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4-29 10:56:2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枣庄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枣庄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农办企[2011]1号文件开展休闲农业摸底调查的通知》(鲁农生态字[2011]6号)文件要求,我市于近期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休闲农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枣庄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枣庄市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拉动消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强力推动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截至2010年底,按《山东省好客人家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出好客人家农家乐31家,其中五星级1家报省,由省旅游局评定,四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8家,三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15家,二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7家。培育休闲农业示范点17处,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1家。创建旅游强乡镇9家,旅游特色村6家。全市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农家乐等休闲旅游212家,带动4.75万户农民就业,年接待404.11万余人次,年利润3.14亿元。

二、“十一五”期间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调研督导。局领导高度重视全市的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开发工作,成立了市农业局休闲农业领导小组,马局长担任组长。坚持分管领导靠上抓,业务科室基层化的方针,全年多次深入基层考察和调研,尤其对我市2010年重点建设的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实行跟进式调研,并形成多篇关于我市休闲农业的调研报告。

(二)科学编制规划,突出旅游特色。2009年12月31日市委办公室引发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枣办发[2009]20)文件,文件明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打造特色农家乐”的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目标,依据我市各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并推出了:滕州市的“五朵金花”、薛城区的石榴山庄、山亭区的石板房“石府”、市中区的龟山农家乐、峄城区的王府山农家乐、台儿庄区的运河湿地农家乐等一大批优秀农家乐建设项目,2010年底休闲旅游农业2010年规划建设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广泛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公民素质,规范公民行为。加强了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推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上岗制度,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培养一支适应休闲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四)加强宣传促销,打造特色品牌。全方位筹办以“墨子文化节”、“微山湖湿地红荷节”、“柴胡店刘村梨园节”、“滕州马铃薯节”和“冠世榴园·匡衡故里”为主的各项节庆、会展、文化、体育等特色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的

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质量,加强对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质量的控制,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扩大枣庄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影响力,打造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打响墨子、鲁班、匡衡等名人品牌,增强城市旅游功能,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特色城市旅游。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国内外如火如荼的农业旅游产业发展而言,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开发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完善。一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二是资金配套不足,缺乏建设资金;三是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四是宣传力度不大;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等。

四、“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扩大内需、新农村建设及京沪高铁建设三大机遇,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和谐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实施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品牌建设、线路统筹及产业化发展五大战略,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创建“政府主导+农旅结合+精品带动+线路统筹+和谐乡村”五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枣庄模式”,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加快推动枣庄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打造“生产和谐、生活和谐、生态和谐”的全国乡村旅游产业(低碳产业)经济强市。

(二)规划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根,以水为脉,以绿为衣”理念,竭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和谐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努力推动休闲农业朝三个目标努力:一是要做大做强产业,经过五年努力,打造100个休闲农业园区,建设200个精品休闲农庄,500个农家乐,30个民俗村,休闲农业产值每年递增25%以上,到“十二五”末,全市休闲农业企业累计发展 1000余家,带动就业 30万余人,接待国内外游客 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达到 100亿元。二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在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的休闲、教育、示范、环保功能,达到建设一个休闲农庄,就能致富一方农民、建设一个新农村示范点、保持一方青山绿水的要求。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目标。

五、休闲农业发展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规划建设。坚持“规划先行,保护在先,合理开发”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健全完善《枣庄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划》,合理编制《枣庄市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建设,促进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

展。

(二)拓宽融资渠道。坚持走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方资金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通过转让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更好地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条件,吸引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投资经营;同时,鼓励旅行社、外资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与乡村旅游点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三)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强化自律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制定章程,管理和规范村民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加大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快制定和推行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星级评定工作,引导全市乡村旅游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旅游教育培训,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四)培育名牌产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创新思路、创意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打造具有鲜明特征的休闲产品,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带动休闲旅游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特色创建品牌,通过特色提高吸引力,进一步提高我市休闲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加大推介宣传。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工作力度,搞好产品的策划和包装,形成强势吸引力;坚持与旅游节庆活动相结合,健全完善相关节庆活动方案,积极开展各类节庆活动,提高宣传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结合新农村建设内容,开设特色专栏和节目,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努力促进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终结版》【关于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目 录

一、常州市休闲观光农业资源概述 ...................................... 1 二、常州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分类 ........................................ 1 三、常州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一览表 ...................................... 3 四、常州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评价结论 .................................... 3 五、常州“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向导 .................................. 4 六、常州休闲农业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 9 七、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开发模式 ....................................... 14 八、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18 附件:问卷调查表 .................................................. 20

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主题:关于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时间:2013年6月2日

地点:常州市武进区、溧阳市、金坛市、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新北区

一、常州市休闲观光农业资源概述

1.整体资源条件概述

常州市域地貌丰富。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植物、动物生长;丘陵山区的资源丰富,物产繁茂,有峰峦、怪石、奇洞等特色景观和丰富的自然植被。常州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内涵,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此外,常州的历史人文资源、历史民俗、农耕文化习俗和特色农产品等也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关键因素。

