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情境中理论

来源:电脑网络 时间:2016-09-27 10:33:3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电脑网络】

人在情境中理论(一)
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

龙源期刊网 .cn

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

作者:宁玉梅

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9期

摘 要:“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的核心观点。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的诠释不同,选取了社会工作广泛使用的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分别从人的层面、环境层次、人与环境关系层面将两个理论做对应性的比较。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

(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

“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

人在情境中理论(二)
2015综合能力试题--

一、单选题

4、老伴去世半年后,李奶奶仍难以走出失去老伴的悲痛,经常自责,情绪十分低落,鉴于李奶奶目前的状态,社会工作者对李奶奶进行了哀伤辅导,在上述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主要是( )

A.治疗者 B.关系协调者 C.倡导者 D.资源筹措者

5、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养成的

B.社会工作者的素质、经验和能力直接影响服务成效

C.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就是社会中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

D.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的单向支持活动

6、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个人特殊需要,为提供个案服务:针对服务对象的同质需要,为更多的人开展小组服务。这表明有效支持社会工作者实践的是( ).

A.专业助人方法 B.潜在服务对象 C.个人的价值观 D.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7、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高针对因迷恋上网而学业成绩下降的学生开展小组服务。在小组活动中,小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提高自身行为控制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上述小高的服务属于( )。

A.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B.家庭-学校社会工作

C.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

D.社区-学校社会工作

8、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维系和发展,仅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

【人在情境中理论】

B.社会工作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价值观,两者应始终保持一致

C.社会工作价值观能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D.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满足服务对象提出的所有需求

10、社会工作者小马所在机构长期在某村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协助村民发展有机农业,收到村民欢迎,某电视台想采访小马并报道该服务,小马向机构负责人汇报并经同意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小马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 )的伦理责任。

A.同事 B.专业 C.社会 D.机构

11、社会工作者小赵的服务对象是一家健身中心的总经理,得知小赵喜欢健身运动后,他赠送小赵一些优惠券,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小赵正确的做法是( )【人在情境中理论】

A.婉拒赠送,表示感谢

B.接收赠送、转赠同事

C.婉拒赠送、结束服务

D.接受赠送、表示感谢

12、某社区老年人向社会工作者反映,该社区周边的便民服务点太少,老人购物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给予的恰当回应是( )。

A.劝导反应问题的老年人不要着急,建议老年人可以让儿女帮忙

B.坦诚告知老年人已有居民反映该情况,但社区无力解决此类问题

C.尊重并热情接待反映问题的老年人,告知其该问题在相邻社区同样存在

D.感谢老人及时反映情况,告诉老人会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14、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呼吁政府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倡导绿色环保出行,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这种行为反映出的“中介需要”是( )。

A.重要的初级关系 B.适当的教育环境 C.自然环境的安全 D.良好的社会环境

15、为实现邻里互助和环境保护目标,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倡导开展了“骑车出游”的活动,活动开展半年后,小区居民都切身感受到邻里关系的融洽,互助精神蔚然成风,这反映出( )。

A.生理因素影响人的成长

B.社会因素影响人的成长

C.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

D.心理因素影响社会环境

18、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无论服务对象面临什么问题,社会工作者都愿意理解服务对象,关心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发展要求,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 )

A.接纳 B.鼓励 C.承认 D.认同

19、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注重“人在情境中”的理念,为了促进服务对象社会心理正常发展,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重视服务对象( )

A.与环境的适应 B.自我的发展 C.以往的生活经验 D.人生理想的确定

20、服务对象:“......我总是这样,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疯了”。社会工作者:“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您一遇到有反对意见,就觉得受不了了吗?”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引领性技巧是( )

A.对焦 B.澄清 C.摘要 D.对质

21、小强近期迷恋手机游戏,无心学习,班主任向社会工作者小张求助,与小强交谈几次后,小张对影响其行为的生理、心理、 社会因素作出了专业分析和判断。根据上述情况,小张运用的诊断方式是( )。

A.缘由诊断 B.临床诊断 C.分类诊断 D.心理动态诊断

22、张大妈最近被医院确认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当获悉所在社区有针对该类患者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后,她的老伴张大爷来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在讲述了张大妈的情况后,小李对张大爷说:“您说的情况我都清楚了,先填个表吧”,根据上述情境,此时处于个案工作阶段中的( )。

A.申请接案 B.问题诊断 C.制订计划 D.开展服务

23、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耳,故意问我最难得问题,让我在班上丢脸,我真受不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同理”技巧的是( )

A."老师为什么这样对你呢?"

