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内容

来源:百科 时间:2017-05-10 09:17:3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篇一】:董卿《朗读者》第一~三期书目大全

董卿《朗读者》第一~三期书目大全

【第一期书单】

第一位朗读者是濮存昕,他朗读的篇目是老舍的《宗月大师》。

老舍著《老舍散文:又是一年芳草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老舍跌宕不凡的人生,充满了曲折与不凡。他的人生总会与你产生共鸣,他的笔下总有万般心绪涌动,或活在当下。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第二组朗读者是几位无国界医生。他们朗读的篇目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作品《答案在风中飘扬》。

(美) 鲍勃·迪伦著徐振峰,吴宏凯译《鲍勃·迪伦编年史》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为艺术家,鲍勃·迪伦是半个世纪以来的领军人物;作为音乐家,他的影响力无出其右。然而作为一个人,他从来都像个逃犯,总是设法掩盖自己的踪迹,通过一个个让人头晕的化名、化身,一个个传奇故事和彻头彻尾的谎言来迷惑他的观察者们。本书是他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等等。

第三位朗读者是柳传志。他朗读的篇目是《给儿子的信》。儿子婚礼上的结婚致辞。

柳传志。出生于江苏镇江,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现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其儿子柳林与康乐在2017年“终于”结婚了。

第四位朗读者是一对结婚二十六年的夫妻,他们朗读的篇目是《朱生豪情书》。

朱生豪, 宋清如著朱尚刚整理《朱生豪情书全集》中国青年出版社朗读者内容。

朱生豪、宋清如,一对才子佳人,柴米夫妻。他们因为诗而相知相许,在译莎苦旅中相濡以沫。酱米油盐醋,点横撇捺竖,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又充满诗意。十年苦恋,半个世纪的等待,一对诗侣短暂而又永恒的爱情绝唱。308封情书,封封感人肺腑,句句动人心魄,字字刻骨铭心!

第五位朗读者是世界小姐获得者张梓琳。她朗读的篇目是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收录在《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他们致孩子》这本书。有30位名人写下的亲子家书集。 刘瑜、张泉灵等著《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他们致孩子》人民文学出版社

每一封信,都饱含睿智与爱。

面对大众,他们是镁光灯的焦点;

面对孩子,他们是最平凡的父母。

他们用世间最珍贵最绵软的爱写就的一封封家书,不仅是送给下一代的脉脉叮咛, 更是一颗颗坦荡炽热的心走过遥遥岁月的回响。

他们甘愿最大程度地还原本真之心,掏出沉淀半生智慧的肺腑之言,

为孩子细数成长的酣畅与迷茫,生活的刁难与馈赠。

三十封信,万千种爱,一个心愿

——孩子,遵从内心,成为最好的自己。

第六位朗读者是许渊冲先生的学生和好友,他们朗读了许先生的几段翻译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著, 许渊冲译《莎士比亚全集:奥瑟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奥瑟罗》为“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系列中的一本,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讲述威尼斯公国勇将奥瑟罗与元老的女儿苔丝梦娜相爱,却在阴险的旗官伊阿戈的不断挑拨下,出于嫉妒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后来得知真相而拔剑自刎。

【第二期书单】

第一位朗读者是郑渊洁与他的父亲郑洪升,他们朗读的篇目是郑渊洁老师早年的作品《父与子》。

郑渊洁著《郑渊洁教子秘诀》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郑渊洁,中国文坛传奇人物。1955年出生,1978年开始童话创作月刊,有“童话大王”之美誉。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影响了好几代中国孩子。朗读者内容。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顾及面子是家庭教育的杀手。未成年人身上所有的缺点都是从成年人身上模仿来的。没人注意的地方,遍地是黄金。

朗读者内容。

本书首次揭露了著名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成功的教子秘诀,对于现代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将产生重要的启迪作用。

这是中国首例私塾教育的成功典范,一个另类作家的“另类的教育”。想学到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子秘诀吗?《郑渊洁教子秘诀:郑氏父子对话录》首次揭露了著名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成功的教子秘诀,对于现代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将产生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二位朗读者是聋哑人杨乃斌。小时失去部分听力的他,在妈妈的陪伴下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母爱的力量多么伟大。他朗读的篇目是冰心的《不为什么》。

冰心著《名家散文经典:冰心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第三位朗读者是著名演员、艾滋病宣传大使蒋雯丽,她朗读的是林清玄《百合花开》。 林清玄著《心的丝路》人民文学出版社

林清玄,当代著名散文家,小学三年级想成为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0岁与佛结缘,入山修行,深研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心的丝路》是林清玄“安住身心”的清隽之作。时值台湾社会时代变迁,很多人沉沦于现实声色的征逐之中,传统精致文化被侵略、商人短视、伤残者诈骗行乞„„正义理想奉献关怀等褪色,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林清玄说,“我的《心的丝路》依循这样的思考:如何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中安顿身心,做世界的清流?”