2.休闲观光农业点概述

常州市已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6个,首批省级观光农业园4家、农家乐专业村1家。结合现场踏勘及休闲观光农业点发展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规模经济以上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56处。其中新北区10处,武进区16处,金坛市20处,溧阳市10处。

二、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分类

常州市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基本可分为八大类,分别为:复合体验类、畜牧养殖类、水产养殖类、特色苗木花卉类、特色茶林果类、农业科普教育类、村落风貌类以及其它类。其中,复合体验类农业资源共有23处;水产养殖类农业资源共有5处;畜牧养殖类农业资源共有4处;特色苗木花卉类农业资源共有6处;特色茶林果类农业资源共有10处;农业科普教育类农业资源共有3处;村落风貌类农业资源共有2处;其他类农业资源共有3处。

三、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一览表

表2-1 常州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一览表

四、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评价结论

常州市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经评价总结,有以下特色:一、农业开发类型丰富,特点多元;二、农耕背景生态自然,田园优美;三、养殖栽培特色鲜明,相映成趣;四、山水江湖和谐交融,景致宜人。综上所述,常州市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品质较【关于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高,具备进行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条件,经合理整治、升级和整合,可望形成常州市的品牌性休闲观光产品,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常州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常州“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向导

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有限公司

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以吴楚农耕文化为背景,集旅游、观光、休闲、饮食于一

体,承吴楚传统农耕文化之精髓,显溧阳农家文化之全貌,是全市唯一展示农耕特色文化旅游景点,也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德育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

展览展示区

(1)生产用具馆:耕作工具厅、浇灌工具厅、收割脱粒工具厅、凉晒工具厅、运输工具厅、储存工具厅、编织工具厅、量器用具厅、捕捞工具厅。(2)生活用具馆:饮厨用具厅、卧室用具厅、照明用具厅、晴雨用具厅、清洁用具厅、容器用具厅、儿童用具厅、纳凉、取暖用具厅、娱乐用具厅。(3)农舍馆:有代表性地全面展示一户农家生活起居的全貌。(4)作坊馆:豆腐作坊、榨油作坊、铁匠作坊、木匠作坊、棉匠作坊、竹匠作坊、传统手工制茶作坊。收集了来自农家生产、生活的传统用具(实物)800多件(其中有现已难得一见的木制水车、手工纺车、木砻等),利用实物、资料、图片和模型展示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历史沿革,展现古代吴楚农民耕作与生活的全貌,反映古代农业科技的杰出成就。

农家传统风俗文化区【关于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溧阳方言、溧阳节日、溧阳行当歇后语、农谚(天气谚语、生产谚语)、俏皮话、农民书画。传统节日之喜庆、风俗文化之精彩在此尽显无余,特别是二十四节气与当地农业生产巧妙结合而成的“节气歇后语”,风趣诙谐之余更多彰显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观光休闲区

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茶楼,品茶、小憩、棋牌。观景台,观景亭,观赏香峰泉、南山自然风景。4娱乐参与区:参与活动有车水、推磨、摏米、纺纱、采茶、制茶等。娱乐活动有垂钓、猜谜、秋千等。古戏台,观看民间文艺演出。自采果园,

第三篇:《关于加快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共湖南省委政研室 湖南省乡镇企业局

2011年8月

去年以来,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在我国着力扩大内需的背景下,休闲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家已明确每年将举办一届全国国民休闲大会,山东在全国首推国民休闲发展纲要,江苏推出了“农业嘉年华”活动。为了加快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省委政研室与省乡镇企业局联合组成调研组,先后到长沙、岳阳、怀化、邵阳等地,采取走访农庄、座谈、专家研讨等多种形式,就加快我省休闲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我省是全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早省份之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自我发展、转型发展和规范发展三个阶段,现已初具规模。到2010年底,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3811家,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15000户,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459家,接待休闲观光人员7184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9.5亿元,带动建立种养基地81.5万亩,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00多亿元,直接安置农民24.2万人。同时,还带动了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了乡村环境,促进了城乡的文化交流和乡风文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农业部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肯定,曾有“休闲农业起源于四川,发展在湖南”的评价。2009年全国首次休闲农业座谈会在我省召开,2011年我省是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的两个省份之一,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我省的休闲农业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我省休闲农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一个100亿元产值的产业,年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省经营收入过500万元休闲农企业近200家,过千万元的有40多家。特别是近年来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目前全省正在新建和扩改建的休闲农业项目500多个,其中计划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营业收入20亿元。

