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来源:事迹材料 时间:2018-10-23 11: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事迹材料】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共7篇)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一)

政审表应征公民 社会关系表现证明材料现实表现,政治结论顺序怎么写

方法一 先写社会关系,在写现实表现,最后是政治结论
方法二 先写社会关系 在写政治内容 然后是现实表现(结论)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二)

作文800字 慎对自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有人喜欢前者,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己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应如何对待自己呢?请以“慎对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我写的是 我是谁

个人认为我是谁这个题目不太好

写作点拨:
这是一则富有理性色彩的材料,首先必须明确材料概括了人类对待生活的三种态度和表现,并要求写出在当今社会中的“慎对自己”的话题作文.“慎” 即“小心”,当今是个怎样的社会,以致让人要小心地对待自己呢?当今社会经济上是投机与实干齐飞,机遇与风险并存;政治上是人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日益深入民心,未泯的善良人性与滑坡的道德正拼死抗争,虚伪的面孔和虚张声势的口号正日益为人们所唾弃.再说“自己”.喜欢前者的,美的酷的外表固然令人欣赏,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他是个普通人,那他可能永远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为别人而活,累;如果他是个掌有一定权力或拥有一定财富的人,那他可能在灯红酒绿、权钱交易中一时春风得意马蹄轻,最后身败名裂.喜欢后者的,知足常乐,如果他是个普通民众,那他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地活着,也有可能出现“平凡的人给他人最多感动”,人民也给他很多很多;如果他是个掌有一定权力或拥有一定财富的人,那他可以大义凛然地工作着、万民敬仰地休闲着,美的真实的内心总是润物细无声般的令人赞赏.第三种,让两个自己不时交流、融合.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易的,只要你能“慎对自己”,善对良心,立意就高了,因为人不因美丽而可爱,却因可爱而美丽.