第四位朗读者是野生动物救护人员林兆铭,他朗读的篇目是梭罗《瓦尔登湖》选段。 梭罗著苏福忠译《瓦尔登湖》人民文学出版社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发表了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梭罗是生活的智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因为一个半世纪前,人类对于技术的崇拜与痴迷是不允许任何人来亵渎的。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瓦尔登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梭罗的声誉也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生态运动的思想先驱,他在书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已经成为美国

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第五组朗读者是配音演员乔臻和他的爱人唐国妹。他们朗读的篇目是裴多菲诗作《我愿是激流》。

裴多菲著兴万生译《裴多菲诗歌精选》北岳文艺出版社

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在我国已家喻户晓。这首《我愿是激流》同样脍炙人口。由于鲁迅先生早年介绍,裴多菲已是我国读者最熟悉和最爱戴的外国诗人之一。他的诗与民族传统、人民生活密切结合,与人民的斗争和命运融为一体。深厚的民族性与强烈的时代精神是他诗歌的两大特点,特别是在战场上完成的诗展示了一幅广阔的人民战争的多彩画卷,描写战士们前仆后继、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革命品德以及追求民族解放的思想感情、意志和力量。

【第三期书单】

第一位朗读者是影视演员王千源,他朗读的篇目是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片段。 厄尼斯特·海明威著李青泽译《老人与海》武汉出版社

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接连八十四天都没有收获,后来他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很大的鱼,跟它搏斗了两天两夜,用鱼枪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鲨鱼的袭击,一拨又一拨的鲨鱼来抢夺食物,缺乏帮手和工具的老人虽然杀了几条鲨鱼,但大鱼也被其他鲨鱼吃光了,等他回港时,大鱼只剩下一副骨头。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出版后引起广泛轰动,此作品荣获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组朗读者是湖南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和他的同事们,他们朗读的篇目是迟子建的散文《泥泞》。

迟子建著《迟子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迟子建散文》收录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水袖烟波》、《雪山的长夜》、《最是沧桑起风情》、《哑巴与春天》、《蚊烟中的往事》、《故乡的吃食》、《女人与花朵》、《时远时近的光》、《狗春秋》、《我的梦开始的地方》、《从山峦到海洋》、《一个人和三个时代》等作品。书中所选的散文,有迟子建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有现实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让人感到回忆的醇香温暖。

第三位朗读者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麦家,他朗读的是《给儿子的信》。 麦家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考入军校,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现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是首位被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电视剧《解密》、《暗算》、《风语》、《刀尖上行走》(编剧),电影《风声》、《听风者》等。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成30多种语言,《解密》被翻译成33种语言,是世界图书馆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被《经济学人》评为“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说”,英文版被收进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唯一入选该文库中国当代作家。

第四位朗读者是影视演员、电影导演徐静蕾,她朗读的篇目是史铁生小说《奶奶的星星》的片段。

史铁生著《奶奶的星星》花城出版社

第五位朗读者是“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他朗读的篇目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

刘禹锡《刘梦得诗集》广陵书社

《刘梦得诗集柳河东诗集(繁体竖排)(套装共3册)》内容丰富,装帧精美,制作优良。

朗读者内容。

第六位朗读者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临汾红丝带学校的创办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他朗读的篇目是拉迪亚德·吉卜林的短诗《如果》。

拉迪亚德·吉卜林陈玉立 / 查振科《从大海到大海》鹭江出版社

吉卜林出生、成长于印度,生活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二十四岁的那年,他从印度出发,开始了漫游世界的人生之旅。在东南亚的缅甸、新加坡盘桓,在香港、广州留下匆匆足迹后到达日本,接着横渡太平洋登上旧金山海岸,游历了夕日大不列颠殖民地美国。这就是他在游记《从大海到大海》中给我们描述的行旅。

