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

来源:作文 时间:2018-10-28 18: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作文】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共10篇)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一):

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感 作文

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感

——走向专业成熟

这本书拿到手已经很久了,一直让它躺在抽屉里无心去管它,今天打开抽屉看到了就准备好好的翻阅一下!

给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感触最深的是——第五章“走向专业成熟”,可能是我觉得最符合我的实际,也是我们每位青年教师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够尽快地走向专业成熟吧,我仔细阅读着每一字每一句,想从中获取些对自己有利或有帮助的信息和经验,让自己更专业、更成熟!

书中说到: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简单而又明确的概括了教师的成长不仅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的自我反思,这样教师才能快速的进步和成长!教育是教育人的事业,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教育实践、研究和学习融为一体,做中学,开展行动研究,不断获得实践性知识,从而得到专业提升。

我是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在各方面都是处于学习阶段,除了能管好孩子外,在上课方面也要经常性的进行反思、总结,积累一定的教育经验,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看了此书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更明确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行动研究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让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将教、学、做合而为一,这对于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及研究能力,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切实增强专业素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我知道每一位教师的经验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它是无法通过陈述和传授获得的,我将在以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来面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考我在教学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而反思其原因及症状和探索解决问题,这样不断地反思、探索和创造,不断地有所感悟、体验和持续积累,我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型教师。

让我们一起不辞辛劳、潜心研究、不断反思和探索,迈向专业成熟之路吧!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二):

读《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感 作文

近段时间读了不<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篇文章后,我深有体会.书中说到: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简单而又明确的概括了教师的成长不仅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的自我反思,这样教师才能快速的进步和成长!教育是教育人的事业,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教育实践、研究和学习融为一体,做中学,开展行动研究,不断获得实践性知识,从而得到专业提升。

我是一个有着13年教龄的教师,在这些年里我总是努力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也经常性的进行反思、总结,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不够专业和成熟。看了此书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更明确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行动研究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让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将教、学、做合而为一,这对于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及研究能力,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切实增强专业素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我知道每一位教师的经验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它是无法通过陈述和传授获得的,我将在以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来面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考我在教学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而反思其原因及症状和探索解决问题,这样不断地反思、探索和创造,不断地有所感悟、体验和持续积累,我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型的成熟教师。

让我们一起不辞辛劳、潜心研究、不断反思和探索,迈向专业成熟之路吧!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三):

如何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教师角色中对观察儿童的论述

希望能帮助您;但是我没有看过《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但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帮您分析,看看能否帮您
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不是对幼儿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与幼儿的分享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组织者,引导者
(2)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合作者,参与者;
(3)由教育的实践者转变为幼儿教育的研究者,学习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四):

教师观影响教学观,请你结合教学谈谈你的理解

对现代课堂教学生命价值观的理解
对现代课堂教学生命价值观的理解
——听谢利民教授报告后感
暑期里,我们有幸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谢利民教授的精彩报告.我是受益非浅.在报告中谢教授给我们剖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内涵,阐述了现代教学的生命价值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性的终身发展.在今天,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发生了改变.“昨天,我们关注的是学生所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学知识的学生.”
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茁壮成长与教师完美人生的过程;是他们展示自己智慧和才华,体验生活和体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现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扩展了,教师也同样要不断扩大知识面.教师的知识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激活教材知识,这是教师知识内化的过程,同时也要不断地提炼生活.教师的知识要比教材的知识大很多.然后,教师要激活思维,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释放出来,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转变为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去观察和体验生活.这是教师知识外化的过程.
教师的教学,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要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要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意识,赞扬学生的一切结论;要有促使学生发挥个性特长的意识,保护、激励学生一切创造的欲望与尝试.
教育的真谛是要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促进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充分肯定学生就要正确地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并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比如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提出该学生今后应该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指出哪种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以及评价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等.
正确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能增强学生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情感,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着眼的是学生的未来发展.评价与教学同等重要,教师是学生评价的最直接操作者,教师的评价观、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价实施的成效.正确的评价需要有个性的教师,要求教师具备超前的教学理念,创造性的教学意识,自我风格的教学设计.
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如何有效开展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此引用郭景扬教授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一种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筛选适合的学生——筛出一大批差生;一种教师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造就出一大批人才.”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五):