给你篇例文:
生活,是那么轻,又那么重.我们时常看到周围的一切在变动在发展,就如流动的大海,在无数的变动中激发出起伏的波浪,在无数的可能中扬起生命的浪花.太多太多了,我们看到每天的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兴奋与失落.我们游在时间的大河里,不知道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天都看到别人的面孔,但有多少人看到自己的面容呢?我们每天都清醒地看到别人的脚印,但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脚印?对自己负责!不论在怎样的日子里,我们都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尊重自己,鼓励自己. 这个道理,那日本剑客宫本在那遥远的年代里就已经明白了.当求艺拜师者问他:“我要多久才学好剑?”他笑道:“十年!”学徒嫌太长:“如果我专心努力练剑呢?”回答是“二十年!”学徒困惑了.他解道:学剑要人与剑相融,如果你全身心放在剑上,不顾自身了,那怎能学好呢?没错,如果我们的双眼都注视在别人身上,如果我们的心都放在周围的事中,那么我们自己呢?还有谁来提醒自己?请留一只眼晴看看自己吧,请把心的空间留下一些给自己吧.因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最爱你自己,如果失去了自己,还谈什么生活呢?还能做些什么呢? 现代社会更是瞬息万变,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危机,处处都有意想不到的可能,如果我们不时刻提醒自己,关注自己,那我们将生活在不稳定的危机中,我们将随时被生活抛开. 磁悬浮列车便是现代文明飞速前进的象征.坐在列车里,以时速数百公里的高速划破空气往前直奔.我们似乎感到十分平稳,如同没有什么事会发生.然而我们可知道,在高速前行当中,磁浮列车要经过每秒种数百万次的计算时刻调整自己的细微变化,才能使偌大的一个重型身躯保持与轨道仅仅1厘米的距离!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像那前进的列车?世界那么多变化,如果不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我们也许就不能如列车般平稳,我们也许被抛出轨道,抛出我们的生命线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先人早已明白.深深的叶丛中也许有虎,机警的小鹿也明白.那我们呢?我们的社会不正是从一次次提醒自我,在深深的灾难中拯救自我,一直走到今天的吗?我们学习先人,学习自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生存的法则! 想起了开车的道理.我们正驾着生命的车子,在生活的路上飞驰.谁会晓得前方会突然出现什么?如果有那么一丝困盹或松懈,也许那一刻,我们生命的车轮会倾覆出轨,翻侧飞离,也许那一刻,所有的欢声笑语将消失在离散飞溅的碎片中,只有无声的悲哀慢慢陨落. 生活给予我们不多的日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过.请把好你的方向盘,不断提醒自己.因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要对生命负责!/时刻提醒自己在清醒中,提醒别人,告诫自己;在迷惘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 明,有一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坚决对抗朝廷中的贪官污吏.在他的少年读书生涯中,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这位清官少年读书勤奋,却连连不能高中,原因是什么?因为当时的官员受贿赂的风气严重,许多所谓高中的人都是用钱买通考官得来的.当时,一个富人看到他那么辛苦,就给了他一笔金子去买官.他接受了那笔钱,但是,并没有拿去买官!相反,每逢开卷读书,他都会把金子摆到书案前,对金发奋.当别人问他:你是为自己以后大富大贵而读书吗? 他指着金子:不!这金子提醒我,发奋读书,做官后严惩贪官污吏! 这个清官,就是人称“南包公”“海青天”的海瑞,他后来的“置棺别妻,冒死上疏”足以证明他,达到了当初对金而读的志向!海瑞时刻提醒自己,明确自己的目的!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我们不再需要封建科举,不再需要对金而读书,需要的是时刻提醒自己的心. 当你陶醉于获得考试高分的快乐中,沉浸于情感的幸福中,你是否意识到,也许失败、挫折就在前头?如果你在快乐和幸福中提醒了自己,相信你也会居安思危,想想自己的将来,想想后果,避免以后的悲伤,以后的恶果! 当你拼命的钻研数学难题,徘徊与公式与定理间,以致头昏脑胀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可能你已经钻了牛角尖?如果你提醒自己,该放弃时就放弃,从公式与定理中抽身而出,让大脑轻松轻松,也许你会发现——原来是自己看漏了条件.这样,题目不就一下子做出来了!?当你整天抱怨自己,埋怨别人,讨厌世间的不平,因而闷闷不乐,怨声载道的时候,你是否提醒了自己?其实,只要你对自己说:“世界其实都是美好的.”也许你就能仔细的品味生活——桌上剩下的半杯果汁是美好的,因为你还可以喝;夏天的暴雨天气是美好的,因为你将会看到美丽的彩虹! 陶潜说:“实迷途其未远,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假如过去在这方面走过弯路,那就提醒自己吧. 提醒自己,使你在幸福中更加幸福; 提醒自己,使自己得到意外的收获; 提醒自己,使自己产生动力,明天会更好. 当局者,你不要迷!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三)

材料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材料二:理生万物,理.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二者有什么共同点?料二材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属阳明心学;材料二属朱熹理学.一般认为都是唯心主义,其实都是胡扯.又材料看不全,难以举例.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四)

语文阅读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都是什么
详细点的回答.最好还有怎样对文章进行赏析..

