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3-22 10:13:3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第一篇:《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是: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二、反对投降外交;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四、争取救国自由。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一致行动。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校的军警。同日,北平学联发布《宣传大纲》,指出在目前形势下,首先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危

害民族生存的残暴内战,反对一切出卖民族利益的政策和行动。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必须联合全国民众,结成统一战线。在罢课中,各校学生建立和健全了自己的组织。北京大学成立了学生救国会,发表宣言,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会组织专题讨论会、文艺社、宣传队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从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大中学校及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函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北平学联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及时地研究制订了组织更大规模示威游行的计划。12月14日,北平报纸登载了国民党当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北平学联即决定在这一天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把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的高潮。12月16日清晨,北平各校学生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率领,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参加的学生总计1万余人。他们高举校旗,打着反对华北特殊化!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等横幅,向天桥进发。上午11时左右,汇集到天桥广场上的学生和市民举行大会。游行指挥部负责人黄敬站在一辆电车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并带领群众高呼口号。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8个决议案。会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队的拦截。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伍分批分别由前门和宣武门进入内城。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上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之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第二篇:《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简介

时间:1935年12月9日

地点:北平,后扩展到多个城市

主体:爱国学生,各界爱国人士

意义:促进同意和平战线确立

一、 事件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向华北大地之时,中国共产党人向劳动大众发出抵御侵略、保卫华北的号召。1935年,中共河北省委多次发出通知、宣言,要求华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并对北平市领导机构进行改组,从政治上和组织上加强了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11月,在彭涛、周小舟、谷景生、姚依林等人的领导下,北平大中学校学生成立了“北平市学生联合会”,女一中学生郭明秋为主席,姚依林为秘书长。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员会在学联建立了党团,彭涛为书记。

1935年12月6日,北平学联召开代表会,通过并发表了《北平市学生联合会成立宣言》。随即,平津15所大中 学校联合发出通电,反对“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讨伐汉奸殷汝耕,动员全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就在这天,传来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将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广大同学和各界进步人士极为震惊。12月7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北平学联决定于9日举行学生大请愿,反对“华北自治”。8日,彭涛、姚依林、郭明秋、黄敬、孙敬文等人开会研究,决定由黄敬任游行队伍总指挥,姚依林、郭明秋进行指挥。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二、 事件经过

走上街头

1935年12月9日凌晨,广大爱国学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学生举着大旗和标语,分别朝着新华门进发。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近千名爱国学生离城较远,到达西直门时,城门已被军警关闭,请愿队伍无法进城。两校学生就在西直门一带召开群众大会,向附近居民和守城军警进行抗日宣传。

上午10点半,新华门前汇集了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十多所学校1000多人的请愿队伍。新华门紧闭着,门前排列着警车和架着机关枪的摩托车,军警宪兵手持刀枪杀气腾腾。请愿学生高举着旗帜,手持标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推选董毓华、宋黎和于刚等12人为代表,要求面见何应钦,并提出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停止内战、立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即释放被捕学生等6项要求。上午11时,何应钦的秘书侯成出来与学生会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一味敷衍搪塞,为国民党对日妥协对内反共政策百般狡辩。同学们对其答复极为愤慨,振臂高呼“打倒卖国贼”,“请愿不成,我们示威游行去”,宋黎被推举为游行队伍的总指挥。

当游行队伍行至西单牌楼平津卫戍司令部附近时,遇到军警的阻拦和袭击。同学们不畏强暴,高呼抗日救国口号,继续前进,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北京大学的许德珩、中国大学的吴承仕等教授和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的斯诺夫妇也参加了游行示威。国内外许多报社的记者随行采访。队伍经西四、护国寺、地安门、沙滩抵达王府井大街时,已扩大到四五千人。王府井大街南口布满了军警,挥舞皮鞭、木棍,凶狠地抽打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同学们与军警展开了搏斗,当场有数十人被捕。在国民党当局的血腥镇压下,游行示威队伍被冲散了。