(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新上的休闲农庄普遍注重规划设计,加大硬件建设和文化内涵开发,使农庄在整体布局、美感形象、硬件设施、文化品位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目前,全省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296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131家,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休闲农庄。其中隆回县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长沙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沅江德群庄园、锦龙生态农庄、浩博农庄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经营形式多样。我省休闲农业主要有四种经营模式:一是参与体验型。主要是在城郊、河湖或景区,利用山塘水库、果园菜地等开辟的休闲农庄,吸引游客入内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农家气息,经营内容以传统的垂钓、棋牌、餐饮为主,目前我省大多规模以下休闲农庄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休闲度假型。依托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优美的自然风景,通过兴建较高档、齐全的休闲娱乐设施,吸引游客前去开展度假观光、会议住宿、健身游乐等活动。如千龙湖度假村、润泉山庄等。三是复合经营型。以农业园区、农业产业为载体,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科普知识教育以及会议接待于一体。以百果园、滴翠山庄等为代表。四是民俗风情型。一些民族风味浓郁的村落、山寨,通过挖掘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民间歌舞等开发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这种农庄以湘西德夯农庄、怀化日月湖农庄、张家界绿色大地等为代表。

(四)集群发展趋势明显。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经济发展区、湘中南区、环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为主的四大休闲农业特色区域。如长沙市已形成“一环四带”休闲农业布局,即以市区二环线周边良好

区位优势为依托的环城休闲农业圈;以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和百里优质水产三大产业走廊和浏阳河休闲农业带。同时,以岳麓山、沩山、大围山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依托,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板块。一些地方还以村镇为单位集中开发,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如长沙市的开福区、株洲市的天元区、衡阳市的珠晖区、邵阳市的隆回县、岳阳市的君山区、张家界市的永定区、常德市的武陵区、怀化市的鹤城区等。

尽管休闲农业兴起的时间不长,也还不够规范,但已经对建设“四化两型”、加快富民强省凸显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1、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一些休闲农庄通过租赁等形式,把分散的闲置地集中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实现了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较好地改变了一定区域内农户分散经营格局,促进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转变。据统计,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共流转农村土地万亩,建设特色种养观光基地 个。如长沙市滴翠山庄共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现代化的红提基地,引进种植红提30余个品种,种类繁多的红提犹如百花争艳,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提高了红提的经济效益,被人们誉为“江南红提王国”,采摘高峰时节每天接待游客达三千人。

2、促进了农民增收。休闲农业企业租赁农民土地发展产业,平均每亩土地每年付给农民租金600元,仅此一项,全省休闲农业企业每年付给农民土地租金 万元,农民不用承担任何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就可得到丰厚的酬金。同时休闲农业在带动农民就业方面贡献突出,据统计,休闲每直接安排1个劳动力就业,就可带动交通、商贸、旅游、餐饮等相关5个行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解决我省大量农民到外省打工所带来的农村空巢化、农业劳动力匮乏、农田抛荒严重等社会问题探索了一条有益的路子。2010年全省休闲农业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3万人,人均工资1.3万元,间接带动农民就业90余万人,人均收入达7000元,分别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7500、1500元。如岳阳君山区新洲片发展休闲农业企【关于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业38家,安排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人平增收6000元以上;长沙市千龙湖度假村在周边农村租地1000多亩,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租金收入,而且安排农民就业300多人,人均工资在1万元以上。

3、带动了城市资本下乡。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工农业剪刀差,很多农业资本流向城市,农村发展严重不足。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引导城市资本下乡,促进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业资本优势有机结合。由于休闲农业能充分开发农村资源、满足广大城镇居民休闲需求,很多在城市中完成资本积累的老板看好并投资休闲农业,为城市资本下乡寻求了有效载体。据统计,目前全省3800多家规模以上休闲农庄90%以上是城市老板新建的,共计投入资金80余亿元。如民营企业家周猷庚2009年返回老家长沙县,投资建设圣毅园现代农庄,计划共投入15亿元建设万亩经济作物基地和2万亩森林观光园,打造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4、促进了城乡统筹。大量的市民到休闲农庄观光、消费,既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态休闲需求,又带动了农村餐饮、娱乐等产业发展,实现了城乡交流互动、融合发展。特别是通过把农业与休闲相融合,使普通的农产品演变为高附加值的旅游休闲商品,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增值。据统计,2010年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共向游客销售新鲜菜品2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平均每吨新鲜菜品售价高于农贸市场三成以上。如张家界江垭天玩渔乐农庄,生产的淡水有机鱼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每斤淡水鱼卖到100元以上,比市场价高出10多倍。发展休闲农业还促进了乡风文明,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调研发现,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也搞得好。如长沙宁乡的关山村、望城的光明村、株洲的 村等,既是远近闻名的休闲农业发展基地,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5、美化了农村环境。很多休闲农庄为吸引市民前去休闲,投入大量资金建公路、修水利、搞绿化,实施“三改五清”,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如长沙市真人桥村在40多家休闲农庄的带动下,硬化村组公路