对教师预设的有效性是如何理解的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对教学的预设.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预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教学要素的方方面面.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师应从“适应学生的未来发展”这个大目标出发,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且全力以赴地付诸实施.只有这样,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取才成为可能.
  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当前课堂中还存在两种现象:一是低估,学习活动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但教师由于不忍心放弃课前准备好的详细教案,让学生“懂装不懂”;二是高估,往往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感到很困难,一些应变能力弱的教师就不知所措.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预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所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
  关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学生的内在特点,包括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其次,分析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最后,了解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明确了本节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和主要目标.
  
  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教师要本着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课堂教学的一般活动模式是:“引发问题——探究新知——应用知识”等活动过程.“引发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思维的冲突,从而发现数学问题;也可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蕴含新问题的产生.“探究新知”是学习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基础上,围绕问题而设计的,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形成新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应用知识”应注重层次性,首先进行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然后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利于新知识拓展延伸的练习,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设多种可能
  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学生的回答跟预设一致,教师会马上进入下一环节,很少会耐心倾听其他学生的真实想法;一旦“节外生枝”,就会把学生硬拉回既定轨道上来.这是因为教师预设时忽视了动态生成.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精心构思预设:(1)活动设计突出“引导”.即“导之以学”、 “导之以思”、 “导之以法” “导之以练”,它是走向生成的最佳预设.(2)倡导“网络型”的过程设计.预设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方法,各种原生态方法的展现怎样促进学生与课程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3)目标确定采用“递进生成型”.预设时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走在过程中,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考虑过程的再展开,设定过程性目标.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并非无法预知.只有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是可以把握的.如“搭  配中的学问”,就可以做多种可能生成的预设:
  预设一:如果学生搭配无序的、有遗漏的,怎么引导?
  预设二:如果只出现以荤菜搭配素菜的方法,要不要告知他们以素菜搭配荤菜的方法?
  预设三:如果学生用符号表示搭配方法时,大多用画实物的方式呈现时,要不要作出提示?
  预设四:如果在第一次搭配中就出现用“1×2”来表示搭配的方法,怎么调控?
  预设五:如果提炼不出乘法算式,如何处理?
  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把握课堂中动态生成.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设多种可能,这样的预设才富有成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出现不曾预料的精彩.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六):

如何正确利用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

评价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也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师的发展.大家都认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制约着课改的深入.然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质量(主要表现在考试成绩上),很少关心教师的发展.因此课程评价的改革应该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力.(一)改变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长期以来,教师以评价“结果”为目的,过分重视中考,把过多的时间用于考试题型的训练.教师守着教科书、教辅和考试资料,强行向学生灌输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对这些考试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考试有关的语言知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而自己无暇读书、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因此难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短期内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时间的增加和考试经验的积累提高分数,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师的专业知识在萎缩,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思路封闭、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和学生成天围着应试转,哪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淡化终结性测试,还给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权利”,有助于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专业学习和教学研究,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二)改变竞争机制,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传统的评价热衷于甄别,“分数排队”,不关心教师的发展,常引起教师间的激烈竞争,影响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和协作;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他们的多元智能、个性差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紧张.现代评价体系重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的学习方式主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策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的角色有时要由指导者(guide, conductor, helper, supervisor)变为合作者(cooperator, partner).教师可以体验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师生的感情会更加亲密.同样的,教师间、教师与领导之间也可以建立民主、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教师而言,评价使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多方面的考查和评价反馈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测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测试应该强化诊断督促和发展的功能,淡化评比和排队的功能;教学评价应该侧重过程和方法,淡化结果.教师在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的同时,改变传统测试和评价的观念势在必行.新课程的实施既是我国基础教育一场深刻的改革,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课程评价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监控、调节、鉴定等重要功能,因此建立适合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评价与考试体系,是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七):

如何理解“宽容,博学,厚德”是教师的基本素质.

