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艺人的作文

来源:作文 时间:2017-05-06 10:15: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作文】

【篇一】: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文素材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文素材

一、理论论据

1、“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毛泽东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一毛泽东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邓小平

4、不入虎,焉得虎子。——俗语

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

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一魏征

7、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一一毛泽东

8、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一一毛泽东

9、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毛泽东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一毛泽东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一陆游

二、事实论据

正例

1、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是个美男子。他的妻、妾和客人都说他比

城北徐公美,可是邹忌并不盲目自信。看到徐公后,自认为不如徐公美,而且照镜子,仔细"调查研究"一番,觉得比徐公差了一大截。他悟出了妻、妾和客人说他美的原因,并用此设喻来委婉地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使齐国强盛起来,在朝廷上"战胜"了燕、赵、韩、魏等国。

2、况钟是明朝江西靖安县人,曾任苏州府尹。昆剧《十五贯》就是写况钟判案的故事。剧中况钟任监斩宫,但是他一听到犯人呼冤,拿起的笔就放了下来。仔细看案卷,似乎错了,又举起了笔,犯人又呼冤,并自述经过,况钟叉放下了笔但想到自己是监斩官,本来他只需朱笔一挥,就算完成任务。又无权过问判决,于是第三次拿起了笔。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想到;人命关天,举起的笔又落下来,他终于立下决心,自担干系,延缓处斩,亲自勘察,破了案情,平反了冤狱。况钟的朱笔三起三落,是《十五贯》中给观众印象极深的情节,也是他作为著名清官,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办案的一桩佳话。

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为了回答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怀疑和指责,毛泽东亲自考察湖南农民运动。他脚穿草鞋,手拿雨伞,历时32天,行程700公里,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光辉篇章。

4、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第一位铁路总工程师。清朝末年,清政府想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二百多公里的京张铁路。计划刚提出,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争夺筑路权,由于各不相让,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使用本国工程师,他们就不插手此事,于是清政府任命詹

天佑为总工程师,负责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带着助手和工人,冒风沙,踏冰雪,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进行线路勘测。他亲自教会工人使用炸药开山,并革新施工方案,打通了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设计了一种人字形轨道,解决了坡度特别大的难题。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詹天佑以他的艰苦奋斗,事必躬亲的务实精神,为中国人争了光。

5、宋应星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博览群书,除四书五经、八股文外,历史、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手工业、医学、兵法等等,无所不览。他说:读书不单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更重要

6、柯岩的优秀报告文学《船长》的第一节《汉堡港的变奏》,叙述了英雄船长贝汉廷率领的我远洋货轮汉川号,在德国汉堡港破例装载一套贵重设备的经过,贝汉廷船长和全体船员认真调查研究,将货物一件件地测量,精心核算排列,经过27个不眠之夜,拿出了配载图,令德国航海专家刮目相看„„

7、宋代的沈括,为了测定极星的位置,连续三个月里,每晚上半夜、午夜、下半夜各观察一次,画出200多张图,并进行细致测量和数学推演,"凡十余年,方初见真数",得出每日微差时间的大小,并给予理论上的解释。

8、《小马过河》里说: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是否可以过。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伙。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9、大禹治水,左手拿"准绳",右手握"规"和"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之所生也。""此数"即"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量。""几何学"一词的希腊文含意就是"测量土地技术",许多几何定理是埃及人在丈量土地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10、达尔文五年环球旅行,在各地进行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实地考察和研究,逐步形成了进化论思想,后来又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调查研究,还亲自进行了选育良种的科学实验,于1859年完成了《物种起源》,深刻地阐明了现代生物是长期的历史进化的结果。

11、吴吉昌通过反复实践解决了棉花落桃问题,姚士昌通过几年实践摸索出落花生增产的经验,李光庆在水稻生产中解决了减少空壳率的问题,袁隆平辛苦多年培育出杂交水稻系列制种。他们的经验和理论普遍推广,为解决人类的穿衣吃饭作出了杰出贡献。

反例

1、《史记》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纸上谈兵,滔滔不绝。赵括颇为得意,以为世上人莫可挡。而赵奢却不以为喜,他说,一旦让赵括带兵,"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死后,赵括率兵与秦国交战,结果为秦将白起的奇兵佯攻所诈,粮道被绝,军队被围,不但自己被秦军射死,还断送了四十万兵士的性命。蔺相如曾经批评赵王用赵括带兵如"胶柱鼓瑟",批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廉颇商相如列传》