【篇二】:朗读者

以小见大,以情省人——谈《朗读者》的电影改编

Kristin 发布于: 2009-02-09 02:19

我是一个较为感性的人,即使画面或文字中较为简单的情感表达也很容易感动落泪并深陷其中,当然《朗读者》这部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已经属于极致生动的类型,这也使得我在看过的一段时间内仍沉溺在汉娜与麦克的情感世界中,并乐此不疲与有共鸣的朋友们进行讨论,对电影内容的看法有分歧这算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这部电影与以往我们讨论的电影又有所不同,因为它有小说在先,而且还是一本影响深远并有着严肃主题的小说,基于这种背景,有朋友给我留言时说对影片没能正确理解,我是毫无底气反抗的。趁着周末的空闲,我将这本小说仔细阅读了一遍,就如评论所言这是一本花一夜时间看完的书,而我也花了一天的时间来思考,下面我想说的是我对电影与小说之间的比较和思考,当然也是个人意见而已。在发表评论之前,有几点还是想向大家说明:

一、本人虽然不是专业从事电影制作的,但对电影制作的各个工种环节以及具体的执行都有一定的了解,虽然没有自己改编过剧本,但是对于剧本创作的基础以及曾经改变的案例也是有一定接触的。小说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文字,它的特点是任何能想到的皆能表达,并且没有具象物体,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同样的文字也许100个人脑海中就有100种不同的画面。而电影的主要表现方式是镜头语言,它的特点是表达内容较为直观,但是既有时间的局限,同时有些虚化的心理活动很难明确表现。

二、本人在是先看了电影之后再看的书,电影共看了4遍而书只看了1遍,难免会有电影内容先入为主的情形出现。不过接下来的探讨也主要是围绕电影的制作展开。 有机会浏览到这篇评论的人,我想应该是看过电影版《朗读者》的居多,因此在开篇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朗读者》这本小说,这本小说曾是第一部登上美国畅销排行榜榜首的德文小说,在出版时曾引起很大反响,并在25个国家发行。全书以男主角麦克(书中叫米夏)的视角进行讲述,共三章,跟电影中的三个阶段完全吻合,电影展现的较弱的部分是在审判汉娜时,麦克对战争的阐述和思考,其他方面基本上一致,只是在桥段、对白方面做出一定的删减和调整,具体有哪些在后面会为大家做出分析。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经历过二战的人,特别是生活在二战纳粹阴影下的德国人与未经历过的旁观者看到的这本书后的感受应该会有很大差别。

先从故事开始说起吧!其实个人认为《朗读者》的电影是非常遵从原著的,甚至有点过于忠实于原著。从麦克与汉娜相遇,在一起,甚至相处细节跟书中所展现的几乎没有区别,甚至连汉娜郊游时穿的裙子也是遵照原著设计的。不过基于电视镜头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导演将一些细枝末节进行了合并,这里主要是表现汉娜对马克的影响,这也直接决定着麦克在后面对汉娜所产生的感情依赖:

1、 汉娜帮助麦克建立自信。

朗读者内容。

小说中汉娜帮助麦克建立自信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性上带领麦克萌芽,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成长,面对同龄人他似乎多了几分优越感,这应该是他“情感”方面的自信。其次,在

学习上,汉娜不允许麦克逃课并督促他赶上了因为生病纳下的学业,这应该是让他建立起在“事业”方面自信。

在这一点上,电影中也有所表现,不过比较少。在浴缸里,汉娜问麦克是否很擅长朗读,麦克说从来没有人这么夸过他,显然从汉娜身上他找到了男人的自信,这种自信也成为了他们在一起的基础,成为了日后麦克割舍不下朗读的其中一个原因。至于感情上的自信,影片没有刻意表现,只是通过课堂上迈克对苏菲的直视(因为小说中有提到他们同龄人一般看到女孩都是躲避,不敢正视)后来苏菲对麦克的情有独钟,导演也有想体现麦克在感情的成长的想法,只是要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麦克与汉娜的爱

小说中麦克对汉娜具体爱有多深可以通过人物心态的描写来呈现,如“我感觉自己真的爱上汉娜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她”之类的话语,当然为她卖掉了心爱的邮票,提早离开同学的们聚会,以及电车那一幕与电影表现的差别不大。

而电影在上述环节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设计,个人认为比较巧妙。影片通过电车相遇后争吵的一幕表明彼此在乎,他们之间的爱情由性欲转化成为爱情,而就在那天麦克开始朗读《奥德赛》了,奥德赛这个人物本身代表着扑朔迷离,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和认知程度都不一样,导演选择在这时朗读者本书,应该是在暗示这段感情正式开始了,不过要揣摩起来并不容易,中间隐藏着很多东西需要去思考的。

