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各地状元

来源:高考百日誓师 时间:2018-08-25 11:00: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高考百日誓师】

2018全国各地状元(共9篇)

2018全国各地状元(一):

状元,榜眼,探花这几词的由来?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何谓三甲?现代人都把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认为是状元、榜眼、探花.其实这是对“三甲”的一种误解.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绝非指状元、榜眼、探花.一般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都是从明、清两代的科举说起.明清的科举分为甲、乙两科.乙科是指集中全省秀才在省城举行“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甲科是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里举行“殿试”,此次中榜者称为进士.根据成绩高低,进士又分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实际上,中国封建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年间便已经开始,但是直到宋朝太平兴国八年才开始分类“三甲”.即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到了元、明、清,科举考试“殿试”的中榜者,一甲仅限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而“三甲”,实际上是殿试的末等.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三甲”,并不是指状元、榜眼、探花,而是殿试中榜进士当中的第三等的.如此看来,古代科举,进士分三等,即三甲.状元是头甲的第一名.

2018全国各地状元(二):

什么是秀才?什么是状元?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下诏求贤,云:“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茂”本作“秀”,东汉人避光武讳,改作“茂”.举秀才始此.南北朝最重此科.当时虽出自荐举,也有策问.《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隋、唐科举制亦有秀才科.唐初,秀才科第最高,从武德到永徽,每年秀才不过一、二人.高宗永徽二年(651),停秀才科.后玄宗、代宗时,几次恢复,旋即停止,所得之人极少.明太祖时,曾举秀才数人,如洪武四年(1371)以秀才丁士梅为苏州知府,十五年以秀才曾泰为户部尚书,此均系辟举,不是科举之士.后乃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於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水浒传》以王伦为「不第秀才」,有轻蔑的意思,指他觅举未成,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宋代秀才名衔,无论经过考试取得;但明清时代则不同,秀才得来不易,必须通过几重考试关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应举.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鲁迅小说《孔乙己》、《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陈士成在前清多次童子试均考不上,人已老了,还是童生,或称老童生.若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
童子试关卡重重,有否其他途径入仕呢?其实,应试者老是不经过童子试、科考的,也能参加乡试.方法是参加所谓「纳粟入监」.这个制度始於明代中叶,一直行至清末.「纳粟入监」就是化银子捐一个监生,取得乡试入场资格(更多的是,有钱不学的人捐监后并不入场应试).这个途径,往往被看轻,但也总有意外:明代罗圭七次应考都不能通过童子试,捐监后却在乡试、会试中连获第一名.
乡试在秋天(中秋前后)举行,所以称为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次年春季(在阴历二月或稍后)举行会试,称为春闱.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部试、礼闱.会试之后是殿试.明清时代,正常情况下,这种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遇有国家庆典,增加恩科.
《水浒传》有白衣秀才王伦.什么是「白衣秀才」呢?难道他常穿白衣?其实,「白衣秀才」是指「不第秀才」.不第秀才」之称,始用於宋代.
什么是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1000多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莘莘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鼎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五代时南汉《十国春秋》云“刘龑(Yan)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宫词》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状元的历史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吕蒙,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2.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3.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次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4.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6.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7.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8.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 、冯京、王岩叟等6人.
9.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10.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11.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12.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13.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佑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14.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
15.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睹,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16.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17.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8.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19.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20.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怀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等人一并处死.
2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丑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2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2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24.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25.中国历史上,一届科举考试中由同一地区包揽前三名发生在明朝建文二年,来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广、王艮和李贯包揽了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永乐二年则诞生了一个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科举奇迹:同样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们包揽了此次科举考试前七名!
26.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27.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28.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29.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30.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31.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32.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32.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33.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
34.历代状元中,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永徽七年(656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18岁.
35.历代状元中,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直考到70多岁,才因一偶然机会毛遂自荐,成了状元.嘉庆年间,杭州人王严,以80高龄中试,但未及殿试就死了,不然的话他也许会打破尹枢的纪录.
36、历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两状元均为同一个地方举子,发生在北宋熙宁九年(1076),福建路兴化军(今莆田市)的徐铎和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状元乃是同乡时,不由龙颜大悦,特作诗以赐,诗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37、历代状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当属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状元陈文龙(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六年(1409年),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是福州城惶庙神.
38、在历代状元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诗赋被罢免的状元,为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状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9、历代科举唯一一次“四异”同科,为绍兴八年(1138),莆田人黄公度(1109-1156)殿试进士第一名为榜魁(状元);陈俊卿(1113-1186)第二名为亚魁(榜眼);林邓七十三岁,为榜尊;龚茂良(1121-1178)十八岁,为榜幼.时称“四异”同科.又,黄公度与陈俊卿,又被称为“魁亚占双标”.

2018全国各地状元(三):

状元是什么意思

1.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 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周 家老是兴兴旺旺.”
2.唐 时新进士,宋 时廷试列一甲者,有时也称状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古称状元,不必殿试第一名.唐 郑谷 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谷 登 赵昌翰 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周必大 有《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按,叶适 登 淳熙 进士,为第二名.参阅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3.喻在本行业成绩最突出者.
李准 《参观》:“ 辛明修 是全国有名的大劳模,历年来小麦丰产的‘状元’.”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018全国各地状元(四):

历史上那些人通过科举考试形成名人的

中国历史上状元大全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自然是“连中三元”了.据统计,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年中,连中三元的只有17人.清代长洲人钱柴,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
“连中三元”一语由此而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 、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氵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 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阝.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阝等人一并处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2018全国各地状元(五):

我的家乡 作文【2018全国各地状元】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会宁,会宁是一个“苦甲天下”的高考状元县,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小县城。

