)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惨和绝望。(2分)

(2)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1分)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1分)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2分)

(3)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2分);由雁及人,表达了诗人忧伤、思乡等复杂的内心情感(2分)。

(4)这里描写的是静寂、昏暗的景象: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浓重得散不开。(2分)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1分)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1分)

(5)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文章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出自的情感。

(2)哪两句诗由写景转为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作者为什么期待在“明朝望乡处”要看见“陇头梅”?

(4)“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5)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南飞雁  思乡 

(2)“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抒发了怀乡情切之情。 

(3)采寄亲人,以表衷情。

(4)“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1分)“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忧伤和悲戚。(3分)

(5)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江潮初落水面静寂,林间迷蒙瘴气缭绕。(1分)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1分)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被流放的忧伤和思乡的愁苦。(2分)

三:

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2分)

2.此诗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任意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颈联描写了诗人凄凉孤寂的气氛。江上潮水下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雾气弥漫,林间瘴气缭绕,暮色渐浓。

2、(1)大雁的南飞与诗人不知归期做对比,突出诗人怀土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2)诗人用“江静”反衬了自己内心无一刻宁静的哀怨痛苦,(3)用昏暗的境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以景衬情,烘托出愁苦的心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9453/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