31公里,完成农田改造2400亩,新建沼气池400个、无公害厕所800个、垃圾池60个,成为全省有名的生态村庄。怀化市麻阳县楠木桥村通过发展“苗家乐”,建有生态柑橘等果木基地3000余亩,村组公路硬化、自来水入户、农网改造、乡村清洁工程等均加速推进,村子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中组部部长李源朝视察该村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当前我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我省发展休闲农业虽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产业总体规模不大。2010年我省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刚过60亿元,而四川达490亿元,山东180亿元,分别是我省的7倍、3倍,江苏、海南等省也均在100亿元以上。目前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占旅游观光总收入的比重为25%—40%,四川省占比为27%,而我省仅4%,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二是规划建设起点不高。我省大多数休闲农业企业没有制定发展规划,“草鞋没样,边打边像”,资源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如长沙市1600家休闲农业企业,制定发展规划的仅占10%。三是农庄特色不明显。很多休闲农业企业没有农业主导产业,个体特色不明显,休闲产品单一,特别是同类型间休闲农业企业同质化趋势严重,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消费需求。如岳阳市有830家休闲农业企业,90%以上经营项目为打牌、钓鱼、吃饭“老三篇”。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在安排公路、水利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时,没有将休闲农业企业统筹纳入,农庄周边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不少休闲农业企业距城市不远,但当地政府没有将其纳入公交线路范围,造成交通不便。如常德市安乡县土生源农庄总经理赵子君反映,其农庄距县城3公里、距最近的公交站点仅1公里也未纳入公交线路,被人们戏称是“城镇边遗忘的角落”,影响了农庄发展。

我省休闲农业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尚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简单认为农业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没有认识到农业除此之外还有教育、认知、科普等方面的功能,更没有认

第四篇:《关于汉中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汉中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汉中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现状

所谓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是指以农村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新亮点。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初兴起以钓鱼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等为主体的“农家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特色农业景观、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家休闲、田园风光、特种动物养殖为主体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到2008年底,我市已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从事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规模以上企业12户,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6个、农业观光采摘园6个,全市共有农家乐306户,休闲农庄35户。全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从业人员2500人,资产总额4.5亿元,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实现利润4000万元,上缴税金800万元,年农产品销售收入1.5亿元。

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主要类型有:

(一)特色农业观光基地类。近年来,我市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战略,大力发展“猪、药、茶、菜”及粮油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突出抓了“三个六”(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60万亩优质柑桔和600万头生猪)建设,做精做细优质粮、油、中药材、蔬菜、花卉五个特色产业,涌现了以西乡县万亩有机茶园、城固县20万亩桔园、汉中百万亩油菜花、洋县千亩梨园、汉台宗营万亩花木基地、西乡县樱桃沟等为龙头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基地以及以西乡县午子绿茶有限公司、城固泛亚绿色食品公司、城固县磷光食品公司、宁强县羌州食品公司、西乡县鹏翔茶叶有限公司、留坝县佳士森药业公司等为龙头的汉中农产品及土特产品加工企业。

(二)秦巴民俗风情类。汉中地处秦巴山区,民俗资源丰富,依托巴山民歌、陕南剪纸、陕南号子、汉中曲子、民间婚俗、镇巴唢呐、洋县木偶汉调桄桄剧、龙灯社火(跑旱船、狮子舞、跑竹马、龙灯舞、社火)等特色秦巴民俗风情,涌现出民歌村、诗歌社、剪纸村、社火村及宁强青木川、汉台苏景园、汉中民俗村、汉中奇石馆等一批特色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场所。

(三)城郊田园风光类。近年来,随着我市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一批田园风光类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在城市周围勃然兴起,且各具特色。如汉中荷花园、汉中牡丹园、陕南珍稀植物园、南郑县花果山、汉中楠竹园、南郑圣水桃园山庄等企业,这些企业特点是围绕中心城市,营造特色田园风光,在城市近郊发展,方便城市人群周末或假日旅游。

(四)特种养殖类。近年来,随着农家乐和各种休闲山庄的兴起,我市特色养殖业悄然

兴起,满足了人们的垂钓、捕捉乐趣和多样饮食文化需求。汉中的各种鱼塘在各城市周边星罗密布,可以满足人们的垂钓乐趣,大鲵、火鸡、鳖、野鸡、野兔等特种动物养殖在部分地方成为一种时尚,如城固香格里拉、白杨寨狩猎场、南郑县新集鳖养殖场等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企业,让游客在自己垂钓鱼类和捕捉野味的的同时,也品尝到其特有的风味。

(五)景区周边农家乐类。我市民胜古迹众多,目前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1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旅游区6家,这些旅游资源给有经济意识的老板和景区周边的农民带来勃勃生机,他们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开设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水上游乐等活动,兴建一批休闲、娱乐、餐饮设施,兴办“农家乐”、“度假村”,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让游客在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同时品尝汉中的特色风味小吃。