会宁是一个甘肃省一个并不大的小县城,但因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会过师,因此得名为会师县。同时也被国家纳为红色旅游圣地。再因为会宁是国家贫困县中的特困县,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穷。正因为它的穷,才走出了一个个优秀的高考状元,因次成为甘肃省的高考状元县。听妈妈说,有些小孩为了上学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去上学了,他们每天要早二三十里路,吃的是煮洋芋,啃的是干馒头。据说会宁山区大多数的家庭都非常贫困,有些家庭生活又困难,还没有经济收入。孩子又多,家庭经济供不起他们上学,孩子就开始竞争,谁学得好,谁就上学。因此孩子们都觉得:好好学习,好好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这就是我的家乡会宁,虽然它没有秀丽景色,但她却有浓浓的重教育的精神。

2018全国各地状元(六):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晚清状元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
(1)“扬州和运河同龄”是因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联结江淮的运河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江南地区历史发展的哪些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十分活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思想界在政治、经济和学术等方面出现了哪些新观点。这些观点出现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的地图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地,在《马关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据材料四的地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张謇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办的企业大部分都在南运河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邗沟 唐朝
(2)杭州地区人口激增,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地区状元数增加,说明了江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3)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开始萌发,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4)A
(5)基本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原因:明清时期该地区商品经济较发达,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该地区是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地区之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迅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张謇受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当地较为畅通的交通条件。(说明:回答出任意5个要点即可得满分,如学生答出其他要点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8全国各地状元(七):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 )和( )最为集中?

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 东部 和 中部 最为集中

2018全国各地状元(八):

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的四字成语?【2018全国各地状元】

五湖四海
望采纳,O(∩_∩)O谢谢

2018全国各地状元(九):

铁血柔情话莆田 作文

铁血柔情话莆田
莆田——八闽大地上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作为莆田的孩子,我为我的身份而自豪。很多人说,莆田是一块浸透了汗水和激情的热土。做事风风火火的莆田人——是停不住的。他们的手,不停的动着;他们的足,不停的迈着。这股劲儿,这种精神,将莆田的好,莆田的美,莆田的富饶,莆田的风情,一切的一切,完完全全的展示在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面前。往事如风,在老辈人的讲述里,我愈加真切的认识了莆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敢字当头的莆田人,破除了封闭保守的落后观念。日子过不下去了,怎么办?勇敢的莆田人迈开了自己的步子,“下南洋去!”我仿佛听见祖先们热血澎湃的吼声。他们抬着不屈的头颅,眼里充满着血丝,手臂上的青筋,因愤怒而根根暴起。看也不看后面破旧的房屋,背着那个与他们高大身躯不符的干瘪包袱,向前去!哪怕前头是千难万险,莆田人也要将它踩在脚下!
操着家乡特有的方言,这些憨厚老实的莆田人,从拉黄包车、理发、擦皮鞋、修自行车开始,从事原始商业服务业,边安身边立业,积累资本,进而开店办厂兴业,经营汽车房地产,不仅站稳脚跟,而且成就事业,引领一方经济。莆田人,靠自己的劳动,打下了一片属于他们的江山。他们的生命,愈发蓬勃向上了。
充满血性的莆田人,以他们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尊严:二十多年前,社会上传言莆田有几万农民在全国行医看病,对此各种调侃议论和质疑不胫而走。而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莆田人在全国各地包括大都市里聘请著名专家,购买先进设备,办现代化医院已是尽人皆知的奇迹。
……
我们是坚毅的,勇敢的,我们为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着,无人可以挫败我们。不管有怎样的重压,怎样的困苦,我们就像在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小麦,直到断折,我们的身躯也是笔直的。
当然,这不是莆田的全部。
我犹记得,郭沫若老先生的两句诗:“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他说到了莆田人的心坎里。我敢骄傲的宣称,莆田的风景,绝不逊于中国,甚至世界各地的美景。这不单单有情感上的缘故,当然,这也是实情。
到莆田来吧,亲爱的朋友!这里有壮观奇特的山峰,有一马平川的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湾……春九鲤,夏湄洲,秋白塘;壶山雨景,兰溪流水;菜溪、麦斜、永兴三大名岩的风光,广化寺的千年钟声,南少林的武术渊源……这儿终年鲜花争艳,山海俱得,风光旖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多美的莆田!
等欣赏够了莆田的风光,坐下来歇歇。吃些东西吧,热情的莆田人民说。那细如银丝的兴化米粉;热气腾腾的卤面;甲天下的桂圆;甜滋滋的枇杷;香喷喷的荔枝……放开肚子吃吧!这些美食,更加体现了莆田的富饶,以及莆田人民的智慧。
话说,地灵人杰。这片好山好水,自然孕育了众多的英雄豪杰。莆田自古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名。林默、林兆恩、蔡襄、郑樵、刘克庄、林兰英、翁祖烈、林文肯……他们的成就永垂不朽。为莆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莆田的科举事业,也是出乎人们想象的灿烂辉煌:中国封建社会处隋朝至清朝末年整个科举时代,全国各地进士达千名以上的进士县,只有18个县,其中福建省占4个。而莆田一县的历代进士,竟多达1433人。像“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科两状元”诸类佳话更是传诵千古。
起来歌颂莆田吧!所有的溢美之辞,都难以描绘出它的风采。“铁血柔情”我以诚惶诚恐的态度,反复几番的斟酌,轻轻说出了我心中的家乡模样。
我爱它,我的家乡,所有莆田人都爱它。它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回响。我坚信,这“莆田”二字,将在我们的努力下,继续发光发亮,扬名中外!
谨以此文《铁血柔情话莆田》,献给我心中的挚爱——莆田。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anjiang847683/

推荐访问:2018高考各地高考状元 2018年全国状元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