B."振作起来,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

C.“你生老师的气,因为他让你在班上很没面子。”

D.“你可能想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人在情境中理论】

24.得知父母已经离婚的消息后,小明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做出了自残身体等高风险行为。社会工作者小张金国评估后,对小明说:“虽然你现在还难以接受爸爸妈妈离婚的现实,但我相信你是有能力自己走出来的..."小张的上述说法突出体现了危机干预的( )。

A.及时处理原则 B.限定目标原则 C.重构目标原则 D.输入希望原则

中老家的房子,并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家乡。小王设计的这个游戏,有助于( )。

A.促进组员积极表达,增进互相理解与支持

B.应对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组员间的冲突

C.推动组员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

D.保持小组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8.在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小组成员关系走向亲密化,小组内部权力竞争开始。此时,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 )。

A.增强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

B.处理小组冲突

C.形成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D.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29.某街道有一些大龄单身男女青年,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有机会谈恋爱,不仅自己很苦恼,父母也很着急。社会工作者小陈发现这个情况后,准备为他们开展一个“公益星空下”的小组,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以便互相认识,增进了解;为实现小陈的想法,此小组最适合采用( )。

A.互动模式 B.治疗模式 C.发展模式 D.社区行动模式

30.社会工作者针对社区居民关心的养狗的环境卫生等问题举办了“社区议事”小组。在小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以发展模式为实践基础,鼓励社区居民说困难、谈建议。此做法主要体现了发展模式的( )原则。

A.平等性 B.开放性 C.参与性 D.建构性

31.在某小组活动中,社工作者小张发现组员小菲性格内向,从不主动发言。小张每次在小组活动是都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引导小菲发言。小菲发言时,小张会投以温暖和支持的目光,并不时地点头,有时还说:“恩,不错!”在上述过程中,小张采用的技巧是( )。

【人在情境中理论】

A.鼓励 B.重述 C.摘述 D.聚焦

34、在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社区居民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了解,提升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信心,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这反映了社区工作中的( )

A.过程目标 B.任务目标 C.伦理目标 D.评估目标

35、关于地区发展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发展模式强调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决策、理性推动社区改变

B.地区发展模式致力于促进居民参与,通过自助 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C.地区发展模式重视动员亲戚、朋友、邻里和志愿者资源,关怀社区困难群体

D.地区发展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的核心工作是社区资料收集、事实分析和方案决策

36、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强调完整地执行一个策划过程,在完成了“了解服务机构使命和目标”这一工作步骤后,需要对环境和形势进行分析,其分析的重点内容是( )

A.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优点和不足

B.现行服务手段的利与弊

C.社区需求的界定和评估

D.方案面对的机会和挑战

37.在整合式社区照顾模式中,社会工作者致力于通过发展整合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的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增强社会支持网络。下列服务中,属于发展“非正式照顾”资源的方法是( )。

A.协助服务对象成立互助小组 B.倡导街道建立老人日间照顾中心

C.协调为老联盟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D.联络养老服务组织开展入户探访服务

38.在社区照顾模式理念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为残障儿童联系特殊学校,协助其接受文化教育,实现平等参与社会的目标;在这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 );

A.治疗者 B.使能者 C.经济人 D.教育者

人在情境中理论(三)
第14讲(社会工作理论)

【人在情境中理论】

人在情境中理论(四)
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

  摘 要:“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的核心观点。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的诠释不同,选取了社会工作广泛使用的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分别从人的层面、环境层次、人与环境关系层面将两个理论做对应性的比较。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德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 coerse)。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 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 thinking)”(Germain & 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 fit)”(German&
  Gitterman,1995)。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 example, Lee, 1994; Simon, 1994; Solomon, 1976, 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动(Torre 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 施教裕, 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 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
  [4]许莉娅 .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6]CB Germain, A Gitter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95.
  [7]KL Cornell. Person-In-Situation: History, Theory, and New Direct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Praxis, 2006.