二、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和周边地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科学有效规划。一方面是一些县区重视不够,没有把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战略以上缺少研究,工作中找不到抓手,导致部分县区休闲农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当前我市的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生存、无序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规划,定位不准确,导致在发展过程中项目设计雷同,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

(二)产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我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经济总量依然很小,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比低,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企业更少,旅游农业带动能力弱,产业要素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在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及营销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县区间发展不平衡,除城固县桔园和西乡县樱桃沟、茶园形成一定品牌效应、定位准确外,其余县区的休闲农业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三)公共服务不完善,设施建设滞后。在我市已经形成的几个主要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景点,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导致链接景区的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有限,景区停车泊位少、厕所少,供电、供水、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不到位,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设施卫生状况差,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其余休闲农业设施、条件更待加强。

(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市休闲农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整体建设水平低,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基本处于低、小、散乱状况,缺少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园区。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经营者自身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不足,往往凭经验决策,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同时,多数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素质和服务水平低,管理水平差。个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企业还存在环境卫生差、经营秩序乱、诚信缺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三、汉中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的资源和条件

汉中有特有的自然条件、浓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日益改善的交通环境,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

(一)特有的自然环境。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被誉为“西北小江南”,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国家“南水北调”汉江水源头保护地;洋县华阳风景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旅游风景区、午子山、褒谷口石门景区、红寺湖、南湖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引人入胜。汉中有西北最大的柑枯生产基地,城固二十万亩枯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汉中有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汉中还有百万亩油菜、六十万亩的茶园,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汉中的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二)浓郁的民俗风情。汉中民俗,特别是秦巴民俗绚丽多彩,诸如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信仰崇拜、娱乐游艺等,是汉中文化遗产的立体史籍。汉中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处于荆楚、巴蜀、秦陇三大文化的撞击之中,其特产、饮食、习俗都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历史上“湖广填陕南”,南北移民,五方杂处,从而使汉中的民俗兼四方特色。汉中传统戏曲种类很多,有京剧、秦腔、汉剧、歌剧、话剧、汉中曲子、相声等。跑旱船、狮子舞、跑竹马、龙灯舞、社火(分高跷、芯子)等民俗别具风情。特有的秦巴民俗风情,为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三)悠久的历史文化。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是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的发源地,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汉中市是国务院于1994年第三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度又获“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殊荣。独特的城市名片,悠久的古文化底蕴,使其在整个西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显示出汉中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四)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汉中处于川陕交通联系的枢纽地带,是陕西的南大门,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巴蜀的咽喉,自周朝起在各不同历史时期开通了陈仓、褒斜、傥骆、子午、荔枝、金牛和米仓等著名古栈道,汉中因而成为闻名遐尔的“古栈道之乡”。西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改善了汉中市的交通条件,缩短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都市辐射圈内。十天高速、宝巴高速,还有西汉蓉客运专线、新飞机场的建设,对休闲农业发展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通过县乡公路砂改油和村村通建设,通往各景点小交通条件明显改观,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四、加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有

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有效促进农业资源要素整合,是较理想的农业转型升级目标模式,符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特别是对于属于南水北调汉江源头保护地的汉中来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保护要求标准较高,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既符合汉中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要求,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富集的资源优势,取得多重效益。因此,各级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将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远工程抓好抓实。

(二)科学规划,健康发展。一是搞好科学规划。要切实制订好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尽量避免盲目发展、无序发展,坚持与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合理选点,科学布局,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二是规范管理。尽快理顺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管理体制,加快制定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开发中服务设施占地、准入资格、经营范围、活动内容、经营单位的服务质量标准、星级评定行为。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组织休闲农业业主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提升服务手段和拓展服务功能。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市外资本投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四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地方经济。

(三)突出特色,综合开发。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农业特色结合地理特点、人文景观、资源优势,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各县区要确定自己的产业特色,汉台、南郑应围绕中心城区和“一江两岸”景带,在中心城市周围,积极发展城郊田园风光类、特种养殖类休闲农业,要依托汉台花卉基地、褒河鲜鱼一条街及天台山、南湖、红寺湖、黎坪森林公园等旅游风景区,大力发展景点周围农家乐;城固要继续在柑桔上下功夫,加大对桔园景区的投入力度,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和项目,丰富旅游内容;西乡县继续打造樱桃沟和茶园两张名片,做精品牌,扩大影响力;洋县要持续打造梨园品牌,在梨园面积、景区开发上下功夫,同时搞好华阳风景区建设;勉县要依托武侯祠、武侯墓两大知名旅游景点,围绕景点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留坝县继续打造古栈道漂流、高山草甸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宁强县要依托羌州文化和青木川古镇,突出民俗风情类休闲农业;略阳县要依托嘉陵江纵贯县境,形成广阔水域和悠久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开发以观光游憩、休闲度假为主,集水上娱乐、森林探险、农业观光、地貌欣赏、商务会议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农业;镇巴县要发掘巴山民歌、陕南号子、汉中曲子、镇巴唢呐等秦巴风俗文化,形成产业;佛坪继续开发好山茱萸旅游项目。各地要在突出区位特色、依托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创新发展模式和项目、形成旅游新亮点。