它们都是考纲规定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范畴.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五种;表现手法有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比和烘托、渲染、首尾呼应、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指比喻、拟人、夸张等.
具体特点和作用分述如下: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十、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些民族文化的通俗形式,常常浓缩了民族文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些民族文化的通俗形式,常常浓缩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成份和内容,无形中可以对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行为和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易中天的走红已经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通俗化与大众传播平台结合所产生的惊人效应,那么,于丹的出现只是加强了这样的印象,甚至更夸张些。有人戏称这些文化的布道者是“文化奶妈”,缺少文化的大众,也总要寻求自己的文化来源,这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昌运的根。与此同时,较长时期地与传统文化的隔离,也必然会导致大众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精髓大义理解的极度下滑,已少有人能很明确地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当然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把文化通俗化,并以一种适合的方式导入大众之耳。于是就有了我们姑且称之为“文化奶妈”的易中天、于丹的风行一时。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通俗
湛江第一中学  全琪
山沟沟中一曲信天游嘹亮了大片黄土地。
小胡同里北京老太太一段顺口溜逗笑了庄严的京都。
江南水乡一星渔火演绎了渔舟唱晚。
南国边陲一部雷剧舞动了红土地的魂。
当民族文化以最深厚的内涵长盛不衰却又以最通俗活泼的形式呈现于世,当民族风与通俗歌曲联袂上演精彩,当各种各样的格言谚语口头禅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人生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我们看到了老树之上常挂的青藤,看到了大池之中注入的活水,听到了华夏文明动人的华章。
从白居易“妇幼皆识”的诗歌,冯梦龙言简意赅的《警世通言》,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再到今天老少咸宜的通俗歌曲,民族文化有其通俗的表现形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而恰恰在这通俗之中,浓缩着民族文化的重要成份,浸润着前人对待人处世的认知,也影响着时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较之厚重深沉的传统文化,通俗文化表现形式显得更加轻松活泼,是真正的“雅俗共赏”。
“通俗”不是俗不可耐,难登大雅之堂,而是通俗易懂、深入平民之心。
“通俗”不是根基短浅,一晃即逝,而是植根古典、愈显鲜活。
“通俗”不是只此一家,囿于门户,而是众口传唱、遍地开花。
记得上世纪风靡全球的英国“披头士”吗?那长发披肩,身穿喇叭裤,脚蹬松糕鞋,斜挎吉他的形象不可谓不“俗”,但正是这贴近民众,独树一帜的风格,引发了英国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潮流,为民间文化的发扬光大留下浓黑重彩的一笔。
想起现在叱咤海峡两岸的小天王周杰伦吗?那口齿不清的碎碎念,摩登时尚的形式不可谓不“俗”,但他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始终坚持“中国风”的创作路线,鲜活灵动的创作元素,使他在异军突起的娱乐圈叱咤风云,将通俗歌曲唱得深入人心。
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通俗的语言自有一番精彩,“通俗”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通俗”自有“通俗”的妙处,生活中不能免“俗”。说教讲理时,不妨去繁除冗,通俗直白也许更能直达心灵;年纪尚轻,不宜故作高深,通俗活泼也是咱少年人的本色。
文化和生活是“书画琴棋诗酒花”与“柴米油盐酱醋茶”轮番上演的协奏曲,既然如此,“通俗”一些又何妨?
【点评】文章的视野开阔,围绕“通俗”行文自由,开合自如。先由排比段引题,然后宏观勾连通俗,语言极有驾驭力。从白居易到冯梦龙到通俗歌曲,引用材料可谓信手拈来。在进行议论的时候,依然采用排比段,接着又引入材料,文章因此显得曲折多姿,也因此不同凡响!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文题选取了两则材料。细究材料,两则材料所针对的集中对象是“通俗文化”。第一则着重谈“通俗文化”的意义;第二则着重谈“通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什么是“通俗文化”,是指早就已经存在的文化形式,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们的产生是自发的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以及由于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制约,文化交流相对狭小,但对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行为和习惯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文化形态。“通俗文化”包括“宗族文化、风俗礼仪、衣冠服饰、神话传说、饮食习惯、传统风俗”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与通讯方式的革命,时代赋予了“通俗文化”更广阔的意义,甚至包括流行的通俗歌曲、传统经典文学的通俗化、通俗的泛地域性特征等等,为我们写好此题奠定了更为广阔的背景。
可以选取“俗”或“通俗”立意,可以围绕“通俗文化”来选点,也可以围绕“通俗的民族文化”和“文化奶妈”等侧面来立意,体现新材料作文更大的自由性。在写作中,首先是要对“通俗文化”理解要准确,不可简单的想当然,它针对的是一种文化,而非其他的事物。要对“通俗文化”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写作的时候围绕其中的一点来写就行。其次是要辨证地对待“通俗文化”,既要看清其积极有益的一面,也要看清其不足消极的一面。表现在议论说理的时候,用词要准确,造句要合乎实际情况,不能因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武断片面的将“通俗文化”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做好了这些,本次作文就成功了。?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六)

高中历史主观题的几种,求答题角度
1、材料中……到……体现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中什么与什么有什么联系?
3、你有什么认识
4、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谈谈你的看法
6、反映了什么
这6中体分别应怎样答?要要点.结合材料很重要,问题是我不懂方向,要些什么我不知道.