人在情境中理论(五)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本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讨论思想品德课情境创设的方法。通过多个案例,论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过程及效果。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情境创设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建立,使主导和主体的作用在教与学中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情境创设;思想品德课;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引言
  思想品德课在新课标[1]中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的课程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会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会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思想品德课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原则,使教学内容达到三个贴近,改变以往的繁、难、旧,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厌教的状态,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
  情境创设[2][3]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有意识的因素来调动学生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潜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使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学习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生活场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使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4],主要是指民主、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品德与充分的知识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而形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它要求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最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健康发展。
  二、教学案例与分析
  建构主义者认为[5],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的,它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创造想象,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思想品德课强调把理论和实际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依据顶岗支教中的教学活动,通过案例讨论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创设,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1、 情境创设要求精求实
  新课标中提出的求新、求实、求活的课程标准,要求情境创设要遵循现实生活,要符合实际,教学内容的事实要真实可信,使学生感受到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求情境创设,情境创设的泛而滥会使学生感到疲倦,渐渐地对课堂失去兴趣。
  笔者之前做过一个比较,在讲《走进新集体》这一课时,就把这节课的各个环节都用了一个情境创设,有问题情境、合作讨论情境、故事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等,让学生们讨论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班级体中,为什么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自己在之前的班集体中的优缺点,最后让学生为自己的班集体设置一个班规班训,并设置一个奋斗目标。结果发现,在让学生描述自己在之前的班集体中的优缺点时,学生们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兴奋感,好像已经对课堂失去了兴趣,甚至还有几个学生已经趴在了桌子上,课后,笔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课堂设计活动太多,而且没有什么新鲜感,就使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而在讲《享受学习》时,笔者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来辩论学习是苦还是乐,仅仅这一个辩论赛就把整堂课的气氛达到了顶峰,并且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表现的很活跃,对知识的掌握也很牢固(这是通过随堂练习题的测验的出来的),这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学生由厌学变为了乐学、爱学,而且老师讲的也特别轻松,就连平时上课睡觉、不爱听课的几个学生也开始做笔记、做练习题了,这对一个实习生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通过这两节课的比较,笔者总结出,教师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要在关键时刻给学生来一个新鲜感,而且创设的活动要有新意,既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达到求实的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其思维,使每一个学生都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 情境创设要能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真正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想品德课中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是能力目标,最后是知识目标,这是与其他学科所不一样的,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必须以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是讲授《难报三春晖》这一课。
  讲这一课的那一天正好是感恩节,所以笔者先通过给学生们讲感恩节的来历进行导入,然后再开始讲内容,讲完之后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感恩的人是谁?大部分学生回答是自己的妈妈,然后,我说:“既然大家都很感恩自己的妈妈,那么,今天晚上回去,希望大家能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请大家第二天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就先问了同学们的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班里最调皮的李某同学的发言,他说他给妈妈洗了一次脚,结果发现妈妈少了一个脚趾头,他一直都不知道,在他的追问下,妈妈告诉他那是一次在地里干活时,由于天已经黑了,没有注意到路边的一个障碍物,结果就摔倒了,锄头不小心就砸在了脚上,正好砸在了那个脚趾头上,说着,李某眼里流下了后悔的眼泪,他说,妈妈为了让他能生活的更好一些,每天辛勤的劳动,而自己却在学校惹是生非,不好好学习,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妈妈。他说以后要改掉调皮的坏毛病,决不再惹是生非,一定要努力学习。后来,他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端正了学习态度,上课也认真听讲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由于他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学习起来稍微吃力,但我还是不断的鼓励他,给予他很多的照顾,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位同学对笔者的触动很大,没想到,一个实践作业竟能改变一个学生,而且这个作业的完成也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它要求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报答,笔者认为学生们通过这次作业的完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感触。
  3、情境创设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情境创设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情境创设中,教师既要能使课堂活起来,又要能使课堂静下来,始终控制着课堂,而学生是进行各个活动的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使自己的主体创造力得到发挥。只有把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才是一堂成功的课堂。
  三、结束语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拓展思维空间,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意活动设置的有效性,既要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又能达到各自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认真研究课标,研究学生,对所提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有效控制课堂,揣摩学生心理,多与学生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情境创设中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避免使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伍新春,管琳著.《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刘玉静,高艳著.《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4]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5]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428864/

推荐访问:人在情境中 情境领导理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