(四)打造精品,示范带动。要抓好精品示范样板,为发展高品位的休闲农业打好基础,做好示范。在此方面,我市西乡县、城固县等县区探索出一条新路。其中,西乡樱桃沟连片种植12300亩,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樱桃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业示范观光园。近年来,西乡县政府依托樱桃沟资源,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设计樱桃沟旅游规划,制定了集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高水平建设规划;采用德国风格,修订了景区建房、旅游设施等开发项目;

新建三条通景区的公路,加大了景点设施建设力度;2008年樱桃节期间,有41.1万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旅游综合收入达2179.5万元。城固县依托近20万亩无公害绿色橘柑基地,按照“生态游、休闲型、农家式”发展模式,精心设计“桔园一日游”和“桔园农家游”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柑橘观光园环山道路15公里,在橘园景区规划建成两个1000至2000泊位的大型停车场,重点扶持柑橘主产区橘园镇刘家营村、杨西营村2个农家乐集群点,帮助橘农建起60余家“农家乐”。相继建成荷花园、天逸园、湑水苑、香格里拉休闲中心等19处乡村农业观光点和郊区休闲场所。推出登山、漂流、垂钓、荡舟、赏橘游园、品特色腊肉等特色乡村游项目,游人既体验到采摘丰收金橘的愉悦,也领略到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惬意。2008年,该县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0多万元。挖掘西乡、城固县经验,将精品做精,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其它县区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关于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五)落实政策,营造环境。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建议市上尽早出台有关支持和鼓励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级要建立和安排专项资金,对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县区及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对一些重点休闲农业景点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要切实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休闲农业项目审批、办证等过程中提供方便,减免相关费用,坚决防止“四乱”发生。四是要加强宣传。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重要意义、重大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汉中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重视形象策划与包装,打造品牌,吸引游客,从而促进我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做大、做精、做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汉中市乡镇企业局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九日

第五篇:《休闲农业调查报告(主任定稿)》

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关于长沙休闲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市政府研究室

市 农 业 局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来势,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2010年6月,省人民政府专题召开了全省休闲农业工作会议,就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休闲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长沙休闲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近期,市政府研究室、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长沙休闲农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长沙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长沙休闲农业起步于90年代,目前已进入加速发展、提质跨越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截至2010年,

全市已发展休闲农业企业1600多家,其中规模农庄344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2010年共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产业收入达到35.8亿元,约占全省休闲农业收入的一半;实现利税3.6亿元,为农民增收6.4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对此,国家农业部给予了“休闲农业起源于成都,发展于长沙”的高度肯定。具体表现为四个特点:

一是发展势头强劲。长沙市休闲农业发展之初是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以及钓鱼休闲为主的“农家乐”形式。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特别是假日经济的产生和成熟,加速了“农家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新型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各类投资主体经营休闲农业的热情迅速升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近五年长沙休闲农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2%,2010年增长25%。目前,全市投资上千万的农庄30家以上,仅2010年全市休闲农业就新增投资 12亿元,新建休闲农庄 30多家。其中,长沙县、望城区休闲农业投资均超过5亿元以上。民间资本的积极投入,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如岳麓区天顶乡尖山村投资达4000多万元的谷丰生态会所,与时代帝景大酒店连锁经营,实现了休闲农业与高档酒店的一体发展、互为补充。

二是依托优势发展。全市休闲农业紧密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条件,在具有区位、资源优势的区域发展起步,目前基本形成了“一环四带”的空间布局,即以市区二环线周边良好区位优势为依托的环城休闲农业圈;以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和百里优质水产三大产业走廊和浏阳河休闲农业带。同时,以岳麓山、沩山、大围山(道吾山)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依托,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板块。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星级农庄65家,其中千龙湖、润泉山庄

等被评为国家第一

批五星级农庄。同时,以村镇为单位集中连片开发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如高新区的真人桥村、岳麓区的桐木村、望城县的光明村就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经营方式灵活。长沙休闲农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家庭院型。在城市郊区、产业走廊或风景区周边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观赏、采摘、垂钓、餐饮,尽享农家田园乐趣。这种类型以开福区洪山旅游区、捞刀河镇、省植物园周边为代表。二是休闲农庄型。主要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如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以良好的配套设施和软硬环境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生态观光、会议住宿、健身游乐等活动。目前这种类型主要以千龙湖度假村、润泉山庄、湘楚和道源、九道湾生态农庄、海天山庄、大明山庄等28家省级五星休闲农庄为代表。三是产业带动型。以农业高科技为特征,以农业园区、农业产业为载体,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科普知识教育以及会议接待于一体。以浏阳浩博农庄、