  (一)比较题:
  题目特征记心中,遇到问题才不懵:题目要求将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一起,要求找出其异同点,有的还明确要求就相同点或不同点,得出认识或启示.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异同,是高考所要求的重要学科能力之一,比较题本来是高考试题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之一,但最近几年没有出现过,因此,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解答比较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比较宗旨是比较题的灵魂,有的题目对此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则需要自己判断.怎样判断比较宗旨呢?首先,要考虑所比较的问题是否与现实存在联系,如有,通过比较得出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意义的结论就是宗旨.其次,如感到所比较内容确实与现实无联系,那就应从相关内容本身着眼,看能得出哪些理性的结论或规律,这就是宗旨.当然,有些题目的命题宗旨是明确的,如“比较说明中国洋务运动失败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这样,就不存在确定命题宗旨的问题了.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如比较康有为与孙中山,如从其具体主张看,一个主张君主立宪,一个主张民主共和,一个要保留清政府,一个要推翻清政府,这就难以找到相同点.但将条件放宽到阶级属性、基本追求,他们的相同点就出现了: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都主张兴民权,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3、比较需分开层次.首先,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原因的异同点,在最基本的层次上,相同点是: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德国挑起;大战前战争发动者都扩军备战;战争发动者都结成了同盟等.不同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密切相关,第一次则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有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由法西斯国家对弱小国家的侵略,逐渐发展而来等.其次,将基础内容进行比较后,应再跃上一个层次,找到更根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跃上高层次,要通过以下途径:(1)找根本.把视线移开教材中具体内容的表述,将思考比较范围向着与比较内容有关的方向拓展.还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为例,应思考,德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为什么能发动战争呢?德国都是在成为欧洲经济强国后,成为战争发动者的,经济崛起后,其经济地位与其政治地位出现了明显的不相称,这就引出了“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两次世界大战根源的结论,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原因中最根本的一点.(2)抓本质.一些历史现象从表面看可能看不出其有相同或不同之处,但它们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如1953至1956年之间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仅从内容看甚至是相反的,但它们本质上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都适应了各自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的从内容或现象本身看似乎两者相同或相似,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不同的.如古代史上封建统治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与当今党中央减轻农民负担,从表面上看是相同的,但本质是不一样的.(3)看趋势.对一些事件历史过程的比较,不能仅盯住过程中的细节,要把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如春秋战国时期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相比,仅从现象看就是战争与割据,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又都是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4、具体作答要求.(1)最后作答时取舍比较点.历史内容之间可比较的东西可能有很多,最后作答时应有所取舍.我们只需要把那些符合命题宗旨的比较点,写入答案之中.有的内容虽明确是相同或不同点,但如得出的结论与命题宗旨无关也应排除.如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两次国共合作都是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原因而破裂,在国共两党尖锐对立时通过比较,能说明国民党所应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通过这一点揭露国民党的本质.但在当今则不能比这一点,因为这无益于当今两党的交流与合作.有的题目对比较点是有明确要求的,如只要求某一方面的相同或不同点,或要求根本的、本质的相同或不同点等.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解题时可直接就其要求进行比较,而没有必要把所有相同或不同点都找出,再进行取舍.当然,如果直接难以得出结论,也可多比较几点,然后依据题意进行筛选.(2)先明确比较点,再作简要说明.只说出相同或不同点,往往不能说明命题的宗旨,通过简要的事实才会将问题说清楚,但对事实的表述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
  题目特征记心中,遇到问题才不懵:评判说明题的特点是,题目给出某种历史观点,要求考生对观点作出判断,然后进行分析评论.也有的题目本身,认定其所给出的观点是正确或错误的,只要求考生进行分析说明.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对题目观点进行判断,是解答评判说明题的关键,因为,观点一旦判断失误,再回答下面的内容就失去意义了.对历史观点进行判断,也是这类题的难点所在.但这里有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抓住题目观点的核心所在,依此将其转换成我们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观点涉及不只是一个问题,那我们判断时就应与之相对应,把其所涉及的问题都转换成我们所熟悉的问题.然后,从教材中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与观点进行比较,如两者一致,则题目观点是正确的;如不一致,则题目观点是错误的;如部分一致,部分不一致,则应进行辩证分析.这一方法的依据是,从现行教材看,其中的事实与观点都是作为正确内容引入的,因此,我们便可把教材中的观点当作一把“尺子”去衡量其他观点.如:“皖南事变”发生后,党内外一些人感到,形势又将是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重演,认为国共合作将要破裂,内战可能扩大.试结合两次事件前后的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力量对比及中共的对策评析这一观点.此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核心是皖南事变将产生什么影响?题目的观点是将造成国共合作破裂,甚至爆发内战.我们通过回顾“皖南事变”的影响,便知其影响并不像论者所说的那样.因此我们便可断定题目观点是错误的.除了这一基本的判断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判断途径.(1)有的题目在表明观点时,还给出了其观点的依据,如其依据有违背历史事实之处,那观点就很难正确了.(2)从理论层面判断,有的观点明显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的原理等.
  一般而言,分析说明观点是评判说明题的主体部分,在答案中所占的分值最重.有的题目对论证角度做出了明确要求,对这样的问题,按题目要求到教材中寻找相关证据就可以了.有的题目对论证角度没有具体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确定.一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事实说明.从教材中找到与材料所论问题相关的事实,概括列出以证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或错误;(2)推理说明.如有关“皖南事变”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推理来说明,当时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力量对比及中共的对策,与“四•一二”事变时相比都有明显的不同,这些都影响着“皖南事变”不会升级到国共内战.(3)理论论证.即通过分析观点与相关事实,说明其符合或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原理.具体作答时,视题要求而定,有时三种论证方法都需要.
  (四)认识启示题
  题目特征记心中,遇到问题才不懵:认识启示题,一般不单独成题,往往出现在一个大题的最后一问.从相关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启示、认识是重要的学科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命题中非常常见的题型.
