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aka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9-27 10:44:2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Nonaka(一)
知识的定义

知识的定义

知识的定义在哲学认识论领域中,一直来是一个争论不止、最为重要的问题。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被人们相信的。介于难于定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侧面,较为全面的阐述知识的概念。

一,知识六大构成要素

Davenport(1999)曾说明知识的六大构成要素:

1.经验:

指的是过去曾经做过、或是曾经经历的事情。经验最大的好处是鉴往知来。自经验获取的知识,能够帮助人们认出熟悉的模式,并找出当前发生的事和过去有什么关联。

2.有根据的事实:

有根据的事实能让人们知道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透过有根据的事实,叙述在现实状况中所获取的丰富经验。

3.复杂性:

经验与事实根据所占的重要性,突显出知识能够处理复杂事物的事实。知识并非排除异己的僵硬结构,它能够以复杂的形式来处理复杂的事物。

4. 判断:

有别于数据与信息,知识本身包括了判断的成分。知识不但能够透过以往的经验,来判断新状况和信息,也能够自我审视与琢磨,应对新状况的发生。

5.经验法则与直觉:

当新问题与前人所处理过的旧问题相似时,经验法则就能协助找出解决方法的途径。

6.价值观与信念:

人们的价值观与信念,对组织的知识具有极大的冲击。组织毕竟是由人所组成的,其想法与行动,难免会受到组成人员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

二,数据-信息-知识层级观念

Davenport 与Prusak 在其著作《知识管理》中提到的“数据-信息-知识”层级观念,将三者的特性做了明确的定义与说明。

所谓“数据”是对事件审慎、客观的纪录。以组织的专业用语来说,数据是结构化的纪录,其本身不具关联性与目标。因此,数据多未必是事件好事。但是,数据是创造信息的重要原料,所以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数据是不可或缺的。

而所谓“信息”是包括关联性与目标的数据。信息不但有潜力能够塑造接受者的看法,它本身有具体的轮廓之外,并且是为了某些目的所组织起来的。

而“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信息。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存在文件与储存系统中,也蕴含在日常例行工作、 过程、执行与规范中。知识来自于信息,信息转变成知识的过程中,均需要人们亲自参与。知识包括“比较”、“结果”、“关联性”与“交谈”之过程。

知识之所以比数据与信息价值更高的原因是因为它更接近“行动”。所以一般而言,知识是不易结构化的、不易经由机器设备取得、通常为内隐的且不易转换。所以在数据-信息-知识逐渐转换的过程中,人员与时间的投入也会逐渐增加。

1.数据(Data):

[Applehans, Globe&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企业活动或外部环境的事实。数据以结构性来分可以分为结构性数据及非结构数据,非结构性 数据是非以固定格式存在于企业中的数据,如传真、分析报表、训练文件等;结构性数据是以电子格式存在的数据,如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储、电子文件等。

2.信息(Information):

泛指任何经过电子或机械管道传递的事物,其定义已延伸到泛指任何传达出讯息,不论此讯息是否对收受者有任何意义,好比 企业员工的平均素质,可以由员工的年龄、学历、专长等数据(Data)大致分析出来。或者公司获利情形可以由接单纪录、出货纪录、不良率等资料由专门的会 计人员分析出来,所得到的信息(Information)可以作为企业获利情况的估计。

3.知识(Knowledge):

[Nonaka,I and H.Takeuchi,1995],认为知识是一种辨证的信念,可增加个体产生有效行动的能力。[Davenport&Prusak1998]从 组织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它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及经过文字化的信息,同时也包括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信息提供架 构。具体的来说,专业人员将公司目前在各方面所做出来的各项统计信息加以分析,并依据本身经验、判断法则作出公司未来的营运走向,此一过程所作的判断是经 由时间的验证,经验法则才慢慢一点一点归纳出来,此种决策的智慧便是知识。

4. 三层架构的关系:

数据必须要经过有效的处理才可以变成信息,信息要经过专家的推论才有机会变成知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1:数据、信息、知识关系图

表1:数据、信息、知识理论分析表

以信息角度而言,数据最先是未套上KM 的商业模型的数据,经过KM 商业模型的处理后,配合特定的实例运作即成为有用的信息,而众多信息中会成为知识的便是少数实例运作有用的信息,便是KM 商业模型中实例数据转出成知识的过程。

