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的专业

来源:百科 时间:2017-05-10 11:56:3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篇一】: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1.我国旅游行业概况

1.1定义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其中,景区(包括自然、人文、人造景区)是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相对掌握主动权(但运营商多数以国企为主,激励相对不足),而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要素往往需要依托于景区资源,并且围绕其展开各项业务。游客既可以通过线上OTA方式进行要素预订和打包产品预订,也可以通过线下旅行社采购需要的旅游产品。如下表所示:

1.2旅游行业特征

1.2.1周期性较弱

旅游行业与GDP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旅游对部分居民仍属可选消费,收入增长放缓及对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时就会直接减少对旅游这类非必需商品的消费需求。但波动幅度弱于GDP,旅游消费对于部分居民,尤其是富裕阶层而言,其仍属必需品。而景区由于垄断性和稀缺性,价格稳定甚至上涨,不呈周期性波动。

1.2.2季节性较强

旅游行业季节性较强的原因主要是:(1)自然气候条件(2)休假制度安排。通常每年的3月至11月为旅游旺季,而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月底为旅游淡季。如黄山风景区每年的旺季为3月1日至11月30日,局部省市略有不同。一般景区类公司一季度业绩占比很小,但黄金周在国内旅游收入中占比约为20%—25%。

1.2.3敏感性极强

旅游行业依存性、敏感度极强,主要影响因素有:

a.事件冲击,如战争、恐怖、瘟疫等突发事件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很大;

b.政治因素:社会安定与否,外交政策影响国际旅游线路开放的数量和目的地国的多寡。

1.3我国旅游市场规模

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连年增长,从2012年的2.59万亿增长到到2014年的3.38万亿。不仅如此,我国全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持续增长,2012年为

4.85%,到2014年底,我国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为5.31%。

1.4我国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我国旅游市场十分广阔,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广泛存在,尤其是不同省份之间,同一省份内部不同区域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目前处在从休闲游向度假游逐步过渡的阶段。其中发达地区的休闲游呈现快速发展,度假游逐步兴起的趋势,而中西部地区仍然呈现出观光游逐步向休闲游过度的趋势。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人口结构带来旅游高消费人群基数增加,居民休闲度假时间增加、交通改善和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其中收入增长、休闲时间增加、交通改善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最为关键。

2.旅游行业上市公司情况

2.1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数量较少,如图所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区域分布较为集中,34家上市公司中,有约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南地区,西部地区的公司仅占26.5%。

2.2旅游业公司上市版的分布

如图所示,旅游业上市公司有85.4%在主板上市,仅有14.6%在中小板上市,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数量为零,由此可见,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大部分规模较大。

【篇二】:2015旅游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Travel Industry Market Analysis Report

一、旅游业的定义与特征

(一)旅游业的定义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

◎ 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二)旅游业的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三)旅游业的组成要素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二是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三是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都是涉外性质的业务。

(四)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 旅游业的依赖性; ◎ 旅游业的综合性; ◎ 旅游业的脆弱性; ◎ 旅游业的波动性; ◎ 旅游业的季节性; ◎ 旅游业的带动性;

◎ 旅游业的涉外性;

◎ 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中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1949年到1978年旅游业被看作是外事活动的组成部分,为政治服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产业的功能。但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产业经历了从崛起到平稳繁荣发展的过程,一跃成为亚洲的旅游大国。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社会环境和配套条件优化,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三)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2年,我国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3个多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4%,占到第三产业的16%强,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国家服务贸易创汇额的半数以上。

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全国已有24个盛直辖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余省区(市)则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

三、中国旅游业的现状趋势

2013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小幅下降,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2013年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情况

(一)中国旅游行业现状分析 1、旅游企业间的低水平竞争

旅行社行业一直是旅游业市场秩序中最为混乱的部分,旅行社数量众多,服务水平却参差不齐。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造成一些竞争弊端,比如相当一些旅游企业不靠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来竞争,而是打“价格战”,有损品牌声誉;很多旅游产品和服务比较粗放,旅游促销手段单一落后。现在旅行社的评级活动正在开展,用以纠正这些竞争弊端。旅游饭店业,我国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和品

牌化程度还不高,尤其是现在兴起的经济连锁型酒店还未成气候。旅游企业的低水平层次竞争,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迟缓,关键是旅游企业间的同质化程度高,没有明确的市场地位,仍在习惯性地追求数量型扩张。旅行社业应朝着大旅行社集团化、中旅行社专业化、小旅行社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专业化

第一,旅游中介分工越来越细分,专业化的中介公司越来越多,包括酒店预订专业化公司、票务预订专业化公司、餐饮预订专业化公司、旅游景点预订专业化服务公司、旅游咨询专业化服务公司等。旅行社从过去的传统的做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之分外,现在更加分工细致,不同的旅行社开发不同的旅游专线,同一品牌的旅行社也分别开发出不同的主体旅游和专题旅游。旅游行业的专业。