  “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经验教训”与“启示”,对我们回答相关问题而言,其所要求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题目要求考生谈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如下几情况,(1)考查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掌握情况,实际就是对相关教材知识、题目所给历史材料的高度概括;(2)对相关历史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5)与经验教训、启示所要求内容基本一致.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经验教训与启示题的作答程序是:(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教材、题目材料及前面几问的答案进行系统,依据自己的理解将教材与材料中涉及这一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好”“坏”两个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2)对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对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因素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因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借鉴意义,用于指导现实活动.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最后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条目间内容相近,或答出内容过于具体,缺乏理性与概括.(3)最后确定作答内容.经验教训与启示问题,多能通过一定角度与现实相联系,依据题目本身能够得出许多经验教训或启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将那些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写入答案.因为,这类题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会太长,答出三个左右的条目就可以了,即使我们想多写上两条,也注意作答的顺序.(4)注意语言表达.由于经验教训或启示,是用于指导现实活动的,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即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历史认识题依据前面提到几种情况要注意以几点(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多数题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2)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评价,不同于普通的分析评价题,只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这类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这类问题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历史问题的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得出与现实问题的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
  认识启示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文物(图片)、图片、图表,是特殊的历史材料,只要完成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步骤,剩下的作答与其他类型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我们对这类题首先要消除神秘感,然后,掌握从这些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了.
  (1)文物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历史文物中获取信息的主要种途径有:一、文物图片直接显示的信息,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图案即可.二、命题者对文物图片所做的文字注释或说明.这种文字注释,一般是由于解题需要命题者才加上去的,因此这些信息有效率极高,必须高度重视.三、虽然题目给出的是文字图片,但我们解题时需要把它当成文物实物,充分想象能从这一实物中获取的信息.如一块出土的纸的残片,如是真的实物,可通过摸感受其光滑程度,还可以通过一定手段知道它的制做材料.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现实表现证明材料(七)

用哲学的观点谈一下理想与现实之间
大学生的水平 不要拿中学作文来应付 字数1000到1500就行了 急用!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
(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
1.走出“渺茫论”的认识误区
在认识社会政治理想问题上,“渺茫论”认为,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愿望,是渺茫的幻想.这种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对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没有把握准确.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二是指由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高奋斗目标的现实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第二,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曲折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遇到挫折便动摇、怀疑,失去信心.第三,仅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就怀疑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现实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制度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可能性,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2.走出“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持有“怀疑论”观点的人,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存在种种疑虑.毫无疑问,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要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要用共同理想来动员、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理,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反倒不能宣传了呢?而且,理想本身具有超前性.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理想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产生在物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事实证明,理想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政治制度,而且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就只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人们也就失去了长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3.走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
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必须指出,共产主义者绝非抛开物质利益空谈理想,而是要为了人类享有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去追求理想.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对理想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1.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是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告诫人们,“不要迷信,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定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要进行改造,把坏的东西改造成为好的东西.” 毋庸讳言,我国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消极腐败等丑恶现象,对此不能视而不见.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929967/

推荐访问:单位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个人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