三,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分类最常被引用的便是Nonaka(1995)所提出的外显式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内隐式的知识(Tacit Knowledge)。

Nonoka与Takeuchi 的分类法将知识利用取得性的不同而分类成内隐(Tacit)与外显(Explicit)两种。

1.外显式的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可定义、可存取的,可以以文字、科学程序或数字表达,可以沟通的,譬如一般人在学校教科书上所显示的知识便是属于外显式的。外显知 识可以藉由电子化、信息化的进步而加速知识的转移,只要其它人取得纪录知识的媒介,便可藉由此学习到的知识均属于外显知识的范围。

2.内隐式的知识(Tacit Knowledge):

内含于个人心中的非具体或者无完整条理的主观经验、模拟式、情境特殊性的知识技能,以及思考模式、信仰、认知模式等,无法直接传达 给其它人,必须经由观察等方式间接学习。换句话说,个人心智中难以文字化,表面化,深植在个人的人生体验中,知识大部分是属于内隐式且个人化的,如个人所 知道的技巧(Know-How)、个人的信仰、理念、概念、心理模式等影响个人行为的想法。内隐式的知识在内部流通最有效的方式是面对面的沟通,如见习制 度、顾问指导等。

下表为两种形式的知识比较:

表2:内隐式与外显式知识比较

四,知识的转化

外显式的知识可以利用信息化而轻易传递,内隐知识则难以规格化、具体化,因此大多数 的企业着重于本身技术的发展的同时,大多数集中于外显知识,对内隐知识较不重视,而通常对企业来说有价值的知识往往是属于内隐式的知识。因此在实作企业的 知识管理系统时需要有特地的地方供使用者能够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储存起来,或是有特定的地方供知识提供者及知识需求者相互的交流。

更准确地说,内隐式的知识可以被区隔为两个不同的面向,第一个为技术性的面向,包含无法公式化和难以具体说明的技巧、手艺、或专门技术;第二个为认知面向, 包含心智模式、信念、和知觉。外显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传递、或储存在数据库当中。但是内隐知识的主观和直觉式的本质,却难以用系统化、 或逻辑的方式来处理或传递。在沟通和分享内隐知识之前,必须先将其转换成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的文字。组织知识就是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由内隐到外显,再转化 为内隐所创造出来的。

在组织中,知识并不是私有物,而必须经由不断的转移与分享来创造新的价值。Nonaka与Takeuchi认为知识的分享与转移可以经由四种方式进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Nonaka(二)
日本公司创造知识之理论与经验

日本公司创造知识之理论与经验

作者:日本一桥大学 Nonaka教授

在一个变化莫测的经济中,一切

都充满变数。只有知识是维护持久的竞争优势的一个破切来源。

由于市场不断变化,技术快通普及,竞争者以倍数在增加,而产品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得老套过时,因此必须持续柜的创造新知识,并将它在组织内部广泛的加以传播,而且快通的将它应娟在新技术舆产品上,这是现今成功企业的写照。这些都是“创造知识”的公司所从事之活动,而“持续创新”则为这类公司唯一的责任。

日本最佳的公司持续地展现优异的创新成果。这些公司的组织角色、结构及管理实务是值得参考又仿效的典范。

人类的发展由古至今,历经下列各种不同之时代,因而变得愈来愈复杂:石器时代(stone age)、铁器时代(iron age)、铜器时代(bronze age)、理性时代(age of reason)。启蒙时代(age of enlightenment)、分析时代(age of analysis)、资讯时代(age of information),然後进入知识时代(age of knowledge)。

杜拉克教授曾指出:“知识是唯一有意义的经济资源”。(Knowledge is“the only meaningful economic resource”.)现今的企业已开始将知识视为它最有价值的策略性资源。他们深知,为维护其竞争力,他们必须好好的管理其知识资源与能力(intellectual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事实上,早在1930年代通用汽车的总经理史朗(Alfred Sloan)就很重视商店与市场情报之搜集,以供决策及分配资源之参考。IBM则率先将它本身变成十足的“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在现今的企业界,“知识就是市场力量”(In business, knowledge is market Power.)[10]。