2、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主观认定是邻居的儿子偷的。看他走路的样子,面部的表情都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听他讲话的声调,也

像是偷了斧头的人。总之,邻居的儿了动作态度,没有一处不像偷了斧头的样子。后来,这个人在山沟里掘地,找到了自己的斧子。再看邻居的儿子,动作态度没有一处像偷斧的样子了。(《列子·说符篇》) 3湖南双峰县荷叶乡某村民屋前的水塘淤塞,造成流水不畅。该村支书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责任推在这个村民身上并加以处罚,致使这个村民怨气冲天又无处申诉,最后服毒自杀。事发后,上级纪委两位负责同志问这个村支书:"为什么不做调查就乱下结论?"回答是:"没想过"。"为什么只是罚款,牵耕牛,不做思想工作?"回答仍是:"没想过。"

4、有位女青年,一次被电视剧《我的太阳》摄制组选中做了一回舞蹈演员。于是,她便通过关系调到歌舞团工作,一心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她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十分紧张,她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在专业上成绩平平,一直未能充当过主角。歌舞团决定调她到文化馆工作,用团长的话是"专业退休"。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怏怏地离开舞台。她选中了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却没有选中她。

5古时候一个国王出巡,听到哭声,命令随臣去查问。回报说,那边山上一妇人在哭,她丈夫吃饭不幸噎死了。国王下令,今后任何人都不准吃饭了。

6、有则《守株待兔》的寓言说:"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里有棵断树桩,一次有一只飞奔的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民就丢下农事,整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

【篇二】:关于快与慢的作文范例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人写诗也是够慢的了,与现在文人动不动一天数万字,哪一种创作更是一种享受,从神态上都可以看出,捻须而吟,在慢慢地品味中,去吟安一个字,他说是一种苦,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当我们今天读唐诗时,那一种欣赏与陶醉已成为中国人一出生就能够体味到的乐趣。如果唐人像今天一样一天几万字,创作速度快是快了,但会不会让我们今天还能够享受呢?

一本《本草纲目》二十年,一部《资治通鉴》十九年,一本《红楼梦》十年,慢慢磨出来的东西才是精品,才是后人的一种享受。当然后人享受时也要慢慢来,如果一天就将《红楼梦》读完,那也就没有乐趣了。《本草纲目》能够滋润中华民族上千年,而《红楼梦》养活了成千红学家,这都是得益于慢。

慢是一种智慧,慢是一种豁达,慢更是一种享受。对生活有透彻的理解,拥有豁达的胸怀,就可以好好地欣赏生活、享受生活了。

当慢则慢,慢出质量。

“慢工出细活。”众多传统的手工艺品的制作都需要慢,比如需要108道工序才能打造出来的华贵的景泰蓝。唯有慢才能做出品质,才能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许多名著又何尝不是“慢”出来的?司马迁穷尽一生,最终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曹雪芹耗尽心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铸成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红楼梦》;一部《论语》,凝聚几代人的心血,于是流传并影响中华文化几千年„„然而如今许多建筑工程都在不停地赶进度,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地陷、楼塌、桥断等安全事故,令人色变。可见在工艺品的制作上、经典作品的写作上,尤其在涉及人们生命安全的各种建筑上,应当“慢”出质量。

当慢则慢,慢出品位。

慢生活,给急驰的生命刹车。快节奏的生活,在带来利的同时也使人失去了很多。每天用各种快餐打发肠胃,于是美食淡出了生活,健康“快”出了问题。若时而精烹细煮,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共享佳肴,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显得更有些生活的情趣与品位。或挤出一点空闲,沏一壶好茶抑或斟几杯好酒,邀三五好友共同品尝,悠闲自在地谈天说地,既放松了身心,健康了身体,又让人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和生活的惬意。细细品味,品的不仅仅是佳肴,是香茗,更是情感,是生活的趣味。可见在饮食健康上,在好友聚会上,尤其在生活情趣上,切莫匆匆赶路,错过一路美丽的风景,应当慢慢欣赏,细细品味,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 当慢则慢,慢有时是为了更快。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慢是成事的基础——“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快需要慢的积累。看看李白、杜甫,“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们快不快?但就是为了这一“快”,他们学习了多少佳作名篇,积累了多少人生阅历!那些穷尽一生写出一本书的作家,看起来似乎是慢的,但对那些书的时间跨度来讲,他们又何尝不快呢?就是我们这些眼下慢慢苦读的高中生,不也是为将来能快速提高成绩做着必要的铺垫吗?可见在学习的积累上,在成绩的提高上,尤其在事业的成就上,应当慢慢积淀,厚积薄发,如此才能顺利进入彼此的快车道。

由此可见,在合适的行业中,在恰当的时机内,当慢则慢,会慢出质量,慢出品位,慢出速度,慢出人生的潇洒与滋味。唯其如此,才能使我们生活有品位,人生更精彩!