救亡怒潮 “一二·九

”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传遍了国内外。中共北平市临时工委、北平市学联及时总结,

黄敬同志扶着电车向群众讲话,下为宋黎同志[7]

对下一步行动进行部署。12月11日,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联合罢课。国民党当局对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极为恐慌,下令严禁学生的爱国行为,还派军警封锁一些重点学校。但爱国学生的抗日烈火是扑不灭的。中共北平临时工委获知国民党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仍然决定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12月16日清晨,北平爱国学生1万余人陆续走上街头,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大示威爆发了。示威游行队伍共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率领从不同方向前进,途中冲破军警的封锁阻拦,最后在天桥会合。上午11时许,北平爱国学生和广大工人、农民、市民3万余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场旗帜飘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市民大会结束后,1万多名爱国学生整队向前门方向行进。学生们手挽着手,不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向街道两旁的市民和行人散发传单。市民们热情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有的送来开水和食物,有的自动加入了游行队伍。

游行队伍抵达前门时,遇到大批军警和保安队的阻截,爱国学生就在前门火车站广场举行第二次市民大会。大会决定继续进内城示威游行,并派代表与军警交涉,要求打开城门。当局为了分割示威游行队伍,答应让一部分学生从前门进城,但大部分学生须从和平门和宣武门入城。下午4时,黄敬率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校部分同学由前门入城后,城门马上关闭了。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大学等校同学沿着西河沿赴和平门和宣武门。但城门都已紧闭,同学们多次试图撞开城门,均未成功。后来几经交涉,军警答应以清华、燕京大学的队伍先撤走为条件,可以打开城门让其他学校的学生入城。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当两校队伍离开后,城外四周的路灯全部熄灭,大批军警挥刀舞棍从四面八方向学生扑过来,许多人遭到毒打。由前门入城的学生想去宣武门接应,当走到西单绒线胡同西口时,遭到大批军警扑打,数十名学生被砍伤,街道上血迹斑斑,惨不忍睹。在“一二·一六”大示威中,全市学生共有22人被捕,300余人受伤,再一次暴露了反动当局的凶残面目。

声援北平 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12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同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工人紧急呼吁援助学生救国运动,各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支持学生斗争。20日,共青团中央发表宣言,号召青年学生深入到工农群众中扩大抗日救国运动。各地社团组织纷纷发表通电和宣言,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宋庆龄、鲁迅、马相伯、沈钧儒、王造时、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李公朴、史良等爱国知名人士纷纷表示支持。宋庆龄从上海寄给北平学联100多元钱,作为开展抗日救国工作的费用。鲁迅于12月18日至19日夜,撰文热情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12月26日,陕甘苏区各界民众举行集会,声援北平和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北平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学生群起响应。一时间,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到处响彻抗日救亡的号角。

两次游行示威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北平学联成立了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工厂农村,发动各地工农士兵群众开展反日反蒋斗争,也使爱国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教育。1936年,南下扩大宣传团在北平召开团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改名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党领导成立的先进青年组织。它的诞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一二·九”运动的深入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由北平爱国学生首倡,迅速席卷全国的“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 运动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反对防共自治运动!”

“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

“立即停止内战!”

“立即向日本宣战!”

“人民!武装你们自己!”

“用武力保护华北!”

“打倒卖国贼!”

“打倒卖国贼殷汝耕!”

“中华民族万岁!”

“为祖国自由而奋斗!”

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没收卖国贼的财产救济受灾人民!”

“反对军队南调!”

“反对苛捐杂税!”