鉴於日本公司在知识管理上有其优势及独到之处,其理论与实务经验备受欧美企业与学术界之重视。例如,日本管理学教授Ikujiro Nonaka与Noboru Konno对日本公司创造知识之策略与创新产品之研究就受到了高度肯定。此外,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林肯(james R.Lincoln)教授对日式管理中的组织设计与创新(organizational design and Innovation)之研究亦深受瞩目。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讨日本公司创造知识之相关理论及个案经验,内容包括下列六项:

(1)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知识与企业研讨会”,(2)日本人与美国人对知识有明显不同之见解,(3)知识转化与升级的螺旋式演进,(4)创造知识的四种场所(Ba)之特徵,

(5)场所的转换:三个日本公司的个案,以及(6)结语。

一、加州大学柏克莱“知识与企业研讨会”

(一) 研讨会之缘起及研讨内容

加州大学柏克莱“知识与企业研讨会” (U.C.Berkeley Forum on Knowledge and the Firm)首届年会於1997年9月23与24日在该校商学院(the Haas School of Business)举行。富士全录公司(Fuji Xerox Co.Ltd.)为庆祝日本一桥大学(Hitotsubashi University)商学研究所 Ikujiro Nonaka教授荣任加大柏克莱商学院新设的全录知识管理首位杰出教授(Xerox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 in knowledge)而赞助该研讨会。全世界各地约40名有关知识与企业之权威先进学者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结果十分丰硕,并将研讨会论文於1998年春季在“加州管理评论”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以特刊方式出版(Special Issue on Knowledge and the Firm),成为知识管理这个新兴领域的一个发展里程碑,并藉此表示对Ikuiro Nonaka教授之崇敬,以及纪念加大柏克莱商学院的一百周年(HAAS 100:School of Business,100 years of Leadership)与加州管理评论的40周年庆。

参与研讨的学者们有些事先彼此就曾开会交谈过,有些则早就在研究知识管理方面成就非凡,极富声望,因此,他们大家都相互了解。他们彼此间拥有一些共识,同时也存有一些歧见,大家对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在见解上既有“凝聚性”(cohesiveness),又有“多样性”(diversity),两者兼具,形成一种“平衡”(balance)。在研讨过程中,他们彼此交换观点,相互切磋,以便集思广益,并激荡出更新、更有深度之创见及结论。知识工作(knowledge work)有那些重要领域?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什麽?资讯与知识有何关联及差异?知识发展有何趋势及危机?如何评量知识的价值?如何管理知识?如何增进知识创造(knowledge creation)与知识传播(knowledge transmission)?企业应如何善用知识以强化竞争优势?学术界与实务界对知识及其应用的看法有何差距?这些都是大家极有兴趣而彼此争相讨论之问题。限於篇幅,本文谨大略简介Ikujiro Nonaka教授,并摘录该次研讨会的部分重点内容於下。

(二)Ikuiro Nonaka教授精研知识之管理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 Ikujiro Nonaka热爱学术研究,治学态度谨严,精勤过人。长期以来,他对企业如何创造、传播及应用知识,公司基层人员与中、高层经理人在知识管理上应扮演何种角色,如何营建有利於知识创造之环境与文化,以及如何发展新产品等之理论与实务详加精研,且获有丰硕、具体之学术成就,因而身价不凡,备受肯定。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商学院因而授予知识管理杰出教授荣誉,并为尊崇他而举办“知识与企业研讨会”之首届年会。

早在1986年,Ikujiro Nonaka就与哈佛大学教授 Hirotaka Takeuchi共同在哈佛企业评论发表“新新产品之发展游戏”(The New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Game)。1991年Ikujiro Nonaka又於同一刊物发表“创造知识的公司”(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由於内容精辟、独特,且富实用参考价值,因而获得很高的评价。在1997年加州大学柏克莱商学院的研讨会中,他与Noboru Konno教授共同发表“场所”的概念:为“知识创造”营建一个基础(The Concept of“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对知识创造的过程,以及四类知识创造场所之特徵提出了他们宝贵的创建及研究心得,因而深受赞赏。【Nonaka,】

二、日本人与美国人对知识有明显不同之见解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 Hirotaka Takeuchi曾与 Ikujiro Nonaka教授密切合作,共同对知识进行研究。在加州大学该次的研讨会中,Takeuchi指出,由於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日本人与美国人的研究方法与经验有显著之差异,因而对知识之理论与实务之看法有很大的差别。