“宽容,博学,厚德”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可以这样理1、宽容.教书育人是千年古训.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材.对一名教师来说,教育是以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尊重每一名学生原有的起点,敬重他们每一次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而教育的最大值不是学校选择最优秀的生源,而是要把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好,让每个学生个体都实现“教育增值”.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亦友,和谐相处.2、博学.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业务能力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基础.学生全面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业务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练好内功,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水平,经常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更新知识、借鉴新教法,做到博览群书、博学多才,系统掌握本学科内容,又扩大知识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业务素质,才能给学生传授更多知识.教师应该树立事业心意识、爱心意识、进取心意识.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主动学习、掌握现代育人知识,更新观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做一名创新型的老师.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理念先进、求真务实的领导集体,拥有一支志存高远、厚德博学、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个充满活力、勇于进取、健行致远的高水平学生群体.3、厚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形像.全体学生都应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这是社会的呼唤,其中尤其是优质的教师和教学资源.教师为人“厚德” ,乐当“伯乐” ,对人宽容,以己长,补人短,经验有敏感,善总结,能推广 ,具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品德与责任心.用自己的高尚品德,进行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新型人才.【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八):

谈谈自己对学习的理解的作文300字就行,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要你在平日的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找出重难疑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注意归纳,主动发言收集激励因子,那么你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厚,你一定会更加喜欢文化课程的学习的.
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耳、眼、脑、口、手并用,勤练习、多质疑、勤思考、重归纳、多应用,要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课前预习就是每节课前把本次课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以期在课堂学习中得以解决.
2、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要尽最大可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尽可能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对于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疑点要认真思考,通过听讲来解决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听课检查和锻炼自己的思维.并且不要满足于老师的思路,应多思考一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或可能.课堂的学习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老师讲你听,另一方面通过把你的反应反馈给老师,使老师知道自己所讲的内容是否被你理解.因此你要积极地思考,认真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老师了解你现有的思维水平.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记下课文的要点、重点、难点,老师的解释、提示和见解,自己的疑问和理解.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灵敏的脑袋也无法抗拒时间的消磨.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法,它可以帮助你克服大脑记忆的限制,提示你回忆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做笔记不能成为对教师内容的机械复制,它同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做笔记一定要取舍得当,详略适中,重点是老师提示的重点和自己不会的难点.记笔记的过程必须科学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针对科目的难易有所侧重:对于较难的科目,可以50%的时间听讲,50%的时间记笔记;对更注重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科目,90%的时间听讲,10%的时间记下提纲就足够了.笔记必须要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才更有价值.
3、课后复习.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进行积极的回忆和必要的重新学习,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总体理解,减少遗忘.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刚开始遗忘得较多、较快,以后遗忘得较少.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复习的时间安排.
根据有关研究,有效的复习时间安排是:
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
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
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左右.
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左右.
第五次复习,半年左右.
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以比较有效地对抗遗忘.【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九):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读书心得(结合实际)