3、麦克与汉娜之间的感情的公开性。

小说在这点上作了细致的描写,麦克从来不愿意对同学提起汉娜这个人的存在,虽然他的内心非常有负罪感。同时,他们也有公开的时候,但只是到临城的戏院去看戏时,他们才能装得如同情侣一般,麦克坦言,如果在家附近,它是不敢这样的,并且在郊游的时候他们登记住宿都是以母子的名义,去电车上找他的时候刻意选择了无人的清晨。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麦克深爱着汉娜,但是对于世俗的眼光他还是顾及的。

电影省去了他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如何提及汉娜的,以及在郊游时他们如何登记。唯一一次他们之间的公共场所的行为,是在露天餐馆吃完饭后,那位老板娘把汉娜说成是他的母亲,麦克立刻送上亲吻来纠正这个事实。显然,影片中展现这段感情的时候,导演弱化了麦克介意周围人眼光的环节,至于原因在最后总结的时候会提到。

4、 汉娜不识字的细节。

小说中展现这一情况的描写有几处。首先,汉娜反问麦克名字的时候,麦克心想之前他经常把书本放在她面前,她应该看到过,为何不知道呢?其次,麦克因为对两人之间的相处有些想法给她写过信,但她不予理会。这两点是电影中没有展示的。其他的基本一致,如外出郊游时,路线图和菜单汉娜都不愿意看。另外,汉娜因为麦克留字条去买早餐而生气痛哭以及他到他父亲书房的情形,电影进行了改编。朗读者内容。

个人认为,上面提到的那两个改编桥段,实际上想体现的是汉娜对“文盲”的恐惧和对知识的向往,而失声痛哭也是她对麦克的依赖。这点影片中将他通过一个场景来表现,那就是汉娜被唱诗班的歌声所吸引,并闻声痛哭的情形,当然这种体现可能还不够直观。

说到不识字,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汉娜的离开,由于公司的人事调动汉娜决定离开,小说中是改做当司机,而电影中变成了文员。这样改,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较为直接的体现汉娜是因为不识字而走的。另外,通过别人赞赏他的报告写得很好,可以看出汉娜通过了其他方式去伪造“自己写的报告”,这也为她日后为何在法庭上不愿承认自己是文盲埋下了伏笔,她是死要面子的,文盲对于她来说太可耻了。

通说上述总结,个人认为影片表现的第一阶段较为完整,在有限时间和镜头尽量通过删减和改编体现了原著的内容,唯一删除的要点是麦克有些许的介意公开与汉娜之间的感情,应该是电影处于整体考虑隐去了这个环节,这也就是为什么汉娜离开前去远远的望着麦克的那一幕,应该是读者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幕从影片中删去的原因,因为麦克的反应应该不会是无动于衷。

在接下来两个阶段,小说与电影表现内容一致但细微调整的环节无非也是以上我所叙述的方式,后面就不详细解说了。

第二部分,讲到汉娜的审判。这一部分是电影与小说差别最大的部分,同时也就是为何看过小说的人与看过电影理解不一样的关键所在。小说中的汉娜还是影片中展现的汉娜,没有什么区别,说话愚钝,不经大脑,因为不愿承认自己的文盲的事实而最终认罪。我说说小说中被删减的内容,首先是对那位证人Mather小姐说写的书中内容的阐述,他们当年到底遭遇了什么?集中营的生活实在可怕,这个内容应该会让很多读者震撼。其次,麦克去集中营的时候,一位疑似看守的亲历者的自我独白,大致意思是他们那种情况下根本没有机会去思考是否应该有同情心,他们已经麻木,那就是他们工作而已,我想这番话也是对汉娜行为的解释。还有就是麦克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当然这种思考是矛盾的、不解的,是他们那一代人脑子里都在想的。还有法庭上法院和审判员的盛气凌人,这代表的应该就是德国的下一代他们对纳粹的态度,毫无情面的抨击、职责和惩罚。正是我以上所说的小说内容,影响着这个故事的定性,究竟是一个反思题材还是一个爱情题材呢?