在美国,大部份有关知识之作业都集中在搜集、发布、重新利用与统计已编制好的知识?与资讯。知识的负责人经常注视资讯技术,并藉以搜集及传播这种“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通常较注重在市场交易或知识网路合作方面能彼此互惠及获益。公司对“知识投资”(knowledge investment),会以其in期之经济回收作为评量该项投资是否可行之准绳。在日本,“知识创造”(knowledge creation)较受重视,特别强调要建立一些条件或环境,以利个别的知识所有人彼此能相互交换“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日本人很重视这项有利新知识发展之“社会程序”(asocial process)。在一个群体或实验室中本著善意、互信、彼此相爱或抱持慷慨情怀,共同合作来开创知识。公司希望藉“创新” (innovation)来强化其追求成功的长期能力,并以此来评量其知识管理之成败。

(一) 笛卡儿与 Nishida的哲学不同

为进一步厘清东西方对“知识”与更广泛的“人生存在价值”(human existence)之歧见,Nonaka教授拿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1650)与Kitaro Nishida两人的不同的哲学来加以对照及比较。笛卡儿是法国的哲学家、物理学家与数学家。1637年他创建了解析几何学(the science of analytical geometry),并发现几何光学法则(the laws of

geometric Optics)。他虽然在科学研究上有很高的成就,却同样喜爱研究哲学,是一位理想主义者(an idealist)。他建立了现代玄学(modern meta Physics),并拒斥自中世纪以来将亚里斯多德哲学(Aristotelian Philosophy)与基督的启示(Christian revelation)相结合的欧洲传统思想哲学(Scholasticism)。他自创一套推理方法与哲学,被称为笛卡尔哲学(Cartesianism)。他於1637年的著作中表明,他完全放弃所有原先的信念,并凭自我所察觉到的生存事实(the fact of his self-conscious existence)来重建他自己所信得过之信念。他说:“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l doubt,therefore l think;I think,therefore l am.)藉著直觉( intuition)与推论(deduction),他揭示了他自己的存在之真理,并以存在论(或称本体论,the essence of things;the study of being)来解说神的存在(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od)。

(二) 东方人与西方人对知识的想法不同

Nonaka教授说,笛卡儿将个人视为他所处环境的局外人,个人站在环境之外来评论环境。相反地,日本哲学家 Kitaro Nishida将个人视为他所处环境的局内人,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体的。他主张:“我爱,故我在”。( I Love,therefore l am.)因此,应让许多个人齐聚一堂,生活在同一环境之中,透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过程,使大家能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与感觉。大家应彼此互信,相亲相爱,且都须自我超越,以“大我”( the larger self)之无私与大爱,彼此楫惜,而且毫无保留的相互交换“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要以真心彼此倾囊相授。大体上,日本人较注重“社会合作”( social cooperation),而美国人则较强调“竞争性个人主义”(competitive individualism)。更扩大的说,东方人与西方人对知识看法之差异,可对照加以说明如下:

1.西方人(美国人)对知识的想法

(l)注重显性知识(focus on explicit knowledge)

(2)强调重复使用(re-use)

(3)看重知识计划(knowledge projects)

(4)重视知识市场( knowledge markets)

(5)注重管理与衡量(management and measurement)

(6)重视近期利益(near-term gains)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Ways of

Perceiving Knowledge

Don Cohen

In the U.S., most knowledge Practice focuses on collecting, distribution, re-using, and measuring existing codified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Practitioners often look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apture and distribute this explicit knowledge; firms measure success by near-term economic returns on knowledge investment. In Japan, knowledge creation receives more atten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developing conditions that favor the exchange of tacit knowledge between individual knowers, a social Process through which new knowledge develops. Success is measured by a long-term capability to succeed through innovation.

To further define what may be underlying dr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m ways of perceiving knowledge and human existence in general, Ikujiro Nonaka contrasts the Philosophies of Descartes and Nishida. To the Westem-Cartesian "I think, therefore I am" Nishida counters, "I love,therefore I am." Descartes conceives of the individual as Outside the -- an Observer standing apart from and evaluating his surroundings. Nisihida views the individual as inside the environment, an inseparable part of it.

Schematically, the U.S. -- Japanese contrasts, Which may represent a larger contrast between East and West look roughly like this;

2.东方人(日本人)对知识的想法

(1)注重隐性知识( focus on tacit knowledge)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429016/

推荐访问:京野ななかnanaka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