浏阳市观赏植物园、岳麓区莲花镇云盖山庄、望城百果园、滴翠

山庄等为代表。如滴翠山庄拥有江南地区最大的规模化红提种植基地,有30余种优质红提品种,产品“绿色、无污染”。采摘时节,国内外游人蜂拥而至,高峰时节每天达三千人。

四是两型特色明显。经过多年的提质发展,长沙休闲农业初步实现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可以说,休闲农业的兴起,使原本被视为劣势的“穷乡僻壤”变成“山清水秀”的优势资源和开发利用的绿色资本。目前,无论是开发经营的内容、房屋建筑的风格、室内装饰的格调,还是周边环境的保护、硬件设施的改造等方面,均充分挖掘了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既凸显了个性,又提升了品位,并已形成了品牌效应。比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浏阳周洛旅游区、浏阳河畔的国家级长沙县黄兴镇农业旅游示范区、宁乡县金洲乡关山村、望城县光明村、宁乡沩山旅游区等区域景点,游客到此均流连忘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长沙休闲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长沙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体验和农村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2004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我市“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开展星级农家乐评选等形式,初步构建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互动双赢格局。

一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激活了乡村旅游业,而且带动了农家蔬果、家禽、水产等农产品的就地配送销售。特别是通过实施农业的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民

第六篇:《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期,市委办、农委、农业局对全市的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休闲农业发展政策及我市的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休闲农业发展政策环境介绍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和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功能,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体验、示范、娱乐、健身等多项休闲需求,以增进城市居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提高农民收益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

2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收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5]7号)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20**年3月16日,国家旅游局 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旅发[2015]14号),全面细化落实国务院7号文件精神;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20**年7月28日,农业部 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5]2号);20**年12月16日,农业部发出“关于推荐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的通知”;大部分省市出台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政策意见;江苏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示XX县、示范点和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的申报工作 。

20**年我市农业局和旅游局一起组织申报“缸顾千岛菜花”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局组织申报了“合陈镇舍陈村 ”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20**年农业局为“缸顾东旺村”申报了江苏省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和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缸顾东旺村”被江苏省认定为最具魅力休闲乡镇,同时是江苏省参选全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三个中的一个;20**年3月份,农业局组织李中镇为苏宋村申报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现已进行公示阶段;20**年7月份缸顾“千岛菜花景区”申报了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同月,向江苏省农委申报了“魅力兴化生态水乡二日游”精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缸顾“千岛菜花”报《全国旅游指南》录用。

今年,农业部在休闲观光农业上有两项活动,一是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荐活动,兴化有三个产品获得推荐(千岛菜花、水上森林、梦水乡),其中缸顾“千岛菜花”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华东赛区“园区创意”金奖,并参加全国的竞赛;二是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目前我市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XX市近几年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休闲农业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总体来看,我市目前大致有五种类型,分别是自然资源型、农业园区型、休闲度假型、乡镇酒店型、农家乐型,现分别简述如下:

1、自然资源型: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我市已经发展成熟的缸顾千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以及即将开发建设的西郊徐马荒、中堡大纵湖等均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是可遇不可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我们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利用得好,这种休闲农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憾力。

2、农业园区型: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园区均有发展休闲农业的意向,有的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陈堡的颐鹤林、西郊的葡萄农庄等,开发区之赢芦扬、缸顾的千岛园、临城的小江北等都有发展休闲农业意向,这些园区以某种或多种特色农产品生产为主,开发餐饮、垂钓、生产体验,采摘等项目,展销园区生产的或本地特有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园区收入,提高园区经营效益。【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3、休闲度假型: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等,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休闲度假型休闲农业一般起点、档次比较高,经过详细的规划与认证,特色比较明显,功能相对较多,期望旅客能停留较长的时间,进行更多的消费与采购。我市临城桃花岛、张郭陆姜生态园、西郊的楚水生态农业园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4、乡村酒店型:一是以地方特色菜为依托,满足城市消费群体尝鲜的需求,虽然路途相对较远,但仍然顾客盈门,例如昭阳镇的农家土灶、昭阳八鲜、西鲍的国权酒家,垛田扬家荡的四家酒店等;另一是营造较好的田园环境,酒店镶嵌其中,为客人提供一种舒适温馨的餐饮环境,例如合陈的龙泉山庄、临城的水天兰韵、陶庄的华清饭庄、昭阳的枫林农庄等。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第七篇:《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来势,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20**年6月,省人民政府专题召开了全省休闲农业工作会议,就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休闲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长沙休闲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近期,市政府研究室、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长沙休闲农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长沙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长沙休闲农业起步于90年代,目前已进入加速发展、提质跨越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截至20**年,全市已发展休闲农业企业1600多家,其中规模农庄344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20**年共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产业收入达到35.8亿元,约占全省休闲农业收入的一半;实现利税3.6亿元,为农民增收6.4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对此,国家农业部给予了“休闲农业起源于成都,发展于长沙”的高度肯定。具体表现为四个特点:

