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来源:教学反思 时间:2018-12-03 08: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教学反思】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共10篇)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一):

物理期刊《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师》《中学物理》哪个是国家核心期刊?

《物理教学》和《中学物理》都进入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
《物理教学》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期刊,华东师大主办.
《中学物理》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期刊,哈师大主办.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二):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11期读后感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11期读后感]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11期读后感
——教师的成长在于长期坚持的基于教与学的研究与积累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1期读了都快1个月了,一直想写点自己的感悟,以做记录,《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11期读后感.但都忙于各种事务,都没有记录下来.也导致11期被我反复阅读,但每次读都有不大一样的感悟.看来,好文章还是值得多读几遍的.
11期的好文章很多,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保障》,单从这个题目上来,这就是中心论点.让看文章的读者一看到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是想阐述什么问题.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我们浙江省的物理教研员梁旭老师.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教学文章大多都关注于学生的发展,研究教师的发展相对较少.这篇文章详细地论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从中可以发现,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我们经常在埋怨学生,很少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文章最后提到了教师的成长方向,梁老师指出“教师忽视了长期应该坚持的基于教与学的研究与积累,教师的成长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可见,教师的成长还是在于长期坚持的基于教与学的研究与积累!
再如
周久璘老师写的《在“问题解决”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品质》.周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大量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如何在“问题解决”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品质,读后感《《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11期读后感》.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不同的问题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呈现给学生.细想,这符合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但是正如周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有时把不同的问题在同一阶段呈现给学生,导致收效甚微,甚至“全军覆没”.正如周老师指出的:“问题呈现的时机决定问题解决的成效,决定意义建构的质量,影响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层次”.文章的案例和理论结合得很是完美,展现了周老师深厚的功底,文章的这种写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元问题”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文独辟蹊径地对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的相关文章不少,但这篇文章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作者类比心理学中“元认知”概念,提出了“元问题”的概念.我想,我们一线教师并不缺少实践案例,但如何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甚至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却是我们所欠缺的.看来,我们还得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实践与理论结合得较好的文章.
习题研究是我比较关注的栏目,11期习题研究中的《小议物理图象中的“转折点”问题》和《拔开“巧合”迷雾,凸显规律本质》很有新意.细想,作者能写出这么有新意的文章,还是在于长期坚持的基于教与学的研究与积累!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写的文章编辑看不上,也抱怨别人发表的文章写得也就那样,甚至经历了几次稿件被拒就不再反思、总结、提升.细想,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只要静下心来研读别人的文章,你会发现那是他们的长期坚持的基于教与学的研究与积累!试问:我们的基于教与学的研究与积累有多少?有多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11期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三):

13.6ev 的电子可以让处于基态的电子激发吗?
很多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认为可以的,但本人认为不可以,不知有没有实验验证该结论.
电子和氢原子碰撞时可以将能量全部传递出去吗?如果采用碰撞的观念是不可以的

这么小气!给点分…回答的人都多点啦!你的个人观点而且.从你的想法中我断定你是想推翻量子理论!你有这个能耐吗?那你得自己做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做这样的实验,实验室的设备那真的不是开玩笑的,最少也得几个亿!你的补充问题……是大学物理课程,很容易理解的!三言两语说不完!最好买本书看…光子就是电子,只是能级不同,当光子射到一原子时(频率相同)光子占据了原子的相同频率的电子,而原子的电子会被弹出去…买本量子力学书看吧!唉…你的补充问题这个问题都不了解,要从基础学起…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四):

大学物理知识如何运用到中学物理教学中去?还有,求大神推荐几本参考书目--万分感激!

这个很难吧,大学物理主要是应用高等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中学生在数学方面还没有具备这些技能,应用恐怕有点吃力.再说中学阶段都是一些理想化得模型,很多问题考虑太全面,用初等数学也解决不了.觉得中学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以外,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五):

高中生适合读的物理学刊物
我是一名高中生,对物理很感兴趣,想扩充写相关的知识,但是在选择读物上让我犯愁了,想请知道的告诉告诉有什么适合高中生读的物理学刊物(最好是刊物,有更新的),