第三部分,电影与小说的差别依然不大,两种形式都让我泪流不止。甚至个人认为麦克拿起录音机为汉娜朗读的过程表现,电影比小说更为精彩、更富感染力。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我想谈论的是人物塑造,在这个方面电影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首先说说男主角麦克,在影片中的麦克当汉娜离去后显得阴郁,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显然这么多年都无法摆脱这段感情带给他的伤害,不愿意回家,与妻子有一段短暂的婚姻,与自己的女儿也很少沟通。而小说中的麦克在学习法律专业时显得意气风发,是50年代出生的德国青年的代表,他们那一代人痛恨二战带给他们的伤害,用最尖锐的言辞去抨击纳粹,与参与过二战的父母在思想上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他们自我,对战争的认识太忠实于历史的结论,而不去考虑战争中人们的具体处境,他们变得可怕,让人望而生畏。影片中的麦克身上很明显没有这种气质,这种气质仅仅只通过了麦克那

位尖锐的辩友来展现。这种塑造让麦克避开了那一代青年尖恶的嘴脸,而更单纯的成为一个受害者,不过这种伤害应该是时代造成的,而不单是那个女人。

至于汉娜这个角色,看过小说后,必须再为凯特·温斯莱特鼓一下掌,史蒂芬·戴德利选择她绝对是独具慧眼,无论外型、动作、体态都与小说中描写的极为相似。在汉娜这个人物的塑造上,电影基本忠实于原著,最大的不一样是在与麦克相处的过程中汉娜喜欢肆无忌惮得哈哈大笑。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做了铺垫,为的就是引出接下来个人对基于小说改编的电影的总结。

影片将重点放在了汉娜和麦克的感情上,而弱化了作为小说灵魂的战争部分的描写。这样做引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我爱汉娜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是德国人的命运”。(小说原文)影片通过一男一女人物命运的描写,来影射经历过战争的德国人和在战争后出生德国人它们生活经历。为使影片对人物个性展现更加鲜明,全片基调反差不至于太大,导演也直接改变的麦克这个人物的个性,甚至直接删减了他对那段爱情的杂念。同时导演在处理这段感情的时候,采用了隐讳的表述,给予观众更多的遐想空间。而非小说直接表明麦克想去探监就是不明白汉娜的为何如此抉择?

“和汉娜谈?我该和她说什么呢?说我识破了她的生活谎言?说她正在为这个愚蠢的谎言而牺牲她的整个一生?说为了这个谎言而牺牲不值得?说她应该争取尽量减少蹲监狱的年限,以便在出狱之后能开始更多的生活?到底该说什么呢?说到什么程度?她应该怎样重新开始她的生活呢?我不为她展示一个生活远景就能让她抛弃她的生活谎言吗?”(小说原文)

其实在小说中,麦克对汉娜的感情是矛盾的、是参杂了太多外界情感和个人经历的。而我更愿意将电影中的情感理解得纯粹(具体的理解我在《爱情的解读,生命的朗读》/my/kristin/blog/1660864/中已经谈到了),只是战争插曲让两人被分开,让这段感情变得动摇,但是麦克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定。审判结束后,麦克离婚回家与母亲的那番对话可以看出,他们所指的回家实际上就是重拾曾经的那段记忆,麦克爱得如此之深却有如此之沉重,以至于父亲的死他都没有回来,这当中除了她对汉娜的爱也有她对汉娜战犯身份的介怀。而离婚同时回家,也是迈克在思量10年后的选择,他用了10年时间去思考到底如果来处理这段感情,而他的选择是面对。当然类似的,在小说开篇也有提到,麦克总是梦见汉娜的房子在陌生的地方,但是房子却如此熟悉,应该是在暗示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汉娜的家才是他的归属,以至于结尾处麦克看到汉娜死后的容颜,竟是老夫老妻的感觉。唯一遗憾的是,小说中提到麦克在去美国的途中,隐约觉得他和汉娜在一起的情形,如果在影片中有所展示可能会更加煽情,不过也可能会落俗套。幸运的是,我终于对麦克见到Mather小姐的那一幕有所理解,Mather小姐就是犹太人的代表,作为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不愿意去原谅参与过战争,甚至与之有关联的德国人,哪怕是他们已经遭遇过最为严厉的惩罚,同时也有着难言之隐。这就是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总的说来,我认为导演选择了合适的切入点,如果不是因为小说太过于畅销,影响太深,这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另外战争的过程没有表达,可能是因为展现后会打乱整体基调、可能是因为导演不擅长表现这类型的场景,可能是因为资金原因。这方面没有必要作出深究,但是“极致的情感,战争的萦绕”这些因素已经足够动人,很庆幸史蒂芬·戴德利没有犯鲁尔曼同样的错误,也许他心里太清楚面面俱到,而面面都不到的道理了。 如果让我来为这部影片的改编评分,我会给九十分,毕竟电影和小说的展现方式差别很大。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715310/

推荐访问:朗读者内容摘抄 柳传志朗读者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