走得慢些,走得远些。-----俄罗斯谚语

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印第安谚语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玛格丽特用尽一生写出了《飘》,至今她的名字仍为众人所铭记,而那位男作家则是真正的“名不经传”了。玛格丽特似乎是“慢”的,但纵观《飘》的时间跨度,她又何尝不“快”?

她是以一种慢的心态来“快速地”完成《飘》的。再看李白杜甫,“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们快不快?但是为了这一“快”,积累了多少人生阅历,学习了多少佳句名篇?这一种“慢”的心态才使他们获得了终身的成就。网易的CEO丁磊成功之快让人惊叹,但在创业之初,他进行了多少深思熟虑才在这关键一刻迅速出手获得成功,这正是以慢心态来快行动的典范。 “慢慢来,就是快。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这就是工匠的行事风格。哪怕十年只磨一剑,哪怕一生只有一件作品,也一丝不苟,绝不马虎。所谓慢工出细活,因为慢才更用心,慢才更精细,最终出来的作品也就会更精致、更完美。

时下社会,人人渴望成功,发展愿望迫切。先进者抢立潮头,居中者力争上游,落后者奋勇争先,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时代画面。这种时不我待的“急”,体现了宝贵的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令人欣喜。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急”字在手,不经认真思考和准备,就匆忙上马,急躁冒进,想一蹴而就,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相应地,只有不急于求成,让做事的速度慢下来,才有时间、有精力将活儿做细、做好、做精致。

在云南通海小新村三圣宫现存几扇格子门,上雕有春秋战国、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传、大禹治水、十八罗汉、八仙故事„„栩栩如生,美极了!雕刻此门的工匠叫高应美,在他一生30多年的雕刻生涯里,共雕这样一堂六扇的门近20堂,一年不到一堂。目前只有三圣宫这套还如几百年前一样光鲜。

为什么这么精致绝伦?就因为他一年只雕这一堂,慢工才出了这样精细绝美又经久不变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是工业化时代下快速生产的产品无法取代的。

急于求成则不成。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这样的人注定难成大器,这样的发展注定不可持续。急,要有成就事业的紧迫感、加快发展的责任感;急,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只有把握好“急”与“不急”的辩证法,认识到“急”与“成”的相互关系,才能急对地方、急对方法、急出成效。

声名卓著的音乐巨匠李宗盛近年来很少写歌,转而去做一个潜心木吉他制作的手艺人,极少进入公众视野。2014年,李宗盛通过某品牌的一则广告《致匠心》,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视频中,在光线温暖的木工房里,李宗盛专注而陶醉地制作手中的木吉他,伴随着他自己写的脚本和配音:“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那画面安静而有力量,感动了无数人。特别是李宗盛的配音和那一段美丽的文字,不仅仅总结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创作的精神,也是对工匠精神的绝妙归纳和总结。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李宗盛的《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我想一个人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天份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得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通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做的物件,最珍贵、不能代替的就只有一个字——“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得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

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是的,“人生有很多事情急不得,你得等他自己熟”。 作为工匠,要做出最好的作品,就要耐得住性子,要沉得下心,不要怕慢,不要怕产量不多,因为慢工更能出细活,急于求成反而不成。这正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

莎士比亚说过,唯有埋头,才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积蓄不够急于表现自己,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给自己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于积累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这对于我们的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现在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岗位,不急于求成,慢中求细,慢中求精,做好当下的工作,取得可喜的业绩,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有的事的确是急不得的,比如刺绣、丝画等精细手工制作,必须一步一步来完成,着急出不了细活、好活。这里的“慢工出细活”,体现的是一份责任,包含着积极心态,一个“细”字体现了工作的高标准,一个“慢”字意味着出成绩。

但是,“慢工出细活”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细活”都是“慢”;甚至有些人把“慢”作为躲避工作的“护身符”“挡箭牌”,认为干活不能太快,干完这事还有那事,不如慢慢干。这种现象在工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这样想法的人反映到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办事不讲效率,做事拖沓,所做的工作常会漏洞百出,更别说精益求精了。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讲质量、求精品,但也应该讲效率、重效益。该用“慢工”的时候一定要使“慢工”,不能急于求成,关注工作细节,注重产品质量,做出细活。这也正是“工匠”们的产品为什么能极致完美的原因,即工匠们能在慢中求细,在细中求精。工匠们如此执著与精进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篇三】:作文素材