近日,我读了《今天怎么样做老师》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我看完这本书,后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而且很多的老师也是一名家长.这点身为家长与老师的我是深有体会的.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对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寓言:一只蜈蚣在路上自由地爬行,爬着爬着,遇到了哲学家青蛙.青蛙非常惊讶,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盯着他,还自言自语地说着.蜈蚣很奇怪,就问:“青蛙哲学家,你在干什么呀?”青蛙说:“你真了不起,能指挥几十只腿走路.我正在思考走路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好?”蜈蚣一
  听,也愣住了,心想这个问题我怎么就从没想过?想着想着,自己也琢磨起来:是先迈左腿好呢还是先迈右脚好?谁知越想越复杂,号称百足之虫的蜈蚣平时走路灵活自如的像蛇一样快,这一刻里竟然再没几只脚能听使唤的.折腾了半天也没能前进一步.过了一会儿,青蛙哲学家恰巧又转了回来,看到蜈蚣在那里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锻炼身体吗?”蜈蚣急了:“那里呀,我在思考你的问题,可是我越想越复杂,如今怎么也迈不出步子来了.”乍一听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细体味起来,就能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教师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给教坏了.如果联系我们的工作,教学中可曾有过类似的将简单浅显的问题教复杂了?可曾有过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可曾有过“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的感慨呢?在今天似乎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让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有一些不知所措.好在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有了它就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朗的道路.在我看来王晓春老师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他的《今天怎样做教师》和《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都给我们这样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100个案例,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管理问题四个方面入手,给我们做了个专业化的展示
  1、 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动.
  2、 我们无法改天换地,但是没有人能阻止我们为改天换地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我们不放弃理想
  3、 正是家长的溺爱,教会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4、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大家除了考试分数什么也看不见,本该家庭教育解决的品德问题.
  推到学校,本该幼儿园、中小学解决的品德问题推给大学.难怪我们老得“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基础就没打好,学校要不断“补课”;因为学校一边“加强”某种教育,一边同时把隐患推给高一级学校,在应试的疯狂中,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制造”的问题往往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最后压力都加到社会…
  5、 热爱生活是热爱学习的前提
  6、 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态,是制怒的最好办法之一
  7、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行为上总有那么的竭嘶底里的对学生进行咆哮,这可能是特点而非缺点了.
  8、我不赞成教师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到底什么样的“灵魂”最有利于他将来在社会上发展,你并不一定清楚.再说,你对自己的“灵魂”就那么自信吗?人们给予教师许许多多荣耀的称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尤其是中国儒家将尊师敬孔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影响浸润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然而今天教师也不再拥有令人真正崇敬的荣耀和光环.重塑教师形象,还教师与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给予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的机会.其次,当代的教师还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再次,作为当代的教师还应该”善思“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
  以上就是我读完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后的几点不成熟的感想.最后套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因此我在我的电脑桌面上放了那么一则戒律:教师十忌以示警言自已:
  一、为人师表忌恐吓喝斥、简单粗暴,要静心静气、循循善诱;
  二、为人师表忌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
  三、为人师表忌发号施令、光说不干,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四、为人师表忌漫不经心、放任自流,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五、为人师表忌姑息迁就、放纵成性,要抑制自满、批评缺点;
  六、为人师表忌嘲弄挖苦、侮辱人格,要尊重爱护,体贴关怀;
  七、为人师表忌信口开河、不负责任,要出言中肯、说话有分寸;
  八、为人师表忌不懂装懂、卖弄聪明,要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九、为人师表忌枯燥无味、呆板拘泥,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十、忌婆婆妈妈、磨磨蹭蹭,要干脆利落、雷厉风行、温和清爽;
  它像一面镜子,天天拿来照一照,明天就变成天使;
  我一定会严格的要求我自己,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对幼师专业学习理解(十):

《塑造教师》读书心得 作文

望月湖一小周珊

假期,难得有暇,静下心来一口气读完《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抚卷细思,感到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的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广大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这是《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3日第4版的原话。尽管现在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学历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在教育方法上,教育策略上,教育手段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从而经常纠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就是说的师生共同成长。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距离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司空见惯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会有所悟、有所省,从而避免因工作中的失误,而给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伤害”。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教师是潜在的动力源,运用社会赞许可以乌枣学生的行为”,“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语言,使我们共享卡罗林博士的智慧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改变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原型策略和技巧,从而得到发展。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着很高的权利。我们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成功还是失败,赋予学生权利还是剥夺学生权益,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像其他权利一样,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权力就很危险,极易产生负面效应。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在想想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所以作为新岗当老师的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如果当我行使权利出轨时,这些新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在此,我也建议老师来读读这本书,这本书真的很好。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34928/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