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作品简介

来源:百科 时间:2017-04-10 12:13:3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篇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梗概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梗概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据说,作者18岁时就打算写这部小说,后来却断断续续经历了18年。和以前的许多作品一样,小说的背景也是作者虚构的马孔多镇。故事梗概: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描写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命运,描绘了哥伦比亚农村小镇马孔多从荒芜的沼泽中兴起、发展、鼎盛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而完全消亡的一百多年的图景。反映了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整个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马孔多是哥伦比亚的缩影,也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缩影。小说从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表妹乌苏拉结婚开始。亲友们反对这桩婚事,因为在此之前,乌苏拉的一个姑母与布恩迪亚的一个叔叔也是表兄妹联姻,婚后生下一个长猪尾巴的孩子。乌苏拉害怕自己也生下这样的孩子,结婚一年多一直拒绝与布恩迪亚同房。这件事慢慢传开了,村里人开始讥笑布恩迪亚这个当丈夫的无能。一次,布恩迪亚在斗鸡时赢了邻居阿及廖尔。阿及廖尔恼羞成怒,拿这事当众羞辱他。布恩迪亚一气之下,在决斗中用长矛把阿及廖尔刺死。此后,这个家便长期被阿及谬尔的鬼魂所纠缠。为了避祸,只好远走他乡,布恩迪亚带领家人和村民跋山涉水两年多,最后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河边停下来。布恩迪亚做了一个梦,梦见这儿矗立起一座热闹的城市,并听见了一个响亮而动听的名字:“马孔多”。醒来后,他决定不再向前走了,与村民们一道建起了一座村庄,起名“马孔多”。自此,马孔多逐渐繁荣起来,他的家庭在这里

生活了一百多年,香火一直延续到第7代。多年以后,布恩迪亚突然发了疯,人们把他捆在院子里的一棵栗子树上,他居然又这样活了半个多世纪才死。妻子乌苏拉身体健壮,活了100多岁,为他生了两子一女。大儿子何塞·阿卡迪奥生在旅途中,长大后和一个常在他家帮工、会用纸牌算命的女人庇拉·特内拉发生了关系,生了一个孩子,取名阿卡迪奥,内战时阿卡迪奥被政府军抓去枪毙了。布恩迪亚的小儿子叫奥雷连诺,是第一个生在马孔多的孩子。他后来与政府派来的镇长的小女儿雷梅苔丝·莫科特结婚,但他结婚前,也和庇拉·特内拉发生过关系,他们生的儿子取名奥雷连诺·何塞。一天晚上,雷梅苔丝·莫科特突然暴死。布恩迪亚夫妇的女儿叫阿玛兰塔。他们还收养了一个孤女,据说是他们的亲戚,名叫雷蓓卡,但老两口始终不记得有这门亲戚。雷蓓卡有个吃泥土和石灰的怪癖,长大后在爱情上很不如意,后来嫁给了何塞·阿卡迪奥。第三代中除了庇拉·特内拉生下的阿卡迪奥和奥雷边诺·何塞外,还有奥雷连诺内战时期按照古老风俗和17个女人生的17个奥雷连诺。第四代都是被政府军枪毙的阿卡迪奥的后代。女儿容貌秀丽,名叫俏姑娘雷梅苔丝。两个孪生遗腹子名叫何塞·阿卡迪奥第二和奥雷连诺第二。这兄弟俩长得一模一样,也一样地行为放荡,都与一个叫佩特拉·科特的女人厮混。这个家庭的第五代全是奥雷连诺第二的孩子,儿子叫何塞·阿卡迪奥,女儿叫雷纳塔·雷梅苔丝(梅梅)、阿玛兰塔·乌苏拉。第六代只有一个人,梅梅的儿子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他爱上了他的姑姑阿玛兰塔·乌苏拉,他们结婚后生了个有猪尾巴的婴儿,是这个家庭的第七代,也是最后

一代。这个孩子生下后,他母亲由于产后失血过多而死。这孩子不久就变成了“一张肿胀干枯的皮”,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从外面回来发现孩子已被蚂蚁拖到洞穴里吃掉了。他平时喜欢钻研早年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留下的、用梵语写的关于他家族历史的“羊皮书”手稿。他一直看不大懂,这时猛然明白了,最关键的几个字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而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了。”这时开始刮起一阵微风,充满古代天竺葵的飒飒声……他继续读下去,“这时马孔多已经变成一阵可怕的旋风,裹着圣经里的飓风卷起的尘土、瓦砾,奥雷连诺怕被熟知的史实耽误了时间,跳了11页,开始读他正在经历的时刻,他一边经历这一时刻,一边读这一段历史,他自己预言羊皮最后一面的秘密,就好像他对着镜子,自己讲自己。”他又跳了一段想读最后的日期和他自己死亡的情景,“但还没读到最后,他已经懂得,他永远不会离开这间房子,他已经预见到这个镜子城将完全被风卷走,将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这里写的一切永远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命中注定百年孤独的种族,不可能再出现在地球上”。小镇消失了,家庭消亡了。小说到此结束。

【篇二】:《百年孤独》赏析

点评鉴赏

主题

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

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

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

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乌尔苏拉积极融入生活,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

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在与不同男人的纠缠中麻醉自

己??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就这样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

又想保持这种孤独的姿态。他们所有的努力似乎看是是没有结果的一种劳作。

然而,按照本雅明寓言理论的说法,所有的寓言文本具有救赎性特点来解读,

我们会吃惊地发现,他们不断反复劳作和西绪弗斯推石上山似乎有着某种相同

的启示意义。不断反复劳作,而又毫无结果,这是一种超验的意象。“是一种

对人类某种状态的说明。通过这样的说明,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此被进一步表现《百年孤独》作品简介。