一是发展势头强劲。XX市休闲农业发展之初是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以及钓鱼休闲为主的“农家乐”形式。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特别是假日经济的产生和成熟,加速了“农家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新型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各类投资主体经营休闲农业的热情迅速升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近五年长沙休闲农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2%,20**年增长25%。目前,全市投资上千万的农庄30家以上,仅20**年全市休闲农业就新增投资 12亿元,新建休闲农庄 30多家。其中,XX县、望城区休闲农业投资均超过5亿元以上。民间资本的积极投入,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如XX区天顶乡尖山村投资达4000多万元的谷丰生态会所,与时代帝景大酒店连锁经营,实现了休闲农业与高档酒店的一体发展、互为补充。

二是依托优势发展。全市休闲农业紧密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条件,在具有区位、资源优势的区域发展起步,目前基本形成了“一环四带”的空间布局,即以市区二环线周边良好区位优势为依托的环城休闲农业圈;以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和百里优质水产三大产业走廊和浏阳河休闲农业带。同时,以岳麓山、沩山、大围山(道吾山)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依托,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板块。到20**年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星级农庄65家,其中千龙湖、浩博等被评为国家第一批五星级农庄。同时,以村镇为单位集中连片开发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如高新区的真人桥村、XX区的桐木村、XX县的光明村就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经营方式灵活。长沙休闲农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家庭院型。在城市郊区、产业走廊或风景区周边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观赏、采摘、垂钓、餐饮,尽享农家田园乐趣。【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这种类型以XX区洪山旅游区、捞刀河镇、省植物园周边为代表。二是休闲农庄型。主要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如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以良好的配套设施和软硬环境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生态观光、会议住宿、健身游乐等活动。目前这种类型主要以千龙湖度假村、润泉山庄、湘楚和道源、九道湾生态农庄、海天山庄、大明山庄等28家省级五星休闲农庄为代表。三是产业带动型。以农业高科技为特征,以农业园区、农业产业为载体,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科普知识教育以及会议接待于一体。以浏阳浩博农庄、XX市观赏植物园、XX区莲花镇云盖山庄、望城百果园、滴翠山庄等为代表。如滴翠山庄拥有江南地区最大的规模化红提种植基地,有30余种优质红提品种,产品“绿色、无污染”。采摘时节,国内外游人蜂拥而至,高峰时节每天达三千人。

四是两型特色明显。经过多年的提质发展,长沙休闲农业初步实现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可以说,休闲农业的兴起,使原本被视为劣势的“穷乡僻壤”变成“山清水秀”的优势资源和开发利用的绿色资本。目前,无论是开发经营的内容、房屋建筑的风格、室内装饰的格调,还是周边环境的保护、硬件设施的改造等方面,均充分挖掘了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既凸显了个性,又提升了品位,并已形成了品牌效应。比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浏阳周洛旅游区、浏阳河畔的国家级XX县黄兴镇农业旅游示范区、XX县金洲乡关山村、XX县光明村、宁乡沩山旅游区等区域景点,游客到此均流连忘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长沙休闲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长沙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体验和农村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20**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我市“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建设的意见》以来,通过开展星级农家乐评选等形式,初步构建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互动双赢格局。

一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激活了乡村旅游业,而且带动了农家蔬果、家禽、水产等农产品的就地配送销售。特别是通过实施农业的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民

的收入水平。如XX区现有大小休闲农庄200多个,投资近10亿元,开发休闲林地8000多亩,休闲垂钓水面9500多亩,20**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农业休闲收入5亿元。雷锋镇真人桥村现有农业休闲场所50余家,其中星级休闲农庄16家,家庭式农家乐34家,直接就业1200多人,20**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经营收入突破40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高出周边村人均纯收入近2000元。千龙湖在周边流转土地2300多亩,使农民获得租金和工资双份收入,人均达到了1.5万元以上。

二是促进了城乡居民就业。休闲农业集吃、住、游、玩、购于一体,既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又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民、拆迁户、下岗工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如XX县的关山村以前常年有300多人在外打

工,通过以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后,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除吸引本村70%的农民工返村就业外,还吸纳了邻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XX市的浩博农庄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已开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元收取,房产税按基地房屋造价的1.5%收取,营业税按实际营业额上浮30%的5%收取,再加上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实际税率达7.1 %(不含所得税)。价格调节基金按总营业额的2%收取,加上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项目,可谓种类繁多。很多休闲农庄自己生产的鱼、禽、蔬菜等土特产品出售,也按以上税率收取税金,没有享受农产品免税待遇。同时,休闲农庄用电50-80%按商业用电计算,电费成本不断拉高。

四、加快长沙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有114天法定假日,旅游休闲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各类报告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116090/

推荐访问: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