第二,旅游服务项目不断拓新,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旅游中介及各旅游相关部门的努力下,逐步开发出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是以工业生产过程、厂风厂貌、工业产品展示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二)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 1、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向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部分。旅游作为一种人类需求也可以按照休闲活动层次论从低向高分为身心恢复、投入感情的参与、创造性的参与这三个部分的。旅游本质上就属于高层次的需求,本来就与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有关。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旅游消费从质量和层次不高的观光型旅游开始,逐步趋向于有特色和个性化的休闲度假游和专项旅游。旅游者也具有更丰富的旅游经历,持有新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对旅游消费更加灵活和独立。

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深度”旅游的兴起。游客不再追求到此一游,而是希望通过旅游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游客不愿意在导游的驱赶下快快走,现在人们更愿意慢慢走,怎样放松怎样游。比如,有的旅游者在三亚的五星级酒店海景套房一住就是七天,哪儿也不去,早晨睡个懒觉,起床后到海滩散散步,实实在在地给平时因工作压力束缚的心情来了个彻底的放假。在境外游中,那种十天游览十几个国家,多个国家串烧游的旅游形式不在时尚,单个国家深度旅游受到游客的亲赖。

◎ 城郊乡村旅游的兴起。以自驾车为主的旅游方式悠闲短线城郊游成为周末休闲活动,甚至是黄金周旅游的主角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休闲度假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旅游局将全国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可见城郊这种短线游市场证明是大有所为。

2、团队游到自助游

旅游方式由团体游为主转变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助游方式出行。因为旅行社服务,给游客留下了许多负面的印象,比如赶场一样赶景点,购物地点和旅游景区一样多,使旅游变成了只有旅行没有游玩。但随着交通的便捷、私家车的普及、各种酒店等预订公司繁荣的发展,自助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大型节假日期间,旅行社报名参团人数激增,参团费用增长,自助游有充足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弥补了传统旅行社的不足。

四、中国旅游营销模式的新动向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挖掘和更新,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深化,旅游市场营销需要注入新的经济形态和营销模式进行盈利和创新。

(一)旅游消费者:逐步分散化

从人数来讲,旅游者的队伍越来越大,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都成了旅游者,有些人一年要出游不止一次。从时间上来讲,不仅黄金周是出游的高峰期,每个周末甚至只要是一年四季中只要是适宜出游的时机,就是旅游季节。旅游不再是有闲的特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从经济学角度看旅游消费者行为,大多数消费者都是考虑到经济实力和闲暇时间的约束理性选择旅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差异化的服务,高品质的享受付出高于平均水平的费用,甚至利用借贷方式超前消费。

从人类学与社会学角度看看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文明,旅游素质提高,能够以一种欣赏的角度,接受、包容并且保护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旅游行业的专业。

从心理学角度看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者的出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决策过程等越来越多样化。

(二)旅游目的地:逐步个性化

旅游目的地不在集聚在国家,省市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不在是那些广为人知的几A级景区,很多小城镇、小乡村,甚至酒店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的分布越来越广泛,密度逐步加大。

从资源级别上来说,旅游目的地不在拘泥于那些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自然文化价值的地方。 从历史文化积淀深度上来说,旅游目的地不一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年轻的小城也有有趣之处。

从旅游市场开发程度上来说,旅游目的地不在局限于那些旅游产品和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方,一些尚未开发或者正在开发的地方也有许多旅游者的光顾。

(三)政府的调控将逐步加强

◎ 政策制定:政府制定或遵循一系列的旅游相关的规定政策,维护旅游市场的法制环境,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 市场推广:政府推广的是整个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政府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调动有效资源,树立旅游目的地的中长期形象和战略发展目标。

◎ 环境营造:政府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旅游行业发展的经济文化环境,有利于旅游者安全舒适旅行的社会文化环境。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完善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卫生、治安等职能部门的建设和改造,同时改变观念,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进入旅游市场。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规避因为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某些经营者的违规行为。

◎ 区域规划:地方旅游局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在旅游开发之前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地方旅游规划工作,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景区的整体布局,避免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破坏性开发等短视行为的出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市场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方向。

(四)旅游业的重组和整合作用将逐步加强 1、产业整合

旅游产业内分工更加深化和细化,关联效应增强。但是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也会增强,纵向整合发生在旅游服务链两个不同层次之间的组织集中,比如旅游批发商兼并旅游代理商,航空公司兼并旅行社,旅游经营商兼并旅游目的地的饭店企业。横向整合是旅游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同类企业或投资组建新的经营单位形成的多地点的企业集团。如旅行社之间的一体化经营、航空公司的