为现代人共有的巨大困惑:‘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而

且,历史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人类越是对自己有所认识,这种扰人心绪

的困惑也越是得以增长。而最为困惑的也许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看清自己。”

就像羊皮纸手稿是一张写满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密码,一旦当人类彻底认清了

自己,读懂了这张带有寓言色彩的手稿,人类也就会毁灭了自己。就像布恩迪

亚家族的人们一样,在一阵飓风中,永远消失在这个尘世了。《百年孤独》中

的人们一直处于像《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以致

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

惧??”。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

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

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

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

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

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百年孤独》作品简介。

战争的缩影。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

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

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

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

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

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

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

《百年孤独》作品简介。

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

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这句话出自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是马尔克斯关于《百年孤独》写作意图的叙述。很明显,这部作品是作者在以“我之笔写我之事”。同样是在《番石榴飘香》里,马尔克斯和门多萨还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门多萨: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吗?马尔克斯:是的,我是这么看的。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再想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可以肯定作者马尔克斯就是要用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来浓缩拉美洲的的历史演变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的结尾处,用一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隐喻高度浓缩地概括和预言了拉丁美洲的历史。他写道:“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也预示了只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可以成就这样的人的命运,唯有这样的命运,最能反映这样的历史进程。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的童年被融合了进去,童年时经历了那样的孤独、苦难的。童年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同时其中有许多个“我”的生活影子。这些影子的集合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了。 从作品单个的人物形象来看,除了以上提到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拉美洲一代革命英雄的典型外,还有很多的形象同样具有代表性。如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乌尔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如果是《百年孤独》这作品还有一丝亮色,就在这个老妈妈身上。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变瞎之后仍掩饰这一点,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她可以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打得他满街乱窜;也能够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然对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她招待儿子的死敌,一位政府的将军在她家里吃饭,因为她觉得这将军人品好,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痛骂奥雷连诺上校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骄傲的宣称只要他敢杀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来亲手打死。乌尔苏拉的品质仿佛是这个家族的存在的像标,而她的长寿也表明了“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于此相对“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推倒历史。”在作者的眼中?男子们热衷于发明、炼金、打仗而又荒淫无度,而理智清醒的总是妇女。这种性的对比呈现的是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乌尔苏拉终于死去,力量的天平失衡了,她的子孙也在不久的将来灰飞烟灭了。

最后,作品在“冰块”和“石头”中开始,再一阵风中结束。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近乎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

【篇三】:《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系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〇一五年六月六日

《百年孤独》作品简介。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 年 月 日

《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分析

摘 要:论文重点围绕孤独的表现、孤独的原因和孤独的寓意对《百年孤独》中的“孤独”主题进行了探究。《百年孤独》中“孤独”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孤独、家族的孤独和社会的孤独三个层面。造成孤独的表层原因是殖民者的经济掠夺和文化入侵,深层原因在于拉美地区独特的民族精神意识,此外,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使个体看透理想的虚无本质回归无作为的孤独状态,道德和欲望的矛盾导致了家族的孤独甚至于毁灭。“孤独”不仅是拉美民族历史境遇的象征,也是现代精神意识的体现,而且,孤独是人类生命的本能,其中的积极因素甚至能够成为拉美民族走向未来的崭新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百年孤独》;孤独主题;拉美民族

《百年孤独》作品简介。

I

Analysis on the loneliness theme i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Abstract: The thesis, focus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loneliness, the causes of loneliness and the moral of loneliness, explores the theme of "loneliness" in the novel of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The "loneliness" i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mainly displays in three levels, including the loneliness of the individual, the loneliness of the family, and the loneliness of the society. The economic plunder and colonial cultural invasion are the outside causes that lead to loneliness, and the unique national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of Latin America is the inner cause. Moreover, a huge gap between the ideal and reality makes the individual find the emptiness of ideal and return to inaction and solitude state,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oral and desires lead to loneliness and eve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amily. "Loneliness"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f Latin American national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but also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consciousness. In addition, loneliness is the instinct of human life, its positive part can even become a new spiritual strength to help the Latin American nation go ahead.

Key words: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loneliness theme; Latin America nation

II

目 录

引 言 ................................................................ 1

一、 孤独的表现 ....................................................... 1

(一)个人的孤独 .................................................. 1

(二)家族的孤独 .................................................. 4《百年孤独》作品简介。

(三)社会的孤独 .................................................. 5

二、 孤独的原因 ....................................................... 6

(一)殖民者的入侵 ................................................ 6

1.经济入侵 .................................................... 6

2.文化入侵 .................................................... 7

(二)独特的民族精神意识 ......................................... 8

1.民族品性 .................................................... 9

2.民族心理 .................................................... 9

(三)双重矛盾制导下的孤独 ....................................... 11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的孤独 ................................. 11

2.道德与欲望的矛盾导致的孤独 ................................. 12

三、 孤独的寓意 ...................................................... 13

(一)孤独是拉美民族历史境遇的象征 ............................... 13

(二)孤独是现代精神意识的体现 ................................... 14

(三)孤独是人类生命之需 ......................................... 15

III

【篇四】:《百年孤独》书评

百年孤独的家族不再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要理解作者写书的目的和小说的立意,得先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像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673073/

推荐访问:百年孤独内容简介 百年孤独简介100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