“反对抓捕中国人民的日本强盗!”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四、 事件意义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三篇:《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一二九运动事件简介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是: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二、反对投降外交;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四、争取救国自由。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一致行动。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校的军警。同日,北平学联发布《宣传大纲》,指出在目前形势下,首先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危

害民族生存的残暴内战,反对一切出卖民族利益的政策和行动。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必须联合全国民众,结成统一战线。在罢课中,各校学生建立和健全了自己的组织。北京大学成立了学生救国会,发表宣言,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会组织专题讨论会、文艺社、宣传队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从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大中学校及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函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北平学联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及时地研究制订了组织更大规模示威游行的计划。12月14日,北平报纸登载了国民党当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北平学联即决定在这一天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把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的高潮。12月16日清晨,北平各校学生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率领,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参加的学生总计1万余人。他们高举校旗,打着反对华北特殊化!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等横幅,向天桥进发。上午11时左右,汇集到天桥广场上的学生和市民举行大会。游行指挥部负责人黄敬站在一辆电车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并带领群众高呼口号。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8个决议案。会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队的拦截。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伍分批分别由前门和宣武门进入内城。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上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之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第四篇:《纪念129运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民族的脊梁是光阴的侵蚀所不能淘去的!“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这是戊戌变法失败﹑劫后尚存的梁启超流亡海外时的一首诗作.他实际上是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英雄的超前描述.鸦片战争以来,国事日降.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拍案而起,横眉冷对乖戾凶狠的侵略者,这等于是把个人的生命毅然放入绞肉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在那段历史,民众也逐渐觉醒,理解并支持先辈们以珠玉之身参与的救国事业.瞿秋白“早夭”了,因为以他的天分﹑才情,是绝对可以成为与朱生豪、梁实秋功悉力敌的大家.他没有后悔,千千万万的投笔从戎者也没有后悔,抛家弃子的“林觉民”们也没有后悔!!

可以说,新中国的诞生,是与无数把个人的如花生命放入侵略者的绞肉机探索挽救亡道路的烈士分不开的.在救民于水火这条路上,莫道人行早,深山更有早行人.林则徐,一位封建官员,出于朴素的爱国主义,他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句子,投身禁烟运动,苦心孤诣翻译外国资料,堪称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为能生在这样一个威武不能屈的国度自豪.今年是杨靖宇将军牺牲64周年的纪念年,今天,是一二九运动69周年的纪念日.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这些悲壮剪影.心居斗室,心忧天下,这是五四以来中国学生呈现出的精神风貌.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69年前吧:

1935年12月9日上午10时,北平各大中学学生3000余人齐集新华门前请愿。随后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运动”,反对日本侵略华北。游行队伍在西单和东长安街与军警发生冲突,学生受伤颇多,被捕者数十人。12月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实行总罢课。杭州浙江大学学生会决议,响应北平学生运动,并通电全国。12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指派“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7人,指定宋哲元为委员长。【纪念129运动】纪念129运动。宋哲元派军警分驻各大学校门,严禁学生出校游行示威。12月12日,上海、南京、武汉和广州等地大、中学校学生声援北平学生。12月14日,海各大学学生救国会成立,通电声援北平学生运动。12月16日,北平44所大中学校学生1万余人,再次举行游行示威。游行队伍遭军警镇压,被捕者二三十人,受伤400余人。北平罢工、罢市、罢课。原定本日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1936年1月 本文来自

纵观近代的学生运动,五四运动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和干部。一二九运动则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历史值得反复回味.五四运动激发了爱国青年对“中国往何处去”这一问题的思索,一部分具有革命知识分子留在国内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另一部分则分赴法国、德国、比利时勤工俭学、寻求真理.周恩来就是勤工俭学生中的光辉榜样.这极其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一二九运动呢?

1936年12月9日,西安万余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纪念活动。张学良将军为了避免流血事件,亲自前往临潼道上的十里铺劝阻学生,表示“我张学良的爱国心情跟你们一样,你们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也许我的要求比你们的要求还急迫。但现在你们不要再往前走了,不然会发生流血事件。”学生们则回答“爱国就不怕牺牲!”张学良最终表示要在一星期内用事实对学生作出回答.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以兵谏的形式迫使蒋介石投入抗日大潮。西安事变——一群学生与一位将军一种情怀的契合与共鸣。【纪念129运动】默认分类

我们应当记取隔着69年光阴的一二九运动,记取以学生为先锋的全民抗日高潮中英勇的民族精神符号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42626/

推荐访问:一二九运动事件 一二九运动简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