我常买的是《高中生数理化》.《理科应试》、《数理天地》里面的物理专版有很多丰富的题目和探索类的问题.不仅可以练习巩固,有助于热爱物理同学成绩的拔高.(虽然我个人不是特别热爱物理)
中学物理:高中版
〔杂志简介〕 物理教学刊物.这个切合你的年龄.
《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专业的学术刊物.高深了点.一般人看不来.
《科学世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世界》杂志社
定价:12元/本
《现代物理知识》设有物理知识、物理前沿、科技经纬、教学参考、中学园地、科学源流、科学随笔和科苑快讯等栏目.读者对象颇为广泛,有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学管理干部、大学生、中学生和其他物理学爱好者.
《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大科技--科学之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一推动系列丛书》,科学出版社2005年的《物理改变世界系列丛书》,以及我国本土的《科学》.
和物理有关的杂志一般都和科学扯上关系.拓展开来又可以是有关科技武器装备的杂志,这方面的书很多,我个人挺喜欢看新式武器.还有天文宇宙,也就是探索太空的.现在想想.小时候看的《十万个为什么》里很多都涉及物理.我现在也常买《奥秘》看.挺不错的.
我觉得高中生嘛.还是考好物理最重要了.所以我推荐你看最先介绍的那些学习刊物.后面的就是额外的兴趣阅读了.对考试一般没有帮助.只是拓宽下视野罢了.选刊物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不要买了一堆却没时间或者精力看哦.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六):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展现物理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进行实验的操作,尤其是一些定理的得出,让学生也感受一下前辈们探究的过程.对于那些不能直接进行实验的定理,可以向学生渗透推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七):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一、认真备课:包括搞清要教学的知识点、难点、重点和在整个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思考学生学习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要特别注意设计如何导入、过渡、知识应用中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作业及各种问题;准备各种教具、课件、导学案等.
二、精心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有导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验验证、分析得出结论、知识的运用及新问题的提出等.教学过程不一定按备课的预案,要据学生及课堂实际;注意把多数时间化在重点难点知识上;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和总结.
三、课后复习、学生练习和检查.注意阶段复习或教学过程中对以学知识的巩固.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八):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我认为多利用生活中的实例与物理定律、规律结合,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实验,老师给与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若能巧用各种教学方法,必能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它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谈谈几种方法.一、以实验激发兴趣 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实验演示都非常的感兴趣,在教学中如果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的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或通过生动的文字叙述为学生创设诱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生活实际,为学生学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师要巧妙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实践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爱物理,进而学好物理.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九):

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甘肃社会科学 44. 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59.学海 60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64.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
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
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
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
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
C93 管理学 1.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
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
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
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了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
D9 法律 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 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 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 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
(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
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
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
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
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
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
G623.2/633.3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G623.3/633.4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
G623.4/633.5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G623.5/633.6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
633.2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
633.7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
633.8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
633.91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
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
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
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
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
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
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
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
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
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
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
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
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十):

如何进行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盐城市大冈镇中 徐纯中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对学生学好物理知识非常重要,它在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并经过分析、比较、概括或推理等思维加工,建立概念,有了概念才能去发现规律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有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教好物理基本概念,并使他们易懂、勿混、牢记活用呢?
初中物理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反应物质物理属性的,如运动、惯性、密度、容量、质量、能量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含义深刻,富含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二类是反应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压强、浮力、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第三类是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形变、反射、折射、电磁感应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即规律.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现象.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们大脑中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
概念内涵是对其物理意义的揭示,概念的外延,是其所确定的对象范围.任何一个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十分严格、准确的.在教学中,力求语言做到准确、严格、简明,一定要避免简单化、绝对化.
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科学思维的产物.
学生认识心理分析,新知识的获得,总是在已有的结构上进行的.例如“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机械运动.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许多物理概念,如力、速度、温度等,都是定量的表示.然而也有许多的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质量定量的,实际上它们也具有定性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F=0.
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运用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分为直接和间接感知.直接感知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直接学习对象,形成概念;间接感知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形成概念.
2.理解.理解是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升华,能够突出事物的重要的、本质的特征,能够区别相似的事物,能够比较确切地得出概念性的结论,属于抽象思维阶段.
3.运用.运用是有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是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运用一般分为两阶段.一是初步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赫然准确性;二是熟练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速度,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深化、灵活运用概念的作用.
尽管物理概念有着一般规律,但在不同的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因实施不同的传授方法,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析、概括一般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已有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出一类现象的共同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如机械运动、力等概念.
2.抽象出物理或运动的某种属性,得到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电阻等概念的建立,都运用了这一方法,比值定义法这一抽象、概括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特别注意,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只反映了物质或运动的某一属性,与定义式中其他各量无关.
3.用理想化方法进行科学抽象,建立概念.物理学中的一切理想模型和理性构成都是用理想化方法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他忽略了对所研究问题起作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之一.
4.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借助已有的物理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如类比水压引入电压.
学生明确所学概念的物理意义,他只是学习过程的一半.物理概念从建立到巩固,需要通过应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形成需要多次反复思维,不能以会背为标准.一堂概念教学课,前半部分是引入,分析,得出概念,那么,后半部分是消化、反馈、巩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对所学的概念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ziwo959702/

推荐访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官网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投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