像马尔克斯一样孤独 我常常想起那个场景。我站在一辆公交车上,驶往北京的一个郊区,目的是要去完成一次文物的寻访。我右手扶着座位上的把手,左手大拇指不停地刷着朋友圈。自拍照、心情状态还有各种吐槽如往常一样从我眼前飘过。我早忘了自己已经连续4小时没吃饭。突然,一条状态让我心里微微一颤。现在回想起来,所有关于那条状态的记忆,只有几个字:马尔克斯死了。

然后,我就记得,从那之后,我的肚子突然‚咕咕‛叫,大脑像是一锅熬糊了的粥。

还好,那次寻访的任务顺利完成。那些不良反应似乎只是那么一瞬。直到几天前,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翻开他的书。合上书的刹那,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孤独。近1年8个月后,我的表情严肃依然,心里却是反常地到梅雨时节了。

我没看见过他真人,对马尔克斯面目的唯一印象,仅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他戴着一副眼镜,抿着嘴巴,对着我笑,蜷曲的白发把他包裹得像是一个婴儿,那双被皱纹包围的双眸里满是柔情。那一瞬间,我心里莫名地涌过一阵暖流。

几天前,我找来他的《百年孤独》看,书里写的是一个家族100年的历史,6代人,一代比一代奇葩,一代比一代孬种。要么就是想爱没能力,要么就是爱得不在乎对象与数量。各种乱七八糟的爱,一爱就爱出了17个儿子,这些奇怪的事情不论听说多少遍都如同第一次耳闻一般。不过,不知怎的,我刚产生想把里面的孬种大骂一通的想法,旋即就感觉泪腺一热,眼泪就要像泉水,哗啦啦地涌出来。

我想起书里面那位上校在儿时,父亲带他去看吉普赛人的帐篷见识孟菲斯智者们的奇观,他手刚放在一块冰块上立刻又缩了回来,他只说了三个字表达那时的心态:它在烧。一块冰块在烧,我觉得好滑稽。

后来,在一本关于他的文章中,我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原型:他的外祖父曾在他小时候带他去摸冰水里的鱼。鱼在寒冰里依然能游得畅快,那位在娘亲腹中哭泣的上校,也许也感到了在冰块里依然燃烧的生命火焰。只不过,深沉的哭号注定是可怕的猪尾巴预兆。终其一生,上校对爱无限渴望,却从来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无力去担负另一个生命的重量。

跳窜不出寒冰包裹的火焰,我觉得滑稽而又无奈。

总是那么阴暗,苍凉,即使美好也要经历53年的折磨,在暮年才有一瞬的闪光。他的笔下,好像所有人都是被放逐的枯枝败叶,永远等不到上帝的救济金。所有人眼光里,肤发里,骨子里都渗着一份孤独。它的深刻无可言表。也许只有夜深人静,当没人将你衬托成话唠的时候,你才会感受,什么样的焦虑心急如焚,会让你像丽贝卡那样挠散头发,跑到门外抓泥土,一把又一把送往嘴里嚼食。

当马尔克斯的微笑再次浮现在我脑海,我突然觉得那双眸子里流露出来的柔情,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事实上,他的一生都在经历孤独。外祖父去世不久,他的童年就生活在家族败落的落魄中。当他的双亲极力劝他读法律,他却玩世不恭地选择跑新闻,结果在巴黎身无分文只能流落街头。他恋爱,却要极力躲避长辈的目光。他写作,直到40岁作品的销量才突破700册的魔咒。而在此之前,18个月的写作已经让他欠下12000美元的债务,家里早已揭不开锅。

成名之前,除了妻子的理解,他的孤独从没有人可怜。成名之后,他的孤独被全世界周知,他的孤独被尊敬,奉为圭臬,可是他却越发害怕那些闪烁的闪光灯,还有那些录音机在他眼里如同‚无声炸弹‛。

在他眼里,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事都如登山一般。登山,运动员随时可能失去生命,而一旦登顶了,却要设法带着最高的尊严下山。在‚最高的尊严‛下,他从不奢求还有真心朋友能够结交。

就像某位老先生所说,人的一生终究是无聊的,像个钟表,在得到了的麻木与没得到的痛苦中,如此,徘徊至死。这种附着在骨髓里的无力感,或许与他的孤独在灵魂深处相通,车轮般在历史里永远滚动。