【篇三】:旅游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旅游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摘要]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本科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树立旅游从业人员应持有的基本观念,具备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及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掌握旅游业与饭店、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基本礼仪及其它专业知识,擅长旅游企业主要业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程序设计、质量和信息系统控制、营销策略及相关手段的制定,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和专业英语。有良好的服装仪表、文明的谈吐、健康的审美情趣。 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计算机和专业英语。有良好的服装仪表、文明的谈吐、健康的审美情趣

旅游管理包括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餐饮管理方向、休闲娱乐管理方向、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

[关键字]

高级专门人才 健康的审美情趣 初中级管理人员

[正文]

旅游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还必须熟练掌握英语熟练使用计算机,广泛地开展与政、企合作,为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提供管理咨询、人员培训、旅游资源评估、规划和开发服务。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就业前景

旅游业其自身的特点:无污染、高产值、高附加值,所以它已成全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各国相继投入巨资来完善旅游业及其配套设施,在这中间,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被提上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已被列入将来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我国旅游业管理人才自然必不可少。我国已在许多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且会有更多的院校开设此专业,更多的才子也将投身于此朝阳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旅游管理专业虽然在中国开设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在国外却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旅游业相对发达,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关于旅游的研究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因而旅游管理专业一直是长盛不衰的热门专业。同时这些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实际上旅游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从发展的过程中就能看得出,有好的人才,一个好的项目就出来了,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局面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一) 旅游专业管理人才

虽然人员的学历提高了,但中高级的管理人才并不容易招聘到。因为中高级的管理人员,例如计调人员,起码需要3年以上的导游经验,才能了解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组织出来的产品才有说服力。缺少实际操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必须经过历练,才能胜任类似的工作。但基层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能坚持下来并工作出色的人不多,造成中高级人才的缺失。另外,

蔡梓雄也提到,现在的旅游专业学生缺少必要的旅游基本知识,甚至连什么季节最适合到九寨沟旅游都不知道。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多为理论性的东西,实际性的知识不多,因此他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才能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面对中高级人才紧缺的问题,中山国旅主要还是从公司内部寻找和培训合适人选,升迁出色的员工,也以此作为一个上升的空间,激励基层员工。而且内部员工在公司工作多年,熟悉公司的操作,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能够立刻上岗操作。为了招纳、培养优秀新人,中山青旅专门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对优秀人才进行多方面的特殊补贴、奖励等。

(二) 加强实践教育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被安排到各级酒店实习,实际操作所学到的知识。为了更具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旅游教育将更加细化,而非像现在那样泛泛而谈。据龙良富所知,现时部分院校的旅游专业已开设温泉、高尔夫等学科,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对口人才。政府应创造旅游大环境龙良富提到,中山的旅游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吸引点不够,缺少精品景点精品路线。政府应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开拓更多的吸引点,同时引导学校与旅游企业的沟通合作,创造旅游同行之间的联动,一同促进中山旅游业发展的平台,为中山旅游创造一个好的大环境。有了好的大环境和平台,旅游业才能蓬勃发展,从业人员也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企业改变用人机制提高待遇,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是必须的。另外也需加强系统培训,为自己储备中高级人才。龙良富赞成企业和学校合作,一方面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校也为企业培养输送对口的专业人才。员工端正心态规划职业前途现时许多毕业生都比较浮躁,许多人都把导游工作看作是一个短暂的跳板,希望工作不久后就能从事计调、销售等工作。可旅游业是个讲究经验积累的行业,没有经验,难以胜任较高级别的工作。积累过程肯定很辛苦,龙良富认为,学生应该在过程中加强锻炼,培养自己对行业的兴趣,同时也应自我分析,为自己找到未来发展的 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前途。

(三)学校教育

从数量上看,近年来,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规模。据统计,截至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113所,其中高等院校407所,中等职业学校706所。与上年相比,尽管旅游院校总数下降了3.4%,但高等旅游院校数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达30.9%。而旅游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及各地职业院校合并力度的加大,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比上年又减少了135所,降幅高达16.1%。2002年旅游院校在校生总计为417,022人,其中高等院校157,409人,中等职业学校259,613人。与上年相比,旅游院校在校生总数增长了21.7%,但增长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增幅达54%,而中等职业学校只增长了7.9%。2002年,旅游院校校均在校生为375人,比上年的298人增长了25.8%,说明单个旅游院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实力有所增强。

从地区分布看,现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且旅游院校分布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基本吻合,旅游发达地区数量多,旅游落后地区数量少。从2002年统计的数据看,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的旅游院校均超过50所。西部12个省(区、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717090/

推荐访问:旅游专业行业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行业环境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