原谅我,对时间的记忆总是模糊。所幸我处在网络时代,只要一种感觉就能还原一个记忆的清晰。哦,那个场景是在2014年4月17日那天。他1927年3月6日出生在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87岁在墨西哥城跟随着阿尔瓦罗,听从命运的忠告,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了一趟永无终点的列车。走了。

那日公交车上,我极力想作出痛哭的样子,可眼泪就是不出。现在我才知道,其实它们都在那刻,化成黄花,我的心里是瓢泼大雨。泪与质量都是守恒的,在哪里用多了,在哪里就没有了。关于手艺人的作文。

我记得那天回到宿舍,室友跟我说了句,‚他死了。‛我瞅了他一眼,转身离去。‚你这么喜欢他,怎么连哭都没有!‛ 哭,我记起十几岁的他,从父母闲聊中偶然得知外祖父去世后,没有哭。

尽管在后来他撰文纪念时坦白,他知道外祖父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在室友忿怒的眼神下,我继续沉默地往前走。

也许所谓孤独,莫过于这种沉默了吧。总是跳窜不出寒冰的火焰,就像总想燃烧却怎么也燃不起的爱与回忆。另一位老先生说,世间的一切的话语只需把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就让它永远沉默。

我不是话唠,我说不清楚,我闭上嘴。轻轻地,马尔克斯的影子飘来飘去。

完了,属于异次元世界的心又开始骚动了。

韩少功:在作家群体里混上这些年,不是我的本意

在作家群体里混上这些年,不是我的本意。

我考中学时的语文成绩很烂,不过初一那年就自学到初三数学,翻破了好几本苏联版的趣味数学书。‚文革‛后全国恢复大学招生考试前,我一天一本,砍瓜切菜一般,靠自学干掉了全部高中课程,而且进考场几乎拿了个满分(当时文理两科采用同一种数学试卷)—闲得无聊,又把仅有的一道理科生必答题也轻松拿下,大有一种逞能炫技的轻狂。

我毫不怀疑自己未来的科学生涯。就像我的一些朋友那样,一直怀抱工程师或发明家之梦,甚至曾为中国的卫星上天懊丧不已—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让别人抢在先?

黑板报、油印报、快板词、小演唱、地方戏……卷入这些底层语文活动,纯粹是因为自己在‚文革‛中被抛入乡村,眼睁睁看着全国大学统统关闭,数理化知识一无所用。这种情况下,文学是命运对我的抚慰,也是留给我意外的谋生手段—至少能在县文化馆培训班里混个三进两出,吃几顿油水稍多的饭。可惜我底子太差,成天挠头抓腮,好容易才在一位同学那里明白‚论点‛与‚论据‛是怎么回事,在一位乡村教师那里明白词组的‚偏正‛关系如何不同于‚联合‛关系。如果没有民间流传的那些‚黑书‛,我也不可能如梦初醒,知道世界上还有契诃夫和海明威,还有托尔斯泰和雨果,还有那些有趣的文学呵文学,可陪伴我度过油灯下的乡村长夜。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进入大学,在校园里连获全国奖项的成功来得猝不及防。现在看来,那些写作确属营养不良。在眼下写作新人中闭上双眼随便拎出一两个,大概都可比当年的我写得更松弛、更活泼、更圆熟。问题是当时很少有人去写,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文坛。国人们大多还心有余悸,还习惯于集体噤声,习惯于文学里的恭顺媚权,习惯于小说里的男女都不恋爱、老百姓都不喊累、老财主总是在放火下毒、各条战线永远是‚一路欢歌一路笑‛……那时节文学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才华。一个孩子只要冒失一点,指出皇帝没穿衣服,便可成为惊天动地的社会意见领袖。同情就是文学,诚实就是文学,勇敢就是文学。宋代陆放翁说‚功夫在诗外‛,其实文学在那时所获得的社会承认和历史定位,原因也肯定在文学之外。

就像特定的棋局可使一个小卒胜过车马炮。

解冻和复苏的‚新时期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很像‚五四‛新文化大潮时隔多年后的重续,也是欧洲启蒙主义运动在东土的延时补课,慢了一两拍而已。双方情况并不太一样:欧洲人的主要对点是神权加贵族,中国人的主要针对点是官权加宗法;欧洲人有域外殖民的补损工具, 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707588/

推荐访问:身边的手艺人作文 描写街边手艺人作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